資源簡介 (第一單元測評卷建議時間:80分鐘 滿分:80分完成時間:得分:)一 、選擇題(共15題,每題2分,計30分。每題只有一個選項是符合題意的)1. 關 注 G20(20 國集團)峰會,我們感受到中國日益走近世界舞臺中央;參加研學旅行,我們學 會將書本知識和生活經驗深度融合;參加模擬法庭活動,我們的法律意識得到增強;向社區 提建議,我們為社區治理貢獻了力量……越來越大的社會生活空間,越來越豐富的社會生活 內容,越來越多樣的社會交往形式,讓我們不斷感受著“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的喜悅。 之所以“喜悅”,是因為 ( ) ①參與社會生活能夠豐富知識,提高能力②參與社會生活能夠增強規則意識,形成正確的價 值觀 ③參與社會生活有利于實現人生價值,從社會中獲得精神滋養 ④參與社會生活比在 學校上課更有利于自己成長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2.某中學八年級的學生結合自己的觀察與調研,開展了別開生面的“我為‘兩會’提議案”活 動,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針對循環使用校服、課外班辦學、居民區附近店鋪光電污染的問題 填寫了意見建議書。大家參與活動的熱情高漲,下列觀點你贊同的有 ( )A. 小光:“彰顯主人翁意識,屬于親社會行為。”B.小雨:“為了‘哥們兒’義氣,必須完成任務。”C. 小晗:“分散了學習精力,純粹多此一舉。”D. 小梅:“寓教于樂很有趣,學習只樂不苦。”3.婷婷觀看了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電視直播,并認真聽取了習近平總書記的講 話,了解了我國發展的現狀。婷婷的行為屬于親社會行為,要養成這類行為,我們要( )①主動了解社會②關注社會發展變化③積極投身于社會實踐④加大網購的力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4.西安某校八年級(2)班學生開展道德與法治學科社會實踐活動,活動過程如下圖所示,此次 活動受到各方一致好評。這一活動啟示我們要 ( )發現 調研 建議觀察到“鋪張 研究政策 運用知識消費”等現象,→ 實施調查 分析原因確定“移風易 了解情況 提出建議 俗”研究主題 做好記錄 形成報告①培養親社會行為 ②關心家鄉的發展建設 ③積極參與民主協商 ④保護青少年合法 權益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5.小麗在家是媽媽的孩子,在學校是八年級的學生,在社區是小區業主,在社會上是合格公民。 這說明了 ( ) ①人的身份是在社會關系中確定的 ②社會關系不同,我們的身份不同 ③每個身份的角 色定位都是不一樣的 ④每個身份的角色定位都是一樣的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6.下列對青少年上網的看法正確的有 ( ) ①現在是信息化時代,應培養自己從網絡上獲取有益信息的能力 ②上網可以開闊視野,青 少年應該廣泛獲取各種網絡信息 ③網絡中有許多不健康的信息,青少年應該遠離網絡④要增強自我保護意識,學會“信息節食”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①③7. 網絡直播泡茶、納鞋底、鑒寶,北京老字號的大師們在鏡頭前一亮相,就成為帶貨能力可觀的 “網紅主播”。如今,北京很多老字號開網店、做直播、運營粉絲社群,加速數字化轉型。如 果給這段新聞擬個標題,最恰當的是 ( )A. 老字號數字化轉型,贏回年輕消費者 B. 經濟快速發展,全靠直播帶貨促銷量(民聲民意民情民生)C. 老字號歷史悠久,國有經濟大放異彩 D. 網絡助力經濟發展,老字號煥發新活力8.對右圖漫畫《網絡問政》認識正確的是 ( )①互聯網豐富了民主形式 ②互聯網拓寬了民主渠道 ③民意只 能通過網絡傳達 ④互聯網對保障公民的民主權利發揮著重要 作用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9. 在網絡平臺上, 一些專業人士以淵博的科學知識和耐心細致的解答滿足了人們對專業知識 的需求,吸引了眾多粉絲,他們被稱為“知識網紅”。這一現象 ( ) ①塑造了健康多元的網絡文化生態 ②能引導人們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 ③會抵消影視娛 樂大眾網紅的消極影響 ④可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10. 長期以來我國各級網信部門嚴肅查處各類違規“自媒體”賬號,依法依約處置“自媒體”造 謠傳謠、假冒仿冒、違規營利等突出問題。這告訴我們 ( ) ①網絡信息良莠不齊,要自覺抵制不良信息 ②防微杜漸,遠離網絡③恪守道德、遵守法 律是網絡生活的基本準則 ④充分利用網絡平臺傳播社會正能量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11. “聊天有劇本、情節靠虛構”,在網絡社交平臺上,以熟人關系為幌子的詐騙變得更加隱蔽。 打造安全社交平臺,網民應 ( )①增強防范意識,提高辨別能力 ②樹立誠信意識,提升道德修養 ③依法履行職責,嚴懲詐騙違法④增強法治觀念,珍惜誠信記錄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12.下面兩幅漫畫反映了網絡給我們生活帶來的深刻變化。下列觀點對漫畫解讀正確的是( )漫畫一漫畫二①小明:漫畫一說明網絡方便人們的生活 ②小優:漫畫二體現網絡的消極作用,青少年沉 迷于網絡會耽誤學習,危害大 ③小麗:我們要提高媒介素養,要學會“信息節食” ④ 小 云:要學會辨析網絡信息,讓謠言止于智者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13.新媒體時代,很多人喜歡通過新媒體表達自己的觀點,參與討論公共事務。但在新媒體世 界,跟風惡搞、低俗不堪的內容也屢見不鮮。面對新媒體日益改變生活的時代,青少年應該( )①了解新媒體功能,掌握新媒體技能 ②革除網絡弊端,真正做到趨利避害 ③遵守媒體傳播規則,傳遞生活正能量④懂得“信息節食”,適度參與新媒體生活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14.雷鋒曾說:“一滴水只有放進大海里才永遠不會干涸。”這句話告訴我們 ( )①個人的成長離不開社會 ②個人努力是集體發展的動力 ③個人在集體中獲得力量④集體發展離不開個人的奉獻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5.(2024 · 湖南中考)2024年2月,湖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民生實事碼上通”系統上 線,相應的二維碼被投放到全省重點民生項目的實施現場。群眾可以通過掃描二維碼對項 目實施的情況進行評價。這表明 ( ) ①網絡拓寬了民主渠道 ②網絡擴大了民主權利 ③政府優化了工作方式 ④政府創新 了執政方式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二 、非選擇題( 共3題,計50分)16.( 1 6 分 )【走進社會生活】暑假,中學生小華經歷了很多“大事”,以下是她的日記節選:日記一 2023年7月16日,我來到科技館的兒童樂園當志愿者,引導和照顧前來玩耍的 小朋友,一天下來,雖然累得精疲力竭,卻很有成就感!日記二 2023年8月3日,我來到科技展覽館參觀,聽完講解員介紹我國航天事業發展的歷程,我心潮澎湃,對航天人的敬業奉獻精神感到由衷敬佩!【實踐分享】在這一年中,你一定參加過類似日記一中的活動。(1)試列舉兩例,并分享一些你的感受。(5分)【社會觀察】老師讓同學們走出課堂,去捕捉社會生活絢麗多彩的場景。(2)小華通過親身經歷去了解社會生活,我們還可以通過哪些方式了解社會生活 (4分)【明確關系】社會是一張“大網”,我們每個人就是這個“網”上的一個“結點”。(3)請你結合所學知識,談談你對個人和社會的關系的理解。 ( 7 分 )17. (18分)【理性參與網絡生活】為規范網絡游戲服務,引導網絡游戲企業切實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有效遏制未成年人沉 迷于網絡游戲、過度消費等行為,國家新聞出版署發出《關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絡游戲 的通知》。·嚴格限制向未成年人提供網絡游戲服務的時間。所有網絡游戲企業僅可在周五、周六、周日和法 定節假日每日20時至21時向未成年人提供1小時網絡游戲服務,其他時間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向 未成年人提供網絡游戲服務。 ·所有網絡游戲用戶必須使用真實有效身份信息進行游戲賬號注冊并登錄網絡游戲,網絡游戲企業 不得以任何形式(含游客體驗模式)向未實名注冊和登錄的用戶提供游戲服務。 ·本通知所稱未成年人是指未滿18周歲的公民,所稱網絡游戲企業含提供網絡游戲服務的平臺。(1)自從網絡和電子游戲誕生以來,人們一直對它議論紛紛,它的利弊日益顯現,請你說說 網絡有何利與弊。(8分)(2)中學生沉迷于網絡有什么危害 (4分)(3)我們應該怎樣理性參與網絡生活 (6分)18.( 1 6 分)【養成親社會行為】右圖為中國青年志愿者標志。中國青年志愿者標志的整體構圖為心的 造型,圖案中央既是手,也是鴿子,寓意為中國青年志愿者向社會上所 有需要幫助的人奉獻一片愛心,伸出友愛之手,突出青年志愿者“熱情 獻社會,真情暖人心”的主題。(1)我們在哪些地方可以看見穿著印有志愿者標志衣服的人群在忙碌 (兩點即可,3分)(2)志愿者的行為體現了哪些優秀的品質 (至少三點,3分)(3)你想成為一名志愿者嗎 請簡要說明理由。(6分)(4)假如你是一名志愿者,你會參加哪些公益活動 (兩點即可,4分)(答案與解析)1第一單元測評卷1.A【解析】本題考查參與社會生活的意義。參與社會生活有利于我們豐富知識,提高能力,增強規則意識,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實現人生價值。①②③正確;④說法錯誤,應排除。故選A。2.A【解析】本題考查親近社會。題干中“我為‘兩會'提議案”活動的做法屬于親社會行為,有助于形成正確的價值觀,有利于將來更好地奉獻社會,A是正確的選項;材料沒有體現“哥們兒”義氣,B不選;C忽略了親社會行為的重要性;學習是苦樂交織的過程,D錯誤。3.A【解析】本題考查養成親社會行為的做法。養成親社會行為,我們要主動了解社會,關注社會發展變化,積極投身于社會實踐。①②③正確;④與題意不符,應排除。故選A。4.A【解析】本題考查我們對養成親社會行為的認識。社會實踐活動受到各方一致好評,啟示我們要培養親社會行為,關心家鄉的發展建設。①②符合題意。③④與題意無關,應排除。故選A。5.B【解析】本題考查我們對人的身份與社會關系的理解。人的身份是在社會關系中確定的;社會關系不同,我們的身份不同;每個身份的角色定位都是不一樣的。①②③符合題意,④說法錯誤。故選B。6.C【解析】網絡上充斥著一些虛假的、不良的信息,青少年要學會辨析網絡信息,自覺抵制不良信息,②說法錯誤;網絡中有很多不健康的信息,青少年應培養自己從網絡中獲取有益信息的能力,而不是遠離網絡,③說法錯誤。故選C。7.D【解析】北京很多老字號開網店、做直播、運營粉絲社群,加速數字化轉型,體現了網絡為經濟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促進了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C觀點錯誤,D觀點正確;老字號數字化轉型,不僅僅是贏回了年輕消費者,A觀點錯誤;B說法太絕對。8.B【解析】本題考查我們對網絡促進民主政治的進步的認識。互聯網豐富了民主形式,拓寬了民主渠道,對保障公民的民主權利發揮著重要的作用。①②④符合題意,③說法錯誤。故選B。9.D【解析】本題考查我們對理性參與網絡生活的認識。“知識網紅”的出現塑造了健康多元的網絡文化生態,能引導人們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可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①②④符合題意,③說法錯誤。故選D。10.A【解析】本題考查遵守網絡規則。網絡信息良莠不齊,我們要自覺抵制不良信息;網絡不是法外之地,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是網絡生活的基本準則,我們要充分利用網絡平臺傳播社會正能量,①③④說法正確;②說法錯誤,網絡有積極作用,不能遠離網絡。故選A。11.A【解析】本題考查理性參與網絡生活。打造安全社交平臺,網民應增強防范意識,提高辨別能力,樹立誠信意識,提升道德修養,增強法治觀念,珍惜誠信記錄。①②④符合題意。③是國家的做法,與題意無關,應排除。故選A。12.D【解析】本題考查我們對網絡的兩面性的認識。①②③是對漫畫的正確認識,符合題意。漫畫并未體現網絡謠言,④與題意無關。故選D。13.C【解析】面對新媒體日益改變生活的時代,青少年應該了解新媒體功能,掌握新媒體技能,遵守媒體傳播規則,傳遞生活正能量,懂得“信息節食”,適度參與新媒體生活,①③④正確;“革除網絡弊端”的說法錯誤,排除含②的選項。故選C。14.B【解析】本題考查個人與集體的關系。“一滴水只有放進大海里才永遠不會干涸”,體現出個人的成長離不開社會,個人在集體中獲得力量,①③說法正確;②④說法在題干中沒有體現,應排除。故選B。15.B【解析】通過掃描二維碼讓群眾對項目實施情況進行評價,利用了網絡技術,使群眾能夠更加便捷地參與到對政府工作的監督和評價中來,拓寬了民眾表達意見和訴求的渠道;這種利用二維碼收集群眾評價的方式,體現了政府積極運用新技術改進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和透明度,更好地服務群眾,故①③符合題意;網絡只是為民主權利的行使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條件,并沒有擴大民主權利,②說法錯誤;執政的主體是中國共產黨,④說法錯誤。16.(1)活動:參加社區環境保護活動;在社區、公園、車站等公共場所糾正不文明行為;清除街頭小廣告;到敬老院獻愛心;宣傳法律知識;等等。感受:服務社會體現人生價值;有利于得到他人的尊重和認可;有利于提升個人的品質和形象;有利于實現自身的價值;有利于提高觀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有利于提升社會整體素質,形成良好的社會風氣,傳遞社會正能量;有利于構建和諧社會;等等。(2)方式:利用書刊、新聞媒體、網絡、他人講述或聽新聞、看報紙、參加志愿者活動等方式了解社會生活。(3)①個人是社會的有機組成部分。每個人都是社會這張“大網”上的一個“結點”。②人的身份是在社會關系中確定的。在不同的社會關系中,我們具有不同的身份。17.(1)①利:網絡讓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信息傳遞和交流變得方便迅捷;互聯網打破了傳統人際交往的時空限制,促進了人際交往;網絡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便利和豐富多彩;網絡為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網絡促進民主政治的進步;網絡為文化傳播和科技創新搭建新平臺。②弊:網絡上充斥著一些虛假的、不良的信息,侵害了他人利益,給社會帶來惡劣的影響;沉迷于網絡,影響學習、工作和生活;個人隱私容易被侵犯,給被侵權人造成困擾和傷害,給社會帶來恐慌和不安。(2)危害:讓我們變得無心學習,會影響學習成績、荒廢學業;損害身體健康,不利于中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耗費錢財,影響家庭和諧與幸福;一些同學因沉迷于網絡虛擬交往而疏離了現實的人際關系;誘發其他的不良行為,甚至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3)①我們要提高媒介素養,積極利用互聯網獲取新知、促進溝通、完善自我。②注 意瀏覽、尋找與學習和工作有關的信息,不可沉溺于網絡,要學會“信息節食”。③我們要學會辨析網絡信息,讓謠言止于智者,自覺抵制暴力、色情、恐怖等不良信息。④自覺遵守道德和法律,做一名負責任的網絡參與者。18.(1)地震、泥石流等災害現場,大型運動會會場周邊,交通繁忙地帶,需要幫助的落后地區;等等。(2)文明禮貌;敬業奉獻;熱心公益、服務社會;團隊合作精神;艱苦奮斗精神;等等。(3)想。理由:①有利于增進關心社會的情感,增強社會責任感。②有利于增長我們的社會知識,鍛煉實踐能力,培養優秀品德,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③有利于我們服務社會、報效祖國,培養奉獻精神。(4)參加保護環境義務宣傳活動;去敬老院慰問,為老人打掃衛生,表演節目;到歷史博物館做講解員;等等。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一單元(單元測試)-2024-2025學年八年級道德與法治上冊 人教版.docx 第一單元(單元測試)-2024-2025學年八年級道德與法治上冊 人教版答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