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55張PPT)第四單元 物質的變化復習課件教科版科學六下第1課時 廚房里的物質與變化2.我們的生活離不開物質。上課使用的課本和桌椅、居住的房子和各種食物,都是由物質構成的。各種動植物,包括我們的身體,也是由物質構成的。物質1.在我們生存的世界里,物質無處不在,物質的變化無處不有。第1課時 廚房里的物質與變化3.物體是由物質構成的占據一定空間的東西,如鉛筆這個物體是由木頭和石墨這兩種物質構成的。物質4.物質總是在不斷地變化。第1課時 廚房里的物質與變化6.有些物質變化過程中產生了新的物質,我們把這種變化叫化學變化。如:火柴燃燒、鐵釘生銹等。物質5.有些物質變化只改變了物質的大小、形態等,我們把這種變化叫物理變化。如:壓扁易拉罐、水結冰等。第1課時 廚房里的物質與變化廚房中的物質及其變化(1)水是透明并且會流動的液體,它沒有味道。水可以被人們飲用,也可以用來加工食物,還可以將水放在冰箱里制成冰塊。第1課時 廚房里的物質與變化廚房中的物質及其變化(2)食鹽是白色的微小晶體,它是咸的,也是廚房里常用的調味品。食鹽可以溶解在水中。食鹽第1課時 廚房里的物質與變化廚房中的物質及其變化(3)鐵鍋是由堅硬且傳熱快的金屬做的,而鐵鍋把手是由可以隔熱的塑料或木頭做的。鐵鍋是廚房里常用的炊具,鐵鍋表面容易生銹。鐵鍋第1課時 廚房里的物質與變化廚房中的物質及其變化(4)玻璃、陶瓷常用來制作餐具,它們硬度比較大,撞擊后容易破碎。玻璃陶瓷第1課時 廚房里的物質與變化(5)蔬菜、水果、雞蛋、肉等是廚房里常見的食材,它們需要不同的保存環境,否則容易腐爛、發霉。廚房中的物質及其變化(6)廚房里一部分工具是用塑料制成的,如漏水盤、飯勺等。在使用過程中它們容易變形。第1課時 廚房里的物質與變化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物質變化第1課時 廚房里的物質與變化(1)煙花主要成分是黑火藥。當點燃黑火藥時,生成了氣體等新物質,同時發光發熱,說明黑火藥發生了化學變化。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物質變化第1課時 廚房里的物質與變化(2)銅獅是由青銅合金(紅銅與錫的合金)鑄成的器物。觀察到銅獅身上被綠色物質覆蓋,可以推測銅發生變化后生成了新物質,是化學變化。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物質變化第1課時 廚房里的物質與變化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物質變化(3)泡沫滅火器滅火時,能噴射出大量二氧化碳及泡沫,它們能黏附在可燃物上,使可燃物與空氣隔絕,達到滅火的目的。所以滅火器滅火時,滅火器中的物質發生了化學變化。第2課時 產生氣體的變化探究一:觀察有氣體產生的變化。實驗:產生氣體的變化瓶蓋、燒杯、密封袋、小勺、食鹽、白砂糖、小蘇打、水和白醋。實驗步驟:實驗器材:第2課時 產生氣體的變化②讓小蘇打與白醋混合,產生氣體并收集。探究二:收集產生的氣體。實驗:產生氣體的變化實驗步驟:①在密封袋中裝入白醋、小蘇打(用瓶蓋盛放)。第2課時 產生氣體的變化實驗:產生氣體的變化實驗現象:①白砂糖、食鹽、小蘇打能夠溶解在水中。②加入白醋的白砂糖或食鹽無明顯現象。③小蘇打加入白醋后,有氣泡冒出,發出哧哧聲。小蘇打和白醋混合能夠產生新物質,這種變化是化學變化。實驗結論:第2課時 產生氣體的變化認識二氧化碳日常生活中,還有一些物質可以和白醋產生氣體,如雞蛋殼、貝殼、巖石等。在這些變化中,產生的氣體是二氧化碳。第2課時 產生氣體的變化(3)固態的二氧化碳叫干冰,干冰可以用來制冷。認識二氧化碳(1)三氧化碳是一種無色、無味的氣體。(2)二氧化碳比空氣重,能夠溶于水。第2課時 產生氣體的變化認識二氧化碳(5)二氧化碳氣體不支持燃燒,可以用來滅火。(4)二氧化碳無毒,但不能供給動物呼吸,是一種窒息性氣體。第3課時 發現變化中的新物質實驗:發現變化中的新物質蠟燭及燭臺、玻璃片、玻璃杯試管夾、火柴、護目鏡、白手套、白砂糖、金屬勺、牙簽。實驗器材:探究一:蠟燭燃燒產生新物質。實驗步驟:第3課時 發現變化中的新物質探究二:加熱白砂糖產生新物質。實驗:發現變化中的新物質實驗步驟:②在加熱過程中,白砂糖首先會熔化,但很快白砂糖顏色會變黃,然后越來越深,最后白砂糖變成了黑色的固體物質,我們也會聞到特殊的氣味。實驗:發現變化中的新物質實驗現象:①蠟燭燃燒不但會發出光和熱,還會產生水、炭黑等新物質。第3課時 發現變化中的新物質②白砂糖熔化成液體屬于物理變化;白砂糖顏色變深、變黑、產生氣泡屬于化學變化。實驗:發現變化中的新物質實驗結論:①蠟燭燃燒產生了水分、炭黑、二氧化碳等新物質,所以蠟燭的燃燒是化學變化。③火柴燃燒產生的新物質有水、木炭、二氧化碳等。第3課時 發現變化中的新物質(1)鐵長時間與空氣中的氧氣、水分接觸就會生銹。鐵生銹第3課時 發現變化中的新物質(2)鐵銹是一種棕紅色的物質,它不像鐵那么堅硬,很容易脫落。一塊鐵完全生銹后,體積可脹大8倍。如果不除去鐵銹,海綿狀的鐵銹特別容易吸收水分,鐵也就腐蝕得更快了。鐵生銹第3課時 發現變化中的新物質(1)用面粉烘制蛋糕的過程需要用到酵母,酵母中存在轉化酶、麥芽糖酶和酒化酶等多種酶。用面粉烘制蛋糕用面粉烘制蛋糕第3課時 發現變化中的新物質(3)脂類使面團具有一定的芬芳氣味,二氧化碳使面團變得蓬松、多孔、柔軟有韌性。用面粉烘制蛋糕(2)酵母在適當的溫度和濕度下,將面團中的淀粉分解為酒精和二氧化碳,并產生各種糖氨基酸、有機酸和脂類等。第3課時 發現變化中的新物質蝦煮熟后變紅是由于蝦的外骨骼的色素區內含有一種蝦紅素(也叫蝦青素),該色素原為橙紅色,可與不同種類的蛋白質相結合,變為其他顏色。當蛋白質被破壞、變性或與蝦紅素分離時,顏色即變為原來的橙紅色。第3課時 發現變化中的新物質第4課時 變化中伴隨的現象物質的變化經常會產生很多現象。有的變化會發光發熱,有的會改變顏色,有的會產生氣體,還有的會生成沉淀。有時這些現象也可能會同時發生。物質的變化第4課時 變化中伴隨的現象物質的變化3、鐵生銹的條件:鐵制品與水、空氣接觸。1、我們可以通過物質變化產生的現象來判斷物質到底發生了什么變化。2、鐵釘生銹的過程是化學變化,因為在變化中產生新物質——鐵銹。第4課時 變化中伴隨的現象物質的變化6、物理變化與化學變化的本質區別:物理變化沒有新物質產生,化學變化產生了新物質。4、將鐵制品與水、空氣隔絕開可以有效防止鐵制品生銹。如刷上油漆、電鍍、涂抹油等。5、在不同的環境中,水和空氣的含量不同,導致鐵生銹的速度也不同。第4課時 變化中伴隨的現象實驗:觀察鐵釘生銹的過程實驗器材:鐵釘、水、量筒。實驗步驟:①取三個量筒,一個裝滿水、一個裝半量筒水、一個不裝水。②將三根鐵釘分別放入三個量筒中,在半量筒水中的鐵釘要有一半露出水面,一半在水中。第4課時 變化中伴隨的現象③將三個量筒封上口,靜置在角落,每天觀察鐵釘的變化,并記錄觀察到的現象。實驗:觀察鐵釘生銹的過程實驗步驟:第4課時 變化中伴隨的現象實驗:觀察鐵釘生銹的過程時間 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第四天 第五天鐵釘完全 浸沒 沒有 變化 沒有 變化 沒有 變化 沒有 變化 水的顏色略有變化鐵釘 一半 浸沒 沒有 變化 水的 顏色 變化 水面處 出現 銹斑 銹斑向下延伸,水色加深 水下部分全部生銹,水色加深鐵釘放空 杯中 沒有 變化 沒有 變化 沒有 變化 沒有 變化 沒有變化實驗結論:鐵在生銹過程中,需要水和空氣的共同作用。第5課時 地球家園的化學變化我們生活的地球家園,每時每刻都在發生著化學變化。正是這些化學變化,給予了人類生存所需要的各種物質和條件。地球家園第5課時 地球家園的化學變化大地之下的化學變化(2)美麗珍貴的寶石可以裝點我們的生活。(1)各種礦物可以用來冶煉不同的金屬。第5課時 地球家園的化學變化(4)大地之下的寶藏,并不是在一開始就存在的,而是經歷了億萬年的許多變化才形成的。大地之下的化學變化(3)煤炭、石油等可以給我們提供能源。第5課時 地球家園的化學變化煤的形成(2)理在深處的植物,在地底高溫高壓的環境下,經過漫長的時間,慢慢變成了煤。(1)根據煤塊中的植物化石印記,科學家推斷煤出一般都位于遠古時代森林茂密的地帶。地底下發現的煤,一般都是位于煤層中。第5課時 地球家園的化學變化氫氣約78% 氧氣約21%其他氣體:稀有氣體0.94%;二氧化碳0.03%;水蒸氣和雜 質0.03%。大氣層中的化學變化(1)我們的呼吸離不開氧氣。氧氣占大氣體積的約21%。第5課時 地球家園的化學變化大氣層中的化學變化(3)綠色植物利用太陽能將二氧化碳與水轉化為氧氣和為生物提供能量的物質,增加了大氣 層中氧氣的含量。(2)早期地球的大氣層中并沒有氧氣。經過長時間的演變,氧氣含量仍然很低。當綠色植物 出現之后,地球的氧氣含量逐步增加。第5課時 地球家園的化學變化大氣層中的化學變化(4)由于煤、石油等化石燃料消耗量的急劇增加,產生了大量二氧化碳,使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不斷增加,導致全球氣候變暖、土壤沙化、大陸和兩極冰川融化,全球環境造成巨大的壓力第5課時 地球家園的化學變化資源利用與化學變化(1)石油是地球賦予人類的寶藏,它也是經歷化學變化形成的。我們利用石油可以生產很多重要的生產生活材料。第6課時 生命體中的化學變化在動植物包括我們人類的生命體內,每時每刻都發生著各種各樣的變化,這些變化維系著我們的生命。食物具有能量。一些干燥的食物能夠被點燃,說明食物蘊含著大量的能量,并且能夠以燃燒的形式釋放出來。第6課時 生命體中的化學變化食物被我們吃進體內后,并不是像燃燒那么簡單地釋放出能量,而是需要經歷更復雜、更平穩的化學變化,才能轉化為身體所需的能量。我們身體的生長也是一種化學變化 ,這種化學變化把食物中的營養物質轉換成我們身體的一部分。第6課時 生命體中的化學變化反復咀嚼米飯或饅頭,能夠感覺到它們變甜了。這就是唾液與淀粉發生了化學變化。我們身體的生長需要能量和營養,這些物質主要來自食物。第6課時 生命體中的化學變化情緒的產生非常復雜,但也與化學變化有關。科學研究發現,當我們特別積極地做某件事情時,大腦中有一種物質可以讓我們的心情變得愉快,這種物質是通過化學變化產生的。第6課時 生命體中的化學變化第7課時 美麗的化學變化鑷子、剪刀、培養皿、紫甘藍葉子、玻璃片、白醋、水、毛巾。實驗:感受化學變化的美麗實驗器材:剪下兩塊紫甘藍葉片,把它們分別浸泡在白醋和水中,觀察并記錄紫甘藍顏色的變化。在紫甘藍表面壓一片玻璃,可以使紫甘藍完全浸沒在水或白醋中。實驗步驟:第7課時 美麗的化學變化第7課時 美麗的化學變化實驗現象:紫甘藍的顏色變化。實驗時間 0 30 秒 60 秒 120 秒白醋+紫甘藍 紫色 粉色 紅色 紅色水+紫甘藍 紫色 紫色 紫色 紫色實驗結論:紫甘藍與白醋的反應是化學變化。第7課時 美麗的化學變化(1)通過化學變化可以創造各種漂亮的色彩,美化我們的生活。化學變化讓我們的生活更美好紫甘藍中含有大量的花青素,遇到酸性物質會變成紅色;遇到堿性物質,會變成藍色。第7課時 美麗的化學變化(2)通過化學變化可以生產藥物,幫助我們恢復健康。化學變化讓我們的生活更美好(3)通過化學變化可以制造礦泉水瓶,方便我們把飲用水帶到很多地方。青霉素、頭孢是用的抗細菌藥物(4)綠色植物通過化學變化可以制造氧氣,增加了大氣層中氧氣的含量。第7課時 美麗的化學變化塑料不容易發生化學變化,如果它們被丟棄到環境中,會在環境中存在幾百年,造成環境污染。對石油、煤、天然氣等化石能源的廣泛使用會產生大量二氧化碳氣體,造成氣候變化和海水酸化Thanks!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