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部編版道德與法治八年級下冊第一、二單元練習題(含答案)選擇題1.習近平總書記在總結改革開放40年積累的寶貴經驗時指出,“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取得的成績世界矚目,一條重要經驗就在于,我們確立了一套體現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權益、激發人民創造活力的社會主義政治制度。關于“人民”,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①國家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是我國憲法的基本原則②憲法確認我國的國家性質,明確了人民當家作主的地位③憲法規定的我國的經濟制度、政治制度等內容,保證了人民當家作主④在我國現階段,人民與公民是同一概念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③④2.某校九(2)班開展“弘揚憲法精神,維護憲法權威”主題探究活動。下列同學的觀點,不正確的是( )A. 小軒:我們的一生都離不開憲法的保護,憲法與每個人息息相關B. 小輝:憲法規定國家生活中帶有全局性的、根本性的問題,是國家的根本法C. 小雯:憲法是所有法律的概括和總結,是國家法制統一的基礎D. 小靜:憲法是黨的主張和人民意志的統一,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3.備案審查制度是中國特色的憲法法律監督制度。在備案審查工作中應注重審查有關規范性文件是否存在不符合憲法規定、憲法原則、憲法精神的內容,及時督促糾正與憲法相抵觸或者存在合憲性問題的規范性文件。由此可見,這一制度的實施旨在( )A.描繪法治藍圖 B.解決各種社會矛盾C.確認公民權利 D.保障憲法法律實施4.習近平總書記在二十屆中央紀委三次全會上強調,要加大對行賄行為懲治力度。嚴肅查處那些老是拉干部下水、危害一方的行賄人,通報典型案例,以正視聽、以儆效尤。加大對行賄所獲不正當利益的追繳和糾正力度。此舉( )①有利于規范國家權力運行②能夠杜絕腐敗行為的發生③有利于維護良好政治生態④助力保障公權力的廉潔性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5.小剛為參加學校組織的“憲法進社區”宣傳教育實踐活動,準備了以下宣講內容,你認為正確的是( )①憲法是國家根本大法,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②憲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是普通法律的立法依據③憲法規定了國家性質、根本制度等國家生活中的重要問題④公民要樹立憲法意識,維護憲法尊嚴A ①②③ B.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6.暑假期間,小麗一家外出旅游。出發前,媽媽到派出所更換即將過期的身份證;行車途中,爸爸主動禮讓行人;景區內,小麗勸阻弟弟不要亂涂亂刻。據此,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①媽媽能夠自覺地履行義務②爸爸維護了他人的人格尊嚴③小麗具有較強的法律意識④弟弟的行為受到法律的保護A. ①④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7.“國家反詐中心”APP由公安部組織開發,是一款集“詐騙預警、快速舉報詐騙、防詐反騙知識學習等”于一身的神器。它有著合理有效的信息安全技術,可以防止用戶信息泄露或被篡改。以下對這款APP的作用認識正確的有( )①普及防詐反騙知識,提高公民自我保護意識②加強預警防范工作,保護公民的人身、財產安全③杜絕電信網絡犯罪,維護電信網絡安全④暢通電信詐騙舉報渠道,保障公民物質幫助權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8.國家主席在就職時對憲法宣誓,這是因為,在我國( )A. 人民是國家的主人 B. 憲法是一切組織和個人的根本活動準則 C. 國家公職人員是憲法的制定者 D. 憲法規定了國家生活中的根本問題9.下列圖示中,概念之間的關系正確的是( )A.B.C.D.10.進入夏天,夜市、餐館生意火爆,猜拳聲、喧鬧聲不絕于耳,常常延續到凌晨,讓附近的居民夜不能寐,苦不堪言。對此,居民可以( )①與商家溝通協調,尋求解決方案②去政府門前拉橫幅,請求政府出面干預③撥打市長熱線電話,表達自身訴求④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尋求法律保護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1.“你可以唱歌,但不能在午夜破壞我的美夢。”這句話給我們的啟示是( )A.履行義務有利他人但不利自己B.公民承擔的義務是相同的C.權利和義務是相統一的D.權利和義務都是不可放棄的12.下表中對于公民行為的判斷,正確的是( )公民行為 判斷小萍的爸爸參與地鐵調價聽證會 ①公民履行民主監督義務小琦接受民政部門資助完成義務教育 ②公民享有物質幫助權小青發現非法排污線索,撥打舉報電話 ③公民享有政治權利小瑩的哥哥參軍入伍 ④公民履行服兵役的義務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13.某市新修改的《生活垃圾管理條例》規定:個人不按規定分類投放垃圾,最高可處罰2 000元,還有可能記入信用檔案。對市民來說,垃圾分類投放( )A.是道德義務 B.是法定義務C.是公民的權利 D.既是權利也是義務14.假記者、假媒體、假網站,利用自媒體發布虛假新聞、有償新聞,這些行為在“掃黃打非”專項行動中均被依法嚴懲。如果發現了自媒體發布虛假新聞、有償新聞,我們應該( )A.趁機進行要挾,索取錢財 B.在朋友圈轉發,博求關注C.履行公民義務,依法舉報 D.與自己無關,聽之任之15.國家安全不僅關乎國家的興亡,還關乎每個公民的切身利益;維護好了國家安全,既能保護國家利益,也能保護個體利益。維護國家安全包括( )①國家主權、領土完整不受侵犯 ②國家秘密不被竊取、泄露和出賣 ③社會秩序不被破壞 ④人民權利不被侵犯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16.小明的爸爸把幾名欠他錢的老賴的資料發布到網上,包括其姓名、照片、欠債金額、家庭住址、聯系方式和事件詳情等。小明認為爸爸的想法不妥并說明了理由。其中正確的有( )①任何權利都是有范圍的 ②要用合法的手段維護合法的權益 ③必須充分協商之后再訴訟 ④應向公安機關申請強制執行①② B. ①③ C.②④ D.③④非選擇題17.我國憲法規定:“一切國家機關和武裝力量、各政黨和各社會團體、各企業事業組織都必須遵守憲法和法律。一切違反憲法和法律的行為,必須予以追究。”習近平總書記曾強調:“憲法的生命在于實施,憲法的權威也在于實施。要健全權力運行制約和監督體系,不得有超越憲法的特權,有權必有責,用權受監督,失職要問責,違法要追究,保證人民賦予的權力始終用來為人民謀利益。”結合材料,運用憲法的相關知識,談談你對上述材料的理解。18.近年來,習近平總書記圍繞“依憲治國、依憲執政”作出了多種重要闡述,讓我們共同學習近平總書記講話精神,走近憲法,了解憲法。憲法是國家的根本法,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是黨和人民意志的集中體現。憲法的根基在于人民發自內心的擁護,憲法的偉力在于人民出自真誠的信仰。依法治國,首先是依憲治國;依法執政,關鍵是依憲執政。新形勢下,我們黨要履行好執政興國的重大職責,必須依據黨章從嚴治黨、依據憲法治國理政。(1)為什么說憲法是國家的根本法?(2)材料表明黨根本活動準則是什么?(3)憲法這么重要,我們應當如何樹立憲法意識?19.某校圍繞“珍惜權利,履行義務”主題開展普法宣傳教育活動,請你參與其中。【認識權利義務】(1)圖一、圖二分別體現了教材中的哪些知識?【依法行使權利】我國尊重和保障人權,公民享有廣泛的權利。但在現實生活中,很多人對權利的行使及正確維權的認知是錯誤的,這些認知誤區往往會導致違法犯罪現象的發生。(2)請你為大家厘清相關法律知識,幫助大家遠離行使權利的誤區。【自覺履行義務】(3)權利義務相統一,在依法行使權利的同時,也要自覺履行義務。遇到以下幾種情況,你將怎么做?請說明理由。①當你看到有人在偷拍軍事基地,你將:_ 。理由:_ 。②班上新來了幾位少數民族的同學,你將:__ 。理由: 。20.從“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到“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無論時代如何發展,我們始終崇尚勞動、熱愛勞動。在五一勞動節來臨之際,為進一步開展勞動主題探究,學校舉行了勞動月體驗活動。對此,有同學表示不理解為什么要勞動,認為勞動是我們的權利,想放棄就放棄。請運用“權利與義務”的相關知識,評析該同學的觀點。答案1-5ACDCD 6-10BABDB 11-16CBBCAA①我國憲法是黨和人民意志的集中體現,是國家的根本法。②我國憲法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是根本活動準則,在國家法律體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權威和法律效力。③規范國家權力運行以保障公民權利,這是我國憲法的核心價值追求。國家權力的行使不能任性,法定職責必須為,法無授權不可為。18.(1)①憲法所規定的內容是國家生活中帶有全局性、根本性的問題。②憲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③憲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嚴格。(2)憲法。(3)我們要學習憲法,認同憲法,踐行憲法。19.(1)圖一:依法納稅是公民的一項基本義務,任何偷稅、欠稅、騙稅、抗稅的行為都是違法行為,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圖二:成年子女有贍養扶助父母的義務。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2)①行使權利有界限。公民行使權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能濫用權利。②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權利的時候,不得損害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和其他公民合法的自由和權利。③維護權利守程序。公民行使權利應當依照法定程序,按照規定的活動方式、步驟和過程進行,每個公民都應該樹立按照法定程序辦事的意識,通過正確的途徑和方式維護自身權益。④公民權利受到損害,要依照法定程序維護權利,維權方式包括和解、調解、仲裁和訴訟等。(3)及時制止或向有關部門反映等 維護國家安全、榮譽和利益是每個公民的義務尊重少數民族習慣,熱情與新同學交往,及時給予幫助 維護民族團結是公民應盡的義務。每個公民應自覺維護民族之間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關系20.這個觀點是片面的。理由:①勞動是我們的權利,一切有勞動能力的公民有勞動就業和取得勞動報酬的權利,這是公民賴以生存的基礎。②公民的權利與義務相互依存、相互促進。權利的實現需要義務的履行,義務的履行促進權利的實現。③公民既是勞動權的享有者,又是勞動義務的承擔者。④我們要堅持權利和義務相統一,既不能只享受權利而不承擔義務,也不應只承擔義務而不享受權利。⑤我們不僅要增強權利意識,依法行使勞動權,而且要增強義務觀念,自覺履行勞動的義務。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