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科版四年級下冊 第三單元1-4課知識點匯總班級: 姓名:第1課 巖石與土壤的故事1、巖石和土壤是自然界中( )存在的物質,是重要的( )。2、巖石比較( ),有各種各樣的( )和形狀,土壤比較( ),是顆粒狀。3、巖石的( )可以幫助我們測得地球的年齡約是( )年。4、巖石中( )的痕跡表明過去有哪些生物存在過。在喜馬拉雅山發現了鸚鵡螺化石,說明幾億年前這里曾經是( )。5、土壤從上到下分為( )、( )、( )、( ),一共( )層。6、巖石可以作為重要的生活、生產材料,重要的( )材料,重要的工業原料等;土壤最根本的用途是為植物提供( ),為生物提供生存的空間,可以制成各種工藝品。7、地球的表面被堅硬的( )包裹著,不僅包括我們看到的陸地,還包括海洋的( )。第2課 認識幾種常見的巖石1、在研究巖石時,我們一般先用( )觀察,再用( )觀察,并描述它們的特征。2、一般情況下,可以從顏色,是否有條紋、( ),是否有( )、小孔,顆粒大小、顏色、種類,( ),( ),粗糙程度,輕重等方面對巖石進行觀察。3、巖石由( )組成,巖石是由一種或多種物質組成的。4、用( )觸摸巖石標本的表面,感覺巖石表面是( )還是光滑的;用( )照射巖石,觀察它們的光澤;用( )、( )、( )刻畫巖石,觀察巖石的軟硬程度。5、軟硬程度:(1)軟:能用( )刻畫出痕跡。(2)較軟:不能用( )刻畫出痕跡,但能用( )刻畫出痕跡。(3)較硬:不能用( )刻畫出痕跡,但能用( )刻畫出痕跡。(4)硬:用( )、( )都不能刻畫出痕跡。6、分別用小鋼銼在巖石的一角銼出粉末,讓粉末散落在白紙(接顏色深的粉末)或黑紙(接顏色淺的粉末)上,觀察巖石的內部物質是否一樣。7、觀察花崗巖、砂巖和大理巖的記錄表。名稱 顏色 軟硬 光滑 光澤 有無層次、小孔、斑點、條紋 組成巖石的顆粒特征大小 顏色 種類花崗巖 黑、白、肉紅等 ( ) 粗糙 ( ) 大 黑、白、肉紅等 多種緊密砂巖 紅、土黃、灰等 ( ) 粗糙 ( ) 中等 紅、土黃、灰等 多種大理巖 純白、黑 ( ) 粗糙 ( ) 較大 純白、黑 單一第3課 巖石的組成1、所有的巖石都是由一種或幾種( )組成的。( )是組成地殼巖石的重要物質。2、花崗巖由( )、( )、( )三種礦物組成的,其中最硬的是( ),最軟的是( )。3、( )有白色透明顆粒;( )有肉紅色顆粒;( )有黑色顆粒,閃亮的薄片。4、對石英、長石、云母的觀察(1)礦物的顏色和條痕:將礦物在( )無釉瓷板上摩擦,此板上留下的痕跡就是礦物的條痕,( )比外表的顏色更可靠。(2)對透明度的觀察:可以通過觀察( )邊緣是否能看到其他物體來衡量礦物的透明度,一般把礦物分為( )、( )、( )三種。(3)對光澤的觀察:借助其他物體的反光特性,采用( )的方法來觀察、描述這三種礦物的光澤。(4)用( )來觀察礦物晶體的形狀。(5)用不同的硬物(如指甲、銅鑰匙、小刀)刻畫礦物,辨別礦物的( )。(6)礦物觀察表石英 長石 云母顏色 無色 肉紅色 黑或白條痕 白色 白色 無色透明度 透明 半透明 透明光澤 玻璃 玻璃 珍珠硬度 硬 硬 軟第4課 制作巖石和礦物標本制作標本規范的步驟:( )——編號——對照圖鑒進行( )——添加( )——存放——( )。巖石或礦物的標簽上應包含( )、( )、( )、礦物特征等重要信息。答案:教科版四年級下冊 第三單元1-4課知識點匯總第1課 巖石與土壤的故事1、巖石和土壤是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物質,是重要的資源。2、巖石比較堅硬,有各種各樣的顏色和形狀,土壤比較松軟,是顆粒狀。3、巖石的化學成分可以幫助我們測得地球的年齡約是45.6億年。4、巖石中動植物的痕跡表明過去有哪些生物存在過。在喜馬拉雅山發現了鸚鵡螺化石,說明幾億年前這里曾經是海洋。5、土壤從上到下分為表層土、下層土、基巖碎屑、基巖,一共4層。6、巖石可以作為重要的生活、生產材料,重要的建筑材料,重要的工業原料等;土壤最根本的用途是為植物提供養分和水分,為生物提供生存的空間,可以制成各種工藝品。7、地球的表面被堅硬的巖石包裹著,不僅包括我們看到的陸地,還包括海洋的底部。第2課 認識幾種常見的巖石1、在研究巖石時,我們一般用肉眼觀察,再用放大鏡觀察,并描述它們的特征。2、一般情況下,可以從顏色,是否有條紋、層次,是否有斑點、小孔,顆粒大小、顏色、種類,軟硬,光澤,粗糙程度,輕重等方面對巖石進行觀察。3、巖石由顆粒組成,巖石是由一種或多種物質組成的。4、用手觸摸巖石標本的表面,感覺巖石表面是粗糙的還是光滑的;用手電筒照射巖石,觀察它們的光澤;用指甲、銅鑰匙、小刀刻畫巖石,觀察巖石的軟硬程度。5、軟硬程度:(1)軟:能用指甲刻畫出痕跡。(2)較軟:不能用指甲刻畫出痕跡,但能用銅鑰匙刻畫出痕跡。(3)較硬:不能用銅鑰匙刻畫出痕跡,但能用小刀刻畫出痕跡。(4)硬:用銅鑰匙、小刀都不能刻畫出痕跡。6、分別用小鋼銼在巖石的一角銼出粉末,讓粉末散落在白紙(接顏色深的粉末)或黑紙(接顏色淺的粉末)上,觀察巖石的內部物質是否一樣。7、觀察花崗巖、砂巖和大理巖的記錄表。名稱 顏色 軟硬 光滑 光澤 有無層次、小孔、斑點、條紋 組成巖石的顆粒特征大小 顏色 種類花崗巖 黑、白、肉紅等 很堅硬 粗糙 有 花斑狀 大 黑、白、肉紅等 多種緊密砂巖 紅、土黃、灰等 硬 粗糙 無 無 中等 紅、土黃、灰等 多種大理巖 純白、黑 較軟 粗糙 有 有條紋 較大 純白、黑 單一巖石的組成1、所有的巖石都是由一種或幾種礦物組成的。礦物是組成地殼巖石的重要物質。2、花崗巖由石英、長石、云母三種礦物組成的,其中最硬的是石英,最軟的是云母。3、石英有白色透明顆粒;長石有肉紅色顆粒;云母有黑色顆粒,閃亮的薄片。4、對石英、長石、云母的觀察(1)礦物的顏色和條痕:將礦物在白色的無釉瓷板上摩擦,此板上留下的痕跡就是礦物的條痕,條痕顏色比外表的顏色更可靠。(2)對透明度的觀察:可以通過觀察礦物碎片的邊緣是否能看到其他物體來衡量礦物的透明度,一般把礦物分為透明、半透明、不透明三種。(3)對光澤的觀察:借助其他物體的反光特性,采用比較的方法來觀察、描述這三種礦物的光澤。(4)用放大鏡來觀察礦物晶體的形狀。(5)用不同的硬物(如指甲、銅鑰匙、小刀)刻畫礦物,辨別礦物的硬度。(6)礦物觀察表石英 長石 云母顏色 無色 肉紅色 黑或白條痕 白色 白色 無色透明度 透明 半透明 透明光澤 玻璃 玻璃 珍珠硬度 硬 硬 軟制作巖石和礦物標本制作標本規范的步驟:采集——編號——對照圖鑒進行識別——添加標簽——存放——展示。巖石或礦物的標簽上應包含礦物名稱、采集地、采集者、礦物特征等重要信息。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