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復習部分第04講 我們生活的大地考點聚焦高頻考點聚焦1.植物的根系(2023·浙江中考)2.根的吸水和失水(2023·麗水中考)4.植物的莖(2021·杭州中考、2021·浙江中考)5.物質的運輸(2023·臺州中考、2022·金華中考)重點速記一、探索地球表面1.地形和地形圖(1)地形的類型:山地、丘陵、平原、高原、盆地(2)等高線及其特點:①等高線都是閉合的。②同一條等高線上,各點的海拔相同。④一般情況下,同一等高線地形圖中,等高距相等。⑤同一等高線地形圖中,等高線越密集,坡度越陡;等高線越稀疏,坡度越緩。2.地球的結構(1)外部圈層:水圈、大氣圈、生物圈(2)內部圈層:地殼、地幔、地核3.地形的變化(1)外力作用:流水、風力、波浪、冰川、生物(2)內力作用:地殼運動二、土壤的結構和質地1.土壤的成分:氣體和水、有機物、無機鹽、生物2.土壤顆粒的分類:礦物質顆粒分為砂粒、粉砂粒、黏粒。3.土壤的分類:土壤分為砂土類土壤、黏土類土壤和壤土類土壤。4.土壤的質地(1)砂土類土壤通氣、透水性能強,保水、保肥性弱;(2)黏土類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強,通氣、透水性能差;(3)壤土類土壤通氣、透水,能保水、保肥,宜于耕種。三、土壤與植物生長1.植物的根系(1)概念:一株植物所有根的總稱(2)根系的類型:直根系、須根系(3)影響根系分布的因素:土壤的結構、水分、通氣狀況和肥力等2.根尖的結構和功能(1)根毛區(qū):吸收水分和無機鹽的主要部位(2)伸長區(qū):使根不斷伸長(3)分生區(qū):使根的細胞數量不斷增加(4)根冠:保護作用3.根的吸水和失水(1)原理:根毛細胞液的濃度與土壤溶液的濃度的大小關系(2)吸水過程:土壤溶液→根毛細胞→各皮層細胞→導管4.植物生長需要無機鹽:氮肥——枝葉(缺乏葉片發(fā)黃)、磷肥——根(缺乏葉片暗綠帶紅)、鉀肥——莖干(缺乏葉片有褐斑)四、莖的結構1.按形態(tài)分類:直立莖、攀緣莖、匍匐莖和纏繞莖等2.按組成分類:草質莖、木質莖3.木質莖的結構:樹皮、形成層、木質部、髓五、物質的運輸1.水分和無機鹽的運輸:通過木質部中的導管自下向上運輸2.有機物的運輸:通過韌皮部中的篩管自上向下運輸六、保護土壤1.土壤的流失與破壞:土壤污染、水土流失與土地沙漠化2.植被對土壤的保護:植物的根系有固定土壤的作用。良好的植被覆蓋能夠保持水土,減少水土流失,從而減少泥石流、山體滑坡等地質災害的發(fā)生。難點強化1.等高線地形圖(1)地形部位判斷山脊:等高線向低值凸出(凸低為脊),不易形成河流。山谷:等高線向高值凸出(凸高為谷),可能發(fā)育河流。陡崖:多條等高線重合,適合攀巖或形成瀑布(需有河流流經)。山頂:等高線閉合且數值中間高四周低。鞍部:兩山頂之間的低洼部位。(2)方向判斷無指向標時,默認 “上北下南,左西右東”;有指向標則按指向標箭頭方向為北。(3)河流與瀑布形成①河流發(fā)育于山谷(等高線凸向高處),流向與等高線凸出方向相反。②瀑布形成需滿足:陡崖(等高線重合);有河流流經陡崖。(4)坡度陡緩比較:等高線密集→坡度陡,登山困難;等高線稀疏→坡度緩,登山容易。(5)實際距離計算:實際距離 = 圖上距離 ÷ 比例尺(注意單位換算,如 1:100000 表示圖上 1 厘米 = 實際 1 千米)。(6)特殊場景應用①泥石流逃生:向垂直于泥石流運動軌跡的高處逃生。②攀巖選址:陡崖(等高線重合處)。2. 內力作用vs外力作用內力作用 外力作用來自地球內部(如板塊運動、火山、地震),形成高山、裂谷、海溝等,如喜馬拉雅山脈(板塊擠壓)、東非大裂谷(板塊張裂) 來自地球外部(如流水、風力、冰川、生物),塑造地表形態(tài)注意:(1)流水作用有長江三角洲(沉積)、峽谷(侵蝕);風力作用有沙漠石蘑菇(風蝕)、沙丘(堆積);冰川作用有U 形谷、角峰;海浪作用有海邊怪石(侵蝕)。(2)典型地貌對應成因①河口三角洲、沖積平原→流水沉積;②風蝕蘑菇、戈壁→風力侵蝕;③峽灣、冰斗→冰川侵蝕;④珊瑚礁→生物作用。3.導管vs篩管導管 篩管木質部在木質部中,水和無機鹽自下而上運輸 篩管在韌皮部中,有機物(如淀粉)自上而下運輸(1)空心樹存活問題:樹干中心朽爛但木質部的導管未完全破壞,仍能運輸水和無機鹽。(2)環(huán)割樹皮(嫁棗技術)問題:切斷篩管,減少有機物向下運輸,使養(yǎng)分積累在果實或上部,促進開花結果。4.吸水vs失水吸水 失水細胞液濃度 > 外界溶液濃度 細胞液濃度 < 外界溶液濃度復習提升真題狂練1.(2023 麗水改編)麗水某學校勞動實踐基地利用氣霧栽培技術立體種植蔬菜(如圖),蔬菜產量比傳統(tǒng)技術提高10倍以上。氣霧栽培是把植物的根系完全暴露在空氣中,營養(yǎng)液以氣霧的方式直接噴到根上,更利于吸收。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營養(yǎng)液的主要成分是有機物B.蔬菜利用種子繁殖屬于無性生殖C.營養(yǎng)液的濃度大于根毛細胞液的濃度D.根吸收的水分通過木質部的導管運輸到葉子【答案】D【解答】解:A、營養(yǎng)液的主要成分是水和無機鹽,屬于無機物,A錯誤;B、蔬菜開花后,經過傳粉、受精,形成受精卵,胚珠發(fā)育成種子,種子是由兩性生殖細胞結合發(fā)育形成的,所以用種子繁殖屬于有性生殖,B錯誤;C、根據滲透作用原理,細胞液的濃度>周圍溶液的濃度時,植物細胞吸水,所以氣霧栽培時要保證根毛吸水,營養(yǎng)液的濃度應小于根毛細胞液的濃度,C錯誤;D、根吸收的水分通過木質部的導管從下往上運輸到葉子,D正確。故選:D。2.(2023 浙江改編)物體的結構決定其主要性質與功能,科學研究的重要方法是根據其功能或特性,探索結構,逐步了解規(guī)律。下面列舉的結構與功能不吻合的是( )選項 功能 結構A 植物能吸收足夠的水和無機鹽 植物根毛區(qū)存在大量根毛B 植物能將葉片中的有機物運輸到根部 植物莖的韌皮部中的篩管能從上往下運輸有機物C 鳥類飛行時能減小空氣阻力 鳥類胸肌發(fā)達,骨骼中空D 氫氣能成為一種清潔能源 氫分子由氫原子構成A.A B.B C.C D.D【答案】C【解答】解:A、植物根毛區(qū)存在大量根毛細胞,使根能吸收足夠的水和無機鹽,故A正確;B、植物能將葉片中的有機物運輸到根部,植物莖的韌皮部中的篩管能從上往下運輸有機物,故B正確;C、鳥類飛行是能減小空氣阻力是由于身體呈紡錘形,故C錯誤;D、氫氣燃燒生成水,是一種清潔能源,氫氣是由氫分子構成,氫分子由氫原子構成,故D正確。故選:C。模擬強訓1.(2024 浙江模擬)取少量土壤浸出液,過濾,將收集的濾液蒸干,觀察到蒸發(fā)皿內有白色殘留物,說明土壤中含有( )A.空氣 B.水分 C.無機鹽 D.有機物【答案】C【解答】解:土壤由巖石風化而成的礦物質、動植物,微生物殘體腐解產生的有機質、土壤生物(固相物質)以及水分(液相物質)、空氣(氣相物質),氧化的腐殖質等組成。固體物質包括土壤礦物質、有機質和微生物通過光照抑菌滅菌后得到的養(yǎng)料等。取少量土壤浸出液,過濾,將收集的濾液蒸干,觀察到蒸發(fā)皿內留下了一些白色的粉狀殘留物無機物(無機鹽),說明土壤中含有無機鹽。故選:C。2.(2024 嘉興一模)甘蔗很甜,它的莖中含有大量的糖,這些糖是( )A.由葉制造后,通過篩管運輸來的B.由根從土壤里吸收,通過篩管運輸來的C.由莖的表皮直接制造獲得D.由根從土壤里吸收,通過導管運輸來的【答案】A【解答】解:篩管是植物韌皮部內輸導有機養(yǎng)料的管道。由許多管狀活細胞上下連接而成。相鄰兩細胞的橫壁上有許多小孔,稱為“篩孔”。兩細胞的原生質體通過篩孔彼此相通。篩管沒有細胞核,但篩管是活細胞。根、莖、葉都有篩管,并且是相通的。將植物制造的有機物從上而下運輸給身體的各部分。甘蔗很甜,它的莖中含有大量的糖(有機物)是由葉制造再由莖運輸而來的。故選:A。3.(2024 青田縣模擬)下列各圖是小明設計的三個相鄰的植物細胞模型,若各細胞中細胞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大小關系為a>b>c,箭頭表示水分滲透方向,則模型正確的是( )A. B. C. D.【答案】C【解答】解:水的運輸方式是自由擴散,水從水濃度高的地方向水濃度低的地方運輸,而水的濃度越高,則溶液中溶質的濃度就越低,所以綜合分析,水運輸的方向就是溶液中溶質的濃度越高,水分運輸的就越多。由于a細胞液濃度>b細胞液濃度,所以水運輸的方向b→a;由于b細胞液濃度>c細胞液濃度,所以水運輸的方向c→b;由于a細胞液濃度>c細胞液濃度,所以所以水運輸的方向c→a,可見C正確。故選:C。4.(2025 浙江模擬)《天工開物》中記載的“人畜穢遺,榨油枯餅,草皮木葉,以佐生機,普天之所同也。”描述了當時農民巧妙利用農家肥料來輔助農作物生長。若過量施肥,土壤溶液濃度高于植物細胞液濃度,植物細胞會發(fā)生 (選填“吸水”或“失水”)現象。【答案】失水;【解答】解:當土壤溶液濃度高于植物細胞液濃度時,根據滲透原理,植物細胞內的水分會從細胞流向土壤溶液,植物細胞會發(fā)生失水現象。5.(2024 象山縣模擬)近幾年,陽臺小花園已成為一種家庭時尚,享受種植樂趣,品嘗豐收果實(1)如圖,“桃蛋”是一種多肉植物,它喜歡溫、干燥、光照充足的環(huán)境,早性強,適應在疏松、排水、透氣性能好的土壤中生長,則適合選擇選 (填上”砂土類”“黏土類”或“壤土類”)土壤種植。(2)小金在陽臺上種了一些小番茄,為了讓它們長得更快,每天都給幼苗施肥,結果許多植都死亡,主要原因是該植物細液濃度 (選填“大于”或“小于”)土壤溶液濃度。【答案】(1)砂土類。(2)小于。【解答】解:(1)“桃蛋”是一種多肉植物,它喜歡溫暖、干燥、光照充足的環(huán)境:它耐旱性強,適應在疏松、排水透氣性能好的土壤中生長。據表中數據可見:“桃蛋”適于生活在砂土類較多的土壤中,這種土壤透氣性能好。(2)小金在陽臺上種了一些小番茄,為了讓它們長得更快,給它施了許多肥料,由于大量肥料使根毛細胞內細胞液濃度小于土壤溶液濃度,番茄根部失水會出現的“燒苗”現象。這會導致番茄枯萎死亡。故答案為:(1)砂土類。(2)小于。6.(2025 錢塘區(qū)二模)小塘在老師的指導下開展“巧用水培裝置,實現家庭種植”實踐活動。圖1是他搜集的家庭水培指導建議,圖2是水培裝置。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1)圖2中的營養(yǎng)液含水和無機鹽,這些物質被吸收的主要部位在根尖的 。(2)種植過程中,水培白菜出現萎蔫、燒苗現象,原因是 ,可依據圖1的建議3進行改善。(3)部分植株出現根部腐爛現象,老師建議在裝置底部增設氣泵。氣泵的主要作用是 。【答案】(1)成熟區(qū);(2)土壤溶液濃度大于根毛細胞液濃度;(3)給作物的根(器官)提供充足的氧氣,保證根的呼吸作用正常進行。【解答】解:(1)水和無機鹽主要是由根尖的成熟區(qū)從土壤中吸收,再通過導管向上運輸。(2)植物細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是細胞外部溶液的濃度大于細胞內部濃度時失水,細胞外部溶液的濃度小于細胞內部濃度時吸水。一次施肥過多,會使土壤溶液濃度過高,大于植物細胞溶液的濃度,植物細胞失水,導致植物因失水而萎蔫;當情勢比較嚴重時,會造成燒苗。施肥后澆水可以降低土壤溶液的濃度,使土壤溶液濃度小于作物細胞的濃度,使作物細胞正常吸水。因此施肥過多時,農作物會出現萎蔫現象(即“燒苗”)的主要原因是根細胞失水過多。(3)植物根呼吸的是空氣中的氧氣,因此用氣泵的作用是給作物的根(器官)提供充足的氧氣,保證根的呼吸作用正常進行。故答案為:(1)成熟區(qū);(2)土壤溶液濃度大于根毛細胞液濃度;(3)給作物的根(器官)提供充足的氧氣,保證根的呼吸作用正常進行。7.(2025 浙江模擬)為了研究植被對水土流失的影響,某興趣小組的同學們進行了如下實驗:①準備兩個具有一端開口的容器,分別標記為容器A與容器B。隨后,在這兩個容器內部,利用松散的泥土堆砌形成坡度均為30°的斜坡模型。②在容器B的斜坡模型表層,鋪設一層草皮材料。③將一個空置的容器放置于該裝置下方(在圖示中此容器未予展示),并利用灑水壺在斜坡模型的上方進行澆灌作業(yè)。④對實驗過程進行細致觀察,并準確記錄所得的各項數據。(1)實驗中A組的作用是 。(2)實驗中需要觀察和記錄的實驗現象是 。(3)我國是世界上荒漠化比較嚴重的國家之一。根據不同地表的水土流失情況(降雨量346毫米),你認為 的地表最有利于防止荒漠化。地表類型 林地 草地 作物地 裸地水土流失量(千克/畝) 4 6.2 238 450(4)為保持水土、防治荒漠化,請你提出合建議: 。(答出一條即可)【答案】(1)與實驗中B組的結果進行對比;(2)水土流失的情況;(3)林地;(4)植樹種草。【解答】解:(1)實驗中A組的作用是與實驗中B組的結果進行對比。(2)實驗中需要觀察和記錄的實驗現象主要是水土流失的情況。這包括觀察水流沖刷斜坡模型時泥土的流失量、流失速度以及流失的泥土在容器中的堆積情況等。通過觀察和記錄這些現象,可以對植被對水土流失的影響進行定量和定性的分析。(3)分析圖表可知,林地的水土流失情況最輕微,最有利于防止荒漠化。(4)要重視保護水土,植樹種草,綠化植被可以有效防止水土流失,而且能改善空氣質量,保護生態(tài)系統(tǒng),要加強水土保持的科技投入,提高科學治理水平。故答案為:(1)與實驗中B組的結果進行對比;(2)水土流失的情況;(3)林地;(4)植樹種草。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復習部分第04講 我們生活的大地考點聚焦高頻考點聚焦1.植物的根系(2023·浙江中考)2.根的吸水和失水(2023·麗水中考)4.植物的莖(2021·杭州中考、2021·浙江中考)5.物質的運輸(2023·臺州中考、2022·金華中考)重點速記一、探索地球表面1.地形和地形圖(1)地形的類型:(2)等高線及其特點:①等高線都是 的。②同一條等高線上,各點的海拔 。④一般情況下,同一等高線地形圖中,等高距 。⑤同一等高線地形圖中,等高線越密集,坡度越 ;等高線越稀疏,坡度越 。2.地球的結構(1)外部圈層:(2)內部圈層:3.地形的變化(1)外力作用: 、 、波浪、冰川、生物(2)內力作用:二、土壤的結構和質地1.土壤的成分: 、 、 、2.土壤顆粒的分類:礦物質顆粒分為 、 、 。3.土壤的分類:土壤分為 類土壤、 類土壤和 類土壤。4.土壤的質地(1)砂土類土壤通氣、透水性能 ,保水、保肥性 ;(2)黏土類土壤保水、保肥能力 ,通氣、透水性能 ;(3)壤土類土壤 ,能 ,宜于耕種。三、土壤與植物生長1.植物的根系(1)概念:一株植物所有 的總稱(2)根系的類型: 系、 系(3)影響根系分布的因素:土壤的結構、 、 和 等2.根尖的結構和功能(1)根毛區(qū):吸收 的主要部位(2)伸長區(qū):使根不斷(3)分生區(qū):使根的細胞 不斷增加(4)根冠: 作用3.根的吸水和失水(1)原理: 的濃度與 的濃度的大小關系(2)吸水過程:土壤溶液→ 細胞→ 細胞→4.植物生長需要無機鹽:氮肥—— (缺乏葉片 )、磷肥—— (缺乏葉片 )、鉀肥—— (缺乏葉片有 )四、莖的結構1.按形態(tài)分類: 莖、 莖、 莖和 莖等2.按組成分類: 莖、 莖3.木質莖的結構:五、物質的運輸1.水分和無機鹽的運輸:通過木質部中的 自 向 運輸2.有機物的運輸:通過韌皮部中的 自 向 運輸六、保護土壤1.土壤的流失與破壞:土壤 、水土 與土地2.植被對土壤的保護:植物的根系有 土壤的作用。良好的植被覆蓋能夠保持水土,減少水土流失,從而減少 、山體滑坡等地質災害的發(fā)生。難點強化1.等高線地形圖(1)地形部位判斷山脊:等高線向低值凸出(凸低為脊),不易形成河流。山谷:等高線向高值凸出(凸高為谷),可能發(fā)育河流。陡崖:多條等高線重合,適合攀巖或形成瀑布(需有河流流經)。山頂:等高線閉合且數值中間高四周低。鞍部:兩山頂之間的低洼部位。(2)方向判斷無指向標時,默認 “上北下南,左西右東”;有指向標則按指向標箭頭方向為北。(3)河流與瀑布形成①河流發(fā)育于山谷(等高線凸向高處),流向與等高線凸出方向相反。②瀑布形成需滿足:陡崖(等高線重合);有河流流經陡崖。(4)坡度陡緩比較:等高線密集→坡度陡,登山困難;等高線稀疏→坡度緩,登山容易。(5)實際距離計算:實際距離 = 圖上距離 ÷ 比例尺(注意單位換算,如 1:100000 表示圖上 1 厘米 = 實際 1 千米)。(6)特殊場景應用①泥石流逃生:向垂直于泥石流運動軌跡的高處逃生。②攀巖選址:陡崖(等高線重合處)。2. 內力作用vs外力作用內力作用 外力作用來自地球內部(如板塊運動、火山、地震),形成高山、裂谷、海溝等,如喜馬拉雅山脈(板塊擠壓)、東非大裂谷(板塊張裂) 來自地球外部(如流水、風力、冰川、生物),塑造地表形態(tài)注意:(1)流水作用有長江三角洲(沉積)、峽谷(侵蝕);風力作用有沙漠石蘑菇(風蝕)、沙丘(堆積);冰川作用有U 形谷、角峰;海浪作用有海邊怪石(侵蝕)。(2)典型地貌對應成因①河口三角洲、沖積平原→流水沉積;②風蝕蘑菇、戈壁→風力侵蝕;③峽灣、冰斗→冰川侵蝕;④珊瑚礁→生物作用。3.導管vs篩管導管 篩管木質部在木質部中,水和無機鹽自下而上運輸 篩管在韌皮部中,有機物(如淀粉)自上而下運輸(1)空心樹存活問題:樹干中心朽爛但木質部的導管未完全破壞,仍能運輸水和無機鹽。(2)環(huán)割樹皮(嫁棗技術)問題:切斷篩管,減少有機物向下運輸,使養(yǎng)分積累在果實或上部,促進開花結果。4.吸水vs失水吸水 失水細胞液濃度 > 外界溶液濃度 細胞液濃度 < 外界溶液濃度復習提升真題狂練1.(2023 麗水改編)麗水某學校勞動實踐基地利用氣霧栽培技術立體種植蔬菜(如圖),蔬菜產量比傳統(tǒng)技術提高10倍以上。氣霧栽培是把植物的根系完全暴露在空氣中,營養(yǎng)液以氣霧的方式直接噴到根上,更利于吸收。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營養(yǎng)液的主要成分是有機物B.蔬菜利用種子繁殖屬于無性生殖C.營養(yǎng)液的濃度大于根毛細胞液的濃度D.根吸收的水分通過木質部的導管運輸到葉子2.(2023 浙江改編)物體的結構決定其主要性質與功能,科學研究的重要方法是根據其功能或特性,探索結構,逐步了解規(guī)律。下面列舉的結構與功能不吻合的是( )選項 功能 結構A 植物能吸收足夠的水和無機鹽 植物根毛區(qū)存在大量根毛B 植物能將葉片中的有機物運輸到根部 植物莖的韌皮部中的篩管能從上往下運輸有機物C 鳥類飛行時能減小空氣阻力 鳥類胸肌發(fā)達,骨骼中空D 氫氣能成為一種清潔能源 氫分子由氫原子構成A.A B.B C.C D.D模擬強訓1.(2024 浙江模擬)取少量土壤浸出液,過濾,將收集的濾液蒸干,觀察到蒸發(fā)皿內有白色殘留物,說明土壤中含有( )A.空氣 B.水分 C.無機鹽 D.有機物2.(2024 嘉興一模)甘蔗很甜,它的莖中含有大量的糖,這些糖是( )A.由葉制造后,通過篩管運輸來的B.由根從土壤里吸收,通過篩管運輸來的C.由莖的表皮直接制造獲得D.由根從土壤里吸收,通過導管運輸來的3.(2024 青田縣模擬)下列各圖是小明設計的三個相鄰的植物細胞模型,若各細胞中細胞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大小關系為a>b>c,箭頭表示水分滲透方向,則模型正確的是( )A. B. C. D.4.(2025 浙江模擬)《天工開物》中記載的“人畜穢遺,榨油枯餅,草皮木葉,以佐生機,普天之所同也。”描述了當時農民巧妙利用農家肥料來輔助農作物生長。若過量施肥,土壤溶液濃度高于植物細胞液濃度,植物細胞會發(fā)生 (選填“吸水”或“失水”)現象。【答案】失水;【解答】解:當土壤溶液濃度高于植物細胞液濃度時,根據滲透原理,植物細胞內的水分會從細胞流向土壤溶液,植物細胞會發(fā)生失水現象。5.(2024 象山縣模擬)近幾年,陽臺小花園已成為一種家庭時尚,享受種植樂趣,品嘗豐收果實(1)如圖,“桃蛋”是一種多肉植物,它喜歡溫、干燥、光照充足的環(huán)境,早性強,適應在疏松、排水、透氣性能好的土壤中生長,則適合選擇選 (填上”砂土類”“黏土類”或“壤土類”)土壤種植。(2)小金在陽臺上種了一些小番茄,為了讓它們長得更快,每天都給幼苗施肥,結果許多植都死亡,主要原因是該植物細液濃度 (選填“大于”或“小于”)土壤溶液濃度。6.(2025 錢塘區(qū)二模)小塘在老師的指導下開展“巧用水培裝置,實現家庭種植”實踐活動。圖1是他搜集的家庭水培指導建議,圖2是水培裝置。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1)圖2中的營養(yǎng)液含水和無機鹽,這些物質被吸收的主要部位在根尖的 。(2)種植過程中,水培白菜出現萎蔫、燒苗現象,原因是 ,可依據圖1的建議3進行改善。(3)部分植株出現根部腐爛現象,老師建議在裝置底部增設氣泵。氣泵的主要作用是 。7.(2025 浙江模擬)為了研究植被對水土流失的影響,某興趣小組的同學們進行了如下實驗:①準備兩個具有一端開口的容器,分別標記為容器A與容器B。隨后,在這兩個容器內部,利用松散的泥土堆砌形成坡度均為30°的斜坡模型。②在容器B的斜坡模型表層,鋪設一層草皮材料。③將一個空置的容器放置于該裝置下方(在圖示中此容器未予展示),并利用灑水壺在斜坡模型的上方進行澆灌作業(yè)。④對實驗過程進行細致觀察,并準確記錄所得的各項數據。(1)實驗中A組的作用是 。(2)實驗中需要觀察和記錄的實驗現象是 。(3)我國是世界上荒漠化比較嚴重的國家之一。根據不同地表的水土流失情況(降雨量346毫米),你認為 的地表最有利于防止荒漠化。地表類型 林地 草地 作物地 裸地水土流失量(千克/畝) 4 6.2 238 450(4)為保持水土、防治荒漠化,請你提出合建議: 。(答出一條即可)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04講 我們生活的大地(原卷版)-【暑假自學課】.docx 第04講 我們生活的大地(解析版)-【暑假自學課】.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