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題 二次函數y=a(x-h)2+k的圖象與性質 授課人教學目標 1.會用描點法畫出y=a(x-h)2+k (a ≠0)的圖象.2.掌握二次函數y=a(x-h)2+k (a ≠0)的圖象的性質并會應用.(重點)3.理解二次函數y=a(x-h)2+k (a ≠0)與y=ax2 (a ≠0)之間的聯系.(難點) 教學重點 掌握二次函數y=a(x-h)2+k的圖象和性質.教學難點 掌握二次函數y=a(x-h)2+k的圖象與拋物線y=ax2之間的平移規律.授課類型 新授課 課時 1教具 多媒體課件教學活動教學步驟 師生活動 設計意圖回顧 上一節中我們學過的二次函數 y=ax2+c(a≠0)與 y=ax2(a ≠ 0) 的圖象有何關系?二次函數y=ax2+c(a ≠ 0)的圖象可以由 y=ax2的圖象平移得到: 當c > 0 時,向上平移c個單位長度得到. 當c < 0 時,向下平移-c個單位長度得到.學生自主解答問題,教師做好提示、點評. 通過平移回顧了以前學過的函數的圖象和性質,也為學習新知奠定基礎.活動一:導入新課 【課堂引入】那二次函數 y=2(x-1)2 的圖象,能否也可以由函數 y=2x2 平移得到?那我們一起來探究一下吧! 通過對前面所學知識以類比形式導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究新知的欲望,還能對拋物線y=a(x-h)2有初步的猜測.活動二:實踐探究交流新知 【探究1】 二次函數y=a(x-h)2的圖象和性質以及與y=ax2圖象的關系畫出二次函數y=2(x-1)2和y=2(x+1)2的圖象.并考慮它們的開口方向、對稱軸和頂點.(1)列出下表.(2)在下圖中畫出y=2(x-1)2 , y=2(x+1)2的圖象(3)通過觀察圖象,總結出二次函數y=2(x-1)2 , y=2(x+1)2的性質,并歸納出y=a(x-h)2的性質 (4)探究二次函數y=2x2,y=2(x-1)2 與 y=2(x+1)2圖象的關系.回到一開始的問題:二次函數 y=2(x-1)2 的圖象,能否也可以由函數 y=2x2 平移得到?我們發現二次函數y=2x2,y=2(x-1)2 與 y=2(x+1)2圖象的形狀大小相同, y=2(x+1)2的圖象是由y=2x2向左平移一個單位得到的要點歸納二次函數y=ax2 與y=a(x-h)2圖象的關系 學生自己動手畫圖象,根據圖象更容易找到它們的開口方向、對稱軸、頂點坐標和最值,也更容易發現這幾個二次函數圖象之間的位置關系.類比舊知識的學習方法和數學思想來學習二次函數y=a(x-h)2的圖象和性質.2.多層問題的設置便于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3.及時歸納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總結歸納能力.活動二:實踐探究交流新知 【探究2】 那我們再想一下,二次函數y=2(x+1)2-1的圖象是否可以由y=2x2平移得到?試一試 1.畫出函數y= 2(x+1)2-1圖象,并說出拋物線的開口方向、對稱軸、頂點及增減性.圖象1.開口方向向上;2.對稱軸是直線x=-1;3.頂點坐標是(-1,-1);4.x<-1時,y隨x的增大而減小;x>-1時,y隨x的增大而增大.要點歸納二次函數 y=a(x-h)2+k的性質二次函數y=2x2 與y=2(x+1)2-1圖象的關系平移方法1平移方法2要點歸納二次函數y=ax2 與y=a(x-h)2+k圖象的關系可以看作互相平移得到的(h>0,k>0).平移規律簡記為:上下平移, 括號外上加下減;左右平移, 括號內左加右減.二次項系數a不變. 1.及時歸納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總結歸納能力.活動三:開放訓練體現應用例1對于拋物線y=-(x+1)2+3,下列結論:① 拋物線的開口向下;② 對稱軸為直線x=1;③ 頂點坐標為(-1,3);④ x>1 時,y 隨x 的增大而減小.其中正確結論有( )A. 1 個 B. 2 個 C. 3 個 D. 4 個導引:①∵ a=-1<0,∴拋物線的開口向下,正確; ②對稱軸為直線x=-1,錯誤; ③頂點坐標為(-1,3),正確; ④ x>1 時,y 隨x 的增大而減小,正確. 綜上所述,結論正確的是①③④,共3 個,故選C.練1.將拋物線y=2(x-4)2-1先向左平移4個單位長度,再向上平移2個單位長度,平移后所得拋物線對應的函數表達式為( ) A.y=2x2+1 B.y=2x2-3 C.y=2(x-8)2+1 D.y=2(x-8)2-3解析: 通過練習,加深對拋物線y=a(x-h)2+k的性質的理解,特別是理解拋物線中a,h,k對圖象的影響.活動四:課堂總結反思 【課堂小結】 提綱挈領,重點突出.總結數學思想方法【板書設計】【教學反思】①[授課流程反思]本節課主要通過問題引領、小組學習的教學模式進行.通過切合實際生活的事例引導學生思考問題,讓學生逐步融入到課堂所學的內容上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和興趣.②[講授效果反思]教學重、難點通過問題設計,細化分解,不求多、不求難,關注每一個學生,讓每個學生學有所得;通過獨立學習、小組學習的學習模式,鼓勵學生在自主學習、獨立思考之余與他人合作,探討出正確結論,鍛煉了各方面的能力;通過與學生一起學習、張弛有度的課堂調控以及及時的贊揚鼓勵,增強了學生們的自信心和學習興趣. 反思,更進一步提升.PAGE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