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科學·三年級下·JK第一單元物體的運動1運動和位置1.判斷物體是否在運動的標志是一個物體相對于另外一個物體的位置有沒有改變,我們把另一個物體稱為參照物。2.運動實際上是指物體相對于參照物的位置有沒有發(fā)生改變。3.兩人靜止不動時,可以用方向和距離描述自己的位置。4.物體的運動和靜止都是相對的。5.在生活中,我們一般用東、南、西、北、東南、東北、西南、西北八個方向來描述方向。6.地圖通常是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繪制的。2各種各樣的運動1.物體常見的運動形式有移動、滾動、擺動、轉(zhuǎn)動等。2.風扇工作時扇葉的運動是轉(zhuǎn)動,彈吉他時琴弦的運動是振動,人拉抽屜是移動。3.同一個物體,它的不同部分運動狀態(tài)也可能不相同。4.在物體的不同位置貼上圓,點,可以幫助我們更準確地觀察與描述物體的運動。3直線運動和曲線運動1.根據(jù)物體運動路線的不同,物體的運動可以分為直線運動和曲線運動兩種形式。2.同一個物體在運動時可能具備一種或一種以上的運動形式。01>>>3.如圖所示,過山車屬于曲線運動;蘋果落地屬于直線運動。4物體在斜面上運動1.如圖所示是一個較低的斜面,把立方體木塊輕輕地放在斜面上端,它的運動情況是滑下去;如果把小球放在斜面上,它的運動情況是滾下去。2.如果將斜面一端逐漸變高(如圖所示),小立方體木塊在斜面上的運動情況是快速滑下去;小球在斜面上的運動情況是快速滾下去。3.把下列物體與其在斜面上的運動情況連起來。小球小六棱柱滑動小立方塊滾動三角尺5比較相同距離內(nèi)運動的快慢1.陸地上的動物中,奔跑100米需要時間最短的動物是獵豹。2.通過測量距離和時間,我們可以知道物體運動的快慢。3.測量不同小球運動的快慢的活動中,需要操作員、計時員、發(fā)令員、記錄員分工合作。(<<02科學·三年級下·K4.在相同距離內(nèi),用的時間越短,物體運動得就越快。5.測量時間可以使用秒表計時。如為了避免偶然現(xiàn)象,我們的實驗至少測量3次。6比較相同時間內(nèi)運動的快慢1.比較物體運動的快慢有兩種方法:一種是在相同的距離內(nèi)比較時間;另一種是在相同的時間內(nèi)比較距離。2.利用物體運動的時間和距離,能比較它們運動的快慢,即速度的大小。3.媽媽和我同時從家中出發(fā)去學校,走的同一條路,結(jié)果我先到學校,說明我的速度比媽媽快,媽媽的速度比我慢。4.觀察圖表,按照運動由慢到快,將6種交通工具排序。交通工具1小時內(nèi)通過的距離噴氣式客機900千米汽車120千米快艇100千米輪船45千米自行車lG15千米高速列車300千米自行車輪船快艇汽車高速列車噴氣式客機。7我們的“過山車”1.制作“過山車”,我們要先設(shè)計軌道路線,再根據(jù)設(shè)計圖和材料,制作我們的“過山車”,根據(jù)“過山車”的設(shè)計要求,完成對“過山車”的評價。2.“過山車”的設(shè)計要求:·軌道的總長應在2米以上。03>》》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