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登陸21世紀教育 助您教考全無憂3.1 質量和密度一、質量1、一切物體都是由物質組成。. 物體所含物質的多少叫質量。物體的質量是由物體本身決定的。質量是物質的一種屬性,它不隨 溫度 、 位置 、 形狀 、 狀態 的變化而改變。2、質量的主單位是千克,單位符號是Kg。 其他單位有噸(t)、克(g)、毫克(mg)。1噸=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106毫克一個雞蛋的質量約為50g,一個蘋果的質量約為150g,成人:50Kg—60Kg, 大象6t; 一只公雞2Kg,一個鉛球的質量約為4Kg.二、質量的測量3、測量質量常用的工具有電子秤、桿秤、磅秤等。實驗室中常用托盤天平測量質量。4、托盤天平的基本構造是:分度盤、指針、托盤、橫梁標尺、游碼、砝碼、底座、平衡螺母5、在使用托盤天平時需要注意哪些事項:①放平:將托盤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②調平:將游碼撥至“0”刻度線處,調節平衡螺母,使指針對準分度盤中央刻度線或指針在中央刻度線左右小范圍等幅擺動。(判斷天平是否平衡的依據)當指針偏左時應當如何調節平衡螺母?把左端的平衡螺母或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右移③稱量: 物品稱量值不能超過天平的量程。左物右碼 (游碼以左端刻度線為準,注意每一小格代表多少g)加砝碼時,先估測,用鑷子由大加到小,并調節游碼直至天平平衡。④用已經調平的天平測量物體時如果稱量過程中,指針偏左,說明左盤重,此時要向右盤加砝碼或是向右移動游碼,如果是指針偏右,則要減砝碼。(稱量時絕對不可用平衡螺母來調節平衡)⑤讀數:左盤物體質量=右盤砝碼總質量+游碼指示的質量值注意:不可把潮濕的物品或化學藥品直接放在天平左盤上(可在兩個盤中都墊上大小質量相同的兩張紙或兩個玻璃器皿)。⑥整理器材:用鑷子將砝碼放回砝碼盒中,游碼移回“0”刻度線處。(向左移動)思考:有位粗心的同學錯將物體放在右盤,砝碼放在左盤,問,此時物體的質量如何求算?將上述公式變為 右盤物體質量=左盤砝碼總質量-游碼指示的質量值若砝碼磨損了(變輕),測量結果比真實值偏大。若砝碼生銹了(變重),則測量值比真實值偏小。三、密度6、密度定義:單位體積的某種物質的質量叫做該物質的密度。密度是物質的一種特性,與物體的形狀、體積、質量無關,即對于同一物質而言,密度值一般是不變的。(如:一杯水和一桶水的密度是一樣的;)不同的物質,密度一般不同。7、 密度的公式: (公式變形: )變形公式只有數學意義,沒有物理意義ρ表示密度,m表示質量(單位:千克或克),V表示體積(單位:米3或厘米3)(1)對于同種物質:ρ是一個定值,m與v成正比,ρ的大小與 m、v無關(2)對于不同種物質:當v相同時,m越大的ρ越大(ρ與m成正比)當m相同時,v越大的ρ越小(ρ與v成反比)水銀的密度為13.6×103千克/立方米,它所表示的含義是1立方水銀的質量是13.6×103千克。8、密度的單位:(1)常用密度的單位:千克/立方米或克/立方厘米(質量/體積單位就可)(2)兩者的關系: 1克/立方厘米=1000千克/立方米 1千克/立方米=1×10-3 克/立方厘米(3) 水的密度: 1×103千克/立方米或1克/立方厘米(4)單位轉化: 1毫升 = 1立方厘米 = 1×10-6立方米 1噸=1000千克=1×106克1毫升 = 1×10-3升 1升=10-3立方米9、密度的測量(1)測量原理:(2)測量步驟(固體):①用天平稱量物體的質量m;②用量筒或量杯測量物體的體積v;形不規則且不溶于水的固體的體積可通過“排水法”來測定③計算(3)測量步驟(液體):①量取一定體積液體并稱重M1②倒掉V體積液體③稱量剩余液體質量M2④計算液體密度3.2 物態變化一、物質的三態物態 固態 液態 氣態圖 像微觀狀態 固體粒子排列非常緊密,每個粒子都處在某一固定位置上。構成固體的粒子并不是靜止的,它們會在小范圍內振動。 液體粒子緊密地排列著,但這些粒子可以移動。 每一粒氣體粒子都會向各個方向運動,氣體中的粒子可以到達容器中的任何位置。特 點 固體具有固定的形狀和體積。 固體粒子整齊、有規則的排列著的為晶體,例食鹽、冰糖、雪花等。固體粒子沒有規則地排列著的為非晶體,例塑料、橡膠、玻璃等。 具有一定的體積,但沒有一定的形狀。液體的形狀由盛放它的容器形狀決定。 如果將氣體充入一個密封的容器中,氣體很快就會充滿整個容器。氣體很容易改變體積,沒有一定的形狀和體積。二、熱與熱量1. 物體吸收或放出熱的多少叫作熱量,用符號Q表示。熱量的單位是焦耳,簡稱焦,符號是J。它是為紀念英國科學家焦耳而命名的。焦耳是一個比較小的熱量單位,更大的熱量單位是千焦,符號為kJ。2. 熱傳遞傳遞能量,傳遞的前提是溫度差,熱量從低溫物體向高溫物體傳遞,直至溫度相同。補充:酒精燈①酒精燈里酒精體積應大于酒精燈容積 1/4 ,少于 2/3;②絕對禁止用酒精燈引燃另一只酒精燈,而應用燃著的火柴或木條來引燃;③絕對禁止向燃著的酒精燈里添加酒精;④酒精燈火焰分為外焰、內焰和焰心,外焰溫度最高,焰心溫度最低,加熱時物體應用外焰部分加熱;⑤用完酒精燈后,必須用燈帽蓋滅,燈帽要蓋滅兩次,不可用嘴去吹;⑥萬一灑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燒起來,應立刻用濕抹布撲蓋。加熱①試管可以直接加熱,裝溶液時不超過試管容量的 1/2,加熱時不超過試管的 1/3;②加熱前試管要擦干,然后用試管夾從下往上,固定在離試管口1/3處,不能直接用手;③玻璃儀器洗干凈的標準,內壁的水既不匯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④加熱時先使試管均勻受熱,防止由于受熱不均勻使試管損壞,然后用外焰集中在試管底部加熱,這時應將試管傾斜約 45°,管口不要對著有人的方向。三、熔化與凝固1、物質的存在狀態通常有三種:氣態、液態、固態,物質的三種狀態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這種變化叫做物態變化。2、我們把物質由固態變成液態的過程叫做熔化;由液態變成固態的過程叫做凝固。凝固是熔化的逆過程,凝固過程要放出熱量,熔化過程要吸收熱量。3、具有一定的熔化溫度的物體叫做晶體,沒有一定的熔化溫度的物體叫非晶體。晶體和非晶體的主要區別是:是否具有熔點;本質區別是:微粒排列是否整齊、有規律。無論是晶體還是非晶體,熔化時都要吸收熱量。4、晶體熔化時的溫度叫做熔點 。它是晶體的一種特性。晶體在凝固過程中溫度叫做 凝固點 。晶體凝固過程中溫度保持不變。同一晶體的 熔點 和凝固點 是相同的。5、 特點: 熔化過程吸熱,溫度保持不變。晶體熔化特點 熔化條件:達到熔點后,繼續吸熱。非晶體:熔化過程吸熱,溫度逐漸升高。特點:凝固過程放熱,溫度保持不變晶體凝固特點 凝固條件:達到凝固點后,繼續放熱。非晶體:熔化過程放熱,溫度不斷降低。常見晶體:萘、海波、冰、石英、金剛石及各種金屬常見非晶體:瀝青、玻璃、松香、橡膠、塑料、石蠟等6、在晶體加熱熔化過程中,熔化前溫度逐漸上升,固態;熔化時溫度保持不變,狀態為固液共存;熔化后溫度逐漸上升,液態。(注:熔化時間不是加熱時間。)7、區分晶體和非晶體熔化和凝固圖像的標志是:看T-t的圖像中有沒有一段平行于橫軸的等溫圖像。8.水的熔點是 0℃四、汽化與液化1、物質由液態變氣態的過程叫做汽化,需要吸熱;物質由氣態變成液態的過程叫做液化,需要放熱。2、汽化吸熱,液化放熱。3、液體汽化有兩種方式:蒸發和沸騰。蒸發是在任何溫度下進行的汽化現象,一般只在液體表面進行;沸騰是在一定溫度下,在液體表面和內部同時發生的劇烈汽化現象。沸騰特點:在一定溫度(沸點)下進行,低于這個溫度時,液體吸收熱量,溫度上升,液體不沸騰;達到這個溫度時,液體繼續吸收熱量,溫度不變,液體沸騰。沸騰的條件:(同時具備)a液體的溫度達到沸點(液體沸騰時的溫度);b繼續吸收熱量。沸騰過程:沸騰前氣泡上升,氣泡體積變小(因為液體溫度沒有達到沸點,氣泡內水蒸氣增多后氣泡會在水中上浮,上浮的氣泡遇到上層涼水,溫度變低,體積變小)。沸騰時氣泡上升,氣泡體積變大(因為水的溫度達到沸點,液體變氣體進入氣泡,且越往上水壓越小,所以體積變大,并在水面破裂放出大量水蒸氣)剛燒水的時候,容器邊出現氣泡(因冷水中溶有少量空氣,溫度高,氣體在液體中溶解少)4、蒸發的三個影響因素是:液體溫度高低、液體的表面積大小、液體表面空氣流通快慢。5、蒸發時,液體的溫度降低,周圍環境的溫度降低。溫度計從酒精中取出后示數將先下降后上升。(下降是因為玻璃泡上的酒精在蒸發時要吸收熱量,后上升是因為酒精蒸發完后回到室溫)6、蒸發與沸騰的區別汽化方式 蒸發 沸騰相同點 都是汽化現象,都是液態變成氣態,都要吸熱不同點 發生部位 在液體表面 液體表面與內部同時發生溫度條件 任何溫度下 在一定溫度下(沸點)劇烈程度 較緩慢 劇烈溫度變化 有制冷作用 溫度不變影響因素 ①溫度②液體表面積③液體表面空氣流速 大氣壓強(氣壓變大,沸點升高;氣壓變小,沸點降低)汽化方式 蒸發 沸騰相同點 都是汽化現象,都是液態變成氣態,都要吸熱不同點 發生部位 在液體表面發生 液體表面與內部同時發生溫度條件 任何溫度下 在一定溫度下(沸點)劇烈程度 較緩慢 劇烈溫度變化 有制冷作用 溫度不變影響因素 ①溫度②液體表面積③液體表面空氣流速 大氣壓強(氣壓變大,沸點升高;氣壓變小,沸點降低)7、液化是物質從氣態變為液態的過程。同一物質,液化溫度和沸點相同。氣體液化時要放出大量的熱。(所以100℃的水蒸氣比100℃的沸水對人的燙傷要厲害得多)液化的方法有: 降低溫度 、 壓縮體積。氣壓低,沸點低;(高壓鍋,一個標準大氣壓,高山上)8、電冰箱就是利用低沸點的冷凝劑在汽化時,從冷凍室吸收熱量,又利用壓縮機將氣體的冷凝劑液化,向外放出熱量,而將從冰箱的冷凍室“搬”到冰箱外面的。熱管溫控技術,管內工作的液體在高端汽化吸熱,在低端液化放熱。水蒸氣是無色、無味的氣體,人眼是看不見的,燒開水時水面出現大量的“白氣”是高溫水蒸氣遇冷空氣后液化成的小水珠(冰棒雪糕的白氣也是同理)。霧是地面附近的水蒸氣遇冷后液化成的大面積“白氣”形成的。汽化方式 蒸發 沸騰相同點 都是汽化現象,都是液態變成氣態,都要吸熱不同點 發生部位 在液體表面 液體表面與內部同時發生溫度條件 任何溫度下 在一定溫度下(沸點)劇烈程度 較緩慢 劇烈溫度變化 有制冷作用 溫度不變影響因素 ①溫度②液體表面積③液體表面空氣流速 大氣壓強(氣壓變大,沸點升高;氣壓變小,沸點降低)五、升華與凝華1、升華,物質直接從固態變成液態的過程。————吸熱。凝華,物質直接從氣態變成固態的過程。————放熱。2、升華現象:樟腦丸變小,干冰消失,冬季結冰的衣服變干,白熾燈用久了變細。凝華現象:針狀霧凇(人造雪景)、冰棍外的“白粉”、發黑的燈泡、霜的形成。3、嚴冬,冰凍衣服變干是冰升華的結果;嚴寒的冬季,北方地區玻璃窗上出現的“冰花”是水蒸氣凝華的結果,它往往出現在玻璃窗的內表面;樟腦丸放入衣箱后會升華成殺蟲的氣體。4、干冰是固態的二氧化碳。當將干冰(固體二氧化碳)粉噴灑到舞臺上,迅速升華致冷,使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成小水珠來制造“白霧”以渲染氣氛。可以用來制造“舞臺煙霧”、進行人工降雨以及冷藏食品等。5、各種天氣現象的成因:3.3 物質的變化與性質一、物質的變化1.物理變化:在物質的變化中,有些變化不會產生新的物質,屬于物理變化。如水結成冰、汽油揮發、鐵絲折成各種形狀等。2.化學變化:在物質的變化中,有些變化會產生新的物質,屬于化學變化。如酒精燃燒、鋼鐵生銹、食物腐敗等。3.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區別和聯系項目 物理變化 化學變化概念 沒有新物質產生的變化 有新物質產生的變化實質 宏觀:沒有新物質生成微觀:變化過程中分子不變,分子的間隙發生變化 宏觀:有新物質生成微觀:微粒發生了變化,變成另一種物質的微粒聯系 在化學變化中,一定伴隨著物理變化;在物理變化中,不一定同時發生化學變化二、物質的性質1.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項目 物理性質 化學性質定義 物質不需要發生化學變化就表現出來的性質 物質在化學變化中表現出來的性質內容 顏色、氣味(或味道)、硬度、密度、熔點、沸點、磁性、導熱性、導電性、溶解性、揮發性、延展性、吸附性和吸水性等 可燃性、助燃性、還原性、氧化性、穩定性、酸堿性、毒性、腐蝕性等本質區別 是否需要通過化學變化才能表現出來(判斷依據)2. 物質的結構決定物質的性質,物質的性質決定物質的用途。三、溫度對物質性質的影響1.物理變化:當溫度改變時,物質會發生物理變化,如物質的狀態、密度等發生變化。2.化學變化:當溫度改變時,物質也會發生化學變化硫酸銅晶體無水硫酸銅粉末 + 水 吸熱無水硫酸銅粉末 + 水→硫酸銅晶體 放熱3.物質變化的現象:物質變化常伴有顏色改變、沉淀生成、溫度變化等現象。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6 頁 (共 6 頁)登陸21世紀教育 助您教考全無憂3.1 質量和密度一、質量1、一切物體都是由 組成。 叫質量。物體的質量是由 決定的。質量是物質的一種屬性,它不隨 、 、 、 的變化而改變。2、質量的主要單位是 ,單位符號是 。 其他單位有噸(t)、克(g)、毫克(mg)。1噸=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106毫克一個雞蛋的質量約為 ,一個蘋果的質量約為 ,成人:50Kg—60Kg, 大象6t; 一只公雞2Kg,一個鉛球的質量約為4Kg.二、質量的測量3、測量質量常用的工具有電子秤、桿秤、磅秤等。實驗室中常用托盤天平測量質量。4、托盤天平的基本構造是:分度盤、指針、托盤、橫梁標尺、 、砝碼、底座、5、在使用托盤天平時需要注意哪些事項:①放平:將托盤天平放在 桌面上。② :將 撥至“0”刻度線處,調節 ,使 對 中央刻度線或指針在中央刻度線左右小范圍 擺動。(判斷天平是否平衡的依據)當指針偏左時應當如何調節平衡螺母?把左端的平衡螺母或右端的平衡螺母向③稱量: 物品稱量值不能超過天平的量程。左物右碼 (游碼以 刻度線為準,注意每一小格代表多少g)加砝碼時,先估測,用 由 加到 ,并調節 直至 。④用已經調平的天平測量物體時如果稱量過程中,指針偏左,說明 重,此時要向 盤加 或是向 移動 ,如果是指針偏右,則要減砝碼。(稱量時絕對不可用 來調節平衡)⑤讀數: 質量= 盤 總質量+ 指示的質量值注意:不可把潮濕的物品或化學藥品直接放在天平 上(可在兩個盤中都墊上大小質量 的兩張紙或兩個玻璃器皿)。⑥整理器材:用 將砝碼放回砝碼盒中, 移回“0”刻度線處。(向左移動)思考:有位粗心的同學錯將物體放在右盤,砝碼放在左盤,問,此時物體的質量如何求算?將上述公式變為 盤物體質量= 盤 總質量- 指示的質量值若砝碼磨損了(變輕),測量結果比真實值 。若砝碼生銹了(變重),則測量值比真實值 。三、密度6、密度定義: 的某種物質的 叫做該物質的密度。密度是物質的一種特性,與物體的形狀、體積、質量 ,即對于同一物質而言,密度值一般是 的。(如:一杯水和一桶水的密度是 的;)不同的物質,密度一般不同。7、 密度的公式: (公式變形: )變形公式只有數學意義,沒有物理意義ρ表示密度,m表示質量(單位:千克或克),V表示體積(單位:米3或厘米3)(1)對于同種物質:ρ是一個定值,m與v成 ,ρ的大小與 m、v(2)對于不同種物質:當v 時,m越大的ρ越 (ρ與m成 比)當m 時,v越大的ρ越 (ρ與v成 比)水銀的密度為13.6×103千克/立方米,它所表示的含義是 。8、密度的單位:(1)常用密度的單位: 或 (質量/體積單位就可)(2)兩者的關系: 1克/立方厘米= 千克/立方米 1千克/立方米= 克/立方厘米(3) 水的密度: 1×103 或1(4)單位轉化: 1毫升 = 1立方厘米 = 1×10-6立方米 1噸=1000千克=1×106克1毫升 = 1×10-3升 1升=10-3立方米9、密度的測量(1)測量原理:(2)測量步驟(固體):①用 稱量物體的 為m;②用 或 測量物體的 為v;形不規則且不溶于水的固體的體積可通過“ ”來測定③計算:(3)測量步驟(液體):①量取一定體積液體并稱重M1②倒掉V體積液體③稱量剩余液體質量M2④計算液體密度3.2 物態變化一、物質的三態物態 固態 液態 氣態圖 像微觀狀態 固體粒子排列非常 ,每個粒子都處在某一 位置上。構成固體的粒子并不是靜止的,它們會在小范圍內 。 液體粒子 地排列著,但這些粒子可以 。 每一粒氣體粒子都會向各個方向 ,氣體中的粒子可以到達容器中的任何位置。特 點 固體具有固定的 和 。 固體粒子整齊、有規則的排列著的為 ,例食鹽、冰糖、雪花等。固體粒子沒有規則地排列著的為 ,例塑料、橡膠、玻璃等。 具有一定的 ,但沒有一定的 。液體的形狀由 形狀決定。 如果將氣體充入一個密封的容器中,氣體很快就會充滿整個容器。氣體很容易改變 ,沒有一定的形狀和體積。二、熱與熱量1. 叫作熱量,用符號 表示。熱量的單位是 ,簡稱焦,符號是 。它是為紀念英國科學家焦耳而命名的。焦耳是一個比較小的熱量單位,更大的熱量單位是 ,符號為 。2. 熱傳遞傳遞 ,傳遞的前提是 ,熱量從 溫物體向 溫物體傳遞,直至 相同。補充:酒精燈①酒精燈里酒精體積應大于酒精燈容積 ,少于 ;②絕對 用酒精燈引燃另一只酒精燈,而應用燃著的火柴或木條來引燃;③絕對禁止向 的酒精燈里添加酒精;④酒精燈火焰分為 、 和 , 溫度最高, 溫度最低,加熱時物體應用 部分加熱;⑤用完酒精燈后,必須用 蓋滅,燈帽要蓋滅兩次,不可用嘴去吹;⑥萬一灑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燒起來,應立刻用 撲蓋。加熱①試管可以直接加熱,裝溶液時不超過試管容量的 ,加熱時不超過試管的 ;②加熱前試管要擦干,然后用試管夾從 往 ,固定在離試管口 處,不能直接用手;③玻璃儀器洗干凈的標準,內壁的水既不匯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④加熱時先使試管均勻受熱,防止由于受熱不均勻使試管損壞,然后用 集中在試管底部加熱,這時應將試管傾斜約 , 不要對著有人的方向。三、熔化與凝固1、物質的存在狀態通常有三種: 、 、 ,物質的三種狀態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這種變化叫做 。2、我們把物質由固態變成液態的過程叫做 ;由液態變成固態的過程叫做 。凝固是熔化的逆過程,凝固過程要 熱量,熔化過程要 熱量。3、具有一定的熔化溫度的物體叫做 ,沒有一定的熔化溫度的物體叫 。晶體和非晶體的主要區別是: ;本質區別是: 。無論是晶體還是非晶體,熔化時都要 熱量。4、晶體熔化時的溫度叫做 。它是晶體的一種特性。晶體在凝固過程中溫度叫做 凝固點 。晶體凝固過程中 。同一晶體的 和 是相同的。5、 特點: 熔化過程 ,溫度 。晶體熔化特點 熔化條件:達到 后,繼續 。非晶體:熔化過程 ,溫度 。特點:凝固過程 ,溫度晶體凝固特點 凝固條件:達到 后,繼續 。非晶體:熔化過程 ,溫度 。常見晶體:萘、 、 、石英、金剛石及各種金屬常見非晶體:瀝青、 、松香、橡膠、塑料、石蠟等6、在晶體加熱熔化過程中,熔化前溫度 , 態;熔化時溫度 ,狀態為 ;熔化后溫度 , 態。(注:熔化時間不是加熱時間。)7、區分晶體和非晶體熔化和凝固圖像的標志是:看T-t的圖像中有沒有一段平行于橫軸的等溫圖像。8.水的熔點是 ℃四、汽化與液化1、物質由 態變 態的過程叫做 ,需要 熱;物質由 態變成 態的過程叫做 ,需要 熱。2、汽化 熱,液化 熱。3、液體汽化有兩種方式: 和 。蒸發是在 下進行的 現象,一般只在 進行;沸騰是在 下,在 和 同時發生的 現象。沸騰特點:在一定溫度( )下進行,低于這個溫度時,液體 熱量,溫度 ,液體 ;達到這個溫度時,液體繼續吸收熱量,溫度 ,液體 。沸騰的條件:(同時具備)a液體的 達到 (液體 時的溫度);b繼續 。沸騰過程:沸騰前氣泡上升,氣泡體積變 (因為液體溫度沒有達到沸點,氣泡內水蒸氣增多后氣泡會在水中上浮,上浮的氣泡遇到上層涼水,溫度變 ,體積變 )。沸騰時氣泡上升,氣泡體積變 (因為水的溫度達到沸點,液體變氣體進入氣泡,且越往上水壓越小,所以體積變 ,并在水面破裂放出大量 )剛燒水的時候,容器邊出現氣泡(因冷水中溶有少量 ,溫度高,氣體在液體中溶解少)4、蒸發的三個影響因素是: 、 、 。5、蒸發時,液體的溫度降低,周圍環境的溫度降低。溫度計從酒精中取出后示數將 。(下降是因為玻璃泡上的酒精在 時要 熱量,后上升至室溫是因為酒精蒸發完后回到室溫)6、蒸發與沸騰的區別汽化方式 蒸發 沸騰相同點 都是汽化現象,都是液態變成氣態,都要吸熱不同點 發生部位 在液體表面 液體表面與內部同時發生溫度條件 任何溫度下 在一定溫度下(沸點)劇烈程度 較緩慢 劇烈溫度變化 有制冷作用 溫度不變影響因素 ①溫度②液體表面積③液體表面空氣流速 大氣壓強(氣壓變大,沸點升高;氣壓變小,沸點降低)汽化方式 蒸發 沸騰相同點 都是 現象,都是 態變成 態,都要 熱不同點 發生部位 在 發生 液體 同時發生溫度條件 下 在 下( 點)劇烈程度 較溫度變化 有 作用 溫度影響因素 ① ② ③ (氣壓變大,沸點 ;氣壓變 ,沸點 )7、液化是物質從氣態變為液態的過程。同一物質,液化溫度和 相同。氣體液化時要 。(所以100℃的水蒸氣比100℃的沸水對人的燙傷要厲害得多)液化的方法有: 、 。氣壓 ,沸點 ;(高壓鍋,一個標準大氣壓,高山上)8、電冰箱就是利用 的冷凝劑在 時,從冷凍室 熱量,又利用壓縮機將氣體的冷凝劑 ,向外 熱量,而將從冰箱的冷凍室“搬”到冰箱外面的。熱管溫控技術,管內工作的液體在高端 ,在低端 。水蒸氣是無色、無味的氣體,人眼是看不見的,燒開水時水面出現大量的“白氣”是高溫 遇冷空氣后 成的小水珠(冰棒雪糕的白氣也是同理)。霧是地面附近的 遇冷后 成的大面積“白氣”形成的。汽化方式 蒸發 沸騰相同點 都是汽化現象,都是液態變成氣態,都要吸熱不同點 發生部位 在液體表面 液體表面與內部同時發生溫度條件 任何溫度下 在一定溫度下(沸點)劇烈程度 較緩慢 劇烈溫度變化 有制冷作用 溫度不變影響因素 ①溫度②液體表面積③液體表面空氣流速 大氣壓強(氣壓變大,沸點升高;氣壓變小,沸點降低)五、升華與凝華1、升華,物質直接從 態變成 態的過程。———— 熱。凝華,物質直接從 態變成 態的過程。———— 熱。2、 現象:樟腦丸變小,干冰消失,冬季結冰的衣服變干,白熾燈用久了變細。現象:針狀霧凇(人造雪景)、冰棍外的“白粉”、發黑的燈泡、霜的形成。3、嚴冬,冰凍衣服變干是 的結果;嚴寒的冬季,北方地區玻璃窗上出現的“冰花”是水蒸氣 的結果,它往往出現在玻璃窗的 表面;樟腦丸放入衣箱后會 成殺蟲的氣體。4、干冰是 態的 。當將干冰(固體二氧化碳)粉噴灑到舞臺上,迅速 致冷,使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 成小水珠來制造“白霧”以渲染氣氛。可以用來制造“舞臺煙霧”、進行人工降雨以及冷藏食品等。5、各種天氣現象的成因:3.3 物質的變化與性質一、物質的變化1.物理變化:在物質的變化中,有些變化 產生 ,屬于物理變化。如水結成冰、汽油揮發、鐵絲折成各種形狀等。2.化學變化:在物質的變化中,有些變化 產生 ,屬于化學變化。如酒精燃燒、鋼鐵生銹、食物腐敗等。3.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區別和聯系項目 物理變化 化學變化概念 沒有新物質產生的變化 有新物質產生的變化實質 宏觀: 微觀:變化過程中 不變,分子的 發生變化 宏觀:微觀:微粒發生了變化,變成另一種物質的聯系 在化學變化中, 伴隨著物理變化;在物理變化中, 同時發生化學變化二、物質的性質1.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項目 物理性質 化學性質定義 物質 就表現出來的性質 物質在 中表現出來的性質內容 顏色、氣味(或味道)、硬度、密度、熔點、 、磁性、導熱性、導電性、溶解性、揮發性、延展性、吸附性和吸水性等 、助燃性、還原性、氧化性、穩定性、酸堿性、毒性、腐蝕性等本質區別 是否需要通過化學變化才能表現出來(判斷依據)2. 物質的結構決定物質的 ,物質的性質決定物質的 。三、溫度對物質性質的影響1.物理變化:當溫度改變時,物質會發生物理變化,如物質的 、 等發生變化。2.化學變化:當溫度改變時,物質也會發生化學變化+ 熱+ → 熱3.物質變化的現象:物質變化常伴有 改變、 生成、 變化等現象。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6 頁 (共 6 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浙教版(2024)科學七下 第3章 物質的特性( 3.1-3.3)知識點大通關(學生版).docx 浙教版(2024)科學七下 第3章 物質的特性( 3.1-3.3)知識點大通關(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