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一2025學年度九年級中招第二次模擬考試歷史注意事項:妝1、本試卷共6頁,分為選擇題和非選米題,滿分50分,時間60分仲,2、開卷考試,可查閱參考資料,但應獨立答題,禁止交流資料。3、本試卷上不要答題,請按答題卡上注意事項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寫在答題卡上.答在試卷上的答案無效。鄭第一部分選擇題(共20小題20分)下列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正確答案的英文擬字母代號涂寫在答題卡的相應位置上。1、下圖是我國的考古發掘中,不同地區遺址出土的龍形玉器成龍形圖案、雕飾。這些考古發現可以印證中華文明的:蜜綠松石龍形器彩繪龍斂構盤玉豬龍河南偃師二里頭遺址山西陶寺古城遺址遼寧牛河梁道址A、先進豐富B、穩定發展C、多元一體D、農耕為主2、從“大禹造九鼎”的傳說開始,背銅器被視為國家的重器,在商周時抑,統治者都將定都或建立王朝稱為“定鼎”。這反映了背銅器:A、鑄造工藝復雜B、象征權利地位螂C、種類豐富多樣D、便利日常生活3、如下表〈春秋戰國時期諸侯國數量變化),對該圖表理解比較合理的是(表格中前為公元前):時問前770年前595年前476年前270年前221年諸侯國數量123個47個27個11個1個A、春秋戰國的戰爭給人民帶來災難B、周王室吸取教訓,逐步取消了分封制C、那縣制普遍實施,諸侯國減少D、小諸侯國被大國兼并,秦國統一六國4、老子認為“民之饑,以其上取食稅之多”;孔子嘆“苛政猛于虎”;孟子提出“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思想,要求統治者不要過分盤剝民眾:盈子勸說統治者提倡節儉,以此減輕人民的負擔。這反映出當時的他們:九年級歷史·第1頁(共6頁)CS掃描全能王3億人都在用的掃指ApPA、具有以民為本的思想B、吸收各家學說走向融合C、得到統治者的積極支持D、迎合地主階級的需求5、小錢幣,大歷史。下列錢幣的流通使用:秦半兩西漢五銖錢A、有利于中外文化交流B、增強了儒家的地位C、致使農民階級受到殘酷剝削D、適應了國家統一的需要6、儒家禮教文化中有跪坐習俗,垂腳高坐被視為傲慢行為。魏晉南北朝時,隨著“胡床、胡坐”的傳播,漢人的跪坐禮俗逐漸變成垂腳高坐。這一轉變體現了:A、儒學正統地位的喪失B、國家由統一走向政權分立C、民族交融的加強D、孝文帝漢化政策對鮮卑族的影響7、成語是中華傳統文化的一大特色。與“金榜題名”、“連中三元”、“名落孫山”等成語相關的中國古代制度是:A、分封制B、三省六部制C、科舉制D、那縣制8、他“廊清了東西方海上交通道路,溝通了東西方經濟貿易和文化交流”,“在中外文明交流史上譜寫了嶄新的篇章”。“他”應是:A、鄭和B、張賽C、戚繼光D、鄭成功9、洋務運動早期,在贊賞日本學習西方“器物”同時,又極力批評日本更改歷法、服飾與重西學而輕漢學的行為。認為這些是反映一國獨立自主與文化傳統的重要表征。洋務派對日本的批評,反映出他們:A、維護封建統治的本質B、對優秀傳統文化的堅持C、關愛周邊國家的疾苦D、對日本全盤西化的惋惜10、毛澤東指出五四運動的重要意義不是提出了什么方針和政策,而是中國的工人階級、廣大學生、甚至是新興的民族資產階級都參與到運動中。這意在強調五四運動:A、革命的群眾性B、口號的創新性C、斗爭的徹底性D、影響的廣泛性11、至1940年代后期,曾在黃埔軍校任職者,許多已出任總司令、省主席、部長等軍政要職;中央軍中團長以上職務,則幾乎全為黃埔畢業生所占,許多甚至擔任軍、師長以上的重要軍職。這主要強調黃埔軍校:A、為國民革命軍建立做了準備B、政治教育和軍事教育齊頭并進C、培養出大量政治和軍事人才D、對近代軍事體制產生深遠影響12、遵義會議決議指出:中共中央放棄中央蘇區,紅軍“活動的地區遠遠地離開了南京政府反革命的根據地”。國民黨也不得不承認,紅軍的突圍西走,使國民黨軍“實在是很難捕捉其蹤跡而一舉將其殲滅”。這說明紅軍長征:A、扭轉了國共雙方力量的對比B、促進了遵義會議的成功召開C、有助于紅軍奪取戰略主動權D、完成了三大主力會師九年級歷史第2頁(共6頁)CS掃描全能王3億人都在用的掃貓APP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