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一2025學年度第二學期5月份學情監測七年級道德與法治試題請認真審題,沉著應答,要點清晰,條理分明,并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相信你是最棒的!第I卷(選擇題共20分)選擇題(下列各題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意,每小題2分,共20分)1.2024年,金鄉縣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一體化保護,累計修復自然保護地內濕地4000余畝,增值放流優質鰱、鳙、草魚等魚種215.2萬余尾,改善水域生態環境。這些舉措體現金鄉()①只注重保護環境,不發展經濟②堅持尊重自然、保護自然③堅持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④己徹底解決區內的環境問題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從中國古代的商鞅變法到近代的戊戌變法,再到今天我們進行的改革開放,體現的思想理念是()A.革故鼎新、與時俱進B.腳踏實地、實事求是C.道法自然、天人合一D.惠民利民、安民富民3.“萬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為弘揚促進社會和諧的思想文化,我們應()①學會與他人和諧共處②求同存異,倡導通過和平、友善的方式解決問題③只要和諧,什么都可以妥協④避免矛盾,不敢直面沖突A.①③B.②③C.①②D.①④4.右側漫畫啟示我們應該()考試中A.聽從內心,忽視規則B.為了成績,不怕犯錯C.踐行誠信,公平競爭D.樂于助人,傳承美德5.濟寧市堅持把民生項目建設作為穩增長、促發展、保民生的重要措施,熱切回應群眾“民意”“民聲”,努力把群眾的“急難愁盼”變成群眾滿意的“民生答卷”,在厚植民生福祉上實現新突破!以下詩句與此論述一致的有()七年級道德與法治第1頁共4頁①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②民生各有所樂兮余獨好修以為常③民惟邦本,本固邦寧④天聽自我民聽,天視自我民視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6.中華傳統文化俯拾即是為人之要、處世之道、治理之策,可以是一句話、一句詩。例如:“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空談誤國,實干興邦”“一寸山河一寸金”這體現中華傳統文化()①影響著人們的行為方式②是當代評判的價值標準③蘊含著豐富的道德資源④是最優秀、精深的文明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7.下面《朱子家訓》中的內容體現的人文精神是()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一朱用純《朱子家訓》A.求同存異、和而不同的處世方法B.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的榮辱觀念C.形神兼備、情景交融的美學追求D.儉約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8.“一紙書來只為墻,讓他三尺又何妨。”一封書信,成就一條名巷。2024年10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安徽桐城市著名的六尺巷,重溫張吳兩家禮讓典故。六尺巷承載的中華傳統美德是()A.律己寬人的處世準則B.振興中華的愛國情操C.尊敬師長的倫理規范D.勤勞勇敢的奮進品格9.傳承中華傳統美德,關鍵在于踐行。踐行中華傳統美德,青少年要做到()①見到老師和長輩時,主動問好②按時上學,即使騎車逆行也沒關系③遇到困難要自強不息,不輕言放棄④要有羞恥之心,不接受任何人的批評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0.《經典詠流傳》節目“和詩以歌”,將古詩詞和部分近代詩詞配以現代流行音樂。在優美的歌聲中,我們能()①體悟文以載道,改變詩詞內容②領略詩詞之美,發現中華傳統文化的深層價值③了解不同國家和民族的文化④感受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堅定文化自信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七年級道德與法治第2頁共4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