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 讓教學更有效 高效備課 | 科學學科反思單元 教學設計課題 仰望星空的人課型 新授課 章/單元復習課□ 專題復習課□ 習題/試卷講評課□ 學科實踐活動課□ 其他□1.教學內容分析 《仰望星空的人》是學期結束前的反思總結單元,設計為一個課時,本單元主要包括閱讀,反思和制作活動三個主要環節。首先通過閱讀《誰是宇宙的中心?》引導學生深刻領會科學學說的成立需要事實證據的支持,科學學說的發展變化是以事實證據為前提的。接著反思環節引導學生回顧反思自己在本學期科學學習中搜集證據的經歷,總結收集事物信息的常用方法,明白只有真實而有關聯的信息才能成為科學假說的有效證據。最后的制作證據燈籠串活動,引導學生將自己證實的觀點和搜集到的證據建立具象化的聯系,進一步加深對二者關系的理解。2.學習者分析 五年級學生通過前序單元已掌握觀察記錄、對比實驗等基礎科學方法,但普遍缺乏對"證據鏈"的系統認知。在閱讀環節,學生易被科學史故事吸引,但對"地心說到日心說"演變中的證據迭代關系理解膚淺。制作活動中,學生擅長具象化表達,但需教師引導建立"觀點-證據"的精準對應。建議利用"證據分類卡牌游戲"強化信息篩選能力,并通過"證據強度階梯"可視化工具輔助反思。3.學習目標確定 科學觀念:通過閱讀,明確每一種科學學說都需要事實證據來支撐。 科學思維:在尊重證據的前提下,堅持正確的觀點,以事實為依據作出判斷。 探究實踐:通過制作證據燈籠串活動,學會將自己的觀點和有效證據建立具體化的聯系。 態度責任:能接受別人的批評意見,反思、調整自己的探究過程,學會分享和合作。4.學習重點難點 重點:通過反思活動,知道可以通過觀察、實驗調查及案例分析等多種途徑來獲取真實的信息,只有真實而有關聯的信息才能成為科學假說的有效證據。 難點:通過制作燈籠串活動,學會將自己證實的觀點和有效證據建立具體化的聯系。5.學習評價設計 評價內容評價指標表現程度自評互評師評☆☆☆☆☆☆閱讀《誰是宇宙的中心?》了解日心說、地心說的發展歷程。能基本能不能知道科學學說的成立需要事實證據的支持。能基本能不能知道科學學說的發展變化是以事實證據為前提的。能基本能不能知道先進的觀測工具可以為獲取新證據提供重要幫助。能基本能不能反思通過反思活動,知道我們可以通過觀察、實驗調查及案例分析等多種途徑來獲取真實的信息。能基本能不能制作燈籠串的活動。學會將自己證實的觀點和有效證據建立具體化的聯系能基本能不能學習收獲6.學習活動設計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環節一:閱讀教師活動1 一、圖片導入 1.課件出示 師問:你在夜晚的時候仰望過星空嗎?你在星空中都發現了什么? 2.揭示主題 師:今天我們探究的問題就和星空有關。 課件板書:仰望星空的人 二、閱讀 1、師問:我們都知道我們生活在地球上,那你知道地球的形狀是什么樣子的嗎? 課件出示圖片 師:古人也和我們一樣,都生活在地球上,那他們知道地球是一個球體嗎? 很早以前,古希臘人就發現我們腳下的大地是一個球體了。他們是怎樣知道的呢? 課件出示 師:我們在海岸邊等待漁船歸來時,會看到什么現象?是先看到桅桿,還是先看到整個船身? 師問:為什么先看到桅桿,而不是船身?這說明了什么? 師:是的,看來觀察很重要,它能為我們的判斷提供重要的依據。 因此認為我們生活的地球是宇宙的中心。你覺得誰是宇宙的中心呢? 2、閱讀資料 師:你們知道嗎?有一個問題,幾千年來一直困擾著人類,那就是到底是太陽繞著地球轉,還是地球繞著太陽轉? 播放視頻《日心說vs地心說——神奇宇宙在哪里》 師:從視頻中,我們了解到許多科學家和天文學家都在不斷探索宇宙的中心,下面我們就通過一些資料來詳細了解一下吧。 師提示:我們要探討的問題是什么?關于宇宙的中心,曾經出現了幾種學說?都有哪些科學家,分別在什么時候提出了什么學說?他們的證據是什么?等等,請大家帶著這些問題去閱讀。 課件出示地心說的視頻 師:日月星辰圍繞著地球運動,這就是最早的地心說。 課件出示: 師:人們通過長期的觀察,發現日月星辰每天都在天空中東升西落,因此認為我們生活的地球是宇宙的中心,而日月星辰圍繞著地球運動,這就是最早的地心說。 公元前3世紀,古希臘科學家阿里斯塔克(約公元前310-約公元前230年)通過觀察和計算,發現太陽比地球大得多,因此提出應該是較小的地球圍繞著較大的太陽運動,認為太陽才是宇宙的中心,提出了最早的日心說。 小結:觀察和計算是科學家搜集證據的重要手段。 人們對阿里斯塔克的日心說提出了質疑:如果地球在運動,我們就會看到恒星的大小和位置在不斷變化,為什么我們沒有看到這種變化? 阿里斯塔克猜想是因為那些恒星離我們太遙遠了,所以我們看不到它們的位置變化。但是對此阿里斯塔克并不能提供有力的證據,因此人們當時并沒有接受阿里斯塔克的日心說。 小結:假說需要事實證據的支持。 出示圖片: 2世紀時,天文學家托勒密(約90-168年)又將地心說的模型進一步發展完善,不僅和人們觀測到的天文現象吻合,還能準確地預測天文現象,因此在此后的1000多年里,人們一直相信地球是宇宙的中心。 小結:能夠準確地進行預測是科學的重要標準之一。 課件出示 但是托勒密的地心說模型太復雜了。到了16世紀,天文學家哥白尼(1473-1543年)發現,如果把太陽放在宇宙的中心,解釋天文現象將會更加簡潔,因此再一次提倡日心說。 課件出示 1610年,伽利略(1564-1642年)通過自制的望遠鏡,發現木星和地球一樣也有著自己的衛星,而金星和月球一樣也有著圓缺變化。這些發現為行星圍繞太陽運行提供了證據,說明地球也可能是這些行星中的一員。 課件出示 直到1838年,天文學家貝塞爾(1784-1846年)才用量日儀首次觀測到天鵝座61這顆恒星在一年中有極小的位置變化(大概相當于7千米外的一個物體移動了1厘米),從而最終證明了地球在圍繞著太陽公轉。 小結:先進的觀測工具為獲取新證據提供重要幫助。 課件出示 現在人們知道,太陽也并不是宇宙的中心,它只是銀河系數千億顆恒星中的普通一員;而在可觀測的宇宙中,像銀河系這樣的星系也可能在1000億個以上。 課件出示: 小結:科學學說的成立需要事實證據的支持。 可見,在人類認識宇宙的歷程中,人們通過強有力的證據建立起的學說,會隨著新證據的出現而發展,甚至會被推翻、被取代。 小結:科學學說的發展變化是以事實證據為前提的。 師:通過剛才的閱讀,請問同學們,每一個科學家提出和建立科學學說,都是建立在什么基礎上的? 師:是的,那他們都是怎樣搜集證據的呢?有區別嗎? 師:你們覺得他們搜集到的證據真實可靠嗎?對他們的科學學說有什么幫助呢?下面我們把我們閱讀的結果通過一個表格來整理歸納一下。 課件出示 學生活動1 生舉手回答 生1:我發現在晴天的時候,天空中會有很多星星 生2:有的星星亮,有的暗 ...... 了解本課主題 生舉手回答 生3:我覺得是橢圓形的 生4:應該是個球體 生答:先看到桅桿 生答:說明地球是圓的 生1:地球繞著太陽轉 生2:我也堅持是地球繞著太陽轉 ...... 理清閱讀的問題 閱讀資料 生回答:科學家提出日心說和地心說的依據基于天體運動觀測數據和數學模型的構建。 生1:有的科學家是通過觀察計算的 生2:有的科學家使用了先進的觀測工具 活動意圖說明:通過圖片導入,讓學生明白今天的內容和星空有關,從而對誰是宇宙中心產生問題。和學說一起閱讀《誰是宇宙的中心?》,引導學生相互交流講解故事情節。環節二:反思和活動教師活動2 師:科學家們搜集證據是科學探究中重要的一個環節,它可以通過多種方式獲取,并且真實而有關聯的證據才能成為科學學說的重要支撐,下面就請大家回顧和反思一下在本學期的科學學習中我們都在哪些地方進行過證據的搜集,這些證據是用來證明什么觀點的?請小組討論,總結一下。 師小結:我們可以通過觀察、實驗、調查及案例分析等多種途徑來獲取真實的信息,只有真實而有關聯的信息才能成為科學假說的有效證據 師:大家說得非常好,下面我們一起完成一個活動吧,制作證據燈籠串,以小組為單位,把本學期科學探究中被證實的假設或得出的科學結論寫在黃色“燈籠”上,把證實它的證據寫到或者貼到紅色“燈籠”上,把紅“燈籠”掛到關聯的黃“燈籠”下面,制成“證據燈籠串”。 課件出示 小組合作,老師巡視指導 師:我們比一比,看哪個小組制作的“證據燈籠串”最多,最合理,請各小組展示自己的“證據燈籠串”,同學們可以對別的小組進行評價和建議,選出最優的小組。學生活動2 小組討論,組內交流匯報 生1:我們通過實驗,觀察到電磁鐵吸引大頭針的數量,證實了電磁鐵的磁力大小與電流強度和導電線圈匝數都有關系。 生2:我們通過調查了解了各種動物的食性 生3:我們用查閱資料和計算的方法為我們的合理飲食找到了依據。 生4:分析和研究飛機的發明過程,讓我們知道了仿生學不僅僅是簡單的外形模型,更重要的是運用其中原理進行發明創造。 ...... 小組合作制作證據燈籠串 交流匯報,相互評價,評選最優小組 活動意圖說明:引導學生思考并討論,科學家是怎樣獲取證據的?通過討論交流本學期的科學學習中收集到的信息都用了哪些科學證據,感受多種獲取真實信息的途徑,感受科學假說的有效證據。最后通過制作“證據燈籠串”進行總結。7.板書設計 仰望星空的人 閱讀:誰是宇宙的中心 阿里斯塔克——日心說 托勒密——地心說 哥白尼——日心說 伽利略——日心說 貝塞爾——日心說 反思:我的探究經歷 活動:制作“證據燈籠串”8.作業與拓展學習設計 課堂練習: 一、選擇題 1.最早提出日心說的科學家是( )。 A . 托勒密 B . 伽利略 C . 阿里斯塔克 2.最終證明了地球在圍繞著太陽公轉的天文學家是( ) A . 哥白尼 B . 托勒密 C . 貝塞爾 3 . 從事科學探究的重要環節是進行科學實驗設計,其過程如下所示,正確順序是( )。 ①猜想和假設 ②設計實驗方案 ③提出問題 ④進行科學實驗 ⑤得出結論 A . ③①②④⑤ B . ③①④⑤② C . ⑤③①②④ 二、判斷題 1.制作“證據燈籠串”時,黃色“燈籠”上寫的內容可以是證據。( ) 2.阿里斯塔克通過觀察和計算,發現了太陽比地球大得多。( ) 3.貝塞爾首次觀測到天鵝座61恒星一年中有極小的位置變化,這是能夠證明地球圍繞太陽轉的最直接的證據。( ) 4.托勒密發現,把太陽放在宇宙的中心,解釋天文現象就會變得簡潔。( ) 5.我們可以通過觀察、實驗、調查及案例分析等多種途徑來獲取真實的信息。( ) 【參考答案】 一、1.C 2.C 3.A 二、1. 2.√ 3.√ 4. 5.√ 作業布置: 請你選一個本學期的科學探究,做成“證據燈籠串”,分享給家人和朋友。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