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四川省綿陽市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下學期6月期末歷史試題學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_考號:___________一、選擇題1.1949年9月,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在北平隆重召開。與此會議相關的正確史實是( )A.宣告了新中國成立 B.確定了新中國國旗 C.確定新中國國徽 D.頒布新中國憲法2.在抗美援朝戰場上,他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敵人機槍射口,為戰友開辟了前進的道路。這里的“他”是指( )A.董存瑞 B.邱少云 C.羅盛教 D.黃繼光3.八年級(1)班歷史小組正在學習“西藏和平解放”、“土地改革”、“抗美援朝”等歷史內容,那么他們學習的主題應是( )A.保家衛國 B.鞏固新政權C.祖國統一 D.經濟建設4.費正清認為:“中國人尋找適合中國的政治制度,直到毛澤東時才找到了?!边@些“政治制度”中最根本的政治制度是( )A.民主集中制B.人民代表大會制度C.社會主義制度D.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5.1953年,周恩來在談到大規模經濟建設問題時說:“所謂集中主要力量,不是集中一切力量,不是要冒進,不是搞重工業,其他問題都不搞了。”以下能印證該史料的史實是A.武漢長江大橋順利通車 B.沈陽飛機制造廠的建成C.中朝軍民共同抗擊侵略 D.鞍山鋼鐵公司建立6.1954年《人民日報》記者袁水拍寫遙“他們從車床邊來,從田地里來,從礦井來,從海岸的防哨來同他們所愛戴的黨和國家領導人們一起,商議國家的大事”,他們參加的是A.第一屆全國人民政協會議B.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C.中共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D.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7.年畫能折射出一定的時代特征和社會風貌。1955年創作的《拖拉機到咱社里來代耕了》反映了A.土地改革時期的景象B.農業生產合作化場景C.人民公社運動的景象D.“一五計劃”生產場景8.1956年''恒源祥''創始人沈萊舟說:“現在我把廠都交給國家,由國家去經營管理,我坐在家里不用花一點心思收股息,這又有什么不好?”這是因為A.恒源祥被國家無償沒收了 B.恒源祥創始人毫無事業心C.國家對恒源祥進行了贖買 D.恒源祥擁有了自主經營權9.這次會議正確分析了當時國內的主要矛盾:人民對于建立先進的工業國的要求同落后的農業國的現實之間的矛盾。會后,中國開始全面的大規模的社會主義建設。該會議是( )A.中共七大 B.中共八大 C.中共十五大 D.中共十九大10.下列俗語中,實事求是地反映了1958-1961年期間中國經濟實況的是A.“青壯青年去煉鋼,田里地里擂了慌” B.“肥豬賽大象,就是鼻子短”C.“一個蘿卜千斤重,兩頭毛驢拉不動” D.“人有多大膽,地有多高產”11.如圖是新中國成立后國民經濟發展狀況曲線圖,其中從③到④發展狀況產生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A.提出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的總路線B.開展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C.實施“調整、鞏固、充實、提高”方針D.全面實行改革開放的政策12.在油田大會戰時,王進喜率領鉆井隊“人拉肩扛”“盆端桶提”:遇到險情時,用身體攪拌泥漿制服井噴。在他們身上體現的時代精神是( )A.保家衛國 B.艱苦創業 C.助人為樂 D.科技創新13.下圖數值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A.第一個五年計劃提前完成 B.社會主義三大改造基本完成C.人民公社化運動的開展 D.“文化大革命”造成經濟下滑14.46年前,我國思想理論界展開了一場真理標準問題的大討論,這場討論( )A.是黨歷史上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 B.確立正確的政治路線和領導核心C.打破了“兩個凡是”的思想束縛 D.確定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路線15.如圖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不同時期糧食產量圖,反映了建國以來不同時期的糧食產量情況,1978年糧食產量迅速增長說明了( )A.土地改革提高了農民積極性 B.農村鄉鎮企業帶動經濟發展C.包產到戶促進農業生產發展 D.“三步走”戰略取得了勝利16.有國際媒體評論:“1984年,中國政府開放整個海岸,意味著實際開放半個中國,它是三十五年來中國政府所采取的最大膽行動?!边@個“大膽行動”指的是( )A.開放重慶、武漢等沿江城市B.建立海南經濟特區C.開放大連等十四個沿海城市D.建立上海浦東開發區17.1992年2月開始,北京市的新增公司以每個月2000家的速度遞增,比過去增長了2—3倍。到8月22日,全市庫存的公司執照已全部發完。這種現象出現的時代背景是( )A.鄧小平發表了南方談話 B.中共十五大的召開C.新發展理念的提出與實踐 D.四項基本原則的提出18.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從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全局出發,提出了“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下列漫畫反映的是( ) A.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B.全面深化改革C.全面從嚴治黨 D.全面依法治國19.下表為上海開放進程表,反映了1984年 將上海設為沿海開放城市1990年 中央宣布開放開發浦東1992年 設立上海浦東新區2013年 成立上海自由貿易區A.上海是我國最早對外開放的試驗田 B.我國對外開放不斷擴大C.上海是珠江三角洲經濟發展的龍頭 D.我國體制改革不斷深化20.馬克思主義之所以在中國永葆活力,就是因為有一代又一代的中國共產黨人堅持從中國國情出發,不斷發展和完善這一思想。下列哪一重要思想是中共十九大確立的中國共產黨的指導思想( )A.毛澤東思想 B.鄧小平理論C.江澤民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D.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21.對比下圖中2001年和2010年的數據,中國進出口貿易總額發生變化主要是由于( ) A.加入世界貿易組織 B.開辟沿海經濟開放區C.開發開放上海浦東 D.實施“一帶一路”建設22.1949年4月23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第一支海軍部隊在江蘇泰州白馬廟宣告成立。這支部隊是( )A.北海艦隊 B.東海艦隊C.南海艦隊 D.華東軍區海軍23.非洲兄弟跳起了舞,阿爾巴尼亞代表高喊:“美國人的巨大失敗?!泵绹姓J:“這是聯合國歷史上的轉折點,反西方戰線第一次擊敗了美國?!迸c這一場景相關的是( )A.抗美援朝的勝利 B.1955年萬隆會議 C.中國重返聯合國 D.1979年中美建交24.屠呦呦為了一個使命,執著于千百次實驗,萃取出古老文化的精華,深深植入當代世界,使全球數億人受益。對屠呦呦評價恰當的是( )A.青蒿濟世、科研報國 B.淡泊名利、兩彈元勛C.雜交水稻、惠澤蒼生 D.飛天攬月、漫步太空25.2024年5月28日,神舟十八號航天員乘組出艙活動約8.5小時,完成設備安裝與檢修,刷新了中國航天員單次出艙活動時間紀錄。如下圖中,中國第一個出艙行走太空的航天員是( )A.楊利偉 B.翟志剛 C.葉光富 D.劉洋二、綜合題26.中華民族是一個密不可分的共同體,國家統一和民族振興是海內外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愿望。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毛澤東同志指出:“國家的統一、人民的團結,國內各民族的團結,這是我們的事業必定勝利的基本保證?!钡?013年全國設立省級自治區5個,地區級自治州30個,縣級自治縣122個。(1)我國第一個省級少數民族自治區是什么?材料一反映出我國解決民族問題的基本制度是什么?并結合所學知識,簡述該制度實行的歷史意義。材料二 1982年9月,鄧小平在會見撒切爾夫人時針對香港問題說,坦率地講,主權不是一個可以討論的問題?,F在時機成熟了,應該明確肯定:1997年中國將收回香港。如果中國在1997年,也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48年后還不把香港收回,就意味著中國政府是晚清政府,中國領導人都是李鴻章!——摘編自《鄧小平文選》(2)指出材料二中鄧小平對收回香港問題的態度。結合所學知識,分析“現在時機成熟了”的原因。材料三圖一1988年1月,第一個臺灣返鄉探親團抵達北京八達嶺長城上,他們激動地高呼:“到家了!” 圖二2018年1月,臺灣同胞在民進黨黨部前插滿五星紅旗,高喊“蔡英文下臺,大陸收回”。(3)材料三中圖一現象的出現與臺灣當局的哪一政策密切相關?兩幅圖片表達了臺灣同胞怎樣的思想感情?材料四 2016年以來,臺灣當局加緊進行“臺獨”分裂活動,致使兩岸關系和平發展勢頭受到嚴重沖擊。我們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和“九二共識”,堅決反對“臺獨”分裂行徑,堅決反對外部勢力干涉,牢牢把握兩岸關系主導權和主動權。——摘編自《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4)根據材料四、說說我們對待臺灣問題的堅定態度是什么?結合所學知識指出“九二共識”的具體內涵。27.獨立自主的外交權是主權國家的標志之一。維護國家的利益,擴大國際影響和發展同各國的關系是外交的主要目的。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如何辯證看待國際交往中的差異,并藝術地處理這些矛盾,使之往有利方向轉化,就是外交的智慧所在。“中國代表團是來求團結而不是來吵架的”“中國代表團是來求同而不是來立異的”,萬隆會議上,周恩來代表中國政府提出的這一方針很快在與會各國代表間產生了共鳴,為會議的成功奠定了基礎。——摘編自張樂磊《周恩來的外交智慧》(1)1953年底周恩來接見印度代表團時,首次提出將哪一原則作為處理兩國關系的原則?材料一中的“這一方針”指的是什么?材料二 20世紀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國際形勢發生了新的變化,在美蘇爭奪世界霸權的過程中,形成了蘇攻美守的局面,由于陷入越南戰爭等因素,美國的財政負擔日益加重,進而對中國的實際威脅也有所減弱。而蘇聯乘美國經濟陷入滯脹之機,大力發展經濟和軍事實力,不斷向外擴張,對中國的直接威脅也在加大。為了維護國家利益,擺脫兩線作戰的不利局面,中國外交從戰略上進行了調整。——摘編自《第十五屆國史學術年會論文集》(2)根據材料二、概括中國外交戰略調整的背景。結合所學知識,指出中美關系正常化的標志。材料三美利堅合眾國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在此范圍內,美國人民將同臺灣人民保持文化、商務和其他非官方關系。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美利堅合眾國重中上海公報中雙方一致同意的各項原則,并再次強調:美利堅合眾國政府承認中國的立場,即只有一個中國,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 ——摘編自中美建交《聯合公報》(3)從材料三中可以看出中美關系的政治基礎是什么?結合所學知識說說中美正式建交是哪年?材料四 中國特色大國外交,致力于構建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系。如今,我們的“朋友圈”覆蓋全球?!~向復興的中國將與世界攜手前行,為推進和平與發展事業、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新的更大貢獻!——摘編自政論專題片《大國外交》第六集(4)根據材料四、結合所學知識說說進入21世紀,為了構建“新型國際關系”,中國作出了哪些努力?(請列舉三個事例)(5)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我國為全面推進特色大國外交而形成的外交布局。綜合上述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從新中國外交事業的變化與發展中,你能得到什么認識?四川省綿陽市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下學期6月期末歷史試題參考答案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B D B B A B B C B A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C B D C C C A C B D題號 21 22 23 24 25答案 A D C A B26.(1)省級自治區:內蒙古自治區。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意義:體現了國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數民族管理本民族內部事務權利的精神,對維護民族團結、鞏固祖國統一和促進少數民族地區發展具有重大意義,為實現各民族共同繁榮發展奠定了基礎。(2)態度:香港的主權是中國的,主權是不可以討論的問題。原因:新中國外交政策的成熟、國際形勢的變化、改革開放后綜合國力的增強等。(3)政策:“三不”政策。思想感情:期盼祖國能夠完成統一,骨肉能夠不再分離。(4)堅定態度: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立場絕不妥協,爭取和平談判的努力絕不放棄,與臺灣同胞共謀兩岸和平發展的誠意絕不改變,堅決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意志絕不動搖;我們將以最大的誠意、盡最大的努力爭取祖國和平統一。具體內涵: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27.(1)原則: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方針:“求同存異”的方針。(2)背景:國際形勢變化,蘇聯威脅中國安全;美蘇爭霸中,美國處于守勢局面,對中國威脅減弱。標志:1972年尼克松訪華,中美發表《聯合公報》。(3)基礎:一個中國原則;時間:1979年;(4)努力:建立上合組織;發起創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提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構建“一帶一路”。(5)外交布局:全方位、多層次、立體化的外交布局。認識:綜合國力是影響一個國家外交發展的重要因素;國家利益是制定外交政策的依據;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積極開展外交活動,主動承扣國際責任等。(符合題意,言之有理,答出任意點即可)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