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1張PPT)人教版·數學·一年級·下冊第一單元 認識平面圖形第3課時 解 決 問 題——用七巧板拼圖形福建省龍巖市長汀縣策武中心學校 范秀紅01學習目標02穿越時空追溯七巧板03觀察比較認識七巧板04自主拼擺挑戰七巧板05闖關挑戰拓展七巧板07分層作業延伸七巧板06小結心得收獲七巧板1.知識目標:了解七巧板的構成及各塊板之間的關系,能用七巧板拼出三角形、長方形、正方形等圖形,建立圖形與實物的聯系。2.能力目標:通過拼圖活動感知圖形的組合關系,經歷問題解決的全過程,逐步形成解決問題的一般方法,體會圖形拼組的基本策略,有意識地運用有序思考的方法。3.素養目標:通過觀察、操作、想像等活動,形成初步的空間觀念和創新意識,發展邏輯推理能力,體會平面圖形在建筑、藝術等領域的應用。學 習 目 標黃 伯 思等 待 對 方 通 話 中通 話 中穿 越 時 空追溯七巧板七 巧 板 的 由 來一 套 七 巧 板1234567數一數,一套七巧板是由幾塊板組成的,都有什么圖形?認識七巧板1個1個5個三角形:大小相同大小相同①②③④⑤⑥⑦分一分,比一比⑥挑 戰 七 巧 板挑 戰 書用一套七巧板拼三角形挑 戰 任 務 一(1)想:想一想你打算用幾塊板,怎么拼?(2)試:拿出七巧板自己動手試拼三角形。(3)說:小組內展示,說一說,看誰拼的三角形最多。兩個小三角形兩個大三角形①②③⑤我用2個同樣的三角形拼成了一個新的三角形。①②③④⑤⑥⑦挑 戰 七 巧 板⑥③⑤⑦我發現③號和⑤號拼成的三角形與⑦號三角形大小相等。這三個三角形也可以拼成一個新的三角形,和①號三角形一樣大。①挑 戰 七 巧 板用2個一樣大的小三角形和1個正方形也可以拼出三角形。這個三角形和前面用3個三角形拼成的新三角形一樣大!③⑤④③⑤⑦挑 戰 七 巧 板用3個圖形還可以怎樣拼三角形?用2個一樣大的小三角形和1個平行四邊形也可以拼出三角形。③⑤⑥⑥還可以怎樣拼三角形?挑 戰 七 巧 板我們用4個圖形拼出的三角形。①③⑤⑥⑥挑 戰 七 巧 板我們也是用4個圖形拼出的三角形。我用5個圖形拼出了新的三角形,沒用兩個最大的三角形哦!還可以怎樣拼三角形?挑 戰 七 巧 板我們用7個圖形拼出了新的三角形。還可以怎樣拼三角形?挑 戰 七 巧 板用七巧板拼了這么多三角形,你發現了什么秘訣嗎?③⑤④①③⑤④①我發現2個大小相同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個新的三角形。拼 搭 秘 訣③⑤④①③⑤⑦這4個相同的三角形任意兩兩組合都可以拼成一個新三角形!拼 搭 秘 訣2個相同的三角形一定可以拼成一個新三角形嗎?③⑤⑥⑥這節課我們在解決“用一套七巧板拼三角形”這個問題時是怎樣做的?回 顧 與 反 思用一套七巧板拼三角形時,先用2個圖形拼,再用3個圖形拼……這樣按順序,從易到難,發現拼搭秘訣后就越來越會拼了。第 一 關闖 關 挑 戰用一套七巧板拼出長方形。用3個圖形拼……用4個圖形拼……用5個圖形拼…………用一套七巧板拼出長方形。第 二 關闖 關 挑 戰把 七 巧 板 送 回 家!③④⑦⑤①②把七巧板送回家⑥黃伯思爺爺用一套七巧板拼了許多可愛的剪影圖,你看像什么?闖 關 挑 戰第 三 關闖 關 挑 戰完 成 拼 圖 任 務 卡拼 圖 任 務 卡七巧板是由三種圖形組成的,其中有1個正方形、5個三角形和1個平行四邊形。利用七巧板可以拼出各種各樣的圖形和圖案。七巧板……七 巧 板 原 理 在 生 活 中 的 應 用應用七巧板分 層 作 業基礎作業: 用七巧板拼出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拓展作業:用七巧板創造你喜歡的圖形/故事/節日主題作品吧!家長協助拍照記錄。板 書 設 計解決問題——七巧板解 決 問 題閱讀理解 用2個圖形拼分析解答 用3個圖形拼 有序列舉回顧反思 ……用7個圖形拼謝謝大家!《認識平面圖形——解決問題》教學設計學科 小學數學 年級 一年級 課型 新授課 設計者 范秀紅課題 《認識平面圖形——解決問題》 課時 第3課時課標要求 1. 認識常見的平面圖形(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等),感知圖形特征,能用簡單的平面圖形拼組圖案。 2.結合生活情境,識別圖形在現實中的簡單應用, 通過操作活動培養動手能力與空間觀念。教材分析 《認識平面圖形——解決問題》是在學生初步認識了三角形、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的基礎上教學本課,教材這種安排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利用七巧板讓學生在拼圖活動中,進一步熟悉基本平面圖形。本課旨在增強對學過的平面圖形的聯系與區別。利用七巧板拼圖是我國一種傳統的數學游戲,本課教學可以使學生在有趣的活動中感悟平面圖形的特點,培養學習興趣,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創造力。學情分析 1、認知與活動經驗:學生在前面兩個課時已經認識了平面圖形,日常生活中也經常接觸到平面圖形,如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對它們有一定的感知和認識,大部分同學還玩過“七巧板”,并且已經積累了一定的數學活動經驗,他們喜歡動手操作,有一定的合作意識,能夠按照老師的指導進行探究活動。2. 認知盲點:雖然學生對平面圖形有一定的認識,但對平面圖形和立體圖形之間的關系還不太了解。部分學生對平面圖形的特征認識不夠清晰,難以準確區分不同平面圖形的特征。學生在拼擺圖形時,可能缺乏系統性的思考,難以全面列舉所有可能的拼擺方式,組合圖形的空間想象力較弱。核心素養目標 1.知識目標:了解七巧板的構成及各塊板之間的關系,能用七巧板拼出三角形、長方形、正方形等圖形,建立圖形與實物的聯系。 2.能力目標:通過拼圖活動感知圖形的組合關系,經歷問題解決的全過程,逐步形成解決問題的一般方法,體會圖形拼組的基本策略,有意識地運用有序思考的方法。3.素養目標:通過觀察、操作、想像等活動,形成初步的空間觀念和創新意識,發展邏輯推理能力,體會平面圖形在建筑、藝術等領域的應用。教學重點 了解七巧板的構成及各塊板之間的關系,能用七巧板拼出三角形、長方形、正方形等圖形。教學難點 多塊圖形的組合策略與創新應用。教學方法 實物操作法、AI動態演示法、小組合作探究法。教學準備 1.教師:.課件,AI任務卡等。2.學生:一套七巧板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環節一穿越時空追溯七巧板 同學們,你們喜歡玩七巧板嗎?知道七巧板的由來嗎?那我們給七巧板的創始人掛個電話吧——播放AI生成的黃伯思來電:小朋友們,大家好!你們知道七巧板的由來嗎?那就聽聽關于我和七巧板的故事吧!播放七巧板由來的動畫。師:從這個故事中,你知道了什么?預設 1:宋朝的黃伯思用小桌子組成燕幾,可以根據人數的不同,拼成不同的形狀。預設 2:七巧板是根據燕幾變化來的。預設 3:七巧板能拼出許許多多的圖形。小結:七巧板是我國的一種神奇的拼板玩具,能拼出千變萬化的圖形。 1.穿越時空,與黃伯思通話2. 觀看動畫,傾聽故事。 思考:從這個故事中,知道了什么? 通過與古人通話,激發興趣。通過AI動畫了解七巧板的由來,感受古人的智慧與數學文化的魅力,初步感知七巧板的文化與功能,激發學生對拼擺七巧板的探究欲望。環節二觀察比較認識七巧板 1.出示一套七巧板,引導學生觀察形狀和數量。師:有興趣嗎?那這節課我們就跟著黃伯思爺爺一起去探究七巧板吧!黃伯思爺爺給我們帶來了一套七巧板。請你仔細觀察,數一數,一套七巧板是由幾塊板組成的?都有什么圖形?出示AI標注的分解圖(顏色、形狀名稱)。師:為了便于表述,我們將這 7 塊板分別標上序號。預設1:有 1、2、3、4、5、6、7,7 塊板組成。預設 2:七巧板里有三角形、平行四邊形、正方形,一共 3 種圖形。2.分一分,比一比,你發現了什么預設 1:有 5 個三角形、1 個正方形、1 個平行四邊形。預設 2:正方形和平行四邊形的數量最少,都只有 1 塊。預設 3:三角形的數量最多,有 5 塊。預設4:這 5 個三角形①和②一樣大,③和⑤一樣大。 3.小結:一套七巧板有7塊板,有1個,1個和5個三角形。這5個三角形包括2個大的三角形,1個較大的三角形和2個小的三角形。3.現在你們知道七巧板的樣子了嗎?請你們閉上眼睛,想一想,七巧板中每塊板的樣子吧! 拿出一套七巧板,仔細觀察,數一數,說出各板塊的形狀。分一分,比一比,說說你的發現。3. 閉上眼睛,想一想,七巧板中每塊板的樣子。 結合實物與AI動態標注,直觀理解七巧板的組成,體會七巧板的“結構巧”。通過對七巧板的觀察與比較等數學活動,引導學生有序探究七巧板的板與板之間的關系,在探究的過程中積累數學活動經驗,發展數學思維。通過閉眼想象七巧板的樣子,整體感知七巧板,形成初步的空間觀念。環節三自主拼擺挑戰七巧板 七巧板向你們發出了拼圖挑戰書——課件出示:用一套七巧板拼三角形。敢接受挑戰嗎?1.分析問題,明確要求。師:讀挑戰書,看看你需要接受怎樣的挑戰?師:這里有幾個詞特別重要,你們發現了嗎?誰來說一說。學生提煉,教師適時課件突出展示“一套七巧板”“三角形”。師:誰能完整地說一說挑戰要求?這就是我們今天要《解決問題》(揭題)。2.觀察想象,初步操作。師:你想怎樣拼三角形呢?出示【挑戰任務一】活動要求:想:想一想你打算用幾塊板,怎么拼?(2)試:拿出七巧板自己動手試拼三角形。(3)說:小組內展示,說一說,看誰拼的三角形最多。3. 巡視指導,用手機掃描學生作品,AI語音反饋“成功”或“改進建議”,引導學生發現邊長相等的才能拼在一起。4.交流方法,對比反思。誰想展示一下你拼出的三角形?用2個相同的三角形拼成新的三角形。①用2個相同的小三角形拼。 ②用2個相同的大三角形拼。 (2)用3個圖形拼成新的三角形。①用2個小三角形和1個平行四邊形拼。 ②用2個小三角形和1個正方形拼。 ③用2個小三角形和一個較大的三角形拼。 師:有的同學只用了2個三角形拼,有的同學用了3個圖形拼,那這兩種方法有什么不同呢?學生匯報后,教師小結:我們在拼的時候,既可以全部使用三角形的板去拼,也可以加入其他形狀的板去拼。拼的時候,從用2塊板拼開始,拼出了所有2塊板的,再增加板的數量,就能拼出更多的三角形了。4、還可以怎樣拼三角形?比比哪個小組能又快又好地完成新的挑戰。(1)用4個圖形拼成新的三角形。用5個圖形拼成新的三角形。 (3)用7個圖形拼成新的三角形。 回顧反思,總結方法。用七巧板拼了這么多三角形,你發現了什么拼搭秘訣嗎?預設:我發現2個大小相同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個新的三角形。(2)2個相同的三角形一定可以拼成一個新三角形嗎?(3)請大家想一想,這節課我們在解決“用一套七巧板拼三角形”這個問題時是怎樣做的?預設:我們在解決問題時,一般都是先閱讀理解問題,然后通過觀察、思考,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最后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不斷地驗證、完善我們的想法,找到用一套七巧板拼三角形的方法。(相機板書)師:用一套七巧板拼三角形的方法又是怎樣的呢?小結:拼三角形時,先用2個圖形拼,再用3個圖形拼……直至7個圖形全部用上,這樣可以拼出各種各樣的三角形。我們用到了解決問題的基本思想之一——有序列舉。 分析挑戰書,明確挑戰要求。觀察想象,嘗試用2塊、3塊圖形拼三角形。交流展示,在對比反思中說說你的挑戰心得。小組合作挑戰探索多塊圖形拼成三角形,記錄拼法。競賽中快速完成目標圖形。5.回顧反思,總結用七巧板拼搭三角形的秘訣及解決問題的過程與方法。 通過七巧板向你們發出了拼圖挑戰書,激發了學生用七巧板拼圖的極大興趣。這一環節重點是引導學生在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中,體會七巧板的“拼圖巧”,用2個相同的板可以拼出不同的三角形,同一類圖形可以用不同的板拼成,相同的圖形可以用不同塊數的板拼成。AI實時反饋提升效率;通過層次鮮明的小組競賽,增強合作與競爭意識,同時讓學生經歷解決問題的完整過程,有目的、有計劃地培養學生理解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回顧反思拼搭方法及解決問題的過程,培養學生的自我反思的能力,使學生逐步獲得解決問題的一般方法。環節四闖關挑戰拓展七巧板 挑戰成功,接下來還有更多的挑戰等著你們呢!第1關 :用一套七巧板拼長方形。師:我們剛才拼的是三角形,長方形。你會拼嗎?你能拼出幾個呢?趕快動手試一試吧。第2關 :把七巧板送回家。調皮的七巧板到處亂跑,找不到回家的路了,你能把它們送回家嗎?第3關:剪影拼圖師。瞧,黃伯思爺爺用七巧板拼了許多可愛的剪影圖,你看像什么?你能拼出什么美麗的圖案呢?分發AI生成的拼圖任務卡(如“用4塊拼一只鳥”)用手機掃描學生作品,展示AI識別的優秀案例。評選“拼圖小達人”。 1.用一套七巧板拼長方形。2.把七巧板送回家。3.根據拼圖任務卡自由創作,用七巧板拼出指定圖案。4. 分享作品,互相評價。 本環節重點讓學生感受七巧板不僅能拼成學過的平面圖形,還能創造出各種形狀的圖形。在創拼的活動中,發展空間想象力,體會圖形之間的聯系,滲透了“轉化”的數學思想方法,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結合AI任務卡激發創意,圖像識別技術輔助作品評價,評選“拼圖小達人”,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喜悅。環節五小結心得收獲七巧板 播放AI生成數字人黃伯思爺爺動畫:小朋友們,你愛上七巧板了嗎?有收獲嗎?2.拓展視野:七巧板在生活中也隨處可見呢!播放AI生成的七巧板置物架。在生活中,你在哪里見過七巧板呢? 通過與黃伯思爺爺對話,回顧操作過程,總結活動收獲。2. 觀看AI生成的七巧板置物架感受七巧板的的應用價值 1.通過通過與黃伯思爺爺對話,回顧反思強化知識,與課程導入首尾呼應。2.AI置物架拓展視野,培養學生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現實世界,體會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環節六分層作業延伸七巧板 基礎作業: 用七巧板拼出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 拓展作業:用七巧板創造你喜歡的圖形/故事/節日主題作品吧!家長協助拍照記錄。板書設計 解 決 問 題 閱讀理解 用2個圖形拼分析解答 用3個圖形拼 有序列舉回顧反思 …… 用7個圖形拼教學反思 本節課《認識平面圖形 —— 解決問題》,AI工具均通過教師操作(如豆包、即夢、文心一言、騰訊AI開放平臺等),無需學生端設備,適配農村教學條件。在教學中以七巧板為載體,結合新課標要求和學生學情開展教學活動,成功運用多種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在有趣的活動中感悟平面圖形的特點,培養了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創造力,發展了學生的空間觀念。課伊始,通過 AI 生成黃伯思來電和七巧板由來的動畫,讓學生仿佛穿越時空與古人對話,極大地激發了他們對七巧板的探究欲望,同時感受到數學文化的魅力。在認識七巧板環節,借助實物與 AI 動態標注,使學生直觀地理解七巧板的組成,體會其 “結構巧”;在拼圖挑戰中,七巧板化身為挑戰達人,給學生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體驗,激活了學生的挑戰欲望和競爭意識。AI 實時反饋學生作品,給予 “成功” 提示或 “改進建議”,有效提升了學習效率,也給與了學生成功的體驗。小組合作探究法的運用,讓學生在自主拼擺和闖關挑戰中,積極交流、相互學習,增強了合作與競爭意識,共同經歷解決問題的完整過程,培養了理解、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逐步掌握了解決問題的一般方法,形成初步的空間觀念和創新意識。然而,教學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在時間把控上不夠精準,部分環節如自主拼擺和闖關挑戰,學生興趣濃厚,參與度高,導致討論和操作時間過長,后續總結和拓展環節略顯倉促,未能充分引導學生深入思考和總結。對于學習能力較弱的學生,在小組合作中參與度不高,教師未能及時給予足夠的個別指導,使得他們在理解圖形組合策略和創新應用方面存在困難,未能達到預期的學習效果。在教學評價方面,雖然利用 AI 圖像識別技術評選了 “拼圖小達人”,但評價方式仍較為單一,缺乏對學生學習過程的全面評價,如學習態度、合作能力等方面關注不足。針對以上問題,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將更加注重教學設計的時間規劃,合理分配各個教學環節的時間,提前預設學生可能出現的情況,制定靈活的教學調整方案。對于學習困難的學生,增加個別輔導的時間和機會,設計分層教學任務,讓他們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逐步提高,增強學習信心。豐富教學評價方式,采用學生自評、互評、教師評價相結合的方式,不僅關注學生的學習成果,更注重學習過程中的表現,全面評價學生的學習情況。同時,進一步挖掘 AI 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潛力,探索更多創新的教學方式,如利用 AI 生成個性化學習資源,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提升教學質量。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人教版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認識平面圖形 解決問題》教學設計.doc 人教版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認識平面圖形 解決問題》課件.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