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5張PPT)青島版小學科學六年級下冊第四單元14.有趣的碰碰球一、導入新課牛頓擺是一個20世紀60年代發明的桌面演示裝置,五個質量相同的球體由吊繩固定,彼此緊密排列。又叫:牛頓擺球、動量守恒擺球、永動球、物理撞球、碰碰球等。二、探究活動小游戲:玻璃球擊穿蒙杯口紙觀察:1.紙杯上的宣紙有什么變化?2.玻璃球的高度和速度有什么變化?小球由于被舉高而具有勢能。由于運動而具有動能。二、探究活動活動一:初玩碰碰球溫馨提示1.輕輕拉起小球,要讓細線繃直,然后再松開手,拉起的小球不要超過180度,以免繩子纏繞。2.撞擊時要正對小球撞擊,如果實驗現象不明顯,可以多次實驗。3.分工合作,仔細觀察球的變化。4.操作過程中思考思維導航的問題,帶著思考去操作。思考:1. 被拉起后的小球與其他小球相比,能量有什么不同嗎?被拉起的小球與其他小球相比,位置升高,勢能增加。2. 松開手后,被拉起的小球有什么變化?其他小球有什么變化?松開手后,被拉起的小球沿弧線下落,勢能逐漸轉化成動能,此時另一側的小球被撞出去。3. 被撞出的小球運動的能量來自哪里?被撞出的小球所具有的動能是由被拉起的小球轉移而來的,被撞出的小球位置升高,動能轉化為勢能。總結:小球由于被舉高而具有勢能,由于運動而具有動能,動能和勢能可以相互轉換。動能和勢能統稱為機械能。二、探究活動活動二:碰碰球的多種玩法用一個小球碰其他的球,另一端有1個小球被撞出;用兩個小球碰其他的球,另端有2小球被撞出;用三個小球碰其他的球,另一端有3個小球被撞出;這說明被拉起的小球個數與被撞出小球的個數相等。二、探究活動同桌討論:生活中動能和勢能轉換的現象有哪些?從最高處往下是勢能轉化為動能。從最低點往上是動能轉化為勢能。瀑布水往下流動時,勢能轉換成動能。騎自行車上坡時,動能轉換成勢能;下坡時勢能轉化為動能。三、拓展活動跳一跳,分析人在跳的過程中能量是怎樣轉換的。向上跳:動能轉換成勢能;向下落:勢能轉化成動能。練一練ACBCB1、騎自行車上坡時,動能和勢能之間的轉換關系是( ).動能轉換成勢能 B.勢能轉換成動能 C.動能和勢能之間不進行轉換2、如圖,拉開的小球松手后,你能觀察到( ) )A.四個小球都會向右擺動B.右邊兩個小球都會向右擺動C.只有最右邊的小球會向右動3、下列過程中屬于勢能轉換成動能的是( )。A.騎自行車爬坡B.瀑布的水往下流C.足球在地面上滾動4、擺動的秋千會幔慢停下來,是因為( )。A. 勢能不斷地轉換為動能 B.動能不斷地轉換為勢能C.繩子與支架、木板之間存在摩擦,部分機械能會轉換為熱能5、下列物體工作或運動時,是勢能在起作用的是( )。A.蠟燭 B.彈簧小人 C.手機1、請同學們課后認真觀察生活現象,分析其他能量形式之間是怎樣轉換的。2、請結合課上玩的碰碰球,課后自己尋找合適的材料,自制一個碰碰球,玩一玩,看看還會有什么發現。選擇其中一個題目完成四、拓展活動感謝傾聽!青島版小學科學六年級下冊第四單元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