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用乘法口訣求商(2)”教學設計一、教學目標學生能夠深入理解乘除法之間的關系,熟練掌握用乘法口訣求商的方法,準確、快速地計算表內除法。能根據具體情境,正確分析數量關系,列出乘除法算式并解答問題。通過觀察、分析、比較、小組討論等活動,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提高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學生的應用意識。讓學生在學習活動中體驗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感受數學的價值,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培養學生積極參與、勇于探索的學習態度,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自信心。二、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理解乘除法之間的內在關系,掌握用乘法口訣求商的方法。能根據乘法口訣正確列出乘除法算式,并解決相應的實際問題。教學難點靈活運用乘除法的意義,根據不同的問題情境選擇合適的運算方法進行解答。引導學生發現并理解乘除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間的關系,能從乘法算式推導出相應的除法算式,反之亦然。三、教學準備教師準備:制作相關練習題卡片、準備小獎品(如卡通貼紙、小書簽等)。學生準備:復習乘法口訣表。四、教材分析“用乘法口訣求商(2)”是表內除法(一)的重要內容。在此之前,學生已經學習了乘法口訣和簡單的除法運算,對乘除法的意義有了初步的認識。本節課是在已有知識的基礎上,進一步深入探究乘除法之間的關系,重點學習如何利用乘法口訣快速準確地求商。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不僅能幫助學生鞏固乘法口訣,提高計算能力,還為后續學習更為復雜的除法運算奠定堅實的基礎。同時,教材通過創設豐富多樣的實際生活情境,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會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增強學生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五、教學過程(一)復習導入出示口算題卡:4×2=6×5=2×9=6×3=5×5=3×4=2×4=5×4=20÷4=35÷5=12÷3=10÷2=請學生快速口算,并說一說計算時運用的乘法口訣。隨機抽取學生回答,其他同學認真傾聽并判斷對錯。通過復習乘法口訣求積和求商,喚起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為新課的學習做好鋪墊。(二)探究新知創設情境,提出問題呈現問題情境:老師給同學們帶來了一些數學信息,一共有 24 個包子,每屜裝 4 個包子,裝了 6 屜包子。引導學生仔細閱讀信息,思考從這些信息中能發現什么數學問題。鼓勵學生積極發言,提出不同的數學問題??赡芴岢龅膯栴}有:每屜裝 4 個,裝 6 屜,一共有多少個包子?一共有 24 個包子,每屜裝 4 個,可以裝幾屜?一共有 24 個包子,可以裝 6 屜,每屜裝幾個?解決問題,理解乘除法關系解決乘法問題:對于 “每屜裝 4 個,裝 6 屜,一共有多少個包子?”這個問題,引導學生分析數量關系,求 6 個 4 是多少,要用乘法計算,列式為 4×6。讓學生回憶乘法口訣 “四六二十四”,得出結果為 24 個。解決除法問題:針對 “一共有 24 個包子,每屜裝 4 個,可以裝幾屜?”,引導學生理解這是求 24 里面有幾個 4,要用除法計算,列式為 24÷4。啟發學生思考用哪句乘法口訣求商,因為 “四六二十四”,所以商是 6,即可以裝 6 屜。對于 “一共有 24 個包子,可以裝 6 屜,每屜裝幾個?”,讓學生明白這是把 24 平均分成 6 份,求 1 份是多少,同樣用除法計算,列式 24÷6。根據 “四六二十四”,得出商是 4,即每屜裝 4 個。引導學生觀察這三個算式:4×6=24、24÷4=6、24÷6=4,組織小組討論,說一說發現了什么。小組討論后,各小組代表發言。教師總結歸納:乘法算式的積作為除法算式中的被除數,除法算式中的除數和商是乘法算式中的兩個乘數。乘法口訣不僅可以幫助我們求積,還可以求商。通過這一過程,讓學生深入理解乘除法之間的內在關系,掌握用乘法口訣求商的方法。(三)鞏固練習基礎練習讓學生獨立完成,然后指名回答,說一說是如何運用乘法口訣求商的。提高練習學生在練習本上快速計算,完成后同桌之間互相批改,教師進行巡視,對有困難的學生進行個別指導。拓展練習讓學生思考后,在練習本上寫出算式,然后請幾位學生上臺板演,其他同學進行評價。列式計算:除數是 3,被除數是 18,商是多少?把 30 平均分成 5 份,每份是多少?引導學生分析題目,確定運算方法,列出算式并計算,最后集體訂正答案。(四)課堂小結引導學生回顧本節課所學內容,提問:這節課你們都學會了哪些知識?請學生自由發言,分享自己的收獲。教師對學生的發言進行補充和總結,強調乘除法之間的關系以及用乘法口訣求商的方法,鼓勵學生在課后多做練習,熟練掌握這部分知識。(五)布置作業書面作業:完成課本上相關練習題,要求認真書寫,仔細計算。實踐作業:請學生在生活中尋找可以用乘除法解決的問題,記錄下來并嘗試解答,下節課與同學們分享。六、教學反思在本次教學中,通過復習舊知導入,學生能快速進入學習狀態。探究環節借助包子情境,多數學生理解了乘除法關系及用口訣求商的方法,但部分學生在解決復雜情境問題時仍有困難。鞏固練習層次分明,不過在拓展練習時,部分學生對知識的靈活運用不足。后續教學應加強對個別學生的輔導,設計更多貼近生活的復雜情境題,提升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強化知識間的聯系,幫助學生構建更完善的知識體系。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