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5張PPT)我們生活的大地第3節 土壤和植物的生長第四課時創設情景莖運輸水分和無機鹽的部位又是哪里呢?水分根毛細胞皮層細胞根木質部導管水分進入根部的途徑:莖、葉探索活動莖運輸水分和無機鹽的部位是哪里呢?建立假設:假設1:莖運輸水分和無機鹽的部位是木質部的導管。假設3:莖運輸水分和無機鹽的部位是莖中心的髓。假設2:莖運輸水分和無機鹽的部位是韌皮部的篩管。提出問題:探索活動實驗步驟:(1) 取粗細大小相似、葉片數相同的同種木本植物枝條3根,將每根枝條的下端用刀片削成面積相似的斜面,再分別按表中的3種處理方法處理。增加吸水的橫截面(2)處理好后,將每組枝條分別插入 3瓶盛有等量稀釋紅墨水的燒杯中(B 組枝條只將剝去樹皮的木質部部分浸入液體中),置于溫暖、光照充足的地方。10~30分鐘后取出枝條,用刀片橫切枝條的中上部,用放大鏡觀察橫切面的染色部位,并記錄現象。增加蒸騰作用產生“蒸騰拉力”,以便水分和無機鹽的運輸。實驗組別 實驗現象(記錄被染色的部位)A. 除去木質部和髓的帶葉枝條,只留下樹皮B. 剝去下半部樹皮的帶葉枝條C. 帶葉枝條(不做處理探索活動探索活動實驗組別 實驗現象(記錄被染色的部位)A.除去木質部和髓的帶葉枝條,只留下樹皮B.剝去下半部樹皮的帶葉枝條C.帶葉枝條(不做處理)實驗現象記錄表木質部染紅,越上越淺木質部染紅,越上越淺沒有染紅的部位實驗結論:莖對水和無機鹽的運輸是通過木質部的導管進行的物質的運輸根和莖中的導管是相互連通的根部導管水分和無機鹽莖中導管根尖吸收葉脈導管葉花果實運輸部位:木質部中的導管運輸方向:自下而上探索活動植物光合作用植物的葉通過光合作用制造了有機物這些有機物只有一小部分留在葉肉細胞內大部分需轉送到莖、根、果實、種子等部位去有機物在莖中又是怎樣運輸的呢?物質的運輸莖對有機物的運輸部位是什么?實驗現象:經過一兩個月后,切口上方的樹皮會膨大而形成枝瘤實驗結論:有機物通過樹皮自上而下運輸提出問題:物質的運輸物質的運輸葉制造的有機物向下運輸的通道是樹皮里的什么結構?樹皮里韌皮部的篩管是上下相通的葉制造的有機物通過篩管向下運輸農業生產上,經常將果樹的枝條環割,提高果實產量思考與討論橡膠乳膠的主要成分是有機物,在篩管中向下運輸的,切割橡膠樹皮采橡膠,實際上是切割了篩管,讓有機物流出來。思考與討論海南昌江119棵樹遭剝皮300萬棵紅豆杉遭剝皮海南公路林被惡意毀壞樹皮的韌皮部中有篩管。任意毀壞樹皮可能導致葉片合成的有機物不能運輸到莖和根,從而導致樹木死亡。思考與討論說說莖的功能1. 支持作用:莖可支持龐大的樹冠,并將葉舉向空中,使葉能充分進行光合作用,也能支持花朵果實2. 輸導作用:自下向上輸送水和無機鹽自上向下輸送有機物莖是植物體物質輸導的主要通道3. 貯藏作用:儲存養分4. 繁殖作用:5. 光合作用:營養繁殖含有葉綠素的莖1、無機鹽在植物體內運輸的基本路徑是( )A.葉中導管→莖中導管→根中導管B.根中導管→莖中導管→葉中導管C.葉中篩管→莖中篩管→根中篩管D.根中篩管→莖中篩管→葉中篩管B課堂鞏固2. 俗話說"樹怕傷皮,不怕空心",其道理在于( )A.樹皮起保護作用B.樹皮中有韌皮纖維,剝了去無法起到支持作用C.樹皮中有篩管,剝皮后無法運輸有機物到根部D.樹皮里有導管,剝皮后無法運輸水分和無機鹽到枝葉C課堂鞏固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4.3 土壤與植物生長 (第四課時) 浙教版科學七年級下冊.pptx 植物吸收水和無機鹽.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