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專題復習:太陽高度角一、考點分析1.一天中太陽位置的變化規律是東→南→西;太陽的高度變化規律是低→高→低;影子位置的變化規律是西→北→東,影子的長短變化規律是長→短→長。2.北半球夏至日太陽直射北回歸線,該節氣北回歸線及其以北地區太陽高度最大,正午時分桿影朝北。北半球緯度越高地區桿影越長,3.太陽高度(角)與太陽直射點的位置有關。太陽直射點上是太陽高度(角)最大的地方。二、典型例題1.如圖所示為溫州市某校園內桿影(虛線表示)的日變化趨勢圖,其中代表早晨桿影是( )A.① B.② C.③ D.④第1題 第2題 第3題2.我國廣東汕頭市有座北回歸線塔,剛好坐落在北回歸線上。它既是景點,又是科研基地。夏至日,北回歸線塔一天之內影長變化的圖像為( )3.圖是杭州某小區內兩幢南北分列的高層公寓,前面一幢樓(A 樓)往往把后面的(B 樓)部分樓層的正午陽光遮擋住。下列日子中,若天氣晴朗,B 樓的樓層被遮擋陽光最多的一天是(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4.北半球不同緯度地區有四根等長的旗桿。北半球夏至日正午時分,各旗桿的桿影呈現不同朝向和影長(如圖)。則處于緯度最高的地區的旗桿是( )A. B. C. D.5.如圖是學校操場上旗桿的影子在某天和一年中夏至日與冬至日正午長度變化的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桿影的形成是光的反射現象B.圖1中桿影長度的變化與地球公轉有關C.圖2中桿影長度的變化與地球自轉有關D.圖2中夏至日時,太陽直射在北回歸線上6.竹竿影子的長度變化與天空中太陽的位置密切相關,家住40°N的小明同學在春分日當天,測量竹竿影子的變化,并在地面做好記錄。一天中下列判讀正確的是( )A.這一天竹竿的影子先變長再變短B.圖中丙箭頭指向正北方向C.這一天14點太陽升的最高D.當地這一天太陽能直射頭頂7.一年中太陽直射點在南、北回歸線之間移動。某地學生發現一年中操場上旗桿頂端正午的影子總在ab之間移動(圖甲),該地可能位于圖乙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④8.某地全年12個月的白晝和黑夜時間統計如圖所示,回答下列問題:(1)圖中該地屬 半球,5月份該地晝夜長短情況是 ;(2)該地夏至日,太陽直射點在 。9.某地正午太陽高度隨季節的變化而變化。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找到許多與正午太陽高度變化有關的現象,并由此推斷正午太陽高度變化的規律。某地正午的桿影隨季節的變化如圖所示。據圖回答:(1)要推斷正午太陽高度隨季節變化的規律,可尋找的證據是 。(2)引起某地正午太陽高度隨季節變化的原因是 。10.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形成了季節的變化。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也可以找到許多與正午太陽高度變化有關的現象,并由此推斷正午太陽高度變化的規律。(1)提出問題:哪些現象是和正午太陽高度變化有關的?(2)建立假設:①現象一:兩幢南北分列的高層公寓,前面一幢樓往往把后面的部分樓層的正午太陽光遮擋住。假設一:被遮擋住陽光的樓層多少與正午太陽高度有關。②現象二:學校旗桿的影子,一年中的不同季節,桿影的長短是不一樣的。假設二: 。(3)尋找證據:為了證明物體的影子長度和正午太陽高度的關系,找到相關證據,我們應該如何去測量呢? 。①證據一:后面一幢樓被遮擋的樓層多少與前面一幢樓的日影長短有關,日影越長,后面一幢樓被遮擋正午陽光的樓層越多。太陽高度越小,樓的日影越長。如果夏季正午后面一幢樓被遮擋的樓層較少甚至沒有,說明樓的日影短,正午太陽高度比較大;如果冬季正午后面一幢樓被遮擋樓層較多,說明樓的日影長,正午太陽高度比較小。②證據二:太陽高度越大,桿影越短;太陽高度越小,桿影越長 。(4)得出結論:正午太陽高度的季節變化規律是:在北回歸線及以北地區, 。(5)交流成果。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