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12課 資本主義世界殖民體系的形成 課件(共33張PPT)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12課 資本主義世界殖民體系的形成 課件(共33張PPT)

資源簡介

(共33張PPT)
恩格斯指出,當哥倫布發現美洲的時候,他也不知道,他因此復活了在歐洲久已絕跡的奴隸制度,并奠定了販賣奴隸的基礎。這句話如何理解?哥倫布發現美洲帶來了什么影響?
哥倫布引發了歐洲對外殖民擴張
課程導入
第六單元 世界殖民體系與亞非拉民族獨立運動
第12課 資本主義世界殖民體系的形成
一、拉丁美洲的殖民地化
二、亞洲淪為殖民地半殖民地
三、西方列強瓜分非洲
四、世界殖民體系的形成
洞悉概念:資本主義世界殖民體系
資本主義世界殖民體系是指被資本主義列強壓迫、奴役的所有殖民地、半殖民地和附庸國。它開始于新航路開辟,到20世紀初,帝國主義列強已控制了世界上絕大部分土地和人口,資本主義世界殖民體系最終形成。
資本主義世界體系
1.政治體系:資本主義制度在世界范圍內的確立
2.經濟體系: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形成。
3.殖民體系:資本主義殖民體系的形成。
美國
拉丁美洲
拉丁美洲?
一、拉丁美洲的殖民地化
拉丁美洲,指今天美國以南的所有美洲地區。這一地區曾經長期淪為西班牙和菊萄牙的殖民地,以西班牙語和葡萄牙語為官方語言,而這兩種語言都屬印歐語系拉丁語族,因此,這一地區被稱為"拉丁美洲”
一、拉丁美洲的殖民地化
1、結合所學知識思考,圖中大陸上的土著居民是誰?




資料1:在美洲,歐洲殖民者強占印第安人的土地,建立種植園,種植甘蔗、棉花和煙草等作物。
——人教版《歷史與社會》教材
資料2:貪婪而殘暴的西班牙殖民者瘋狂地破壞印第安文明。在半個世紀里,西班牙殖民者屠殺1200-1500萬印第安人。對印第安人的大規模屠殺和歐洲人帶來的各種疾病,使美洲土屠居民人口銳減。
2、為什么他們現在成為所在國家的少數民族?
一、拉丁美洲的殖民地化
3、為什么是西班牙、葡萄牙最早對美洲進行殖民擴張?還有哪些國家?
荷蘭英國法國
為了尋求黃金和白銀,它們最早進行新航路的開辟。
4、殖民擴張的最根本原因是什么?
一、拉丁美洲的殖民地化
資本主義的開放性和擴張性。
1. 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擴張與殖民統治
一、拉丁美洲的殖民地化
時間 殖民者 殖民范圍 殖民統治
15—16 世紀 中葉 西班牙 ①1496年,西班牙在海地建立了第一個永久性殖民地圣多明各。 ②除巴西之外的大部分南美洲、整個中美洲和部分北美洲變成了自己的殖民地。 (1)政治:專制統治;總督制度。
(2)經濟:農奴制;掠奪開采金銀礦;奴役屠殺印第安人;發展種植園經濟;黑奴貿易;壟斷貿易;限制殖民地經濟發展。
葡萄牙 建立了巴西殖民地 到18世紀晚期 荷蘭 英國 法國 拉美除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地以外的地區
歸納:西歐對拉丁美洲的殖民統治方式
(1)政治方面:專制統治;總督制度。
(2)經濟方面:農奴制;掠奪開采金銀礦;奴役屠殺印第安人;發展種植園經濟;黑奴貿易;壟斷貿易;限制殖民地經濟發展。
“人間煉獄”--戈雷島
戈雷島,大西洋的一個島嶼。殖民者把它作為販運、關押黑人奴隸的場所,成為西非最大的奴隸轉運站。據統計,至少有2000萬黑人奴隸從戈雷島被轉賣出去,有500萬黑人死于途中。1978年戈雷島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警示世人的世界文化遺產。
3、影響
殖民者從拉丁美洲殖民地掠奪了巨額財富。據統計,16、17世紀時,西班牙在殖民地開采的黃金白銀超過當時世界總產量的2/3。1500——1650年間,西班牙從美洲掠奪的黃金多達180噸,白銀多達16000噸。
——教材第72頁“學思之窗”
歐洲列強海外殖民擴張的過程,也是殖民主義者瘋狂的掠奪、榨取殖民地人民的過程,他們通過掠奪和榨取,加速了歐洲國家的原始積累的過程,肥了西歐的資本主義,從而加速了工業革命的到來。
——劉祚昌《世界史 近代史編》
(1)對美洲而言:言殘酷的統治帶來災難;掠奪金銀和壟斷貿易限制了拉美經濟的發展;發展單一的種植園經濟,嚴重束縛了拉丁美洲的發展。
(2)對歐洲而言:加速了資本原始積累的過程,促進了從封建社會向資本主義社會轉型的過程,促進了工業革命的發生。
一、拉丁美洲的殖民地化
國家 西 班 牙 葡 萄 牙
時間 1496年,西班牙在海地建立了第一個永久性殖民地圣多明各。 1500年,葡萄牙航海家佩德羅·卡布拉爾到達巴西。
殖民范圍 到16世紀中葉,西班牙已經把除巴西之外的大部分南美洲、整個中美洲和部分北美洲變成了自己的殖民地。 葡萄牙緊隨西班牙之后侵入拉丁美洲,隨后的三百年里,建立了巴西殖民地。
到18世紀晚期,拉丁美洲已完全處于歐洲列強的殖民統治之下,其中絕大部分土地為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地,小部分土地(圭亞那)荷蘭、英國和法國 殖民統治 政治:總督治理;專制統治 經濟掠奪(方式):掠奪金銀財富;奴役、屠殺印第安人;開采金銀礦; 推行農奴制,發展種植園經濟;黑奴貿易 影響 ⑴殖民者在拉丁美洲實行專制統治,掠奪了巨額財富。 ⑵殖民者奴役和屠殺印第安人,造成后者大量死亡。 ⑶為彌補勞動力不足,殖民者發展起罪惡的黑奴貿易。 ⑷宗主國禁止或限制殖民地同任何其他國家進行貿易,限制了殖民地經濟的發展。 一、拉丁美洲的殖民地化
二、亞洲淪為殖民地半殖民地
請在此輸入標題
1.葡萄牙和西班牙的亞洲殖民
(1)葡萄牙:
建立商站,控制商路。到16世紀中葉,葡萄牙已經在亞洲建立了包括中國澳門在內的幾十個商站。
(2)西班牙:
入侵菲律賓,將其變成了殖民地。
16世紀葡萄牙占領地區
16世紀西班牙占領地區
16世紀葡萄牙占領地區
16世紀西班牙占領地區
⑴隨著新航路的開辟的開辟,西歐國家走上了對外擴張的道路。
⑵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
⑶14世紀興起的文藝復興運動(人文主義:冒險精神、開拓進取),解放了人們的思想。
【思考】殖民擴張興起的時代背景:
二、亞洲淪為殖民地半殖民地
2.亞洲殖民地半殖民地化
(1)南亞(英國)
①時間:17世紀初。
②手段:通過東印度公司,采取直接搶掠、侵占土地、強征巨額土地稅、種植并走私鴉片等手段。
③殖民印度:剝奪印度,挑動印度人打印度人,或直接武力侵略。
二、亞洲淪為殖民地半殖民地
(2)東南亞(荷蘭、英國、美國和法國)
①荷蘭:17世紀初,侵入印度尼西亞,建立巴達維亞殖民地。后來占領整個印度尼西亞。
②英國:到19世紀末,將緬甸和馬來半島的大部分變成殖民地。
③法國:侵占越南、柬埔寨和老撾。
④美國:從西班牙手里奪得菲律賓。
殖民國家對東南亞的侵略(19世紀末20世紀初)
二、亞洲淪為殖民地半殖民地
(3)西亞(英國、法國和俄國)
①對奧斯曼帝國:
18世紀末19世紀初,英、法、俄等國紛紛在奧斯曼帝國擴大勢力范圍,分割領土。
②對伊朗:
俄國和英國控制了伊朗的經濟和內政,分別在伊朗北部和南部劃分勢力范圍。
二、亞洲淪為殖民地半殖民地
①對中國:
鴉片戰爭后,列強迫使清政府簽訂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使中國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②對朝鮮:
1910年,日本吞并了朝鮮半島。
(4)東亞(英國、法國、美國、俄國和日本)
二、亞洲淪為殖民地半殖民地
【情境探究】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歐洲從亞洲的背上往上爬”是通過什么途徑。 (史料實證、唯物史觀)
歐洲不是靠自身的經濟力量而興起的,當然也不能歸因于歐洲的理性、制度、創新精神、技術、地理——簡言之,種族的特殊性。我們將會看到,歐洲興起的工業革命……是分沾了亞洲的生產、市場和貿易的好處——簡言之,從亞洲在世界經濟中的支配地位中謀取好處。歐洲從亞洲的背上往上爬,然后暫時站在了亞洲的肩膀上。
——摘編自弗蘭克《白銀資本》
新航路的開辟;殖民活動(或擴張、掠奪)。
二、亞洲淪為殖民地半殖民地
時期 殖民國 殖民方式 侵占的殖民地 、半殖民地
15、16世紀 葡萄牙 建立商站,控制商路 建立包括中國澳門在內的幾十個商站。
西班牙 入侵菲律賓變成殖民地。
17世紀到 20世紀 英國 1.設立壟斷性貿易公司 2.挑唆內戰 3.直接武力侵略。 17世紀初開始逐漸控制了印度;
18世紀末在奧斯曼帝國擴大勢力范圍;
19世紀末將緬甸和馬來半島半島的大部分變成殖民地;在伊朗南部劃分勢力范圍。發動對中國鴉片戰爭及第二次鴉片戰爭。
荷蘭 設立壟斷性貿易公司 到19世紀占領整個印度尼西亞;一度占領中國領土臺灣。
法國 中法戰爭 18世紀末,在奧斯曼帝國擴大勢力范圍;
19世紀末法國侵占了越南、柬埔寨和老撾;
19世紀中葉參與侵略中國的鴉片戰爭、第二次鴉片戰爭。
美國 美西戰爭 1898年 取代西班牙,成為菲律賓的宗主國。
俄國 18世紀末在奧斯曼帝國劃分勢力范圍;19世紀在伊朗劃分勢力范圍。
日本 甲午中日戰爭 1910年吞并了朝鮮。
知識小結
列強在亞洲的殖民擴張
二、亞洲淪為殖民地半殖民地
時間 地域范圍 殖民概況
15世紀到 19世紀中葉 沿海地區 在西非、中非和南非占領_______________,持續進行
_____________。
18世紀末到 19世紀初 北非 ①英法:爭奪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法國:從19世紀30年代就入侵__________,并向______
和_________擴張。
18世紀后期 到19世紀后期 非洲 腹地 歐洲探險者紛紛深入____________,為進一步侵略準備地理和人文資料。
19世紀后期 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 1882年, 英國發動侵埃戰爭,把_____變成了殖民地;以埃及為基地對______實行武力擴張。
⑴列強加快了侵略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地區的步伐;各自制定了_________。
英:“2C”計劃(_____-________)—-_____縱貫
法:“VS”計劃(_____-________)—-_____橫貫
德:西南非—東非 斜跨非洲
⑵1884年,歐洲列強召開___________
20世紀初 非洲大陸 侵占了幾乎_____________。
北非
1.殖民過程
在空前激烈的非洲爭奪戰中,英國制訂了從開普敦到開羅的所謂“2C計劃”,企圖建立縱貫非洲南北大陸的殖民帝國。法國制訂了從佛得角(塞內加爾)到索馬里的“2S計劃”,企圖橫斷非洲東西大陸。德國制訂了從東非洲到西南非洲的斜穿非洲大陸計劃。
三、西方列強瓜分非洲
歷史階段 時間 地域 殖民概況
早期殖民擴張 15世紀到19世紀中葉 沿海地區 在西非、中非和南非占領重要港口和城鎮,持續進行奴隸貿易。
工業革命 18世紀末到19世紀初 北非 ①英法:爭奪埃及和蘇伊士運河。
②法國:從19世紀30年代就入侵阿爾及利亞,并向突尼斯和摩洛哥擴張。
18 世紀后期到19 世紀后期 非洲 腹地 歐洲探險者紛紛深入非洲腹地探險,為進一步侵略準備地理人文資料。
第二次 工業革命 19世紀后期 北非 1882年, 英國發動侵埃戰爭,把埃及變成了殖民地;以埃及為基地對蘇丹實行武力擴張。
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 ⑴列強加快了侵略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地區的步伐;各自制定了侵略計劃。
英:“2C”計劃—南北縱貫
法:“VS”計劃—東西橫貫
德:西南非—東非斜跨非洲
⑵1884年,歐洲列強召開柏林會議
20世紀初 非洲大陸 侵占了幾乎整個非洲。
1.殖民過程
三、西方列強瓜分非洲
歷史階段 侵略非洲的特征 主要史實
早期殖民 擴張時期 在西非、中非和南非占領重要港口和城鎮,持續進行奴隸貿易。
工業革命 時期 ①英法爭奪埃及和蘇伊士運河;
②法國入侵阿爾及利亞,并向突尼斯和摩洛哥擴張。
第二次工業革命時期 ①英國侵占埃及和蘇丹;
②英法德各自制定侵略非洲的計劃;
③1884年,歐洲列強召開柏林會議;
④19世紀末20世紀初,歐洲殖民者侵占了幾乎整個非洲。
2.殖民特征
大多局限在沿海地區
①逐步放棄奴隸貿易,轉而進行全面殖民入侵;
②歐洲探險者深入非洲腹地探險。
歐洲列強瓜分非洲的速度加快,掀起瓜分非洲狂潮。
三、西方列強瓜分非洲
19世紀70年代以前,歐洲殖民國家只侵占了10%左右的非洲土地;19世紀晚期,它們侵占了幾乎整個非洲。
16世紀葡萄牙占領地區
19世紀中葉以前各國在非洲殖民地
真正獨立的千年古國埃塞俄比亞
利比里亞名義獨立,實際上是美國殖民地
19世紀后期,壟斷的出現讓資本主義躍上了一個新階段,各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發展不平衡導致他們對世界上最后一塊尚未瓜分的土地垂涎三尺。非洲內陸探險和礦產資源的發現對殖民主義具有巨大的誘惑力,醫療技術的提高又提供了必要的條件,殖民者不再滿足“無形統治”……
——馬克垚 《世界文明史 下》
根據材料分析,哪些因素推動列強在19世紀后期加速瓜分非洲?
熱帶醫學方面的進步,特別是用奎寧治療瘧疾,使歐洲人從一直遭受著的驚人死亡率中解脫出來。還有,加特林機槍和馬克沁機槍的發明,使歐洲人和非洲人在軍事上的力量均勢,發生了不利于非洲人的決定性的轉變?!I革命期間生產的其他技術上的進步,包括內河輪船、鐵路和電報,更加有利于對非洲大陸的滲透。
-——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分裂——第三世界的歷史進程》(上冊)
醫療、軍事、交通通信等技術進步的推動。
壟斷資本主義瓜分世界的野心,世界其他地區已被瓜分殆盡。
非洲礦產資源對殖民者的吸引力。
非洲腹地探險準備了地理和人文資料。
三、西方列強瓜分非洲
柏林會議 1884年
任何國家在非洲占領新的土地,必須通知其他國家,占領方為有效。
各國可以先在地圖上劃定彼此的勢力范圍,然后再去占領。
俾斯麥主持召開柏林會議(漫畫)
會議參與國:
英國、法國、德國、比利時、葡萄牙、意大利、奧匈帝國、丹麥、荷蘭、俄國、西班牙、瑞典、挪威、土耳其和美國。
會議最終確立了瓜分非洲怎樣的原則?
柏林會議給非洲帶來了怎樣的影響?
有效占領
地圖上作業
三、西方列強瓜分非洲
問題:圖中各國的分界線有什么特點? 反映了什么問題?
問題:給非洲帶來什么影響?
無視非洲國家主權,人為劃定疆界,給非洲國家間的邊界、種族等沖突埋下隱患。
圖中非洲國家的分界線比較平直,多以經緯線分界。
柏林會議后,列強對進一步瓜分非洲有了國際法的依據,瓜分速度大大加快。
分界線平直是“地圖上作業”的結果。
20世紀初的非洲
三、西方列強瓜分非洲
四、世界殖民體系的形成
1、形成標志:
19世紀末20世紀初,亞洲絕大多數地區淪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非洲絕大部分成為殖民地,獨立的拉丁美洲國家實際也成為依附于歐美國家的半殖民地。
2. 表現:
①亞洲的絕大多數地區已經淪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除日、俄)。
②非洲的絕大部分成為殖民地。
③獨立的拉丁美洲國家實際也成為依附于歐美國家的半殖民地。
④世界上大部分人口生活在殖民地或半殖民地。據統計,1914年世界總人口約18億,其中5億多人處于西方殖民國家直接統治之下,還有遠超過此數的人生活在半殖民地。
閱讀教材第74頁史料,指出世界殖民體系最終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19世紀下半期,隨著工業革命的深入,在科學技術的推動和企業組織化程度提高等背景下,資本主義進入壟斷階段,經濟飛速發展。
經濟的大發展造成嚴重的生產過剩趨勢,資本主義列強紛紛加緊尋求海外市場和原料產地,掀起掠奪、瓜分殖民地的新高潮。
——岳麓版選修教材《20世紀的戰爭與和平》
資本主義世界殖民體系的建立是同資本主義發展到帝國主義聯系在一起的。
⑴根本原因是資本主義經濟具有開放性和擴張性。
⑵工業革命后,資本主義經濟發展需要傾銷商品,掠奪原料,導致世界聯系加強。
⑶在向壟斷資本主義的過渡中,資本主義各國要求獨占更大的商品市場、原料產地和資本投資場所。列強掀起了大規模的瓜分世界的狂朝;努力擴大自己的殖民帝國,導致更大規模地瓜分世界。
19世紀末20世紀初英法美德力量對比排名 英國 法國 美國 德國
1860年世界工業生產量 1 2 3 4
1910年世界工業生產量 3 4 1 2
1910年殖民地面積位次 1 2 4 5
讓別的國家分割大陸和海洋,而我們德國滿足于藍色的天空的時代已經過去,我們也要要求陽光下的地盤。
——德國外交大臣皮洛夫
資本主義政治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導致對殖民地的擴張與爭奪加劇,孕育著新的更大的沖突
四、世界殖民體系的形成
4.影響
1880年時,我們所面對的不完全是一個單一的世界,而是一個由兩部分所合成的全球體系:一部分是已開發的、具有主宰性的、富有的;另一部分是落后的、依賴的、貧窮的……
19世紀80年代,歐洲不僅是支配和改變世界的資本主義發展核心,同時也是世界經濟和資本主義社會最重要的組成部分。
——[英]霍布斯鮑姆著,賈士蘅譯,《帝國的年代:1875-1914》
世界格局:西方支配東方,西方中心地位
四、世界殖民體系的形成
4.影響
(1)對殖民者:
帝國主義之間擴張與爭奪的加劇,孕育著新的更大的沖突。
(2)對世界:
世界上幾乎所有國家和地區都被卷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當中,世界越來越緊密地連為一體。
(3)對殖民地半殖民地:
①破壞性:
打破了當地傳統的經濟結構;殖民統治和掠奪給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形成了人類歷史上由少數資本主義國家奴役和控制世界上絕大部分土地和人口的極不合理的狀態。被壓迫人民的反抗斗爭不斷高漲(亞非拉民族解放運動)。
②建設性:
傳播先進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觀念,客觀上促進了殖民地歷史的發展與進步。
4.影響
四、世界殖民體系的形成
資本主義世界殖民體系形成過程及階段特征
開始:
15世紀
新航路開辟
18世紀60年代
工業革命開始
早期殖民擴張
暴力掠奪
原始積累
武力侵略
商品輸出
瓜分世界資本輸出
工業時期殖民擴張
壟斷時期殖民擴張
初步形成:
19世紀中期
工業革命完成
最終形成:
20世紀初
第二次工業革命完成
由于資本主義經濟具有開放性和擴張性,殖民擴張始終伴隨其產生和發展。
1.15世紀末至18世紀中期,商品經濟和資本主義萌芽的發展推動新航路的開辟和早期殖民擴張。
2.18世紀60年代,工業革命促進資本主義不斷發展, 歐美國家進一步對外殖民擴張,尋找商品市場和原料產地,推動了世界聯系加強。
3.19 世紀中期以后, 第二次工業革命浪潮,資本主義向帝國主義過渡,西方列強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資本主義世界殖民體系形成。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讷河市| 房产| 新民市| 新密市| 精河县| 怀仁县| 恩施市| 昂仁县| 河北区| 长海县| 永康市| 商都县| 清原| 大关县| 色达县| 武强县| 马尔康县| 泰州市| 宽城| 泰兴市| 康定县| 禄劝| 桦川县| 石柱| 临泉县| 饶平县| 彭阳县| 左贡县| 陈巴尔虎旗| 宜兰县| 铜梁县| 平乐县| 京山县| 深圳市| 栖霞市| 泊头市| 千阳县| 通道| 龙口市| 荔浦县| 蓝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