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學年第二學期第二次學情調研七年級道德與法治試題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3小題,每小題2分,共26分】1.“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荀子的這句名言體現的思想理念是A.革故鼎新B.惠民利民C.實事求是D.腳踏實地2.下列做法中,符合“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思想的是A.隨意砍伐樹木B.大量使用一次性餐具C.垃圾分類處理D.過度開采礦產資源3.傳承2000余載的二十四節氣,融合著世代中國人民樸素的時間觀、深厚的自然觀、豁達的人生觀。判斷下列語句與二十四節氣無關的是A.淀漿初灌麥粒滿,熟稔靜侯盡歸倉B.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C.春分雨腳落聲微,柳岸斜風帶客歸D.送春歸去意徘徊,仁立小庭空自哀4.中學生小楊每周都抽空去敬老院做志愿者,為老人讀書讀報,陪老人聊天,堅持兩年不間斷。敬老院給學校發來一封感謝信。下列名句最適合用在這封感謝信中的是A.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B.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C.靜以修身,儉以養德D.愛人者.人恒愛之:倣人者,人恒做之5.下列行為與故事主題相符的是漢朝人季布,十分重視承諾,凡是答應別人的事情一定做到,因此,他作當地人中字行很高的聲皆,廣受歡迎。鄉親們說:“得貴金百斤,不得樂布一諾,”A,小凱與同學約定周末打籃球并準時赴約B.小芳與同學共同快起倒的老人C.小晨外出就餐時,將剩余飯萊打包回家D.小俏參加學校的藝術社團活動6.舞蹈詩劇《只此背綠》是以“詩劇”為體栽,以展卷、問篆、唱絲、尋石、習筆、淬曌、人畫”等篇帝為綱目,將大宋美學與傳統韻味帶人奇幻山水之間。“樂中有畫,畫中有樂”,讓人體驗穿越千年的詩情畫意;“耳中見色,眼里聞聲”,讓人體驗經典藝術P與實景山水的絕妙合璧;“千里江山展卷入夢”,讓人體驗別具一格、余味不絕的文化旅程。舞蹈詩劇《只此青綠》展現了中華人文精神的A.求同存異、和而不同的處世方法B.文以載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C.形神兼備、情景交融的美學追求D.儉約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7.某校進行校園文化建設,圍繞“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學會求同存異、和而不同的處世方法”向學生征集宣傳標語。下列標語適用的是A.人而無禮,焉以為德B.周而不比,和而不同C.功崇惟志,業廣惟勤D.天地之大,黎元為本七年級道德與法治試題第1頁(共4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