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道德與法治大單元教學設計課題 《中國有了共產黨》1.開天辟地的大事變 課型 新授 課時 1 年級 五年級內容分析 本課是《道德與法治》五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百年追夢 復興中華》中的第三課《中國有了共產黨》。本單元引導學生通過近一百年來中國探索救國之路失敗的原因進行分析,理解中國共產黨產生的歷史必然性。讓學生從了解中國共產黨成立后對中國革命產生的影響,堅定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的信念開始,進而通過新舊社會中國人民生活的變化,及建國后中國取得的各方面的成就,體會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的真理,最后落實到主動維護國家榮譽,理解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對中國發展的重要作用,培養愛黨愛祖國的民族自豪感。本課作為第三單元的第三課,落實從知到行的要求。本課由三部分組成,旨在引導學生學著通過查閱李大釗不懼死亡的原因、五四運動、巴黎和會不平等待遇、南昌起義、八一建軍節的由來和井岡山會師等中國共產黨抗戰史相關資料,鍛煉學生分析問題、總結提升的能力。學會運用歷史的、辯證的、發展的眼光看問題,最終使學生成長為能夠通過思考、討論中國共產黨對中國革命產生的影響,知道共產黨對中國革命的領導地位,明白共產黨對中國解放的重要作用。通過新中國取得的各項成就,理解只有社會主義才的中國的必然出路。本課第一課時為:開天辟地的大事變。為落實單元目標“做愛黨愛國的少先隊員,為祖國奉獻自己的力量”這個主題,教材首先通過俄國爆發的十月革命對中國革命道路的影響引入,并通過讓學生議一議李大釗不懼死亡的緣由,讓學生理解中國共產黨產生的歷史必然性。接著通過第一個“閱讀角”中五四運動的學習,了解新民主義革命的開端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做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準備,強化學生明白共產黨對中國解放的重要作用。本課第二個“閱讀角”在讓學生了解每年的7月1日是中國共產黨的誕辰紀念日后,以一個短小的故事讓學生知道共產黨的誕生是多么來之不易,經歷了多少艱難與危險,在此,學生知道的不是簡單的“一大”會址,而是一段奮勇抗爭的真實歷史。為落實單元目標的主題,教材呈現了相關介紹中國共產黨的象征和標志的相關鏈接,旨在引導學生主動維護國家榮譽,理解中國共產黨的對中國發展的重要作用,培養愛黨愛祖國的民族自豪感。課標分析 本課落實新課標要求:一、總目標:了解中國共產黨的歷史和革命傳統,汲取黨史、新中國史等蘊藏的精神力量,熱愛偉大祖國,中華民族,中華文化和中國共產黨,為自己是中國人而自豪,能夠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己任,增強做中國人的志氣、骨氣、底氣。二、學段目標:初步了解國情,具有維護國家利益和祖國尊嚴的意識與行動,形成中國人的身份認同感;初步認識重要歷史事實,了解我國發展的歷史方位和中國共產黨的光輝歷程。(政治認同)簡要了解中國共產黨的歷史和革命傳統,了解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徹底擺脫了被欺負、被壓迫、被奴役的命運,成為國家,社會和自己命運的主人;熱愛中國共產黨。(政治認同)樹立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的責任意識。(責任意識)學情分析 五年級學生通過之前課程學習和觀看部分影像資料,對于中國的近代史有一定的了解,知道中國共產黨誕生和奮斗對于新中國的成立具有重大意義。但因近代史距離今天有較長的時間跨度,對于當時的歷史事件,學生了解不夠全面具體,對于其中情懷與感情,不能有感同身受的深切體會。課時核心素養目標 (政治認同)了解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及五四運動的相關史實,明白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是開天辟地的大事變。(道德修養)體會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對中國發展的重要作用,理解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的意義(健全人格)引導學生學會運用歷史的、辯證的、發展的眼光看問題。(責任意識)培養學生愛黨愛祖國的民族自豪感。重點 了解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及五四運動的相關史實,明白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是開天辟地的大事變。難點 體會中國共產黨的對中國發展的重要作用,理解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的意義。課前準備 學生準備:查資料,了解中國共產黨創建的歷史背景。教師準備:教學媒體、中國共產黨創立相關歷史資料背景、課堂效果檢測。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一、導入新課 活動一:聽歌曲,談感想1.播放音視頻《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要求:認真聽音樂,感受音樂旋律和理解歌詞內容思考:你能從歌曲中感受到什么?為什么說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2.正是有了共產黨的領導,我們中國人民才能當家做主,才能過上現在的幸福生活。那同學們,你們覺得共產黨的成立對我們中國人來說,是不是開天辟地的大事。那這節課我們就跟隨教材回到過去,了解一下這件開天辟地的大事變——中國共產黨的成立。 聽音樂,感受歌詞和情感,談感想 通過播放音視頻,激發學生興趣和好奇心了解共產黨相關知識和成立背景,帶著問題學習新課二、講授新課 活動二:求索吧,我的國在舊社會,人們生活在水深火熱中,但人們找不到改變現狀的辦法,1917年,俄國的十月革命,給我們中國帶來了希望,帶來了先進、科學的思想,那就是馬克思主義。一大批先進知識分子找到了指路的明燈,在馬克思主義的指導下,開始行動起來,拯救我們的國家,拯救我們的民族。各地中國共產黨的早期組織開始建立,并且開展了一系列革命活動。1.展示《新青年》雜志和李大釗的照片,播放陳獨秀視頻、展示李大釗革命先輩的事跡。2.讓學生思考李大釗為何不懼死亡,并進行分享交流。因為他有堅強的信念,堅定的目標,崇高的精神和高尚的信仰,相信自己不會白白犧牲,勝利一定屬于黨和人民。活動三:談歷史,明產生1.問題:我國每年的5月4日是什么節日?它的歷史由來是什么?請同學們閱讀“閱讀角”中“五四運動”的內容,然后請同學分享下你的看法。總結:中國當時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執政的是北洋政府,當時國力衰弱,綜合國力不強,國際地位不高,弱國無外交,免不了被瓜分的命運。這場由學生而起,逐漸演變成全國性質的五四運動,進一步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和其與工人運動相結合,標志著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做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準備。2.播放視頻:《五四運動》相關記錄片段3.默讀“閱讀角”相關記錄內容,做好標記活動四:萌新芽,奠基礎1.展示文字、圖片,介紹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召開,體會中國共產黨成立的歷史意義2.展示自學問題: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的時間中共一大召開的地點中共一大會議通過的內容中共一大參會人數中國共產黨的誕生紀念日3.展示自學要求4.內容升華:領悟“紅船精神”你認為“紅船精神”是什么?開天辟地,敢為人先的首創精神立黨為公,忠誠為民的奉獻精神堅定信念,百折不撓的奮斗精神5.知識拓展:了解中國共產黨黨旗的構成元素,體會其象征意義 根據課前收集的資料,結合課本內容,聆聽講述,了解馬克思主義對中國革命的重要意義。觀看圖片,聆聽講述,感受革命先輩的英勇事跡和崇高精神。結合當時背景和李大釗的個人事跡,感受李大釗為國犧牲的英勇精神。思考并回答問題閱讀59頁“閱讀角”,了解五四運動的相關內容,總結導火索、時間、地點、要求、結果、歷史意義等閱讀60頁“閱讀角”中國共產黨一大召開的歷史資料結合書本內容自學思考并做筆記 通過創設十月革命的炮聲這一情境,使學生認識到十月革命對中國的重要意義。明確李大釗是中國傳播馬克思主義的第一人,《新青年》雜志是傳播馬克思主義的陣地。感受李大釗不懼死亡,為革命獻身的精神,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感通過五四青年節,拋磚引玉,介紹五四運動通過生動的資料和視頻,加深學生對五四運動的認識和理解,喚醒學生的愛國熱情通過學習讓學生具有國家意識,了解國情歷史,自覺捍衛國家主權、尊嚴和利益。通過講述中國共產黨成立的歷史意義,增強學生的政治認同感和歸屬感通過自學內容,加深對這一部分的理解情感升華,將愛國情感烘托到高潮課堂小結 歷史充分證明了: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 主題升華,呼應課題作業布置 讓學生課下查找五四運動的口號和中國在巴黎和會上遭到不平等對待的原因 查找資料解答 通過查找資料,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批判性學習意識板書設計課堂測試一、填空題1. 的成立,是中國近代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變。2.每年的 月 日被確定為中國共產黨的誕生紀念日。二、選擇題:3.1917年俄國爆發了( )社會主義革命,照亮了中國革命的道路。A九月 B、十月 C、十一月4.( )是陳獨秀創辦的著名刊物,推動了新文化運動。A、《新青年》 B、《新京報》 C、《進步青年》三、判斷題5.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上海秘密召開。 (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中國有了共產黨》大教學設計.doc 一大召開.mp4 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mp4 陳獨秀革命救國.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