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分課時教學設計《10.4 平移》教學設計課型 新授課 復習課 試卷講評課 其他課 教學內容分析 《10.4 平移》是滬科版七年級下冊第10章《相交線、平行線與平移》的第四節的內容。本節課是初中幾何中“圖形的運動”的重要內容,主要研究圖形在平面內沿某一方向移動一定距離的變換規律,并滲透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和審美能力。學習者分析 學生能夠通過觀察生活實例感知平移現象,但在用數學語言描述平移過程時,可能忽略“方向”與“距離”的對應關系(如“向右移動”未說明具體距離),導致表述不嚴謹。此外,學生在確定平移后圖形的對應點、對應線段時,可能因空間想象能力不足而出現錯誤,尤其在復雜圖形(如組合圖形平移)中易混淆對應關系。教學目標 1.理解平移的定義和性質,能準確描述圖形的平移過程(方向、距離)。 2.體會“從特殊到一般”的數學思想方法,學會用符號語言和幾何語言描述圖形的平移。 3.感受平移在生活中的應用價值,體會數學與美的結合(如平移設計圖案),培養動手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教學重點 平移的定義、性質及平移后圖形的畫法。教學難點 準確描述平移過程(方向、距離),并確定平移后圖形的對應點、對應線段。學習活動設計教師活動學生活動環節一:新知導入教師活動1: 如圖,傳送帶上的貨物,隨著傳送帶的運動,從一處被移動到另一處;吊車上的物體,隨著吊車的運動被上下(或左右)移動,這些都反映了日常生活中,物體沿著某一方向平行移動的現象. 在用直尺和三角板畫平行線時,三角板的位置變化,反映了在平面內一個圖形(三角形)沿著一條直線平行移動的情況. 問題:這些現象能讓你想起小學階段我們學習的哪種圖形的變換方法? 【定義】在平面內,一個圖形沿某個方向移動一定的距離,這種圖形的變換叫作平移. 平移的要素: 1. 平移的方向; 2. 平移的距離.學生活動1: 認真觀察 認真思考,舉手回答問題 認真聽講,了解什么是平移 活動意圖說明:過具體問題情境引入新課有利于調動學生思維的積極性,激發學生學習動機,有助于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能夠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環節二:探究新知教師活動2: 探究:平移的性質 操作:1.如圖,在一張硬紙上剪下一個四邊形. 2.如圖,用剪得的四邊形紙片,先在紙片上畫出四邊形ABCD,再把直尺緊靠邊DC,將四邊形紙片沿著直尺移動到另一位置,畫出紙片移動后的四邊形A'B'C'D'. 3.連接AA',BB',CC',DD' 思考:這些線段的位置、大小分別有怎樣的關系? 【歸納】 平移的性質: 1.一個圖形和它經過平移后得到的圖形中,連接各組對應點的線段互相平行(或在同一條直線上)且相等. 2.平移只改變圖形的位置,不改變圖形的形狀和大小. 溫馨提示 1.圖形平移的方向可以是任意指定的方向,不限于是水平的或豎直的,但必須是直線方向. 2.圖形的平移是整個圖形都在移動,不是局部移動. 【平移的應用】 平移在建筑、印染、雕刻等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圖中的圖案都可以看作是由一個基本圖形經過平移得到的. 學生活動2: 動手操作 動手操作 認真思考,探究平移的性質 認真聽講,了解平移的性質 認真聽講 了解生活中平移的應用活動意圖說明:通過動手操作可以讓學生的認知更直觀,使學生親自經歷獲取知識的過程,能提高對數學結論的認可程度。環節三:課堂總結教師活動3: 平移的性質: 1.一個圖形和它經過平移后得到的圖形中,連接各組對應點的線段互相平行(或在同一條直線上)且相等. 2.平移只改變圖形的位置,不改變圖形的形狀和大小. 溫馨提示 1.圖形平移的方向可以是任意指定的方向,不限于是水平的或豎直的,但必須是直線方向. 2.圖形的平移是整個圖形都在移動,不是局部移動.學生活動4: 學生跟隨教師對學習內容進行歸納梳理 活動意圖說明:對課堂教學進行歸納梳理,給學生一個整體印象,促進學生掌握知識總結規律。板書設計課堂練習 【知識技能類作業】 必做題: 1.(哪吒2)動畫電影爆火后,不少同學對于動畫設計有了學習興趣,下列選項中左邊圖案僅通過平移變換就能得到右邊圖案的是( ) A. B. C. D. 2.關于平移的性質,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平移改變圖形的大小 B.平移后對應線段一定平行 C.平移后對應點連線長度等于平移距離 D.平移可以改變圖形的形狀 3.如圖,用平移的方法說明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時,將沿直線平移到處,且,,則平移的距離為( ) A. B. C. D. 選做題: 4.如圖,將周長為25個單位的沿邊向右平移3個單位得到,則四邊形的周長為 . 5.如圖,將長為6,寬為4的長方形ABCD先向右平移2,再向下平移1,得到長方形A'B'CD',則陰影部分的面積為 . 6.如圖,在直角三角形中,,,,.將三角形沿著與垂直的方向向上平移,得到三角形,則圖中陰影部分的面積為 . 【綜合拓展類作業】 7.某公園有很多的長方形草地,草地里修了很多有趣的小路,如圖三個圖形都是長為50米,寬為30米的長方形草地,且小路的寬都是1米. (1)如圖①,有兩條寬均為1米的小路(圖中陰影部分),求草地的面積. (2)如圖②,非陰影部分為1米寬的小路,沿著小路的中間從入口E處走到出口F處,所走的路線(圖中虛線)長.作業設計 【知識技能類作業】 必做題: 1.如圖,將三角形平移得到三角形,下列結論中,不一定成立的是( ) A.或與在同一條直線上 B.或與在同一條直線上 C. D. 2.如圖,這是人民公園里一處風景欣賞區(長方形),米,米.為方便游人觀賞風景,特意修建了如圖所示的小路(圖中非陰影部分),小路的寬均為1米,那么小明沿著小路的中間從人口到出口所走的路線(圖中虛線)的長為( ) A.62米 B.82米 C.88米 D.102米 3.如圖,將三角形向右平移得到三角形,且點在同一條直線上,若,,則的長為( ) A. B. C. D. 【綜合拓展類作業】 4.千年古鎮佛堂首條過江隧道(朝陽路隧道)施工場地上,看到如圖1所示的向導標識,它是道路施工安全標志,表示車輛(行人)向左或向右行駛(行走),為其作出正確的向導.請利用如圖2所示的正方形網格,解決下列問題: (1)如圖2網格中是該安全標志的某一部分圖形,請畫出該部分圖形向右平移4格后的圖形,并標注的對應點; (2)完成(1)后,圖2中線段與的關系 . (3)求折線在平移過程中掃過的面積.教學反思 本節課通過生活實例和動手操作導入,有效激發了學生的探究興趣,大部分學生能夠通過觀察和操作理解平移的基本性質。在課堂練習中,學生能夠根據“方向”和“距離”在方格紙上畫出平移后的圖形,但在描述平移過程時,部分學生仍存在表述不嚴謹的問題(如“向右移動”未說明距離),需通過對比練習(如“錯誤表述”與“規范表述”的對比)強化規范性。此外,學生在確定平移后圖形的對應點時,偶爾會出現“漏點”或“錯點”的情況,尤其是在組合圖形平移中,需通過“分步平移”和“標記對應點”的方法加強訓練。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