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1張PPT)教科版科學五年級下冊2.6 設計我們的小船第二單元 船的研究核心素養探究實踐針對具體任務,按照設計的基本步驟來設計一艘小船;對自己或他人設計的想法、草圖提出改進建議,并說明理由。科學思維借分析多樣船設計案例,鍛煉邏輯思維,設計時發揮創造性思維,優化方案以解決實際問題。態度責任培養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習慣在設計小船的活動中,建立質量和成本等意識。敢于對小船的設計方案質疑并虛心聽取別人的合理建議。科學觀念知道輪船的制作需要考慮船的大小、形狀、材料、載重量、穩固性、動力系統等因素。設計會經歷“問題一設計一制作一測試一完善”等過程。目錄情境與問題1探究與發現2研討與拓展3回顧與復習4總結與評價5學習任務1情境與問題聚焦1968年,由中國科學院院士許學彥主持設計的新中國第一艘萬噸級遠洋貨輪“東風號” 建成。聚焦由總設計師徐芑南設計的蛟龍號載人潛水器突破水下7000米深度,實現了中華民族“下五洋捉鱉”的深藍夢。聚焦現一水運公司要將貨物運輸到外地,需要購買一艘運輸船,各小組作為船舶設計工程隊,要設計制作船舶模型,參加招標會,進行競標。聚焦根據所學的知識和提供的一些材料,發揮想象,自己設計并制作一艘小船。學習任務2探索與發現探索明確任務設計方案制作測試評估改進工程設計經歷“問題-設計-制作-測試-完善”的過程產品設計與制作的完整過程探索任務要求:探索制作材料的名稱和參考價格(單位:造船幣)一些材料的參考價格 材料名稱 參考價格 材料名稱 參考價格泡沫板 電池木板 導線鋁箔 開關泡沫膠 噴氣裝置小電動機 紙張小風扇 木條30601510808055105055當造船費用一樣時,我們要比哪組的性能更好;當船的性能一樣時,我們要比哪組的造船價格更低。探索1小格相當于1平方厘米船的大小船的形狀船體材料載重量穩固性動力系統設計方案設計船需要考慮的因素探索設計方案1.畫出船的設計圖,標注材料和結構2.討論設計圖的合理性和可靠性3.列出所需的材料,計算所需的費用1小格相當于1平方厘米探索畫出設計圖探索交流、改進設計方案Gallery walk學生按順時針順序觀摩其他組設計,學習優點,提出建議。1名推廣員向觀摩團介紹設計思路及方案,記錄對方好的建議。“畫廊走”探索根據觀摩的收獲以及其他組同學提出的建議,小組內討論,修改、完善本組設計方案,力爭用最少的費用造出一艘理想的船。改進設計方案探索改進設計方案學習任務3研討與拓展研討1.交流我們的設計,說說設計的理由。設計 理由1.尖形船首的船在水中受到的阻力小,行駛得快。2.蒸汽裝置可以給小船提供動力。3.鋁箔可以增加小船的防水性。4.使用泡沫板可以降低制作費用。研討2.相互提出改進建議可以增加分格的船艙增加船的載重量。可以增加船舵,使船保持一定的行駛方向。適當增加小船的寬度,從而增加其穩定性。研討3.思考怎樣用最少的費用造出一艘理想的船?(1)將安全的廢舊物品作為制作小船的材料,可以有效降低制作的費用,如廢舊的塑料瓶、包裝快遞的泡沫箱等。(2)在設計展示后,能接受別人的批評意見,反思調整自己的設計思路。廢舊的塑料瓶包裝快遞的泡沫箱學習任務4回顧與練習練習一、選擇題。1.設計小船時,不需要重點考慮的是( C )。A.動力系統 B.船的形狀 C.船體顏色2.下列事項中不會出現在小船的設計圖中的是( B )。A.小船船體的材料 B.小船的行駛速度 C.小船的動力裝置CB練習二、判斷題。1.小船做好后就不需要改善了,有問題重做就好了。( )2.設計小船時,只能選擇浮的材料。 ( )3.我們設計時,最好給小船裝上能持續提供動力的裝置( )××√4.如果我們想設計一艘載重量更大的小船,我們應該增加小船的體積。( )√練習三、將下列結構與之對應的功能連線。學習任務5總結與評價總結科學態度合作學習評價1.完成《同步分層作業》。2.預習下一節課文內容,準備實驗用具。作業感謝聆聽/ 讓教學更有效 高效備課 | 科學學科教科版科學五年級下冊教學設計課題 2.6 設計我們的小船 課型 新授課教材分析 《設計我們的小船》緊密關聯前期物體沉浮與浮力知識,是小學科學培養學生工程實踐與創新思維的關鍵節點。教材引導學生立足實際需求,全面考量船的功能、結構與材料等要素開展自主設計,助力學生將抽象科學原理轉化為實踐應用,感受科學技術對船舶領域的推動,為后續復雜工程設計學習筑牢根基。學情分析 小學階段學生充滿想象與好奇,對船的構造及浮力原理已有基礎認知,且具備初步動手能力。但在將理論用于小船設計時,常面臨方案合理性欠佳、材料特性把握不準等難題;小組合作中,部分學生溝通協調不足,分工不明、效率不高,亟需教師針對性引導。教學目標 (科學觀念)知道輪船的制作需要考慮船的大小、形狀、材料、載重量、穩固性、動力系統等因素。設計會經歷“問題一設計一制作一測試一完善”等過程。 (科學思維)借分析多樣船設計案例,鍛煉邏輯思維,設計時發揮創造性思維,優化方案以解決實際問題。 (探究實踐)針對具體任務,按照設計的基本步驟來設計一艘小船;對自己或他人設計的想法、草圖提出改進建議,并說明理由。 (態度責任)培養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習慣在設計小船的活動中,建立質量和成本等意識。敢于對小船的設計方案質疑并虛心聽取別人的合理建議。教學重難點 重點:體會設計對工程的重要意義,并能考慮多方面因素完成船的設計。難點:能采納其他組有效建議,改進本組的設計方案;對其他組的設計方案提出建設性意見。教學準備 學生準備:泡沫板、木板、鋁箔、泡沫膠、小電動機、小風扇、電池、導線、開關、噴氣裝置、紙張、木條、鉤碼、記錄單、學生活動手冊。 教師準備:學生實驗材料一套、教學課件。教學環節 教學過程情境與問題 1.介紹:1968年,由中國科學院院士許學彥主持設計的新中國第一艘萬噸級遠洋貨輪“東風號”建成。由總設計師徐芑南設計的蛟龍號載人潛水器突破水下7000米深度,實現了中華民族“下五洋捉鱉”的深藍夢。 2.提問:想不想利用自己所學到的知識造一艘船?作為小小造船工程師,在動工之前,我們要先來設計我們的小船。(引出課題:設計我們的小船)探究與發現 一、提出任務 1.出示要求:小船能承載200克重物,有自己的動力系統,能把貨物運輸到目的地;應盡可能節省費用。當造船費用一樣時,我們要比哪組的性能更好;當船的性能一樣時,我們要比哪組的造船價格更低。 4.出示材料以及價格表格(課件展示:材料的名稱、圖片和價格) 材料名稱參考價格(造船幣)材料名稱參考價格(造船幣)泡沫板30電池5桐木板60導線5鋁箔15開關10泡沫膠10噴氣裝置50小電動機80紙張5小風扇80木條5二、制訂方案 1.教師引導學生思考:我們在設計船的時候會考慮哪些方面?請說說理由。 2.教師根據學生回答進行板書:船的大小、船的形狀、船體材料、載重量、穩固性、動力系統、制作費用等。 3.教師出示記錄單,提問:除了剛剛提到的內容,繪制設計圖時還需注意什么? 4.小結:設計圖中需包含船的結構示意圖,還需標注結構的名稱、所用材料和所需的費用。 5.小組合作,完成船的設計圖。 6.教師巡視,關注小組是否合理分工,是否全員參與討論設計,并提醒小組不要遺漏標注結構的名稱、計算費用等環節。 三、交流與改進 1.提問:同學們都自主完成了設計,有很多創意,想不想讓自己的設計更合理? 2.教師出示課件,介紹組間交流的新方式——“畫廊走”。在展示過程中,每組選1名推廣員,向參觀者介紹你們組的設計方案及設計理由,及時記錄對方好的建議。學生按順時針順序觀摩其他組的設計,學習設計的優點并給其他組提出合理的建議。 3.學生根據觀摩的收獲以及其他組同學提出的建議,小組討論,改進本組設計,在記錄單上修改設計圖。 4.教師邀請一到兩組同學介紹自己的設計,介紹內容包括:我們原來是怎樣設計的?通過“畫廊走”活動,我們有怎樣的收獲?我們對設計做了哪些改進? 5.提問:小工程師們,你們太厲害了!都有自己的設計與思考。下節課,我們就要動手制作了,期待嗎?研討與拓展 1.交流我們的設計,說說設計的理由。 2.相互提出改進建議。 3.思考怎樣用最少的費用造出一艘理想的船?回顧與練習 1.選擇題。 (1)設計小船時,不需要重點考慮的是( C )。 A.動力系統 B.船的形狀 C.船體顏色 ……總結與評價 總結: 評價:自我評價和小組評價板書設計 設計我們的小船 船的大小 船的形狀 我們原來是怎樣設計的? 船體材料 通過“畫廊走”活動,我們有怎樣的收獲? 載重量 我們對設計做了哪些改進? 穩固性 動力系統 制作費用教學反思 教學中,學生積極投入小船設計,小組合作使多數學生學會協作解決問題。但部分學生設計方案時對科學原理運用生硬致方案有缺陷,小組合作存在溝通、分工問題,模型制作耗時久。后續教學需強化科學原理應用指導,引導小組合理分工,優化時間安排,提升教學成效。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6 設計我們的小船(教學設計).docx 2.6 設計我們的小船(教學課件).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