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2張PPT)高中政治必修四《哲學與文化》第一單元 探索世界與把握規律第一課 時代精神的精華 第一框從一首歌、一部電影、一件大事感受哲學智慧你對哲學有哪些“刻板印象”?哲學家的事?枯燥?難懂?神秘?晦澀?高大上?遠離生活?那么,什么是哲學呢?你知道這些成語中蘊含了哪些哲理嗎?在學習生活中有沒有這些哲理的影子?鄭人買履刻舟求劍水滴石穿拔苗助長初步感知哲學物質決定意識,要求我們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事物是變化發展的,要求我們用發展的觀點看問題量變達到一定程度必然會引起質變,要求我們要注重量的積累規律是客觀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要求我們做事要尊重客觀規律【教材總覽】第一課 時代精神的精華(哲學概論)哲學第一單元探索世界與把握規律第二單元認識社會與價值選擇第三單元文化傳承與文化創新第二課 探究世界的本質(辯證唯物論)第三課 把握世界的規律(唯物辯證法)第四課 探索認識的奧秘(認識論)第五課 尋覓社會的真諦(社會歷史觀)第六課 實現人生的價值(人生價值觀)第七課 繼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不忘本來)第八課 學習借鑒外來文化的有益成果(吸收外來)第九課 面向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面向未來)辯證唯物主義歷史唯物主義馬克思主義哲學文化理論基礎拓展和應用導入新課:"The unexamined life is not worth living"未經審視的人生,是不值得過的——古希臘蘇格拉底(柏拉圖對話錄)《申辯篇》生活處處有哲學,哲學就在我們身邊。目錄CONTENTS哲學的起源哲學與世界觀哲學與具體科學1Part哲學的起源第一節 追求智慧的學問1.什么是哲學?2.哲學從何而來?(哲學如何產生?)3.哲學與時代的關系?4.什么是世界觀、方法論(世界觀、方法論的含義)5.世界觀和方法論關系?6.哲學與具體科學關系?(具體科學有哪些 )【自主預習】哲學的終極三問哲學的起源1.哲學的本義:愛智慧或追求智慧。“現世的智慧”,“文化的活的靈魂”。(馬克思)Philosophy源自希臘Philo+sophia =Philosophy愛 + 智慧 =愛智慧或追求智慧。西方“哲,智也。”----《爾雅》“哲,知也。”--《說文解字》在古漢語中,“知”通“智”,即智慧中國哲學是一門熱愛智慧、追求智慧的學問,它致力于從總體上把握人與世界的關系。注意:哲學≠智慧,而是追求智慧之學。哲學不都是正確的。哲學是人們通過對一系列關乎宇宙和人生的一般本質和普遍規律問題的思考而形成的一門學科。“因為驚訝,這種經驗確實是愛智者(哲學家)特有的。除了驚奇之外,哲學沒有別的開端。”——柏拉圖“古往今來人們開始哲理探索,都應起于對自然萬物的驚異。他們先是驚異于種種迷惑的現象,逐漸積累一點一滴的解釋,對一些較重大的問題,例如日月與星的運行以及宇宙之創生,作成說明。”——亞里士多德議學問題:1.是否有了好奇心,哲學就產生了?2.是否有了好奇心,人們就能客觀地、正確地認識世界?3.人們創立哲學是否只是滿足自己的好奇心?(1)哲學智慧產生于人類的實踐活動。哲學是人們在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動中,在處理人與外部世界關系的實踐中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哲學開端于思考,落腳于實踐。(2)哲學起源于人們在生活實踐中對宇宙、人生的追問和思考。2.哲學的產生哲學的起源思想家并不像蘑菇那樣是從地里冒出來的,他們是自己的時代,自己的人民的產物,人民的最美好、最珍貴、最隱蔽的精髓都匯集在哲學思想里。 ——馬克思3.哲學與時代的關系任何哲學都是是一定社會和時代的經濟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哲學反作用于時代,真正的哲學可以引領時代的發展。真正的哲學是時代精神的精華:從最一般本質和最普遍規律的層面上反映了時代的任務和要求,把握了時代的脈搏,總結和概括了時代的實踐經驗和認識成果。正確反映相關鏈接錯誤或歪曲反映時代內容、要求錯誤的哲學時代的糟粕哲學有科學和非科學之分。真正的哲學是時代精神的精華。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國哲學社會科學的發展要“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要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緊密結合。這體現了真正的哲學( )①是社會變革的先導,具有服務社會的重要功能②是時代精神的精華,正確地反映各個時代的任務和要求③是“科學的科學”,為改造世界提供世界觀和方法論指導④由社會的經濟、政治決定,牢牢把握了所處歷史時代的脈搏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解析:真正的哲學是時代精神的精華,但不是正確地反映了“各個時代”的任務和要求,而是反映了“自己所處時代”的任務和要求,②錯誤。哲學不是“科學的科學”,③錯誤。課堂鞏固C2Part探究哲學與世界觀第一節 追求智慧的學問古希臘哲學家泰勒斯認為“水”是萬物的本原,萬物皆從水中產生,又復歸于水。整個宇宙就是靠水蒸氣維持的有生命的機體。古希臘哲學家赫拉克利特認為,萬物的本原是“火”,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由火構成的。明代的王守仁認為,“人者,天地萬物之心也;心者,天地萬物之主也。心即是天” ,“心外無物,心外無事,心外無理,心外無義,心外無善”。議學問題:什么是世界觀?哲學與世界觀的關系?自然界、人類社會、和人的思維是關于整個世界的最普遍、最一般的問題,而不是對某類事物的觀點,不是零散的具體的看法。注意:A世界觀人人都有,但有正確錯誤之分。B一般人的世界觀是自發形成的,不自覺的,不系統的。①世界觀人人都有;②世界觀是不自覺的、零散的;③世界觀研究的對象是關于整個世界最普遍、最一般的問題。有科學和非科學不是具體的,個別的但一般人自發形成的世界觀不等于哲學。特點:1.世界觀哲學是系統化理論化的世界觀含義:是人們對整個世界的總的看法和根本觀點。2.哲學與世界觀的關系:世界觀 哲學區別 含義 人們對整個世界的總的看法和根本觀點 關于世界觀的學問,是系統化、理論化的世界觀主體 自發形成,人人都有 哲學家研究的結果,是自覺形成的,并非人人都有特點 樸素的、零散的、不系統的 系統化、理論化的聯系 ①哲學與世界觀的研究對象都是整個世界。 ②哲學是關于世界觀的學說,是系統化、理論化的世界觀。 錯誤傾向 ①把哲學簡單化,把零散的、不自覺的世界觀當作哲學學說。 ②把哲學神秘化,認為哲學與普通人無關。 特別提醒 哲學與世界觀都有科學和非科學之分 哲學是系統化理論化的世界觀2.方法論方法論是對具體的方法的共性的總結和抽象用世界觀作指導去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就成了方法論--【做、啟示、行動、辦事情 】方法論就是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則和根本方法。哲學是系統化理論化的世界觀方法論世界觀人們對整個世界的總的看法和根本觀點人們在世界觀指導下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決定體現人的思想觀念為人處事的方式方法天才出于勤奮勤勉、刻苦我命天注定頹廢、消沉哲學既是世界觀,也是方法論。3.哲學是世界觀與方法論的統一哲學是系統化理論化的世界觀A世界觀 方法論區別 人們對整個世界的總的看法和根本觀點 用世界觀作指導去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就成了方法論聯系 ①世界觀與方法論是同一問題的兩個方面。 ②世界觀決定方法論,方法論體現世界觀,有什么樣的世界觀就有什么樣的方法論。不存在脫離世界觀的方法論,也不存在脫離方法論的世界觀。 ③哲學既是世界觀,也是方法論,是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一 哲學是系統化理論化的世界觀3.哲學是世界觀與方法論的統一【注意】1.世界觀與方法論有科學與非科學之分。 2.不能說哲學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一。3.馬克思主義哲學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1.草是綠的,花是紅的。2.不帶口罩會易感新冠病毒。3.人類活動是造成全球變暖的重要因素。4.一切事物都是變化發展的5.上帝創造了一切6.事物運動變化是有規律的是對某個具體問題的分析對整個世界總的看法和根本觀點,更為普遍和本質的認識×××√√√判斷以下觀點哪些是世界觀?技巧:世界觀講的都是“高、大、上”的東西。1.謀事在人,成事在天 2.世界是由上帝創造的3.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4.世界是一團永恒的“活火”5.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判斷以下觀點哪些是方法論?√√課堂鞏固3Part理解哲學與具體科學第一節 追求智慧的學問議學情境4:解讀哲學與具體科學議學問題:談談哲學與具體科學的關系?哲學要是不同科學接觸,就會變成一個空架子;科學要是沒有哲學,就是原始的混亂的東西。 ——愛因斯坦“推動哲學家前進的,絕不是像他們所想象的那樣,只是純粹思想的力量。恰恰相反,真正推動他們前進的,主要是自然科學和工業的強大而日益迅猛的進步。”——恩格斯“一個科學家,如果沒有哲學思想,便是一個只會做粗活的工匠;一個藝術家,如果沒有哲學思想,便是一個只提供人們玩樂的藝人。” ——泰勒認識和改造自然的知識,如物理、化學、生物學認識和改造社會的知識,如經濟、政治、法學等研究關于人的認識和思維的知識,如心理學、邏輯學等哲學是對自然、社會和思維知識的概括和總結1.具體科學具體科學:(自然科學、社會科學、思維科學)揭示自然、社會、思維某一具體領域的規律,為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界提供具體方法指導。哲學:是對具體科學進行概括和升華,從中抽象出最一般的本質和最普遍的規律。事物是普遍聯系的一切事物的運動變化都是有規律的個性、特殊VS共性、普遍具體科學哲學是對自然、社會和思維知識的概括和總結2.哲學哲學 具體科學區別 研究對象揭示規律作用聯系 錯誤傾向 3.哲學與具體科學的關系整個世界某一具體領域(自然科學、社會科學、思維科學)為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方法論指導為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具體方法指導①具體科學的進步推動哲學的發展,具體科學是哲學的基礎。②哲學為具體科學提供世界觀和方法論的指導③哲學與具體科學是共性與個性,一般與個別的關系,不是整體與部分的關系。①替代論:哲學看作“科學之科學”,認為哲學可以取代具體科學;②取消論:任何輕視哲學,否認哲學對具體科學研究的指導作用整個世界的最一般的本質和最普遍的規律世界某一具體領域的規律哲學是對自然、社會和思維知識的概括和總結知識整合:什么是哲學?1.從本義看:哲學是一門熱愛智慧、追求智慧的學問,它致力于從總體上把握人與世界的關系。哲學的本義是愛智慧或追求智慧。2.從起源看:哲學產生于人類的實踐活動,起源于人們在生活實踐中對宇宙、人生的追問和思考。3.從與時代關系看:任何哲學都是一定社會和時代精神生活的構成部分,是一定社會和時代的經濟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真正的哲學是時代精神的精華,它從最一般本質和最普遍規律的層面上反映了時代的任務和要求,把握了時代的脈搏,總結和概括了時代的實踐經驗和認識成果。4.從與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關系看:哲學是關于世界觀的學問,是系統化、理論化的世界觀。世界觀決定方法論,方法論體現世界觀。哲學既是世界觀,也是方法論,是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一。5.從與具體科學的關系看:哲學是對具體科學知識的概括和總結。具體科學的進步推動哲學的發展,哲學為具體科學研究提供世界觀和方法化的指導。知識框架課堂鞏固1.世界哲學大會是國際哲學界的盛會,大會旨在促進各國哲學家在自由和互相尊重的基礎上進行專業交往和思想交流,探討重大的理論與現實問題,體現新哲學動向,被稱為在哲學中反映時代精神之鏡。新時代需要新哲學,新時代創造新哲學。這表明( )①哲學能為社會發展提供解決問題的具體方法②哲學是時代經驗和認識成果在精神上的反映③哲學的發展建立在社會實踐發展的基礎之上④哲學源于哲學家的思想和對世界的追問思考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C課堂鞏固2.《決議》指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入回答時代之問,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推動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的飛躍。這表明( )①正確反映時代客觀要求的哲學能推動社會進步②源于實踐的哲學為社會變革指明了前進的方向③真正的哲學能夠為社會發展進步提供有益指導④把握時代脈搏的哲學是推動社會發展的物質力量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A3.2024年央視春晚主題為“龍行龘龘,欣欣家國”。有人認為,活用生僻字不僅用詞貼切、生動,而且喚起了大家對生僻字的關注和興趣,能夠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但也有人認為,生僻字已經跟不上時代發展,應該大膽舍棄。對生僻字的不同態度體現了( )A.世界觀是自發形成的B.哲學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一C.世界觀決定方法論,并影響人們的行動D.哲學是系統化、理論化的世界觀課堂鞏固C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