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七年級下學期道德與法治統編版(2024)期末達標測試卷 B卷(滿分:100分)一、選擇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1.《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明確規定,禁止對未成年人實施性侵害、性騷擾。作為未成年人,防范性侵害、性騷擾,需要我們( )①增強自我保護意識,不與任何異性接觸②端正行為態度,善用法律維護權益③保護自己身體隱私,掌握有效保護策略④學會忍氣吞聲,多從自身找尋問題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下框是七年級學生小王某日上午的情緒記錄表。時間 事件 情緒感受 表現及影響第一節課 上學遲到被老師批評 懊惱 早讀心不在焉第二節課 政治測驗得了滿分 興奮 上課精神飽滿第三節課 歷史抽背 緊張 大腦突然短路第四節課 同學開玩笑沒有把握分寸 憤怒 跟同學大打出手以上情緒記錄可以得出的結論是( )①青少年的情緒波動較大,不夠穩定②情緒受多種因素影響,我們無法控制③情緒會通過語言、行為等表現出來④情緒多元化是青春期的生理變化之一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3.下面是豐子愷名為《人散后,一鉤新月天如水》的畫稿,表達夏夜友人離別之后自己的情感體驗。這幅畫發表后,作家鄭振鐸這樣評價:“我的情思被他帶到了一個詩的仙境,我的心中有一種說不出的美感。”這啟示我們積極情感( )A.只有在欣賞畫作的過程中才能產生B.體現了我們生命的長度C.對一個人的成長發展起著決定作用D.源于我們對生活的熱愛4.自尊是對自我價值的肯定。下列推導正確的有( )①我非常在意他人對我的看法→他人評價都是正確的,要虛心接受②我的學習態度與學霸相比有很大差距→自我分析總是主觀片面的③我是班長,認真聽取大家意見并改進自身管理方式→正確看待他人對自己的評價④我長得矮,但我性格很開朗→能夠看到自己的不足,了解自己的優點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5.生活中,有的人因自身能力不夠遭人嫌棄,以至于自尊心受到傷害。面對這種情況,我們應該( )①不斷努力、拼搏和進取,提升自身素質②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不與之交往③學習上努力充實自己,開闊視野,增長智慧④生活中不斷歷練自己,提升個人修養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6.“誰說視障人士只有一條出路 一個人都不敢做夢,一輩子又有什么意義。”這是出生于1984年,中國首位視障播音碩士畢業生董麗娜的心聲,她要把人生的路走出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寬度。下列名言哲語與董麗娜身上所體現的品質相符的是( )A.青山處處埋忠骨,何須馬革裹尸還B.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C.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D.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7.小剛的作文寫得很有新意,一連幾次都得到了語文老師的表揚。他開始發現自己在寫作方面很有天賦,對寫作的興趣越來越濃厚。后來,他的文章多次在自治區中學生創新作文比賽中獲獎。這說明( )①自信使人有信心不斷地嘗試與堅持②自信讓人獲得更多實踐的機會③自信心只有在獲得成功后才會建立④自信能激發自身的潛能與活力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8.第十九屆亞洲運動會在杭州圓滿閉幕。中國體育代表團獲得201枚金牌、383枚獎牌的歷史最好成績。杭州亞運會的金牌榜霸屏,讓我們看到了運動員們頑強拼搏、自強不息的精神風貌。我們應向運動員看齊,做一個身處新時代敢于有夢的強者,做一個富有朝氣、勇于追夢的少年。這說明( )①自強可以保證我們人人取得事業的成功②自強可以讓我們更自信③自強,要求得真學問、練就真本領④自強,要靠苦干實干,砥礪前行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9.“人生在勤,勤則不匱。”幸福不會從天而降,美好生活靠勞動創造。種地、拉煤、打壩、挑糞……在梁家河插隊時,不滿16歲的習近平自覺接受磨煉,后來成長為種地的好把式。我們青少年也要通過勞動鍛煉自己,向上生長,做能吃苦的好少年。做自強的中國人要( )①胸懷愛國之心,立下報國之志②把個人命運與祖國發展結合起來③找到青春進取的方向和力量④低估自己的能力,不敢嘗試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0.“寧可肌肉在深夜里燃燒,不讓情緒在失敗中沉淪。哪吒,就是要脫胎換骨;蝶后,一定是蝶變之后。探索運動的極限,收割青春的金牌,冠軍是勝者,更是逆境中崛起的人。”感動中國人物張雨霏的成長密碼是( )①善于消除負面情感對成長的各種影響②發揚自強不息的精神,敢于戰勝自己③學會合理調節情緒,成為情緒的主人④能夠正確認識自己,享受青春的激情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11.被譽為“中華儒學第一藏”的《儒藏》是匯聚中國歷代儒學成果的大型叢書,是孔孟以來歷代儒家學術成就的集大成者,也是對2500年間儒家各宗、各派、各類成果的最大結集,共收錄自先秦至清末(或民初)儒學文獻5000余種。《儒藏》的編纂有利于( )①傳承中華優秀文化,堅定文化自信②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理念③抵制一切外來文化,傳承一切中華文化④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物質基礎A.①④ B.①② C.②④ D.①③12.2024年5月18日晚,國家主席習近平和夫人彭麗媛在西安大唐芙蓉園,與出席中國—中亞峰會的領導人共同觀看文化藝術演出,不同國家的文化碰撞融合,交相輝映。不同文化交流互鑒體現的中華人文精神是( )A.文以載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 B.儉約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C.形神兼備、情景交融的美學追求 D.求同存異、和而不同的處世方法13.下列對“幫助了別人,快樂了自己”這句公益廣告詞,理解正確的是( )①幫助他人只是為了別人的需要②彰顯了扶危濟困的優良品德③幫助他人能使我們的社會充滿愛心與溫情④助人不僅是付出,也是快樂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4.近期,某市人民法院受理了一起民間糾紛案件。被告因資金周轉向原告借款5萬元并承諾2個月后歸還。到期后被告未歸還,原告多次催要無果后訴至法院。法院從多方面組織調解,最終,由被告返還原告借款及利息,該案得以妥善解決。這說明( )①法律保障我們的生活②法律是調整社會關系、判斷是非曲直、處理矛盾和糾紛的標尺③只有通過法院依法判決才能解決糾紛問題,維護社會公平正義④我們既受到法律的保護,也受到法律的約束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5.云南某地以“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為主題開展民法典宣傳月活動。下列四個場景符合民法典規范的有( )①一個人虐待被繼承人,情節嚴重可能會喪失繼承權②出現內容相抵觸的數份遺囑,應以最后的遺囑為準③被繼承人作出的真實意思的口頭遺囑具有法律效力④應按遺贈扶養協議、遺囑、法定繼承順序辦理繼承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16.“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小洞不補,大洞吃苦”啟示我們( )①道德水平低、法治觀念淡薄的人,一定會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②許多違法犯罪行為都是從沾染不良習慣開始的③自覺遵紀守法就可以杜絕一切違法犯罪行為的發生④要依法自律,防患于未然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二、非選擇題(共4小題,共52分)17.閱讀案例,回答問題。(15分)案例 妙妙剛上七年級,她喜歡在網上和網友聊天。最近,她認識了二十多歲的同城網友阿鳴,兩人在網上聊得很開心,并約好在周末見面。到了周末,兩人在外面玩了一天。晚飯時,阿鳴提議可以喝點小酒助興。妙妙一開始是拒絕的,但不斷被游說后就同意了。妙妙很快喝得頭暈暈的,被阿鳴連哄帶騙地帶到了附近的賓館。陌生的環境讓妙妙察覺到了危險,她開始劇烈掙扎。看到妙妙反抗,阿鳴索性撕下了偽裝的面具,粗暴地把她往房間里拖。賓館的工作人員剛好經過,看到妙妙身上的校服,以及她神志不清的樣子,便立刻上前阻攔并報了警。法律鏈接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三十六條 【強奸罪】以暴力、脅迫或者其他手段強奸婦女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奸淫不滿十四周歲的幼女的,以強奸論,從重處罰。(1)請你評析妙妙的行為。(3分)(2)受到侵犯時,我們如何保護自己?(12分)18.觀察漫畫,回答下列問題。(12分)【向美而行以美育人】從自信的角度,談談你從漫畫中獲得的感悟。19.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自古以來,中華民族就積極開展對外通商,而不是對外侵略擴張;執著于保家衛國的愛國主義,而不是開疆拓土的殖民主義。兩千一百多年前,中國人就開通了絲綢之路,推動東西方平等開展文明交流,留下了互利合作的足跡,沿路各國人民均受益匪淺。六百多年前,明代著名航海家鄭和率領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船隊“七下西洋”,遠涉亞非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沒有占領一寸土地,而是播撒了和平友誼的種子。近代以后,中華民族曾遭到了列強長期侵略和欺凌,但中國人民從中學到的不是弱肉強食的強盜邏輯,而是更加堅定了維護和平的決心。回顧世界近現代史,西方列強通過戰爭、殖民、掠奪等方式實現現代化的老路損人利己,給包括中國在內的廣大發展中國家人民帶來了深重苦難。我們黨堅定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站在人類文明進步一邊,順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時代潮流,明確提出中國將始終不渝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中國人民愿意同世界各國人民和睦相處、和諧發展,共謀和平、共護和平、共享和平。黨的二十大報告中,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面向全國、全世界宣布“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1)指出上述材料主要反映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4分)(2)結合所學知識,說說如何做核心思想理念的傳承者。(12分)20.【認清違法犯罪維護自身權益】(9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趙某杰通過聊天軟件添加未成年女性40余人為好友。在聊天過程中,趙某杰故意稱對方把自己氣病,以到被害人學校和家中持刀捅人相威脅,要求被害人“拿錢治病”,先后向4名被害人索要人民幣共計18964元。法院依法對被告人趙某杰以敲詐勒索罪判處拘役6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20000元。(1)請你解讀趙某杰的行為是怎樣體現犯罪特征的。(6分)(2)如果你是案例中的受害人,你會采取哪些措施來維護自己的權益 (3分)答案以及解析1.C【解析】本題考查學會自我保護。②③:依據所學知識可知,作為未成年人,防范性侵害、性騷擾,應該端正行為態度,善用法律維護權益,保護自己身體隱私,掌握有效保護策略,故②③符合題意;①:不與任何異性接觸忽視了與異性正常交往的意義;故①說法錯誤;④:我們不能忍氣吞聲,要敢于維權;故④說法錯誤;故本題選C。2.B【解析】本題考查對影響情緒的因素、情緒調節的方法的認識和理解。①③:從表格中可以看出,小林在短短一個上午內經歷了懊惱、興奮、緊張和憤怒等多種情緒,這表明青少年的情緒波動較大,不夠穩定;同時表格中明確描述了小林在不同情緒狀態下的表現及影響,如“早讀心不在焉”、“上課精神飽滿”、“跑步超常發揮”和“跟同學大打出手”等體現了情緒會通過語言、行為等表現出來,故①③說法正確;②:雖然情緒確實受多種因素影響,但是通過適當的方法和技巧,我們是可以管理和控制自己的情緒的,故②說法錯誤;④:情緒多元化屬于心理變化而非生理變化,故④說法錯誤;故本題選B。3.D【解析】本題考查創造美好情感。D:題干中,通過畫稿感受到美感,這積極情感是源于我們對生活的熱愛,故D符合題意;A:只有,才,說法絕對。欣賞畫作的過程中有利于產生積極情感,故A說法錯誤;B:題干未涉及我們生命的長度,故B不符合題意;C:情感對一個發展起重要作用,不是決定作用,故C說法錯誤;故本題選D。4.答案:D解析:①:他人評價有可能是錯誤的,故①說法錯誤;②:自我分析可能是主觀片面的,也可能是客觀的,故②說法錯誤;③:我是班長,認真聽取大家意見并改進自身管理方式,說明我能正確看待他人對自己的評價,故③說法正確;④:我長得矮,但我性格很開朗,說明我能夠看到自己的不足,了解自己的優點,故④說法正確;故本題選D。5.答案:C解析:①③④:有的人因自身能力不夠遭人嫌棄,以至于自尊心受到傷害,面對這種情況,我們應該不斷努力、拼搏和進取,提升自身素質,學習上努力充實自己,開闊視野,增長智慧,生活中不斷歷練自己,提升個人修養,故①③④說法正確;②:要學會尊重他人,不能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故②說法錯誤;故本題選C。6.答案:D解析:董麗娜堅信自己會把人生的路走出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寬度,這是自信的體現。“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意思是上天生下我這樣的人才,必定有我的作用,千金散盡以后,仍然可以再賺回來,體現了自信,D說法正確;“青山處處埋忠骨,何須馬革裹尸還”意思是戰士英勇陣亡在外,青山連綿,哪里不是掩埋忠勇之士的好地方,何必一定要運回家鄉安葬呢 體現了愛國主義精神,A與題意不符,排除;“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意思是桃花潭的水即使有千尺深,也不如汪倫為我送別的那片情意深,體現了友誼,B與題意不符,排除;“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意思是不要因為壞事小就去做,不要因為好事小就不做,體現了止于至善,C與題意不符,排除。7.答案:B解析:①②④:一連幾次都被語文老師表揚自己的作文使小剛獲得了自信,又通過發現自己的長處積累起來自信,從而獲得了成功,表明自信對一個人的作用很大,結合所學知識,自信讓我們充滿激情,自信的人有勇氣交往與表達,有信心嘗試與堅持,能夠展現優勢與才華,激發潛能與活力,獲得更多的實踐機會與創造可能,故①②④符合題意;③:“只”說法過于絕對,獲得成功有利于建立自信,故③說法錯誤;故本題選B。8.答案:D解析:①:這夸大了自強的作用,故①說法錯誤;②③④:材料通過中國體育代表團在第十九屆亞洲運動會的驕人成績,說明了自強的力量,自強可以讓我們更自信;啟示我們要自強,要求得真學問、練就真本領;自強,要靠苦干實干,砥礪前行,故②③④說法正確;故本題選D。9.答案:A解析:①②③:結合課本知識,做自強的中國人要胸懷愛國之心,立下報國之志;把個人命運與祖國發展結合起來;找到青春進取的方向和力量,故①②③說法正確;④:這是自卑的表現,故④說法錯誤;故本題選A。10.答案:D解析:①:消除負面情感的影響,這不現實,我們要減少負面情緒的影響,故①說法錯誤;④:正確認識自己,在題文中沒有體現,故④不符合題意;②③:題文中感動中國人物張雨霏的蝶變過程,體現了自強不息和敢于戰勝自己,啟示我們要學會合理調控情緒,做情緒的主人,故②③符合題意;故本題選D。11.答案:B解析:①:《儒藏》匯聚了歷代儒學成果,系統整理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有助于增強文化認同,堅定文化自信。①說法正確;②:儒學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核心思想之一,《儒藏》的編纂能夠保護和傳播其思想理念,促進文化傳承。②說法正確;③:我國主張尊重文化多樣性,吸收借鑒外來優秀文化,而非“抵制一切外來文化”;同時中華文化需“取其精華,去其糟粕”,而非“傳承一切”。③說法錯誤;④:《儒藏》屬于文化領域的成果,為民族復興提供的是精神支撐,而非“物質基礎”。④說法錯誤;故本題選B。12.答案:D解析:D:求同存異,就是既找出共同點,找到最大公約數,又保留不同點,尊重不同意見;和而不同,就是倡導和諧相處,協調不同意見,但不盲從茍同;題干內容體現的是不同國家間文化的碰撞融合,體現的是求同存異、和而不同的處世方法,故D符合題意;ABC:題干沒有體現文以載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儉約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形神兼備、情景交融的美學追求,故ABC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D。13.答案:D解析:②③④:幫助別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彰顯了扶危濟困的優良品德;幫助他人能使我們的社會充滿愛心與溫情,有利于構建和諧社會;助人不僅是付出,也是快樂,在幫助他人的過程中,自己也能收獲精神上的滿足和愉悅,故②③④符合題意;①:“只是”說法絕對化,幫助他人不僅能滿足他人的需要,也會讓自己獲得快樂和成就感,實現自身價值,故①說法錯誤;故本題選D。14.答案:B解析:①②④:分析題文材料,通過民間借貸問題的解決,說明了法律保障我們的生活;法律是調整社會關系、判斷是非曲直、處理矛盾和糾紛的標尺;我們既受到法律的保護,也受到法律的約束,故①②④說法正確;③:觀點太片面,并不是只有通過法院依法判決才能解決糾紛問題,故③說法錯誤;故本題選B。15.答案:A解析:①:根據《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五條,繼承人虐待被繼承人情節嚴重的,可能喪失繼承權,符合民法典規范,①符合題意;②:根據《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四十二條,遺囑人可以撤回、變更自己所立的遺囑。立遺囑后,遺囑人實施與遺囑內容相反的民事法律行為的,視為對遺囑相關內容的撤回。立有數份遺囑,內容相抵觸的,以最后的遺囑為準,符合民法典規范,②符合題意;③:口頭遺囑應當有兩個以上見證人在場見證才能生效,③說法錯誤;④:遺贈不屬于繼承,④說法錯誤;故本題選A。16.答案:C解析:題干信息說明了許多違法犯罪行為都是從沾染不良習慣開始的;警示我們要依法自律,防患于未然。②④正確。①中“一定”的說法過于絕對,排除。③中“杜絕”的說法夸大了自覺遵紀守法的作用,排除。17.答案:(1)妙妙輕信網友,使自己陷入危險的境地,其行為是不正確的,是缺乏安全意識的表現。(3分)(2)①我們要學會辨別并抵制性騷擾、性侵害等行為,掌握有效的應對方法和策略,學會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3分)②快速離開危險。遇到性騷擾、性侵害等危險時快速離開,去安全的地方。(3分)③勇于說“不”。對侵害行為嚴厲拒絕,明確說“不”。堅定地拒絕,有可能會讓加害者停止侵害行為。(3分)④尋求幫助。如果發生侵害事件,要相信自己沒有錯,同時愿意把事件說出來讓信任的成年人協助處理;要及時報警,學會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3分)解析:(1)本問為評析類試題。結合材料,對妙妙的行為作出正確分析即可。(2)本問考查受到侵犯時,我們如何保護自己。結合材料和所學知識,可從學會辨別并抵制性騷擾、性侵害等行為,快速離開危險,勇于說“不”,尋求幫助等角度作答。18.答案:小兔子的說法是自卑的表現,是錯誤的。(3分)①自信讓人樂觀堅定。自信是一種“我能行”的信念,正是這種“我能行”,讓我們充滿希望和力量,面對困難和失敗不輕言放棄,朝著既定目標勇毅前行。(3分)②自信讓人遠離自負與自卑。自負表現為過高地估計自己,自以為是,好高騖遠。自卑表現為輕視自己,認為自己不如別人,低估自己的能力,不敢嘗試。自信表現為能夠實事求是地看待自己,坦然面對真實的自己,從容應對學習和生活中的各種問題。(3分)③自信并非憑空而來。自信源于我們在成長過程中積累的實力,源于和他人交往中獲得的肯定,源于從社會穩定發展、國家繁榮富強中獲得的安全感、成就感和自豪感。(3分)解析:本題考查自信。漫畫強調要自信,可從自信的作用和來源等方面作答。19.答案:(1)上述材料反映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核心思想理念包括講仁愛、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4分)(2)①愛自己的親人,愛全社會的人,愛天地萬物。(2分)②遵循“民惟邦本,本固邦寧”的古訓,充分認識人民在國家中的地位和作用,愛民保民利民。(2分)③做到真實無欺、言行一致。(2分)④堅持做正確的事,做符合道義的事。(2分)⑤追求和諧,強調多樣性統一。(2分)⑥胸懷天下,牢記“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的古訓,將天下視作天下人的天下,追求和諧美好的理想社會。(2分)解析:(1)第一步:審設問,明確主體、作答范圍及作答角度。本題的設問主體為國家,需要運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的有關知識,從體現類習題的角度進行作答。第二步:審材料,提取關鍵詞,鏈接教材知識。關鍵詞①:推動東西方平等開展文明交流,留下了互利合作的足跡,沿路各國人民均受益匪淺;播撒了和平友誼的種子→可聯系講仁愛。關鍵詞②:中國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不搞侵略擴張→可聯系崇正義。關鍵詞③:自古以來,中華民族就積極開展對外通商,而不是對外侵略擴張;執著于保家衛國的愛國主義,而不是開疆拓土的殖民主義→可聯系尚和合。關鍵詞④:中國人民愿意同世界各國人民和睦相處、和諧發展,共謀和平、共護和平、共享和平→可聯系求大同。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2)本題考查如何做核心思想理念的傳承者,可結合教材知識作答。20.答案:(1)①犯罪具有嚴重社會危害性。趙某杰以持刀捅人相威脅,向未成年女性索要錢財,嚴重侵害了他人的人身安全和財產權益,社會危害性大。(2分)②犯罪具有刑事違法性。趙某杰的行為違反了刑法中關于敲詐勒索罪的規定,其行為觸犯了刑法。(2分)③犯罪具有應受刑罰處罰性。法院依法對趙某杰判處拘役6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20000元,體現了犯罪應受刑罰處罰。(2分)(2)①及時向家長、老師或其他信任的人求助,告知他們自己遭遇的情況。(1分)②保留好與趙某杰聊天的記錄、轉賬記錄等相關證據,為維護自身權益提供依據。(1分)③勇敢地向公安機關報案,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讓違法犯罪分子受到應有的懲罰的等。(1分)解析:(1)第一步:審設問,明確主體、作答范圍及作答角度。本題的設問主體為公民,需要運用犯罪特征的有關知識,從體現類習題的角度進行作答。第二步:審材料,提取關鍵詞,鏈接教材知識。關鍵詞①:趙某杰以持刀捅人相威脅,向未成年女性索要錢財→鏈接嚴重社會危害性。關鍵詞②:趙某杰的行為違反了刑法中關于敲詐勒索罪的規定→鏈接刑事違法性。關鍵詞③:法院依法對趙某杰判處拘役6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20000元→鏈接應受刑罰處罰性。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2)第一步:審設問,明確主體、作答范圍及作答角度。本題的設問主體為公民,需要運用依法求助的途徑的有關知識,從方法類習題的角度進行作答。第二步:審材料,提取關鍵詞,鏈接教材知識。關鍵詞:案例中的受害人怎樣維護自己的權益→鏈接及時向家長、老師或其他信任的人求助;保留好與趙某杰聊天的記錄、轉賬記錄等相關證據;勇敢地向公安機關報案,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