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學年度下學期七年級五月聯考道德與法治試卷一、單項選擇題(下列各題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意的,每小題2分,共28分)1.步入青春期,我們的身體和心理會發生以下變化。下列屬于青春期生理變化的是( )①小軍說:“我今年長高了 8厘米,還出現了喉結。”②小華說:“發現自己臉上長了不少令人討厭的痘痘。”③小明說:“厭煩父母的嘮叨,不愿意和他們交流。”④小靜說:“升入初中后,我不愿意對別人講心里話了。”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七年級的小勇同學在日記中寫到:“有時我具有‘初生牛犢不怕虎’的特點,有時又表現得比較害羞、怯懦;我希望能擺脫父母的管束,但當我遇到困難時又希望他們能幫助我。”小勇同學的日記主要體現出青春期矛盾心理的( )A.反抗與依賴、閉鎖與開放 B.勇敢與怯懦、閉鎖與開放C.閉鎖與開放、獨立與依賴 D.勇敢與怯懦、獨立與依賴3.心理學家研究表明,男生比較擅長邏輯記憶、理解記憶,在思維的深刻性、靈活性、獨創性、敏捷性方面一般優于女生;而女生擅長形象記憶、感情記憶,女生的感知、注意力一般優于男生……這告訴我們( )①男生女生的生理性別特征是與生俱來的.②男生女生擁有各自的性別優勢,要善于增強對性別角色的認識。③在欣賞自身優勢的同時相互取長補短,促進個性的全面發展。④男生女生看問題的角度有一定差異,難以找到共同語言,不能很好的交流溝通。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4.《未成年人學校保護規定》要求學校要有針對性地開展青春期教育、性教育,使學生了解生理健康知識,提高防范性侵害、性騷擾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為此,我們青少年應該做到 ( )①增強自我保護意識,不與異性成年人接觸。②默不作聲,多從自身尋找問題和總結教訓。③端正行為態度,善用法律維護自身合法權益。④不擅自在外留宿,不隨便把個人信息告訴陌生人。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5.古詩詞是中華文化的瑰寶,是中華兒女智慧的結晶,其意境深邃、韻律優美,同時反映著作者的情緒與情感狀態。下列詩句中,蘊含的情緒感受與其他三項不同的是( )A.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B.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C.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后盡開顏D.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6.對下列漫畫《踢貓效應》理解正確的是( )要學會管理情緒,千萬不要憤怒 ②要學會隨時隨意發泄消極情緒③人與人之間的情緒會相互感染 ④要管理好情緒,做情緒的主人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7.人的情緒是復雜多樣的,以下關于情緒產生及其結果的推導,正確的是( )①深夜玩手機→被父母批評-→感到內疚→理解父母上課睡覺→被老師批評→興高采烈→成績下降上課積極回答問題→得到老師表揚→產生愉悅情緒→更加認真聽課④發燒了躺在病床上→產生悲傷情緒→精神變得萎靡→學習效率提高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8.中華五千年的優秀傳統文化,留下了許多閃閃發光、引人深省的古語。下列詩句能體現自尊青春活力的是( )①人不可有傲氣,但不可無傲骨②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自信者不疑人,人亦信之;自疑者不信人,人亦疑之④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9.近期,在社交平臺上流傳著這樣一段話:我以為別人尊重我,是因為我很優秀。慢慢地我明 白了,別人尊重我,是因為別人很優秀,優秀的人更懂得尊重別人。這告訴我們( )A.有了自尊,就能贏得他人的尊重和理解B.不尊重他人,也可以贏得他人的尊重C.尊重他人,才能贏得他人的理解和尊重D.別人先尊重自己,自己才能尊重別人10. “每個人都是一座高山。世界上最難攀越的山,其實是自己。往上走,即便一小步,也有新高度。做最好的自己,告訴自己我能。”這句話啟示我們( )A-只要自己相信,就能獲得任何成功B.增強生命韌性,人生便無任何挫折C.立身很需要自尊,做人需要行己有恥D.全力以赴,不懼失敗,為自己鼓勁喝彩11. “世界以痛吻我,我卻報之以歌”,史鐵生完美地詮釋了這句話。正值青春年華的他遭遇 了雙腿癱瘓的厄運,但他沒有選擇逃避,而是勇敢面對,自強不息,扶輪問路,通過寫作 找到了支撐他活下去的最大動力。史鐵生的事跡啟示我們( )①要主動發掘自身力量,勇敢面對生活②學習沒有終點,所有人都要學習寫作要自強,積極進取,不斷挑戰自我④生命的意義是活出自己,追求獨特感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2.《人民日報》在五四青年節時發文:“不負青春!你的樣子,就是中國的樣子。”“青少年的樣子”應該是 ( )①充滿自信,只為成功 ②積極探索,超越自我③盡情享樂,不負青春 ④自主自立,奮發向上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3.中華民族有著五千多年的悠久歷史,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留下了許多經典文化財富。許多名言蘊含的思想理念植根人心。下列名言與其蘊含的思想理念搭配正確的是( )①治國有常,而利民為本——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②與天地合其德,贊天地之化育——與時俱進的思想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實事求是的思想④天地與我并生,而萬物與我為——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14.中華民族素有“循民本” “重民生”的文化傳統,早在夏朝就發出了關于民本思想的第一 次吶喊:”民惟邦本,本固邦寧。”下列句子能直接體現這種民本思想的是( )①天地之大,黎元為先 ②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③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 ④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二、非選擇題(第15題6分,第16題13分,第17題13分;共32分。)15.【正視青春煩惱】聰明活潑、樂觀向上的小麗年年都被評為三好學生,受到師生的許多關注,在同學面前一直有一種優越感。上初中后,她對自己也信心十足,然而在幾次考試中成績不是很理想,期末也沒能評上三好學生,這對她造成了不小的打擊。在家不愿與父母交流,上課也不愿發言,與同學交往時經常鬧情緒,以至于同學們都不愿接近她了,活潑開朗的她漸漸變得郁郁寡歡,學習成績也持續下滑。小麗意識到這樣不好,可是她不知道如何才能走出困境。結合材料,運用所學知識,請你幫助小麗順利走出青春期情緒的困境。(6分)16.青春充滿力量,青春充滿渴望,青春充滿理想,踏著青春的節拍,我們擁有成長的無限可能。我們既能直面成長的挑戰,積極探索,也可能冒失沖動、迷失自我。自尊、自信、 自強讓我們煥發向上的青春活力,綻放絢麗的青春光彩。【自尊的青春有光彩】自尊者,則人尊之。自貴者,則人貴之。自尊是一種良好的心理狀態,是一個人德行的具體體現。(1)運用所學知識,說說自尊的人所具備的特質有哪些? (3分)【自信的青春有力量】青春的探索需要自信。在成長過程中,我們可能會遇到許多困難和挑戰。相信自己的能力,發掘自己的潛力,可以幫助我們直面困難從容迎接挑戰。(2)運用所學知識,說說自信對我們的成長具有怎樣的意義? (4分)【自強的青春有未來】人生自強少年始。少年強則國強,我們的未來與國家發展緊密相連。(3)作為青少年的我們應該如何把握時代脈搏,做自強不息的中國人? (6分)17.【傳統文化 歷久彌新】為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思想,全面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水平和踐行能力,某校制定開展優秀傳統文化經典導讀活動,通過誦讀經典,提高學生的道德素養,為今后的發展奠定基礎。(1)結合教材所學,請你談談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思想的認識。(4分)(2)根據表格內容,填寫其體現的中華人文精神的內涵。(4分)內容 中華人文精神不同國家和民族的文化在交流中既保持自身特點,又相互尊重。 ①北宋王希孟創作的《千里江山圖》充分表現了自然山水的秀麗壯美,也充滿了作者對美好生活境界的向往 ②春晚小品《那能一樣嗎 》揭示了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雙標現象,告訴我們一家人相親相愛,也要彼此尊重。 ③雷鋒在生活中處處注意節約,他參軍后,每月領到的津貼費,除了交團費,買書等必需的生活日用品外,其他的全部存入了儲蓄所(3)七(一)班開展誦讀經典活動,來提高學生的道德素養。向同學推薦一本傳承中華傳統美德的好書,并說明你的推薦理由。(5分)2024-2025學年度下學期五月聯考七年級道德與法治參考答案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28分)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答案 A D B C A C B A C D B C D B二、非選擇題(共32分)15.(1)(6分)①情緒會影響人的觀念和行動。積極情緒可以提高人的積極性和活動能力;消極情緒在一定條件下也會有積極作用。小麗可以通過適度的焦慮情緒將壓力轉化為動力,進而提升思考能力、加快反應速度、提高學習效率;②學會認識自己的情緒。小麗需要學會覺察自已的情緒,明確情緒背后的真實需要和現實原因;③學會調節情緒。通過掌握一定的方法調節情緒,如注意轉移、合理宣泄、認知調節、放松訓練等;④學會合理表達情緒。小麗要學會選擇合適的場合、用合理的方式表達情緒,注意關照他人的感受。⑤小麗要學會在幫助他人、奉獻社會中培養積極健康的情緒。(每點2分,任答出其中三點即可,共6分)16.(13分)(1)(3分)①自尊的人能認可自己。②自尊的人知廉恥、明是非。有羞恥心,③自尊的人不愛慕虛榮。(每點1分,共3分)(2)(4分)①自信讓人樂觀堅定。自信是一種“我能行”的堅定信念。讓我們充滿希望和力量,不輕言放棄,朝著既定目標毅勇前行;②自信讓人遠離自負與自卑。能夠實事求是地看待自己,坦然面對真實的自己,從容應對學習和生活中的各種問題。(每點2分,共4分)(3)(6分)①做自強不息的中國人需要我們樹立遠大理想。要有愛國之心,報國之志,把個人命運與祖國發展結合起來;②做自強不息的中國人需要我們求得真學問,練就真本領。認真對待各門課程,勤學好問、夯實基礎,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③做自強不息的中國人需要我們在苦干實干中磨礪成長,砥礪前行。要不斷磨煉意志、錘煉品格。腳踏實地,不怕吃苦、努力耕耘。(每點2分,共6分)17(13分)(1)(4分)①中華民族在長期歷史發展中培育和形成的思想理念,有助于我們理解、繼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可以為我們走好人生道路提供有益啟迪;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理念深邃博大,是解讀中華民族歷史發展的重要密碼;③長期以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理念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中國人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至今仍然散發著歷久彌新的魅力。(每點2分,任答出其中兩點即可,共4分)(2)(4分)①求同存異、和而不同的處事方法 ②形神兼備、情景交融的美學追求 ③文以載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④簡約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3)(5分)答案略(書名2分,理由3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