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班級2024-2025學年度下學期期中數據采集測試姓名(七年級道德與法治學科,考試時間:60分鐘,滿分:70分)一、選擇題(共15小題,每小題2分,共30分)1.曾經有人對“青春期孩子的叛逆行為”進行了調查統計。結果表明,93%的家長發現孩子在青眷期表現出了“不聽話”“不愿交流”等問題。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①進入青春期身體發生了變化②青少年的認知能力得到發展③青少年的自我意識不斷增強④青少年的情感世界愈加豐富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2花開有時,悅見青春。我們應自然大方地接納青春期到來后產生的一系列身體變化。這是因為()①青春是無悔的,我們只能接受②這些變化會帶給我們旺盛的生命力③我們身體的發育情況基本相同④這些變化會讓我們擁有充沛的精力A.①③B.①④C.②⑧D.②④3.下面是某些同學的一些日常行為表現,其中點評正確的是()A.一向不愛說話的小紅,最近常找老師傾訴自己的傾惱。—通過轉移注意的方法調節情緒B.在小組學習中,小麗和成績優秀的同學在一起探討問題,她感到很自卑。一能正確認識自己,做到了“行己有恥”C.小芳最近總是發脾氣,媽媽說她幾句,她便和媽媽爭執起來。一青春期閉鎖心理的表現,需要親子溝通D,進入青春期后,小剛個子長高了,也長出了喉結、胡須、青春痘,他很苦惱。-青春期需要悅納自己的變化4.下列詩句中與“人生得意須盡歡”所表達的情緒相一致的是()A,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B.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C.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D.我本將心托明月,誰知明月照溝渠5.一位父親在公司受到了老板的批評,回到家就把沙發上跳來跳去的孩子罵了一頓。孩子心里窩火,踢了一腳身邊打滾的貓。貓逃到街上,正好一輛卡車開過來,司機趕緊避讓,卻把路邊的孩子撞傷了。“踢貓效應”告訴我們()①人的情緒由外部因素決定,需要進行調節②人的情緒會相互感染,要學會合理調節情緒③只有合理宜泄,才有利于我們更好地調節情緒④要掌握處理消極情緒和減壓的方法,保持積極心態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6.“你的故事感動著我,你的平凡感動中國…你的精神鼓舞著我…”感動中國年度人物的事跡對我們行為的邀勵過程排序正確的是(①激發我們積極的情感體驗②用我們的熱情和行動影響環境③影響我們的判斷和選擇④不斷創造積極的情感體驗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②-①-⑧-④D.③-①-②-④7.“親其師,信其道”出自《禮記·學記》,意思是說一個人只有在親近、尊敬自已的師長時,才會相信、學習師長所傳授的知識和道理。這表明()A.情感是人最基本的精神需求B情感與想象力,創造力有關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