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六課 傳承核心思想理念 同步練習 2024-2025學年下期初中道德與法治統編版七年級下冊(新教材)一、單選題1.在廣西壯族自治區北海市合浦儒艮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濱海濕地,數十只“飛鳥美人”白琵鷺成群結隊在灘涂上覓食。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候鳥選擇在這里越冬棲居,成為北海市碧海藍天間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這一亮麗風景線得益于北海市( )①尊重、順應大自然運行的規律②貫徹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③踐行金山銀山就是綠水青山的理念④堅持與天地萬物和諧共生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2.以下最符合中華民族倡導的腳踏實地、實事求是的思想的是( )A.總是想象自己未來能成為超級英雄,卻不努力學習提升自己B.在學習中遇到難題時,選擇逃避或抄襲同學的答案C.從自己的實際情況出發,制訂合理的學習計劃,并付諸行動D.盲目跟風,別人做什么自己就做什么,不考慮自己的興趣和能力3.“鐵人”王進喜善于研究使用鉆頭,被工人稱為“鉆機醫生”“革新老手”。王進喜提出小鉆頭大鉆具“填滿式”鉆井法,經過多次改進和實驗,成功研制出控制井斜的“填滿式鉆具結構”,提高了鉆井質量。這說明王進喜具有( )A.實事求是的探究意識B.革故鼎新的創新意識C.嚴細成風的做事態度D.修舊利廢的節約意識4.下列對“治國有常,而利民為本”的理解,正確的有( )①讓人民過上安定富足的生活②經濟發展應以犧牲環境為代價③社會發展必須惠及人民④社會政策應始終以人民利益為出發點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5.中華民族擁有上下五千年的悠久歷史,積淀了豐富的經典文化財富,許多思想理念植根人心。下列名句與其體現的思想理念搭配正確的是( )A.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道法自然、天人合一B.奉法者強則國強,奉法者弱則國弱——腳踏實地、實事求是C.春生夏長,秋收冬藏——革故鼎新、與時俱進D.天地之大,黎元為本——惠民利民、安民富民6.我們應告訴下面漫畫中的守株待兔者,他應該( )①追求獨特,標新立異②腳踏實地,實事求是③尊重自然,順應規律④革故鼎新,與時俱進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7.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出臺支持汽車、家居、電子產品、旅游等消費政策;因城施策優化房地產調控,推動降低房貸成本;增發1萬億元國債支持災后恢復重建……以上政策有利于( )A.滿足所有人的實際利益需求B.徹底解決現階段的民生問題C.讓發展的成果惠及人民群眾D.社會向絕對公平的方向發展8.在講仁愛的實踐中,我們對待父母和親人的正確方式有( )①重視他們的需求和感受②在他們需要時給予幫助③孝敬父母、關愛親人④完全順從他們的意見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9.國家的繁榮穩定與人民的福祉息息相關。因此,為了確保國家的長治久安,我們對待人民的正確做法是( )A.忽視人民的需求,追求個人政績B.站穩人民立場,不斷增強為人民服務的本領C.以人民利益為重,確保維護每個人的個人利益D.依賴軍事力量,建設軍事強國10.誠信是做人的基本要求。下列典故能體現這一要求的是( )A.程門立雪 B.臥薪嘗膽C.管鮑之交 D.季布一諾11.八年級(1)班圍繞“正義在心中”召開主題班會。同學們在班會上依次分享了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言行,其中行為可取的是( )A.小秦:我在網絡平臺上發表了網暴他人的評論B.小慧:我在大街上模仿前面腿腳不便的人走路C.小美:我買到假冒偽劣產品后撥打12315舉報D.小軍:我在地鐵上堅決不讓一身灰塵的工人坐在身邊12.2024年5月30日,習近平在中阿合作論壇第十屆部長級會議講話中強調,面對更加多元的世界,對話多一分、對抗就少一分,包容多一點、隔閡就少一點。這體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____的核心理念( )A.尚和合求大同 B.守誠信崇正義 C.講仁愛重民本 D.知廉恥懂榮辱13.當地時間2023年8月22日,習近平主席在2023年金磚國家工商論壇閉幕式上發表致辭,強調:“堅定奉行‘大道之行,天下為公’。我們要有廣闊的胸懷,視天下為天下人的天下,致力于構建一個和諧美好的世界。”以下最符合求大同思想理念,旨在促進國內外共同繁榮與發展的是( )A.積極參與全球治理,加強國際合作,共同應對全球性挑戰B.推行文化封閉策略,保護本土文化免受外來文化入侵,維持文化獨特性C.強化單邊主義政策,確保本國利益最大化,不考慮國際合作與分享D.實行經濟自給自足,減少對外貿易依賴,以保障國家經濟安全14.“重民本”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核心理念之一。下列能體現這一理念的是( )①萬眾一心,眾志成城 ②天下興亡,匹夫有責③天地之大,黎元為本 ④治國有常,利民為本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15.下列行為與故事主題相符的有( )古代有一個人叫孟信,他當官時清廉自持,去官后兩袖清風,家里很清貧,一日三餐都沒有著落。一天,家里人趁孟信外出要把家里僅有的一頭病牛賣了來換柴米。孟信回家后發現此事,便對買主說:“這頭牛有病,稍微勞作就會發病,對你沒有什么用處。”盡管家人苦苦請求,但孟信堅決不賣病牛。①小海撿到財物后交還給失主②小美在公交車上給老人讓座③小天和同學約好一起打球后準時赴約④小樂外出游玩時不亂扔垃圾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二、分析說明題16.材料 在班級生活中,有的同學關心同學,主動幫助有困難的同學解決問題;有的同學在與他人發生矛盾時,能換位思考,寬容相待;有的同學答應別人的事情,一定會努力做到。(1)上述材料中同學們的行為分別體現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核心思想理念中的哪些內容?(2)請你談談在班級生活中傳承這些核心思想理念的重要性。17.材料 我國政府近年來不斷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加大對農村地區的投入,改善農村基礎設施,提高農民生活水平,促進城鄉協調發展。(1)我國政府的這些舉措體現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哪一核心思想理念?(2)結合材料,談談這一理念對社會發展的意義。參考答案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D C B C D C C B B D題號 11 12 13 14 15答案 C A A D A1.D【詳解】本題考查歷久彌新的思想理念。①②④:分析題文材料,越來越多的候鳥選擇在這里越冬棲居,成為北海市碧海藍天間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這得益于尊重、順應大自然運行的規律;得益于貫徹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得益于堅持與天地萬物和諧共生,故①②④說法正確;③: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故③說法錯誤;故本題選D。2.C【詳解】本題考查歷久彌新的思想理念。C:中華民族倡導做人做事 要從每個人所處的環境、條件出發,既懷抱夢想,又關注現實,在實踐中探求真知,按照事物的實際情況正確對待和處理事情。從自己的實際情況出發,制訂合理的學習計劃,并付諸行動體現了腳踏實地、實事求是的思想,故C符合題意;A:這是缺乏腳踏實地的思想的表現,故A說法錯誤;B:這是不能正確對待學習過程中的困難的表現,故B說法錯誤;D:這是缺乏主見的表現,故D說法錯誤;故本題選C。3.B【詳解】本題考查歷久彌新的核心理念。B:分析題文材料,王進喜提出小鉆頭大鉆具“填滿式”鉆井法,經過多次改進和實驗,成功研制出控制井斜的“填滿式鉆具結構”,提高了鉆井質量。這說明王進喜具有創新意識,具有革故鼎新的創新意識,故B說法正確;ACD:這在材料中沒有體現出來,故ACD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B。4.C【詳解】本題考查歷久彌新的思想理念。①③④:依據教材知識,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是指中華民族主張“治國有常,而利民為本”,認為社會發展必須惠及人民,滿足人民實際的利益需求,讓人民過上安定富足的生活。故①③④說法正確;②:經濟發展不能以犧牲環境為代價,故②說法錯誤;故本題選C。5.D【詳解】本題考查歷久彌新的思想理念。A: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意思是如果能夠一天新,就應保持天天新,新了還要更新。故A說法錯誤;B:奉法者強則國強,奉法者弱則國弱。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國家不會永遠富強,也不會長久貧弱。執行法度的人堅決,國家就會富強;執行法度的人軟弱,國家就會貧弱,故B說法錯誤;C:意思是為春天萌生,夏天滋長,秋天收獲,冬天儲藏。故C說法錯誤;D:“天地之大,黎元為先”的意思為天地雖然廣袤無垠,但是黎民百姓才是國家的根本。故D說法正確;故本題選D。6.C【詳解】本題考查傳承核心理念。②④:分析題文材料,傳統中的守株待兔遇到了新情況,運用導航提醒,這體現了革故鼎新,與時俱進的核心理念;前方有樹樁,告訴我們要腳踏實地,實事求是,故②④符合題意;①:這不是追求獨特,標新立異,故①說法錯誤;③:這與題文的主旨內容不符,故③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C。7.C【詳解】本題考查傳承核心思想理念。C:根據所學,重民本,要求我們遵循“民惟邦本,本固邦寧”的古訓,充分認識人民在國家中的地位和作用,愛民保民利民。據此,題文中的做法有利于讓發展的成果惠及人民群眾,故C說法正確;A:我們不可能滿足所有人的實際利益需求,故A說法錯誤;B:徹底解決,說法絕對化,有利于緩解現階段的民生問題,故B說法錯誤;D:公平是相對的,沒有絕對公平,故D說法錯誤;故本題選C。8.B【詳解】本題考查傳承核心思想理念。①②③:我們要尊重父母長輩,重視他們的需求和感受,在他們需要時給予幫助,孝敬父母、關愛親人,故①②③說法正確;④:父母也不是圣人,也會出現過錯,完全順從他們的意見是愚孝,故④說法錯誤;故本題選B。9.B【詳解】本題考查對待人民的正確做法。B:依據教材知識,分析選項,我們對待人民的正確做法是站穩人民立場,不斷增強為人民服務的本領,故B符合題意;A:我們要重視人民的需求,故A說法錯誤;C:確保,說法絕對。我們要維護人民的個人合法利益,故C說法錯誤;D:題干涉及對待人民的正確做法,不涉及軍事力量,故D說法錯誤;故本題選B。10.D【詳解】本題考查歷久彌新的思想理念。D:守誠信,要求我們做到真實無欺、言行一致。“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以信待人,不信思信;不信待人,信思不信。”我們應當樹立誠信意識,做誠實守信的人。季布一諾體現了誠信的品質,故D說法正確;A:這體現了尊師的要求,故A不符合題意;B:這一詩句形容人刻苦自勵,立志雪洗圖強,最后可以苦盡甘來,故B不符合題意;C:這則成語本義指管仲和鮑叔牙之間的深厚友情,故C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D。11.C【詳解】本題考查個人守護正義。C:買到假冒偽劣產品后撥打12315舉報,通過正當的途徑維護了自己的合法權益,C正確;A:網暴他人的評論是違法行為,公民要遵守法律法規,正確行使權利,A錯誤;B:在大街上模仿前面腿腳不便的人走路,是不尊重他人的表現,B錯誤;D:在地鐵上堅決不讓一身灰塵的工人坐在身邊,是不尊重他人的表現,D錯誤;故本題選C。12.A【詳解】本題考查中華文化。A:面對更加多元的世界,對話多一分、對抗就少一分,包容多一點、隔閡就少一點。這體現尚和合求大同,故A符合題意;BCD:題文中并未涉及誠信、正義、仁愛、以人民為中心、知廉恥懂榮辱,故BCD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A。13.A【詳解】本題考查求大同的思想。A:依據教材知識,分析選項,積極參與全球治理,加強國際合作,共同應對全球性挑戰符合求大同思想理念,旨在促進國內外共同繁榮與發展,故A符合題意;B:我們實行文化開放,不能閉鎖,故B說法錯誤;C:我們需要考慮國際合作與分享,杜絕單邊主義,故C說法錯誤;D:選項的做法與對外發展無關,故D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A。14.D【詳解】本題考查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的相關知識。①:“萬眾一心,眾志成城”指人們形容團結一致,共同克服困難,沒有體現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故①不符合題意;②:“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意思是國家的興衰,每一個普通人都有一份責任,沒有體現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故②不符合題意;③:“天地之大,黎元為本”指無論天地有多廣袤,都應以黎民百姓為先,體現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故③符合題意;④:“治國有常,利民為本”指治理國家的根本途徑是利民,體現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故④符合題意;故本題選D。15.A【詳解】本題考查守誠信。①③:孟信故事的主題是誠信,小海撿到財物后交還給失主,小天和同學約好一起打球后準時赴約,都體現了誠信,故①③符合題意;②:小美在公交車上給老人讓座,體現了講仁愛,②不符合題意;④:小樂外出游玩時不亂扔垃圾,體現了尚和合,④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A。16.(1)關心幫助同學體現了“講仁愛”;換位思考、寬容相待體現了“尚和合”;答應的事努力做到體現了“守誠信”。(2)有利于營造良好的班級氛圍,增強班級凝聚力;有利于培養同學們的良好品德,促進同學們的成長和發展;有利于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強同學們的文化自信等。【分析】考點考查:傳承核心思想理念。能力考查: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核心素養:政治認同、道德修養。【詳解】(1)第一步:審設問,明確主體、作答范圍及作答角度。本題的設問主體為學生,需要運用傳承核心思想理念的有關知識,從道理說明類習題的角度進行作答。第二步:審材料,提取關鍵詞,鏈接教材知識。關鍵詞①:有的同學關心同學,主動幫助有困難的同學解決問題→可鏈接講仁愛。關鍵詞②:有的同學在與他人發生矛盾時,能換位思考,寬容相待→可鏈接尚和合。關鍵詞③:有的同學答應別人的事情,一定會努力做到→可鏈接守誠信。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2)第一步:審設問,明確主體、作答范圍及作答角度。本題的設問主體為學生,需要運用傳承核心思想理念的有關知識,從意義類習題的角度進行作答。第二步:審材料,提取關鍵詞,鏈接教材知識。關鍵詞:有的同學關心同學,主動幫助有困難的同學解決問題;有的同學在與他人發生矛盾時,能換位思考,寬容相待;有的同學答應別人的事情,一定會努力做到→可鏈接營造良好的班級氛圍,增強班級凝聚力;培養同學們的良好品德,促進同學們的成長和發展;增強同學們的文化自信。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17.(1)重民本。(2)有利于縮小城鄉差距,促進社會公平正義;有利于提高農民的生活質量,增強農民的幸福感和獲得感;有利于推動農村經濟社會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穩定,實現共同富裕等。【分析】考點考查:核心思想理念。能力考查:分析材料的能力、運用教材知識的能力。核心素養:政治認同。【詳解】(1)第一步:審設問,明確主體、作答范圍及作答角度。本題的設問主體為政府,需要運用核心思想理念的有關知識,從體現類習題的角度進行作答。第二步:審材料,提取關鍵詞,鏈接教材知識。關鍵詞:加大對農村地區的投入,改善農村基礎設施,提高農民生活水平→可鏈接重民本。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2)第一步:審設問,明確主體、作答范圍及作答角度。本題的設問主體為政府,需要運用核心思想理念的有關知識,從意義類習題的角度進行作答。第二步:審材料,提取關鍵詞,鏈接教材知識。關鍵詞①:改善農村基礎設施,提高農民生活水平→可鏈接有利于提高農民的生活質量,增強農民的幸福感和獲得感。關鍵詞②:促進城鄉協調發展→可鏈接有利于縮小城鄉差距,促進社會公平正義;有利于推動農村經濟社會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穩定,實現共同富裕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