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七年級道德與法治下冊新部編版第四單元第十一課《遠離違法犯罪》課時練習學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_考號:___________一、單選題1.2024年12月13日,湖北省咸寧市中級人民法院對中國國家男子足球隊原主教練李某案依據刑法公開宣判,李某被以受賄罪、行賄罪、單位行賄罪、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罪、對非國家工作人員行賄罪數罪并罰判處有期徒刑二十年。材料表明( )A.刑法是懲治一切違法行為、保護國家和人民利益的有力武器B.應受刑罰處罰是犯罪的必然法律后果C.社會危害性是犯罪的最本質特征D.不犯罪是人們行為的底線2.道德與法治課上,某學習小組對以下案例進行分析。分析正確的是( )案情簡介:李某某多次在小區快遞站竊取他人快遞。判決結果:經縣人民法院審理,以盜竊罪判處李某某拘役四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2000元。①判決依據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②多次竊取他人物品具有嚴重社會危害性③李某某的違法行為應承擔行政責任④判決中的拘役屬于主刑,罰金屬于附加刑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3.2024年12月30日,河北省邯鄲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公開宣判未成年人張某某、李某、馬某某故意殺人一案。被告人張某某被判處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李某被判處有期徒刑十二年;馬某某被進行專門矯治教育。該案例警示我們( )A.未成年人受到法律特殊保護 B.要珍惜美好生活,遠離犯罪C.違法行為要受到刑法的制裁 D.有勇有謀,和犯罪斗爭到底4.下列判決書(節選)中“____”處應該填寫的正確內容是( )判決書(節選) 本院認為,被告人周某從建筑物內向外拋擲物品,數量較大,情節________,其行為已構成高空拋物罪、據此,依照________相關規定,判決如下:被告人周某犯高空拋物罪,判處有期徒刑九個月,并處罰金3000元。+A.嚴重《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B.嚴重《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C.輕微《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D.輕微《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法》5.某校七年級(1)班在學習“法不可違”這一內容時,老師將同學們劃分成不同類型的學習小組展開學習。如果你被分到刑事違法行為判斷小組,下面最適合的案例是( )A.未經他人同意,將他人的頭像制作成表情包B.張某和其團伙在路上碰瓷,敲詐他人錢財C.于某在十字路口闖紅燈,不聽交警勸阻D.房東錢某起訴租客未按合同協議支付房租6.“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很多犯罪都不是一朝一夕鑄成的,因此,我們要防微杜漸。下列選項中的詩句與“防微杜漸”所蘊含的道理一致的是( )A.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B.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C.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D.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7.我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規定,未成年人不得有“沉迷網絡”“參與賭博”等不良行為;規定未成年人“參與賭博賭資較大”等屬于嚴重不良行為。青少年應____,加強自我防范,預防違法犯罪。( )①認真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提高自身素質②珍惜美好生活,認清犯罪危害,遠離犯罪③增強法治觀念,依法自律④我行我素,自由發展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8.在2024年6月26日國際禁毒日來臨之際,某校舉行了“珍愛生命,遠離毒品”演講比賽。下列素材可以選用的是( )①明辨是非,杜絕不良行為②預防犯罪,過健康人生③現代時尚,可以適度嘗鮮④科普宣傳,防患于未然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9.下面漫畫中小男孩的行為是( )①懦夫的表現,會助長犯罪分子的囂張氣焰②正確的,應在保護自身安全的前提下與違法犯罪作斗爭③能夠沉著冷靜,善于同違法犯罪作斗爭的表現④面對違法犯罪有勇有謀的表現,值得提倡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10.下列對漫畫《王天與李明》的分析,你最贊同的是( )A.社會上已經不存在不利于青少年成長的因素B.李明應記住搶劫者的體貌特征,交錢離開后伺機報警C.王天的做法說明未成年人不具備自我保護的意識和能力D.與違法犯罪作斗爭是每個公民的責任,李明的做法過于軟弱11.下列關于刑法、犯罪、刑罰的表述,錯誤的是( )A.刑法是保護國家和人民利益、懲治犯罪的有力武器B.犯罪是具有嚴重社會危害性、具有刑事違法性、應當受到刑罰處罰的行為C.刑事違法是犯罪在法律上的表現D.刑法分為主刑和附加刑12.李某等人在體育館觀看比賽時,起哄、打鬧,向場內投擲礦泉水瓶,展示不文明標語。工作人員多次勸阻,他們就是不聽。工作人員報警,隨后民警將他們帶走。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李某等人因擾亂公共秩序被公安機關處以治安行政處罰。上述材料表明( )①維護良好的社會秩序離不開法律保障②李某等人的行為具有嚴重社會危害性③違反法律的行為應承擔相應法律責任④法律規范人們的行為,保障社會生活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①③④13.為加強校園法治宣傳教育,提高學生法治觀念,學校邀請“法治副校長”為同學們進行一次法治宣傳演講。下列可以作為演講內容的是( )①不違法是人們行為的底線②刑罰分為主刑和附加刑兩大類③預防犯罪,需要我們杜絕不良行為④憲法是保護國家和人民利益、懲治犯罪的有力武器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4.未成年人身心尚未成熟,社會經驗不足,在面對不法侵害時,容易受到傷害。下面做法正確的是( )①提高警惕,增強防范意識和能力 ②面對不法侵害,要忍氣吞聲,任其作為③要不計代價,敢于和犯罪分子搏斗④當權益受到侵害時,要及時尋求法律幫助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15.短視頻博主趙某專注國風造型創作,在平臺積累5.6萬粉絲。某公司運營的換臉軟件私自將趙某視頻納入素材庫,用戶通過該軟件可選用趙某視頻進行“換臉”,會員還可下載無水印視頻。對某公司的做法,下列點評正確的有( )①是為了更好服務客戶,無可厚非②擅自使用趙某的作品,構成侵權③違反了民法典的規定,需要擔責④違背誠信原則,缺乏社會責任感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6.2025年1月29日,某環球激光巨幕影城內,一對母子因嫌前排座位不佳,強占后排他人座位。被占座者與其理論引發爭吵,這對母子態度蠻橫,并揚言“我就坐,你管不著我”,最終導致電影無法正常放映,300多人被迫退票。此事引起了網友的熱議,下列熱議你認可的是( )A.前排座位不佳,觀影效果受影響,該母子霸占后排座位情有可原B.被占座者與該母子理論是有維權意識的表現,值得提倡和鼓勵C.該母子侵犯了其他觀影群眾的合法權益,必須承擔刑事責任D.該母子的行為嚴重擾亂了社會治安,具有嚴重社會危害性二、分析說明題17.抵制飯圈文化,樹立正確價值觀近一段時間以來,“飯圈”亂象引發各方關注。據報道,“飯圈”群體中有不少是“95后”“00后”甚至未成年人。為抵御和消除畸形“飯圈文化”對青少年的不良影響,某校法制副校長面向全體師生開展了一場法治講座。【以案釋法】14歲初中生小丁癡迷某乒乓球運動員,加入粉絲群后參與“線下應援”活動,通過群主號召集資2萬元購買高價比賽門票。小丁觀賽時因向場內投擲熒光棒干擾比賽被警告,后又與其他粉絲尾隨運動員至酒店房間,偷拍并泄露其行程信息。經查,該粉絲群存在偽造運動員簽名售賣、煽動未成年人超額消費等行為。法律鏈接《民法典》第十九條 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經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認;但是,可以獨立實施純獲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第一千零三十二條 人享有隱私權。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刺探、侵擾、泄露、公開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隱私權。隱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寧和不愿為他人知曉的私密空間、私密活動、私密信息。《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二十四條有關規定,擾亂文化、體育等大型群眾性活動秩序的,處警告或罰款。(1)小丁參與的2萬元集資行為是否有效 請說明理由。并結合材料和所學知識,對小丁的行為進行評析。【以案為戒】15歲的初中生小楊在觀看全國青少年乒乓球錦標賽時,因不滿對方選手得分,多次帶頭喝倒彩、投擲礦泉水瓶,導致比賽多次中斷。離場時,小楊還與對方球迷發生肢體沖突,損壞場館座椅。經查,小楊所在觀眾區有20余名未成年人參與辱罵運動員,其中3人因擾亂秩序被警方警告。(2)依據兩個案例,從體育精神與法律規范角度,分別談談我們青少年應如何文明參與賽事活動。18.【崇尚法治精神提升法治素養】【法治護航】2024年9月21日,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教育法》正式施行。為普及國防教育,增強全民國防觀念,某校學生制作了“國防教育人人有責”的主題展板。展板一 展板二2024年9月13日,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一次會議表決通過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教育法》,自2024年9月21日起施行。 為了普及和加強國防教育,發揚愛國主義精神,促進國防建設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根據憲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制定本法。(1)請運用“法治教育”的相關內容,分析上述展板內容分別體現了哪些道理。【與法同行】2025年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指出:落實寬嚴相濟、懲教結合,對未滿十四周歲初中生殺害同學埋尸案主犯依法判處無期徒刑,同案未參與犯罪預謀和加害行為的被告人,依法不予刑事處罰,由相關部門專門矯治教育。案件再現被告人張某某、李某(均時年13周歲)與同班同學王某某(被害人,歿年13周歲)存在矛盾,經張某某提議,二人多次共謀殺害王某某后平分其錢財。之后,張某某、李某以及馬某某三人把王某某約到一廢棄蔬菜大棚進行了殺害及掩埋。(2)青少年應該從上述案例中汲取哪些教訓?19.中學生應通過新聞洞察社會,將思政課堂與社會實踐結合。既要學透理論,又要關注現實,在觀察與思考中培育道德品質、提升法治素養,讓青春在與時代同行中綻放光彩。請你閱讀以下兩則新聞,運用所學知識,按要求作答。新聞一 新聞二2025年3月25日,四川省巴州區回風街道某小區一男子被高空墜物砸中頭部受傷倒地。接警后,民警迅速趕赴現場開展調查處置工作。經查,江某(男,35歲)、吳某(男,47歲)在該小區4棟1單元21樓進行裝修作業時,因焊接操作失當,致使一塊方鋼掉落,砸中正在該單元樓下駕駛三輪車的楊某(男,33歲)頭部,致楊某經搶救無效死亡。 2024年7月,王某某、徐某某未經任某某同意,在網上對任某某的頭像進行評論,并用帶有侮辱性、誹謗性的不當言論對任某某進行攻擊。這對任某某心理、生活造成極大影響。因此任某某將兩人訴至法院,法官認真聽取雙方陳述,研判所提供證據材料,對雙方進行調解。被告向原告賠禮道歉,并賠償精神撫慰金2000元。(1)針對新聞一中的案例,有同學認為楊某的死亡是江某、吳某行為失當造成的后果,并非出于故意,因而應免于刑事處罰。如果讓你對這一觀點進行反駁,你會怎么說?(2)請運用所學知識對新聞二中人物的行為進行評價。20.【材料分析】材料一 2024年5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20周年。20年來,道路交通安全法歷經三次修訂,交通肇事賠償、醉駕入刑、駕駛資格考試管理等內容不斷更新,持續破解網約車、外賣快遞車等新業態發展帶來的交通管理新問題,為正確處理道路交通活動中的各種社會關系、嚴格規范執法提供了法律依據。材料二 2025年全國人大常委會工作報告,透露了2025年度國家立法“發力點”。在經濟領域,我國將制定民營經濟促進法、國家發展規劃法、金融法、金融穩定法、耕地保護和質量提升法等;社會、文化領域立法將繼續推進,2025年將制定法治宣傳教育法、社會救助法、托育服務法、檢察公益訴訟法等;在完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方面,將繼續推進生態環境法典編纂工作,并制定國家公園法和原子能法等。(1)請依據上述材料,談談我國法律的作用。【案例分析】徐某因涉嫌危險駕駛罪,被判處拘役二個月十五日,并處罰金人民幣三千元。同學們運用所學知識,擬寫徐某的判決書。有一位同學這樣寫道:“此案經合議庭評議,依據____,判決如下:判處徐某行政拘留14天,罰金2萬元。(2)請在上面“判決書”橫線處填上正確的法律名稱,并依據所學知識,分析“判決書”中的判決是否合理。試卷第1頁,共3頁試卷第1頁,共3頁《七年級道德與法治下冊新部編版第四單元第十一課《遠離違法犯罪》課時練習》參考答案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B D B B B A B B B B題號 11 12 13 14 15 16答案 D D A C D B1.B2.D3.B4.B5.B6.A7.B8.B9.B10.B11.D12.D13.A14.C15.D16.B17.(1)小丁參與的2萬元集資行為無效。理由:小丁是14歲初中生,屬于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集資2萬元的行為與其年齡、智力不相適應,且未經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認。評析:①小丁癡迷運動員并參與“線下應援”活動,說明他有自己的興趣愛好,但他參與集資、干擾比賽、偷拍并泄露運動員行程信息等行為是錯誤的。②他參與集資,違反了《民法典》中關于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民事法律行為的規定;干擾比賽,違反了《治安管理處罰法》的相關規定;偷拍并泄露運動員行程信息,侵犯了他人的隱私權,這些行為都屬于違法行為,應受到法律的制裁。③小丁作為未成年人,法律意識淡薄,缺乏正確的價值觀和行為準則,需要加強法治教育和價值觀引導,增強自我保護意識和辨別是非的能力。(2)從體育精神角度:樹立正確的勝負觀,尊重對手,尊重比賽規則,保持良好的體育道德風尚,為運動員加油助威,展現文明素養。從法律規范角度:學習相關法律法規,增強法律意識,自覺遵守法律,不做擾亂賽事秩序、侵犯他人權益的行為,如不隨意投擲物品、不辱罵運動員等,做到依法參與賽事活動。18.(1)展板一: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教育法》,體現了法律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的;法律具有規范作用,規范全體社會成員的行為;全國人大常委會行使國家立法權。展板二:根據憲法和其他相關法律制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教育法》,體現了憲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礎和立法依據,其他法律是根據憲法制定的;我國堅持依法治國,不斷完善法律法規體系。(2)青少年要增強法治觀念,自覺遵守法律,不做違法犯罪的事;要學會正確處理與他人的矛盾,不能采用極端方式;要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提高道德素養,明辨是非。19.(1)江某、吳某的行為屬于高空拋物,即便并非出于故意,但其行為已經造成他人死亡這一嚴重后果,說明其行為具有嚴重的社會危害性,已觸犯了我國刑法,屬于刑事違法行為,理應受到刑罰處罰。(2)①任某某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能夠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值得我們學習。②王某某、徐某某的行為屬于違法行為,侵犯了他人的人格尊嚴這警示我們,在網絡生活中要遵守道德和法律,不侵犯他人的合法權益。③法官能夠做到依法調解,公正司法,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④材料中人物的行為啟示我們要增強法律意識,學會依法辦事,依法規范自己的行為。20.(1)①法律維護社會秩序。法律通過規范全體社會成員的行為,實現社會的有序運行;通過建立和實行各種社會制度,維護社會的文明和諧。②法律促進社會發展。法律為促進各行業各領域事業發展,建立健康有序、富有活力的社會秩序,提供方向指引和有力保障。(2)①法律名稱:《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②判決不合理。因為判決書中的“行政拘留”屬于行政違法行為要承擔的行政責任,而徐某實施的是刑事違法行為(犯罪),應受到刑罰處罰。答案第1頁,共2頁答案第1頁,共2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