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5年四川省達州市中考二模道德與法治試題學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_考號:___________一、單選題1.2024年5月3日至6月25日,嫦娥____經歷53天的太空之旅、實現世界首次月球____采樣返回,填補了人類對月背地質的認識空臼。( )A.三號 正面 B.四號 反面 C.五號 保處 D.六號 背面2.2024年7月15-18日,中國共產黨第二十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會議在京召開。全會最重要的成果是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____,推進____的決定》。( )①發展新質生產力②實現民族復興偉業③全面深化改革④中國式現代化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3.2025年1月7日,西藏日喀則定日縣發生6.8級地震,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達州市某中學道德與法治教師以此為背景設計議題式教學活動,并設置以下兩個子議題:子議題一:青春擔當——分析青年志愿者在抗震救災中如何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子議題二:生命至上——探究抗震救災行動如何體現“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下列可作為子議題討論素材的是( )①截至2025年1月14日,地震共記錄余震3614次,災區余震風險持續存在②達州市“藍天救援隊”青年突擊隊連夜馳援災區,搭建臨時安置點3處③解放軍某部醫療隊在災區設立流動醫院,累計救治傷員1200余人次④某企業青年員工自發組織捐款,購買價值50萬元的御寒物資運往災區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4.2024年達州“身邊好人”獲得者王素芳,12年堅持資助宣漢縣山區留守兒童,累計捐款15萬元,并組建“愛心媽媽”團隊定期開展心理輔導,幫助260余名兒童重拾學習信心。她的善舉詮釋了“止于至善”的精神境界。關于“止于至善”,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止于至善”要求我們從小事做起,積少成多,積善成德B.“止于至善”是成年人的追求,與中學生無關C.“止于至善”意味著必須完全放棄個人利益D.“止于至善”只需停留在思想層面,無需付諸行動5.2024年12月,央視播出反腐專題片《持續發力縱深推進》,披露湖南省某市住建局原局長左某利用職務便利,在工程承攬、項目審批等方面為他人謀取利益,非法收受財物共計870萬元。此案警示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應( )①法定職責必須為,嚴格依法行使權力②法無授權不可為,堅決杜絕權力濫用③有權可以任性,權力無需接受監督④規范權力運行,但可適當放寬程序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6.2025開年以來,我國民營經濟領域捷報頻傳:比亞迪新能源汽車全球銷量突破100萬輛,大疆無人機在農業植保市場占有率達65%,字節跳動旗下TikTokShop跨境電商交易額同比增長120%。在四川,民營經濟貢獻了全省56%的稅收、62%的進出口總額。這表明( )①民營經濟是推動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②我國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③民營經濟已成為國民經濟的主導力量④我國堅持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7.2024年12月3日,國際乒聯公布2024年第49周世界排名,中國選手王楚欽、孫穎莎包攬男單、女單世界第一。作為“00后”運動員代表,他們用拼搏詮釋了青春的力量。作為新時代青少年,我們應該( )①樹立遠大理想,將個人命運與國家發展緊密結合②腳踏實地,勇于創新,在實踐中錘煉過硬本領③弘揚愛國主義精神,自覺維護國家榮譽和利益④追求個人成功,無需關注社會和國家發展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8.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起草過程中,國務院通過多種渠道廣泛征求意見:-1月10日,召開黨外人士座談會,聽取各民主黨派中央、全國工商聯負責人和無黨派人士代表意見-1月15日,通過中國政府網聯合25家網絡平臺開展“我向總理說句話”網民建言征集活動,累計收到留言超200萬條-1月20日,將報告征求意見稿印發各地區、各部門、各單位征求意見這一過程體現了( )①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是維護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廣泛、最真實、最管用的民主②人民當家作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特征③我國公民可以直接參與國家事務的管理④民主集中制是我國國家機構的根本活動原則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9.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底:-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達2.97億,占總人口21.1%;65歲及以上人口達2.17億,占總人口15.4%-全國人均水資源占有量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35%,萬元GDP用水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8倍這反映出我國當前面臨的主要挑戰有( )①人口老齡化加劇,社會保障壓力增大②人均資源占有量低,資源利用效率亟待提高③城鄉區域發展差距持續擴大④生態環境質量已根本好轉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0.2024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上,四川省展區重點展示了三星堆文物數字復原技術、自貢彩燈智能制造等文化創新成果,同時與英國、法國等國簽署多項文化合作協議。這一舉措體現了( )①我國堅持對外開放,積極吸收人類文明的一切成果②文化交流互鑒是推動文化創新發展的重要途徑③我國以更加開放的姿態參與全球文化治理④中華文化已全面超越其他民族文化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1.2024年12月30日,世界最長高速公路隧道——新疆烏尉高速天山勝利隧道全線貫通。該隧道穿越天山山脈,將烏魯木齊至庫爾勒的行車時間從7小時縮短至3小時,對促進新疆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大意義。這表明我國( )A.堅持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保障少數民族自治權B.貫徹各民族共同繁榮方針,推動區域協調發展C.已徹底消除民族地區與東部地區的發展差距D.將民族工作作為黨和國家工作的中心12.2025年2月1日,美國政府宣布對進口自中國的電動汽車加征100%關稅,對進口自墨西哥的鋼鐵產品加征25%關稅。這一舉措( )A.符合經濟全球化發展趨勢,有利于全球貿易自由化B.是維護美國國家利益的正當行為,其他國家無權干涉C.違背世貿組織規則,是典型的貿易保護主義表現D.有利于解決全球貿易失衡問題,促進世界經濟復蘇13.2025年央視春晚舞臺上,中法歌手聯袂演繹《美美與共》,將中國民歌《茉莉花》與法國香頌《玫瑰人生》創新融合,展現東西方文化對話的魅力。這一表演( )A.說明世界文化已實現完全融合,差異不復存在B.表明中華文化是最優秀的文化,無需借鑒其他文化C.體現了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鑒而豐富D.證明文化交流必須以我為主,摒棄外來文化14.2025年3月,中泰緬老四國警方聯合開展“曙光行動”,搗毀緬北電詐園區12個,抓獲犯罪嫌疑人860名,解救被困人員420名。這一行動體現了中國( )①踐行總體國家安全觀,堅決維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②積極參與全球安全治理,展現負責任大國擔當③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主導國際反詐合作④以實際行動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二、分析說明題15.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2025年3月5日,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在北京召開,會議聚焦民生熱點,審議通過了多項惠民政策。某校積極響應號召,利用周末組織學生開展"兩會精神進社區"社會實踐活動,引導學生關注社會發展,培養親社會行為。問題:(1)列舉兩種你了解本次全國兩會精神的具體途徑。(2)該校為何要利用周末開展此類社會實踐活動?(3)作為中學生,我們應如何踐行親社會行為?16.【聚焦新年賀詞凝聚奮進力量】2025年1月1日,國家主席習近平發表新年賀詞,某校九年級(3)班同學圍繞賀詞展開探究學習,請你參與活動。活動一:賀詞點贊四川奮斗者:達州“95后”電力工程師王強帶領團隊攻克特高壓輸電技術難題,助力西部清潔能源外送;涼山“慢火車”乘務組30年如一日服務彝族村寨,見證山區群眾從脫貧到振興;成都“青年創客”團隊研發地震預警AI系統,精度達國際領先水平;自貢“鹽工”后代創新非遺扎染技藝,作品亮相巴黎時裝周。(1)結合“高揚民族精神”知識,分析材料中奮斗者體現的時代價值。活動二:同學們制作學習卡片,請補充完整:賀詞摘錄 知識鏈接“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是共產黨人的初心” ①(黨的宗旨與初心)____“中國將堅定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 ②(全球治理與中國擔當)____(2)請將上表知識鏈接部分補充完整。活動三:賀詞寄語青年:“每一代人的長征路,都要走好自己的步伐。”學校計劃開展“賡續紅色血脈,共建文明校園”主題活動。(3)請設計一種可操作的活動形式,并說明實施步驟。要求:突出達州元素,培養責任擔當意識。三、綜合探究題17.中國共產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加快建設科技強國。達州市某校九(2)班的學生們圍繞“科技賦能發展”議題開展探究性學習,搜集到以下材料,請你參與其中。材料一 2025年4月,達州本土企業「川東智控」研發的地下工程智能勘探機器人驚艷亮相數字中國峰會。該設備突破毫米級精準探測技術,使隧道施工效率提升40%,成本降低35%,成功打破德國企業在該領域20年的技術壟斷。更值得關注的是,企業宣布將核心算法開源共享,已吸引全球12個國家的研究機構加入聯合研發,國際工程協會評價:"中國西部正在改寫地下工程智能裝備的規則"。材料二 達州市「賨州科創谷」已孵化出「科技四劍客」:川東智控(智能裝備)、巴山云算(邊緣計算)、駟馬智造(工業機器人)、神農AI(農業物聯網)。自2023年實施"創新裂變計劃"以來,達州通過"政府引導+企業主體+院校協作"模式,引進院士團隊6支,建成國家級重點實驗室2個,形成"基礎研究-技術攻關-成果轉化"的完整創新鏈。探究問題:(1)分析「川東智控」技術突破的國際意義。(2)達州「科技四劍客」集群式崛起的深層動因有哪些?(3)該班擬向達州市政協提交《關于加強人工智能倫理治理的提案》,請完善提案框架并總結活動收獲。2025年四川省達州市中考二模道德與法治試題參考答案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D B D A A B A B A A題號 11 12 13 14答案 B C C B15.(1)通過觀看新聞聯播專題報道、查閱《人民日報》兩會專刊、參加學校組織的"模擬政協"活動、瀏覽中國政府網政策解讀欄目等方式了解。(2)①青少年處于社會化關鍵期,通過實踐能直觀感受民生政策,增強制度認同;②參與社區政策宣傳能培養公共參與能力,提升社會責任感;③將兩會精神與社區服務結合,有助于塑造"家國情懷"核心素養,實現知行合一。(3)①主動研究兩會提案,如關注達州鄉村振興議題;②參與社區志愿服務,宣傳醫保改革等惠民政策;③組織“小記者進社區”活動,調研民生政策落實效果;④通過社會實踐理解個人與社會的關系,在奉獻中實現人生價值。16.(1)①踐行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凝聚建設現代化四川的強大力量;②弘揚改革創新的時代精神,激發全社會創新創造活力;③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遞向上向善的社會正能量;④展現勞動者風采,營造勞動光榮、技能寶貴的社會風尚;⑤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彰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2)知識鏈接補充:①黨的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初心和使命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②中國堅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積極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做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3)活動設計示例:活動名稱:重走“川陜革命路”校園微馬拉松實施步驟:路線設計:在校內設置“巴山烽火”“赤化全川”等主題打卡點,融入達州紅色地標知識;任務設置:每公里處設置黨史問答關卡(如“達州籍紅軍將領是誰?”);團隊協作:以班級為單位完成5公里接力跑,模擬紅軍長征精神;成果展示:制作活動vlog,在升旗儀式上播放并表彰“最佳毅行獎”;實踐延伸:組織優勝者赴達州紅軍烈士陵園開展志愿服務。17.(1)①打破西方技術壁壘,提升我國智能裝備領域國際話語權;②通過開源共享推動全球技術進步,彰顯中國開放創新格局;③削弱發達國家技術壟斷優勢,維護我國科技安全;④為發展中國家提供技術突圍新范式。(2)①實施創新驅動戰略,構建"基礎研究-應用開發"全鏈條體系;②深化"政產學研"協同;③創新資源配置機制(如政府引導基金、科技專項貸款);④營造"敢為人先"的創新文化(如包容失敗、重獎突破)。(3)提案框架案由:AI技術濫用導致隱私侵權、算法歧視等倫理風險建議:立法層面:制定《人工智能倫理審查條例》,建立技術倫理委員會監管層面:推行AI系統"倫理合格證"制度教育層面:在中小學開設"AI倫理"校本課程活動收獲:①增強公共參與意識,理解"中國式民主"的治理效能;②培育法治觀念,認識科技發展與倫理規范的辯證關系;③提升系統思維,學會從"技術創新-社會治理"多維角度分析問題。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