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考題猜想專題02 物質的特性題組一 天平使用的誤差分析題組二 密度的計算——空心問題題組三 密度的計算——物質鑒別題組四 密度的計算——混合物的密度題組五 沸騰及沸騰的條件題組六 影響蒸發快慢的因素題組七 生活中的三態變化題組八 熔化與凝固的探究實驗題組一 天平使用的誤差分析1.(2023秋 余姚市校級期中)實驗室有一架天平,其標尺的最大刻度為10g,一位同學使用這架天平稱取23g食鹽,但操作過程中錯將20g的砝碼放在了天平左盤的位置,并將游碼調到標尺3g的位置,然而在加食鹽的過程中,他突然發現自己的錯誤,但此時食鹽和砝碼的位置已不能調換,請給他一個的建議,使他繼續實驗,并準確量出食鹽的質量( )A.將游碼移到標尺6g的位置后繼續添加食鹽至天平平衡B.將游碼移到標尺9g的位置后繼續添加食鹽至天平平衡C.在左盤中再加一個10g的砝碼,并將游碼移到標尺6g的位置后繼續添加食鹽至天平平衡D.在左盤中再加一個10g的砝碼,并將游碼移到標尺7g的位置后繼續添加食鹽至天平平衡【答案】D【解答】解:根據天平的稱量原理:m左=m右+m游碼,故A中,將游碼移到標尺6g的位置后繼續添加食鹽至天平平衡,相當于右盤中食鹽的質量是m=20g-6g=14g,故不正確;B中,游碼移到標尺9g的位置后繼續添加食鹽至天平平衡,相當于右盤中食鹽的質量是m=20g-9g=11g,故不正確;C中,左盤中再加一個10g的砝碼,并將游碼移到標尺6g的位置后繼續添加食鹽至天平平衡,相當于右盤中食鹽的質量是m=30g-6g=24g,故不正確;D中,左盤中再加一個10g的砝碼,并將游碼移到標尺7g的位置后繼續添加食鹽至天平平衡,相當于右盤中食鹽的質量是m=30g-7g=23g,故正確;故選:D。2.(2025秋 鄞州區校級月考)小科在進行“測量小石塊質量”實驗時,發現砝碼盒中的50g砝碼生銹了,且標尺也損壞無法使用。小科牢記了老師在上課時教的:若砝碼生銹,則測量值將會小于真實值。于是,小科想到,只要將鐵銹的質量計算出來,那么同樣可以利用生銹的砝碼準確地測得小石塊的質量。已知該砝碼盒最大砝碼為50g,最小砝碼為5g,小科進行了以下實驗:①將天平調平;②用鑷子將生銹50g的砝碼放在右盤,在左盤放入2個20g砝碼和1個10g的砝碼,發現指針向右偏轉1.5格;③再在左盤放入1個5g的砝碼,發現指針向左偏轉1格。由此可得,50g砝碼上的鐵銹質量為( )g。A.1 B.3 C.5 D.7【答案】B【解答】解:設50g砝碼上的鐵銹質量為m,指示盤上的一小格表示的質量為x,根據②提供的條件有,50g+m-1.5x=2×20g+10g,即m=1.5x----Ⅰ根據③提供的條件有,50g+m=2×20g+10g+5g-x,即m=5g-x----Ⅱ聯立Ⅰ、Ⅱ式組成方程組解得,m=3g。故B正確,ACD錯誤。故選:B。3.(2024秋 拱墅區校級月考)某同學用天平測量一塊不規則的鐵塊的質量。(1)在測量前,若指針靜止在如乙圖所示位置,則應 。(2)據丙圖可知:此不規則鐵塊的質量為 。(3)用天平測量物體質量時,下列情況中會造成測量結果比實際質量小的是 。A.調節天平橫梁平衡時,指針偏向分度盤中央刻度線的右側就開始測量B.調節天平橫梁平衡時,忘記把游碼放在標尺左端的零刻度線處C.使用已被嚴重磨損的砝碼D.讀游碼時以其右端所對刻度為準【答案】(1)向右調節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2)28.2g;(3)A【解答】解:(1)由圖所示,指針偏左,則應向右調節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2)由圖知,標尺的分度值為0.2g,物體的質量為:m=20g+5g+3.2g=28.2g;(4)A、調節橫梁平衡時,指針偏向分度盤的右側,則稱量過程中,在右盤加的砝碼會偏少,測量結果偏小;B、調節天平平衡時,忘了把游碼放在左端的零刻度線處,相當于提前在右盤添加了小砝碼,在讀數時,加上這部分質量,測量結果會偏大;C、使用嚴重磨損的砝碼,則在右盤所加砝碼偏多,讀數偏大;D、讀游碼時以其右端所對刻度為準,則讀數偏大。由以上分析知,A符合題意。故答案為:(1)向右調節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2)28.2g;(3)A。4.(2023秋 嘉興期末)小嘉用一架實驗室的舊天平測量一枚雞蛋的質量。(1)小嘉將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將游碼移至標尺“0”刻度線,發現指針在分度盤前左右擺動,如圖甲所示。小嘉接下來的操作應是 。(2)小嘉發現無論怎樣操作,天平指針總略偏向分度盤左側。于是,他在天平右盤中放入幾粒米,調節天平平衡后再進行測量。放入雞蛋,調節天平再次平衡時,砝碼和游碼如圖乙所示。此時,測出的雞蛋質量為 g。(3)用此方法測出的雞蛋質量 (選填“偏小”、“準確”或“偏大”)。【答案】(1)將平衡螺母向右調節使橫梁平衡;(2)51;(3)準確【解答】解:(1)根據圖甲可知,指針偏左,所以平衡螺母向右調節,使橫梁平衡。(2)(3)無論怎樣調節平衡螺母,指針總略偏向分度盤左側,于是在天平的右盤中放入幾粒米后重新調節平衡并進行了測量,即此時這幾粒米相當于和天平的右盤是一個整體,此時天平橫梁平衡,用此天平測量物體依然準確;所以,在隨后的測量中,只要天平能重新平衡,左盤所放物體的質量仍然等于右盤中砝碼總質量與游碼示數之和,即雞蛋的質量m=50g+1.0g=51.0g。故答案為:(1)將平衡螺母向右調節使橫梁平衡;(2)51;(3)準確。5.(2024秋 余姚市期末)在“測量物體的質量“的實驗中,某實驗小組將托盤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后,天平如圖所示。(1)測量物體質量前,甲同學調節天平平衡的方法是:向左調節平衡螺母,使指針停在分度盤中央刻度線,然后將游碼向左移至零刻度線處。乙同學認為甲同學的操作有誤,則正確的操作方法是 。(2)若沒發現甲的錯誤,仍用該天平稱小石塊的質量,最終所加砝碼和游碼移動情況如圖乙所示,則物體的實際質量應為 g。(3)丙同學想稱取5g食鹽,在左右兩盤各放一張稱量紙,調節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后,右盤放5克砝碼,左盤添加一定量食鹽后,發現指針偏向中央刻度線左側,則丙同學接下來的操作應是 。【答案】(1)先將游碼向左移至零刻度線處,然后調節平衡螺母至天平平衡;(2)47.6;(3)從左盤取下適量食鹽,使天平平衡。【解答】解:(1)乙同學認為甲同學的操作有誤,則正確的操作方法是:先將游碼向左移至零刻度線處,然后調節平衡螺母至天平平衡。(2)根據乙圖可知,砝碼質量為:20g+20g+5g=45g;標尺上的分度值為0.2g,則游碼的質量為3g,那么小石塊稱量的質量為:45g+3g=48g;由于測量前游碼沒有對準0刻度,它的質量顯示為0.4g,因此應該將它減去,即石塊實際質量為:48g-0.4g=47.6g。(3)左盤添加一定量食鹽后,發現指針偏向中央刻度線左側,說明左盤食鹽的質量偏大,則丙同學接下來的操作應是:從左盤取下適量食鹽,使天平平衡。故答案為:(1)先將游碼向左移至零刻度線處,然后調節平衡螺母至天平平衡;(2)47.6;(3)從左盤取下適量食鹽,使天平平衡。題組二 密度的計算——空心問題6.(2023秋 義烏市校級月考)a、b兩個小球分別由ρ甲=4g/cm3、ρ乙=5g/cm3的甲、乙兩種材料制成,兩小球質量之比為ma:mb=6:5。體積之比為Va:Vb=3:4。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若只有一個球是空心,則a球是空心的B.若只有一個球是空心,將空心球的空心部分裝滿水后,兩球總質量相等C.若只有一個球是空心,則空心球的空心部分與實心部分體積之比為1:4D.若兩球均是空心的,a球的空心部分體積可以比b球的空心部分體積大【答案】B【解答】解:ABC、由ρ=可得,甲、乙兩種材料的體積之比(即實心部分的體積之比):==×=×=32>34,若只有一個球是空心,由前面計算可知b球的體積大于其材料的體積,故b球一定是空心,a球一定是實心,故A錯誤;因兩球的體積之比為Va:Vb=3:4,則可設a球的體積為3V,b球的體積為4V,由前面計算可知b球材料的體積為2V,b球空心部分的體積Vb空=Vb-Vb實=4V-2V=2V,所以,空心球的空心部分與實心部分體積之比為Vb空:Vb實=2V:2V=1:1,故C錯誤;將空心球的空心部分裝滿水后,水的體積等于空心部分的體積,則兩球總質量分別為:a的質量為m=3V×4g/cm3=12g/cm3V;b的總質量m'=2V×5g/cm3+2V×1g/cm3=12g/cm3V,兩球總質量相等,故B正確;D、若兩球均是空心的,根據Va實:Vb實=3:2,可設a球材料的體積為3V′,則b球材料的體積為2V′,則兩球的實際體積之比為:=3:4;整理可得:Vb空=Va空+2V′>Va空,所以,a球的空心部分體積不可能比b球的空心部分體積大,故D錯誤。故選:B。7.(2023秋 吳興區校級月考)由同種材料組成的A、B兩金屬球的質量分別為81g、50g,體積分別為30cm3、25cm3,若其中有一個金屬球是實心的,則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A金屬球一定是空心的B.B金屬球一定是實心的C.該材料的密度可能為2g/cm3D.該材料的密度一定為2.7g/cm3【答案】D【解答】解:A的密度ρA===2.7g/cm3,B的密度ρB===2g/cm3所以實心球是A,這種金屬球的密度是2.7g/cm3.B金屬球是空心的,故ABC錯誤,D正確。故選:D。8.(2023秋 北侖區期末)“蓮蓮”是第十九屆杭州亞運會的吉祥物之一,興趣小組的同學用同一材料,通過3D打印機制作出一大一小兩個“蓮蓮”,如圖所示,大“蓮蓮”是空心的,其質量為84g,體積為100cm3,小“蓮蓮”是實心的,其質量為28g,體積為20cm3。求:(1)制作“蓮蓮”的材料密度;(2)大“蓮蓮”空心部分的體積。【答案】(1)制作“蓮蓮”的材料密度為1.4g/cm3;(2)大“蓮蓮”的空心體積為40cm3【解答】解:(1)制作“蓮蓮”的材料密度為ρ===1.4g/cm3;(2)根據密度公式ρ=可知,大“蓮蓮”的實心體積為V大實===60cm3,大“蓮蓮”的空心體積為:V大空=V大-V大實=100cm3-60cm3=40cm3答:(1)制作“蓮蓮”的材料密度為1.4g/cm3;(2)大“蓮蓮”的空心體積為40cm3題組三 密度的計算——混合物的密度9.(2024 寧波自主招生)若某人血液中血漿的體積分數為55%,血漿的密度為1.03×103千克/米3,而血細胞的密度為1.08×103千克/米,則該人血液的密度為 千克/米3。【答案】1.05×103。【解答】解:設血液的體積為V,血液中血漿的體積:V1=55%V,血液血細胞的體積:V2=(1-55%)V,根據密度公式得,血液中血漿的質量:m1=ρ1V1,血液血細胞的質量:m2=ρ2V2,血液的質量:m=m1+m2=ρ1V1+ρ2V2,該人血液的密度為:ρ===≈1.05×103kg/m3。故答案為:1.05×103。10.(2023秋 柯橋區月考)有一個塑料礦泉水瓶,上面標有“600mL”的字樣,某同學用天平測得其總質量為616g。他喝完后測得空瓶的質量為10g。(1)此礦泉水的密度為 kg/m3。(2)若此同學喝掉的礦泉水后,則剩下的礦泉水和瓶的總質量為 g。(3)若在瓶中放入400g水和194g的酒精,剛好裝滿,則此混合溶液的密度為 g/cm3。【答案】(1)1.01×103;(2)515;(3)0.99。【解答】解:(1)瓶子的容積:V=600mL=600cm3,某同學用天平測得其總質量為616g,他喝完后測得空瓶的質量為10g,礦泉水的質量:m=616g-10g=606g,礦泉水的密度:ρ礦泉水===1.01g/cm3=1.01×103kg/m3;(2)喝掉礦泉水后,剩下的礦泉水和瓶的總質量為:m′=616g-m=616g-×606g=515g;(3)水和酒精的總質量m總=400g+194g=594g,由題意可得,此混合溶液的體積V=600cm3,則混合溶液的密度為:ρ混合液===0.99g/cm3。故答案為:(1)1.01×103;(2)515;(3)0.99。11.(2023秋 義烏市校級月考)如圖所示,是我國C919大型客機,其質量參數如表。C919在使用材料上,采用了大量的先進復合材料,如鋁鋰合金、鈦合金等。全機結構質量的20%使用新型鋁鋰合金材料,這樣可以減小飛機機身的質量,提高標準商載質量。C919客機已基本完成各項飛行試驗,現在已經進入首飛階段。(已知航空燃油的密度為0.8×103kg/m3,ρ鋁合金=2.5×103kg/m3,ρ鋁鋰=2.1×103kg/m3)特征質量 C919(標準航程型)最大起飛質量 72500kg最大著陸質量 66600kg最大燃油質量 19560kg標準商載質量 15920kg全機結構質量 42000kg(1)C919需加多少升航空燃油才能將油箱加滿?(2)C919采用密度較小的新型國產鋁鋰合金材料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提高標準商載質量,若在不改變其設計結構的情況下,采用新型國產鋁鋰合金材料要比用普通的鋁合金材料時提高的標準商載質量是多少?(3)C919的機翼由A、B兩種密度不同的材料混合制成,混合后的材料密度小,強度大。若A、B按質量比1:2混合后的密度與A、B按體積比4:3混合后的密度相等。則機翼中A、B兩種材料的密度之比為 (設混合前后機翼總體積不變)。【答案】(1)C919需加24450升航空燃油才能將油箱加滿;(2)在不改變其設計結構的情況下,采用新型國產鋁鋰合金材料要比用普通的鋁合金材料時提高的標準商載質量是1600kg;(3)3:8。【解答】解:(1)根據ρ=知油箱加滿需加的燃油的體積:V燃油===24.45m3=24450L;(2)鋁鋰合金材料的質量:m鋁鋰=20%×m全機=20%×42000kg=8400kg,鋁鋰合金材料的體積;V鋁鋰===4m3;若用鋁合金材料,則這部分的質量為:m鋁=ρ鋁V鋁=ρ鋁V鋁鋰=2.5×103kg/m3×4m3=10000kg,提高的標準商載質量為:Δm=m鋁-m鋁鋰=10000kg-8400kg=1600kg;(3)設A、B兩種材料的密度分別為ρA、ρB,則A、B按質量比1:2混合后的密度為:ρAB===,A、B按體積比4:3混合后的密度為:ρAB===,因為A、B按質量比1:2混合后的密度與A、B按體積比4:3混合后的密度相等,則=,解得:或(不符合題意,舍去)。答:(1)C919需加24450升航空燃油才能將油箱加滿;(2)在不改變其設計結構的情況下,采用新型國產鋁鋰合金材料要比用普通的鋁合金材料時提高的標準商載質量是1600kg;(3)3:8。題組四 密度的計算——求物體的質量和體積12.(2023秋 樂清市校級月考)一個瓶子質量為200g,裝滿水后總質量為400g。那么裝滿酒精后總質量為(ρ水=1×103kg/m3,ρ酒精=0.8×103kg/m3)( )A.400g B.450g C.360g D.160g【答案】C【解答】解:瓶子裝滿水后,水的質量為m水=400g-200g=200g,瓶子的容積,即水的體積為V水=V===200cm3,200cm3酒精的質量為m酒精=ρ酒精V=0.8g/cm3×200cm3=160g,裝滿酒精后總質量為m=200g+160g=360g,故C正確,ABD錯誤。故選:C。13.(2023秋 吳興區校級月考)有兩只質量和容積都相同的瓶子裝滿了不同液體,經測定一瓶是水,總質量是5千克,另一瓶是煤油,(ρ煤油=0.8克/厘米3)總質量是4.2千克,那么( )A.瓶子的質量是0.5千克 B.瓶子的質量是0.8千克C.瓶子的容積是4分米3 D.瓶子的容積是3.8分米3【答案】C【解答】解:設瓶的質量為m瓶,瓶的容積為V,則裝滿水和酒精的體積相同,都是V,由題知,m瓶+m水=5kg,----①m瓶+m酒精=4.2kg,-----②①-②得:m水-m酒精=0.8kg,由ρ=得:ρ水V-ρ酒精V=0.8kg,1×103kg/m3×V-0.8×103kg/m3×V=0.8kg,解得:V=4×10-3m3=4dm3,代入①得:m瓶+1×103kg/m3×4×10-3m3=5kg,解得:m瓶=1kg。故C正確,ABD錯誤。故選:C。14.(2023秋 海曙區期中)一個空瓶質量為m0,裝滿水后的總質量為m1.若先在瓶內裝一些金屬顆粒后總質量為m2,再往瓶中裝水至滿瓶后的總質量為m3.則瓶內金屬顆粒的密度為( )A.ρ水 B.ρ水C.ρ水D.ρ水【答案】D【解答】解:空瓶裝滿水:m水=m1-m0,空瓶容積:V=V水==,金屬粒的質量:m金=m2-m0,瓶中裝了金屬粒后再裝滿水,此時瓶中水的質量m'水=m3-m2,此時瓶中水的體積:V'水==,金屬粒的體積:V金=V-V'水= - ,金屬粒的密度:ρ==ρ水故選:D。15.(2023秋 寧海縣期中)一個瓶子里有不多的水,烏鴉喝不到水,聰明的烏鴉就銜了很多的小石塊填到瓶子里,水面上升到瓶口,烏鴉喝到了水。若瓶子的容積為450mL,內有0.2kg的水,已知石塊密度為2.6×103kg/m3,求。(1)烏鴉投入其中的石塊的體積。(2)投入石塊的總質量。【答案】(1)烏鴉投入其中的石塊的體積是250cm3;(2)投入石塊的總質量是0.65kg。【解答】解:(1)0.2kg水的體積V水===2×10-4m3=200cm3,烏鴉投入其中的石塊的體積V石=V瓶子-V水=450cm3-200cm3=250cm3;(2)投入石塊的總質量m石=ρ石V石=2.6×103kg/m3×250×10-6m3=0.65kg。答:(1)烏鴉投入其中的石塊的體積是250cm3;(2)投入石塊的總質量是0.65kg。題組五 沸騰及沸騰的條件16.(2023春 北侖區期中)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賽龍舟、吃粽子也成為人們過節的重要習俗。小彤看見媽媽在家煮粽子時,鍋中水沸騰后改用“小火”繼續煮。針對這種做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改用“小火”可以提高水的沸點,能更快的將粽子煮熟B.用“大火”可使水沸騰更劇烈,沸點升高,不應該改用“小火”C.水沸騰后,改用“小火”水溫升高較慢,鍋中水不易被燒干D.水沸騰后,用“大火”或“小火”煮,水溫都不變,用“小火”煮可節能【答案】D【解答】解:A、改用“小火”沒有改變水面上氣壓,不能改變水的沸點。不符合題意。B、改用“大火”沒有改變水面上氣壓,不能改變水的沸點。不符合題意。C、水沸騰后,無論用“小火”還是“大火”,水的溫度都保持不變。不符合題意。D、水沸騰后,用“大火”或“小火”煮,水溫都不變,用“小火”煮可節能。符合題意。故選:D。17.(2024春 鎮海區校級期中)某興趣小組以甲、乙、丙三個相同的小燒杯盛等量的水,在同一環境下以相同的熱源同時加熱,如圖所示,甲杯為隔酒精加熱,乙杯為隔水加熱,丙杯為隔油加熱,加熱一段時間后,測得小燒杯外大燒杯中物質的溫度已處于一穩定值,關于此時小燒杯中水的說法正確的( )A.甲、乙、丙溫度均相同,但只有乙、丙中水沸騰B.甲、乙、丙溫度均相同,但只有丙中水沸騰C.三杯水溫度是t甲<t乙=t丙,只有乙、丙中水沸騰D.三杯水溫度是t甲<t乙=t丙,只有丙中水沸騰【答案】D【解答】解:酒精的沸點低于水的沸點,油的沸點高于水的沸點。大燒杯中物質的溫度已處于一穩定值說明酒精,水和油正在沸騰。要讓小燒杯中的水沸騰必須要達到水的沸點和繼續吸收熱量。對于甲而言,無法達到水的沸點,所以甲中的水不會沸騰;對于乙而言,杯內外水的溫度相同,無法吸收熱量,所以乙中的水不會沸騰;對于丙而言,油溫高于水溫,滿足水沸騰的條件,所以丙中的水會沸騰。故選:D。18.(2023春 慈溪市校級期中)如圖所示,甲實驗中燒杯內盛有水,試管內盛有乙表中所列的一種液體,在標準大氣壓下,若對燒杯底部繼續加熱,最終發現試管內的液體發生沸騰,則試管內盛的液體是( )A.水 B.酒精 C.煤油 D.水或酒精【答案】B【解答】解:甲實驗中燒杯內盛有水,在標準大氣壓下,水的沸點是100℃,故水沸騰時溫度是100℃,并且溫度不再上升,而乙試管的液體能沸騰,說明乙試管液體溫度低于100℃,故試管內的液體是酒精。故選:B。19.(2023秋 柯橋區期末)T1℃時,將質量相等的甲、乙兩種固態晶體材料分別放在兩個燒杯中,用同樣的酒精燈加熱,每隔一段時間記錄溫度數據并繪制成如圖所示的圖像,請回答:(1)乙在熔化過程中,溫度保持 ℃不變。(2)甲的熔點比乙的沸點 (填“高”或“低”)。【答案】T2;高。【解答】解:(1)晶體熔化時吸收熱量,溫度不變,由圖知乙在0~t1之間吸收熱量,溫度升高說明乙處于固態升溫過程;在t1~t2之間吸收熱量,溫度保持不變,說明這段時間內乙處于熔化過程,此時乙的溫度保持T2℃不變;t2~t3之間乙吸收熱量,溫度升高,說明這段時間乙處于液態升溫過程,t3時間以后,乙吸收熱量,溫度保持不變,說明t3之后,乙處于沸騰過程,此時乙的溫度為T3℃,故可知乙的沸點為T3℃。(2)由圖知甲在0~t2之間吸收熱量,溫度升高,說明甲處于固態升溫過程,在t2之后,溫度保持不變,說明t2之后,甲處于熔化狀態,甲的熔點為T4℃,由圖知T4>T3,故甲的熔點比乙的沸點高。故答案為:T2;高。題組六 影響蒸發快慢的因素20.(2025 浙江模擬)“曬紙”是將剛生產的濕紙,通過自然蒸發使紙張變干。若無風情況下在杭州為了更快完成曬紙工序,下列晾曬方式最合理的是( )A.B.C.D.【答案】C【解答】解:AB、太陽在南方,順著太陽光的方向,照射到紙上的太陽光較少,濕紙的溫度較低,蒸發較慢,曬干需要的時間較長,故AB錯誤;C、紙面朝向太陽,并且南面的支架低,北面的支架高,南面的濕紙不會擋住太陽光,使得兩張濕紙的溫度都較高,蒸發較快,曬干時間較短,故C正確;D、兩個紙面雖然朝向太陽,但是支架靠得太近,會導致南面的濕紙擋住照向北面濕紙的太陽光,使得北面的濕紙溫度較低,蒸發較慢,曬干時間較長,故D錯誤。故選:C。21.(2024春 寧波期末)小科發現媽媽每次洗完頭發后,總是用電吹風吹濕頭發,而且還用梳子不停地抖動頭發,這是為什么呢?( )A.用電吹風吹濕頭發,主要是為了加快水分表面的空氣流動;減慢水分蒸發B.用梳子不停地抖動頭發主要是為了提高水的溫度,以加快水分蒸發C.用梳子不停地抖動頭發主要是為了減少水的表面積,加快水分蒸發D.用梳子不停地抖動頭發主要是為了增加水的表面積,加快水分蒸發【答案】D【解答】解:洗完頭發后,為讓頭發干快些,用電吹風吹濕頭發,主要是為了加快水分表面的空氣流動,加快水分蒸發;用梳子不停的抖動頭發,這樣是為了增加水的表面積,加快水分蒸發。故選:D。22.(2023秋 衢州期末)某科學興趣小組查閱到干果機的工作原理:采用發熱絲加熱,通過開關溫控器可控制溫度在35~70℃之間,同時配帶一個風扇,通過風扇將熱風吹出,將切成片的水果放入干果機內。很快達到風干的效果。由于是通過熱風循環抽走食材的水分,所以食材的營養得到了大部分的保留和富集。小明認為適當升高溫度能加快水果中水分的蒸發,設計了如下實驗。①在每塊玻璃板上各放1張相同的圓濾紙片②在a玻璃板的圓濾紙片上滴2滴水,其余每張圓濾紙片都滴1滴水③c玻璃板下方用酒精燈加熱,d玻璃板上方用紙板來回扇動,其他不做處理④用秒表測出各圓濾紙片上水變干所需的時間下列實驗組合能驗證小明觀點的是( ) A.ab B.ac C.bc D.cd【答案】C【解答】解:小明認為適當升高溫度能加快水果中水分的蒸發,也就是液體溫度升高,蒸發加快。所以實驗過程應該是探究液體蒸發快慢與溫度的關系,需要保持液體表面積和上方空氣流動速度相同,只改變液體的溫度,且滴上的水滴相同才能控制表面積相同,因此選擇的是b和c。故選:C。23.(2024春 慈溪市期中)學習了影響液體蒸發快慢的因素后,小麗同學猜想液體蒸發快慢可能還與液體的種類有關。請你利用下面提供的實驗樣品,設計實驗驗證小麗的猜想是否正確。(1)實驗中應控制液體上方空氣流動的快慢、液體的表面積和 都相同。(2)實驗室已提供裝好酒精和水的幾個樣品,如圖甲所示。按實驗要求,選擇圖甲中 兩個樣品進行對比,能夠比較方便地進行研究。(3)若一個同學選好兩個液體樣品后,將一個放在室內,另一個放在室外,經過相同時間后進行對比,他這樣做 (填“正確”或“不正確”)。(4)按要求正確選擇樣品并進行正確操作,經過相同時間后樣品的情況如圖乙所示。據此,你認為小麗的猜想 (填“正確”或“不正確”)。【答案】(1)液體溫度;(2)a、b;(3)不正確;(4)正確。【解答】解:(1)影響液體蒸發的因素有三個:液體上方空氣流動的快慢、液體與空氣接觸的面積和液體溫度。題目中已經控制了前兩個,所以答案為第三個因素:溫度;這種方法叫做控制變量法。(2)要想對蒸發的快慢,必須控制兩種樣品的體積相同,在其他條件相同時,體積變化大的就是蒸發的快。所以要選:a、b。(3)要驗證液體種類對蒸發的影響,其他因素都要保持不變,若將一個放在室內,另一個放在室外的話,它們的溫度就不一樣,沒有辦法對比,所以這種做法是錯誤的。(4)從圖乙中情況可以看出:在兩種液體體積相同時,水減少的慢,酒精減少的快,因此可以證明小麗的猜想是正確的。故答案為:(1)液體溫度;(2)a、b;(3)不正確;(4)正確。題組七 生活中的三態變化24.(2024 舟山三模)霜降是二十四節氣中第十八個節氣,交節時間點在公歷10月23日前后,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個節氣,是秋季到冬季過渡的開始,最低氣溫可達到0℃左右。霜降后,清晨時分,會在野外的枯草上、樹葉上看到一層白色的霜,與之相對應的物態變化是( )A.凝華 B.液化 C.凝固 D.汽化【答案】A【解答】解:霜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凝華為固體的冰晶,附著在建筑物或植被表面,凝華放熱。故選:A。25.(2024春 海曙區期末)下列關于物態變化的描述中正確的是( )A.冬天,北方房屋窗戶玻璃的外表面易結冰花,是凝華現象B.夏天,駕駛汽車時常開冷空調,擋風玻璃內表面易起霧,是液化現象C.舞臺造霧常用干冰,霧的形成是干冰升華后,空氣溫度急劇下降,二氧化碳液化而形成的D.燒開水看到的白汽是水蒸氣液化后形成的【答案】D【解答】解:A、冬天,北方房屋窗戶玻璃的內表面易結冰花,冰花是水蒸氣遇冷凝華形成的,此過程是凝華現象,故A不符合題意;B、夏天,駕駛汽車時常開冷空調,擋風玻璃外表面易起霧,此霧是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的,故B不符合題意;C、舞臺造霧常用干冰,霧的形成是干冰升華后,空氣溫度急劇下降,水蒸氣液化而形成的,故C不符合題意;D、燒開水看到的白氣是水蒸氣液化后形成的,故D符合題意。故選:D。26.(2025 寧波模擬)如圖為簡易棉花糖機,使用時取少量蔗糖置于側壁扎有幾排小孔的易拉罐內,對易拉罐加熱,同時閉合開關,電動機工作,旋轉的易拉罐使糖水從四周甩出,用筷子將糖絲纏好,做成好看又好吃的棉花糖。整個過程中發生的物態變化有( )A.熔化、凝固 B.熔化、液化 C.汽化、凝固 D.熔化、凝華【答案】A【解答】解:如圖為簡易棉花糖機,使用時取少量蔗糖置于側壁扎有幾排小孔的易拉罐內,對易拉罐加熱,蔗糖熔化成糖水從四周甩出,用筷子將糖絲纏好,即糖水又通過凝固變成了蔗糖。因此整個過程中發生的物態變化是先熔化后凝固,故A符合題意,BCD不符合題意。故選:A。27.(2024春 海曙區期中)冬天,在暖和的教室窗玻璃上會“出汗”。有關這一現象的解釋:①“汗”出在玻璃窗上室內一面;②“汗”出在玻璃窗上室外一面;③“汗”是水蒸氣液化形成的;④“汗”是液態水,其中正確的( )A.①④ B.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C【解答】解:冬天,在暖和的教室窗玻璃上會“出汗”,這是因為熱的水蒸氣遇到冷的玻璃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沾在玻璃上,汗出在室內一面,故正確的是①③④,故C正確。故選:C。題組八 熔化與凝固的探究實驗28.(2023春 海曙區校級期中)如圖甲所示,架設兩套完全相同的加熱裝置,兩套裝置的試管中分別裝有少量等體積的M、N兩種固態物質。它們用相同熱源加熱時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如圖乙所示。在26min內,M物質從固體變為了液體,N物質始終是固體。根據圖象分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oab 為 M 物質的熔化圖象,oa′b′為 N 物質的沸騰圖象B.在 16~18min 內,M 物質處于固液共存狀態,不吸收熱量C.M 物質肯定是晶體,N 物質可能是非晶體D.M、N 物質熔化過程都持續了 10min【答案】C【解答】解:讀圖可知,M在 10~20min的10min 內,吸熱但溫度不變,說明此時物質達到了熔點,正在熔化,處于固液共存狀態,因此這種物質屬于晶體,oab 為 M 物質的熔化圖象;在26min內N物質始終是固體,N之所以溫度不變是因為水浴法加熱,水達到了沸點溫度不變導致的,故不能判斷是晶體還是非晶體,N物質有可能是非晶體,故ABD錯誤,C正確。故選:C。29.(2023秋 嵊州市期末)在做“海波熔化”的實驗時,他們采用如圖甲的實驗裝置。將裝有海波的大試管放入沸水中并取走酒精燈,溫度計A和B分別測量海波和燒杯中熱水的溫度。根據兩個溫度計的示數,繪制出了海波和熱水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如圖乙)。由圖象可知,在第8min時,大試管內的海波處于 (選填“固態”、“液態”或“固液共存態”)。第10min后,海波的熔化將 (選填“繼續”或“停止”)。【答案】見試題解答內容【解答】解:由圖象可知,從第5分鐘時,達到海波的熔點,開始熔化;第8分鐘時,海波正處于熔化階段,故海波處于固液共存態,到第10分鐘,海波不能繼續吸熱,海波的熔化將停止。故答案為:固液共存態;停止。30.(2023秋 上城區期末)小科和小金討論“水中加鹽后,凝固點是否會發生變化呢?”帶著這個問題,他們進行了如下實驗;將適量鹽溶入水中,并把鹽水用容器盛好放入冰箱,每隔一定時間,觀察鹽水的狀態,并記錄溫度。鹽水濃度(%) 10 14 18 22 26凝固點(℃) -7 -10.5 -14 -20 -1.7(1)實驗中某時刻溫度計的示數如圖甲所示,該時刻溫度是 ℃。(2)小科和小金分別通過實驗得到了鹽水的凝固圖像如圖乙所示,小科容器中的物質在第4分鐘時處于 (選填“固態”、“液態”或“固液共存態”)。(3)小科和小金發現所測的鹽水凝固點不同,由此做出猜想凝固點與鹽水的濃度有關。經多次實驗,得到表格數據,小科判斷鹽水濃度為22%時凝固點最低,其值為-20℃,你認為他的判斷是否準確,并說出理由 。【答案】(1)-4;(2)固液共存態;(3)不準確;理由是沒有進一步探究22%附近濃度的鹽水的凝固點。【解答】解:(1)由圖甲可知,溫度計的分度值為1℃,液柱的液面在0刻度線以下,是零下,所以該時刻溫度是-4℃;(2)由圖乙可知,小科容器中的物質在熔化過程中溫度保持不變,有固定的熔點,因此該物質為晶體,該物質從第3min開始熔化到第8min熔化結束,故該物質在第4min時正在熔化,因此處于固液共存態;(3)從表格中的數據可看出,鹽水的凝固點隨鹽水的濃度的增加先降低后升高。表中鹽水濃度為22%時凝固點最低,其值為-20℃,鹽水濃度在18%到22%和22%到26%之間還有19%、20%、23%、24%或者是22.5%等,都有可能在以上鹽水濃度時,鹽水的凝固點比-20℃還低,所以他的判斷不準確;故答案為:(1)-4;(2)固液共存態;(3)不準確;理由是沒有進一步探究22%附近濃度的鹽水的凝固點。31.(2023秋 定海區月考)寒冷的冬天,小舟發現水結成了冰,而旁邊的糖水卻沒有結冰。水中加糖能改變水的凝固點嗎?小舟取兩支規格相同的試管,常溫下分別加入等質量的水和糖水,放置在-8℃的恒溫箱中一段時間,觀察并記錄試管中液體的結冰情況,結果如表所示:1分鐘 3分鐘 5分鐘 6分鐘 9分鐘 12分鐘水 沒有結冰 開始結冰 冰塊較多 完全結冰 完全結冰 完全結冰糖水 沒有結冰 沒有結冰 開始結冰 結冰較多 完全結冰 完全結冰(1)小舟完成上述實驗需要用到的測量工具有 。(2)分析表中實驗結果,小舟認為在水中加糖可以改變凝固點。小普認為,該結論的證據還不夠充分,請你分析完善該實驗還需要進行的測量操作是 。(3)完善實驗后,小舟同學用食鹽重復上述實驗,觀察到同樣的現象。請結合該實驗現象和結論,分析有冰雪的冬天,公路上撒上食鹽冰雪更易熔化的原因: 。【答案】(1)秒表、天平;(2)測量糖水和水凝固時的溫度;(3)食鹽可以降低冰雪的熔點。【解答】解:(1)本實驗中需要測量出水和糖水結冰的時間及它們的質量,故完成上述實驗需要用到的測量工具有秒表、天平;(2)等質量的水和糖水,放置在-8℃的恒溫箱中,水先結冰,糖水后結冰,測量出糖水和水凝固時的溫度,可以說明水中加糖可以改變凝固點;(3)在有冰雪的公路上撒上食鹽,能夠降低冰雪的熔化溫度,使冰雪更易融化。故答案是:(1)秒表、天平;(2)測量糖水和水凝固時的溫度;(3)食鹽可以降低冰雪的熔點。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考題猜想專題02 物質的特性題組一 天平使用的誤差分析題組二 密度的計算——空心問題題組三 密度的計算——物質鑒別題組四 密度的計算——混合物的密度題組五 沸騰及沸騰的條件題組六 影響蒸發快慢的因素題組七 生活中的三態變化題組八 熔化與凝固的探究實驗題組一 天平使用的誤差分析1.實驗室有一架天平,其標尺的最大刻度為10g,一位同學使用這架天平稱取23g食鹽,但操作過程中錯將20g的砝碼放在了天平左盤的位置,并將游碼調到標尺3g的位置,然而在加食鹽的過程中,他突然發現自己的錯誤,但此時食鹽和砝碼的位置已不能調換,請給他一個的建議,使他繼續實驗,并準確量出食鹽的質量( )A.將游碼移到標尺6g的位置后繼續添加食鹽至天平平衡B.將游碼移到標尺9g的位置后繼續添加食鹽至天平平衡C.在左盤中再加一個10g的砝碼,并將游碼移到標尺6g的位置后繼續添加食鹽至天平平衡D.在左盤中再加一個10g的砝碼,并將游碼移到標尺7g的位置后繼續添加食鹽至天平平衡2.小科在進行“測量小石塊質量”實驗時,發現砝碼盒中的50g砝碼生銹了,且標尺也損壞無法使用。小科牢記了老師在上課時教的:若砝碼生銹,則測量值將會小于真實值。于是,小科想到,只要將鐵銹的質量計算出來,那么同樣可以利用生銹的砝碼準確地測得小石塊的質量。已知該砝碼盒最大砝碼為50g,最小砝碼為5g,小科進行了以下實驗:①將天平調平;②用鑷子將生銹50g的砝碼放在右盤,在左盤放入2個20g砝碼和1個10g的砝碼,發現指針向右偏轉1.5格;③再在左盤放入1個5g的砝碼,發現指針向左偏轉1格。由此可得,50g砝碼上的鐵銹質量為( )g。A.1 B.3 C.5 D.73.某同學用天平測量一塊不規則的鐵塊的質量。(1)在測量前,若指針靜止在如乙圖所示位置,則應 。(2)據丙圖可知:此不規則鐵塊的質量為 。(3)用天平測量物體質量時,下列情況中會造成測量結果比實際質量小的是 。A.調節天平橫梁平衡時,指針偏向分度盤中央刻度線的右側就開始測量B.調節天平橫梁平衡時,忘記把游碼放在標尺左端的零刻度線處C.使用已被嚴重磨損的砝碼D.讀游碼時以其右端所對刻度為準4.小嘉用一架實驗室的舊天平測量一枚雞蛋的質量。(1)小嘉將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將游碼移至標尺“0”刻度線,發現指針在分度盤前左右擺動,如圖甲所示。小嘉接下來的操作應是 。(2)小嘉發現無論怎樣操作,天平指針總略偏向分度盤左側。于是,他在天平右盤中放入幾粒米,調節天平平衡后再進行測量。放入雞蛋,調節天平再次平衡時,砝碼和游碼如圖乙所示。此時,測出的雞蛋質量為 g。(3)用此方法測出的雞蛋質量 (選填“偏小”、“準確”或“偏大”)。5.在“測量物體的質量“的實驗中,某實驗小組將托盤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后,天平如圖所示。(1)測量物體質量前,甲同學調節天平平衡的方法是:向左調節平衡螺母,使指針停在分度盤中央刻度線,然后將游碼向左移至零刻度線處。乙同學認為甲同學的操作有誤,則正確的操作方法是 。(2)若沒發現甲的錯誤,仍用該天平稱小石塊的質量,最終所加砝碼和游碼移動情況如圖乙所示,則物體的實際質量應為 g。(3)丙同學想稱取5g食鹽,在左右兩盤各放一張稱量紙,調節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后,右盤放5克砝碼,左盤添加一定量食鹽后,發現指針偏向中央刻度線左側,則丙同學接下來的操作應是 。題組二 密度的計算——空心問題6.a、b兩個小球分別由ρ甲=4g/cm3、ρ乙=5g/cm3的甲、乙兩種材料制成,兩小球質量之比為ma:mb=6:5。體積之比為Va:Vb=3:4。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若只有一個球是空心,則a球是空心的B.若只有一個球是空心,將空心球的空心部分裝滿水后,兩球總質量相等C.若只有一個球是空心,則空心球的空心部分與實心部分體積之比為1:4D.若兩球均是空心的,a球的空心部分體積可以比b球的空心部分體積大7.由同種材料組成的A、B兩金屬球的質量分別為81g、50g,體積分別為30cm3、25cm3,若其中有一個金屬球是實心的,則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A金屬球一定是空心的B.B金屬球一定是實心的C.該材料的密度可能為2g/cm3D.該材料的密度一定為2.7g/cm38.“蓮蓮”是第十九屆杭州亞運會的吉祥物之一,興趣小組的同學用同一材料,通過3D打印機制作出一大一小兩個“蓮蓮”,如圖所示,大“蓮蓮”是空心的,其質量為84g,體積為100cm3,小“蓮蓮”是實心的,其質量為28g,體積為20cm3。求:(1)制作“蓮蓮”的材料密度;(2)大“蓮蓮”空心部分的體積。題組三 密度的計算——混合物的密度9.若某人血液中血漿的體積分數為55%,血漿的密度為1.03×103千克/米3,而血細胞的密度為1.08×103千克/米,則該人血液的密度為 千克/米3。10.有一個塑料礦泉水瓶,上面標有“600mL”的字樣,某同學用天平測得其總質量為616g。他喝完后測得空瓶的質量為10g。(1)此礦泉水的密度為 kg/m3。(2)若此同學喝掉的礦泉水后,則剩下的礦泉水和瓶的總質量為 g。(3)若在瓶中放入400g水和194g的酒精,剛好裝滿,則此混合溶液的密度為 g/cm3。11.如圖所示,是我國C919大型客機,其質量參數如表。C919在使用材料上,采用了大量的先進復合材料,如鋁鋰合金、鈦合金等。全機結構質量的20%使用新型鋁鋰合金材料,這樣可以減小飛機機身的質量,提高標準商載質量。C919客機已基本完成各項飛行試驗,現在已經進入首飛階段。(已知航空燃油的密度為0.8×103kg/m3,ρ鋁合金=2.5×103kg/m3,ρ鋁鋰=2.1×103kg/m3)特征質量 C919(標準航程型)最大起飛質量 72500kg最大著陸質量 66600kg最大燃油質量 19560kg標準商載質量 15920kg全機結構質量 42000kg(1)C919需加多少升航空燃油才能將油箱加滿?(2)C919采用密度較小的新型國產鋁鋰合金材料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提高標準商載質量,若在不改變其設計結構的情況下,采用新型國產鋁鋰合金材料要比用普通的鋁合金材料時提高的標準商載質量是多少?(3)C919的機翼由A、B兩種密度不同的材料混合制成,混合后的材料密度小,強度大。若A、B按質量比1:2混合后的密度與A、B按體積比4:3混合后的密度相等。則機翼中A、B兩種材料的密度之比為 (設混合前后機翼總體積不變)。題組四 密度的計算——求物體的質量和體積12.一個瓶子質量為200g,裝滿水后總質量為400g。那么裝滿酒精后總質量為(ρ水=1×103kg/m3,ρ酒精=0.8×103kg/m3)( )A.400g B.450g C.360g D.160g13.有兩只質量和容積都相同的瓶子裝滿了不同液體,經測定一瓶是水,總質量是5千克,另一瓶是煤油,(ρ煤油=0.8克/厘米3)總質量是4.2千克,那么( )A.瓶子的質量是0.5千克 B.瓶子的質量是0.8千克C.瓶子的容積是4分米3 D.瓶子的容積是3.8分米314.一個空瓶質量為m0,裝滿水后的總質量為m1.若先在瓶內裝一些金屬顆粒后總質量為m2,再往瓶中裝水至滿瓶后的總質量為m3.則瓶內金屬顆粒的密度為( )A.ρ水 B.ρ水C.ρ水 D.ρ水15.一個瓶子里有不多的水,烏鴉喝不到水,聰明的烏鴉就銜了很多的小石塊填到瓶子里,水面上升到瓶口,烏鴉喝到了水。若瓶子的容積為450mL,內有0.2kg的水,已知石塊密度為2.6×103kg/m3,求。(1)烏鴉投入其中的石塊的體積。(2)投入石塊的總質量。題組五 沸騰及沸騰的條件16.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賽龍舟、吃粽子也成為人們過節的重要習俗。小彤看見媽媽在家煮粽子時,鍋中水沸騰后改用“小火”繼續煮。針對這種做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改用“小火”可以提高水的沸點,能更快的將粽子煮熟B.用“大火”可使水沸騰更劇烈,沸點升高,不應該改用“小火”C.水沸騰后,改用“小火”水溫升高較慢,鍋中水不易被燒干D.水沸騰后,用“大火”或“小火”煮,水溫都不變,用“小火”煮可節能17.某興趣小組以甲、乙、丙三個相同的小燒杯盛等量的水,在同一環境下以相同的熱源同時加熱,如圖所示,甲杯為隔酒精加熱,乙杯為隔水加熱,丙杯為隔油加熱,加熱一段時間后,測得小燒杯外大燒杯中物質的溫度已處于一穩定值,關于此時小燒杯中水的說法正確的( )A.甲、乙、丙溫度均相同,但只有乙、丙中水沸騰B.甲、乙、丙溫度均相同,但只有丙中水沸騰C.三杯水溫度是t甲<t乙=t丙,只有乙、丙中水沸騰D.三杯水溫度是t甲<t乙=t丙,只有丙中水沸騰18.如圖所示,甲實驗中燒杯內盛有水,試管內盛有乙表中所列的一種液體,在標準大氣壓下,若對燒杯底部繼續加熱,最終發現試管內的液體發生沸騰,則試管內盛的液體是( )A.水 B.酒精 C.煤油 D.水或酒精19.T1℃時,將質量相等的甲、乙兩種固態晶體材料分別放在兩個燒杯中,用同樣的酒精燈加熱,每隔一段時間記錄溫度數據并繪制成如圖所示的圖像,請回答:(1)乙在熔化過程中,溫度保持 ℃不變。(2)甲的熔點比乙的沸點 (填“高”或“低”)。題組六 影響蒸發快慢的因素20.“曬紙”是將剛生產的濕紙,通過自然蒸發使紙張變干。若無風情況下在杭州為了更快完成曬紙工序,下列晾曬方式最合理的是( )A. B.C. D.21.小科發現媽媽每次洗完頭發后,總是用電吹風吹濕頭發,而且還用梳子不停地抖動頭發,這是為什么呢?( )A.用電吹風吹濕頭發,主要是為了加快水分表面的空氣流動;減慢水分蒸發B.用梳子不停地抖動頭發主要是為了提高水的溫度,以加快水分蒸發C.用梳子不停地抖動頭發主要是為了減少水的表面積,加快水分蒸發D.用梳子不停地抖動頭發主要是為了增加水的表面積,加快水分蒸發22.某科學興趣小組查閱到干果機的工作原理:采用發熱絲加熱,通過開關溫控器可控制溫度在35~70℃之間,同時配帶一個風扇,通過風扇將熱風吹出,將切成片的水果放入干果機內。很快達到風干的效果。由于是通過熱風循環抽走食材的水分,所以食材的營養得到了大部分的保留和富集。小明認為適當升高溫度能加快水果中水分的蒸發,設計了如下實驗。①在每塊玻璃板上各放1張相同的圓濾紙片②在a玻璃板的圓濾紙片上滴2滴水,其余每張圓濾紙片都滴1滴水③c玻璃板下方用酒精燈加熱,d玻璃板上方用紙板來回扇動,其他不做處理④用秒表測出各圓濾紙片上水變干所需的時間下列實驗組合能驗證小明觀點的是( ) A.ab B.ac C.bc D.cd23.學習了影響液體蒸發快慢的因素后,小麗同學猜想液體蒸發快慢可能還與液體的種類有關。請你利用下面提供的實驗樣品,設計實驗驗證小麗的猜想是否正確。(1)實驗中應控制液體上方空氣流動的快慢、液體的表面積和 都相同。(2)實驗室已提供裝好酒精和水的幾個樣品,如圖甲所示。按實驗要求,選擇圖甲中 兩個樣品進行對比,能夠比較方便地進行研究。(3)若一個同學選好兩個液體樣品后,將一個放在室內,另一個放在室外,經過相同時間后進行對比,他這樣做 (填“正確”或“不正確”)。(4)按要求正確選擇樣品并進行正確操作,經過相同時間后樣品的情況如圖乙所示。據此,你認為小麗的猜想 (填“正確”或“不正確”)。題組七 生活中的三態變化24.霜降是二十四節氣中第十八個節氣,交節時間點在公歷10月23日前后,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個節氣,是秋季到冬季過渡的開始,最低氣溫可達到0℃左右。霜降后,清晨時分,會在野外的枯草上、樹葉上看到一層白色的霜,與之相對應的物態變化是( )A.凝華 B.液化 C.凝固 D.汽化25.下列關于物態變化的描述中正確的是( )A.冬天,北方房屋窗戶玻璃的外表面易結冰花,是凝華現象B.夏天,駕駛汽車時常開冷空調,擋風玻璃內表面易起霧,是液化現象C.舞臺造霧常用干冰,霧的形成是干冰升華后,空氣溫度急劇下降,二氧化碳液化而形成的D.燒開水看到的白汽是水蒸氣液化后形成的26.如圖為簡易棉花糖機,使用時取少量蔗糖置于側壁扎有幾排小孔的易拉罐內,對易拉罐加熱,同時閉合開關,電動機工作,旋轉的易拉罐使糖水從四周甩出,用筷子將糖絲纏好,做成好看又好吃的棉花糖。整個過程中發生的物態變化有( )A.熔化、凝固 B.熔化、液化 C.汽化、凝固 D.熔化、凝華27.冬天,在暖和的教室窗玻璃上會“出汗”。有關這一現象的解釋:①“汗”出在玻璃窗上室內一面;②“汗”出在玻璃窗上室外一面;③“汗”是水蒸氣液化形成的;④“汗”是液態水,其中正確的( )A.①④ B.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題組八 熔化與凝固的探究實驗28.如圖甲所示,架設兩套完全相同的加熱裝置,兩套裝置的試管中分別裝有少量等體積的M、N兩種固態物質。它們用相同熱源加熱時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如圖乙所示。在26min內,M物質從固體變為了液體,N物質始終是固體。根據圖象分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oab 為 M 物質的熔化圖象,oa′b′為 N 物質的沸騰圖象B.在 16~18min 內,M 物質處于固液共存狀態,不吸收熱量C.M 物質肯定是晶體,N 物質可能是非晶體D.M、N 物質熔化過程都持續了 10min29.在做“海波熔化”的實驗時,他們采用如圖甲的實驗裝置。將裝有海波的大試管放入沸水中并取走酒精燈,溫度計A和B分別測量海波和燒杯中熱水的溫度。根據兩個溫度計的示數,繪制出了海波和熱水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如圖乙)。由圖象可知,在第8min時,大試管內的海波處于 (選填“固態”、“液態”或“固液共存態”)。第10min后,海波的熔化將 (選填“繼續”或“停止”)。30.小科和小金討論“水中加鹽后,凝固點是否會發生變化呢?”帶著這個問題,他們進行了如下實驗;將適量鹽溶入水中,并把鹽水用容器盛好放入冰箱,每隔一定時間,觀察鹽水的狀態,并記錄溫度。鹽水濃度(%) 10 14 18 22 26凝固點(℃) -7 -10.5 -14 -20 -1.7(1)實驗中某時刻溫度計的示數如圖甲所示,該時刻溫度是 ℃。(2)小科和小金分別通過實驗得到了鹽水的凝固圖像如圖乙所示,小科容器中的物質在第4分鐘時處于 (選填“固態”、“液態”或“固液共存態”)。(3)小科和小金發現所測的鹽水凝固點不同,由此做出猜想凝固點與鹽水的濃度有關。經多次實驗,得到表格數據,小科判斷鹽水濃度為22%時凝固點最低,其值為-20℃,你認為他的判斷是否準確,并說出理由 。31.寒冷的冬天,小舟發現水結成了冰,而旁邊的糖水卻沒有結冰。水中加糖能改變水的凝固點嗎?小舟取兩支規格相同的試管,常溫下分別加入等質量的水和糖水,放置在-8℃的恒溫箱中一段時間,觀察并記錄試管中液體的結冰情況,結果如表所示:1分鐘 3分鐘 5分鐘 6分鐘 9分鐘 12分鐘水 沒有結冰 開始結冰 冰塊較多 完全結冰 完全結冰 完全結冰糖水 沒有結冰 沒有結冰 開始結冰 結冰較多 完全結冰 完全結冰(1)小舟完成上述實驗需要用到的測量工具有 。(2)分析表中實驗結果,小舟認為在水中加糖可以改變凝固點。小普認為,該結論的證據還不夠充分,請你分析完善該實驗還需要進行的測量操作是 。(3)完善實驗后,小舟同學用食鹽重復上述實驗,觀察到同樣的現象。請結合該實驗現象和結論,分析有冰雪的冬天,公路上撒上食鹽冰雪更易熔化的原因: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專題02 物質的特性【考題猜想】(原卷版).docx 專題02 物質的特性【考題猜想】(解析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