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蘇教版三年級科學下冊期末檢測卷(一)時間:60分鐘 滿分:100分題號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總分 等級得分一、填空題(28分)1.人們一般把風力從小到大劃分為_____________個等級。2.聲音是由物體的_____________產生的。鳥類的發聲器官是_____________。3.天然材料經過加工可以變成_____________材料。4.植物的_____________與其_____________有著密切的關系。5.陽春三月,釣魚園的桃花島上能看到許多小蜜蜂飛來飛去,說明桃花屬于_____________媒花。6.經過實驗我們發現鳳仙花的葉具有_____________陽光及_____________水分的作用。7.我們可以用_____________來記錄云量的變化。8.駱駝刺和梭梭樹這兩種植物都是地面部分長得_____________,有龐大的_____________。9.最適合制作降落傘傘面的材料是_____________。10.如圖,在一個長方形盒子上繃一根橡皮筋,中間支一塊木板把橡皮筋分成A、B兩段。分別彈撥這兩段,音調高的是_____________段。二、選擇題(28分)11.我知道一天中氣溫最高的時候一般是在( )。A.上午10點 B.中午12點 C.下午2點12.下列材料中,不適合用來做鼓面的是( )。A.薄鐵皮 B.橡膠薄膜 C.塑料薄膜13.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鋼化玻璃可以增加玻璃的強度和安全性B.在任何時候,玻璃的透明度都是越高越好C.畢昇是我國造紙術的發明者14.濕地是水位經常接近地表或被淺水覆蓋的土地。小科一家周末去下潭尾紅樹林公園郊游,他們能在公園里看到的植物有( )。A. 仙人掌B.秋茄C. 瓶子樹15.青苔用來吸收水分和養料,主要依靠的器官是( )。A.根 B.假根 C.表面的葉狀結構16.氣候是指一個地方多年的( )。A.天氣平均狀況 B.最高氣溫狀況 C.最低氣溫狀況17.下列選項中,表示風力為5級的現象是( )。A.小樹搖擺 B.煙柱直沖天 C.葉動紅旗展18.要比較兩杯體積相近的水的多少,最準確的方法是( )。A.用眼睛看 B.用手掂 C.用量筒量19.下列巖石中,硬度最大的是( )。A.石膏 B.花崗巖 C.石墨20.鋁箔擠塑板是一種( ),輕便保溫,便于加工。A.天然材料 B.人造材料 C.重金屬材料21.敲擊長短不同的管子,長度較短的管子,音調更( )。A.低 B.高 C.沒有區別22.聲音進耳道后會引起( )的振動。A.鼓膜 B.耳蝸 C.聽小骨23.鳥類的發聲的器官是( )。A.舌頭 B.聲帶 C.鳴管24.在花盆中種植蓮,不澆水,蓮( )。A.會枯萎死亡 B.會生長旺盛 C.的葉子會變成刺三、判斷題(10分)25.紙是人工材料,不能回收再利用。( )26.做種子發芽實驗時至少要放3粒種子,這樣可以減少實驗的偶然性。( )27.種子只有在土壤里才能發芽。( )28.植物的生長離不開陽光、水分和空氣。( )29.仙人掌的莖是綠色的。( )30.聲音進入耳朵會引起耳膜的振動。( )31.真空中也能傳遞聲音。( )32.木頭是天然材料,經過加工可以變成多種物品。( )33.狂風暴雨是對氣候的描述。( )34.氣候對人們的生產生活有很大影響。( )四、連線題(6分)35.請將下列植物名稱與它的葉的形狀以及生活環境連線。葉刺 仙人掌 熱帶雨林闊葉 松樹 山地針葉 香蕉樹 沙漠五、簡答題(6分)36.動物都有自己的“語言”它們有自己的發聲的方式,你能舉例說一說吧?六、實驗題(14分)37.王科是學校氣象站的小小氣象員,下面是他12月份一個周記錄的天氣情況:日期 12月12日 12月13日 12月14日 12月15日 12月16日 12月17日 12月18日天氣狀況氣溫 7~19℃ 6~19℃ 4~12℃ 4~13℃ 2~10℃ -1~7℃ 0~12℃(1)根據記錄可以發現,這個周的最低氣溫是_____________,讀作:_____________,讀作:_____________,最高氣溫是_____________。(2)本周多云時間較多,下面云的三種形態中,最有可能會下雨的是( )。A.纖維羽毛狀的云B.大團堆積的云C.均勻成層、灰色似霧的云(3)12月13日早晨,王科看到紅旗飄向了太陽升起的方向,所以風向是( )。A.西風 B.東風 C.西北風(4)王科12月16日早上課間操時感覺很冷,就想用氣溫計測量一下當時的溫度,下面測量氣溫時應該選擇( )。A.陰暗、通風的地方B.太陽底下,空曠的地方C.陽光照射不到且空氣流通的地方(5)王科讀氣溫時,正確方法是圖中的( )。(6)12月14日下雨了,王科自制了一個雨量器測量降雨量,下列容器中,適合自制簡易雨量器的是( )。A. B. C.(7)王科用自制的雨量器測得12月14日的降雨量是8毫米,這場雨的等級是( )。A.小雨 B.中雨 C.大雨七、綜合題(8分)38.雛鷹小學三年級學生在研究生活中不同紙的吸水能力時,做了以下對比實驗。請根據表格中記錄的數據回答下面的問題。序號 材料名稱 材料長度(cm) 材料寬度(cm) 材料進入水面(cm) 20秒后材料被水浸潤的總高度/cm1 牛皮紙 10 1 2 2.12 餐巾紙 10 1 2 7.83 宣紙 10 1 2 8.0(1)通過分析實驗數據,我們發現這三種紙的吸水性能由強到弱依次是( )。A.牛皮紙、餐巾紙、宣紙 B.餐巾紙、宣紙、牛皮紙C.宣紙、餐巾紙、牛皮紙(2)生活中書畫作品大多選用( )。A.牛皮紙 B.餐巾紙 C.宣紙(3)生活中我們也經常用牛皮紙做快遞的外包裝,是因為牛皮紙( )。A.吸水性強 B.表面光滑 C.結實有韌性(4)請你寫出兩個生活中節約用紙的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參考答案1.13【解析】人們通常使用“蒲福風級”來劃分風力大小,該標準將風力從弱到強分為0到12級,一共13個等級。例如,0級為無風,12級為臺風或颶風。2.振動 鳴管【解析】聲音的產生需要物體快速往復運動(振動),例如敲鼓時鼓面振動、說話時聲帶振動。鳥類沒有聲帶,它們的發聲器官是位于氣管和支氣管交界處的鳴管,通過氣流振動鳴管內薄膜發聲。3.人造【解析】天然材料經過加工可以變成人造材料,如木材加工成紙張,鐵礦石加工成鋼鐵等。4.形態 生長環境【解析】植物的形態結構與它們生長環境關系密切,比如水生植物枝葉多柔軟細長,而干旱地區的葉厚多汁來存儲水分,有些甚至變形為針狀如仙人掌來減少水分流失。5.蟲【解析】桃花的花朵顏色鮮艷(如粉色、白色),有芳香的氣味和甜美的花蜜,這些特征能夠吸引蜜蜂等昆蟲前來采蜜。蜜蜂在采蜜過程中,身體會沾上花粉,當它們飛到其他花朵上時,便幫助桃花完成了傳粉。因此,依靠昆蟲傳粉的桃花屬于蟲媒花。6.吸收 蒸騰【解析】鳳仙花的葉子通過光合作用制造養料,這一過程需要吸收陽光作為能量來源,葉子通過蒸騰作用將根部吸收的水分釋放到空氣中,幫助植物運輸水分并調節溫度。7.云量圖【解析】云量圖是一種專門用于表示和記錄天空云量分布和變化的圖表。它通常包含不同類型的云以及它們的覆蓋范圍和厚度等信息。通過繪制云量圖,可以直觀地了解某一地區在特定時間內的云量情況,對于氣象觀測、天氣預報和研究具有重要意義。8.矮小 根系【解析】駱駝刺、梭梭樹生長在沙漠地帶是自然選擇的結果,沙漠少雨、干旱。為了減少蒸發,葉子慢慢變小。為了吸取更多水分,他們的根系非常發達,在地面的部分長得很矮小。9.尼龍【解析】最適合制作降落傘傘面的材料是尼龍。尼龍是一種合成纖維,尼龍具有很高的抗拉強度,能夠承受降落傘在高速下降時產生的巨大壓力。尼龍纖維的密度較小,使得降落傘傘面輕便,便于攜帶和運輸。10.A【解析】聲音的高低與物體振動快慢有關,物體振動越快,聲音越高,物體振動速度越慢,聲音越低;物體振動的快慢受物體自身大小、輕重、長短、粗細、松緊等相關。同樣材質物體,小的、輕的、短的、緊的物體發聲音調較高,大的、重的、長的、松的物體發聲音調較低。讀圖可知,在一個長方形盒子上繃一根橡皮筋,中間支一塊木板把橡皮筋分成A、B兩段。分別彈撥這兩段,音調高的是長度較短的A段,因為同樣粗細、同樣松緊的情況下,橡皮筋越短,振動速度越快,發出的聲音越高。11.C【解析】氣溫是指室外陰涼、通風地方或背陰處的溫度,每天應選擇同一時間量氣溫。通常情況下,一天中午后2點即14時的氣溫最高。12.A【解析】鼓面需要柔軟且有彈性的材料,敲擊時能振動發出聲音。橡膠薄膜和塑料薄膜柔軟、彈性好,容易振動,適合做鼓面。薄鐵皮雖然薄,但金屬材質堅硬且彈性差,敲擊時振動效果差,聲音不理想,還可能容易破損,因此不適合做鼓面。13.A【解析】A.鋼化玻璃通過特殊工藝處理(如高溫加熱后快速冷卻),使其強度顯著高于普通玻璃。即使碎裂,也會形成無尖銳棱角的小顆粒,降低傷害風險,因此安全性更高。B.玻璃的透明度需根據用途決定。例如,浴室玻璃可能采用磨砂材質保護隱私,汽車玻璃可能添加防曬涂層,并非“透明度越高越好”。B選項錯誤。C.畢昇是北宋時期活字印刷術的發明者,而造紙術的改進歸功于東漢的蔡倫。C選項錯誤。14.B【解析】A.仙人掌的葉子退化成針狀,莖肥厚多汁,能夠儲存水分,適宜生活在干旱少雨的沙漠環境中。不符合題意。B.秋茄主要生長在熱帶和亞熱帶地區的河口、海灣、海灘和淺海區域 。它偏好光照充足的環境,并且能夠耐受一定的鹽堿環境,因此常生長在河口濕地、海流出口沖積帶的鹽灘上 。符合題意。C.瓶子樹是一種大喬木,高度可達20米。其莖干基部膨大呈卵圓狀棒形,直徑可達3米,樹干形狀類似酒瓶,因此也被稱為“瓶子樹” 。這種樹適應干旱環境,具有儲水功能,能在雨水稀少的季節儲存大量水分 。不符合題意。D.火龍果植株有肉質莖,葉片已退化為刺,與仙人掌相似,由此推測火龍果植株最適宜的生長環境是炎熱干旱。不符合題意。15.C【解析】青苔的葉片非常薄小,通常只有一層細胞厚,這使得它們能夠直接通過表面細小的葉狀結構吸收水分和溶解在水中的養料。這種結構特點也使得苔蘚對空氣濕度非常敏感,常生長在陰濕環境中。所以,青苔用來吸收水分和養料,主要依靠的器官是表面的葉狀結構。16.A【解析】氣候是指一個地方多年的天氣平均狀況,例如常年溫度、降水、風力等綜合特征。天氣是短時間內(如一天或一周)的大氣變化,而氣候是長期穩定的規律性表現。最高氣溫狀況和最低氣溫狀況只涉及氣溫的極端情況,無法全面反映氣候的長期特征。17.A【解析】根據蒲福風力等級表:煙柱直沖天是0級風的現象;葉動紅旗展是3級風的表現;5級風時小樹搖擺。18.C【解析】A.用眼睛看:主觀性強,無法精確判斷體積相近的水的差異,容易受容器形狀、光線等因素干擾。B.用手掂:依靠手感估測重量,但水的密度相同且體積相近時,重量差異極小,難以準確分辨。C.用量筒量: 量筒是專門測量液體體積的工具,可直接讀取刻度值,結果精確可靠,因此是最準確的方法。19.B【解析】A.石膏的硬度較小,很容易被刻畫或磨損,A錯誤。B.花崗巖結構致密,硬度在這幾種巖石中最大,B正確。C.石墨質地較軟,常用作潤滑劑和鉛筆芯材料,硬度不大,C錯誤。20.B【解析】直接來自大自然的材料是天然材料,由加工處理天然材料制造出來的是人造材料。鋁箔擠塑板是由加工處理天然材料制造出來的,屬于人造材料。21.B【解析】聲音是由物體振動而產生的,音調即聲音的高低,聲音的高低和振動的快慢有關,振動的快慢和材料的長短、粗細、松緊有關。物體振動的越快,發出的聲音就越高,物體振動的越慢,發出的聲音就越低。敲擊長短不同的管子,越短的振動得越快,發出的聲音越高。22.A【解析】聲音通過外耳道傳入耳朵后,首先會引起鼓膜的振動。鼓膜是一層薄而堅韌的膜,位于外耳和中耳之間。當聲波撞擊鼓膜時,它會隨之振動,并將振動傳遞給中耳內的聽小骨。聽小骨進一步將振動放大并傳遞到內耳的耳蝸,耳蝸再將振動轉化為神經信號,最終傳遞到大腦形成聽覺。因此,鼓膜是聲音進入耳道后第一個振動的結構。23.C【解析】鳥類的發聲器官是鳴管,位于氣管與支氣管交界處。舌頭并非鳥類發聲的主要器官;鳥類沒有像人類一樣的聲帶。24.A【解析】蓮是一種水生植物,它喜歡生長在相對穩定的平靜淺水、湖沼、澤地和池塘等地,不然如果將蓮栽種到比較干燥的地方的話,它很快就會枯萎死亡,如果盆栽養殖蓮,那么要注意一定需要讓其有充足的水分。25.×【解析】紙雖然是人工材料,但可以回收再利用。因此題目中的說法錯誤。26.√【解析】種子發芽受到外界條件和內部條件的影響,所以做種子發芽實驗時,每個玻璃皿中都應至少放3粒種子,這樣可以減少實驗的偶然性,讓實驗結果更準確。27.×【解析】種子發芽不一定需要土壤。發芽的基本條件是水分、適宜的溫度和空氣。例如,將種子放在濕潤的棉花或紙巾上,保持溫暖環境,種子也能發芽。土壤主要提供后期生長的養分和固定作用,但發芽階段并非必需。28.√【解析】環境為植物的生長提供陽光、空氣、水分、養料、適宜的溫度等植物生長所必需的條件。植物的生長離不開陽光、水、空氣、土壤等。29.√【解析】仙人掌是生活在沙漠等干旱環境中的植物,它們的葉子已經退化成了刺,以減少水分的蒸發。而仙人掌的莖則負責進行光合作用,并儲存大量的水分,以適應干旱的環境。因此,仙人掌的莖通常呈現出綠色,這是葉綠素的顏色,也是進行光合作用的重要色素。30.√【解析】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通過空氣等介質傳播到耳朵。當聲波進入耳道后,首先會引起耳膜(鼓膜)的振動。耳膜的振動是聽覺形成的第一步,之后振動通過聽小骨等結構傳遞到內耳,最終轉化為信號被大腦接收。31.×【解析】聲音是由物體振動而產生的,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聲音能在固體、液體、氣體中傳播。聲音不能在真空中傳播。32.√【解析】天然材料經過加工可以變成人造材料。木頭是天然材料,經過加工可以制成家具、紙張等多種物品。33.×【解析】狂風暴雨描述的是短時間內(如幾小時或幾天)的大氣狀況,屬于天氣現象。氣候是指一個地區長期(如多年或幾十年)的平均天氣特征,例如“熱帶雨林氣候常年高溫多雨”。天氣與氣候的核心區別在于時間尺度:天氣是短期的、多變的,氣候是長期的、穩定的。34.√【解析】一定地域里經過多年觀察所得到的概括性的氣象情況叫作氣候,與天氣不同,它具有相對的穩定性。氣候對當地的生產生活影響很大,當地的生產生活都要隨著氣候進行調整和變化,比如旱季的話要節約用水,雨季的話要防澇。35.【解析】生物對環境的適應是普遍存在的。現在生存的每一種生物,都具有與環境相適應的形態結構、生理特征或行為方式。 香蕉樹水分含量高,葉面積大屬于闊葉,故需水量也大,適合在熱帶雨林地區生長。仙人掌的葉子退化成刺,減少了水分的蒸發,以適應沙漠干旱的環境。松樹的葉為針形葉,適合在山地生長。36.魚類會利用魚鰾、鰓蓋、骨骼等發出各種奇怪的聲音。哺乳動物一般靠聲帶的振動發聲。蛇借助舌頭與嘴唇摩擦發出輕微的“咝咝”聲。鳥類的發聲器官是鳴管。【解析】動物的“語言”是它們通過聲音、動作等方式交流的行為。魚類會利用魚鰾、鰓蓋、骨骼等發出各種奇怪的聲音,例如黃花魚可以通過魚鰾發聲;哺乳動物一般靠聲帶的振動發聲,像牛、羊等動物的叫聲;蛇借助舌頭與嘴唇摩擦發出輕微的“咝咝”聲;鳥類的發聲器官是鳴管,它們通過鳴管振動發出各種叫聲。37.(1)-1℃ 零下一攝氏度 19℃ 零上十九攝氏度(2)B (3)A (4)C (5)B (6)A (7)A【分析】天氣是一定區域短時間內大氣中各種氣象狀態,我們可以用氣溫、風向、風力、降水量、云量等描述天氣。【解析】(1)根據王科記錄的天氣情況,我們可以分析如下:最低氣溫是-1℃,讀作:零下一攝氏度。最高氣溫是19℃,讀作:零上十九攝氏度。(2)A.纖維羽毛狀的云:這種云通常不會下雨,它們是由冰晶組成的,常見于高空,被稱為卷云,選項不符合題意;B.大團堆積的云:這種云是積云,它們通常在天氣不穩定時發展成積雨云,可能會帶來降雨。選項符合題意;C.均勻成層、灰色似霧的云:這種云是層云,它們一般帶來霧。選項不符合題意;故選B。(3)風向是風吹來的方向,12月13日早晨,王科看到紅旗飄向了太陽升起的方向,所以風向是西風。太陽從東方升起,紅旗飄向太陽升起的方向,說明風是從西向東吹,即西風。故選A。(4)12月16日早上課間操時感覺很冷,測量氣溫時應該選擇“陽光照射不到且空氣流通的地方”,這樣可以避免陽光直射導致的溫度讀數偏高。故選C。(5)王科讀氣溫時,正確方法是將氣溫計放置在正確的位置,并且視線與液柱頂端相平。圖中正確的方法是B。(6)適合自制簡易雨量器的容器應該是開口較大且直立的容器,以便準確測量降雨量。通常,上下一般粗的方便觀察刻度的圓柱形的容器最為合適。故選A。(7)王科用自制的雨量器測得12月14日的降雨量是8毫米,根據降雨量等級劃分,這場雨的等級是“小雨”。一般小雨的降雨量小于10毫米。故選A。38.(1)C (2)C (3)C (4)作業本正反面兩面用;將一個本子用完再用下一個【解析】(1)實驗數據顯示,20秒后材料被水浸潤的總高度越大,吸水性越強。宣紙浸潤高度為8.0cm(最高),餐巾紙7.8cm,牛皮紙2.1cm(最低)。因此吸水性能排序為 宣紙>餐巾紙>牛皮紙。(2)宣紙吸水性最強,適合水墨渲染和書寫繪畫,因此 書畫作品常用宣紙。餐巾紙易破損,牛皮紙吸水性差,均不適用于書畫。(3)牛皮紙吸水能力弱(實驗數據最低),但因其 質地堅韌、不易破損,適合用作快遞外包裝保護物品,與選項C描述一致。(4)節約用紙可從日常習慣入手,例如充分利用紙張的正反面,或通過分類回收實現資源再利用,簡單易行且環保。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