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教科版(2017秋)六年級科學下冊期末備考真題分類匯編專題07 綜合題(含答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教科版(2017秋)六年級科學下冊期末備考真題分類匯編專題07 綜合題(含答案)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六年級科學下冊期末備考真題分類匯編(教科版)專題
07 綜合題
1.(23-24六年級下·貴州六盤水·期末)根據下列動物的特征,把序號填入相應動物種類后的橫線上。
①鯽魚 ②蜻蜓 ③鯨
④貓 ⑤中華鱘 ⑥蝗蟲
哺乳類: , 。
魚類: , 。
昆蟲: , 。
2.(23-24六年級下·貴州六盤水·期末)朱鹮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是世界最瀕危的動物物種之一,最少的時候全世界只有7只,有“東方寶石”之稱,經人工繁殖后種類數量現已破萬。朱鹮生活在溫帶山地森林和丘陵地帶,喜歡以小魚、蝦蟹、甲殼類、昆蟲等無脊椎動物和小型脊椎動物為食。朱鹮在野生環境中非常喜歡濕地、沼澤和水田。喜歡棲息于海拔1200-1400米的疏林地帶高大的樹上。
(1)根據朱鹮的特征,朱鹮( )鳥類。
A.屬于 B.不屬于
(2)下列動物與朱鹮屬于同一類的是( )。
A.青蛙、蛇、蟋蟀、金魚B.狗、鯨、綿羊、牛 C.雞、鴕鳥、鷹、麻雀
3.(23-24六年級下·貴州六盤水·期末)請閱讀下列材料,回答下面的問題。
生物的親代與子代
自然界中的植物和動物都能繁殖后代,使得它們得以世代相傳。孩子對于父母來說是后代,也叫子代,父母是孩子的上一代,也叫親代。
生物的特征由親代傳給子代的現象叫作遺傳。生命之所以能夠一代一代地延續,主要是由于遺傳物質在生物進程之中得以代代相承,從而使后代具有與前代相近的性狀。但是親代與子代之間或同代的個體之間,是絕對不會完全相同的,也就是說,總是在特征方面或多或少地存在著差異,這種現象叫變異。
(1)根據材料信息,下列親代與子代關系圖正確的是( )。
A. B. C.
(2)下列屬于變異實例的是( )。
A.兔子吃青草,小狗啃骨頭
B.黑白色熊貓產下棕白色熊貓
C.小蜜蜂翩翩起舞,采集花蜜
(3)灰兔媽媽產下5只幼崽,其中3只灰色,2只白色,1只灰白相間,從遺傳的角度推測兔爸爸的顏色可能是( )。
A.白色 B.灰色 C.黑色
(4)我國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利用高產易倒伏水稻和低產抗倒伏水稻進行雜交,得到了高產抗倒伏水稻。這是利用了( )。
A.生物的遺傳 B.生物的變異 C.生物的遺傳和變異
(5)“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這句詩描述的是( )。
A.變異現象 B.遺傳現象 C.進化現象
4.(23-24六年級下·江蘇南通·期末)請你根據北斗七星的位置,找出北極星的位置并畫出來。
(①用直尺②用數字標明是幾倍距離關系③用“☆”標明北極星位置)
5.(23-24六年級下·河北張家口·期末)根據下面的提示,請幫助小明完成調查,補全表格。
奶奶是雙眼皮,爸爸與奶奶在眼皮和酒窩的特征上相似,爸爸與爺爺都是不卷舌。成員中,只有媽媽有酒窩,小明的眼皮特征和媽媽相似,舌的特征與爸爸有差異。
特征成員 眼皮 酒窩 舌
雙眼皮 單眼皮 有酒窩 無酒窩 卷舌 不卷舌
爺爺 √ √
奶奶 √ √
爸爸 √ √
媽媽 √
小明 √ √
6.(23-24六年級下·廣東韶關·期末)如果晴朗的夜晚迷路了,那么可利用北極星辨別方向,但北極星是一顆不太亮的星星。那么怎樣尋找北極星呢?
請用你所學的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我們可以借助圖中 (填“大”或“小”)熊座的北斗七星找到北極星。
(2)請參照圖畫出北極星所在的位置。(用“☆”表示)
7.(23-24六年級下·山西臨汾·期末)閱讀下面的圖片信息,然后回答問題。
(1)依據化石的形成下面圖片排序。(將序號填寫在方框中)
(2)觀察下圖暴龍的化石,你可以推測它是( )。
A.食草恐龍 B.食肉恐龍 C.用卵繁殖
你推測的依據是: 。
8.(23-24六年級下·山西臨汾·期末)小華家窗臺上開有三種不同顏色的牽牛花,夏末牽牛花結出了種子。
(1)小華喜歡紫色的牽牛花,他想明年在窗臺上全部種紫色的牽牛花,他明年應該選擇種子 (填序號)進行栽種,才有可能全部種出紫色的牽牛花。
(2)請寫出你的依據。
9.(23-24六年級下·山西臨汾·期末)今天是媽媽的生日,小青要為媽媽做一頓早餐。她先在熱牛奶中放了少許糖,并攪拌至糖熔化,然后將巧克力醬涂抹在面包上,最后點燃紅色的蠟燭。
(1)小青做早餐的過程中,( )產生了新物質。
A.攪拌至糖熔化
B.將巧克力醬涂抹在面包上
C.點燃紅色的蠟燭
(2)小青還想為媽媽制作一杯檸檬汽水,需要的材料有( )。
A.水、檸檬、小蘇打、糖
B.水、檸檬、糖
C.水、檸檬、白醋、糖
10.(23-24六年級下·遼寧錦州·期末)一些小麥品種在高水肥的條件下產量很高,但是由于植株高、抗倒伏能力差,大風一來,就會大片大片地倒伏,既影響產量,又不容易收割。怎樣才能得到既高產又抗倒伏的品種呢?科學工作者將一些抗倒伏能力強的短稈小麥與高產小麥雜交,在后代植株中再挑選稈較矮、抗倒伏、產量較高的植株進行繁殖。經過若干代的選育之后,就得到了高產,矮稈、抗倒伏的小麥新品種。
(1)高產抗倒伏小麥是由( )品種雜交產生的。
A.高產倒伏和低產倒伏
B.高產倒伏和低產抗倒伏
C.低產倒伏和低產抗倒伏
(2)雜交后的小麥遺傳了親代高產和抗倒伏的優良性狀,但同時也具有了與親代不同的性狀,這樣的現象被稱為可遺傳的 。
(3)植物的新品種改良屬于( )。
A.不可遺傳的變異 B.可遺傳的變異 C.不確定
11.(23-24六年級下·北京·期末)學校植物園建設兩年來,種植的植物越來越多,布局越來越合理,逐漸成為學校一道靚麗的風景線。為了讓同學們瀏覽植物園的全貌,學校計劃在農場的中心位置建造觀賞臺。要求:塔臺的高度為2米,觀賞臺的面積不小于1平方米,能同時容納2位同學同時觀賞,且安全、美觀、價廉。現向全校同學公開招標,你和小組同學們計劃參加招標活動。
(1)在工程中,小組先后需要經歷( )—( )—( )—( )—(A)。
A.實施建設 B.制作一個模型 C.設計方案
D.明確一個要解決的問題 E.測試這個模型,評估并改進
(2)在設計的過程中,你認為他們需要注意滿足的條件有( )。
①美觀 ②承重能力 ③抗風能力 ④價廉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3)小明同學給你們小組提了以下建議,你覺得不正確的是( )。
A.改進設計方案時,要分析梳理問題,反思交流
B.制作競標書時,小組所有成員的意見都要記錄在上面,不用處理、篩選
C.制作過程中,發現問題要經過小組研討交流再進行處理,避免個人隨意修改
(4)下列材料中不適合做觀賞塔臺的是( )。
A.泡沫塑料 B.木材 C.鋼材
(5)在選用材料的形狀上,小組同學有不同的觀點,于是采用實驗的方式來比較不同形狀(相同材料)對承受力的影響。用紙代替做模型,把同樣大小的紙條折成了不同的形狀,并進行承重能力的檢測。如表所示:根據下表承重能力的檢測情況,應該選用( )。
形狀 圓筒形 L形 U形
承受力 6 1 3
A.圓筒形 B.U形 C.L形
12.(23-24六年級下·遼寧盤錦·期末)如圖,是普通房屋的散熱情況圖。
(1)下圖中信息可知,熱量散失最大的是( )。
A.屋頂 B.墻壁 C.地板
(2)如果想減少窗戶散失的熱量,下列方法中效果最好是( )。
A.換用更厚的玻璃 B.換用普通雙層玻璃 C.真空玻璃
(3)你還能給這個小屋提出哪些保溫建議?(至少2條)
13.(23-24六年級下·云南曲靖·期末)鋼筋混凝土與現代建筑業
古代建筑一般采用巖石結構、全木結構、磚木結構或者土木結構,這些結構的優點是取材方便、造價低廉,但它們共同的缺點就是抗壓抗拉性能差,不能建造大跨度建筑和高層建筑。鋼筋混凝土取材方便,造價適中,這使它在現代建筑業中得到廣泛使用。
(1)下列關于古代建筑和現代建筑的說法錯誤的是( )。
A.抗拉性能不一樣 B.建造材料一樣 C.抗壓性能不一樣
(2)一個實驗小組做普通混凝土與鋼筋混凝土的承重對比實驗,他們同等材料制作了同樣大小的長方體硬塊,在其中一個硬塊中放入了一根S形的鐵絲。放置一天后,他們用一樣重的數塊紅磚來進行承重對比實驗,如下圖。甲長方體硬塊上放第三塊石時出現裂痕;乙長方體硬塊上放第五塊石時出現裂痕。由此,他們可以得到 長方體硬塊承重能力更強、其原因是 增加了長方體的硬塊抗壓能力。
(3)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現代高層建筑有效擴展了人類的居住空間
B.現代的隧道、橋梁、大壩等建筑都離不開鋼筋混凝土
C.鋼筋混凝土結構技術并沒有讓人類社會得到發展
14.(23-24六年級下·廣東清遠·期末)在科技并不發達的時代,古人學會了用北斗七星辨別季節,并將其概括為“斗柄東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如題21圖是家住英德的小科在夏天觀察到大熊座的星座圖,請根據北斗七星的位置,通過畫線找出北極星的位置并用“●”標示出來。并在括號標上方向(選填“東”“南”“西”或“北”)。
15.(23-24六年級下·廣東清遠·期末)2024年6月25日,嫦娥六號返回器攜帶月球背面樣品成功著陸在內蒙古,實現了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樣返回。小科和小伙伴準備制作一個降落傘,并完成保護雞蛋平穩降落的任務。
(1)設計方案:小科設計了一個 (選填“模擬”或“對比”)實驗,研究降落傘傘面面積、材料等因素與降落時間之間的關系,并繪制了設計圖,如圖所示。
(2)制作模型:小科他們制作了降落傘模型進行多次實驗并記錄,數據如下表所示:
組別 傘面材料 傘面面積/cm 降落時間/s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平均
1 紗布 1200 8.6 8.5 8.7 8.6
2 棉布 1200 9.3 9.5 9.4 9.4
3 防水布 1200 10.7 10.8 10.9 10.8
4 防水布 1500 13.1 13.4 13.4 13.3
①組別1、2、3實驗是研究降落時間的長短與降落傘 之間的關系,通過數據分析可以得出選用 更適合制作降落傘傘面。
②組別3、4實驗可得降落傘的傘面面積越大,降落時間越 。
(3)測試過程中,發現降落傘下落的速度較快,雞蛋殼摔裂了,他們應該怎么改進?( )
A.增大傘面面積 B.增加傘繩數量 C.增加傘繩長度
16.(23-24六年級下·河南駐馬店·期末)遺傳和變異
(1)狗媽媽生下的幼崽還是狗,這是 現象。
(2) 側的小狗遺傳了狗媽媽的毛色, 側小狗的毛色相對狗媽媽發生了變異。(均填“左”或“右”)。
(3)推測狗爸爸的毛色可能是 的,原因是 。
17.(23-24六年級下·河北保定·期末)獨具匠心。設計、制作一輛能夠適應一定環境的創意車模,并用盡可能短的時間,在這個環境中沿直線行駛10米。
(1)我們設計制作的創意車模是一輛( )。
(2)動力:使用( )作為動力來源,能量的轉換是( )。
(3)結構:傳動部分采用( )。
控制部分采用( )。
車身外殼為( )形。
(4)材料:選擇制作的材料是( )。
(5)通過圖形結合文字的形式,將創意車模的設計構思繪制出來。
18.(23-24六年級下·四川巴中·期末)請仔細閱覽動物園地圖,回答問題。
(1)請將動物園地圖中標出序號的幾種動物按一定的標準分成兩類,將類別名稱填寫在橫線上,在括號里填寫屬于該類別的動物的序號,并將這兩類動物與其相應的特征連起來。
(2)我國是世界上擁有野生動物種類最多的國家之一,你所知道的我國珍稀動物有: 、 。
19.(23-24六年級下·河北保定·期末)燎原烈火。(把括號中的錯誤說法劃掉)
(1)焚燒秸稈,會引起火災,污染空氣。為研究燃燒的秘密,我們用蠟燭、燒杯和石灰水做實驗(如下圖),請把觀察到的現象記錄在表格中。
杯壁上的現象
干燥的杯子
有石灰水的杯子
(2)我們的結論: 。
(3)物體燃燒后,(有 沒有)新的物質生成,構成物體的物質(發生了改變 沒有改變)。
(4)選擇:預防生活中的燒燙傷,下列做法正確的是( )。
A.在火焰附近噴灑殺蟲劑 B.不掀開冒著蒸汽的鍋蓋 C.靠近小太陽取暖器
(5)預防空氣污染,我們可以 , 。
20.(23-24六年級下·四川巴中·期末)夏季一個晴朗的夜晚,小軒和爸爸一起來到一個空曠的地方看星星,他們仰望天空,看到天空中從東北向西南有一條光帶。光帶中有許多小亮點,就像撒了白色的粉末一樣,輝映成一片。
(1)他們看到的光帶其實是( )
A.北斗七星 B.小熊星座 C.銀河
(2)實際上他們看到的一顆顆白色粉末就是一顆顆巨大的 。
(3)請你幫小軒在下圖中畫出北斗七星的位置,并根據北斗七星的位置標出北極星的大致位置。
21.(23-24六年級下·四川巴中·期末)閱讀下面的材料,回答相關問題。
一些小麥品種在高水肥的條件下產量很高,但是由于植株高、抗倒伏能力差,大風一來,就會大片大片地倒伏,既影響產量,又不容易收割。怎樣才能得到既高產又抗倒伏的品種呢?科學工作者將一種抗倒伏能力強的矮稈小麥與高產的高稈小麥雜交,在后代植株中再挑選稈較矮、抗倒伏、產量較高的植株進行繁殖。經過若干代的選育之后,就得到了高產、矮稈、抗倒伏的小麥新品種。
(1)高產抗倒伏小麥是由( )品種雜交產生的。
A.高產倒伏和低產倒伏
B.高產倒伏和低產抗倒伏
C.低產倒伏和低產抗倒伏
(2)雜交后的小麥 了親代高產和抗倒伏的優良性狀,同時也具有了與親代不同的性狀,這樣的現象被稱為 。
(3)我國有一位科學家,他通過多年的科學研究,培育出了高產量的雜交水稻,解決了非常多的人吃飯的問題,因此被稱為“雜交水稻之父”。他是 。
(4)植物的新品種改良屬于( )。
A.不可遺傳的變異 B.可遺傳的變異 C.不確定變異
22.(23-24六年級下·河南三門峽·期末)公元前585年5月28日,米底王國與呂底亞王國的士兵們正在交戰時,天突然黑了下來,白天頓時變成了黑夜。交戰雙方驚恐萬分,以為是“上天”怪罪,于是馬上停戰和好。其實這并不是什么“上天”怪罪,而是一種普通的天文現象。
(1)這種天文現象是( ),它的產生與( )、( )和月球的運動有關。
(2)發生這種天文現象時,月球大約在圖中的( )位置。
23.(23-24六年級下·河南三門峽·期末)雜交水稻指選用在遺傳上有一定差異,同時它們的優良性狀又能互補的水稻品種進行雜交,培育出同時具有兩種水稻優勢的新品種。雜交水稻被認為是解決整個世界饑餓問題的法寶。國際上把雜交水稻當作中國繼古代四大發明之后的“第五大發明”。
(1)雜交水稻也有普通水稻的味道,這是( )現象;
(2)雜交水稻的畝產量比普通水稻高很多,這是( )現象。
(3)被譽為“雜交水稻之父”的育種專家是( )。
24.(23-24六年級下·四川宜賓·期末)科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對蠟燭燃燒進行了如下圖所示的探究實驗,請根據你所學的知識完成以下問題。
(1)蠟燭燃燒的時候會發光發熱,蠟燭油會 (填“熔化”或“溶解”)。
(2)蠟燭上方倒扣的玻璃杯內壁會出現 。
(3)玻璃片接觸火焰有 物質產生。
(4)通過以上實驗,說明蠟燭燃燒時有物理變化,也有 。
(23-24六年級下·廣東珠海·期末)每個同學的相貌都不同,但有些性狀是相似的。以下是科學小組的統計結果。
25.根據表格,我們可以知道( )。
同學 耳垂緊貼臉頰 發際 舌頭向內彎曲 下顎 大拇指向外彎曲
是 否 V形 平 能 不能 有溝 無溝 能 不能
A √ √ √ √ √
B √ √ √ √ √
C √ √ √ √ √
D √ √ √ √ √
E √ √ √ √ √
A.該科學小組大部分同學的舌頭都不能向內彎曲
B.下顎有溝和下顎無溝這是一組相對性狀
C.該科學小組有2名同學發際是 V形
26.根據“耳垂是否緊貼臉頰”“大拇指能否向外彎曲”這兩組性狀進行組合,可以有( )種不同的組合。
A.2 B.4 C.6
(23-24六年級下·廣東珠海·期末)茜茜在涼拌紫甘藍時,加入了一些食醋,發現紫甘藍變紅了。她對此進行的探究。
提出問題:紫甘藍遇到不同的液體會變成不同的顏色嗎?
實驗探究:用紫甘藍葉片制成紫甘藍汁(紫色),分別加入清水、白醋、鹽水、小蘇打溶液和檸檬酸溶液中,觀察溶液的顏色變化。實驗記錄如下:
溶液名稱 清水 白醋 鹽水 小蘇打溶液 檸檬酸溶液
顏色 紫色 淡紅色 紫色 黃綠色 淡紅色
27.紫甘藍汁加入白醋后變成了淡紅色,這淡紅色的物質應該是( )。
A.一種新物質 B.被稀釋的紫甘藍汁 C.紫甘藍汁里原來的物質
28.茜茜打算寫一封神秘信件,她可以用( )在白紙上寫字,用紫甘藍汁噴在白紙上,能顯示出黃綠色的字。
A.鹽水 B.小蘇打溶液 C.檸檬酸溶液
(23-24六年級下·廣東珠海·期末)建立模型是天文學中常用的科學研究方法,下表是關于八顆行星的基本數據表,請你完成數據處理并建立行星位置模型。
行星 赤道直徑(千米) 與太陽的平均距離(萬千米) 按相同比例縮小后的距離(厘米)
水星 4878 5800 0.58
金星 12104 10800 1.08
地球 12756 15000 1.50
火星 6787 22800 A
木星 142800 77800 7.78
土星 120000 142700 14.27
天王星 51200 287000 28.70
海王星 48600 449600 44.96
29.表格中A 處應填寫的數據是( )。
30.根據表格中的數據,我們發現離太陽最遠的行星是( ),體積最大的行星是( )。
31.取三條長度相同的紙帶,每條紙帶對折四次,并將紙帶粘連成一條長紙帶,在折痕處標記數字,這條長紙帶就被均分成48格,間隔1厘米(如下圖)。請用“ ”和文字,將木星和海王星標記在下圖中。
(23-24六年級下·廣東珠海·期末)科科班級開展了足球塔臺招標會,項目需求為:建一個塔臺,供足球教練在塔臺上指揮隊員訓練。要有一個可上下通行的通道,有一定的承重能力、抗風能力、抗震能力,并且美觀價廉。歡迎同學踴躍參與,選擇材料并制作一個塔高60cm的塔臺模型進行競標。
32.在設計前,科科和小組同學來到學校足球場實地考察。如圖,你認為塔臺的位置在( )最合適。
A.球場正中央 B.中線外圍 C.球門后面
33.小組在制作足球塔臺時,他們需要的材料:(請在所需材料前面的方框內打鉤)
□吸管 □雙面膠 □透明膠 □剪刀 □美工刀 □橡皮泥 □水瓶 □尺子
34.(23-24六年級下·黑龍江齊齊哈爾·期末)同學們在美麗的校園內進行生物調查。各種各樣的動植物充分體現了校園生物的多樣性。
(1)你認為調查校園生物的正確步驟為( )。(填序號)
①制訂調查方案;②走進校園,開展校園生物大搜索活動;
③明確調查任務。
(2)校園內有幾十種動植物,體現了生物多樣性中的( )。
A.遺傳多樣性 B.物種多樣性 C.生態系統多樣性
(3)寒冷的冬天,楊樹光禿禿的,而松樹卻郁郁蔥蔥,說明( )。
A.楊樹不能適應北方的冬天 B.松樹更能適應北方的冬天 C.它們都能適應北方的冬天
35.(23-24六年級下·陜西榆林·期末)地球是我們生活的家園,我們的地球家園每時每刻都在發生著變化。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1)太陽系中有八大行星,地球位于距離太陽的第 顆。
(2)當月球運行到地球和太陽之間,且三者位于一條直線上時,會發生 現象。
(3)早期地球的大氣層中 (填“有”或“沒有”)氧氣,當綠色植物出現后,它會利用太陽能將 與水轉化為氧氣和養料,提高大氣層中的氧氣含量。
(4)石油是地球賦予人類的寶藏,塑料是石油經歷 (填“化學”或“物理”)變化形成的。
36.(23-24六年級下·江西贛州·期末)模擬日食和月食現象。
某小組利用手電筒、乒乓球和小皮球搭建模型探究日食和月食的成因,如圖是小組記錄員繪制的示意圖。
(1)如圖所示,月球從A點位置運動到C點位置,實際需要大約( )天。
(2)若出現日食現象,月球應公轉至示意圖( )位置。
(3)如果今天是農歷六月十二,三天后月球的實際位置應在示意圖( )位置。
37.(23-24六年級下·廣東深圳·期末)暑假,小安回到了老家,在這里小安度過了一個愉快又充實的假期。
小安借用奶奶家的廚房為奶奶做“辨別物質”實驗表演。道具:甲、乙兩個杯子中裝有無色透明的液體,一杯是飲用水,一杯是白醋;A 和B兩個碗中裝有白色粉末,一碗是小蘇打,一碗是淀粉。
請你根據要求回答問題:
(1)小安剛把A 碗中的白色粉末倒入甲杯中,就發現甲杯中產生了大量氣泡。據此,可以判斷甲杯中的液體是 ;A碗中的白色粉末是 。
(2)將乙杯中的液體放在酒精燈上加熱,會產生氣泡,這種變化是 (物理變化/化學變化),判斷的理由是 。
(3)小安利用小蘇打和白醋吹氣球。他在飲料瓶中加入100毫升白醋,在氣球中用漏斗加入30克小蘇打,然后將氣球口套在瓶口上,保證瓶口處密封。將氣球倒置,氣球中的小蘇打進入飲料瓶中時,小安發現氣球變大了。讓氣球變大的動力來自( )。
A.白醋中原本存在的氣體
B.空氣從飲料瓶外進入瓶子
C.小蘇打和白醋反應產生的新物質
(4)氣球會一直變大嗎?請說明你的理由。
氣球 一直變大,因為 。
(5)小安想知道氣球中產生的無色氣體是什么,他找到了一些資料:
氣體名稱 特點
二氧化氮(dàn) 比空氣重,棕紅色,有刺激性氣味,支持燃燒
氧氣 比空氣重,無色,支持燃燒
二氧化碳 比空氣重,無色,不支持燃燒
氮氣 比空氣略輕,無色,常用作保護氣體,不支持燃燒
氬(yà)氣 比空氣重,無色,不支持燃燒
小安推測,氣球中新進入的氣體肯定不會是二氧化氮。他這樣推測的理由是 。
(6)晚上,小安和奶奶坐在院里乘涼,夜空中有許多星星。小安告訴奶奶,通過觀察星星能發現很多信息,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無論從哪個星球看北斗七星都是勺子狀
B.“夏季大三角”是心宿二、牛郎星、織女星這三顆星圍成的區域
C.在地球的北半球看,北極星始終指向北方
(7)小安和奶奶一起尋找北斗七星,并通過北斗七星找到北極星。(在答題卡上用黑筆作圖,畫出北極星的位置,并用恰當的方式標注尺寸。)
(23-24六年級下·廣東深圳·期末)在公園的角落,同學們發現了一個爆米花攤點。那誘人的香氣和金黃的色澤立刻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回家后,曉明查閱了相關教程,準備自制美味爆米花。
制作爆米花教程:1.準備材料:洗凈玉米粒,并準備少量玉米油。2.加熱與加入:在鍋中加熱玉米油,油熱后加入玉米粒。3.蓋上鍋蓋:當玉米粒開始爆裂時,迅速蓋上鍋蓋。4.搖晃與等待:輕輕搖晃鍋體使玉米粒均勻受熱,直到爆裂聲停止。5.完成:打開鍋蓋,爆米花制作完成。
38.曉光在準備材料的時候不小心將廚房里的兩種物質混合在一起,發現有氣泡產生,最有可能的是( )。
A.白醋和鹽 B.檸檬汁和小蘇打 C.水和紅糖
39.當玉米粒開始爆裂時,曉光發現鍋蓋上出現了水滴,這是由于玉米粒里的水分受熱逐漸蒸發形成的水蒸氣凝結而成的,這和( )時發生的變化不相同。
A.淘洗玉米粒 B.向鍋中倒入玉米油 C.將蘇打與白醋混合
(23-24六年級下·廣東深圳·期末)老師帶領同學們登上了總高35米的虹橋觀景臺,從這里望去,整個虹橋公園的美景盡收眼底。參觀結束后,曉明仿照虹橋公園的觀景臺利用吸管制作了一個觀景臺模型,模型側視圖如下圖所示。
40.在測試過程中,曉明發現模型極易倒塌,請你幫他分析可能存在的問題是: ; 。(寫出兩點)
41.如果曉明要在原有的基礎上進行改進,該如何調整呢?請幫他在上圖作修改。
42.曉光也制作了一個觀光塔模型(如圖所示),在制作過程中他發現模型發現傾斜了,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填序號)
①底座是四邊形而非三角形 ②制作模型立柱長度不一 ③觀光塔模型太高了
43.曉光和曉明分別改進了模型后重新進行了評估和測試,結果如下表所示,請結合下表分析。
塔高 抗風能力 抗震能力 承重能力 成本統計
曉光組 60cm 3級 2級 6本 10元
曉明組 69cm 2級 1級 5本 12元
為了提高抗震能力,下列改進方法可取的是 (多選)。
①減少立柱部分的吸管數量 ②加固吸管接口之間的連接
③在模型頂部加裝飾性元素 ④在模型底部加滾珠或彈簧
44.曉明組的塔高最高,因此同學們認為曉明組的模型比曉光組好,你贊同嗎?說說你的理由。
45.(23-24六年級下·河北廊坊·期末)下面是小科在端午節寫的一篇日記,從科學的角度分析,其中明顯存在錯誤,請依次指出問題并改正。
2024年6月9日 晴
明天是端午。晚飯后,我們一家人圍坐在院子里乘涼。仰望夜空,月亮像個害羞的小姑娘,只露出了側臉,旁邊許多星星,他們眨著眼睛,好像在對我說話。突然,爸爸興奮地喊:“快看北邊的北極星!多么明亮!”我看了以后說:“當然了,它可是大熊星座最亮的一顆星呀!它和牛郎星、織女星構成了‘夏季大三角’。”
46.(23-24六年級下·陜西漢中·期末)白鰭豚生活在我國長江中下游水域,體溫總是在36℃左右,用肺呼吸,會直接生小動物,是中國特有的淡水動物。其種群數量銳減,2002年估計不足50頭,被列為國家一級野生保護動物。
(1)白鰭豚( )(是/不是)魚類,它應屬于( )動物。
(2)白鰭豚身體呈紡錘形,這種體型主要有利于( )。它( )適應海洋環境。
(3)白鰭豚的數量越來越少,導致其數量銳減的根本原因是( )。
A.洪水泛濫 B.水污染加劇 C.四季交替變化
(4)白鰭豚瀕臨滅絕,我們應該( ),下列做法中最合理的是( )。
A.捕捉后在水族館飼養 B.建立自然保護區
47.(23-24六年級下·江西吉安·期末)科科班級的“塔臺模型測評會”馬上要開始了,各小組根據要求(塔高50cm)設計和建造了塔臺模型,并逐一公開展示。如圖展示了四個小組的作品,請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并回答下列問題:
(1)制作塔臺模型步驟合理的是( )。
A.底座搭建→側面搭建→整體搭建
B.側面搭建→底座搭建→整體搭建
C.整體搭建→底座搭建→側面搭建
(2)在整個建造塔臺模型的過程中,各小組經歷了工程建設的多個環節,其中的核心是( )。
(3)上述模型中,最容易變形的是第( )組。
(4)第二、三、四組中,抗風能力最差的是第( )組。
(5)根據題干所給的設計要求的限制條件,第( )組的塔臺最符合要求。
48.(23-24六年級下·江西吉安·期末)猛犸象曾經是世界上最大的象。它身高體壯,有粗壯的腿,腳生四趾,頭特別大,在其嘴部長有一對彎曲的大門牙。一頭成熟的猛犸象,身長達5米,體高約3米,門齒長1.5米左右,體重可達6~8噸,它身上披著黑色的細密長毛,皮很厚,具有極厚的脂肪層,厚度可達9厘米。
(1)如今猛犸象已經滅絕,但科學家們仍可以通過遺留在巖層中猛犸象的( )了解其身體結構特征。
(2)根據資料,可推測猛犸象應該生活在( )(填“嚴寒”或“溫暖”)地區,你的依據是什么?(至少寫出2條)。
①( );②( )。
(3)猛犸象的體型比亞洲象更大,但耳朵卻比亞洲象的耳朵小,這樣的好處是( )。
A.聽得更清楚 B.平衡身體 C.器官小,散熱慢,適應環境
(23-24六年級下·廣東深圳·期末)雨天,學校走廊堆放著同學們的雨傘,不僅不美觀,積水還容易導致同學們滑倒、摔傷的情況。龍龍和華華打算設計并制作一個雨傘放置架,方便大家放置雨傘。
49.設計前,龍龍對班級同學進行了采訪以了解需要考慮的問題。請你也提出一個考慮因素,并選擇其中一個因素嘗試提出解決方法。
①容納的雨傘數量要足夠多;②雨傘需要容易取放;③( )。
我選擇( )號因素,我想到的解決方法是:( )。
50.在綜合考慮以上因素進行設計時,同學們進行了激烈的討論,我最支持( )同學。
甲同學:為了節約時間,我們可以邊制作邊設計。
乙同學:我們可以參考市面上已有的雨傘放置架進行設計。
丙同學:制作過程中發現問題不用調整,盡快完成。
51.制作好雨傘放置架并進行測試時,龍龍發現雨傘放置架非常不穩定、容易倒且容易變形。以下是龍龍的設計圖,請你結合搭建塔臺模型的經驗給他提兩點建議。
建議1: 。
建議2: 。
(23-24六年級下·河北廊坊·期末)在校園生物大搜索的活動中,小科對教學樓前的花壇進行了調查。小科把調查的動植物畫在了記錄單上如下圖所示,請根據調查結果回答下列問題:
52.小科在花壇中找到了 種動物。其中昆蟲有 種。
53.小科將植物進行分類,如左下圖所示。他在附近還采集到一片樹葉,如右下圖所示。這片樹葉可能是 【雪松 桑樹 樟樹】的樹葉。
54.上題中小科撿到的葉子與親代相比,有相同也有不同。我們根據葉子的特點判斷種類,這是因為生物具有 【遺傳 變異】現象。植物的后代與親代有一些不同,這種現象叫 【遺傳 變異】。
55.冬季時,桑樹變得光禿禿的,而雪松卻依然郁郁蔥蔥。這說明(  )。
A.桑樹不能適應冬天,已經枯萎死亡
B.桑樹比雪松更能適應冬天
C.它們都能適應這里的冬天,只是適應的方式不同。
56.(23-24六年級下·河北廊坊·期末)科學課上老師讓大家介紹自己家的住房,小科對自家做了簡單介紹,包含了房屋結構、屋內各種設施及系統組成,請你結合下圖將小科家的屋內系統補充完整。
57.(23-24六年級下·陜西漢中·期末)人類對地球、太陽系和宇宙進行不斷探索。
(1)地球是太陽系中的一顆( )星。我們每天都能看到太陽東升西落,是因為地球在不斷( )自轉,每年還要經歷春、夏、秋、冬,是因為地球斜著身子繞著太陽在( )。
(2)發生日食時,地球、月球和太陽三者處于一條直線,( )處于二者之間位置。
(3)星空圖中,上面的七顆星是( )星,它是( )星座的明顯標志,A、B、C、D四顆星星中,( )是北極星。
(4)2024年5月28日18時58分,( )乘組航天員出艙活動取得圓滿成功。
A.神舟十七號 B.神舟十八號 C.嫦娥六號
58.(23-24六年級下·陜西漢中·期末)探究塔臺的秘密。用吸管和膠帶做了三個塔臺模型如圖。
(1)這三種塔臺模型中都有大量的( )結構,該結構具有( )性。
(2)三個塔臺模型形狀上的共同點是( )。如果要測試三種塔臺模型的抗風能力,應該用相同的距離、相同的風力分別吹,最先倒下的抗風能力最( )。
(3)除了底面和上面,圖1共有( )個側面,圖2共有( )個側面。
(4)如要增加圖3塔臺的穩定性,方法是( )。
(23-24六年級下·甘肅隴南·期末)某小組準備探究蠟燭燃燒的變化,請你參與。
【實驗用品】蠟燭、火柴、小燒杯、玻璃片。
【實驗步驟】

圖1 圖2 圖3
59.如圖1所示,蠟燭點燃后,靠近火焰部位的蠟燭變軟熔化,該變化( )(填“有”或“沒有”)新物質產生。手靠近蠟燭火焰附近,會感覺到溫度( )(填“升高”或“降低”)。
60.如圖2所示,取一只干燥的燒杯,罩在蠟燭火焰上方, 一段時間后發現燒杯內壁有小水珠出現,這說明蠟燭燃燒產生了( )
61.如圖3所示,將玻璃片接觸火焰,發現接觸部位變( ),說明蠟燭燃燒有( )生成。
62.(23-24六年級下·安徽六安·期末)觀察有氣體產生的變化。
(1)如圖甲所示,準備三個塑料瓶蓋,分別加入少量的白砂糖、食鹽和小蘇打。然后在三個瓶蓋中加入白醋。觀察發現小蘇打和白醋混合后,有大量氣泡產生,說明這個過程中( )(選填“有”“沒有”)新物質產生。
(2)如圖乙所示,用密封袋收集產生的氣體。取一個能盛水的( )(選填“透明”“不透明”)密封袋,在里面放入三勺白醋。在一個塑料瓶蓋中加入一勺小蘇打,再把它小心地放進密封袋中,注意不要讓小蘇打與白醋接觸。先封好袋口,再打翻袋中的瓶蓋,讓小蘇打與白醋混合,觀察實驗現象,可以發現密封袋內有大量氣泡產生,用手觸摸袋子外壁會感覺到比原來熱,說明這個反應是( )(選填“吸熱”或“放熱”)反應。
(3)將反應后的密封袋開一個小口,將產生的氣體傾倒入放有點燃蠟燭的燒杯中(如圖乙③所示),發現杯子底部的蠟燭先熄滅,接著高一些的蠟燭也熄滅了。從這個實驗現象,我們發現這種氣體具有( )(選填“支持”“不支持”)燃燒的特點。
63.(23-24六年級下·安徽六安·期末)模擬日食
(1)我們知道日食是( )(選填“月球”“地球”)擋住了太陽發出的光。
(2)如圖甲所示,用大小和顏色不同的紙片分別代表太陽、地球和月球,最大的紙片模擬的是( )。
(3)將三張紙片擺放在一條直線上,在其中一個紙片上打上一個觀察孔,這個紙片模擬的是( )。
(4)圖丙是觀察到的“日全食”和“日環食”的照片。發生“日全食”的時候與發生“日環食”的時候相比,地月距離更近的是( )(選填“日環食”“日全食”)。
64.(23-24六年級下·安徽六安·期末)設計制作塔臺模型
(1)設計制作塔臺模型的順序是( )。
A.設計→制作→測試→評估→改進
B.制作→設計→評估→測試→改進
C.設計→測試→評估→制作→改進
(2)使用三角形結構可以使塔臺更( )。
(3)在研究制作景區瞭望臺的塔臺模型時,某小組同學用吸管制作了如圖三種模型。從游客安全考慮,你覺得其中最符合要求的是( )(選填“圍欄防護型”“腳手架型”“底托抗震型”)。
(4)下面是3個小組的塔臺模型(要求高60厘米)測試結果。
第一小組:材料用完,塔高60厘米,抗風3級,抗震3級,結構較美觀。
第二小組:材料用完,塔高50 厘米,抗風1級,抗震2級,左右傾斜嚴重。
第三小組:材料未用完,塔高60厘米,抗風2級,抗震2級,結構略傾斜。
綜合考慮,三個小組中模型最成功的是第( )小組。
65.(23-24六年級下·重慶黔江·期末)學校要制作一個可移動籃球放置架,方便課間取出籃球進行鍛煉。工程學習小組設計競標方案并制作模型。
(1)小組梳理工程建設過程的相似步驟,將缺少的步驟按流程順序填在相應括號里:
( )→在限制條件下進行設計→( )→( )→實施建設
A.制作一個模型(畫或寫解決方案)
B.測試這個模型,評估并改進
C.明確一個要解決的問題
(2)工程小組需要在給定的限制條件下進行設計。下面這些限制條件必須考慮其中哪兩項?( )和( )。
A.組織和人員分工 B.可用材料和環境 C.抵抗自然界的破壞能力和費用
(3)小組總結制作塔臺模型時的一些“訣竅”,請將制作要點與其目的相應起來。
實際測量使立柱等高( );檢查接口處是否牢固( );
多使用三角形結構( );使用五顏六色的吸管( )。
A.穩固、結實 B.防止傾斜 C.美觀好看
(4)在制作模型過程中,一般搭建主要框架從( )開始。
A.底座 B.側面 C.頂部
66.(23-24六年級下·湖南張家界·期末)下圖甲是模擬日食現象的實驗,請依據此圖回答下列問題:

(1)C紙片模擬的是( )。
(2)此時A、B、C三張紙片的中心在同一直線上,正好觀察到圖乙的現象,小科要看到上圖的現象,他應該把B紙片朝( )(選填“1”或“2”或“3”或“4”)方向運動。
(3)當B紙片朝4的方向運動,我們通過觀察孔看到的形狀可能是( )。
A. B. C.
(4)八顆行星中,有的行星可能會運行至 A和C之間,這顆可能是( )。
A.土星 B.木星 C.水星
(5)中國發射了“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探索火星,當它進入火星軌道,便脫離了( )。
A.地月系 B.太陽系 C.銀河系
67.(23-24六年級下·山東濱州·期末)遺傳和變異。一些小麥品種在高水肥的條件下產量很高,但是由于植株高、抗倒伏能力差,大風一來,就會大片大片地倒伏,既影響產量,又不容易收割。怎樣才能得到既高產又抗倒伏的品種呢?科學工作者將一種抗倒伏能力強的矮稈小麥與高產的高稈小麥雜交,在后代植株中再挑選稈較矮、抗倒伏、產量較高的植株進行繁殖。經過若干代的選育之后,就得到了高產、矮稈、抗倒伏的小麥新品種。
(1)高產抗倒伏小麥是由( )品種雜交產生的。
A.高產倒伏和低產倒伏 B.低產倒伏和低產抗倒伏
C.高產倒伏和低產抗倒伏 D.高產倒伏和高產抗倒伏
(2)雜交后的小麥 了親代高產和抗倒伏的優良性狀,同時也具有了與親代不同的性狀,這樣的現象被稱為 。
(3)我國有一位科學家,他通過多年的科學研究,培育出了高產量的雜交水稻,解決了非常多的人吃飯的問題,因此被稱為“雜交水稻之父”。你知道這位科學家是誰嗎?
(4)連線題。
三葉草的葉子有時是四葉的
黑母豬生下八只黑色的小豬 遺傳
爸爸近視眼,兒子也是近視眼
女兒和媽媽的耳垂長得很不一樣 變異
參考答案
1.③ ④ ① ⑤ ② ⑥
【分析】動物根據不同的特征可以分為很多種類。比如魚類、昆蟲、哺乳類動物。魚類動物的特征:有脊椎、有鱗、用鰭運動、用鰓呼吸;昆蟲的特征:身體分為頭、胸、腹三部分,頭部有一對觸角,胸部有三對足;哺乳類動物的特征:有脊椎、有皮毛、胎生、體溫恒定、用乳汁喂養幼崽。
【解析】鯽魚、中華鱘屬于魚類,魚類動物的特征:有脊椎、有鱗、用鰭運動、用鰓呼吸;蜻蜓、蝗蟲屬于昆蟲,昆蟲的特征:身體分為頭、胸、腹三部分,頭部有一對觸角,胸部有三對足;貓、鯨屬于哺乳類,哺乳類動物的特征:有脊椎、有皮毛、胎生、體溫恒定、用乳汁喂養幼崽。
2.(1)A (2)C
【分析】身體覆蓋羽毛、長有翅膀、用喙取食、卵生的動物叫作鳥類。
【解析】(1)身體覆蓋羽毛、長有翅膀、用喙取食、卵生的動物叫作鳥類。朱鹮身體覆蓋羽毛、長有翅膀、用喙取食、卵生,朱鹮是鳥類。
(2)小雞、鴕鳥、鷹、麻雀身體覆蓋羽毛、長有翅膀、用喙取食、卵生,它們都是鳥。
3.(1)C (2)B (3)A (4)C (5)B
【分析】遺傳和變異是生命最基本的特征之一。可以說,沒有遺傳,就沒有生物的延續,有了變異,生命世界才能夠像現在這樣豐富多彩。遺傳和變異是對立的統一體,遺傳使物種得以延續,變異則使物種不斷進化。
【小題1】在自然界中,父母為親代,孩子為子代,故選C。
【小題2】黑白色熊貓產下棕白色熊貓。這個例子顯示了親代與子代之間在顏色上的差異,是變異的實例。故選B。
【小題3】灰兔媽媽能夠產下灰色幼崽,說明她有灰色的遺傳基因。而白色和灰白相間的幼崽可能是因為灰兔爸爸有白色基因,故選A。
【小題4】通過雜交,袁隆平利用了兩種水稻的遺傳特性,并通過自然選擇和人工選擇,篩選出了具有優良性狀的變異個體,即高產抗倒伏的水稻。故選C。
【小題5】這句詩表達了人類代代相傳,而江月的景象每年都相似,暗示了遺傳的連續性和穩定性。故選B。
4.
【解析】在北部天空的小熊座上有著名的北極星,晴朗的夜晚我們可以借助它辨認方向。大熊座的明顯標志就是我們熟悉的、由七顆亮星組成的北斗七星。利用大熊座的北斗七星可以比較容易找到北極星:先找到大熊座上的北斗七星,北斗七星形狀像一把勺子,將北斗七星勺口的兩顆星連成一條線并向前延長5倍,在延長線終點處有一顆和大熊座差不多亮度的星星就是北極星。
5.
特征成員 眼皮 酒窩 舌
雙眼皮 單眼皮 有酒窩 無酒窩 卷舌 不卷舌
爺爺 √ √ √
奶奶 √ √ √
爸爸 √ √ √
媽媽 √ √ √
小明 √ √ √
【解析】1、由題干可知爺爺不卷舌。
2、成員中,只有媽媽有酒窩,因此奶奶無酒窩。
3、爸爸與奶奶在眼皮和酒窩的特征上相似,因此爸爸為雙眼皮、無酒窩。
4、小明的眼皮特征和媽媽相似,因此媽媽為單眼皮。
5、小明舌的特征與爸爸有差異,爸爸為不卷舌,因此小明為卷舌。
6.(1)大
(2)
【分析】晴朗的夜晚我們可以借助北極星來辨認方向,它位于天空的北方。
【小題1】我們可以借助圖中大熊座的北斗七星找到北極星。大熊座的明顯標志就是我們熟悉的、由七顆亮星組成的北斗七星,它們在天空中排列成一個長柄勺子形狀。
【小題2】大熊座是北方天空中最醒目、最重要的星座。大熊星座中的七顆亮星組成一個勺子的形狀,這就是著名的北斗七星,俗稱勺子星。北斗七星勺口的兩星向勺口方向延長線的5倍距離位置就是北極星的所在。
7.(1)
(2) B 牙齒鋒利,適合撕咬肉
【分析】通俗地說,化石就是生活在遙遠過去生物的遺體或遺跡變成的石頭,只有很少一部分動物死亡后會形成化石。
【解析】(1)化石形成的過程是:當動物死亡后,軟體組織被分解,骨骼、牙齒等堅硬組織被保存下來;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堅硬組織被沉積層包圍,并被礦物化;數千年后,由于地殼運動的作用,已經形成的化石上升到接近地表的地方;巖石的侵蝕和坍塌使化石暴露出來。
(2)t通過對恐龍化石的研究,科學家可以了解恐龍的體重、長度、行進速度、食性、群居還是獨居等。通過觀察暴龍化石推測它是食肉動物,因為其頭部巨大,配備有鋒利牙齒,這些牙齒非常適合撕裂獵物的皮肉,甚至能夠咬碎骨頭。
8.(1)③
(2)生物的子代與親代之間總是保持著一些相似的特征,這種現象稱為遺傳。植物也有遺傳現象,親代牽牛花的顏色是紫色,子代可能因遺傳而開出紫色的花。
【分析】遺傳和變異是生命最基本的特征之一。可以說,沒有遺傳,就沒有生物的延續,有了變異,生命世界才能夠像現在這樣豐富多彩。遺傳和變異是對立的統一體,遺傳使物種得以延續,變異則使物種不斷進化。
【解析】(1)三種不同顏色的牽牛花,屬于植物的變異現象。小華想明年在窗臺上全部種紫色的牽牛花,他明年應該選擇種子③號進行栽種,才有可能全部種出紫色的牽牛花。
(2)因為生物的子代與親代之間總是保持著一些相似的特征,這種現象稱為遺傳。植物也有遺傳現象,親代牽牛花的顏色是紫色,子代可能因遺傳而開出紫色的花。
9.(1)C (2)A
【解析】【小題1】產生新物質的過程通常是化學變化。攪拌至糖熔化和將巧克力醬涂抹在面包上都是物理變化,沒有產生新物質。點燃紅色的蠟燭是化學變化,會產生新的物質如二氧化碳和水。
【小題2】制作檸檬汽水需要有產生氣泡的成分,小蘇打(碳酸氫鈉)可以與檸檬中的酸(檸檬酸)反應產生二氧化碳氣泡,所以需要水、檸檬、小蘇打和糖。
10.(1)B (2)變異 (3)B
【解析】【小題1】高產抗倒伏小麥是利用高產倒伏小麥與低產抗倒伏小麥雜交培育而成的,該種小麥的體細胞中具有抗倒伏基因和高產基因,因而即能獲得高產,又可防止倒伏;
【小題2】雜交后的小麥遺傳了親代高產和抗倒伏的優良性狀,但同時也具有了與親代不同的性狀,這樣的現象被稱為變異。變異指同種生物后代與前代、同代生物不同個體之間在形體特征、生理特征等方面所表現出來的差別,是生物繁衍后代的自然現象;
【小題3】植物的新品種改良通常涉及遺傳物質的變化,這些變化可以通過基因重組、基因突變或轉基因技術等方式引入到植物的基因組中。這些遺傳物質的變化會導致植物的某些性狀發生改變,并且這些改變是可以遺傳給后代的。因此,植物的新品種改良屬于可遺傳變異。故選B。
11.(1) D C B E (2)C (3)B (4)A (5)A
【分析】建立模型是工程設計中的重要環節,工程師常通過建立模型來測試他們的設計。模型建設過程:設計、制作、測試、評估、改進模型,建造實物。
【小題1】在工程中,小組先后需要經歷以下幾個步驟:
D. 明確一個要解決的問題:在開始任何項目之前,首先需要明確目標是什么,這是項目成功的起點。
C. 設計方案:明確問題后,需要設計一個解決方案,這通常涉及創意思考和規劃。
B. 制作一個模型:設計方案通常需要通過制作模型來驗證其實際可行性。
E. 測試這個模型,評估并改進:模型制作完成后,需要通過測試來評估其性能,并根據測試結果進行改進。
A. 實施建設:經過模型測試和改進后,最終的方案可以開始實施建設。
【小題2】① 美觀:觀賞臺需要吸引人,因此外觀設計很重要。
② 承重能力:確保安全,觀賞臺必須能夠承受至少兩位同學的重量。
③ 抗風能力:考慮到觀賞臺是室外建筑,需要有足夠的穩定性以抵御風力。
④ 價廉:預算有限,因此材料選擇和設計需要考慮成本效益。
選C,所有這些條件都是設計過程中需要考慮的。
【小題3】制作競標書時,小組所有成員的意見都要記錄在上面,不用處理、篩選。這個建議不正確,因為競標書需要清晰、專業,包含最有效的信息和解決方案,而不是所有成員的原始意見。故選B。
【小題4】泡沫塑料雖然輕便,但不具備足夠的承重能力和耐久性,不適合作為觀賞塔臺的材料。故選A。
【小題5】根據題目可知,圓筒形的承受力最大,說明其結構最穩定,最適合作為觀賞塔臺的支撐結構。選A。
12.(1)B (2)C
(3)使用真空玻璃、輕質保溫墻體、塑鋼保溫門窗、隔熱保溫地板等。
【分析】保溫的原理,其實是利用導熱性很差的材料起到阻隔熱量的散失。同樣的材料,使用方法不同,可以得到不同的保溫效果。
【解析】(1)根據圖中顯示的各部分散熱百分比,熱量散失最大的是墻壁35%。
(2)真空玻璃隔熱效果更好,不容易導熱,能夠減少熱量散失。
(3)為了使小屋的保溫性能更好,建議使用真空玻璃、輕質保溫墻體,鋁合金斷橋內開窗、塑鋼保溫門窗、反射隔熱涂料、隔熱保溫地板等建設小屋。
13.(1)B (2)乙 加入S形鐵絲后 (3)C
【分析】設計制作的基本步驟:明確問題、制訂方案、實施方案、評估與改進,所以瞭望塔模型建造一般流程是:設計一制作一測試一評估和改進。
【解析】(1)古代建筑和現代建筑在建造材料上是有顯著差異的。古代建筑主要使用巖石、木材、磚和土等天然材料,而現代建筑則廣泛使用鋼筋混凝土、鋼鐵、玻璃、塑料等人工合成材料。故選B。
(2)長方體硬塊承重能力更強、其原因是增加了長方體的硬塊抗壓能力。這個說法是錯誤的。實驗結果表明,乙長方體硬塊(即鋼筋混凝土)的承重能力更強,其原因并不是單純增加了抗壓能力,而是因為加入了S形鐵絲后,整個結構在受到壓力時能夠更好地分散和承受外力,這提高了整體的抗拉和抗彎能力。因此,正確的結論應該是:乙長方體硬塊承重能力更強,其原因是加入了鐵絲后,提高了整體的抗拉和抗彎能力。
(3)鋼筋混凝土結構技術并沒有讓人類社會得到發展,這個說法是錯誤的。鋼筋混凝土結構技術的發明和應用極大地推動了現代建筑業的發展,使得人類能夠建造大跨度、高層建筑以及更堅固耐用的隧道、橋梁、大壩等基礎設施。這些進步不僅擴展了人類的居住空間,提高了生活質量,還促進了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故選C。
14.
【解析】大熊座是北方天空中最醒目、最重要的星座,北斗七星是大熊星座的明顯標志。大熊星座中的七顆亮星組成一個勺子的形狀,這就是著名的北斗七星,俗稱勺子星。北斗七星勺口的兩星向勺口方向延長線的5倍距離位置就是北極星的所在。同季節,北斗星斗柄指向不同,北斗七星的斗柄春季指向東,夏季指向南,秋季指向西,冬季指向北。小科在夏天觀察到大熊座的星座圖,所以圖中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南。
15.(1)對比 (2) 傘面材料 防水布 長 (3)A
【分析】工程師在完成一項設計時,會經過以下步驟:明確方案、前期研究、設計方案、制作模型、測試改進、展示交流。在研究降落傘傘面面積、材料等因素與降落時間之間的關系的實驗中,我們發現降落傘傘面面積越大,降落時間越長,而相同傘面積,防水布降落時間更長。
【解析】(1)對比實驗是設置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實驗組,通過對結果的比較分析,來探究各種因素與實驗對象的關系的實驗,它是一種特別的收集證據的方法。通過有意識地改變某個條件來證明改變的條件和實驗結果的關系。要研究降落傘傘面面積、材料等因素與降落時間之間的關系,就要設計一個對比實驗。
(2)由表知,組別1、2、3實驗只改變了傘面材料,所以是研究降落時間的長短與降落傘的傘面材料的關系,而且比較可知,三種材料防水布降落時間更長,選用防水布更適合做降落傘傘面。組別3、4研究降落時間的長短與降落傘傘面面積的關系,降落傘的傘面面積越大,降落時間越長。
(3)增大傘面面積,可以延長降落的時間。
16.(1)遺傳 (2) 右 左 (3) 白色 毛色是從父母身上遺傳來的
【分析】遺傳和變異,是生物界不斷地普遍發生的現象,也是物種形成和生物進化的基礎。
【小題1】狗媽媽生下的幼崽還是狗,這是遺傳現象。遺傳是指生物體的性狀傳給后代的現象,這里指的是狗的物種特性通過遺傳穩定地傳遞給了下一代。
【小題2】右側的小狗遺傳了狗媽媽的毛色,這說明右側小狗的毛色與狗媽媽相同,因此是遺傳現象。而左側小狗的毛色相對狗媽媽發生了變異,這說明左側小狗的毛色與狗媽媽不同,是變異現象。
【小題3】推測狗爸爸的毛色可能是白色的,毛色是從父母身上遺傳來的,左側小狗的毛色與狗媽媽不相同,這表明這種毛色可能是由狗爸爸傳遞給小狗的。
17.(1)純電動汽車 (2) 太陽 光能→電能→機械能
(3) 鈉電池 微型電子控制器 流線 (4)輕質鋁合金和碳纖維復合材料
(5)
【分析】工程是為了滿足我們的需要設計和使用技術,解決實際問題和制造產品的活動。
【小題1】純電動汽車是一種采用單一蓄電池作為儲能動力源的汽車,它通過電池向電動機提供電能,驅動電機運轉,通過驅動軸產生機械能,推動汽車行駛。
【小題2】純電動汽車是一種采用單一蓄電池作為儲能動力源的汽車,它利用蓄電池作為儲能動力源,通過電池向電動機提供電能,驅動電動機運轉,從而推動汽車行駛。能量的轉換是太陽能轉化為電能再轉化為機械能。
【小題3】汽車是現代高科技文明的產物,隨著社會的發展與進步,人們越來越關注環保與創意。我們可以采用環保方式為我們的小車提供能源,如利用太陽能。動力:使用太陽能作為動力來源,能量的轉換是太陽能電池板將太陽能轉換為電能。結構:傳動部分采用齒輪組傳動。控制部分采用微型電子控制器。車身外殼為流線型,減少阻力。
【小題4】材料:選擇制作的材料是輕質鋁合金和碳纖維復合材料,減少車身的重量。
【小題5】我們可以采用環保方式為我們的小車提供能源,如利用太陽能。我們可以利用太陽能光板收集能源,將太陽能轉化為機械能,為汽車提供動力。我們可以使用傳感器、控制程序等,可以實現創意車模的智能化操控。
18.(1)
(2) 白鰭豚 金絲猴
【分析】我國幅員遼闊,自然環境多樣,野生動物資源豐富,是世界上擁有野生動物種類最多的國家,占世界種類總數的10%以上。
【解析】(1)鳥身體有脊柱,是脊椎動物;身體表面有羽毛、有翅膀,多數善于飛行;身體呈紡錘形,能降低飛行時的阻力;有堅硬的喙,用喙啄取食物,足上有鱗片;體溫恒定,不隨環境變化而變化;在陸地產卵,卵有堅硬的外殼,屬于卵生動物。①火烈鳥、②鴛鴦、⑤企鵝均屬于鳥類。哺乳身體有脊柱,是脊椎動物;身體表面有毛;體溫恒定,不隨環境變化而變化;用乳汁喂養后代,屬于胎生動物。③大象、④大熊貓、⑥東北虎均屬于哺乳動物。
(2)我國是世界上擁有野生動物種類最多的國家之一,我國珍稀動物有白鰭豚、金絲猴、大熊貓等。
19.(1) 水珠出現 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 (2)蠟燭燃燒后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 (3)有 發生了改變 (4)B (5) 綠色出行 安裝空氣凈化器
【分析】燃燒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對人類的發展意義重大。同時,燃燒也有可能引起火災,火災會燒毀人們的財物,燒傷人們的身體。
【小題1】根據實驗描述,我們可以觀察到的現象:
干燥的杯子:有水珠出現。
有石灰水的杯子: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
【小題2】通過上述實驗,我們可以得出結論:蠟燭燃燒后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物體燃燒后,有新的物質生成,構成物體的物質發生了改變。這符合化學變化的特征,即反應物轉化為不同的產物。
【小題3】物體燃燒后,有新的物質生成,這種物質會讓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構成物質的物體發生了改變,這樣的變化叫化學變化。
【小題4】不掀開冒著蒸汽的鍋蓋是正確的做法,因為這樣可以避免蒸汽燙傷手部。在火焰附近噴灑殺蟲劑錯誤,可能會引起火災或爆炸;靠近小太陽取暖器錯誤,可能會引起燙傷。故選B。
【小題5】預防空氣污染,我們可以綠色出行、安裝空氣凈化器等,這樣可以凈化室內空氣,減少污染物排放。
20.(1)C (2)恒星
(3)
【分析】宇宙中像太陽一樣的星體還有很多,它們都是熾熱的、巨大的發光氣體球,我們把它們稱為恒星。自己能發光發熱的星叫恒星。
【小題1】他們看到的光帶其實是銀河。銀河是夜空中一條寬闊的光帶,由無數遙遠的恒星組成,這些恒星距離地球非常遙遠,因此從地面上看去就像是撒在天空中的白色粉末。故選C。
【小題2】他們看到的一顆顆白色粉末就是一顆顆巨大的恒星。恒星是宇宙中的天體,它們通過核聚變過程產生光和熱。銀河系中包含了數千億顆恒星,我們看到的銀河光帶實際上是銀河系中心區域的一部分,其中包含了大量的恒星、星團、星云和其他天體。由于這些恒星距離我們非常遙遠,即使它們發出的光線非常明亮,到達地球時也已經變得非常暗淡,因此在我們看來就像是細小的光點。
【小題3】大熊座是北半球夜空中最顯著的星座之一,而北斗七星則是大熊座中最著名的星群。北斗七星位于大熊座的尾巴和背部。
在北斗七星中,找到“勺子”兩端的星星,即天樞和天璇。將天樞和天璇這兩顆星連成一條線,然后將這條線延長約五倍的距離。延長線將帶你到達北極星,它位于小熊座的尾部。北極星是夜空中相對較亮且幾乎不動的星星,它是北半球導航的重要標志。
21.(1)B (2) 繼承 變異 (3)袁隆平 (4)B
【分析】遺傳和變異,是生物界不斷地普遍發生的現象,也是物種形成和生物進化的基礎。生物的親代與子代之間,以及子代的個體之間在性狀上的差異,叫作變異;生物的親代與子代之間一般都或多或少地保持著一些相似的特征這種現象稱為遺傳。
【小題1】高產易倒伏小麥與低產抗倒伏小麥雜交產生高產抗倒伏小麥。材料中提到,科學工作者將一種抗倒伏能力強的矮稈小麥(低產抗倒伏)與高產的高稈小麥(高產倒伏)雜交。故選B。
【小題2】雜交后的小麥繼承了親代高產和抗倒伏的優良性狀,并且出現了新的性狀組合,這種親子間的性狀出現差異的現象在生物學上被稱為變異。
【小題3】袁隆平是中國著名的農業科學家,因其在雜交水稻研究領域的巨大貢獻而被譽為“雜交水稻之父”。
【小題4】植物的新品種改良是通過遺傳物質的改變來實現的,這種改變可以遺傳給后代,因此屬于可遺傳的變異。故選B。
22.(1) 日食 太陽 地球 (2)丁
【解析】(1)月球圍繞著地球旋轉,同時,地球又帶著月球繞太陽旋轉,日食和月食就是由于這兩種運動所產生的結果。當月球運動到太陽和地球中間,如果三者正好處在一條直線上時,地球處于月球的陰影中,月球就會擋住太陽射向地球的光,在地球上處于影子中的人,只能看到太陽的一部分或全部看不到,于是就發生了日食。
(2)日食發生時,月球運動到太陽和地球中間,月球大約在圖中的丁位置。
23.(1)遺傳 (2)變異 (3)袁隆平
【分析】遺傳和變異是生命最基本的特征之一。可以說,沒有遺傳,就沒有生物的延續,有了變異,生命世界才能夠像現在這樣豐富多彩。遺傳和變異是對立的統一體,遺傳使物種得以延續,變異則使物種不斷進化。
【解析】(1)生物的親代與子代之間一般都或多或少地保持著一些相似的特征這種現象稱為遺傳;雜交水稻也有普通水稻的味道,這是遺傳現象。
(2)生物的親代與子代之間,以及子代的個體之間在性狀上的差異,叫作變異;雜交水稻的畝產量比普通水稻高很多,這是變異現象。
(3)袁隆平院士是中國研究雜交水稻的創始人,也是世界上成功利用水稻雜交優勢的第一人。他從1964年開始研究雜交水稻以來,取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并因此榮獲我國第一個國家特等發明獎,在國際上被譽為“雜交水稻之父”。
24.(1)熔化 (2)小水珠 (3)黑色 (4)化學變化
【分析】物質總是在不斷地變化。有些變化只改變的物質的大小、形態等,我們稱這種變化為物理變化;而有的變化產生了新的物質,我們把產生了新物質的變化叫作化學變化。蠟燭燃燒不但會發出光和熱,還會產生水、炭黑等新物質,所以蠟燭燃燒的過程中發生了化學變化。
【小題1】蠟燭點燃后,靠近火焰部位的蠟燭變軟熔化,該變化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
【小題2】有些變化產生了新的物質,我們把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稱為化學變化。取一只干燥的燒杯,罩在蠟燭火焰上方,一段時間后發現燒杯內壁有小水珠出現,說明蠟燭燃燒產生了水,這屬于化學變化。
【小題3】玻璃片接觸火焰有黑色的物質附著在玻璃片上。
【小題4】根據上述現象,我們可以推斷蠟燭燃燒時即發生了化學變化,又發生了物理變化。
25.B 26.B
【解析】25.由表格可知,有四名同學能向內彎曲,僅有一名舌頭都不能向內彎曲;該小組有1名同學是V形。相對性狀是指同一性狀的不同表現形式,如下顎有溝和下顎無溝就是一組相對性狀。故選項B正確。
26.“耳垂是否緊貼臉頰”有兩種情況:“是”和“否”;“大拇指能否向外彎曲”也有兩種情況:“能”和“不能”。因此,這兩組性狀的組合方式有2×2=4種。
27.A 28.B
【分析】紫甘藍作用與紫色石蕊試液相似,能辨別酸堿性,酸性為紅色,堿性為藍色,中性就是紫色。物理變化與化學變化的根本區別就是物理變化沒有新物質生成,化學變化有新物質產生。
27.紫甘藍汁與白醋混合,白醋呈酸性,顏色變紅,產生了新的物質,屬于化學變化,故選A。
28.紫甘藍汁與小蘇打水混合,小蘇打水呈堿性,顏色變成黃綠色,如果想讓字變成黃綠色應該用小蘇打溶液寫字,然后噴灑紫甘藍汁,故選B。
29.2.28 30.海王星 木星 31.
【解析】29.按相同比例縮小后的距離計算公式為:與太陽的平均距離(萬千米) / 10000。火星與太陽的平均距離為22800萬千米,按比例縮小后的距離為22800 / 10000 = 2.28厘米。
30.根據表格中的數據,離太陽最遠的行星是海王星,其與太陽的平均距離為449600萬千米;體積最大的行星是木星,其赤道直徑為142800千米。
31.紙帶被均分成48格,每格間隔1厘米。木星按比例縮小后的距離為8厘米,海王星按比例縮小后的距離為45厘米。因此,木星標記在第8格,海王星標記在第45格。
32.B 33. 吸管 雙面膠 透明膠 剪刀 橡皮泥 尺子
【分析】在“設計塔臺模型”“制作塔臺模型”“測試塔臺模型”與“評估改進塔臺模型”中,要像工程師一樣,對塔臺模型進行設計、制作、測試、評估和改進,經歷一個“工程”建造的系統過程。工程的關鍵是設計,設計是一個復雜的過程,需要綜合考慮各個因素及之間的關聯。
32.塔臺是供足球教練站在上面指揮隊員訓練的,塔臺的位置選擇既要方便觀察,也不能影響正常訓練或比賽。在制訂競標書時,根據如圖所示的學校足球平面圖,挑選建塔位置,我認為建B處比較合適,理由是在場地外的中線附近,不影響比賽,且方便觀察整個足球場。故選B。
33.我們在制作塔臺的時候,建造計時塔臺需要考慮材料,要選擇輕便穩定的材料來制作。需要材料如下: 吸管 雙面膠 透明膠 剪刀 橡皮泥 尺子
34.(1)③①② (2)B (3)C
【分析】在調查校園生物時,我們開展調查的順序是:先一張校園平面圖,根據生態環境的不同,將校園分成幾個區域,然后分小組調查每個區域的生物種類和數量,觀察生物之間的聯系,再設計調查表,記錄我們的發現,最后選擇感興趣的生物重點調查。
【解析】(1)調查校園生物分三個步驟,按照先后順序,一是明確調查任務,二是制訂調查方案,三是走進校園,開展校園生物大搜索活動。
(2)生物的多樣性是人類生存與發展的基礎。生物多樣性主要包括三個層次:物種多樣性、遺傳多樣性和生態系統多樣性。校園內有幾十種動植物,體現了生物多樣性中的物種多樣性。
(3)在長期進化的過程中,有些植物的外部形態會與環境相適應,從而使其具有不同的特點,這是植物長期適應不同環境中的水分、陽光和溫度等條件的結果。桑樹和雪松都能適應這里的冬天,只是適應的方式不同,桑樹靠落葉過冬,雪松靠針形葉和葉上的蠟質層減少水分蒸發來過冬。
35.(1)三 (2)日食 (3)沒有 二氧化碳 (4)化學
【解析】(1)太陽系是以太陽為中心,由八大行星、矮行星、小天體組成的一個天體系統。這些行星與太陽的平均距離由近及遠排列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2)日食現象。所謂日食,又作日蝕,是月球運動到太陽和地球中間,如果三者正好處在一條直線時,月球就會擋住太陽射向地球的光,月球身后的黑影正好落到地球上,這時發生日食現象。
(3)早期地球的大氣層中并沒有氧氣.經過長時間的演變,氧氣含量仍然很低。當綠色植物出現之后,地球的氧氣含量逐步增加。綠色植物通過太陽能將二氧化碳與水轉化為氧氣為生物提供能量的物質,增加了大氣層中氧氣。
(4)石油是地球賦予人類的寶藏,它也是經歷化學變化形成的。我們利用石油可以生產很多重要的生產生活材料,如燃油、塑料、纖維、瀝青等。
36.(1)15 (2)D (3)B
【分析】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衛星,并且是太陽系中第五大的衛星。月球距地球約38.4萬千米,也是離地球最近的一個天體。
【解析】(1)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衛星,并且是太陽系中第五大的衛星。月球圍繞地球進行公轉,時間是一個月。所以月球從A點位置運動到C點位置,實際需要大約15天。
(2)當月球運動到太陽和地球中間,如果三者正好處在一條直線上時,地球處于月球的陰影中,月球就會擋住太陽射向地球的光,在地球上處于影子中的人,只能看到太陽的一部分或全部看不到,于是就發生了日食。所以若出現日食現象,月球應公轉至示意圖D位置。
(3)月食一般發生在農歷十五。地球處于太陽和月球中間,所以如果今天是農歷六月十二,三天后月球的實際位置應在示意圖B位置。
37.(1)白醋 小蘇打 (2) 物理變化 沒有產生新物質 (3)C
(4)不會 白醋只有100毫升,小蘇打只有30克,產生的氣體到達一定后就不再反應了 (5)產生的氣體是無色,二氧化氮是紅棕色 (6)C
(7)
【分析】小蘇打的特點是白色細小晶體,白醋的特點是無色透明,有刺激性酸味。小蘇打和白醋混合后,產生的大量氣體是比空氣重且不支持燃燒的二氧化碳。小蘇打和白醋混合一起,產生了大量氣泡,收集這些氣體傾倒在燃燒的蠟燭上,發現能使蠟燭熄滅,經過科學家的驗證,發現產生的氣體是二氧化碳。用手觸摸玻璃杯外壁,發現玻璃杯外壁是涼的,這是氣體散失帶走熱量導致的。
【解析】(1)裝有醋、水的杯子和裝有小蘇打、淀粉的碗,通過肉眼觀察和樣品混合的表現來判斷。當把白醋滴入裝有小蘇打的瓶蓋時,會有氣體產生,這種氣體是不同于小蘇打和白醋的新物質,因此這種變化是化學變化,白醋與小蘇打混合會產生二氧化碳氣體。小安剛把A碗中的白色粉末倒入甲杯中,就發現甲杯中產生了大量氣泡。據此,可以判斷甲杯中的液體是醋,乙杯中的液體是水,A盆中的白色粉末是小蘇打,B盆中的白色粉末是面粉。
(2)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本質區別是:是否有新的物質生成。將乙杯中的液體放在酒精燈上加熱,會產生氣泡,這種變化是物理變化,是水變成了水蒸氣,并沒有新物質產生。
(3)白醋與小蘇打混合會產生二氧化碳氣體。所以此實驗中,讓氣球變大的動力來自新生成的氣體二氧化碳。
(4)小蘇打和白醋混合產生氣體,這是裝置中讓氣球變大的動力,但是氣球不會一直變大,因為小蘇打和白醋反應結束后就不會產生氣體了。
(5)小蘇打和白醋混合產生氣體,產生的氣體是無色,二氧化氮是紅棕色,所以氣球中新進入的氣體肯定不會是二氧化氮。
(6)A.無論從哪個星球看北斗七星都是勺子狀,錯誤;星座是遠近不同、沒有聯系的恒星在天空中的視覺圖像。從不同角度觀察星座,看到的圖像不同;
B.“夏季大三角”是心宿二、牛郎星、織女星這三顆星圍成的區域,錯誤;“夏季大三角”是天津四、牛郎星、織女星這三顆星圍成的區域;
C.在地球的北半球看,北極星始終指向北方,正確。
(7)大熊座是北方天空中最醒目、最重要的星座,北斗七星是大熊星座的明顯標志。大熊星座中的七顆亮星組成一個勺子的形狀,這就是著名的北斗七星,俗稱勺子星。北斗七星勺口的兩星向勺口方向延長線的5倍距離位置就是北極星的所在。
38.B 39.C
【分析】世界是由物質構成的,物質是在不斷地變化著的,物質的變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有些變化只改變了物質的狀態、形狀、大小等,沒有產生新的不同于原來的物質,我們把這類變化稱為物理變化;有些變化產生了新的物質,我們把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稱為化學變化。
38.白醋和鹽、水和紅糖混合后都不會產生反應;檸檬汁是酸性物質,和小蘇打會發生化學變化,產生氣體。所以曉光混合的物質是檸檬汁和小蘇打。
39.世界是由物質構成的,物質是在不斷地變化著的。物質的變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區別就是否產生新物質。淘洗玉米粒、向鍋中倒入玉米油和水的凝結現象都屬于物理變化;將蘇打與白醋混合會產生新物質,屬于化學變化。
40.上大下小 上重下輕 41.如下圖所示(有出現三角形結構、增加底面積、加重底部重心,底部增加砝碼,減小頂部重量等意思即可)
42.② 43.②④ 44.不同意,因為曉明組的塔臺雖然比較高,但是承重、抗風、抗震能力、成本等其他方面都比曉光的低。
【分析】制作塔臺要求進行圖形和文字的設計,使用所給的材料,塔臺必須保證站立且能承受一定的重量和風力,并具有一定的抗震能力,還要盡量節省材料。
40.像鐵塔這樣骨架式的構造叫作框架結構。框架鐵塔結構特點:①上小下大②上輕下重③風阻小等,由于這些特點,框架結構的抗風和抗震能力都很好。題干中的模型上大下小、上重下輕,穩定性差,所以極易倒塌。
41.設計塔臺時,底部比頂部面積大,是為了提高塔臺的穩固性。多用三角形結構,是為了提高塔臺的穩定性。所以將模型改成上小下大、上輕下重,而且多使用三角形結構,這樣會更加穩固。
42.我們需要考慮塔臺的穩定性,可以增加底座重量,還可以改變材料的結構;控制好立柱的高度,盡量等高,可以防止塔臺的傾斜。模型發現傾斜了,最有可能的原因是制作模型立柱長度不一,不等高。
43.工程建筑中,一般有三種方法來加強物體的抗震能力,分別是耐震、制震和免震。耐震一般采用的方法是加大底部面積或加重底座重量;制震一般采用的方法是塔臺底部加入彈簧;減震一般采用的方法是塔臺底部加滾珠。為了提高抗震能力,可以加固吸管接口之間的連接,或在模型底部加滾珠或彈簧。
44.根據塔臺測試表可知,曉明組的塔臺雖然比較高,但是承重、抗風、抗震能力、成本等其他方面都比曉光的低,所以曉光組的塔臺模型比較好。
45.端午是五月初五,今天是五月初四,是蛾眉月,所以不是露出側臉的上弦月;北極星并不是大熊星座,而是小熊星座;“夏季大三角”的三顆星是天津四、織女星和牛郎星。
【解析】月相變化是有一定規律的,通常是農歷一個月循環一次。初三、初四的月相是蛾眉月,初八、初九的月相是上弦月。端午是五月初五,今天是五月初四,是蛾眉月,所以不是露出側臉的上弦月。
小熊星座中的斗柄的最末一顆星叫北極星,所以北極星并不是大熊星座。
夏季是觀察星座的好季節,天空中有許多亮星,其中有三顆亮星構成了一個巨大的三角形,人們稱之為“夏季大三角”,這三顆星分別是:天津四、織女星和牛郎星,它們分別屬于天鵝座、天琴座和天鷹座。
46.(1) 不是 哺乳 (2) 減小水的阻力 不 (3)B (4) 保護白鰭豚 B
【分析】動物根據不同的特征可以分為很多種類、根據身體構造可以分為昆蟲、魚類、爬行動物等
【小題1】哺乳動物體表有毛,一般分頭、頸、軀干、四肢和尾五個部分,用肺呼吸,體溫恒定。白鰭豚全身皮膚裸露無毛,有恒定體溫,總是在36°C左右,用肺呼吸,會直接生小動物,所以不是魚類,屬于哺乳動物。
【小題2】生物對環境的適應是普遍存在的。現在生存的每一種生物, 都具有與環境相適應的形態結構、生理特征或行為方式。白鰭豚身體呈紡錘形,這樣的身體構造主要是為了減少水流阻力。
【小題3】生物圈中動物、植物等所有生物生存所需要的基本條件是一樣的,它們都需要營養物質、陽光、空氣和水,還有適宜的溫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間。白鰭豚的數量越來越少,導致其數量銳減的根本原因是水污染加劇。故選B。
【小題4】為了保護生物的多樣性,保護珍稀野生動物,我國專門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還建立了許多自然保護區,對于我國珍稀動物的保護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所以白鰭豚瀕臨滅絕,為了保護它,建立自然保護區最合理。
47.(1)A (2)設計 (3)一 (4)二 (5)四
【分析】塔臺要能夠讓教練員站在上面指揮訓練,說明承重性、高度和安全性是項目的重要要求。所以在設計塔臺時,我們必須考慮塔高、塔型、塔臺位置、材料選取、實用性、安全性、成本等方面的因素。
【解析】(1)制作塔臺模型時,要按照設計圖紙制作模型。我們要按從下往上的搭建順序來制作塔臺模型,搭建塔臺的順序是底座搭建、側面搭建、整體搭建。
(2)模型建設過程是設計、制作、測試、評估、改進,建造實物。在整個建造塔臺模型的過程中,核心依舊是設計。
(3)三角形具有穩定性,有著穩固、堅定、耐壓的特點。設計塔臺時應多使用三角形結構,三角形結構比四邊形結構更穩定。第一組中沒有三角形,所以最容易變形。
(4)像鐵塔這樣骨架式的構造叫作框架結構。框架鐵塔結構特點:①上小下大②上輕下重③風阻小等,由于這些特點,框架結構的抗風和抗震能力都很好。第二組的上下一樣大,所以抗風能力最差。
(5)根據題干可知,塔臺高度要求50cm,所以第四組的塔臺最符合要求。
48.(1)化石 (2) 嚴寒 體重可達6~8噸 皮厚毛長,具有極厚的脂肪層 (3)C
【分析】生物對環境的適應是普遍存在的。現在生存的每一種生物,都具有與環境相適應的形態結構、生理特征或行為方式。同一種生物,愈冷的地方,個體就愈大,身體愈接近圓形,并且鼻子、耳朵、腿等暴露在外部的器官就愈小。
【解析】(1)古生物化石可以告訴我們關于地球的歷史以及生物進化的許多信息,對于科學研究具有重要的作用,科學家可以通過古生物化石來研究古生物。如今猛犸象已經滅絕,但科學家們仍可以通過遺留在巖層中猛犸象的化石了解其身體結構特征。
(2)由于動物和生活的環境相互影響,經過漫長的自然選擇和生物進化過程,動物的身體形態結構與其食物、習性都是和生活環境相適應的。根據資料,可推測猛犸象應該生活在嚴寒地區,因為猛犸象的體重可達6~8噸,體型大,能夠抵御嚴寒;猛犸象身上披著黑色的細密長毛,皮很厚,具有極厚的脂肪層,厚度可達9厘米,利于保溫御寒。
(3)同一種生物,愈冷的地方,個體就愈大,身體愈接近圓形,并且鼻子、耳朵、腿等暴露在外部的器官就愈小。猛犸象的體型比亞洲象更大,但耳朵卻比亞洲象的耳朵小,這樣的好處是器官小,散熱慢,利于保溫,適應嚴寒的環境。
49.雨傘留下的積水處理問題 ③ 雨傘放置架底部設計植物生長區 50.乙 51. 多設計一些三角形支架,更穩定 加重底座,底部越重會越穩定
【分析】科學探究的過程,就是不斷地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往往要經歷反復實驗和不斷改進的過程。思考哪些做法是成功的、哪些做法是需要改進的,就是在反思。完成一項工程要經歷重要的工作階段,包括明確一個要解決的問題;在限制條件下進行設計;制作一個模型;測試這個模型,評估并改進;再重新設計建立模型,再測試,再改進完善。循環往復,直到設計達到各種限制條件的要求,才開始實施建設。
49.雨傘放置架考慮的各個因素是相互影響的,要綜合考慮:比如①容納的雨傘數量要足夠多;②雨傘需要容易取放;③雨傘留下的積水處理問題。
根據題干信息,可以選擇③號因素,解決方法是:雨傘放置架底部設計植物生長區。
50.甲同學:邊制作邊設計的做法是錯誤的,不僅影響制作效率,更會影響作品質量,說法錯誤;
乙同學:我們可以參考市面上已有的雨傘放置架進行設計,說法正確;
丙同學:制作過程中發現問題需要調整,說法錯誤。
故最支持乙同學。
51.在測試雨傘架的使用性能的過程中,小科發現雨傘放置架很容易倒,而且稍微放幾把雨傘就變形了,觀察小科組的模型設計圖,發現的問題有:
①雨傘掛放處容易變形,多設計一些三角形支架,更穩定。
②雨傘放置架很容易倒,解決建議是給加重底座,底部越重會越穩定。
52. 4 1 53.桑樹 54. 遺傳 變異 55.C
【分析】在調查校園生物時,我們開展調查的順序是:先一張校園平面圖,根據生態環境的不同,將校園分成幾個區域,然后分小組調查每個區域的生物種類和數量,觀察生物之間的聯系,再設計調查表,記錄我們的發現,最后選擇感興趣的生物重點調查。
52.身體分為頭、胸、腹三部分,有三對足的動物是昆蟲。麻雀屬于鳥類,蜘蛛屬于節肢動物,蝸牛屬于殼體動物,螞蟻屬于昆蟲。所以在花壇中找到的4種動物中,有1種是昆蟲。
53.根據題干可知,這片樹葉是非針形葉,葉緣是有鋸齒的,所以可能是桑樹葉。
54.生物的親代與子代之間一般都或多或少地保持著一些相似的特征這種現象稱為遺傳。第(2)題中的葉子與親代相比,都是非針形葉,葉緣是有鋸齒的,屬于遺傳現象。生物的親代與子代之間,以及子代的個體之間在性狀上的差異,叫作變異;所以植物的后代與親代有一些不同,這種現象叫變異。
55.在長期進化的過程中,有些植物的外部形態會與環境相適應,從而使其具有不同的特點,這是植物長期適應不同環境中的水分、陽光和溫度等條件的結果。桑樹和雪松都能適應這里的冬天,只是適應的方式不同,桑樹靠落葉過冬,雪松靠針形葉和葉上的蠟質層減少水分蒸發來過冬。
56.供水系統:①;排水系統:②;采光系統:③;承重系統:④;燃氣系統:⑤。
【解析】我們的住房是由住房結構和住房系統構成的,兩者缺一不可。在住房設計之初,需要考慮住房結構,一般會安裝供水、供電、供暖和采光等多個系統,還要注意各個系統之間的相互協調。圖中①是供水系統;②是排水系統;③是采光系統;④是承重系統;⑤是燃氣系統。
57.(1) 行 自西向東 公轉 (2)月球 (3) 北斗七 大熊 B
(4)B
【分析】我們的地球在不停地運動著。地球除了圍著太陽公轉,同時還在不停圍繞地軸自轉,方向都是自西向東。地球自轉一周是一天,公轉一周是一年。地球的自轉和公轉會出現不同的現象,地球自轉產生晝夜交替、天體東升西落、地方時差異等自然現象;地球圍繞太陽公轉,產生春、夏、秋、冬四季變化、不同季節物體影長的變化、晝夜長短的變化和極晝極夜現象等。
【解析】(1)地球是太陽系中的一顆行星,我們每天都能看到太陽東升西落,是因為地球在不斷自西向東自轉,每年還要經歷春、夏、秋、冬,是因為地球斜著身子繞著太陽在公轉。
(2)發生日食時,地球、月球和太陽三者處于一條直線,月球處于二者之間位置。
(3)星空圖中,上面的七顆星是北斗七星,它是大熊星座的明顯標志,A、B、C、D四顆星中,B是北極星。
(4)2024年5月28日18時58分,神舟十八號乘組航天員出艙活動取得圓滿成功。
58.(1) 三角形 穩定 (2) 上小下大 弱 (3) 3 3 (4)底部加重
【分析】塔臺模型建造要求有:①塔臺高度60厘米;②底部能夠移動;③堅固并有承重能力;④具有抗風抗震能力;⑤節省材料;⑥美觀,設計作品的關鍵是達到堅固、美觀、價廉的平衡。
【小題1】三角形具有穩定性,有著穩固、堅定、耐壓的特點。三種塔臺模型中都有大量的三角形結構,具有很高的穩定性。
【小題2】觀察三個模型可以發現它們都是上小下大的結構,如果要測試抗風能力,則要選擇同樣大小的風進行測試,最先倒下的塔臺抗風能力最弱。
【小題3】圖1和圖2除了上部和下部外都只有3個側面,總體呈現三角形。
【小題4】制作塔臺模型時,底端重量要大而重,這樣上小下大上輕下重的塔臺不容易倒。要增加圖3塔臺的穩定性可以在底部加重。
59.沒有 升高 60.水 61. 黑 新物質
【分析】世界是由物質構成的,物質是在不斷地變化著的,物質的變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有些變化只改變了物質的狀態、形狀、大小等,沒有產生新的不同于原來的物質,我們把這類變化稱為物理變化;有些變化產生了新的物質,我們把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稱為化學變化。
59.蠟燭點燃后,靠近火焰部位的蠟燭變軟熔化,該變化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手靠近蠟燭火焰附近,蠟燭會把熱量傳遞給手,所以感覺到溫度升高。
60.有些變化產生了新的物質,我們把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稱為化學變化。取一只干燥的燒杯,罩在蠟燭火焰上方,一段時間后發現燒杯內壁有小水珠出現,說明蠟燭燃燒產生了水,這屬于化學變化。
61.將玻璃片接觸火焰,發現接觸部位變黑了,說明有新的物質生成,化學變化。
62.(1)有 (2) 透明 吸熱 (3)不支持
【分析】物質的變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物質的變化可以分成兩大類:一類僅僅是形態的變化,另一類是產生新物質的變化。
【解析】(1)小蘇打和白醋混合后,觀察到的現象是產生大量的氣泡,說明產生了氣體的新物質。
(2)密封袋要選擇透明的,這樣更好觀察到物質的變化情況;小蘇打和白醋混合后會吸收熱量,所以用手觸摸袋子外壁,手會感覺到一陣冰涼,所以這個反應是吸熱反應。
(3)根據題干可知,把產生的氣體傾倒入放有點燃蠟燭的燒杯中,發現杯子底部的蠟燭先熄滅,接著高一些的蠟燭也熄滅了,說明這種氣體不支持燃燒。
63.(1)月球 (2)太陽 (3)地球 (4)日全食
【分析】日食是因為光沿直線傳播形成的,月球繞地球公轉的過程中,當月球運行至太陽與地球中間時,且太陽、月球、地球三者位于同一直線上時,月球是不透光的球體,遮蔽了射向地球的太陽光,月球影子落在地球上,從而發生日食現象。
【解析】(1)月球轉到地球和太陽之間,并且三者在同一直線上時,月球就擋住了射向地球的太陽光,形成日食。
(2)觀察中的模擬實驗裝置,用三個大小不同的圓紙片代表天體,其中最大的圓代表太陽,最小的圓代表月球,居中的圓代表地球,三個天體的位置分布,月球位于地球和太陽之間,且在一條直線上,是模擬日食現象。
(3)打孔的紙片模擬的是從地球觀察現象,故這個紙片模擬地球。
(4)月球沒有完全遮住太陽,留下了一個圓環的光,我們說發生了日環食現象;若將月球紙片往左或往右移,則都會出現日偏食現象;若將月球紙片往地球紙片方向移,則會出現月球完全遮住太陽的日全食現象。故日全食地月距離更近。
64.(1)A (2)穩固 (3)圍欄防護型 (4)一
【分析】制作塔臺要求進行圖形和文字的設計,使用所給的材料,塔臺必須保證站立且能承受一定的重量和風力,并具有一定的抗震能力,還要盡量節省材料。
【解析】(1)我們建造塔臺模型的過程:設計→制作→測試→評估→改進,故選A。
(2)塔臺多使用三角形結構,這是因為三角形結構會使塔臺更加穩固。
(3)圍欄防護型塔臺可以防止游客因為意外而跌落,從游客安全考慮選擇圍欄防護型。
(4)三個小組中模型最成功的是第一組,第一小組結構較美觀且抗風抗震較好,第二小組左右傾斜嚴重,第三小組也結構略傾斜。
65.(1) C A B (2) B C (3) B A A C (4)A
【解析】【小題1】工程是為了滿足我們的需要設計和使用技術,解決實際問題和制造產品的活動。工程建設的步驟:明確一個要解決的問題;在限制條件下進行設計;制作一個模型(畫或寫解決方案);測試這個模型、評估并改進;實施建設。
【小題2】在設計過程中,工程小組必須考慮可用材料和環境,因為材料的種類、性能和成本直接影響設計的可行性和經濟效益;同時,工程所在的環境也會對設計和材料選擇產生重要影響。抵抗自然界的破壞能力和費用也是設計中需要綜合考慮的重要因素。設計必須能夠承受自然界的可能破壞,如洪水、地震等,這通常意味著需要更多的資金投入來確保結構的安全性。
【小題3】關于制作塔臺模型的要點與目的,以下是詳細的對應關系:①實際測量使立柱等高:制作時確保立柱等高可以防止塔臺傾斜。 ②檢查接口是否牢固:制作過程中及時檢查接口處是否牢固,以確保塔臺的穩定性和安全性。③使用三角形結構:多使用三角形結構可以提高塔臺的穩固性和結實度,因為三角形是一種穩定的結構形式。 ④使用五顏六色的吸管:使用不同顏色的吸管可以使塔臺模型外觀更加美觀,提升其視覺效果。綜上所述,每個制作要點都旨在提高塔臺模型的穩定性、牢固性或美觀性。這些要點在制作過程中的綜合應用,能夠確保塔臺模型不僅符合設計要求,還能滿足實際使用中的需求。
【小題4】制作塔臺模型時,要按照設計圖紙制作模型。我們要按搭建順序來制作塔臺模型,搭建塔臺的順序是底座搭建、側面搭建、整體搭建。
66.(1)太陽 (2)3 (3)B (4)C (5)A
【分析】日食是因為光沿直線傳播形成的,月球繞地球公轉的過程中,當月球運行至太陽與地球中間時,且太陽、月球、地球三者位于同一直線上時,月球是不透光的球體,遮蔽了射向地球的太陽光,月球影子落在地球上,從而發生日食現象。萬有引力和天體的永恒運動維系著它們之間的關系,組成了多層次的天體系統。
【小題1】日食發生的原因是在月球繞地球公轉的過程中,當月亮恰好行至太陽與地球之間,且太陽—月亮—地球幾乎在同一直線上時,月球遮蔽陽光,月球影子落在地球上,因而發生日食。讀圖可知,圖A紙片模擬的是地球,B紙片模擬的是月球,C紙片模擬的是太陽。
【小題2】此時A、B、C三張紙片的中心在同一直線上,正好觀察到圖乙中的日全食現象。月球靠近地球,容易發生日全食;遠離地球,容易發生日環食。小科要看到右圖的日環食現象,他應該把B紙片朝3方向運動,遠離地球。
【小題3】讀圖可知,當B紙片朝4的方向運動,我們通過觀察孔看到的形狀可能是B階段。
【小題4】八顆行星中,有的行星可能會運行至A和C之間,出現“凌日”現象,這顆可能是地內行星,如水星、金星;地外行星如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等,不會出現“凌日”。故選C。
【小題5】宇宙間的天體都在運動著,運動著的天體因互相吸引和互相繞轉,從而形成天體系統。天體系統有不同的級別,按從低到高的級別,依次為地月系,太陽系,銀河系,總星系。中國發射了“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探索火星,從地球出發,當它進入火星軌道,成為火星系的一員,便脫離了地月系。故選A。
67.(1)C (2) 遺傳 變異 (3)袁隆平
(4)
【解析】【小題1】高產易倒伏小麥與低產抗倒伏小麥雜交產生高產抗倒伏的小麥。
【小題2】植物后代和親代非常相似,這種現象叫遺傳;植物后代和親代之間也會有一些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富川| 同德县| 临海市| 微博| 宜都市| 南川市| 阳泉市| 黔东| 衡山县| 濮阳县| 米林县| 五常市| 东至县| 汝阳县| 舞阳县| 封开县| 黄石市| 天长市| 沽源县| 石林| 巴东县| 江阴市| 宁陕县| 云霄县| 弥渡县| 浦东新区| 呼伦贝尔市| 永川市| 东光县| 安阳县| 蓝田县| 吕梁市| 宜兴市| 太康县| 汝城县| 青冈县| 清涧县| 射阳县| 渝中区| 济南市| 务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