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浙江省杭州市臨平區2023-2024學年三年級下冊期中考試科學試卷1.(2024三下·臨平期中)我們坐在火車上,以自己為參照物,火車上的座椅的狀態是 ( )A.靜止 B.運動 C.無法判斷2.(2024三下·臨平期中)在圖書館里, 小華在小紅的南方 2米處, 那么小紅在小華的 ( )A.南方2米處 B.北方2 米處 C.東方2米處3.(2024三下·臨平期中)(如圖)在鐘擺上貼上小圓點,觀察鐘擺上的小圓點,我們可以將小圓點的運動路線記錄為( )。A. B. C.4.(2024三下·臨平期中)(如圖)用下側的氣球打氣筒打氣,下列三種物體運動方式與打氣筒手柄的運動方式相似的是( )A. B. C.5.(2024三下·臨平期中)將立方體木塊放在一個斜面上,它靜置不動。把彈珠橫放在同一個斜面上,它卻滾了下來,這說明 ( )會影響物體在斜面上的運動情況。A.放置方法 B.物體形狀 C.斜面高度6.(2024三下·臨平期中)下列物體在斜面上一定會發生滾動的是( )。A.乒乓球 B.小立方體 C.塑料三角尺7.(2024三下·臨平期中) 甲乙兩輛車從同一起點,沿著同一條路同時出發去某地,行駛30分鐘后,甲車離某地還有 12 千米,乙車離某地還有15 千米,則運動較快的是 ( )。A.甲車 B.乙車 C.無法比較8.(2024三下·臨平期中)投籃比賽時,小明投進了一個3分球,籃球離手后到落到地面的過程中,籃球的運動最不可能的是 ( )。A.一直直線運動B.一直曲線運動C.先曲線運動,后直線運動9.(2024三下·臨平期中)測量小球在斜面上的滾動時間,下面最可靠的做法是( )。A.看小球滾動,估計滾動時間B.用秒表測量1次就作為測量結果C.用秒表測量3次,取中位數作為測量結果10.(2024三下·臨平期中)物體運動的快慢可以用 ( )衡量。A.距離 B.速度 C.時間11.(2024三下·臨平期中)50米賽跑時,運動員做 ( )更有利于取得好成績。A.曲線運動B.直線運動C.直線運動和曲線運動12.(2024三下·臨平期中)設計制作一座“過山車”, 正確的步驟是 ( )。①設計“過山車”軌道 ②測試、改進“過山車”③根據設計圖制作“過山車”A.①③② B.①②③ C.②①③13.(2024三下·臨平期中)設計過山車,小科同學想讓小球在過山車上運動得快一些,下列做法可行的是( )。A.全部改成直線軌道 B.全部改成曲線軌道 C.坡度要有變化14.(2024三下·臨平期中) 下列工具不適合用來測量“過山車”軌道長度的是 ( )。A.米尺 B.細繩 C.軟尺15.(2024三下·臨平期中)在設計和搭建“過山車”的過程中,小組成員應該 ( )。A.獨立設計,獨自搭建B.組長設計并搭建,其他人圍觀C.小組討論,統一意見;組內分工,合作搭建16.(2024三下·臨平期中)小科同學測試了小球在直線軌道與曲線軌道上的運動距離,實驗記錄單如下:軌道 運動時間 運動距離直線軌道 6秒 1.6米曲線軌道 6秒 1.3米通過以上實驗可知:與曲線軌道相比,小球在直線軌道上運動速度( )。A.較慢 B.較快 C.一樣快17.(2024三下·臨平期中)杭州某小學的小明同學在“六一”節的早晨、中午、傍晚三個時段觀察簡易日晷,發現中午的影子 ( )A.很短,指向北 B.很短,指向南 C.很長,指向北18.(2024三下·臨平期中)開學初,老師把學具袋里的蠶卵收集起來,說要放進冰箱冷藏室,老師這么做的目的主要是( )。A.防止蠶卵提早孵化B.蠶寶寶喜歡待在冰箱C.促進蠶卵孵化19.(2024三下·臨平期中)蠶的一生中,有一段時間又黑又小,稱為“蟻蠶”,蟻蠶是 ( )來的。A.蠶蛾生出來的 B.蠶卵孵化 C.蠶蛹生出來的20.(2024三下·臨平期中)下圖中,( )是蠶寶寶喜歡吃的桑葉。A. B. C.21.(2024三下·臨平期中)在觀察生雞蛋的結構時,下列做法正確的是( )。A.先觀察外殼,再觀察內部結構B.直接敲破,觀察內部結構C.用筷子攪拌內部,然后進行觀察22.(2024三下·臨平期中)根據卵外是否有硬殼,可將動物的卵分為有硬殼的和無硬殼的兩大類,下列屬于無硬殼的是 ( )A.蛇卵 B.龜卵 C.蛙卵23.(2024三下·臨平期中)某天早晨9點,小亮測得一棵小樹在陽光下的影子長度為8米。兩小時后再去測量這棵小樹的影子,影子長度( )。A.小于8米 B.大于8米 C.沒有變化24.(2024三下·臨平期中)下列描述中, 正確的是 ( )。A.出現擺鐘后,人們開始計算時間了B.古人曾利用陽光下物體的影子來測量時間,如日晷C.陽光下物體的影子變化沒有規律,所以無法計算時間25.(2024三下·臨平期中)觀察一天的鉛筆影子時,我們發現鉛筆影子的 ( )沒有太大變化。A.長短 B.方向 C.形狀26.(2024三下·臨平期中)只有運動的物體與我們有關,靜止的物體與我們無關。27.(2024三下·臨平期中)一個物體相對另一個物體運動時,可能只有方位發生變化,距離不變。28.(2024三下·臨平期中)一個正在運動的物體,它的每個部位的運動方式都是一樣的。29.(2024三下·臨平期中)溪流中的水在流動過程中,既有曲線運動,也有直線運動。30.(2024三下·臨平期中)我們可以通過改進“過山車”來讓小球運動得更快。31.(2024三下·臨平期中)白天,太陽在天空中的位置變化是東升西落。32.(2024三下·臨平期中)觀察蠶卵,發現蠶卵的形狀像綠豆那樣滾圓。33.(2024三下·臨平期中)一天中,陽光下物體的影子在早晨和傍晚時最短。( )34.(2024三下·臨平期中)日晷圓盤的正面有12個大格,每個大格代表1個時辰,相當于現在的2小時。35.(2024三下·臨平期中)河水奔騰,鳥兒飛翔,相對于地面來說水和鳥在運動。36.(2024三下·臨平期中)為蠶寶寶營造一個舒適的家。在天氣干燥時灑一些水 有利于空氣流通在盒蓋上扎一些小孔 防止蠶寶寶受傷用羽毛把蟻蠶刷到桑葉上 有利于蠶寶寶進食把嫩桑葉切碎 提供合適的濕度經常清理糞便和殘葉 保持“房間”清潔37.(2024三下·臨平期中)按下面左邊的要求,在下側方框里填一填。(1)在★的北面畫▲(2)在★的西南面畫○(3)在▲的西面寫1(4)在★的東北面寫2(5)在○的東面第三格寫338.(2024三下·臨平期中)小明和小剛各有一輛玩具小車,他們想比較哪輛小車開得快,于是準備了一個秒表、一條跑道(下圖中每小段實際長5厘米)。(1)小車在跑道上行駛時,輪子是在 ,車體相對于地面是在 。A.平動 B.轉動 C.滾動(2)小車到位置②時,下列對它的位置的描述,最合適的是( )。A.小車在位置①的東邊B.小車在位置①的西邊40厘米處C.小車在位置①的東邊40厘米處(3)從位置②到位置③的過程中,小車的主要運動路線是( )。A.直線運動 B.曲線運動 C.折線運動(4)他們讓兩輛小車都從位置①開到位置③,用秒表計時,看哪輛小車所需的時間短。這種方法是( )。A.不同距離比時間 B.相同距離比時間 C.相同時間比距離(5)如圖,如果有兩組長的跑道,讓兩輛小車同時從起點開始運動,比較快慢,下列方法最簡便的是( )。A.讓兩輛小車都運動10秒,量出運動的距離,再進行比較B.用秒表分別測出每輛小車跑完全程所用的時間,再進行比較C.直接看哪輛小車先跑完全程39.(2024三下·臨平期中)小小的雞蛋最終變成大大的雞,雞蛋里到底隱藏著什么秘密呢?小科同學打開一顆生雞蛋,如圖所示;又切開一顆熟雞蛋,進行了仔細的觀察。(1)小科發現生雞蛋的蛋黃上有一個小白點,這個小白點是胚盤。在適宜的條件下胚盤會發育成 。(2)小科認真觀察了熟雞蛋,請畫半個熟雞蛋。并用橫線指出熟雞蛋各部分的名稱。(①卵白 ②卵殼 ③氣室④卵黃,名稱用序號代替)(3)小科通過查閱資料知道雞蛋內部的 和 能為胚胎發育提供營養。在發育過程中, 能提供一定的空氣。A.卵白 B.卵殼 C.氣室 D.卵黃(4)平時我們買的雞蛋都沒有孵出小雞,主要原因可能是雞蛋( )。A.沒有足夠的營養 B.沒有充足的氧氣 C.沒有受精40.(2024三下·臨平期中)我們站在地球上看太陽和月球,為什么它們看上去差不多大小呢?讓我們跟著小科同學找一找原因吧!(1)準備兩個大小不同的圓紙片,小的圓紙片代表 ,大的圓紙片代表 。A.月球 B.太陽 C.地球(2)小科從紙筒中觀察兩個圓紙片,當他以相同的距離觀察圓紙片時,我們看到比較大的是( )。A.大圓紙片 B.小圓紙片 C.一樣大(3)如果繼續移動大小圓紙片使距離更遠一些,我們在紙筒里看到大小圓紙片都比之前( )。A.大 B.小 C.沒變化(4)從這個模擬實驗中我們發現:太陽和月球看上去差不多大,是因為它們與我們的 (選填“距離”或“方向”)不同。(5)地球的形狀。很久很久以前,多數的古人認為地球的形狀是方形,以下現象不可以推翻古人認識的是( )。A.月食時,人們觀察到地球投射在月球的影子總是圓形的。B.航海家麥哲倫帶領船隊朝著一個方向航行,3年后,他的船隊又回到了出發地。C.太陽和月球都是球形的,其它星球也是球形。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A【知識點】參照物【解析】【分析】判斷一個物體是否運動,需要借助一個假設不動的物體作為參照物。參照物的選擇不同,那么物體的運動狀態也不同。人坐在火車上,以自己為參照物,火車上的座椅相對于人來說,位置沒有發生變化,火車上的座椅的狀態是靜止的。2.【答案】B【知識點】參照物【解析】【分析】要準確地描述自己的位置,需要從參照物和距離和方向三個方面展開。兩個物體之間的方向是相對的,在圖書館里,小華在小紅的南方2米處,那么小紅在小華的北方2米處。3.【答案】C【知識點】運動形式;曲線運動【解析】【分析】不同的運動方式的運動軌跡不同。我們在鐘擺上貼上小圓點,觀察鐘擺上的小圓點,擺鐘做曲線運動,圓點的運動軌跡是曲線,即可以用記錄圓點的運動軌跡。4.【答案】A【知識點】運動形式【解析】【分析】根據物體的運動形式不同,我們可以將物體運動分為平動、滾蛋、轉動、振動等。A.用氣球打氣筒打氣屬于平移運動,用鋸鋸木頭也是平移運動。平移是物體運動時,物體上任意兩點間,從一點到另一點的方向與距離都不變的運動;B.風車的運動屬于轉動。運動物體上,除轉動軸上各點外,其他各點都繞同一轉動軸線作大小不同的圓周運動,這種運動叫做“轉動”;C.撥動的尺子屬于振動。指一個物體相對于靜止參照物或處于平衡狀態的物體的往復運動。5.【答案】B【知識點】物體在斜面上運動【解析】【分析】將立方體木塊放在一個斜面上,它靜置不動。把彈珠橫放在同一個斜面上,它卻滾了下來。立方體木塊和彈珠的形狀不同,所以這說明物體的形狀會影響物體在斜面上的運動情況。6.【答案】A【知識點】物體在斜面上運動【解析】【分析】物體在斜面上有滑動和滾動兩種運動方式。物體在斜面上的運動方式與物體的形狀有關,小球在斜面上的運動方式是滾動,木塊在斜面上的運動方式是滑動。故選A。7.【答案】A【知識點】速度【解析】【分析】在相同時間內,物體經過的距離越長,物體運動的速度越快。甲乙兩輛車從同一起點,沿著同一條路同時出發去某地,行駛30分鐘后,甲車離某地還有12千米,乙車離某地還有15千米,說明相同時間下,甲車經過的距離長,乙車經過的距離短,所以運動較快的是甲車。8.【答案】A【知識點】曲線運動【解析】【分析】按照運動路線不同可以分成直線運動和曲線運動。投籃比賽時,小明投進了一個3分球,運動員瞄準籃框,剛剛把籃球投出去時,籃球的運動路線是曲線運動,不可能一直是直線運動。9.【答案】C【知識點】距離與時間【解析】【分析】要測量滾蛋時間,需要用到計時器,秒表是測量時間的儀器;測量時,由于會有誤差存在,所以需要測量3次。10.【答案】B【知識點】速度【解析】【分析】物體在單位時間內通過的路程的多少,叫做速度。速度可以表示物體運動的快慢,速度等于單位時間內物體移動的距離,速度=路程÷時間。11.【答案】B【知識點】直線運動【解析】【分析】兩點之間,直線最短。所以50米賽跑時,運動員做直線運動更有利于取得好成績。12.【答案】A【知識點】搭建過山車【解析】【分析】在建造過山車前應該先根據材料和實際進行設計,軌道的總長應在兩米以上,要有直線軌道和曲線軌道,軌道的坡度要有變化,根據設計圖和材料,制作我們的“過山車”,最后根據“過山車”的設計要求,完成對“過山車”的評價,所以制作“過山車”的順序:在紙上設計“軌道路線”——根據設計圖制作過山車——測試、改進“過山車”。13.【答案】C【知識點】搭建過山車【解析】【分析】在設計“過山車”時我們要考慮到“過山車”軌道要有直線軌道和曲線軌道,而且軌道的坡度要有變化,小車要能走完全部軌道,保證不脫軌。14.【答案】A【知識點】測試過山車【解析】【分析】測量“過山車”的軌道長度時,由于“過山車”軌道有直線和曲線兩種,所以應該用細繩直接從起點開始沿著軌道一直鋪到終點,這樣測量所用細繩的長度就是小球和起點之間的距離,然后用軟尺測量出距離即可。米尺無法彎曲,所以不適合用來測量“過山車”軌道長度。15.【答案】C【知識點】搭建過山車【解析】【分析】在經歷觀察活動的過程中,我們要學會小組合作學習、交流、表達、討論、記錄等學習方法。所以在設計和搭建“過山車”的過程中,小組成員應該小組討論、統一意見;組內分工,合作搭建,提高效率。16.【答案】B【知識點】速度【解析】【分析】相同的運動時間,所運動的距離越遠,速度越快,由此可知,小球在直線軌道運動速度較快。17.【答案】A【知識點】影子【解析】【分析】陽光下物體影子的方向變化的規律是:西→北→東;一天中影子的長短變化規律是長→短→長。所以杭州某小學的小明同學在“六一”節的早晨、中午、傍晚三個時段觀察簡易日晷,發現中午的影子很短,指向北。18.【答案】A【知識點】觀察蠶卵【解析】【分析】蠶卵的孵化需要適宜的溫度和濕度等條件。一般來說,在自然環境中,蠶卵會在合適的季節和溫度下孵化。如果不將蠶卵放進冰箱冷藏室,在開學初的環境溫度下,蠶卵可能會因為溫度適宜而提早孵化。而此時可能并不具備合適的條件來飼養剛孵化出的蠶寶寶。將蠶卵放進冰箱冷藏室,是通過降低溫度來抑制蠶卵的發育,防止它們提早孵化,等到合適的時間再將其取出,提供適宜的環境讓蠶卵孵化,以便于統一進行飼養和觀察等教學活動。故選A。19.【答案】B【知識點】蠶的一生【解析】【分析】蠶寶寶從蠶卵中孵化出來時,身體的顏色是褐色或赤褐色的,極細小,且多細毛,樣子有點像螞蟻,所以叫蟻蠶。20.【答案】A【知識點】蠶的幼蟲的習性【解析】【分析】桑葉呈卵形或寬卵形,邊緣有鋸齒狀,顏色多為綠色,表面比較光滑,質地柔軟。A是桑葉。21.【答案】A【知識點】雞蛋的內部結構和作用【解析】【分析】觀察生雞蛋結構我們應該從外到內檢查,先檢查外殼,再觀察內部結構。22.【答案】C【知識點】動物的分類【解析】【分析】根據卵外是否有硬殼,可以將卵分為有殼卵和無殼卵。很多動物都要產卵,卵有相似的構造,卵可以發育成動物。青蛙屬于兩棲動物,卵外都無卵殼保護;烏龜、蛇屬于爬行動物,卵外有硬殼保護。23.【答案】A【知識點】影子【解析】【分析】陽光下物體影子的長短隨太陽在天空中的位置變化而變化,同一天中,陽光下物體影子的變化規律是早上到中午由長變短;中午到傍晚由短變長,正午時候影子最短。某天早晨9點,小亮測得一棵小樹在陽光下的影子長度為8米。兩小時后再去測量這棵小樹的影子,影子長度會由長變短,所以會小于8米。24.【答案】B【知識點】古代計時工具【解析】【分析】A:出現擺鐘后,人們開始計算時間了,錯誤;在出現擺鐘以前,人們早就會計量時間,古人用日晷、水鐘、沙漏等計時工具計時;B:古人曾利用陽光下物體的影子來測量時間,如日晷,正確;C:陽光下物體的影子變化沒有規律,所以無法計算時間,錯誤;陽光下物體的影子變化是有規律的,物體影子和方向隨著太陽位置和高度的變化而變化,根據一天中日影方向的周期變化可以用來計量時間。25.【答案】C【知識點】影子【解析】【分析】太陽位置的變化會引起陽光下物體影子的變化。一天中影子方向和長度與太陽的方向和位置有關。所以觀察一天的鉛筆影子時,我們發現鉛筆影子的形狀沒有太大變化。26.【答案】錯誤【知識點】參照物【解析】【分析】參照物可以任意選定。選擇不同的參照物來描述同一個物體的運動狀態,可能得出不同結論,所以運動和靜止都是相對的。27.【答案】正確【知識點】速度;描述物體的運動【解析】【分析】比如一個物體繞著另一個固定物體做圓周運動,此時做圓周運動的物體相對固定物體的距離始終保持不變,但它相對于固定物體的方位在不斷發生變化。所以 “一個物體相對另一個物體運動時,可能只有方位發生變化,距離不變” 這種說法是正確的。28.【答案】錯誤【知識點】描述物體的運動【解析】【分析】一個正在運動的物體,它的每個部位的運動方式不一定都是一樣的。例如,人在行走時,身體整體是向前平移運動,但手臂是做擺動運動,腿是做屈伸和擺動相結合的運動;再如,飛機在飛行時,機身整體向前做平移運動,而螺旋槳則是做旋轉運動。所以,一個正在運動的物體,其不同部位可能有不同的運動方式。29.【答案】正確【知識點】直線運動;曲線運動【解析】【分析】溪流中的水在流動時,總體上是沿著溪流的河道流動,河道通常是彎曲的,所以水會做曲線運動。但在溪流中局部區域,比如在一段比較直的河道或者水流在較窄的區域快速流動時,水可能會在短距離內近似做直線運動。因此,溪流中的水在流動過程中,既有曲線運動,也有直線運動。30.【答案】正確【知識點】測試過山車【解析】【分析】可以通過墊高坡度來增加小球的速度。31.【答案】正確【知識點】地球自轉【解析】【分析】由于地球自西向東自轉,我們以地球為參考系,看到太陽每天從東方升起,西方落下,所以白天太陽在天空中的位置變化是東升西落。32.【答案】錯誤【知識點】觀察蠶卵【解析】【分析】蠶卵的形狀通常是扁圓形的,像芝麻粒大小,中間略凹,并不是像綠豆那樣滾圓。所以該說法錯誤。33.【答案】錯誤【知識點】日影與方向【解析】【分析】根據對太陽與影子關系的認識,一天中太陽高度早上和晚上低,中午最高;陽光下的影子在早晨和傍晚最長,中午最短。34.【答案】正確【知識點】日晷【解析】【分析】日晷是古代的一種計時工具,其圓盤正面通常被分為 12 個大格,每個大格代表 1 個時辰。在中國古代,1 個時辰相當于現在的 2 小時,所以日晷通過指針在圓盤上的投影位置來指示不同的時辰,從而實現計時功能。35.【答案】正確【知識點】參照物【解析】【分析】選擇不同的參照物來描述同一個物體的運動狀態,可能得出不同結論,所以運動和靜止都是相對的。36.【答案】【知識點】蠶的幼蟲的習性【解析】【分析】蠶在整個生命周期中,食物、氣溫、有害氣體、疾病等都會影響蠶的生存。剛出殼的蟻蠶很弱小,不能用手去捏。如果想讓它挪地方,可以用洗凈的干毛筆或羽毛輕輕地把它刷到桑葉上,防止蠶寶寶受傷。小蠶需要呼吸,要在盒蓋上扎一些小孔。在天氣干燥時灑一些水,這是因為蠶卵孵化需要適宜的溫度和濕度。蟻蠶吃的桑葉要切成碎片或條狀,有利于蠶寶寶進食。養蠶的時候,我們要經常清除蠶的糞便和殘葉,保持蠶寶寶“房間”的清潔。37.【答案】【知識點】描述物體的位置;辨別物體的方向【解析】【分析】物體所在的方向一般分為東南西北,我們需要找到一個參照物,通過參照物確定物體的方向,進而描述物體所在的方向。我們一般用8個方位來描述物體的方向,即東、南、西、北、東南、東北、西南、西北。(1)首先找到★的位置,根據 “上北下南,左西右東” 的原則,在★的上方(北面)畫出▲。(2)在★的左下方(西南面)畫出○。(3)找到▲的位置,在▲的左邊(西面)的格子里寫 1。(4)在★的右上方(東北面)的格子里寫 2。(5)找到○的位置,在○的右邊(東面)數出第三格,在這一格中寫 3。38.【答案】(1)C;A(2)C(3)B(4)B(5)C【知識點】直線運動;曲線運動;距離與時間;速度;描述物體的運動【解析】【分析】(1)輪子在跑道上行駛時,是圍繞車軸做圓周運動并向前移動,這種運動方式是滾動,而車體是整體沿著跑道向前移動,其各部分的相對位置沒有發生變化,這種運動是平動。(2)從圖中可以看出,跑道是有方向的,且每小段實際長 5 厘米,小車從位置①到位置②,是沿著跑道向東移動了 8 小段, 5×8=40 厘米,所以小車在位置①的東邊 40 厘米處,C 選項描述最合適。(3)從圖中可以看出,位置②到位置③之間是一條曲線,小車在這段路程中是沿著曲線行駛的,所以其主要運動路線是曲線運動。(4)他們讓兩輛小車都從位置①開到位置③,用秒表計時,看測量小車用需的時間短,這種方法是相同的路程比時間。用時越短,速度越快;用時越長,速度越慢。(5)如圖所示,如果有兩組長的跑道,讓兩輛小車同時從起點開始運動,比較快慢,是根據相同距離比時間,用時短,速度快。所以直接看哪輛小車先跑完全程,先跑完全程的小車用時短,速度快。(1)物體有平動、滾動、振動、振動和擺動等運動方式,小車在跑道上行駛時,輪子是在滾動,車體相對于地面是在平動。(2)要準確地描述一個物體的位置,參照物、方向、距離三者缺一不可。小車由位置①開到位置②時,它在①的東邊過8個格,每個格5厘米,則位置的描述,最合適的是在①的東邊40厘米處。(3)根據物體的運動軌跡是直線還是曲線,將運動分為直線運動和曲線運動,物體的運動軌跡是直線的運動是直線運動,物體的運動軌跡是曲線的運動是曲線運動。從位置②到位置③的過程中,其運動軌跡是一條曲線,小車的主要運動方式是曲線運動。(4)他們讓兩輛小車都從位置①開到位置③,用秒表計時,看測量小車用需的時間短,這種方法是相同的路程比時間。用時越短,速度越快;用時越長,速度越慢。(5)如圖所示,如果有兩組長的跑道,讓兩輛小車同時從起點開始運動,比較快慢,是根據相同距離比時間,用時短,速度快。所以直接看哪輛小車先跑完全程,先跑完全程的小車用時短,速度快。39.【答案】(1)小雞(2)(3)A;D;C(4)C【知識點】卵生;雞蛋的內部結構和作用【解析】【分析】(1)胚盤是雞蛋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它含有細胞核,是胚胎發育的起點。在適宜的溫度、濕度等條件下,胚盤會不斷進行細胞分裂和分化,逐漸發育成小雞。(2)雞蛋由卵殼、氣室、卵白、卵黃組成。③是氣室,①是卵白,④是卵黃,②是卵殼。(3)氣室,提供胚胎呼吸需要的氧氣;卵白,有提供水分、營養和保護作用;卵黃,提供胚胎發育所需的營養;卵殼,對卵起保護作用。所以,為胚胎發育提供營養的是卵白和卵黃,為胚胎提供空氣的是氣室。(4)雞蛋能不能孵出小雞取決于雞蛋是否是受精卵,還要看孵化溫度。我們平常買的雞蛋無法孵化出小雞的主要原因是沒有受精。(1)雞蛋蛋黃上有一個小白點,這個小白點是胚盤,里面含有細胞核,在適宜的條件下胚盤會發育成小雞。(2)雞蛋由卵殼、氣室、卵白、卵黃組成。(3)氣室,提供胚胎呼吸需要的氧氣;卵白,有提供水分、營養和保護作用;卵黃,提供胚胎發育所需的營養;卵殼,對卵起保護作用。所以,為胚胎發育提供營養的是卵白和卵黃,為胚胎提供空氣的是氣室。(4)雞蛋能不能孵出小雞取決于雞蛋是否是受精卵,還要看孵化溫度。我們平常買的雞蛋無法孵化出小雞的主要原因是沒有受精。40.【答案】(1)A;B(2)A(3)B(4)距離(5)A【知識點】觀察太陽、月球;人類認識地球運動的歷史【解析】【分析】(1)通常情況下,太陽的直徑約為 139.2 萬千米,月球的直徑約為 3476.28 千米,太陽的直徑遠遠大于月球。所以在這個實驗中,小的圓紙片代表月球,大的圓紙片代表太陽。(2)因為大圓紙片代表太陽,小圓紙片代表月球,且太陽的實際大小遠大于月球。當以相同距離觀察時,根據視覺原理,物體越大,在視野中所占的視角就越大,看起來也就越大。所以看到比較大的是代表太陽的大圓紙片,故答案選 A。(3)根據視覺成像原理,當物體離我們的眼睛越遠時,它在我們眼中所成的視角就越小,我們看到的物體也就越小。所以當繼續移動大小圓紙片使它們距離更遠一些時,我們在紙筒里看到大小圓紙片都比之前小,故選 B。(4)從這個橫擬實驗中我們發現,太陽和月球看上去差不多大,是因為它們與我們的距離不同。太陽與地球之間的距離大約為15000萬千米,月球與地球之間的距離大約為38萬千米,雖然太陽的體積更大,但由于太陽距離我們地球太過遙遠,導致太陽和月球的大小在我們看來是差不多的。(5)由于科學技術條件的限制,人們對地球形狀的認識,經歷了漫長而艱難的探索過程。古人認為地球的形狀是方形的,但是根據月食時,人們觀察到地球投射在月球的影子總是圓形的;航海家麥哲倫帶領船隊朝著一個方向航行,3年后,他的船隊又回到了出發地,這些證明地球是球形的。太陽和月球都是球形的,其它星球也是球形,這只是人們的推斷,不能推翻古人的認識。(1)在模擬實驗中,我們需要準備兩個大小不同的圓紙片。由于月球的半徑是1738公里,所以用小的圓紙片代表月球;太陽的半徑是696300公里,所以用大的圓紙片代表太陽。(2)從紙筒中觀察兩個圓紙片,當我們以相同的距離觀察圓紙片時,大的圓紙片面積大,所以我們看到比較大的是大的圓紙片。(3)當一個距離我們比較遠的物體與我們之間的距離越大,我們看到的該物體越小。移動大圓紙片使距離更遠一些,我們會發現在紙筒里看到大圓紙片比之前要小。(4)從這個橫擬實驗中我們發現,太陽和月球看上去差不多大,是因為它們與我們的距離不同。太陽與地球之間的距離大約為15000萬千米,月球與地球之間的距離大約為38萬千米,雖然太陽的體積更大,但由于太陽距離我們地球太過遙遠,導致太陽和月球的大小在我們看來是差不多的。(5)由于科學技術條件的限制,人們對地球形狀的認識,經歷了漫長而艱難的探索過程。古人認為地球的形狀是方形的,但是根據月食時,人們觀察到地球投射在月球的影子總是圓形的;航海家麥哲倫帶領船隊朝著一個方向航行,3年后,他的船隊又回到了出發地,這些證明地球是球形的。太陽和月球都是球形的,其它星球也是球形,這只是人們的推斷,不能推翻古人的認識。1 / 1浙江省杭州市臨平區2023-2024學年三年級下冊期中考試科學試卷1.(2024三下·臨平期中)我們坐在火車上,以自己為參照物,火車上的座椅的狀態是 ( )A.靜止 B.運動 C.無法判斷【答案】A【知識點】參照物【解析】【分析】判斷一個物體是否運動,需要借助一個假設不動的物體作為參照物。參照物的選擇不同,那么物體的運動狀態也不同。人坐在火車上,以自己為參照物,火車上的座椅相對于人來說,位置沒有發生變化,火車上的座椅的狀態是靜止的。2.(2024三下·臨平期中)在圖書館里, 小華在小紅的南方 2米處, 那么小紅在小華的 ( )A.南方2米處 B.北方2 米處 C.東方2米處【答案】B【知識點】參照物【解析】【分析】要準確地描述自己的位置,需要從參照物和距離和方向三個方面展開。兩個物體之間的方向是相對的,在圖書館里,小華在小紅的南方2米處,那么小紅在小華的北方2米處。3.(2024三下·臨平期中)(如圖)在鐘擺上貼上小圓點,觀察鐘擺上的小圓點,我們可以將小圓點的運動路線記錄為( )。A. B. C.【答案】C【知識點】運動形式;曲線運動【解析】【分析】不同的運動方式的運動軌跡不同。我們在鐘擺上貼上小圓點,觀察鐘擺上的小圓點,擺鐘做曲線運動,圓點的運動軌跡是曲線,即可以用記錄圓點的運動軌跡。4.(2024三下·臨平期中)(如圖)用下側的氣球打氣筒打氣,下列三種物體運動方式與打氣筒手柄的運動方式相似的是( )A. B. C.【答案】A【知識點】運動形式【解析】【分析】根據物體的運動形式不同,我們可以將物體運動分為平動、滾蛋、轉動、振動等。A.用氣球打氣筒打氣屬于平移運動,用鋸鋸木頭也是平移運動。平移是物體運動時,物體上任意兩點間,從一點到另一點的方向與距離都不變的運動;B.風車的運動屬于轉動。運動物體上,除轉動軸上各點外,其他各點都繞同一轉動軸線作大小不同的圓周運動,這種運動叫做“轉動”;C.撥動的尺子屬于振動。指一個物體相對于靜止參照物或處于平衡狀態的物體的往復運動。5.(2024三下·臨平期中)將立方體木塊放在一個斜面上,它靜置不動。把彈珠橫放在同一個斜面上,它卻滾了下來,這說明 ( )會影響物體在斜面上的運動情況。A.放置方法 B.物體形狀 C.斜面高度【答案】B【知識點】物體在斜面上運動【解析】【分析】將立方體木塊放在一個斜面上,它靜置不動。把彈珠橫放在同一個斜面上,它卻滾了下來。立方體木塊和彈珠的形狀不同,所以這說明物體的形狀會影響物體在斜面上的運動情況。6.(2024三下·臨平期中)下列物體在斜面上一定會發生滾動的是( )。A.乒乓球 B.小立方體 C.塑料三角尺【答案】A【知識點】物體在斜面上運動【解析】【分析】物體在斜面上有滑動和滾動兩種運動方式。物體在斜面上的運動方式與物體的形狀有關,小球在斜面上的運動方式是滾動,木塊在斜面上的運動方式是滑動。故選A。7.(2024三下·臨平期中) 甲乙兩輛車從同一起點,沿著同一條路同時出發去某地,行駛30分鐘后,甲車離某地還有 12 千米,乙車離某地還有15 千米,則運動較快的是 ( )。A.甲車 B.乙車 C.無法比較【答案】A【知識點】速度【解析】【分析】在相同時間內,物體經過的距離越長,物體運動的速度越快。甲乙兩輛車從同一起點,沿著同一條路同時出發去某地,行駛30分鐘后,甲車離某地還有12千米,乙車離某地還有15千米,說明相同時間下,甲車經過的距離長,乙車經過的距離短,所以運動較快的是甲車。8.(2024三下·臨平期中)投籃比賽時,小明投進了一個3分球,籃球離手后到落到地面的過程中,籃球的運動最不可能的是 ( )。A.一直直線運動B.一直曲線運動C.先曲線運動,后直線運動【答案】A【知識點】曲線運動【解析】【分析】按照運動路線不同可以分成直線運動和曲線運動。投籃比賽時,小明投進了一個3分球,運動員瞄準籃框,剛剛把籃球投出去時,籃球的運動路線是曲線運動,不可能一直是直線運動。9.(2024三下·臨平期中)測量小球在斜面上的滾動時間,下面最可靠的做法是( )。A.看小球滾動,估計滾動時間B.用秒表測量1次就作為測量結果C.用秒表測量3次,取中位數作為測量結果【答案】C【知識點】距離與時間【解析】【分析】要測量滾蛋時間,需要用到計時器,秒表是測量時間的儀器;測量時,由于會有誤差存在,所以需要測量3次。10.(2024三下·臨平期中)物體運動的快慢可以用 ( )衡量。A.距離 B.速度 C.時間【答案】B【知識點】速度【解析】【分析】物體在單位時間內通過的路程的多少,叫做速度。速度可以表示物體運動的快慢,速度等于單位時間內物體移動的距離,速度=路程÷時間。11.(2024三下·臨平期中)50米賽跑時,運動員做 ( )更有利于取得好成績。A.曲線運動B.直線運動C.直線運動和曲線運動【答案】B【知識點】直線運動【解析】【分析】兩點之間,直線最短。所以50米賽跑時,運動員做直線運動更有利于取得好成績。12.(2024三下·臨平期中)設計制作一座“過山車”, 正確的步驟是 ( )。①設計“過山車”軌道 ②測試、改進“過山車”③根據設計圖制作“過山車”A.①③② B.①②③ C.②①③【答案】A【知識點】搭建過山車【解析】【分析】在建造過山車前應該先根據材料和實際進行設計,軌道的總長應在兩米以上,要有直線軌道和曲線軌道,軌道的坡度要有變化,根據設計圖和材料,制作我們的“過山車”,最后根據“過山車”的設計要求,完成對“過山車”的評價,所以制作“過山車”的順序:在紙上設計“軌道路線”——根據設計圖制作過山車——測試、改進“過山車”。13.(2024三下·臨平期中)設計過山車,小科同學想讓小球在過山車上運動得快一些,下列做法可行的是( )。A.全部改成直線軌道 B.全部改成曲線軌道 C.坡度要有變化【答案】C【知識點】搭建過山車【解析】【分析】在設計“過山車”時我們要考慮到“過山車”軌道要有直線軌道和曲線軌道,而且軌道的坡度要有變化,小車要能走完全部軌道,保證不脫軌。14.(2024三下·臨平期中) 下列工具不適合用來測量“過山車”軌道長度的是 ( )。A.米尺 B.細繩 C.軟尺【答案】A【知識點】測試過山車【解析】【分析】測量“過山車”的軌道長度時,由于“過山車”軌道有直線和曲線兩種,所以應該用細繩直接從起點開始沿著軌道一直鋪到終點,這樣測量所用細繩的長度就是小球和起點之間的距離,然后用軟尺測量出距離即可。米尺無法彎曲,所以不適合用來測量“過山車”軌道長度。15.(2024三下·臨平期中)在設計和搭建“過山車”的過程中,小組成員應該 ( )。A.獨立設計,獨自搭建B.組長設計并搭建,其他人圍觀C.小組討論,統一意見;組內分工,合作搭建【答案】C【知識點】搭建過山車【解析】【分析】在經歷觀察活動的過程中,我們要學會小組合作學習、交流、表達、討論、記錄等學習方法。所以在設計和搭建“過山車”的過程中,小組成員應該小組討論、統一意見;組內分工,合作搭建,提高效率。16.(2024三下·臨平期中)小科同學測試了小球在直線軌道與曲線軌道上的運動距離,實驗記錄單如下:軌道 運動時間 運動距離直線軌道 6秒 1.6米曲線軌道 6秒 1.3米通過以上實驗可知:與曲線軌道相比,小球在直線軌道上運動速度( )。A.較慢 B.較快 C.一樣快【答案】B【知識點】速度【解析】【分析】相同的運動時間,所運動的距離越遠,速度越快,由此可知,小球在直線軌道運動速度較快。17.(2024三下·臨平期中)杭州某小學的小明同學在“六一”節的早晨、中午、傍晚三個時段觀察簡易日晷,發現中午的影子 ( )A.很短,指向北 B.很短,指向南 C.很長,指向北【答案】A【知識點】影子【解析】【分析】陽光下物體影子的方向變化的規律是:西→北→東;一天中影子的長短變化規律是長→短→長。所以杭州某小學的小明同學在“六一”節的早晨、中午、傍晚三個時段觀察簡易日晷,發現中午的影子很短,指向北。18.(2024三下·臨平期中)開學初,老師把學具袋里的蠶卵收集起來,說要放進冰箱冷藏室,老師這么做的目的主要是( )。A.防止蠶卵提早孵化B.蠶寶寶喜歡待在冰箱C.促進蠶卵孵化【答案】A【知識點】觀察蠶卵【解析】【分析】蠶卵的孵化需要適宜的溫度和濕度等條件。一般來說,在自然環境中,蠶卵會在合適的季節和溫度下孵化。如果不將蠶卵放進冰箱冷藏室,在開學初的環境溫度下,蠶卵可能會因為溫度適宜而提早孵化。而此時可能并不具備合適的條件來飼養剛孵化出的蠶寶寶。將蠶卵放進冰箱冷藏室,是通過降低溫度來抑制蠶卵的發育,防止它們提早孵化,等到合適的時間再將其取出,提供適宜的環境讓蠶卵孵化,以便于統一進行飼養和觀察等教學活動。故選A。19.(2024三下·臨平期中)蠶的一生中,有一段時間又黑又小,稱為“蟻蠶”,蟻蠶是 ( )來的。A.蠶蛾生出來的 B.蠶卵孵化 C.蠶蛹生出來的【答案】B【知識點】蠶的一生【解析】【分析】蠶寶寶從蠶卵中孵化出來時,身體的顏色是褐色或赤褐色的,極細小,且多細毛,樣子有點像螞蟻,所以叫蟻蠶。20.(2024三下·臨平期中)下圖中,( )是蠶寶寶喜歡吃的桑葉。A. B. C.【答案】A【知識點】蠶的幼蟲的習性【解析】【分析】桑葉呈卵形或寬卵形,邊緣有鋸齒狀,顏色多為綠色,表面比較光滑,質地柔軟。A是桑葉。21.(2024三下·臨平期中)在觀察生雞蛋的結構時,下列做法正確的是( )。A.先觀察外殼,再觀察內部結構B.直接敲破,觀察內部結構C.用筷子攪拌內部,然后進行觀察【答案】A【知識點】雞蛋的內部結構和作用【解析】【分析】觀察生雞蛋結構我們應該從外到內檢查,先檢查外殼,再觀察內部結構。22.(2024三下·臨平期中)根據卵外是否有硬殼,可將動物的卵分為有硬殼的和無硬殼的兩大類,下列屬于無硬殼的是 ( )A.蛇卵 B.龜卵 C.蛙卵【答案】C【知識點】動物的分類【解析】【分析】根據卵外是否有硬殼,可以將卵分為有殼卵和無殼卵。很多動物都要產卵,卵有相似的構造,卵可以發育成動物。青蛙屬于兩棲動物,卵外都無卵殼保護;烏龜、蛇屬于爬行動物,卵外有硬殼保護。23.(2024三下·臨平期中)某天早晨9點,小亮測得一棵小樹在陽光下的影子長度為8米。兩小時后再去測量這棵小樹的影子,影子長度( )。A.小于8米 B.大于8米 C.沒有變化【答案】A【知識點】影子【解析】【分析】陽光下物體影子的長短隨太陽在天空中的位置變化而變化,同一天中,陽光下物體影子的變化規律是早上到中午由長變短;中午到傍晚由短變長,正午時候影子最短。某天早晨9點,小亮測得一棵小樹在陽光下的影子長度為8米。兩小時后再去測量這棵小樹的影子,影子長度會由長變短,所以會小于8米。24.(2024三下·臨平期中)下列描述中, 正確的是 ( )。A.出現擺鐘后,人們開始計算時間了B.古人曾利用陽光下物體的影子來測量時間,如日晷C.陽光下物體的影子變化沒有規律,所以無法計算時間【答案】B【知識點】古代計時工具【解析】【分析】A:出現擺鐘后,人們開始計算時間了,錯誤;在出現擺鐘以前,人們早就會計量時間,古人用日晷、水鐘、沙漏等計時工具計時;B:古人曾利用陽光下物體的影子來測量時間,如日晷,正確;C:陽光下物體的影子變化沒有規律,所以無法計算時間,錯誤;陽光下物體的影子變化是有規律的,物體影子和方向隨著太陽位置和高度的變化而變化,根據一天中日影方向的周期變化可以用來計量時間。25.(2024三下·臨平期中)觀察一天的鉛筆影子時,我們發現鉛筆影子的 ( )沒有太大變化。A.長短 B.方向 C.形狀【答案】C【知識點】影子【解析】【分析】太陽位置的變化會引起陽光下物體影子的變化。一天中影子方向和長度與太陽的方向和位置有關。所以觀察一天的鉛筆影子時,我們發現鉛筆影子的形狀沒有太大變化。26.(2024三下·臨平期中)只有運動的物體與我們有關,靜止的物體與我們無關。【答案】錯誤【知識點】參照物【解析】【分析】參照物可以任意選定。選擇不同的參照物來描述同一個物體的運動狀態,可能得出不同結論,所以運動和靜止都是相對的。27.(2024三下·臨平期中)一個物體相對另一個物體運動時,可能只有方位發生變化,距離不變。【答案】正確【知識點】速度;描述物體的運動【解析】【分析】比如一個物體繞著另一個固定物體做圓周運動,此時做圓周運動的物體相對固定物體的距離始終保持不變,但它相對于固定物體的方位在不斷發生變化。所以 “一個物體相對另一個物體運動時,可能只有方位發生變化,距離不變” 這種說法是正確的。28.(2024三下·臨平期中)一個正在運動的物體,它的每個部位的運動方式都是一樣的。【答案】錯誤【知識點】描述物體的運動【解析】【分析】一個正在運動的物體,它的每個部位的運動方式不一定都是一樣的。例如,人在行走時,身體整體是向前平移運動,但手臂是做擺動運動,腿是做屈伸和擺動相結合的運動;再如,飛機在飛行時,機身整體向前做平移運動,而螺旋槳則是做旋轉運動。所以,一個正在運動的物體,其不同部位可能有不同的運動方式。29.(2024三下·臨平期中)溪流中的水在流動過程中,既有曲線運動,也有直線運動。【答案】正確【知識點】直線運動;曲線運動【解析】【分析】溪流中的水在流動時,總體上是沿著溪流的河道流動,河道通常是彎曲的,所以水會做曲線運動。但在溪流中局部區域,比如在一段比較直的河道或者水流在較窄的區域快速流動時,水可能會在短距離內近似做直線運動。因此,溪流中的水在流動過程中,既有曲線運動,也有直線運動。30.(2024三下·臨平期中)我們可以通過改進“過山車”來讓小球運動得更快。【答案】正確【知識點】測試過山車【解析】【分析】可以通過墊高坡度來增加小球的速度。31.(2024三下·臨平期中)白天,太陽在天空中的位置變化是東升西落。【答案】正確【知識點】地球自轉【解析】【分析】由于地球自西向東自轉,我們以地球為參考系,看到太陽每天從東方升起,西方落下,所以白天太陽在天空中的位置變化是東升西落。32.(2024三下·臨平期中)觀察蠶卵,發現蠶卵的形狀像綠豆那樣滾圓。【答案】錯誤【知識點】觀察蠶卵【解析】【分析】蠶卵的形狀通常是扁圓形的,像芝麻粒大小,中間略凹,并不是像綠豆那樣滾圓。所以該說法錯誤。33.(2024三下·臨平期中)一天中,陽光下物體的影子在早晨和傍晚時最短。( )【答案】錯誤【知識點】日影與方向【解析】【分析】根據對太陽與影子關系的認識,一天中太陽高度早上和晚上低,中午最高;陽光下的影子在早晨和傍晚最長,中午最短。34.(2024三下·臨平期中)日晷圓盤的正面有12個大格,每個大格代表1個時辰,相當于現在的2小時。【答案】正確【知識點】日晷【解析】【分析】日晷是古代的一種計時工具,其圓盤正面通常被分為 12 個大格,每個大格代表 1 個時辰。在中國古代,1 個時辰相當于現在的 2 小時,所以日晷通過指針在圓盤上的投影位置來指示不同的時辰,從而實現計時功能。35.(2024三下·臨平期中)河水奔騰,鳥兒飛翔,相對于地面來說水和鳥在運動。【答案】正確【知識點】參照物【解析】【分析】選擇不同的參照物來描述同一個物體的運動狀態,可能得出不同結論,所以運動和靜止都是相對的。36.(2024三下·臨平期中)為蠶寶寶營造一個舒適的家。在天氣干燥時灑一些水 有利于空氣流通在盒蓋上扎一些小孔 防止蠶寶寶受傷用羽毛把蟻蠶刷到桑葉上 有利于蠶寶寶進食把嫩桑葉切碎 提供合適的濕度經常清理糞便和殘葉 保持“房間”清潔【答案】【知識點】蠶的幼蟲的習性【解析】【分析】蠶在整個生命周期中,食物、氣溫、有害氣體、疾病等都會影響蠶的生存。剛出殼的蟻蠶很弱小,不能用手去捏。如果想讓它挪地方,可以用洗凈的干毛筆或羽毛輕輕地把它刷到桑葉上,防止蠶寶寶受傷。小蠶需要呼吸,要在盒蓋上扎一些小孔。在天氣干燥時灑一些水,這是因為蠶卵孵化需要適宜的溫度和濕度。蟻蠶吃的桑葉要切成碎片或條狀,有利于蠶寶寶進食。養蠶的時候,我們要經常清除蠶的糞便和殘葉,保持蠶寶寶“房間”的清潔。37.(2024三下·臨平期中)按下面左邊的要求,在下側方框里填一填。(1)在★的北面畫▲(2)在★的西南面畫○(3)在▲的西面寫1(4)在★的東北面寫2(5)在○的東面第三格寫3【答案】【知識點】描述物體的位置;辨別物體的方向【解析】【分析】物體所在的方向一般分為東南西北,我們需要找到一個參照物,通過參照物確定物體的方向,進而描述物體所在的方向。我們一般用8個方位來描述物體的方向,即東、南、西、北、東南、東北、西南、西北。(1)首先找到★的位置,根據 “上北下南,左西右東” 的原則,在★的上方(北面)畫出▲。(2)在★的左下方(西南面)畫出○。(3)找到▲的位置,在▲的左邊(西面)的格子里寫 1。(4)在★的右上方(東北面)的格子里寫 2。(5)找到○的位置,在○的右邊(東面)數出第三格,在這一格中寫 3。38.(2024三下·臨平期中)小明和小剛各有一輛玩具小車,他們想比較哪輛小車開得快,于是準備了一個秒表、一條跑道(下圖中每小段實際長5厘米)。(1)小車在跑道上行駛時,輪子是在 ,車體相對于地面是在 。A.平動 B.轉動 C.滾動(2)小車到位置②時,下列對它的位置的描述,最合適的是( )。A.小車在位置①的東邊B.小車在位置①的西邊40厘米處C.小車在位置①的東邊40厘米處(3)從位置②到位置③的過程中,小車的主要運動路線是( )。A.直線運動 B.曲線運動 C.折線運動(4)他們讓兩輛小車都從位置①開到位置③,用秒表計時,看哪輛小車所需的時間短。這種方法是( )。A.不同距離比時間 B.相同距離比時間 C.相同時間比距離(5)如圖,如果有兩組長的跑道,讓兩輛小車同時從起點開始運動,比較快慢,下列方法最簡便的是( )。A.讓兩輛小車都運動10秒,量出運動的距離,再進行比較B.用秒表分別測出每輛小車跑完全程所用的時間,再進行比較C.直接看哪輛小車先跑完全程【答案】(1)C;A(2)C(3)B(4)B(5)C【知識點】直線運動;曲線運動;距離與時間;速度;描述物體的運動【解析】【分析】(1)輪子在跑道上行駛時,是圍繞車軸做圓周運動并向前移動,這種運動方式是滾動,而車體是整體沿著跑道向前移動,其各部分的相對位置沒有發生變化,這種運動是平動。(2)從圖中可以看出,跑道是有方向的,且每小段實際長 5 厘米,小車從位置①到位置②,是沿著跑道向東移動了 8 小段, 5×8=40 厘米,所以小車在位置①的東邊 40 厘米處,C 選項描述最合適。(3)從圖中可以看出,位置②到位置③之間是一條曲線,小車在這段路程中是沿著曲線行駛的,所以其主要運動路線是曲線運動。(4)他們讓兩輛小車都從位置①開到位置③,用秒表計時,看測量小車用需的時間短,這種方法是相同的路程比時間。用時越短,速度越快;用時越長,速度越慢。(5)如圖所示,如果有兩組長的跑道,讓兩輛小車同時從起點開始運動,比較快慢,是根據相同距離比時間,用時短,速度快。所以直接看哪輛小車先跑完全程,先跑完全程的小車用時短,速度快。(1)物體有平動、滾動、振動、振動和擺動等運動方式,小車在跑道上行駛時,輪子是在滾動,車體相對于地面是在平動。(2)要準確地描述一個物體的位置,參照物、方向、距離三者缺一不可。小車由位置①開到位置②時,它在①的東邊過8個格,每個格5厘米,則位置的描述,最合適的是在①的東邊40厘米處。(3)根據物體的運動軌跡是直線還是曲線,將運動分為直線運動和曲線運動,物體的運動軌跡是直線的運動是直線運動,物體的運動軌跡是曲線的運動是曲線運動。從位置②到位置③的過程中,其運動軌跡是一條曲線,小車的主要運動方式是曲線運動。(4)他們讓兩輛小車都從位置①開到位置③,用秒表計時,看測量小車用需的時間短,這種方法是相同的路程比時間。用時越短,速度越快;用時越長,速度越慢。(5)如圖所示,如果有兩組長的跑道,讓兩輛小車同時從起點開始運動,比較快慢,是根據相同距離比時間,用時短,速度快。所以直接看哪輛小車先跑完全程,先跑完全程的小車用時短,速度快。39.(2024三下·臨平期中)小小的雞蛋最終變成大大的雞,雞蛋里到底隱藏著什么秘密呢?小科同學打開一顆生雞蛋,如圖所示;又切開一顆熟雞蛋,進行了仔細的觀察。(1)小科發現生雞蛋的蛋黃上有一個小白點,這個小白點是胚盤。在適宜的條件下胚盤會發育成 。(2)小科認真觀察了熟雞蛋,請畫半個熟雞蛋。并用橫線指出熟雞蛋各部分的名稱。(①卵白 ②卵殼 ③氣室④卵黃,名稱用序號代替)(3)小科通過查閱資料知道雞蛋內部的 和 能為胚胎發育提供營養。在發育過程中, 能提供一定的空氣。A.卵白 B.卵殼 C.氣室 D.卵黃(4)平時我們買的雞蛋都沒有孵出小雞,主要原因可能是雞蛋( )。A.沒有足夠的營養 B.沒有充足的氧氣 C.沒有受精【答案】(1)小雞(2)(3)A;D;C(4)C【知識點】卵生;雞蛋的內部結構和作用【解析】【分析】(1)胚盤是雞蛋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它含有細胞核,是胚胎發育的起點。在適宜的溫度、濕度等條件下,胚盤會不斷進行細胞分裂和分化,逐漸發育成小雞。(2)雞蛋由卵殼、氣室、卵白、卵黃組成。③是氣室,①是卵白,④是卵黃,②是卵殼。(3)氣室,提供胚胎呼吸需要的氧氣;卵白,有提供水分、營養和保護作用;卵黃,提供胚胎發育所需的營養;卵殼,對卵起保護作用。所以,為胚胎發育提供營養的是卵白和卵黃,為胚胎提供空氣的是氣室。(4)雞蛋能不能孵出小雞取決于雞蛋是否是受精卵,還要看孵化溫度。我們平常買的雞蛋無法孵化出小雞的主要原因是沒有受精。(1)雞蛋蛋黃上有一個小白點,這個小白點是胚盤,里面含有細胞核,在適宜的條件下胚盤會發育成小雞。(2)雞蛋由卵殼、氣室、卵白、卵黃組成。(3)氣室,提供胚胎呼吸需要的氧氣;卵白,有提供水分、營養和保護作用;卵黃,提供胚胎發育所需的營養;卵殼,對卵起保護作用。所以,為胚胎發育提供營養的是卵白和卵黃,為胚胎提供空氣的是氣室。(4)雞蛋能不能孵出小雞取決于雞蛋是否是受精卵,還要看孵化溫度。我們平常買的雞蛋無法孵化出小雞的主要原因是沒有受精。40.(2024三下·臨平期中)我們站在地球上看太陽和月球,為什么它們看上去差不多大小呢?讓我們跟著小科同學找一找原因吧!(1)準備兩個大小不同的圓紙片,小的圓紙片代表 ,大的圓紙片代表 。A.月球 B.太陽 C.地球(2)小科從紙筒中觀察兩個圓紙片,當他以相同的距離觀察圓紙片時,我們看到比較大的是( )。A.大圓紙片 B.小圓紙片 C.一樣大(3)如果繼續移動大小圓紙片使距離更遠一些,我們在紙筒里看到大小圓紙片都比之前( )。A.大 B.小 C.沒變化(4)從這個模擬實驗中我們發現:太陽和月球看上去差不多大,是因為它們與我們的 (選填“距離”或“方向”)不同。(5)地球的形狀。很久很久以前,多數的古人認為地球的形狀是方形,以下現象不可以推翻古人認識的是( )。A.月食時,人們觀察到地球投射在月球的影子總是圓形的。B.航海家麥哲倫帶領船隊朝著一個方向航行,3年后,他的船隊又回到了出發地。C.太陽和月球都是球形的,其它星球也是球形。【答案】(1)A;B(2)A(3)B(4)距離(5)A【知識點】觀察太陽、月球;人類認識地球運動的歷史【解析】【分析】(1)通常情況下,太陽的直徑約為 139.2 萬千米,月球的直徑約為 3476.28 千米,太陽的直徑遠遠大于月球。所以在這個實驗中,小的圓紙片代表月球,大的圓紙片代表太陽。(2)因為大圓紙片代表太陽,小圓紙片代表月球,且太陽的實際大小遠大于月球。當以相同距離觀察時,根據視覺原理,物體越大,在視野中所占的視角就越大,看起來也就越大。所以看到比較大的是代表太陽的大圓紙片,故答案選 A。(3)根據視覺成像原理,當物體離我們的眼睛越遠時,它在我們眼中所成的視角就越小,我們看到的物體也就越小。所以當繼續移動大小圓紙片使它們距離更遠一些時,我們在紙筒里看到大小圓紙片都比之前小,故選 B。(4)從這個橫擬實驗中我們發現,太陽和月球看上去差不多大,是因為它們與我們的距離不同。太陽與地球之間的距離大約為15000萬千米,月球與地球之間的距離大約為38萬千米,雖然太陽的體積更大,但由于太陽距離我們地球太過遙遠,導致太陽和月球的大小在我們看來是差不多的。(5)由于科學技術條件的限制,人們對地球形狀的認識,經歷了漫長而艱難的探索過程。古人認為地球的形狀是方形的,但是根據月食時,人們觀察到地球投射在月球的影子總是圓形的;航海家麥哲倫帶領船隊朝著一個方向航行,3年后,他的船隊又回到了出發地,這些證明地球是球形的。太陽和月球都是球形的,其它星球也是球形,這只是人們的推斷,不能推翻古人的認識。(1)在模擬實驗中,我們需要準備兩個大小不同的圓紙片。由于月球的半徑是1738公里,所以用小的圓紙片代表月球;太陽的半徑是696300公里,所以用大的圓紙片代表太陽。(2)從紙筒中觀察兩個圓紙片,當我們以相同的距離觀察圓紙片時,大的圓紙片面積大,所以我們看到比較大的是大的圓紙片。(3)當一個距離我們比較遠的物體與我們之間的距離越大,我們看到的該物體越小。移動大圓紙片使距離更遠一些,我們會發現在紙筒里看到大圓紙片比之前要小。(4)從這個橫擬實驗中我們發現,太陽和月球看上去差不多大,是因為它們與我們的距離不同。太陽與地球之間的距離大約為15000萬千米,月球與地球之間的距離大約為38萬千米,雖然太陽的體積更大,但由于太陽距離我們地球太過遙遠,導致太陽和月球的大小在我們看來是差不多的。(5)由于科學技術條件的限制,人們對地球形狀的認識,經歷了漫長而艱難的探索過程。古人認為地球的形狀是方形的,但是根據月食時,人們觀察到地球投射在月球的影子總是圓形的;航海家麥哲倫帶領船隊朝著一個方向航行,3年后,他的船隊又回到了出發地,這些證明地球是球形的。太陽和月球都是球形的,其它星球也是球形,這只是人們的推斷,不能推翻古人的認識。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浙江省杭州市臨平區2023-2024學年三年級下冊期中考試科學試卷(學生版).docx 浙江省杭州市臨平區2023-2024學年三年級下冊期中考試科學試卷(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