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統編版2023--2024學年度第二學期調研試卷(蠡縣)四年級道德與法治題號 一 二 三 四 五 卷面5分 總分得分一、填空題。 (10分)1.節約糧食是習慣,更是美德。大家都從自身做起,為形成 的良好社會風尚作出自己的努力。2.我們敬佩說到做到的人, 的人是得不到尊重的。3.出生煮很多雞蛋,染成紅色送給親朋好友、小孩子滿月時要剃胎發等與我們成長有關的風俗寄托了 的美好祝愿。4.購買食品時,看生產日期和 。5.在校外受到欺負時,也需要果斷采取措施, 自己。二、判斷題。(對的在括號里打“√”錯的在括號里打“×”)(20分)1.好朋友就應該無條件地支持對方,無論他有沒有做錯事情。 ( )2.說話不算數又不犯法,所以不需要每次都兌現承諾。 ( )3.當在學校受到欺負時,我們要學會反擊,用暴力解決問題。 ( )4.購買商品和接受服務時,應主動向商家索要發票。 ( )5.當看重一件價格昂貴的物品,父母不給買就是不愛我們。 ( )6.合理開支就是要一味省錢。 ( )7.把沒喝完的水倒掉既浪費了錢,又浪費了水資源。 ( )8.勞動是屬于大人的事情,我們小孩子只要認真學習就好了。 ( )9.重陽節又稱老人節,包含有生命長久,健康長壽的寓意。( )10.對于民間藝術的保護,我們少年兒童也能貢獻一份力量。( )三、單項選擇題。(請把正確答案的序號填在括號里)(30分)1.四年級(2)班要開展“誠信故事交流會”,請你幫他們刪除不適合這個主題的成語故事( )。A.立木為信 B.一言九鼎 C.口蜜腹劍2.王玲經常要求小文幫她值日,可小文并不樂意,請你幫小文出出主意。 ( )A.拒絕王玲 B.請其他同學代替王玲值日 C.繼續幫她值日3.當你不小心溺水時,下列( )自救方法不可取 4.在學校就餐時,小凱的飯菜被許陽撞翻了。正確的方法是( )。A.武力解決 B.撒腿就跑 C.換位思考,相互理解5.下列行為中,體現文明購物的是( )。A.拆開包裝,放回原處 B.把兩種米混在一起裝C.輕拿輕放,不隨意品嘗6.下列物品中不屬于工業生產的一項是( )。A.牛肉 B.玩具 C.洗衣機7.下列選項中( )代表了“中國創造”在科技領域取得的巨大成就。A.石油開采量居世界第五B.鋼鐵產量位居世界前列C.福建艦航行試驗完成8.“言必行,行必果”這句話告訴我們( )。A.做不到的事情不應該輕易許諾B.人說話時要先考慮后果C.人做事時要先考慮后果9.明明的父母沒有穩定的經濟來源,他卻經常纏著父母買東西,還說別人有的東西他也要有。作為好朋友的你會怎樣勸解他。( )A.“明明,你家這么窮,不要什么東西都想買。”B.“明明,我們要根據實際情況,選擇真正需要的東西。C.“明明,大人掙錢不容易,我們不能買東西。”10.“靜以修身,儉以養德。”下列觀點錯誤的是( )。A.在我們的生活中不僅僅只有飲食方面的浪費B.不跟風囤(tun)積不需要的物品也是一種節約C.自己花錢買的東西,怎么用,別人管不著四、連線題。(將相應的內容用直線連起來,共8分)下列節氣或日期分別代表一個職業的節日,請和相對應的勞動者搭配起來。(1)每年秋分(2)9月10日(3)5月12日(4)5 月 1日五、綜合運用題。(27分)(一)看圖回答問題。(16分)1.上圖漫畫“一字之差”是哪個字之差 結果有什么不同 (6分)2.請列舉出兩項在世界上有影響的“中國創造”。(6分)3.從“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的發展主要靠什么 (4分)(二)只要用心觀察,你就會發現在你生活的地方也有不少令人驕傲的民間藝術。1.請寫出一項你所了解的當地民間藝術的名稱,并說一說你對它的了解。(6分)2.隨著社會的發展,以及外來文化和城市文化的沖擊,許多獨具特色的民間藝術形式正面臨著衰落的困境。對當地的民間藝術的保護,我們少年兒童能做些什么 (5分)蠡縣答案一、1.勤儉節約 2.不守信用 3.長輩對晚輩 4.保質期5.保護自己二、1.× 2.× 3.× 4.√ 5.× 6.× 7.√ 8.×9.√ 10.√三、1. C 2. A 3. A 4. C 5. C 6. A 7. C 8. A 9. B10. C四、(1)每年秋分(2)9月10日(3)5月12日(4)5月1日五、(一)1.“一字之差”是指“制”和“創”之差。結果不同之處:“中國制造”側重于利用我國豐富的勞動力資源等進行產品的生產加工,處于產業鏈相對低端位置,產品附加值低。而“中國創造”強調自主創新,掌握核心技術,產品附加值高。2.如中國高鐵,5G通信技術。3.從“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的發展主要靠創新,創新涵蓋科技創新、管理創新、思維創新等多方面。(二)1.示例:我了解的當地民間藝術是剪紙。剪紙歷史悠久,主要以紙為原料,民間藝人用剪刀或刻刀在紙上進行創作。2.我們可以積極宣傳保護民間藝術的重要性,積極參加民間藝術進校園活動,根據自己的實際學習民間藝術。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