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浙江省寧波市鎮海中興中學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中科學試卷一、單項選擇題: (本大題共15小題、每小題3分,共45分,請選出一個符合題意的正確選項,不選、多選、錯選均不給分)1.(2025八下·寧波期中)小金同學喜歡利用復讀機進行英語聽力訓練,在音量不變的情況下,若讓復讀機先正常播放一段錄音,再快速播放同一段錄音,則發出的聲音( )A.響度增大,音調不變 B.響度減小,音調不變C.響度不變,音調升高 D.響度不變,音調降低【答案】C【知識點】響度、音調與聲源振動的關系【解析】【分析】響度與振動幅度和與聲源之間的距離有關;音調與聲源振動的頻率有關。【解答】音量不變,即聲音大的響度不變;先正常播放后快速播放,速度變快,即頻率變高,可知聲音的音調將升高。故答案為:C。2.(2025八下·寧波期中)如圖所示,公路邊設有一個大平面鏡,我們從鏡中看到一輛汽車向東駛到十字路口向右拐彎,這輛車實際上的行駛方向為( )A.向東行駛,向右拐彎 B.向北行駛、向左拐彎C.向南行駛,向左拐彎 D.向西行駛,向右拐彎【答案】B【知識點】平面鏡成像特點、原理和現象【解析】【分析】平面鏡所成的像與物體關于平面鏡對稱,像與物等大,像距等于物距。【解答】根據平面鏡成像特點,可得可知車向北行駛,向左拐彎。故答案為:B。3.(2025八下·寧波期中)某款售水機可通過刷卡(閉合“感應”開關)或投幣(閉合“投幣”開關)接通供水電機取水光線較暗時“光控”開關自動閉合提供照明。下列簡化電路中符合要求的是( )A. B.C. D.【答案】B【知識點】串、并聯電路的設計【解析】【分析】(1)如果用電器相互影響,那么它們串聯;如果不相互影響,那么它們并聯,據此分析燈泡和電動機的關系;(2)在并聯電路中,干路開關能夠控制所有用電器;支路開關只能控制它所在之路上的用電器。【解答】(1)飲水機中的供水電機無論光線明暗與否,都能工作,而燈泡只有在光線較暗時才會工作;而燈泡工作時,供水電機不一定同時工作,因此二者不相互影響,即燈泡與電動機并聯;(2)因為光控開關只能控制燈泡,不能控制電動機,所以光控開關應該和燈泡串聯在同一支路上;(3)“感應”開關和“投幣開關”中,只要有一個開關閉合,供水電機就能工作,因此它們不相互影響,應該因此并聯,即兩個開關先并聯,在與電動機串聯在同一支路上。故B正確,而A、C、D錯誤。故選B。4.(2025八下·寧波期中)如圖所示,水平桌面上并排立著兩支不同高度的蠟燭,透過凸透鏡觀察蠟燭,可以看到的像是( )A. B.C. D.【答案】A【知識點】凸透鏡成像的應用【解析】【分析】凸透鏡成像規律: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虛像;物距在一倍和兩倍焦距之間,成倒立、放大的實像;物距大于兩倍焦距成倒立、縮小的實像;物距等于一倍焦距時不成像;物距等于兩倍焦距時成倒立、等大的實像。【解答】A、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實像,上下左右相反,故A符合題意;B、成的是倒立、縮小的實像,上下顛倒但沒有左右相反,故B錯誤;C、正立放大的虛像,左右反了,左側蠟燭的像應更大,故C錯誤;D、不會成正立、縮小的虛像,故D錯誤。故答案為:A。 5.(2025八下·寧波期中)下列有關眼和視覺的說法,正確的是 ( )A.視網膜是物像和視覺形成的部位B.人們常說的“黑眼球”是虹膜, “白眼球”是脈絡膜C.正常情況下,無論近處還是遠處的物體人都能看清,主要原因是玻璃體可調節D.小鳥被嚇飛走,當眼望著它由近至遠飛去時,晶狀體的凸度變小【答案】D【知識點】眼球的結構與視覺的形成【解析】【分析】任何感覺都是在大腦皮層形成的。【解答】A、像成在視網膜上,但視覺在大腦皮層形成,故A錯誤;B、“白眼球”指的是鞏膜,“黑眼球”指的是虹膜,故B錯誤;C、 正常情況下,無論近處還是遠處的物體人都能看清,主要原因是晶狀體可調節,故C錯誤;D、人們在看近處物體時,由于睫狀體內的睫狀肌收縮,使晶狀體曲度變大,看遠處時則相反。如由近看遠時,睫狀肌由收縮到舒張,晶狀體曲度由大變小,故D正確。故答案為:D。6.(2025八下·寧波期中)超聲波有兩個特點:一是能量大,二是沿直線傳播。下列各例利用超聲波能量大的是( )A.超聲波加濕器使藥液霧化后讓病人吸入治療咽喉炎癥B.蝙蝠利用超聲波確定食物及障礙物的位置C.醫院利用“B”超檢查身體內情況D.用超聲波探測水庫大壩是否有空隙裂縫【答案】A【知識點】超聲波與次聲波【解析】【分析】根據超聲波具有的特點可知,聲音可以傳遞能量和信息。【解答】A、超聲波可以傳遞能量,使藥物霧化后被病人吸入,提高治療效果,故A正確;B、蝙蝠利用超聲波確定食物及障礙物的位置,利用的是聲音可以傳播信息,故B錯誤;C、醫院利用“B”超檢查身體內情況,利用的是聲音可以傳播信息,故C錯誤;D、用超聲波探測水庫大壩是否有空隙裂縫,利用的是聲音可以傳播信息,故D錯誤。故答案為:A。7.(2025八下·寧波期中)如圖所示是電學中常見的電路圖,在A、B兩點間分別接入下列選項中加點的元件,并進行對應實驗,則下列對滑動變阻器在此實驗中的作用的描述正確的是( )A.探究電流與電阻的關系一改變定值電阻兩端電壓,多次測量減小誤差B.探究電流與電壓的關系一必須調節電阻兩端電壓成倍數變化C.測量定值電阻的阻值一多次測量求平均值,減小誤差D.測量小燈泡的電阻一改變小燈泡兩端電壓,求小燈泡電阻的平均值【答案】C【知識點】影響電阻大小的因素;探究電流與電壓、電阻的關系實驗;伏安法測電阻的探究實驗【解析】【分析】多次實驗的目的有兩種,一是取平均值減小誤差,二是獲得多組數據,尋找普遍規律。【解答】A、探究電流與電阻的關系時,滑動變阻器的作用是確保定值電阻兩端的電壓保持不變,多次測量的目的是尋找普遍規律,故A錯誤;B、探究電流與電壓的關系,滑動變阻器的作用是改變定值電阻兩端電壓,獲得多組數據,不需要 調節電阻兩端電壓成倍數變化,故B錯誤;C、測量定值電阻的阻值,滑動變阻器的作用是改變定值電阻兩端電壓,獲得多組數據,取平均值減小誤差,故C正確;D、測量小燈泡的電阻,燈泡的電阻與溫度有關,不需要去平均值,滑動變阻器的作用是控制燈泡兩端的電壓等于正常工作時的電壓,故D錯誤。故答案為:C。8.(2025八下·寧波期中)如圖所示,利用靜電噴漆槍給物件上漆,涂料小液滴之間相互排斥,但被物件吸引。則( )A.物件一定帶負電 B.物件一定不帶電C.小液滴可能不帶電 D.小液滴一定帶同種電荷【答案】D【知識點】電荷間的相互作用規律【解析】【分析】帶電體能夠吸引輕小物體,同種電荷相互排斥,異種電荷相互吸引。【解答】涂料小液滴之間相互排斥,由于涂料小液滴之間相互排斥,說明小液滴一定帶同種電荷;物件能夠吸引涂料小液滴,說明物件可能不帶電,也可能帶與小液滴不同的電荷,故ABC錯誤,D正確。故答案為:D。9.(2025八下·寧波期中)下列實驗或實例中,能說明聲音的產生和傳播條件的一組是( )①在鼓面上放些碎紙屑,敲鼓時可觀察到紙屑在不停地跳動②放在真空罩里的手機,當有來電時,只見指示燈閃爍,聽不見鈴聲③拿一張硬紙片,讓它在木梳齒上劃過,一次快些,一次慢些,比較兩次發聲的不同④鑼發聲時用手按住鑼面,鑼聲就停止了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答案】D【知識點】聲音傳播的條件;聲音產生的條件【解析】【分析】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真空不能傳播聲音。【解答】 ①在鼓面上放些碎紙屑,敲鼓時可觀察到紙屑在不停地跳動,說明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②放在真空罩里的手機,當有來電時,只見指示燈閃爍,聽不見鈴聲,說明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③拿一張硬紙片,讓它在木梳齒上劃過,一次快些,一次慢些,比較兩次發聲的不同,說明聲音的音調與振動頻率有關;④鑼發聲時用手按住鑼面,鑼聲就停止了,說明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故答案為:D。10.(2025八下·寧波期中)在如圖所示的電路中,電源電壓保持不變。當開關S閉合后,三個電表示數均未發生變化。若電路中故障只可能發生電阻R1、R2處,則下列關于電路故障的判斷,正確的是( )A.電阻R1一定存在斷路故障 B.電阻R2一定存在斷路故障C.電阻R1可能存在短路故障 D.電阻R2可能存在短路故障【答案】B【知識點】串、并聯電路的電流特點;串、并聯電路的電壓特點;電流表、電壓表在判斷電路故障中的應用【解析】【分析】并聯電路各支路互相獨立,所以開關閉合或斷開,不會影響所在支路的電流。【解答】閉合開關前,處于通路狀態,斷路,電流表和的示數相同,電壓表測量電源電壓。開關閉合,接通,電流表示數等于示數加所在支路電流,可知示數將增大,但此時的示數不變,說明所在電路沒有電流經過,可知故障為斷路或短路。若短路,會將短路,導致電源短路,電路中電流過大,會導致電流表損壞,不符合題意,可知故障為斷路。故答案為:B。11.(2025八下·寧波期中)如圖所示為商場門口的廣告投影燈及其內部結構,它主要由光源、廣告片和焦距為f的凸透鏡組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廣告片到鏡頭的距離應大于2fB.地面上的廣告圖片是正立放大的虛像C.該廣告燈的成像原理與投影儀相同D.為了能從不同角度看見廣告圖標,應該選擇光滑的地面【答案】C【知識點】鏡面反射與漫反射;凸透鏡成像的應用【解析】【分析】實像由實際光線會聚而成,能呈現在光屏上。【解答】ABC、由圖可知,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實像,由凸透鏡成像規律可知,此時物距即廣告片到鏡頭的距離在一倍和兩倍焦距之間,像距大于兩倍焦距,原理與投影儀相同,故AB錯誤,C正確;D、為了能從不同角度看見廣告圖標,應該選擇粗糙的地面,光線在地面上發生漫反射,反射光線從不同角度射出,故D錯誤。故答案為:C。12.(2025八下·寧波期中)如圖所示,電源電壓U=2V不變,R=4Ω,虛線框內所有電阻均未知。閉合開關,電流表示數為1A。如果用一個2Ω的定值電阻替換R,虛線框內的電阻均保持不變,則電流表示數將變為( )A.2A B.1.5A C.1.2A D.0.5A【答案】B【知識點】電阻和電阻的串聯、并聯【解析】【分析】由歐姆定律變形公式可求并聯的總電阻,再根據并聯電阻的特點可求虛線框內所有電阻的等效電阻,用一個2Ω的定值電阻替換R,虛線框內的電阻均保持不變,再根據并聯電阻的特點求出此時并聯的總電阻,最后由歐姆定律求得電路中的電流,即電流表的示數。【解答】設虛線框內所有電阻的等效電阻為R',由電路圖知道,定值電阻R與R'并聯,電流表測量干路的電流;由歐姆定律知道,R所在支路的電流是=0.5A由于閉合開關時,電流表示數為1A,所以,由并聯電路電流的特點知道,等效支路的電流是IR'=1A-0.5A=0.5A當用一個2Ω的定值電阻替換R時, R所在支路的電流是=1A而等效支路的電流不變,故此時電流表示數是I=1A+0.5A=1.5A。故答案為:B。13.(2025八下·寧波期中)科學家將石墨烯制成的濕敏電阻 附著在葉片上,檢測植物含水量的變化。電源電壓恒定, 為定值電阻、閉合開關S,當植物含水量較低時, 變小,電表示數也變小。下列電路圖中符合要求的是 ( )A. B.C. D.【答案】C【知識點】串、并聯電路的電流特點;串、并聯電路的電壓特點;歐姆定律及其應用;電路的動態分析【解析】【分析】串聯電路中電阻越大,其兩端的分壓越大。【解答】A、電壓表測量的是電源兩端的電壓,電源電壓不變,所以電壓表示數不變,故A錯誤;B、電路為串聯電路,電壓表測量定值電阻兩端電壓,植物含水量較低時,濕敏電阻的阻值減小,由串聯分壓的特點可知,濕敏電阻兩端的電壓減小,串聯電路總電壓等于各用電器兩端電壓之和,可知定值電阻兩端的電壓變大,故B錯誤;C、電路為串聯電路,電壓表測量濕敏電阻兩端電壓,植物含水量較低時,濕敏電阻的阻值減小,由串聯分壓的特點可知,濕敏電阻兩端的電壓減小,電壓表示數減小,故C正確;D、電路為串聯電路,植物含水量較低時,濕敏電阻的阻值減小,由歐姆定律可知,電路中電流將增大,即電表示數變大,故D錯誤。故答案為:C。14.(2025八下·寧波期中)如圖所示,一平面鏡垂直于凸透鏡的主光軸,位于凸透鏡的2倍焦距處,在平面鏡和凸透鏡之間有一發光棒,當發光棒來回移動的過程中,處于某一位置時,整個系統成像的情況中不可能出現的是( )A.兩個虛像、無實像 B.一個實像和一個虛像C.一個實像和兩個虛像 D.兩個實像和一個虛像【答案】A【知識點】平面鏡成像特點、原理和現象;凸透鏡成像的應用【解析】【分析】凸透鏡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時,成正立放大的虛像;物距在一倍和兩倍焦距之間時,成倒立、放大的實像;物距等于兩倍焦距時,成等大的實像;物距大于兩倍焦距時,成倒立縮小的實像。平面鏡成正立、等大的虛像。【解答】C、物體在凸透鏡焦點之內時,將在左側成正立放大的虛像,物體在平面鏡中也會成一個虛像,光線經平面鏡反射后會成一個實像,共2個虛像,一個實像,故C正確,不符合題意;B、物體在焦點上,經平面鏡成一個虛像,凸透鏡不成像,光線經平面鏡反射后經凸透鏡成一個實像,共一個虛像一個實像,故B正確,不符合題意;AD、物距在一倍和兩倍焦距之間時,經凸透鏡成倒立放大的實像,經平面鏡成正立的虛像,光線經平面鏡反射后由凸透鏡成倒立的實像,共兩個實像一個虛像,故D正確,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15.(2025八下·寧波期中)坐位體前屈是國家坐位體前屈目之一。圖甲是測試示意圖,圖乙是學習小組設計的測試儀電路原理圖,電源電壓恒定,電壓表量程為0~3V, 定值電阻 滑動變阻器R1由長為30cm、粗細均勻的電阻棒改裝而成,規格為1Ω/cm。為保護電路安全,滑片P的起始位置A點設定在離電阻棒最左端O點5cm處,此時通過R0的電流為0.3A;測試時,人通過推動擋板使滑片P從起始位置A向右移動距離x,電壓表的示數可反映學生的測試結果,下表是初三女生測試等級與滑片移動距離x的關系。則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初三女生測試等級核準 不合格 合格 良好 優秀滑片移動超離x/cm <3.7 3.7≤x<16.6 16.6≤x<20 ≥20A.電源電壓為4.5VB.某女生測試時的電壓表示數為2.5V,則測試等級為合格C.該測量儀的測量范圍為0≤ x ≤20cmD.如果想增大測量范圍,可以換一個阻值更大的定值電值【答案】C【知識點】串、并聯電路的電流特點;串、并聯電路的電壓特點;滑動變阻器的原理及其使用;歐姆定律及其應用;電路的動態分析【解析】【分析】串聯電路電流處處相等,結合歐姆定律可知,電阻越大,其兩端電壓越大。【解答】A、OP段電阻為,此時電路中電流為0.3A,電源電壓為,故A正確,不符合題意;B、電壓表示數為2.5V,串聯電路電壓比等于電阻比,可知此時滑動變阻器連入電路的阻值為,解得,連入電路的有效長度為12.5cm,初始位置為5cm,可知移動距離為12.5cm-5cm=7.5cm,由表中數據可知,等級為合格,故B正確,不符合題意;C、滑動變阻器連入電路的電阻越大,其兩端電壓越大,電壓表最大測量值為3V,此時滑動變阻器連入電路的阻值為,解得,連入電路的有效長度為20cm,初始位置為5cm,可知移動距離為20cm-5cm=15cm,可知測量范圍為0≤ x ≤15cm,故C錯誤,符合題意;D、電壓表最大測量值不變,要在增大測量范圍,即增大滑動變阻器連入電路的最大阻值,由串聯分壓的特點可知,應增大定值電阻的阻值,故D正確,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二、填空題(本題共8小題,每空2分,共32分)16.(2025八下·寧波期中)我國已經建成多條“音樂公路”,路面上刻有一條條凹槽,每條凹槽就像一個音符,可以把整條路面看成是一張留聲機的碟片,而汽車的輪胎就像是唱針,每當汽車駛過這段路面時,一段完整的音樂就奏響了,音樂聲是由輪胎的 產生的,音樂聲是通過 傳入人耳的,凹槽之間留不同的間距,目的是使輪胎發出聲音的 (填“響度” “音調” “音色”)不同。【答案】振動;空氣;音調【知識點】聲音傳播的條件;聲音產生的條件;響度、音調與聲源振動的關系【解析】【分析】聲音的音調與聲源振動的頻率有關,響度與聲源振動的幅度有關,音色與聲源的材料、結構等有關。【解答】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空氣可以傳播聲音,所以音樂是通過空氣傳播到人耳的。凹槽之間留不同的間距,汽車經過時,振動的頻率不同,聲音的音調不同。17.(2025八下·寧波期中)老楊在“探究聲音是怎樣產生的”實驗中,將系在細線上的乒乓球靠近音叉(如圖)。(1)當用小槌敲擊音叉時,在聽到聲音的同時,觀察到乒乓球被彈起,通過實驗現象得出的結論是 。(2)乒乓球在實驗中起到的作用是 。【答案】(1)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2)將音叉微小的振動放大【知識點】聲音產生的條件【解析】【分析】(1)音叉振動導致小球振動,同時音叉發出聲音,說明聲音由物體的振動產生。(2)將音叉的振動轉化為小球的振動,現象更明顯。【解答】(1)音叉振動產生聲音,旁邊的小球被彈開,說明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2)乒乓球可以將音叉微小的振動放大,更易觀察。18.(2025八下·寧波期中)如圖是近視眼成像示意圖,請回答問題(1)眼球成像過程中,起主要調節作用的結構是 (填結構名稱)。(2)如圖所示,近視眼患者正在看 (選填“近”或“遠”)處的物體。【答案】(1)晶狀體(2)遠【知識點】眼球的結構與視覺的形成【解析】【分析】(1) 當我們看近處物體時,睫狀肌收縮,晶狀體變厚,折射能力增強,使近處物體的光線會聚在視網膜上;當我們看遠處物體時,睫狀肌放松,晶狀體變薄,折射能力減弱,使遠處物體的光線會聚在視網膜上。1是角膜,2是晶狀體,3是視網膜。(2)近視眼看遠處物體時像成在視網膜前面,應佩戴具有發散光線功能的凹透鏡進行矯正,使像成在視網膜上。【解答】(1)晶狀體相當于凸透鏡,在成像時,晶狀體的曲度發生改變,從而調節對光的折射能力,使我們能夠看清不同遠近的物體。(2)近視眼患者晶狀體的曲度過大,焦距變小,看遠處物體時,光線會提前會聚,像成在視網膜的前面。19.(2025八下·寧波期中) 《康熙幾暇格物編》中記載: “置錢碗底,遠視若無,及盛滿水時,在錢隨水光而顯現矣。”如圖所示,把銅線放在碗底B處后加適量水,從A 處恰好看到銅錢的像在E處,用激光筆從A點向 處(用圖中字母表示)照射,可照亮銅錢。加滿水,從A處看到像的位置將 (選填“變高”“變低”或“不變”),【答案】E;變高【知識點】光的折射現象及應用【解析】【分析】光路具有可逆性,我們人眼能觀察到銅錢是因為銅錢反射的光線進入人眼。【解答】由“把銅線放在碗底B處后加適量水,從A 處恰好看到銅錢的像在E處”可知,將光線從A向E照射,反射的光線將從E射向A,把銅錢照亮。加滿水,入射點將變高,人眼逆著光觀察,像會變高,如圖所示。20.(2025八下·寧波期中)如圖所示為一種光學顯微鏡,其中目鏡和物鏡都是由 制成的,在光線較弱的情況下,反光鏡可以選用 (選填“平面鏡”、 “凹面鏡”、 “凸面鏡”)。【答案】凸透鏡;凹面鏡【知識點】凸面鏡和凹面鏡;透鏡及其特點與分類【解析】【分析】凸面鏡發散光線,凹面鏡會聚光線。【解答】目鏡和物鏡都相當于凸透鏡,物鏡相當于凸透鏡,成倒立、放大的實像,目鏡相當于放大鏡,成正立放大的虛像。凹面鏡具有聚光的作用,可知光線暗時應使用凹面鏡。21.(2025八下·寧波期中)小張在“研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中,記錄并繪制了物距a和像距v之間關系的圖象,如圖所示。(1) 該凸透鏡的焦距是 cm;(2)把物體從距凸透鏡30cm處移到 15cm處的過程中,像距逐漸變 (選填“大”或“小”)【答案】(1)10(2)大【知識點】凸透鏡成像的應用【解析】【分析】(1)根據物距等于像距等于2倍焦距確定凸透鏡的焦距大小。(2)成實像時,物近像遠像變大,成虛像時,物近像近像變小。【解答】(1)當物距等于像距等于2倍焦距時,成倒立、等大的實像,由圖可知,當物距等于20cm時嗎,像距為20cm,物距等于像距,可知此時物距等于2倍焦距,故焦距為10cm。(2)把物體從距凸透鏡30cm處移到15cm處的過程中,物距逐漸變小但仍大于兩倍焦距,成的是實像,由凸透鏡成像規律可知,成實像時,物近像遠像變大,即像距將變大。22.(2025八下·寧波期中)如圖甲所示的電路中,閉合開關,兩燈泡均正常發光,且兩個完全相同的電流表指針偏轉均如圖乙所示,求(1) 電流表A1 和A2的示數分別為 A和 A.(2)正常發光時燈泡L1和L2的電阻比為 。【答案】(1)1.5;0.3(2)1:4【知識點】電流的測量及電流表的使用;串、并聯電路的電流特點;串、并聯電路的電壓特點;歐姆定律及其應用【解析】【分析】(1)并聯電路中干路電流等于各支路電流之和,電流表串聯在哪個支路上,測量的就是哪個支路的電流,串聯在干路上,測量的是干路電流。(2)根據并聯電路的電壓、電流規律歐姆定律計算電阻比。【解答】(1)電流表接在干路上,測量干路電流,電流表接在所在的支路上,測量所在支路電流。并聯電路干路電流等于支路電流之和,所以的示數大于,可知連接的是小量程,示數為0.3A,連接的是大量程,示數為1.5A。(2)的電阻為,的電阻為,可知電阻比為:。三、實驗探究題(本題共4小題,每空3分,共39分)23.(2025八下·寧波期中)小陶在“探究通過導體的電流與電壓、電阻的關系”實驗中:(1)她應采用的實驗方法是 。(2)在研究電壓的變化對電流的影響時,他連接的電路如圖所示。但電路中有一根導線接錯了,請你用筆在圖中將接錯的導線打上“×”,把正確的接線畫上;(3)在研究電阻對電流的影響時,把定值電阻由5Ω換成10Ω,閉合開關后,下一步的操作是:調節滑動 。【答案】(1)控制變量法(2)(3)變阻器的滑片,至電壓表的示數保持不變【知識點】控制變量法;串、并聯電路的電壓特點;滑動變阻器的原理及其使用;探究電流與電壓、電阻的關系實驗【解析】【分析】(1)在探究某一因素的影響時,控制其它條件不變的研究方向稱為控制變量法。(2)電壓表并聯在哪個用電器兩端,測量的就是哪個用電器兩端電壓。(3)串聯電路中,電阻越大,分壓越大。【解答】(1)在探究電流與電壓的關系時,控制電阻不變;在探究電流與電阻的關系時,控制電壓不變,可知采用的是控制變量法。(2)電壓表應測量定值電阻兩端電壓,可知電壓表要并聯在定值電阻兩端,可知錯誤的導線是連接電壓表和滑動變阻器的導線,將錯誤導線去除后,再用導線將電壓表15V接線柱與滑動變阻器右上角接線柱相連,如圖所示。(3)在研究電阻對電流的影響時,要控制電壓不變,定值電阻的阻值增大,由串聯分壓的特點可知,應增大滑動變阻器連入電路的阻值,則應將滑片向右調,直至電壓表示數保持不變。24.(2025八下·寧波期中)科學課上,同學們開展“制作照相機模型”項目化學習活動、活動包括學習原理、制作簡易照相機、評價模型作品三個環節。(1) 【學習】制作模型前、通過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知道物距(u),像距(v)應該滿足f(2)【制作】小組同學利用A4卡紙、半透明紙和凸透鏡制作出簡易相機模型,組內同學進行測試時,發現拍攝不同距離的景物、有時梭糊、小組討論該模型可能存在的缺陷。【制作】評價量表是作品制作過程的指引,又是作品等級評定的依據,下表為某小組設計的量規,將表格補充完整。自制照相機評價量規評價指標 作品等級優秀 合格 待改進功能完善 ①能調節像距,成像清晰 ② 不能調節像距,成像清晰 ③. 結構完整 結構完整,能成像 結構較完整,能成像 結構不完整,不能成像外形美觀 有固定的外形,且美觀 有固定的外形,較炎觀 無固定的外形,不美觀(3)【改進】小組同學根據“功能完善”評價指標,認為照相機模型存在功能上的缺陷,組內同學提出了改進的建議 。【答案】(1)倒立、縮小的實像(2)不能調節像距,成像不清晰(3)做一個可伸縮鏡頭,調節像距【知識點】凸透鏡成像規律及其探究實驗;凸透鏡成像的應用【解析】【分析】(1)根據凸透鏡成像規律進行判斷照相機成的是倒立、縮小的實像。(2)根據表示的標準進行判斷。(3)根據表中信息可知,要達到優秀,則需實現像距可調。【解答】(1)由凸透鏡成像規律可知,像距在一倍和兩倍焦距之間時,物距大于兩倍焦距,成倒立、縮小的實像。(2)由表中信息可知,應補充的內容為: 不能調節像距,成像不清晰。(3)模型中像距不能調節,所以像有時清晰有時模糊,改進意見為:做一個可伸縮鏡頭,調節像距。25.(2025八下·寧波期中)如圖所示,探究“電流與電壓關系”實驗中:(1)閉合開關前,應將滑動變阻器的滑片置于圖中 (填“A”或“B”) 端。(2)閉合開關,移動滑片,記錄電流表和電壓表示數,進行多次實驗,繪制出I-U圖象,如圖乙中a所示,根據圖象得出結論:在電阻一定時,通過導體的電流跟導體兩端的電壓成 。(3)實驗完成后,將電阻換成小燈泡,重復上述實驗過程,繪制出1-U圖象,如圖乙中b所示,試分析圖象中A、B、C三點電阻RA、RB、RC大小關系為 。【答案】(1)A(2)正比(3)【知識點】影響電阻大小的因素;滑動變阻器的原理及其使用;歐姆定律及其應用;探究電流與電壓、電阻的關系實驗【解析】【分析】(1)滑動變阻器連入電路的有效長度越長,電阻越大。(2)根據圖像進行分析,圖像為正比例函數圖象,可知電阻一定時,電流與電壓成正比。(3)電阻大小與溫度有關,金屬導體的電阻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解答】(1)為了電路安全,閉合開關前,應先將滑動變阻器的滑片移至最大阻值處,即A端。(2)由圖乙可知,電阻一定時,電流-電壓圖像是一條過原點的直線,說明電流與電壓成正比。(3)由圖可知,AB電流相同,B的電壓更大,由歐姆定律可知,B的電阻更大;BC電壓相同,B的電流更小,由歐姆定律可知,B的電阻更大;燈泡兩端電壓變大時,電路中電流也在變大,燈泡電阻的溫度升高,電阻變大,可知,C的電阻大于A,可知電阻大小關系為:。26.(2025八下·寧波期中)小王為了探究“平面鏡成像時像與物到平面鏡的距離的關系”,所用的實驗器材有:單面鏡膜的玻璃板、支架,兩個相同的跳棋、白紙和刻度尺,實驗裝置如圖甲所示,(1)在白紙上畫一條直線,將玻璃板豎直立在白紙上,使玻璃板 (填“有膜”或“無膜”)那一面的下邊線與直線重合。(2)用鍍膜玻璃板和跳棋做實驗,實驗環境有:①幾乎無光的實驗室,②有陽光的實驗室, 在 (填“①”或“②”)中進行實驗效果好。(3)在白紙上沿跳棋A和B的邊緣畫圓,測出物距u和像距v的值如表:實驗次數 1 2 3物距u/ cm 3.39 5.11 6.39像距v/ cm 5.22 6.50如圖乙所示,第1次實驗測量的物距是A的右端到直線的距離 則像距 = 。(4)該同學發現三次實驗的像距都比物距略大一些,原因是____(只有一個正確選項,將正確選項的字母填在橫線上)。A.刻度尺測量像距時存在誤差 B.玻璃板有一定厚度C.物和像的標記點不對應 D.玻璃板沒有豎直放置【答案】(1)有膜(2)②(3)3.50(4)B【知識點】長度的測量;平面鏡成像特點、原理和現象【解析】【分析】(1)反射的光線多,像更清晰。(2)平面鏡所成的像是由反射光線的反向延長線會聚而成的,所以需要有反射光線才能成像,因此要在有陽光的實驗室內做實驗。(3)圖中刻度尺的分度值為0.1cm,所以讀數時保留兩位小數。(4)為了減小玻璃板太厚形成兩個像干擾實驗,應使用薄玻璃板來代替平面鏡進行實驗。【解答】(1)玻璃板有膜的一面的下邊線與直線重新,有膜一面反射光線的能力更強,成像更清晰。(2)跳棋自身不會發光,所以應在有陽光的實驗室做實驗。(3)由圖乙可知,像距為3.50cm,注意讀數時要在精確值后估讀一位。(4)玻璃板有一定的厚度,兩個面都能成像,測量像距時測量的是更遠的像到平面鏡的距離,所以像距總大于物距。故答案為:B。四、作圖題(本題共3小題,每小題2分,共6分)27.(2025八下·寧波期中)用平面鏡成像的特點畫出物體AB在平面鏡中所成的像【答案】【知識點】平面鏡成像特點、原理和現象【解析】【分析】平面鏡成像的特點是:成虛像、像與物關于平面鏡對稱,可以先作出物體A、B端點AB的像點A'、B',連接A'、B'即為物體AB在平面鏡中所成的像。【解答】先作出端點A、B關于平面鏡的對稱點A'、B',用虛線連接A'、B'即為物體AB的像,如圖所示:28.(2025八下·寧波期中)已知凸透鏡的焦點為F,圖中給出兩條入射光線,請你畫出這兩條光線經凸透鏡后的折射光線。【答案】【知識點】透鏡的光路圖【解析】【分析】經過凸透鏡的三條特殊光線:經過凸透鏡焦點的光線將沿與主光軸平行的方向射出;與主光軸平行的光線經過凸透鏡后將發生偏折,經過凸透鏡的焦點;經過凸透鏡光心的光線不發生偏折。【解答】經過凸透鏡焦點的光線將沿與主光軸平行的方向射出;光路具有可逆性,可知與主光軸平行的光線經過凸透鏡后將發生偏折,經過凸透鏡的焦點,如圖所示29.(2025八下·寧波期中)根據圖1實物圖在圖2的虛線框內畫出相應的電路圖【答案】【知識點】根據實物圖畫電路圖【解析】【分析】先分析電路的連接方式,然后根據實物圖畫出對應的電路圖。【解答】根據實物圖可知,兩燈泡并聯,電流表與燈泡L2串聯,開關控制整個電路,電路圖如下圖所示:五、解答題(本題共6小題, 30題4分、31、32、33題6分,34、35題8分, 共38分)30.(2025八下·寧波期中)近期最熱銷的手機噴出數防窺膜。貼上防窺膜后,使用者可在正對物屏幕60°區域內正常閱讀且畫面清晰、效果如圖(1)所示、其他人在左右兩側防偷窺保護區域內都只能看到漆黑畫面、且看到的屏幕就像一面鏡子能倒映出周圍環境。小科上網購買了某一品牌的防窺膜,閱讀說明書后了解到該防窺膜中豎直并列排布了光柵結構(如圖2、是一種類似于百葉窗的結構、起到阻攔光線的作用)光柵的間隔一般在0.02-0.1mm之間,就像是把百葉窗結構縮小了幾萬倍、從而實現對屏幕可視角度的控制。請你結合所學光學知識、解釋防窺膜使用時出現以上現象的原因。【答案】人能看到物體是因為有光線進入人的眼睛,甲區屏幕的光沿直線傳播進入人的眼睛,所以甲區可以看到屏幕內容;防窺膜的光柵可以阻擋光線,乙丙區域的光線被阻擋,沒有進入人的眼睛,所以不能看到屏幕內容。手機屏幕較光滑,外界光線在其表面發生鏡面反射,所以看到的屏幕就像一面鏡子能倒映出周圍環境,可視范圍是60°是由光柵間距決定的。【知識點】光的直線傳播及應用;光的反射定律;鏡面反射與漫反射【解析】【分析】沒有光線進入人的眼睛時,就會認為該物體是黑色的。【解答】人能看到物體是因為有光線進入人的眼睛,甲區屏幕的光沿直線傳播進入人的眼睛,所以甲區可以看到屏幕內容;防窺膜的光柵可以阻擋光線,乙丙區域的光線被阻擋,沒有進入人的眼睛,所以不能看到屏幕內容。手機屏幕較光滑,外界光線在其表面發生鏡面反射,所以看到的屏幕就像一面鏡子能倒映出周圍環境,可視范圍是60°是由光柵間距決定的。31.(2025八下·寧波期中)小敏同學利用圖示裝置來研究凸透鏡成像。(1)如圖1 所示,當凸透鏡位于光具座上A處時,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保持蠟燭和光屏位置不變的情況下,將凸透鏡右移到B處(圖中未標出)。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此時所成的像是倒立 的實像;(2)實驗過程中,蠟燭燃燒一段時間后、若仍使燭焰的像位于光屏中央,蠟燭和凸透鏡不動,則光屏應 (填“向上”或“向下”)移動。(3)在上述活動中,若已知蠟燭與光屏間的距離為L0,與凸透鏡第一次所在位置A間的距離為L, 如圖2所示, 則該透鏡兩倍焦距2f L(選填“>“ <”或“=”)透鏡先后兩次所在位置A、B之間的距離s= (用L0,L表示)【答案】(1)縮小(2)向上(3)>;【知識點】凸透鏡成像的應用【解析】【分析】(1)根據光路的可逆性可知,物距和像距交換后仍能在光屏上呈清晰的像,但像的性質發生改變。(2)像向上移,要讓像回到光屏中央,也可通過將蠟燭向上或將凸透鏡向下移。(3)根據(1)中規律確定B的位置,從而計算AB間的距離。【解答】(1)圖中A處物距小于像距,成倒立、放大的實像,保持蠟燭和光屏的位置不變,由光路可逆可知,將物距和像距大小交換一下,也能成清晰的像,可知在B處時,物距大于像距,成倒立、縮小的實像。(2)蠟燭燃燒一段時間后會變短,像會向上移動,為了使像仍在光屏中央,應將光屏向上移動。(3)圖中A處物距小于像距,此時物距在一倍和兩倍焦距之間,可知af>L。圖中物距為L,像距為,由(1)可知,B點物距等于,像距等于L,可知AB間的距離為。32.(2025八下·寧波期中)為了督促司機遵守限速規定,交管部門在公路上設置了固定測速儀。如圖所示,汽車向放置在路中的測速儀勻速駛來,測速儀向汽車發出兩次超聲波信號,第一次發出信號到接收到反射回來的信號用時0.5s,第二次發出信號到接收到反射回來的信號用時0.4s。若測速儀發出兩次信號的時間間隔是0.9s,超聲波的速度是340m/s,求:(1)汽車接收到第一次信號時,距測速儀的距離s1;(2)在該測速區內,汽車的速度 v。【答案】(1)(2)第二次接收到信號時距測速儀的距離為兩次接收到信號之間汽化行駛的路程為:85m-68m=17m對應的時間為t=0.9s-0.25s+0.2s=0.85s汽車的速度為【知識點】速度公式及其應用【解析】【分析】(1)超聲波經過額距離是車與測速儀之間距離的兩倍。(2)計算兩次接收到信號之間車行駛的路程和時間,即可計算車行駛的速度。33.(2025八下·寧波期中)如圖是某中學八年級科學課外實踐活動小組設計的風力測量儀的電路示意圖。其電源壓U=3V,電路保護電阻 ,均勻電阻絲的阻值為 ,金屬絲(電阻忽略不計)的上竭固定在0點,下端系有一塊塑料片A,當風從右向左吹動塑料片時,金屬絲向左擺動并與電阻絲保持良好的接觸,風力表由電壓表改裝而成。(1)無風時,塑料片豎直下垂,電壓表示數是多少 電路中的電流是多少 (2)風力最強時,金屬絲滑至電阻絲的最左端,電壓表的示數是多少 【答案】(1)無風時,塑料片豎直下 ,電壓表被短路,電壓表示數為零。電路中電流(2)風力最強時,金屬絲滑至電阻絲的最左端,電壓表測量電阻絲兩端電壓,電路中電流為0.15A,電阻絲兩端電壓為【知識點】串、并聯電路的電流特點;電壓的測量及電壓表的使用;串、并聯電路的電壓特點;電阻和電阻的串聯、并聯;歐姆定律及其應用【解析】【分析】(1)電壓表并聯在金屬絲兩端,金屬絲電阻不計,電壓表被短路。(2)電壓表相當于斷路,所以不論滑片在哪個位置,電路中總電阻不變,則電路中電流不變。34.(2025八下·寧波期中)某科技創新小組設計的體重計電路原理圖如圖所示,其中電源電壓恒為6V,定值電阻R0為10Ω,電壓表量程為3V,R是壓敏電阻,R的阻值與平板受到壓力F對應的部分數據如下表,平板質量不計。壓力 F/N 0 300 375 500 750 1500壓敏電阻 R/Ω 30 25 20 15 10 5(1)人的體重越重,電壓表的示數越 (選填“大”或“小”)。(2)體重為 500N 的人站在體重計上時,電壓表的示數是多大?(3)在電路安全的情況下,體重計能稱量的最大值是多少牛?(4)若想提高稱量的最大值,在不改變電壓表量程的情況下,寫出可采取的一條措施。【答案】(1)大(2)由表格可知,當體重為500N的人站在體重計上時,壓敏電阻的阻值為15Ω,電路中的電流為R0兩端的電壓即電壓表的示數為U0=IR0=0.24A×10Ω=2.4V(3)當電壓表示數最大,即R0兩端的電壓最大為3V時,壓敏電阻兩端的電壓最小,為U小=U﹣U0大=6V﹣3V=3V即壓敏電阻和定值電阻分擔電壓相等,根據串聯電路分壓特點可知,壓敏電阻的阻值也為10Ω,由表格可知,此時壓力為750N,即體重計的最大稱量值為750N(4)在不改變電壓表量程的情況下,即電壓表示數最大為3V不變,當壓敏電阻受到的壓力越大,它的阻值越小,根據歐姆定律可知電路中的電流會變大,所以要提高稱量的最大值,可以減小電源電壓【知識點】歐姆定律及其應用;電路的動態分析【解析】【分析】 (1)由圖可知,定值電阻R0與壓敏電阻R串聯,電壓表測量R0兩端的電壓,電流表測量電路中的電流;人的體重越重,壓力越大,由表格數據可知R的阻值變化,根據歐姆定律可知,電路中的電流和R0兩端的電壓變化;(2)體重為500N的人站在體重計上時,由表格數據可知此時壓敏電阻R的電阻值,根據串聯電路的特點和歐姆定律求出電路中的電流越大,根據U=IR求出電壓表示數;(3)電壓表示數為3V時,壓敏電阻兩端的電壓最小,接入電路中的電阻最小,壓力最大,此時體重計的示數最大;根據串聯電路的電壓的特點求出壓敏電阻兩端的電壓,根據串聯電路的分壓原理可知壓敏電阻的阻值,對應表格得出壓力大小,從而可知體重大小;(4)在不改變電壓表量程的情況下,即電壓表示數最大為3V不變,當壓敏電阻受到的壓力越大,它的阻值越小,根據歐姆定律得出提高稱量的最大值的措施。【解答】(1)由圖可知壓敏電阻R和定值電阻R0串聯接入電路,電壓表與定值電阻R0并聯,測量定值電阻R0兩端的電壓。體重越大,對壓敏電阻的壓力越大,由表格數據可知,壓力越大,壓敏電阻的阻值越小,電路的總電阻越小,由歐姆定律可知電路中的電流越大,由U=IR可知,R0兩端的電壓越大,即電壓表示數越大。(2)由表格可知,當體重為500N的人站在體重計上時,壓敏電阻的阻值為15Ω,電路中的電流為R0兩端的電壓即電壓表的示數為U0=IR0=0.24A×10Ω=2.4V(3)當電壓表示數最大,即R0兩端的電壓最大為3V時,壓敏電阻兩端的電壓最小,為U小=U﹣U0大=6V﹣3V=3V即壓敏電阻和定值電阻分擔電壓相等,根據串聯電路分壓特點可知,壓敏電阻的阻值也為10Ω,由表格可知,此時壓力為750N,即體重計的最大稱量值為750N。(4)在不改變電壓表量程的情況下,即電壓表示數最大為3V不變,當壓敏電阻受到的壓力越大,它的阻值越小,根據歐姆定律可知電路中的電流會變大,所以要提高稱量的最大值,可以減小電源電壓。(1)由圖可知壓敏電阻R和定值電阻R0串聯接入電路,電壓表與定值電阻R0并聯,測量定值電阻R0兩端的電壓。體重越大,對壓敏電阻的壓力越大,由表格數據可知,壓力越大,壓敏電阻的阻值越小,電路的總電阻越小,由歐姆定律可知電路中的電流越大,由U=IR可知,R0兩端的電壓越大,即電壓表示數越大。(2)由表格可知,當體重為500N的人站在體重計上時,壓敏電阻的阻值為15Ω,電路中的電流為R0兩端的電壓即電壓表的示數為U0=IR0=0.24A×10Ω=2.4V(3)當電壓表示數最大,即R0兩端的電壓最大為3V時,壓敏電阻兩端的電壓最小,為U小=U﹣U0大=6V﹣3V=3V即壓敏電阻和定值電阻分擔電壓相等,根據串聯電路分壓特點可知,壓敏電阻的阻值也為10Ω,由表格可知,此時壓力為750N,即體重計的最大稱量值為750N。(4)在不改變電壓表量程的情況下,即電壓表示數最大為3V不變,當壓敏電阻受到的壓力越大,它的阻值越小,根據歐姆定律可知電路中的電流會變大,所以要提高稱量的最大值,可以減小電源電壓。35.(2025八下·寧波期中)握力能反映上肢力量發展水平,是學生體質健康測試項目之一。握力測試如圖甲所示.某項目化學習小組同學想制作簡易握力計,選用電壓表來顯示握力的大小.他們設計的電路原理圖如圖乙所示,其中電源電壓3V,定值電阻R1的阻值為6Ω。電壓表量程為0~3V,輕質細桿將彈簧與滑動變阻器R2的滑片相連。(1) (初步調試)用手往下拉彈簧,電壓表示數如何變化 (2) (表盤改造)為方便讀數,小組同學想在電壓表表盤上標注相應的握力值。經測定,變阻器R1接入電路的阻值與握力F的關系如圖丙所示,求在電壓表刻度為 1.5V的位置上所標注的握力大小。 (寫計算過程)(3) (優化改進)握力一定時,電壓表指針偏轉角度越大,握力計精確度就越高;以下改進方法中能提高握力計精確度的有____。 (可多選)A.定值電阻更換為3Ω的 B.電源電壓增大到4VC.電壓表用0~15V D.電壓表改接在R,兩端【答案】(1)變大(2)在電壓表刻度為1.5V時,定值電阻兩端的電壓為電路中的電流為滑動變阻器連入電路的阻值為由圖丙可知,握力為400N。(3)A;B【知識點】串、并聯電路的電流特點;串、并聯電路的電壓特點;電阻和電阻的串聯、并聯;歐姆定律及其應用;電路的動態分析【解析】【分析】(1)串聯電路,電阻越大,分壓越大。(2)電壓表示數為1.5V時,定值電阻兩端的電壓也為1.5V,串聯電路電壓比等于電阻比,可知滑動變阻器的阻值等于定值電阻的阻值等于6歐姆,由圖丙可知,握力為400N。(3)電壓表不同量程精確度和最大測量值不同,但電壓表量程的選擇不會影響電壓大小。【解答】(1)由圖乙可知,往下拉彈簧,滑片向下移動,滑動變阻器連入電路的阻值增大,由串聯分壓的特點可知,滑動變阻器兩端電壓增大,則電壓表示數變大。(3)A、定值電阻換用小電阻,電路中總電阻減小,電流增大,由U=IR可知,電阻變化一定時,電壓變化量增大,故A正確;B、增大電源電壓,電路中電流增大,由U=IR可知,電阻變化一定時,電壓變化量增大,故B正確;C、改變量程不會影響電壓表示數大小,故C錯誤;D、把電壓表接在定值電阻兩端,拉力變大時,電壓表示數將變小,故D錯誤。故答案為:AB。1 / 1浙江省寧波市鎮海中興中學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中科學試卷一、單項選擇題: (本大題共15小題、每小題3分,共45分,請選出一個符合題意的正確選項,不選、多選、錯選均不給分)1.(2025八下·寧波期中)小金同學喜歡利用復讀機進行英語聽力訓練,在音量不變的情況下,若讓復讀機先正常播放一段錄音,再快速播放同一段錄音,則發出的聲音( )A.響度增大,音調不變 B.響度減小,音調不變C.響度不變,音調升高 D.響度不變,音調降低2.(2025八下·寧波期中)如圖所示,公路邊設有一個大平面鏡,我們從鏡中看到一輛汽車向東駛到十字路口向右拐彎,這輛車實際上的行駛方向為( )A.向東行駛,向右拐彎 B.向北行駛、向左拐彎C.向南行駛,向左拐彎 D.向西行駛,向右拐彎3.(2025八下·寧波期中)某款售水機可通過刷卡(閉合“感應”開關)或投幣(閉合“投幣”開關)接通供水電機取水光線較暗時“光控”開關自動閉合提供照明。下列簡化電路中符合要求的是( )A. B.C. D.4.(2025八下·寧波期中)如圖所示,水平桌面上并排立著兩支不同高度的蠟燭,透過凸透鏡觀察蠟燭,可以看到的像是( )A. B.C. D.5.(2025八下·寧波期中)下列有關眼和視覺的說法,正確的是 ( )A.視網膜是物像和視覺形成的部位B.人們常說的“黑眼球”是虹膜, “白眼球”是脈絡膜C.正常情況下,無論近處還是遠處的物體人都能看清,主要原因是玻璃體可調節D.小鳥被嚇飛走,當眼望著它由近至遠飛去時,晶狀體的凸度變小6.(2025八下·寧波期中)超聲波有兩個特點:一是能量大,二是沿直線傳播。下列各例利用超聲波能量大的是( )A.超聲波加濕器使藥液霧化后讓病人吸入治療咽喉炎癥B.蝙蝠利用超聲波確定食物及障礙物的位置C.醫院利用“B”超檢查身體內情況D.用超聲波探測水庫大壩是否有空隙裂縫7.(2025八下·寧波期中)如圖所示是電學中常見的電路圖,在A、B兩點間分別接入下列選項中加點的元件,并進行對應實驗,則下列對滑動變阻器在此實驗中的作用的描述正確的是( )A.探究電流與電阻的關系一改變定值電阻兩端電壓,多次測量減小誤差B.探究電流與電壓的關系一必須調節電阻兩端電壓成倍數變化C.測量定值電阻的阻值一多次測量求平均值,減小誤差D.測量小燈泡的電阻一改變小燈泡兩端電壓,求小燈泡電阻的平均值8.(2025八下·寧波期中)如圖所示,利用靜電噴漆槍給物件上漆,涂料小液滴之間相互排斥,但被物件吸引。則( )A.物件一定帶負電 B.物件一定不帶電C.小液滴可能不帶電 D.小液滴一定帶同種電荷9.(2025八下·寧波期中)下列實驗或實例中,能說明聲音的產生和傳播條件的一組是( )①在鼓面上放些碎紙屑,敲鼓時可觀察到紙屑在不停地跳動②放在真空罩里的手機,當有來電時,只見指示燈閃爍,聽不見鈴聲③拿一張硬紙片,讓它在木梳齒上劃過,一次快些,一次慢些,比較兩次發聲的不同④鑼發聲時用手按住鑼面,鑼聲就停止了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10.(2025八下·寧波期中)在如圖所示的電路中,電源電壓保持不變。當開關S閉合后,三個電表示數均未發生變化。若電路中故障只可能發生電阻R1、R2處,則下列關于電路故障的判斷,正確的是( )A.電阻R1一定存在斷路故障 B.電阻R2一定存在斷路故障C.電阻R1可能存在短路故障 D.電阻R2可能存在短路故障11.(2025八下·寧波期中)如圖所示為商場門口的廣告投影燈及其內部結構,它主要由光源、廣告片和焦距為f的凸透鏡組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廣告片到鏡頭的距離應大于2fB.地面上的廣告圖片是正立放大的虛像C.該廣告燈的成像原理與投影儀相同D.為了能從不同角度看見廣告圖標,應該選擇光滑的地面12.(2025八下·寧波期中)如圖所示,電源電壓U=2V不變,R=4Ω,虛線框內所有電阻均未知。閉合開關,電流表示數為1A。如果用一個2Ω的定值電阻替換R,虛線框內的電阻均保持不變,則電流表示數將變為( )A.2A B.1.5A C.1.2A D.0.5A13.(2025八下·寧波期中)科學家將石墨烯制成的濕敏電阻 附著在葉片上,檢測植物含水量的變化。電源電壓恒定, 為定值電阻、閉合開關S,當植物含水量較低時, 變小,電表示數也變小。下列電路圖中符合要求的是 ( )A. B.C. D.14.(2025八下·寧波期中)如圖所示,一平面鏡垂直于凸透鏡的主光軸,位于凸透鏡的2倍焦距處,在平面鏡和凸透鏡之間有一發光棒,當發光棒來回移動的過程中,處于某一位置時,整個系統成像的情況中不可能出現的是( )A.兩個虛像、無實像 B.一個實像和一個虛像C.一個實像和兩個虛像 D.兩個實像和一個虛像15.(2025八下·寧波期中)坐位體前屈是國家坐位體前屈目之一。圖甲是測試示意圖,圖乙是學習小組設計的測試儀電路原理圖,電源電壓恒定,電壓表量程為0~3V, 定值電阻 滑動變阻器R1由長為30cm、粗細均勻的電阻棒改裝而成,規格為1Ω/cm。為保護電路安全,滑片P的起始位置A點設定在離電阻棒最左端O點5cm處,此時通過R0的電流為0.3A;測試時,人通過推動擋板使滑片P從起始位置A向右移動距離x,電壓表的示數可反映學生的測試結果,下表是初三女生測試等級與滑片移動距離x的關系。則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初三女生測試等級核準 不合格 合格 良好 優秀滑片移動超離x/cm <3.7 3.7≤x<16.6 16.6≤x<20 ≥20A.電源電壓為4.5VB.某女生測試時的電壓表示數為2.5V,則測試等級為合格C.該測量儀的測量范圍為0≤ x ≤20cmD.如果想增大測量范圍,可以換一個阻值更大的定值電值二、填空題(本題共8小題,每空2分,共32分)16.(2025八下·寧波期中)我國已經建成多條“音樂公路”,路面上刻有一條條凹槽,每條凹槽就像一個音符,可以把整條路面看成是一張留聲機的碟片,而汽車的輪胎就像是唱針,每當汽車駛過這段路面時,一段完整的音樂就奏響了,音樂聲是由輪胎的 產生的,音樂聲是通過 傳入人耳的,凹槽之間留不同的間距,目的是使輪胎發出聲音的 (填“響度” “音調” “音色”)不同。17.(2025八下·寧波期中)老楊在“探究聲音是怎樣產生的”實驗中,將系在細線上的乒乓球靠近音叉(如圖)。(1)當用小槌敲擊音叉時,在聽到聲音的同時,觀察到乒乓球被彈起,通過實驗現象得出的結論是 。(2)乒乓球在實驗中起到的作用是 。18.(2025八下·寧波期中)如圖是近視眼成像示意圖,請回答問題(1)眼球成像過程中,起主要調節作用的結構是 (填結構名稱)。(2)如圖所示,近視眼患者正在看 (選填“近”或“遠”)處的物體。19.(2025八下·寧波期中) 《康熙幾暇格物編》中記載: “置錢碗底,遠視若無,及盛滿水時,在錢隨水光而顯現矣。”如圖所示,把銅線放在碗底B處后加適量水,從A 處恰好看到銅錢的像在E處,用激光筆從A點向 處(用圖中字母表示)照射,可照亮銅錢。加滿水,從A處看到像的位置將 (選填“變高”“變低”或“不變”),20.(2025八下·寧波期中)如圖所示為一種光學顯微鏡,其中目鏡和物鏡都是由 制成的,在光線較弱的情況下,反光鏡可以選用 (選填“平面鏡”、 “凹面鏡”、 “凸面鏡”)。21.(2025八下·寧波期中)小張在“研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中,記錄并繪制了物距a和像距v之間關系的圖象,如圖所示。(1) 該凸透鏡的焦距是 cm;(2)把物體從距凸透鏡30cm處移到 15cm處的過程中,像距逐漸變 (選填“大”或“小”)22.(2025八下·寧波期中)如圖甲所示的電路中,閉合開關,兩燈泡均正常發光,且兩個完全相同的電流表指針偏轉均如圖乙所示,求(1) 電流表A1 和A2的示數分別為 A和 A.(2)正常發光時燈泡L1和L2的電阻比為 。三、實驗探究題(本題共4小題,每空3分,共39分)23.(2025八下·寧波期中)小陶在“探究通過導體的電流與電壓、電阻的關系”實驗中:(1)她應采用的實驗方法是 。(2)在研究電壓的變化對電流的影響時,他連接的電路如圖所示。但電路中有一根導線接錯了,請你用筆在圖中將接錯的導線打上“×”,把正確的接線畫上;(3)在研究電阻對電流的影響時,把定值電阻由5Ω換成10Ω,閉合開關后,下一步的操作是:調節滑動 。24.(2025八下·寧波期中)科學課上,同學們開展“制作照相機模型”項目化學習活動、活動包括學習原理、制作簡易照相機、評價模型作品三個環節。(1) 【學習】制作模型前、通過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知道物距(u),像距(v)應該滿足f(2)【制作】小組同學利用A4卡紙、半透明紙和凸透鏡制作出簡易相機模型,組內同學進行測試時,發現拍攝不同距離的景物、有時梭糊、小組討論該模型可能存在的缺陷。【制作】評價量表是作品制作過程的指引,又是作品等級評定的依據,下表為某小組設計的量規,將表格補充完整。自制照相機評價量規評價指標 作品等級優秀 合格 待改進功能完善 ①能調節像距,成像清晰 ② 不能調節像距,成像清晰 ③. 結構完整 結構完整,能成像 結構較完整,能成像 結構不完整,不能成像外形美觀 有固定的外形,且美觀 有固定的外形,較炎觀 無固定的外形,不美觀(3)【改進】小組同學根據“功能完善”評價指標,認為照相機模型存在功能上的缺陷,組內同學提出了改進的建議 。25.(2025八下·寧波期中)如圖所示,探究“電流與電壓關系”實驗中:(1)閉合開關前,應將滑動變阻器的滑片置于圖中 (填“A”或“B”) 端。(2)閉合開關,移動滑片,記錄電流表和電壓表示數,進行多次實驗,繪制出I-U圖象,如圖乙中a所示,根據圖象得出結論:在電阻一定時,通過導體的電流跟導體兩端的電壓成 。(3)實驗完成后,將電阻換成小燈泡,重復上述實驗過程,繪制出1-U圖象,如圖乙中b所示,試分析圖象中A、B、C三點電阻RA、RB、RC大小關系為 。26.(2025八下·寧波期中)小王為了探究“平面鏡成像時像與物到平面鏡的距離的關系”,所用的實驗器材有:單面鏡膜的玻璃板、支架,兩個相同的跳棋、白紙和刻度尺,實驗裝置如圖甲所示,(1)在白紙上畫一條直線,將玻璃板豎直立在白紙上,使玻璃板 (填“有膜”或“無膜”)那一面的下邊線與直線重合。(2)用鍍膜玻璃板和跳棋做實驗,實驗環境有:①幾乎無光的實驗室,②有陽光的實驗室, 在 (填“①”或“②”)中進行實驗效果好。(3)在白紙上沿跳棋A和B的邊緣畫圓,測出物距u和像距v的值如表:實驗次數 1 2 3物距u/ cm 3.39 5.11 6.39像距v/ cm 5.22 6.50如圖乙所示,第1次實驗測量的物距是A的右端到直線的距離 則像距 = 。(4)該同學發現三次實驗的像距都比物距略大一些,原因是____(只有一個正確選項,將正確選項的字母填在橫線上)。A.刻度尺測量像距時存在誤差 B.玻璃板有一定厚度C.物和像的標記點不對應 D.玻璃板沒有豎直放置四、作圖題(本題共3小題,每小題2分,共6分)27.(2025八下·寧波期中)用平面鏡成像的特點畫出物體AB在平面鏡中所成的像28.(2025八下·寧波期中)已知凸透鏡的焦點為F,圖中給出兩條入射光線,請你畫出這兩條光線經凸透鏡后的折射光線。29.(2025八下·寧波期中)根據圖1實物圖在圖2的虛線框內畫出相應的電路圖五、解答題(本題共6小題, 30題4分、31、32、33題6分,34、35題8分, 共38分)30.(2025八下·寧波期中)近期最熱銷的手機噴出數防窺膜。貼上防窺膜后,使用者可在正對物屏幕60°區域內正常閱讀且畫面清晰、效果如圖(1)所示、其他人在左右兩側防偷窺保護區域內都只能看到漆黑畫面、且看到的屏幕就像一面鏡子能倒映出周圍環境。小科上網購買了某一品牌的防窺膜,閱讀說明書后了解到該防窺膜中豎直并列排布了光柵結構(如圖2、是一種類似于百葉窗的結構、起到阻攔光線的作用)光柵的間隔一般在0.02-0.1mm之間,就像是把百葉窗結構縮小了幾萬倍、從而實現對屏幕可視角度的控制。請你結合所學光學知識、解釋防窺膜使用時出現以上現象的原因。31.(2025八下·寧波期中)小敏同學利用圖示裝置來研究凸透鏡成像。(1)如圖1 所示,當凸透鏡位于光具座上A處時,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保持蠟燭和光屏位置不變的情況下,將凸透鏡右移到B處(圖中未標出)。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此時所成的像是倒立 的實像;(2)實驗過程中,蠟燭燃燒一段時間后、若仍使燭焰的像位于光屏中央,蠟燭和凸透鏡不動,則光屏應 (填“向上”或“向下”)移動。(3)在上述活動中,若已知蠟燭與光屏間的距離為L0,與凸透鏡第一次所在位置A間的距離為L, 如圖2所示, 則該透鏡兩倍焦距2f L(選填“>“ <”或“=”)透鏡先后兩次所在位置A、B之間的距離s= (用L0,L表示)32.(2025八下·寧波期中)為了督促司機遵守限速規定,交管部門在公路上設置了固定測速儀。如圖所示,汽車向放置在路中的測速儀勻速駛來,測速儀向汽車發出兩次超聲波信號,第一次發出信號到接收到反射回來的信號用時0.5s,第二次發出信號到接收到反射回來的信號用時0.4s。若測速儀發出兩次信號的時間間隔是0.9s,超聲波的速度是340m/s,求:(1)汽車接收到第一次信號時,距測速儀的距離s1;(2)在該測速區內,汽車的速度 v。33.(2025八下·寧波期中)如圖是某中學八年級科學課外實踐活動小組設計的風力測量儀的電路示意圖。其電源壓U=3V,電路保護電阻 ,均勻電阻絲的阻值為 ,金屬絲(電阻忽略不計)的上竭固定在0點,下端系有一塊塑料片A,當風從右向左吹動塑料片時,金屬絲向左擺動并與電阻絲保持良好的接觸,風力表由電壓表改裝而成。(1)無風時,塑料片豎直下垂,電壓表示數是多少 電路中的電流是多少 (2)風力最強時,金屬絲滑至電阻絲的最左端,電壓表的示數是多少 34.(2025八下·寧波期中)某科技創新小組設計的體重計電路原理圖如圖所示,其中電源電壓恒為6V,定值電阻R0為10Ω,電壓表量程為3V,R是壓敏電阻,R的阻值與平板受到壓力F對應的部分數據如下表,平板質量不計。壓力 F/N 0 300 375 500 750 1500壓敏電阻 R/Ω 30 25 20 15 10 5(1)人的體重越重,電壓表的示數越 (選填“大”或“小”)。(2)體重為 500N 的人站在體重計上時,電壓表的示數是多大?(3)在電路安全的情況下,體重計能稱量的最大值是多少牛?(4)若想提高稱量的最大值,在不改變電壓表量程的情況下,寫出可采取的一條措施。35.(2025八下·寧波期中)握力能反映上肢力量發展水平,是學生體質健康測試項目之一。握力測試如圖甲所示.某項目化學習小組同學想制作簡易握力計,選用電壓表來顯示握力的大小.他們設計的電路原理圖如圖乙所示,其中電源電壓3V,定值電阻R1的阻值為6Ω。電壓表量程為0~3V,輕質細桿將彈簧與滑動變阻器R2的滑片相連。(1) (初步調試)用手往下拉彈簧,電壓表示數如何變化 (2) (表盤改造)為方便讀數,小組同學想在電壓表表盤上標注相應的握力值。經測定,變阻器R1接入電路的阻值與握力F的關系如圖丙所示,求在電壓表刻度為 1.5V的位置上所標注的握力大小。 (寫計算過程)(3) (優化改進)握力一定時,電壓表指針偏轉角度越大,握力計精確度就越高;以下改進方法中能提高握力計精確度的有____。 (可多選)A.定值電阻更換為3Ω的 B.電源電壓增大到4VC.電壓表用0~15V D.電壓表改接在R,兩端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C【知識點】響度、音調與聲源振動的關系【解析】【分析】響度與振動幅度和與聲源之間的距離有關;音調與聲源振動的頻率有關。【解答】音量不變,即聲音大的響度不變;先正常播放后快速播放,速度變快,即頻率變高,可知聲音的音調將升高。故答案為:C。2.【答案】B【知識點】平面鏡成像特點、原理和現象【解析】【分析】平面鏡所成的像與物體關于平面鏡對稱,像與物等大,像距等于物距。【解答】根據平面鏡成像特點,可得可知車向北行駛,向左拐彎。故答案為:B。3.【答案】B【知識點】串、并聯電路的設計【解析】【分析】(1)如果用電器相互影響,那么它們串聯;如果不相互影響,那么它們并聯,據此分析燈泡和電動機的關系;(2)在并聯電路中,干路開關能夠控制所有用電器;支路開關只能控制它所在之路上的用電器。【解答】(1)飲水機中的供水電機無論光線明暗與否,都能工作,而燈泡只有在光線較暗時才會工作;而燈泡工作時,供水電機不一定同時工作,因此二者不相互影響,即燈泡與電動機并聯;(2)因為光控開關只能控制燈泡,不能控制電動機,所以光控開關應該和燈泡串聯在同一支路上;(3)“感應”開關和“投幣開關”中,只要有一個開關閉合,供水電機就能工作,因此它們不相互影響,應該因此并聯,即兩個開關先并聯,在與電動機串聯在同一支路上。故B正確,而A、C、D錯誤。故選B。4.【答案】A【知識點】凸透鏡成像的應用【解析】【分析】凸透鏡成像規律: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虛像;物距在一倍和兩倍焦距之間,成倒立、放大的實像;物距大于兩倍焦距成倒立、縮小的實像;物距等于一倍焦距時不成像;物距等于兩倍焦距時成倒立、等大的實像。【解答】A、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實像,上下左右相反,故A符合題意;B、成的是倒立、縮小的實像,上下顛倒但沒有左右相反,故B錯誤;C、正立放大的虛像,左右反了,左側蠟燭的像應更大,故C錯誤;D、不會成正立、縮小的虛像,故D錯誤。故答案為:A。 5.【答案】D【知識點】眼球的結構與視覺的形成【解析】【分析】任何感覺都是在大腦皮層形成的。【解答】A、像成在視網膜上,但視覺在大腦皮層形成,故A錯誤;B、“白眼球”指的是鞏膜,“黑眼球”指的是虹膜,故B錯誤;C、 正常情況下,無論近處還是遠處的物體人都能看清,主要原因是晶狀體可調節,故C錯誤;D、人們在看近處物體時,由于睫狀體內的睫狀肌收縮,使晶狀體曲度變大,看遠處時則相反。如由近看遠時,睫狀肌由收縮到舒張,晶狀體曲度由大變小,故D正確。故答案為:D。6.【答案】A【知識點】超聲波與次聲波【解析】【分析】根據超聲波具有的特點可知,聲音可以傳遞能量和信息。【解答】A、超聲波可以傳遞能量,使藥物霧化后被病人吸入,提高治療效果,故A正確;B、蝙蝠利用超聲波確定食物及障礙物的位置,利用的是聲音可以傳播信息,故B錯誤;C、醫院利用“B”超檢查身體內情況,利用的是聲音可以傳播信息,故C錯誤;D、用超聲波探測水庫大壩是否有空隙裂縫,利用的是聲音可以傳播信息,故D錯誤。故答案為:A。7.【答案】C【知識點】影響電阻大小的因素;探究電流與電壓、電阻的關系實驗;伏安法測電阻的探究實驗【解析】【分析】多次實驗的目的有兩種,一是取平均值減小誤差,二是獲得多組數據,尋找普遍規律。【解答】A、探究電流與電阻的關系時,滑動變阻器的作用是確保定值電阻兩端的電壓保持不變,多次測量的目的是尋找普遍規律,故A錯誤;B、探究電流與電壓的關系,滑動變阻器的作用是改變定值電阻兩端電壓,獲得多組數據,不需要 調節電阻兩端電壓成倍數變化,故B錯誤;C、測量定值電阻的阻值,滑動變阻器的作用是改變定值電阻兩端電壓,獲得多組數據,取平均值減小誤差,故C正確;D、測量小燈泡的電阻,燈泡的電阻與溫度有關,不需要去平均值,滑動變阻器的作用是控制燈泡兩端的電壓等于正常工作時的電壓,故D錯誤。故答案為:C。8.【答案】D【知識點】電荷間的相互作用規律【解析】【分析】帶電體能夠吸引輕小物體,同種電荷相互排斥,異種電荷相互吸引。【解答】涂料小液滴之間相互排斥,由于涂料小液滴之間相互排斥,說明小液滴一定帶同種電荷;物件能夠吸引涂料小液滴,說明物件可能不帶電,也可能帶與小液滴不同的電荷,故ABC錯誤,D正確。故答案為:D。9.【答案】D【知識點】聲音傳播的條件;聲音產生的條件【解析】【分析】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真空不能傳播聲音。【解答】 ①在鼓面上放些碎紙屑,敲鼓時可觀察到紙屑在不停地跳動,說明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②放在真空罩里的手機,當有來電時,只見指示燈閃爍,聽不見鈴聲,說明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③拿一張硬紙片,讓它在木梳齒上劃過,一次快些,一次慢些,比較兩次發聲的不同,說明聲音的音調與振動頻率有關;④鑼發聲時用手按住鑼面,鑼聲就停止了,說明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故答案為:D。10.【答案】B【知識點】串、并聯電路的電流特點;串、并聯電路的電壓特點;電流表、電壓表在判斷電路故障中的應用【解析】【分析】并聯電路各支路互相獨立,所以開關閉合或斷開,不會影響所在支路的電流。【解答】閉合開關前,處于通路狀態,斷路,電流表和的示數相同,電壓表測量電源電壓。開關閉合,接通,電流表示數等于示數加所在支路電流,可知示數將增大,但此時的示數不變,說明所在電路沒有電流經過,可知故障為斷路或短路。若短路,會將短路,導致電源短路,電路中電流過大,會導致電流表損壞,不符合題意,可知故障為斷路。故答案為:B。11.【答案】C【知識點】鏡面反射與漫反射;凸透鏡成像的應用【解析】【分析】實像由實際光線會聚而成,能呈現在光屏上。【解答】ABC、由圖可知,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實像,由凸透鏡成像規律可知,此時物距即廣告片到鏡頭的距離在一倍和兩倍焦距之間,像距大于兩倍焦距,原理與投影儀相同,故AB錯誤,C正確;D、為了能從不同角度看見廣告圖標,應該選擇粗糙的地面,光線在地面上發生漫反射,反射光線從不同角度射出,故D錯誤。故答案為:C。12.【答案】B【知識點】電阻和電阻的串聯、并聯【解析】【分析】由歐姆定律變形公式可求并聯的總電阻,再根據并聯電阻的特點可求虛線框內所有電阻的等效電阻,用一個2Ω的定值電阻替換R,虛線框內的電阻均保持不變,再根據并聯電阻的特點求出此時并聯的總電阻,最后由歐姆定律求得電路中的電流,即電流表的示數。【解答】設虛線框內所有電阻的等效電阻為R',由電路圖知道,定值電阻R與R'并聯,電流表測量干路的電流;由歐姆定律知道,R所在支路的電流是=0.5A由于閉合開關時,電流表示數為1A,所以,由并聯電路電流的特點知道,等效支路的電流是IR'=1A-0.5A=0.5A當用一個2Ω的定值電阻替換R時, R所在支路的電流是=1A而等效支路的電流不變,故此時電流表示數是I=1A+0.5A=1.5A。故答案為:B。13.【答案】C【知識點】串、并聯電路的電流特點;串、并聯電路的電壓特點;歐姆定律及其應用;電路的動態分析【解析】【分析】串聯電路中電阻越大,其兩端的分壓越大。【解答】A、電壓表測量的是電源兩端的電壓,電源電壓不變,所以電壓表示數不變,故A錯誤;B、電路為串聯電路,電壓表測量定值電阻兩端電壓,植物含水量較低時,濕敏電阻的阻值減小,由串聯分壓的特點可知,濕敏電阻兩端的電壓減小,串聯電路總電壓等于各用電器兩端電壓之和,可知定值電阻兩端的電壓變大,故B錯誤;C、電路為串聯電路,電壓表測量濕敏電阻兩端電壓,植物含水量較低時,濕敏電阻的阻值減小,由串聯分壓的特點可知,濕敏電阻兩端的電壓減小,電壓表示數減小,故C正確;D、電路為串聯電路,植物含水量較低時,濕敏電阻的阻值減小,由歐姆定律可知,電路中電流將增大,即電表示數變大,故D錯誤。故答案為:C。14.【答案】A【知識點】平面鏡成像特點、原理和現象;凸透鏡成像的應用【解析】【分析】凸透鏡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時,成正立放大的虛像;物距在一倍和兩倍焦距之間時,成倒立、放大的實像;物距等于兩倍焦距時,成等大的實像;物距大于兩倍焦距時,成倒立縮小的實像。平面鏡成正立、等大的虛像。【解答】C、物體在凸透鏡焦點之內時,將在左側成正立放大的虛像,物體在平面鏡中也會成一個虛像,光線經平面鏡反射后會成一個實像,共2個虛像,一個實像,故C正確,不符合題意;B、物體在焦點上,經平面鏡成一個虛像,凸透鏡不成像,光線經平面鏡反射后經凸透鏡成一個實像,共一個虛像一個實像,故B正確,不符合題意;AD、物距在一倍和兩倍焦距之間時,經凸透鏡成倒立放大的實像,經平面鏡成正立的虛像,光線經平面鏡反射后由凸透鏡成倒立的實像,共兩個實像一個虛像,故D正確,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15.【答案】C【知識點】串、并聯電路的電流特點;串、并聯電路的電壓特點;滑動變阻器的原理及其使用;歐姆定律及其應用;電路的動態分析【解析】【分析】串聯電路電流處處相等,結合歐姆定律可知,電阻越大,其兩端電壓越大。【解答】A、OP段電阻為,此時電路中電流為0.3A,電源電壓為,故A正確,不符合題意;B、電壓表示數為2.5V,串聯電路電壓比等于電阻比,可知此時滑動變阻器連入電路的阻值為,解得,連入電路的有效長度為12.5cm,初始位置為5cm,可知移動距離為12.5cm-5cm=7.5cm,由表中數據可知,等級為合格,故B正確,不符合題意;C、滑動變阻器連入電路的電阻越大,其兩端電壓越大,電壓表最大測量值為3V,此時滑動變阻器連入電路的阻值為,解得,連入電路的有效長度為20cm,初始位置為5cm,可知移動距離為20cm-5cm=15cm,可知測量范圍為0≤ x ≤15cm,故C錯誤,符合題意;D、電壓表最大測量值不變,要在增大測量范圍,即增大滑動變阻器連入電路的最大阻值,由串聯分壓的特點可知,應增大定值電阻的阻值,故D正確,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16.【答案】振動;空氣;音調【知識點】聲音傳播的條件;聲音產生的條件;響度、音調與聲源振動的關系【解析】【分析】聲音的音調與聲源振動的頻率有關,響度與聲源振動的幅度有關,音色與聲源的材料、結構等有關。【解答】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空氣可以傳播聲音,所以音樂是通過空氣傳播到人耳的。凹槽之間留不同的間距,汽車經過時,振動的頻率不同,聲音的音調不同。17.【答案】(1)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2)將音叉微小的振動放大【知識點】聲音產生的條件【解析】【分析】(1)音叉振動導致小球振動,同時音叉發出聲音,說明聲音由物體的振動產生。(2)將音叉的振動轉化為小球的振動,現象更明顯。【解答】(1)音叉振動產生聲音,旁邊的小球被彈開,說明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2)乒乓球可以將音叉微小的振動放大,更易觀察。18.【答案】(1)晶狀體(2)遠【知識點】眼球的結構與視覺的形成【解析】【分析】(1) 當我們看近處物體時,睫狀肌收縮,晶狀體變厚,折射能力增強,使近處物體的光線會聚在視網膜上;當我們看遠處物體時,睫狀肌放松,晶狀體變薄,折射能力減弱,使遠處物體的光線會聚在視網膜上。1是角膜,2是晶狀體,3是視網膜。(2)近視眼看遠處物體時像成在視網膜前面,應佩戴具有發散光線功能的凹透鏡進行矯正,使像成在視網膜上。【解答】(1)晶狀體相當于凸透鏡,在成像時,晶狀體的曲度發生改變,從而調節對光的折射能力,使我們能夠看清不同遠近的物體。(2)近視眼患者晶狀體的曲度過大,焦距變小,看遠處物體時,光線會提前會聚,像成在視網膜的前面。19.【答案】E;變高【知識點】光的折射現象及應用【解析】【分析】光路具有可逆性,我們人眼能觀察到銅錢是因為銅錢反射的光線進入人眼。【解答】由“把銅線放在碗底B處后加適量水,從A 處恰好看到銅錢的像在E處”可知,將光線從A向E照射,反射的光線將從E射向A,把銅錢照亮。加滿水,入射點將變高,人眼逆著光觀察,像會變高,如圖所示。20.【答案】凸透鏡;凹面鏡【知識點】凸面鏡和凹面鏡;透鏡及其特點與分類【解析】【分析】凸面鏡發散光線,凹面鏡會聚光線。【解答】目鏡和物鏡都相當于凸透鏡,物鏡相當于凸透鏡,成倒立、放大的實像,目鏡相當于放大鏡,成正立放大的虛像。凹面鏡具有聚光的作用,可知光線暗時應使用凹面鏡。21.【答案】(1)10(2)大【知識點】凸透鏡成像的應用【解析】【分析】(1)根據物距等于像距等于2倍焦距確定凸透鏡的焦距大小。(2)成實像時,物近像遠像變大,成虛像時,物近像近像變小。【解答】(1)當物距等于像距等于2倍焦距時,成倒立、等大的實像,由圖可知,當物距等于20cm時嗎,像距為20cm,物距等于像距,可知此時物距等于2倍焦距,故焦距為10cm。(2)把物體從距凸透鏡30cm處移到15cm處的過程中,物距逐漸變小但仍大于兩倍焦距,成的是實像,由凸透鏡成像規律可知,成實像時,物近像遠像變大,即像距將變大。22.【答案】(1)1.5;0.3(2)1:4【知識點】電流的測量及電流表的使用;串、并聯電路的電流特點;串、并聯電路的電壓特點;歐姆定律及其應用【解析】【分析】(1)并聯電路中干路電流等于各支路電流之和,電流表串聯在哪個支路上,測量的就是哪個支路的電流,串聯在干路上,測量的是干路電流。(2)根據并聯電路的電壓、電流規律歐姆定律計算電阻比。【解答】(1)電流表接在干路上,測量干路電流,電流表接在所在的支路上,測量所在支路電流。并聯電路干路電流等于支路電流之和,所以的示數大于,可知連接的是小量程,示數為0.3A,連接的是大量程,示數為1.5A。(2)的電阻為,的電阻為,可知電阻比為:。23.【答案】(1)控制變量法(2)(3)變阻器的滑片,至電壓表的示數保持不變【知識點】控制變量法;串、并聯電路的電壓特點;滑動變阻器的原理及其使用;探究電流與電壓、電阻的關系實驗【解析】【分析】(1)在探究某一因素的影響時,控制其它條件不變的研究方向稱為控制變量法。(2)電壓表并聯在哪個用電器兩端,測量的就是哪個用電器兩端電壓。(3)串聯電路中,電阻越大,分壓越大。【解答】(1)在探究電流與電壓的關系時,控制電阻不變;在探究電流與電阻的關系時,控制電壓不變,可知采用的是控制變量法。(2)電壓表應測量定值電阻兩端電壓,可知電壓表要并聯在定值電阻兩端,可知錯誤的導線是連接電壓表和滑動變阻器的導線,將錯誤導線去除后,再用導線將電壓表15V接線柱與滑動變阻器右上角接線柱相連,如圖所示。(3)在研究電阻對電流的影響時,要控制電壓不變,定值電阻的阻值增大,由串聯分壓的特點可知,應增大滑動變阻器連入電路的阻值,則應將滑片向右調,直至電壓表示數保持不變。24.【答案】(1)倒立、縮小的實像(2)不能調節像距,成像不清晰(3)做一個可伸縮鏡頭,調節像距【知識點】凸透鏡成像規律及其探究實驗;凸透鏡成像的應用【解析】【分析】(1)根據凸透鏡成像規律進行判斷照相機成的是倒立、縮小的實像。(2)根據表示的標準進行判斷。(3)根據表中信息可知,要達到優秀,則需實現像距可調。【解答】(1)由凸透鏡成像規律可知,像距在一倍和兩倍焦距之間時,物距大于兩倍焦距,成倒立、縮小的實像。(2)由表中信息可知,應補充的內容為: 不能調節像距,成像不清晰。(3)模型中像距不能調節,所以像有時清晰有時模糊,改進意見為:做一個可伸縮鏡頭,調節像距。25.【答案】(1)A(2)正比(3)【知識點】影響電阻大小的因素;滑動變阻器的原理及其使用;歐姆定律及其應用;探究電流與電壓、電阻的關系實驗【解析】【分析】(1)滑動變阻器連入電路的有效長度越長,電阻越大。(2)根據圖像進行分析,圖像為正比例函數圖象,可知電阻一定時,電流與電壓成正比。(3)電阻大小與溫度有關,金屬導體的電阻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解答】(1)為了電路安全,閉合開關前,應先將滑動變阻器的滑片移至最大阻值處,即A端。(2)由圖乙可知,電阻一定時,電流-電壓圖像是一條過原點的直線,說明電流與電壓成正比。(3)由圖可知,AB電流相同,B的電壓更大,由歐姆定律可知,B的電阻更大;BC電壓相同,B的電流更小,由歐姆定律可知,B的電阻更大;燈泡兩端電壓變大時,電路中電流也在變大,燈泡電阻的溫度升高,電阻變大,可知,C的電阻大于A,可知電阻大小關系為:。26.【答案】(1)有膜(2)②(3)3.50(4)B【知識點】長度的測量;平面鏡成像特點、原理和現象【解析】【分析】(1)反射的光線多,像更清晰。(2)平面鏡所成的像是由反射光線的反向延長線會聚而成的,所以需要有反射光線才能成像,因此要在有陽光的實驗室內做實驗。(3)圖中刻度尺的分度值為0.1cm,所以讀數時保留兩位小數。(4)為了減小玻璃板太厚形成兩個像干擾實驗,應使用薄玻璃板來代替平面鏡進行實驗。【解答】(1)玻璃板有膜的一面的下邊線與直線重新,有膜一面反射光線的能力更強,成像更清晰。(2)跳棋自身不會發光,所以應在有陽光的實驗室做實驗。(3)由圖乙可知,像距為3.50cm,注意讀數時要在精確值后估讀一位。(4)玻璃板有一定的厚度,兩個面都能成像,測量像距時測量的是更遠的像到平面鏡的距離,所以像距總大于物距。故答案為:B。27.【答案】【知識點】平面鏡成像特點、原理和現象【解析】【分析】平面鏡成像的特點是:成虛像、像與物關于平面鏡對稱,可以先作出物體A、B端點AB的像點A'、B',連接A'、B'即為物體AB在平面鏡中所成的像。【解答】先作出端點A、B關于平面鏡的對稱點A'、B',用虛線連接A'、B'即為物體AB的像,如圖所示:28.【答案】【知識點】透鏡的光路圖【解析】【分析】經過凸透鏡的三條特殊光線:經過凸透鏡焦點的光線將沿與主光軸平行的方向射出;與主光軸平行的光線經過凸透鏡后將發生偏折,經過凸透鏡的焦點;經過凸透鏡光心的光線不發生偏折。【解答】經過凸透鏡焦點的光線將沿與主光軸平行的方向射出;光路具有可逆性,可知與主光軸平行的光線經過凸透鏡后將發生偏折,經過凸透鏡的焦點,如圖所示29.【答案】【知識點】根據實物圖畫電路圖【解析】【分析】先分析電路的連接方式,然后根據實物圖畫出對應的電路圖。【解答】根據實物圖可知,兩燈泡并聯,電流表與燈泡L2串聯,開關控制整個電路,電路圖如下圖所示:30.【答案】人能看到物體是因為有光線進入人的眼睛,甲區屏幕的光沿直線傳播進入人的眼睛,所以甲區可以看到屏幕內容;防窺膜的光柵可以阻擋光線,乙丙區域的光線被阻擋,沒有進入人的眼睛,所以不能看到屏幕內容。手機屏幕較光滑,外界光線在其表面發生鏡面反射,所以看到的屏幕就像一面鏡子能倒映出周圍環境,可視范圍是60°是由光柵間距決定的。【知識點】光的直線傳播及應用;光的反射定律;鏡面反射與漫反射【解析】【分析】沒有光線進入人的眼睛時,就會認為該物體是黑色的。【解答】人能看到物體是因為有光線進入人的眼睛,甲區屏幕的光沿直線傳播進入人的眼睛,所以甲區可以看到屏幕內容;防窺膜的光柵可以阻擋光線,乙丙區域的光線被阻擋,沒有進入人的眼睛,所以不能看到屏幕內容。手機屏幕較光滑,外界光線在其表面發生鏡面反射,所以看到的屏幕就像一面鏡子能倒映出周圍環境,可視范圍是60°是由光柵間距決定的。31.【答案】(1)縮小(2)向上(3)>;【知識點】凸透鏡成像的應用【解析】【分析】(1)根據光路的可逆性可知,物距和像距交換后仍能在光屏上呈清晰的像,但像的性質發生改變。(2)像向上移,要讓像回到光屏中央,也可通過將蠟燭向上或將凸透鏡向下移。(3)根據(1)中規律確定B的位置,從而計算AB間的距離。【解答】(1)圖中A處物距小于像距,成倒立、放大的實像,保持蠟燭和光屏的位置不變,由光路可逆可知,將物距和像距大小交換一下,也能成清晰的像,可知在B處時,物距大于像距,成倒立、縮小的實像。(2)蠟燭燃燒一段時間后會變短,像會向上移動,為了使像仍在光屏中央,應將光屏向上移動。(3)圖中A處物距小于像距,此時物距在一倍和兩倍焦距之間,可知af>L。圖中物距為L,像距為,由(1)可知,B點物距等于,像距等于L,可知AB間的距離為。32.【答案】(1)(2)第二次接收到信號時距測速儀的距離為兩次接收到信號之間汽化行駛的路程為:85m-68m=17m對應的時間為t=0.9s-0.25s+0.2s=0.85s汽車的速度為【知識點】速度公式及其應用【解析】【分析】(1)超聲波經過額距離是車與測速儀之間距離的兩倍。(2)計算兩次接收到信號之間車行駛的路程和時間,即可計算車行駛的速度。33.【答案】(1)無風時,塑料片豎直下 ,電壓表被短路,電壓表示數為零。電路中電流(2)風力最強時,金屬絲滑至電阻絲的最左端,電壓表測量電阻絲兩端電壓,電路中電流為0.15A,電阻絲兩端電壓為【知識點】串、并聯電路的電流特點;電壓的測量及電壓表的使用;串、并聯電路的電壓特點;電阻和電阻的串聯、并聯;歐姆定律及其應用【解析】【分析】(1)電壓表并聯在金屬絲兩端,金屬絲電阻不計,電壓表被短路。(2)電壓表相當于斷路,所以不論滑片在哪個位置,電路中總電阻不變,則電路中電流不變。34.【答案】(1)大(2)由表格可知,當體重為500N的人站在體重計上時,壓敏電阻的阻值為15Ω,電路中的電流為R0兩端的電壓即電壓表的示數為U0=IR0=0.24A×10Ω=2.4V(3)當電壓表示數最大,即R0兩端的電壓最大為3V時,壓敏電阻兩端的電壓最小,為U小=U﹣U0大=6V﹣3V=3V即壓敏電阻和定值電阻分擔電壓相等,根據串聯電路分壓特點可知,壓敏電阻的阻值也為10Ω,由表格可知,此時壓力為750N,即體重計的最大稱量值為750N(4)在不改變電壓表量程的情況下,即電壓表示數最大為3V不變,當壓敏電阻受到的壓力越大,它的阻值越小,根據歐姆定律可知電路中的電流會變大,所以要提高稱量的最大值,可以減小電源電壓【知識點】歐姆定律及其應用;電路的動態分析【解析】【分析】 (1)由圖可知,定值電阻R0與壓敏電阻R串聯,電壓表測量R0兩端的電壓,電流表測量電路中的電流;人的體重越重,壓力越大,由表格數據可知R的阻值變化,根據歐姆定律可知,電路中的電流和R0兩端的電壓變化;(2)體重為500N的人站在體重計上時,由表格數據可知此時壓敏電阻R的電阻值,根據串聯電路的特點和歐姆定律求出電路中的電流越大,根據U=IR求出電壓表示數;(3)電壓表示數為3V時,壓敏電阻兩端的電壓最小,接入電路中的電阻最小,壓力最大,此時體重計的示數最大;根據串聯電路的電壓的特點求出壓敏電阻兩端的電壓,根據串聯電路的分壓原理可知壓敏電阻的阻值,對應表格得出壓力大小,從而可知體重大小;(4)在不改變電壓表量程的情況下,即電壓表示數最大為3V不變,當壓敏電阻受到的壓力越大,它的阻值越小,根據歐姆定律得出提高稱量的最大值的措施。【解答】(1)由圖可知壓敏電阻R和定值電阻R0串聯接入電路,電壓表與定值電阻R0并聯,測量定值電阻R0兩端的電壓。體重越大,對壓敏電阻的壓力越大,由表格數據可知,壓力越大,壓敏電阻的阻值越小,電路的總電阻越小,由歐姆定律可知電路中的電流越大,由U=IR可知,R0兩端的電壓越大,即電壓表示數越大。(2)由表格可知,當體重為500N的人站在體重計上時,壓敏電阻的阻值為15Ω,電路中的電流為R0兩端的電壓即電壓表的示數為U0=IR0=0.24A×10Ω=2.4V(3)當電壓表示數最大,即R0兩端的電壓最大為3V時,壓敏電阻兩端的電壓最小,為U小=U﹣U0大=6V﹣3V=3V即壓敏電阻和定值電阻分擔電壓相等,根據串聯電路分壓特點可知,壓敏電阻的阻值也為10Ω,由表格可知,此時壓力為750N,即體重計的最大稱量值為750N。(4)在不改變電壓表量程的情況下,即電壓表示數最大為3V不變,當壓敏電阻受到的壓力越大,它的阻值越小,根據歐姆定律可知電路中的電流會變大,所以要提高稱量的最大值,可以減小電源電壓。(1)由圖可知壓敏電阻R和定值電阻R0串聯接入電路,電壓表與定值電阻R0并聯,測量定值電阻R0兩端的電壓。體重越大,對壓敏電阻的壓力越大,由表格數據可知,壓力越大,壓敏電阻的阻值越小,電路的總電阻越小,由歐姆定律可知電路中的電流越大,由U=IR可知,R0兩端的電壓越大,即電壓表示數越大。(2)由表格可知,當體重為500N的人站在體重計上時,壓敏電阻的阻值為15Ω,電路中的電流為R0兩端的電壓即電壓表的示數為U0=IR0=0.24A×10Ω=2.4V(3)當電壓表示數最大,即R0兩端的電壓最大為3V時,壓敏電阻兩端的電壓最小,為U小=U﹣U0大=6V﹣3V=3V即壓敏電阻和定值電阻分擔電壓相等,根據串聯電路分壓特點可知,壓敏電阻的阻值也為10Ω,由表格可知,此時壓力為750N,即體重計的最大稱量值為750N。(4)在不改變電壓表量程的情況下,即電壓表示數最大為3V不變,當壓敏電阻受到的壓力越大,它的阻值越小,根據歐姆定律可知電路中的電流會變大,所以要提高稱量的最大值,可以減小電源電壓。35.【答案】(1)變大(2)在電壓表刻度為1.5V時,定值電阻兩端的電壓為電路中的電流為滑動變阻器連入電路的阻值為由圖丙可知,握力為400N。(3)A;B【知識點】串、并聯電路的電流特點;串、并聯電路的電壓特點;電阻和電阻的串聯、并聯;歐姆定律及其應用;電路的動態分析【解析】【分析】(1)串聯電路,電阻越大,分壓越大。(2)電壓表示數為1.5V時,定值電阻兩端的電壓也為1.5V,串聯電路電壓比等于電阻比,可知滑動變阻器的阻值等于定值電阻的阻值等于6歐姆,由圖丙可知,握力為400N。(3)電壓表不同量程精確度和最大測量值不同,但電壓表量程的選擇不會影響電壓大小。【解答】(1)由圖乙可知,往下拉彈簧,滑片向下移動,滑動變阻器連入電路的阻值增大,由串聯分壓的特點可知,滑動變阻器兩端電壓增大,則電壓表示數變大。(3)A、定值電阻換用小電阻,電路中總電阻減小,電流增大,由U=IR可知,電阻變化一定時,電壓變化量增大,故A正確;B、增大電源電壓,電路中電流增大,由U=IR可知,電阻變化一定時,電壓變化量增大,故B正確;C、改變量程不會影響電壓表示數大小,故C錯誤;D、把電壓表接在定值電阻兩端,拉力變大時,電壓表示數將變小,故D錯誤。故答案為:AB。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浙江省寧波市鎮海中興中學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中科學試卷(學生版).docx 浙江省寧波市鎮海中興中學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中科學試卷(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