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8張PPT)第三單元 明清時期(至鴉片戰爭之前):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鞏固與發展17明朝的滅亡與清朝的建立他是明朝最后一個帝王,北京煤山的歪脖樹見證了他的死亡,他是--崇禎帝,為什么明朝會滅亡呢?新課導入政治腐敗與張居正改革一、政治腐敗與張居正改革根據圖片歸納明朝統治出現的問題?明宣宗 (第5位皇帝)我要斗蟋蟀!明武宗(第10位皇帝)豹豹好可愛!蟋蟀之王朱瞻基豹房之樂朱厚照皇帝多沉迷享樂,疏于朝政。煉丹大仙朱厚熜摸魚大師朱翊鈞木匠皇帝朱由校明世宗(嘉靖,第11位)明神宗(萬歷,第13位)明熹宗(天啟,第15位)吃了這顆丹,壽命能翻番!不想上班......皇上......什么皇上?朕只是個木匠!你們全都要聽我的!一、政治腐敗與張居正改革根據圖片歸納明朝統治出現的問題?重用宦官,結黨營私,紛爭不已忠賢啊,最近朝堂上沒出什么事吧?回皇上話,老奴都安排妥了,您就安心做您喜愛的木工吧!皇上別聽他的!魏忠賢就是個披著人皮的豺狼虎豹?。?br/>群聊記錄明熹宗魏忠賢東林黨“九千歲”魏忠賢為首的“閹黨”顧憲成等組成 “東林黨”VS“(時人)只知有忠賢,而不知有皇上”東林誤國,而東林的對立面(閹黨)則害國。——陳遼《東林黨新論》不可重用東林黨!一、政治腐敗與張居正改革根據圖片歸納明朝統治出現的問題?舊征未完,新餉已催,額內難緩,額外復急。村無吠犬,尚敲催追之門;樹有啼鵲,盡灑鞭撲之血。黃埃赤地,鄉鄉幾斷人煙;白骨青磷,夜夜常聞鬼哭。——《豫變紀略》中央對社會的控制力不斷下降,法紀松弛,各級官吏貪贓枉法,對民眾百般盤剝。一、政治腐敗與張居正改革政治腐敗對社會有何影響?萬歷年間 南京一帶有的富豪之家占地7萬頃。天啟年間 一次賜給瑞王、惠王、桂王田地每人以萬計,魏忠賢占地萬頃以上。崇禎年間 云南沐氏占地萬頃以上,占云南耕地的1/3。富者動連阡陌,貧者地鮮立錐。饑寒切身,亂之生也。——《明清史料》甲編皇族、宦官、官僚、地主等瘋狂兼并土地,肆意侵占民田,致使大量農民流離失所。政治腐敗促使加速土地兼并社會動蕩一、政治腐敗與張居正改革政治腐敗對社會有何影響?明代周臣《流民圖》明憲宗元宵行樂圖階級矛盾尖銳一、政治腐敗與張居正改革結合視頻和書本,歸納張居正改革的措施、作用張居正改革經濟政治軍事一條鞭法整頓吏治鞏固邊防“一條鞭法”:(1)內容:萬歷初年,內閣首輔張居正在清丈田畝的基礎上,將田賦、徭役及其他雜稅合并,計入田畝,用銀兩收稅,稱為“一條鞭法”。(2)一條鞭法簡化了稅收手續,減少了地方官吏漁利百姓的行為, 政府稅收增加,取得了積極成效。張居正還整頓吏治、鞏固邊防,政治局面為之一新。張居正去世后,明朝的改革舉措大多廢止。一、政治腐敗與張居正改革結合視頻和書本P98,歸納張居正改革的措施、作用李自成起義推翻明朝根據材料分析當時社會概況?材料一:(明朝末年)舊征未完,新餉已催,額內難緩,額外復急。——《豫變紀略》材料二:(陜西北部)民爭采山間蓬草而食……蓬盡矣,則剝樹皮而食……樹皮又盡矣,則又掘山中石塊而食。——《陜西通志》卷八六遼餉:遼東作戰練餉:訓練軍隊剿餉:鎮壓人民起義朝政腐敗賦稅苛重人禍陜北連年大旱,饑民遍野,矛盾尖銳天災二、李自成起義推翻明朝人物掃描姓名:李自成籍貫:陜北米脂人生卒:1606年—1645年原職業:驛站馬卒性格愛好:英勇善戰,不好酒色,與其下同甘苦。個人經歷:十幾歲喪母,不久父親又去世,幼年時給地主放牛,長大后當過驛卒。陜西爆發農民起義后,他投奔起義軍。由于他英勇善戰,被稱為“闖將”。后來他成為起義隊伍的領袖,人稱“李闖王”。二、李自成起義推翻明朝請閱讀課本99頁到100頁的內容,梳理起義的過程?政治腐敗、賦稅嚴重、陜北北部連年大旱提出_____口號建立______政權_____ 年______自縊,明朝滅亡陜西起義進軍______攻克_____攻占______明朝滅亡中原均田免糧西安大順北京1644崇禎帝二、李自成起義推翻明朝二、李自成起義推翻明朝廣大民眾對李自成起義軍的態度如何?為什么?殺牛羊,備酒漿,開了城門迎闖王,闖王來時不納糧。朝求升,暮求合,近來貧漢難存活,早早開門拜闖王,管教大小都歡悅。——明末歌謠政治腐敗土地兼并均田免賦發放錢糧喪盡民心贏得民心PK在中國農民戰爭史上,他第一次把對土地的要求作為一個口號明確提出來,標志著農民斗爭進入一個新階段。李自成起義軍明朝政府李自成起義為什么會失?。?br/>一個在紫禁城迅速腐化的農民皇帝前后提出口號: “均田免賦”平均土地,減免沉重賦稅嚴明軍紀,不妄殺一人,不侵占民房,嚴禁搶掠向貧苦民眾發放錢糧迅速發展農民軍很快腐敗追贓助餉,官紳人人自危李自成一心關注登基大典急速消逝農民階級有其自身局限之處,盡管明朝政府是被李自成直接推翻,但導致明朝滅亡絕不是農民起義單一之力….二、李自成起義推翻明朝愛新覺羅·福臨愛新覺羅·皇太極愛新覺羅·努爾哈赤滿洲興起和清兵入關 1616年④1635年 1636年 1644 年 1616年努爾哈赤統一女真各部,建立大金,史稱后金 1635年皇太極改女真為滿洲 1636年皇太極改金為清④1644年吳三桂降清,引清軍入關,李自成起義失?。樦危?br/>四、滿洲興起和清兵入關結合教材,根據時間梳理滿洲興起的重大事件?山海關吳三桂清軍入關初,三桂奉詔入援至山海關,京師陷,猶豫不進。自成劫其父襄,作書招之,三桂欲降...聞愛姬陳沅(陳圓圓)被劉宗敏掠去,憤甚,疾歸山海,襲破賊將。——《明史》四、滿洲興起和清兵入關為什么吳三桂引清軍入關?太監、航海家明朝滅亡后,駐守重鎮 的明軍將領 降清,引清兵入關, 的軍隊。李自成在山海關交戰失利,退回北京,隨即離京西行,轉戰各地,最后失敗。吳三桂,明末清初著名政治、軍事人物。明崇禎時為遼東總兵,封平西伯,鎮守山海關。1644年降清,在山海關大戰中大敗李自成,封平西王。吳三桂清兵入關的經過?四、滿洲興起和清兵入關山海關吳三桂聯合夾擊李自成清朝對全國的統治順治帝(1638—1661)康熙帝(1654—1722)雍正帝(1678—1735)乾隆(1711—1799)清軍入關后,經過100多年努力,逐步建立和穩固了對全國的統治。五 清朝對全國的統治清朝是中國歷史上第二個由少數民族建立的統一王朝,作為少數民族入主中原,清朝會采取怎樣的統治方式呢?清朝統治建國:1636年都城:北京政治上:思想上:軍事上:基本沿襲中原王朝的做法,進一步加強中央集權。推崇儒家學說,繼承歷代文化傳統。消滅明朝政權殘余勢力和各地反清力量五 清朝對全國的統治真實情境太監、航海家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136813981403142415061521157316201627明太祖洪武明惠宗建文明成祖永樂明武宗正德明神宗萬歷明熹宗天啟1566明世宗嘉靖1644想一想:秦末農民起義推翻了秦朝;隋末農民起義推翻了隋朝;元末農民起義推翻了元朝;明末農民起義推翻了明朝。以上史實說明了什么?給我們有什么啟示?課尾追問“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br/>“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的心。”歷史啟迪課尾追問政治腐敗與社會動蕩經濟:土地兼并嚴重李自成起義推翻明朝明朝的滅亡和清朝的建立明末農民起義爆發的原因李自成起義的經過直接原因:陜北連年災荒提出“均田口賦”口號攻占北京、推翻明朝建立大順政權滿洲興起與清兵入關皇太極改國號為清(1636年)清兵入關李自成起義軍失敗清朝對全國的統治政治:日益腐敗根本原因:政治腐敗、賦稅嚴重努爾哈赤建立大金,史稱后金(1616年)知識拓展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