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專題9摩擦力 牛頓第一定律 二力平衡-2025年中考科學【熱點·重點·難點】專練(浙江通用)(含解析)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專題9摩擦力 牛頓第一定律 二力平衡-2025年中考科學【熱點·重點·難點】專練(浙江通用)(含解析)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專題9 摩擦力 牛頓第一定律 二力平衡
摩擦力、二力平衡和力與運動的關系考查頻率較高,幾乎每年都會涉及。例如在 2022 - 2024 年浙江多個地區的中考及模擬考中,都有根據物體的運動狀態判斷其受力情況的題目,考查學生對力與運動關系的理解。慣性及慣性現象的解釋也經常出現.
預計 2025 年浙江中考科學仍會以選擇題、填空題和實驗探究題的形式考查受力分析、力和運動的關系。選擇題可能會繼續考查學生對基本概念的理解,如二力平衡條件、慣性概念等;填空題可能側重于生活中力與運動現象的分析;實驗探究題可能在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二力平衡條件的探究等方面進行考查。
★重難點01: 摩擦力方向判斷(受力分析)
一、受力分析步驟
1.確定研究對象(求誰對誰受力分析,一般不對墻、地面分析)
2.確定研究對象運動狀態
3.按順序找力:一重二彈(推拉支壓)三摩擦(也可先按順序標出已知力,根據平衡狀態F合=0求解未知力)
1、受力分析
2、摩擦力的方向分析
3、傳送帶的摩擦力分析
傳送帶問題:物體剛放到傳送帶上的時候,摩擦力提供動力,與物體運動方向相同。當物體與傳送帶相對靜止時(物體與傳送帶共速),物體的摩擦力變為0。
傳送帶以2m/s速度順時針勻速轉動:物塊從a靜止釋放,到b與傳送帶同速
ab:受水平向右滑動摩擦力,加速
bc:不受摩擦力,勻速
4、夾磚問題
總結:奇數塊磚:最中間那塊磚,左右兩側分別受到向上的f=0.5G,偶數塊磚:最中間的兩塊磚之間無f
5、疊放問題
重點看懂下面幾幅圖即可(詳細的受力分析)。
1.(2024·浙江)如圖所示,狗拉著雪橇在水平雪地上做勻速直線運動,它對雪橇的水平拉力為100牛。
(1)以地面為參照物,雪橇處于   (填“靜止狀態”或“運動狀態”)。
(2)雪橇運動5米,狗的拉力對雪橇做功為   焦。
(3)貨物和雪橇保持相對靜止且兩者的接觸面水平,不計空氣阻力,則雪橇對貨物的摩擦力為   牛。
【答案】(1)運動狀態
(2)500
(3)0
【知識點】參照物及其選擇;摩擦力的存在;功的計算公式的應用
【解析】【分析】(1)被研究的物體和參照物之間發生位置的變化,被研究的物體是運動的,否則被研究的物體是靜止的;
(2)根據W=Fs求功;
(3)相對靜止時,沒有相對運動趨勢,摩擦力為零。
【解答】(1)狗拉著雪橇在水平雪地上做勻速直線運動,雪橇和地面之間發生了位置的變化,所以以地面為參照物,雪橇是運動的;
(2)狗對雪橇的水平拉力為100牛,雪橇運動5米,W=Fs=100牛×5米=500焦;
(3)相對靜止時,雪橇和貨物沒有相對運動趨勢,雪橇對貨物的摩擦力為0牛。
(1題圖) (2題圖)
2.(2023·舟山)小舟和小嘉在綠道上快走,若小舟和小嘉的速度分別為1.5米/秒和2米/秒,以小舟為參照物,小嘉是    (選填“運動”或“靜止”)的。小舟的前腳跟剛著地時(如圖),它受到摩擦力的方向是    (選填“向前”或“向后")。
【答案】運動;向后
【知識點】參照物及其選擇;阻力對物體運動影響的探究實驗;摩擦力的存在
【解析】【分析】參照物指在描述物體的運動時,選取的標準物體,假設為相對靜止的物體;
摩擦力方向與相對運動方向相反。
【解答】小舟的速度小于小嘉,故以小舟為參照物,小嘉是運動的;
前腳跟剛著地時 ,前腳相對于地面的運動方向為向前,故摩擦力方向向后。
故答案為:運動,向后
★重難點02: 牛頓第一定律及其應用
一、牛頓第一定律
牛頓總結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進一步得出: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時候,總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或靜止狀態。這就是著名的牛頓第一定律。
(3)理解牛頓第一定律,應注意從以下四個方面入手
①“一切”說明該定律對于所有物體都是普遍適用的,不是特殊現象。
②“沒有受到外力作用”是指定律成立的條件。
③“總”指的是總是這樣,沒有例外。
④“或”指兩種狀態必居其一,不能同時存在,也就是說,物體如果不受外力作用,原來靜止的物體仍保持靜止狀態,而原來處于運動狀態的物體會保持原來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做勻速直線運動。
二、力和運動的關系
力不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而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
三、慣性
1.慣性的概念
牛頓第一定律告訴我們,一切物體都具有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不變的性質,即原來靜止的物體,保持靜止狀態,原來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的性質。我們把物體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或靜止狀態的性質叫做慣性。因此,牛頓第一定律也叫做慣性定律。
2.慣性現象
在生活中我們經常遇到慣性現象,例如:當汽車突然起動時,車上乘客的腳已隨車向前運動,而身體的上部由于慣性還要保持靜止狀態,這時乘客就要向后倒;反之,當汽車突然剎車時,車上的乘客會向前傾。
注意:
①一切物體都具有慣性,是指無論是固體、液體還是氣體,無論物體質量大還是小,無論是靜止還是運動,無論受力還是不受力,都具有慣性。慣性是自然界中一切物體的固有屬性。
②慣性大小是由物體的質量決定的,質量越大,慣性越大,而與物體的運動狀態、形狀、所處位置等因素無關。
③慣性是物體的一種屬性,它不是力。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發生力的作用時,必然要涉及兩個相互作用的物體,單獨一個物體不會出現力的作用。慣性是每個物體都具有的,不需要兩個物體的相互作用,慣性只有大小,沒有方向。所以描述慣性現象時,只能說“物體具有慣性”或者說“由于慣性”,而不能說“慣性力”“慣性作用”或“受到慣性作用”等。
1.(2023·杭州)小金用腳將足球踢出,足球在地面上運動了一段距離后停下。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
A.踢球時腳也受到球的作用力,是因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B.球離腳后能在地面上繼續運動,是因為球具有慣性
C.球運動越來越慢最后停下來,是因為球受到阻力的作用
D.球在運動過程中,如果一切外力突然消失,球將立即靜止
【答案】D
【知識點】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牛頓第一定律;慣性;力與運動的關系
【解析】【分析】(1)甲對乙施加力的作用時,乙也對甲施加反作用力,這就是力的作用的相互性;
(2)物體保持運動狀態不變的性質叫慣性;
(3)根據力與運動的關系判斷;
(4)根據牛頓第一定律判斷。
【解答】A.踢球時腳也受到球的作用力,是因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A正確不合題意;
B.球離腳后能在地面上繼續運動,是因為球具有慣性,故B正確不合題意;
C.球運動越來越慢最后停下來,是因為球受到阻力的作用,故C正確不合題意;
D.根據牛頓第一定律可知,球在運動過程中,如果一切外力突然消失,球將做勻速直線運動,故D錯誤符合題意。
故選D。
2.(2022·金華)2022年5月10日凌晨,“天舟四號”貨運飛船由長征七號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歷經數小時飛行后與“天和”核心艙成功對接。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火箭加速上升過程中,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B.以上升的火箭為參照物,地面是靜止的
C.“天舟四號”完成對接后,仍具有慣性
D.“天舟四號”繞地球運動過程中,運動狀態始終不變
【答案】C
【知識點】參照物及其選擇;慣性;平衡狀態的判斷
【解析】【分析】(1)平衡狀態包括:靜止狀態和勻速直線運動狀態;
(2)如果物體相對參照物的位置發生改變,那么它是運動的;否則,它就是靜止的;
(3)根據慣性的影響因素判斷;
(4)運動狀態的改變包括:由靜止變為運動,由運動變為靜止,運動方向改變和速度大小改變。
【解答】A.火箭加速上升過程中,速度不斷增大,沒有處于勻速直線運動狀態,因此它不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故A錯誤;
B.以上升的火箭為參照物,地面相對火箭的位置不斷改變,因此地面是運動的,故B錯誤;
C.“天舟四號”完成對接后,由于它的質量保持不變,因此它的慣性保持不變,故C正確;
D.“天舟四號”繞地球運動過程中,它沿曲線軌道運動,即運動方向不斷改變,因此運動狀態不斷改變,故D錯誤。
故選C。
★重難點03: 二力平衡
一、二力平衡
(1)物體在受到兩個力作用時,如果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我們就說這兩個力彼此平衡。
(2)物體運動狀態不變時的受力情況分析①可能不受到任何作用力。
根據牛頓第一定律可知:當物體不受任何外力作用時,物體將保持靜
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②可能受一對平衡力的作用。如果物體只受兩個力的作用,且保持靜止或勾速直線運動狀態,則這兩個力一定是一對平衡力。
③可能受多個力的作用,但合力為零。
二、二力平衡的條件
1.兩個力作用在同一物體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作用在同一條直線上。
2.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區別
二力平衡的條件是作用在同一物體上的兩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同一條直線上。其特點可概括為“同物、等大、反向、共線”物體間相互作用的兩個力稱為相互作用力,其特點可概括為“等大、反向、共線、異物”。
相互作用力是同時產生、同時消失的。而相互平衡的兩個力則不同平衡力中的一個力不會因另一個力的存在而存在,也不隨另一個力的消失而消失。
六、二力平衡條件的應用
物體的運動與受力情況密不可分,我們可以根據物體的受力情況來判斷運動狀態的改變,也可以根據物體運動狀態的變化來分析物體的受力情況。二者的關系如下表所示:
物體受力條件 物體運動狀態 說明
不受力、受平衡力 靜止或做勻速直線運動 力不是產生(維持)運動的原因
受非平衡力 運動狀態改變 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
注意:
①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而不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
②物體不受力或受平衡力時,物體的運動狀態保持不變(即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物體受單個力或非平衡力時,物體的運動狀態一定改變。
③當物體運動狀態不改變時,物體可能不受力、可能受平衡力;當物體運動狀態改變時,物體一定受力,可能受單個力或非平衡力。
1.(2021·紹興)如圖,將彈性球和繩子先后放入瓶中。倒置瓶子,一手拿著瓶一手拉動繩子,直到繩子處于拉緊狀態。將瓶 子放正后,手拉繩就可將瓶子提起來。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A.增加彈性球的質量有助于實驗成功
B.選擇粗細合適的粗糙繩子有助于實驗成功
C.只要手的拉力足夠大,瓶子就不會掉落
D.繩對手的拉力和繩對瓶的拉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
【答案】B
【知識點】二力平衡的條件及其應用
【解析】【分析】根據二力平衡的知識分析判斷。
【解答】將瓶子放正后,手拉繩子將瓶子提起來后,瓶子受到的重力和它受到的摩擦力相互平衡。瓶子是否會掉下來,取決于摩擦力的大小,與彈性球的質量大小無關,故A錯誤;
當繩子和彈性繩剛好卡在瓶口處時,繩子越粗糙,摩擦力越大,越有利于實驗成功,故B正確;
手的拉力并沒有直接作用在瓶子上,與瓶子的掉落沒有直接關系,故C錯誤;
相互作用力必須作用在相互接觸的兩個物體上,而繩對手的拉力作用在手上,繩對瓶的拉力作用在瓶上,手和瓶沒有接觸,故D錯誤。
故選B。
6.(2022·金華)如圖,已知物體A的重力為10N,物體B的重力為2N,滑輪與繩子間的摩擦忽略不計。完成下列問題:
(1)如圖甲,在B的作用下,物體A水平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此時物體A受到摩擦力的方向是   ;
(2)如圖乙,若給A施加一個水平向左的拉力,使A向左做勻速直線運動,則拉力F大小為   N。
【答案】(1)水平向左
(2)4
【知識點】平衡力的辨別
【解析】【分析】(1)對A進行受力分析,根據二力平衡的知識分析A受到摩擦力的方向和大小;
(2)對A再次進行受力分析,根據二力平衡的知識計算A受到的向左的拉力。
【解答】(1)根據圖甲可知,A水平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時,它受到的摩擦力和繩子的拉力相互平衡,即二者大小相等,方向相反。A受到的拉力水平向右,因此它受到的摩擦力水平向左,大小為f=F=GB=2N;
(2)當物體A水平向左做勻速直線運動時,它受到水平向左的拉力F',水平向右的繩子上的拉力F和摩擦力f。根據二力平衡的知識可知,此時的拉力F'=F+f=2N+2N=4N。
1.(2025·濱江模擬)如圖所示為一木塊在水平推力的作用下在同一粗糙水平桌面上運動時的頻閃照片,所用閃光燈每隔相等時間閃亮一次,相機拍下此時木塊的位置,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木塊運動過程中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B.以桌面為參照物木塊一定向右運動
C.如木塊向左運動,木塊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不變
D.如突然撤去推力,木塊在慣性力的作用下會繼續前進一段距離
【答案】C
【知識點】慣性;平衡力的辨別
(1題圖) (2題圖)
2.(2025·濱江模擬)如圖是物體在空中飛行過程中動能隨時間變化的曲線,運動的物體可能是()
A.由靜止下落的乒乓球 B.豎直向上墊起的排球
C.斜向上投擲出去的實心球 D.離開腳后在地上滾動的足球
【答案】C
【知識點】機械運動的分類;力與運動的關系
3.(2025·拱墅模擬)如圖甲所示為小樂乘坐觀光纜車的情景,纜車與鋼纜接頭處固定,隨著鋼纜的運動而斜向上做勻速直線運動,如圖乙所示。忽略空氣阻力,則此過程中
A.坐在纜車里的小樂相對于纜車是運動的
B.纜車的機械能保持不變
C.纜車的運動狀態保持不變
D.纜車受到的重力與鋼纜對其拉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
【答案】C
【知識點】速度與物體運動;力與運動的關系
4.(2025·拱墅模擬)2024年巴黎奧運會男子100米自由泳決賽上,中國選手潘展樂以46秒40的成績打破世界紀錄并奪得金牌。在比賽過程中,潘展樂
A.排開水的體積約0.7米3
B.具有的慣性隨游速的增大而增大
C.劃水時只受到浮力作用
D.向后劃水是利用力的相互作用
【答案】D
【知識點】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慣性;浮力產生的原因
5.(2025·寧波模擬)冰壺比賽中,運動員將冰壺推出后,有時隊員會在冰壺行進路線前擦冰面。擦冰主要是為了使冰熔化,改變冰壺運動狀態。對擦冰過程及其帶來的影響分析如下:
以上分析錯誤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D
【知識點】力與運動的關系;物體內能的改變方法
【解析】【分析】根據能量轉化、摩擦力的減小方法,以及力與運動的關系分析判斷。
【解答】 冰壺比賽中,運動員將冰壺推出后,有時隊員會在冰壺行進路線前擦冰面。擦冰的過程中,通過摩擦做功的方式將機械能轉化為內能,從而導致冰面內能增大,溫度升高,于是部分冰面熔化。由于冰面存在一層水膜,那么會減小冰壺受到的摩擦力。由于摩擦力的存在,冰壺運動的速度越來越小,故D正確,而A、B、C錯誤。
故選D。
6.(2025·麗水模擬)騎自行車是眾多人的休閑方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給車胎充氣增加了車胎內氣體的壓強
B.地面對自行車的摩擦力總是阻礙自行車前進
C.剎車時自行車受到慣性的作用會繼續前進一段距離
D.自行車對地面的壓力與地面對自行車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
【答案】A
【知識點】慣性;二力平衡的條件及其應用;摩擦力的存在
【解析】【分析】A.氣體的分子越多,對輪胎的碰撞越多,則壓強越大;
B.根據自行車前后兩輪受到摩擦力的方向和作用判斷;
C.慣性是一種性質,而不是力的作用;
D.根據平衡力的條件判斷。
【解答】 A.輪胎內的氣體壓強與輪胎內的氣體質量和溫度有關,當給車胎充氣時,當輪胎內的氣體質量增加時,氣體分子數目增多,所以車胎內氣體的壓強會變大,故A正確;
B.用力蹬自行車前進時,后輪相對于地面有向后的運動趨勢,因此后輪所受的摩擦力向前,是自行車前進的動力,故B錯誤;
C.剎車時,車還會繼續前進一段距離,是因為自行車具有慣性,慣性不是力,不能說受到慣性,故C錯誤;
D.自行車對地面的壓力和地面對自行車的支持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自行車的重力與地面對自行車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故D錯誤。
故選A。
7.(2025·嘉興模擬)公共自行車是城市綠色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我市近日新投放了親子公共自行車(如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綁帶能避免慣性帶來的傷害 B.坐墊中的海綿能增大壓強
C.車身選用鋁合金能減小重力 D.輪胎上刻有花紋能增大摩擦
【答案】B
【知識點】密度公式的應用;慣性;增大或減小摩擦的方法;重力的大小;增大或減小壓強的方法
【解析】【分析】由可知,增大壓力或減小受力面積,可增大壓強。
【解答】A、突然減速時,人由于慣性會繼續向前運動,綁帶能防止人前進,所以可以避免慣性帶來的傷害,故A正確,不符合題意;
B、坐墊中的海綿能增大接觸面積,從而減小壓強,故B錯誤,符合題意;
C、由和可知,體積一定時,采用密度小的鋁合金制作車身,可以減小重力,故C正確,不符合題意;
D、輪胎上的花紋可以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從而增大摩擦,故D正確,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7題圖) (8題圖)
8.(2025·舟山月考)如圖把一個乒乓球放在吹風口上方,乒乓球能懸停在空中某一位置,此時()
A.乒乓球質量變小了 B.乒乓球只受浮力作用
C.乒乓球受平衡力作用 D.乒乓球的慣性消失
【答案】C
【知識點】質量及其特性;慣性;二力平衡的條件及其應用;浮力產生的原因
【解析】【分析】物體受平衡力或不受力時,運動狀態不會發生改變,將保持靜止或做勻速直線運動。
【解答】A、質量指的是物體所含物質點的多少,與物體的運動狀態、位置、狀態等無關,所以乒乓球的質量不變,故A錯誤;
B、乒乓球還受到豎直向下的重力作用,故B錯誤;
C、乒乓球靜止,運動狀態不發生改變,說明乒乓球受力平衡,故C正確;
DD、慣性是物體的屬性,其大小與物體的質量有關,質量不為零,慣性不為零,故D錯誤。
故答案為:C。
9.(2025·紹興模擬)2025年初,“雪龍2”號極地考察船執行第41 次南極考察任務,并在中山科考站卸貨進行物資補給。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船加速前進時受力平衡 B.船勻速前進時受力平衡
C.卸貨后船所受浮力不變 D.卸貨前后船的慣性不變
【答案】B
【知識點】慣性;平衡狀態的判斷;物體的浮沉條件及其應用
【解析】【分析】由沉浮條件可知,物體漂浮或懸浮時,浮力等于重力,要分析浮力變化情況可從重力變化情況進行分析。
【解答】AB、物體受平衡力或不受力時,運動狀態不會發生改變,將保持靜止或做勻速直線運動,可知船勻速前進時受力平衡,故A錯誤,B正確;
C、船處于漂浮狀態,浮力等于重力,卸貨后船的總重力減小,所以浮力減小,故C錯誤;
D、慣性大小與質量有關,卸貨后船的總質量減小,所以慣性減小,故D錯誤。
故答案為:B。
10.(2025·湖州模擬)為促進學生身心發展,我市多校已落實課間15分鐘,針對課間的各項活動,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踢足球時,足球受到慣性的作用繼續往前運動
B.墊排球時,向上運動的排球相對于人的手靜止
C.打乒乓球時,球拍對球的力大于球對球拍的力
D.打羽毛球時,球拍發生形變是因為受到力的作用
【答案】D
【知識點】參照物及其選擇;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慣性
【解析】【分析】相互作用力大小相同、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線、兩個物體上。
【解答】A、慣性不是力,不能給物體作用,故A錯誤;
B、墊排球時,球向上運動,球與人之間的空間位置發生改變,球相當于人的手是運動的,故B錯誤;
C、球對球拍的力和球拍對球的力是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故C錯誤;
D、力能使物體發生形變,打羽毛球時,球拍發生形變是因為受到力的作用,故D正確。
故答案為:D。
11.(2025·湖州模擬)重5千克的L形容器放在桌面上,底部面積S1=500 厘米2,上端開口面積, 厘米2,容器下部分高度為h1=20厘米。倒入12千克水,放入重1.6牛的實心塑料小球。小球靜止時如圖,此時容器上壁給小球0.4牛的作用力,容器內水的總高度為h2。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塑料小球的密度是0.8千克/米3
B.此時容器對桌面的壓力為171.2牛
C.此時液面到容器底的高度為h2=31厘米
D.若在塑料小球下面系另一個重為0.4牛的實心鐵球(繩子質量不計),這兩個球將可以懸浮在水中
【答案】C
【知識點】密度公式的應用;二力平衡的條件及其應用;阿基米德原理;液體壓強計算公式的應用
【解析】【分析】物體密度大于液體密度時,物體將上浮;物體密度等于液體密度時,物體將懸浮;物體密度大于液體密度時,物體將下沉。
【解答】A、塑料的密度小于水,可知容器對小球的壓力方向豎直向下,小球的重力為1.6N,則浮力為
,小球的體積為
小球的密度為
,故A錯誤;
B、容器對桌面的壓力
,故B錯誤;
C、水的體積為
,球的體積為200cm3,所以總體積為12200cm3,h1為20厘米,則下半部分的體積為
,上半部分的高度為
,可知
,故C正確;
D、將重為0.4N的鐵塊系在小球下方,球和鐵塊的總重力為2N,由于鐵塊也受到浮力,所以球和鐵塊浸沒時,浮力大于重力,小球和鐵塊將漂浮,故D錯誤。
故答案為:C。
(11題圖) (12題圖)
12.(2025·富陽模擬)課間休息時,小金同學玩起了自動彈簧筆,他將筆尾抵在桌面上,用力按下筆使筆桿下降到最低點(如圖甲),松手后,筆豎直向上彈起,上升到最高點(如圖乙),不計空氣阻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筆上升到最高點時受到平衡力
B.甲到乙過程中,筆一直作減速運動
C.甲狀態時彈性勢能最大
D.甲乙過程中只存在彈性勢能和重力勢能間的轉換
【答案】C
【知識點】平衡力的辨別;力與運動的關系;能量的相互轉化和轉移;勢能的影響因素
【解析】【分析】彈性勢能與彈性形變量有關,彈性形變量越大,彈性勢能越大。
【解答】A、筆上升到最高點時,只受到重力的作用,受力不平衡,故A錯誤;
B、從甲到乙,重力不變,彈力逐漸減小,當彈力大于重力時,筆做加速運動,彈力小于重力時,筆做減速運動,故B錯誤;
C、甲狀態時彈簧的形變量最大,彈性勢能最大,故C正確;
D、甲乙過程中存在彈性勢能、重力勢能和動能之間的轉換,故D錯誤。
故答案為:C。
13.(2025·溫州模擬)如圖竹筷提米實驗中玻璃杯和米被提起靜止時,與玻璃杯自身受到重力相平衡的力(  )
A.米對玻璃杯向上的摩擦力 B.竹筷對米向上的摩擦力
C.手對竹筷向上的提力 D.米對竹筷產生的壓力
【答案】A
【知識點】二力平衡的條件及其應用
【解析】【分析】 由圖可知玻璃杯在空中處于靜止狀態,此時物體受到平衡力,再對玻璃杯進行受力分析可得出是哪兩個力平衡。
【解答】 由題意知:玻璃杯在空中靜止處于平衡狀態,此時玻璃杯受到的重力與米對玻璃杯向上的摩擦力是一對平衡力,它們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在同一條直線上;
而玻璃杯自身受到的重力與竹筷對米向上的摩擦力、手對竹筷向上的提力、米對竹筷產生的壓力都不是作用在同一個物體上,所以不是平衡力,故A正確、BCD錯誤。
故選A。
(13題圖) (14題圖)
14.(2025·衢州模擬)用如圖裝置研究二力平衡時,在輕質塑料片兩端的細繩上掛等重的鉤碼,手放開塑料片后,可觀察到塑料片將
A.仍靜止不動 B.向左下運
C.向右上運動 D.轉過一定角度
【答案】A
【知識點】探究二力平衡的條件
【解析】【分析】物體在不受力或受平衡力時,將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即保持靜止或做勻速直線運動。
【解答】由圖可知,塑料瓶兩側拉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線,同一物體上,兩側的拉力為平衡力,可知塑料瓶受力平衡,將保持原來的靜止狀態,所以手放開后,塑料瓶仍靜止。
故答案為:A。
15.(2024·浙江模擬)下列關于體育測試項目涉及的力學知識說法中,正確的是 (  )
A.立定跳遠——腳用力向后蹬地,是為了增大慣性
B.足球繞桿——在草地上滾動的足球只受重力和支持力
C.擲實心球——把實心球擲出去時,手對球的作用力大于球對手的作用力
D.引體向上——雙手握住單杠靜止時,人受到了平衡力的作用
【答案】D
【知識點】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慣性;平衡狀態的判斷
【解析】【分析】A.物體保持運動狀態不變的性質叫慣性;
B.對足球進行受力分析即可;
C.根據相互作用力的原理判斷;
D.平衡狀態包括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
【解答】A.立定跳遠——腳用力向后蹬地,由于質量大小不變,因此慣性大小不變,故A錯誤;
B.足球繞桿——在草地上滾動的足球只受重力和支持力,還有摩擦阻力,故B錯誤;
C.擲實心球——把實心球擲出去時,手對球的作用力和球對手的作用力為一對相互作用力,即二者大小相等,故C錯誤;
D.引體向上——雙手握住單杠靜止時,人處于平衡狀態,受到平衡力,故D正確。
故選D。
16.(2025九下·蕭山模擬)攀巖是一項挑戰自然、超越自我的驚險運動。如圖所示是背著背包的攀巖者向上攀爬時的情景,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攀巖者克服自身重力做了功,重力勢能增加
B.背包相對攀巖者靜止,攀巖者對背包做了功
C.攀巖者向上攀爬時,他所受的摩擦力方向始終豎直向下
D.攀巖者手上涂鎂粉,目的是為了增大摩擦力
【答案】C
【知識點】二力平衡的條件及其應用;增大或減小摩擦的方法;力是否做功的判斷;勢能的影響因素
【解析】【分析】 AB.做功的兩個必要因素是:力與物體在力的方向移動的距離;重力勢能與質量和高度有關;
C.摩擦力方向與物體的相對運動方向相反或相對運動趨勢相反;
D.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增大壓力或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
【解答】 A.攀巖者向上運動,克服自身重力做了功,高度增大,重力勢能增加,故A正確不合題意;
B.背包相對攀巖者靜止,攀巖者對背包施加向上的力,向上運動了距離,故做了功,故B正確不合題意;
C.攀巖者向上攀爬時,有向下運動的趨勢,則他所受的摩擦力方向始終豎直向上,故C錯誤符合題意;
D.攀巖者手上涂鎂粉,在壓力一定時,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目的是為了增大摩擦力,故D正確不合題意。
故選C。
(16題圖) (17題圖)
17.(2023·舟山模擬)如圖所示“懸空的磁環”活動中,假設甲、乙、丙三個磁環完全相同且重都為G,中間塑料管是光滑的。當磁環都處于靜止狀態時,以下分析正確的是(  )
A.甲受到推力大小為G
B.甲對乙的作用力等于丙對乙的作用力
C.丙可能與塑料底座沒有接觸
D.將乙翻面后三個磁環將吸在一起,此時底座受到壓力將增加
【答案】A
【知識點】二力平衡的條件及其應用
【解析】【分析】各磁環都處于靜止狀態,對各磁環進行受力分析,根據力的平衡條件可作出判斷。【解答】A.以甲磁環為研究對象,甲磁環受重力和乙對甲的作用力。且甲處于靜止狀態,由力的平衡條件可知甲受到推力大小為G,故A正確;
B.以乙磁環為研究對象,乙磁環受重力、甲對乙的作用力以及丙對乙的作用力,且乙處于靜止狀態,所以乙受到3個力的作用而處于平衡狀態,則甲對乙的作用力不等于丙對乙的作用力,故B錯誤;
C.丙磁環受到甲和乙向下的斥力,自身受到的重力也是向下,則丙磁環受到塑料底座的支持力向上,所以丙與塑料底座一定有接觸,故C錯誤;
D.將乙翻面后三個磁環將吸在一起,此時底座受到壓力仍然等于甲、乙、丙的重力之和,即底座受到的壓力大小不變,故D錯誤。
故選A。
18.(2025·杭州模擬)如圖所示,A、B、C三木塊依次疊放,恒力F作用在B木塊上,使三者一起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木塊A和木塊B之間不存在摩擦力
B.木塊B對木塊C的摩擦力水平向左
C.恒力F和地面摩擦力大小不相等
D.B、C間的摩擦力和地面處的摩擦力種類相同
【答案】A
【知識點】摩擦力的存在
【解析】【分析】產生摩擦力的條件是:相互接觸,有相對運動或相對運動趨勢,接觸面不光滑。
【解答】解:A、木塊AB之間沒有相對運動,或相對運動的趨勢,所以木塊A和木塊B之間不存在摩擦力,故A正確。
B、木塊B對木塊C的摩擦力水平向右,故B錯誤。
CD,BC之間是靜摩擦力,地面間的摩擦力是動摩擦力,故CD錯誤。
故選:A。
19.(2025·溫州模擬)為了探究滑動摩擦力大小是否與接觸面粗糙程度有關,小明用體積和形狀均相同的鐵塊()和木塊()等器材設計了如下四種對照實驗方案,其中合理的是(  )
A. B. C. D.
【答案】D
【知識點】摩擦力的存在;影響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解析】【分析】探究滑動摩擦力大小與接觸面粗糙程度的關系時,要運用控制變量法,控制壓力大小、接觸面積、物體運動速度等因素相同 ,只改變接觸面粗糙程度。
【解答】A、圖中沒有改變接觸面粗糙程度,都是粗糙表面,不能探究滑動摩擦力大小與接觸面粗糙程度的關系,故 A錯誤。
B、圖中不僅接觸面粗糙程度不同,物體對接觸面壓力也不同(一個鐵塊和鐵塊與木塊疊加),沒有控制壓力相同,無法探究滑動摩擦力與接觸面粗糙程度的關系,故 B 錯誤。
C、圖中沒有改變接觸面粗糙程度,都是光滑表面,不能探究滑動摩擦力大小與接觸面粗糙程度的關系,故 C 錯誤。
D、兩圖中,壓力相同(都是一個鐵塊),接觸面粗糙程度不同,符合控制變量法要求,能探究滑動摩擦力大小與接觸面粗糙程度的關系,故 D 正確。
故答案為:D。
20.(2024·平湖模擬) 如圖所示,A、B、C三個物體疊放在水平地面上,同時有F=2N的兩個水平力分別作用于A、B兩物體上,A、B、C三個物體仍處于靜止狀態,則不正確的是
A.A物體對B物體的摩擦力為2N,向左
B.地面對A物體的摩擦力為2N,向右
C.B物體對C物體的摩擦力為零
D.A物體受到5個力的作用
【答案】B
【知識點】二力平衡的條件及其應用;摩擦力的存在
【解析】【分析】 三個物體均處于靜止狀態,合力都為零。先以C為研究對象,由平衡條件研究B對C的摩擦力,即可知道C對B的摩擦力。再以CB組成的整體為研究對象,研究A對B的摩擦力。最后以三個物體整體為研究對象,研究水平面對A的摩擦力。
【解答】 A.將B與C看成一個整體,此時受到水平向右大小為2N的拉力,因此A對B和C有個向左的靜摩擦力,其大小為2N,故A正確不合題意;
B.以ABC整體為研究對象,由平衡條件得水平面對A的摩擦力為零,故B錯誤符合題意;
C.以C為研究對象,由平衡條件得知:B對C的摩擦力等于0,故C正確不合題意;
D.A受到重力、支持力、壓力、向左的拉力F,和B給的向右的摩擦力,即5個力的作用,故D正確不合題意。
故選B。
21.(2024·平湖模擬) 如圖所示,在同一水平面上,將兩個表面粗糙程度相同、質量不同( 的長方體在人鐵塊P、Q按照甲、乙、丙、丁四種方式放置,分別在水平力F1、F2、F3和F4的作用下做勻速直線運動,則(  )
A. B. C. D.
【答案】B
【知識點】二力平衡的條件及其應用;影響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解析】【分析】物體受到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接觸面的粗糙程度及物體間的壓力有關;在接觸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時,壓力越大,則物體受到的滑動摩擦力越大;根據二力平衡條件分析推力的大小。
【解答】 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跟壓力大小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
A.甲、丙兩圖中,接觸面的粗糙程度相同、物體的質量不同,且mP<mQ+mp,則由F=G=mg可知,丙圖中物體對接觸面的壓力較大,所以物體受到摩擦力的關系為f甲<f丙,因物體在水平面上做勻速直線運動,則推力等于摩擦力,所以F1<F3,故A錯誤;
BD.丙、丁兩圖中,壓力大小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均不變,改變了接觸面積的大小,但摩擦力大小不變,且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所以推力大小不變,即F3=F4,故B正確,D錯誤;
C.甲、乙、丙圖中,接觸面的粗糙程度相同、物體的質量不同,且mP+Q=mQ+mp,則由F=G=mg可知,P、Q分別對地面的壓力之和要等于P和Q一起對地面的壓力,所以物體受到摩擦力的關系為f甲+f乙=f丙,因物體在水平面上做勻速直線運動,則推力等于摩擦力,所以F1+F2=F3,故C錯誤。
故選B。
22.(2024·湖州模擬) 如圖所示,繃緊的水平傳送帶始終以恒定速率 v1運行。初速度大小為 的小物塊從與傳送帶等高的光滑水平地面上的A 處滑上傳送帶。若從小物塊滑上傳送帶開始計時,小物塊在傳送帶上運動的v—t圖象(以地面為參考系)如圖乙所示。已知 則 (  )
A.t2時刻,小物塊離A 處的距離達到最大
B.t2時刻,小物塊相對傳送帶滑動的距離達到最大
C.0~t2時間內,小物塊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先向右后向左
D.0~t3時間內,小物塊始終受到大小不變的摩擦力作用
【答案】B
【知識點】速度與物體運動;影響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解析】【分析】小物塊滑上傳送后在阻力作用下做勻減速直線運動,當速度減為0時,小物塊又反向勻加速運動最后與傳送帶一起向右運動。根據圖象分析有:0~t1時間內木塊向左勻減速直線運動,受到向右的摩擦力,t1-t2小物塊向右勻加速,t2-t3當速度增加到與皮帶相等時,一起向右勻速運動,摩擦力消失。
【解答】A.由圖可知,t1時刻小物塊向左運動到速度為零,離A處的距離達到最大,此后反向運動,因此t2時刻,距離減小,故A錯誤;
B.由于傳送帶向右運動,t2時刻前小物塊相對傳送帶向左運動,之后相對靜止,則知小物塊相對傳送帶滑動的距離達到最大,故B正確;
C.在0-t1時間內小物塊向左減速受向右的摩擦力作用,在t1-t2時間內小物塊向右加速運動,受到向右的摩擦力作用,0~t2時間內摩擦力一直向右;在t2-t3時間內小物塊靜止,摩擦力為零;故C錯誤;
D.t2之后,二者速度相等,保持相對靜止,故此時二者間沒有相對運動或相對運動的趨勢,不再受摩擦力,因此小物塊受到的摩擦力的作用是改變的,故D錯誤。
故答案為:B。
23.(2024·杭州模擬)有兩根完全相同的輕質彈簧,原長10 cm。若一根彈簧兩端受到10N的壓力時,彈簧長度壓縮到5cm。如圖所示,第一次將一根彈簧水平壓在墻壁和甲物體之間,使彈簧長度為5cm,彈簧和甲物體處于靜止狀態。第二次再將另一根彈簧放在甲和乙物體之間,使兩根彈簧都被壓縮到5cm 且處于同一水平直線上,甲、乙兩物體都處于靜止狀態。若甲和乙是兩個完全相同的正方體,重力都是50N。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
A.第一次時,甲受到水平向左的摩擦力
B.第二次時,甲沒有受到地面的摩擦力
C.兩次實驗中,墻壁均受到10 N的推力
D.乙受到地面20N的摩擦力,方向為水平向左
【答案】D
【知識點】增大或減小摩擦的方法;摩擦力的存在
【解析】【分析】(1)根據相互作用力的知識分析墻壁受到的推力;
(2)對甲進行受力分析,比較兩邊受到的彈簧彈力的大小,進而對是否受到摩擦力進行判斷;
(3)根據二力平衡的知識判斷;
(4)乙處于靜止狀態,由二力平衡可知此時乙還受到水平向左的10N的摩擦力。
【解答】A、第一次彈簧被壓縮至5cm,所以彈簧對墻壁和甲的彈力均為10N,甲處于靜止狀態且受到水平向右的彈力,由二力平衡可知甲受到10N的水平向左的摩擦力,故A正確;
B、第二次兩個彈簧均被壓縮到5cm,所以甲受到水平向左和水平向右的彈力均為10N,這兩個力是一對平衡力,所以甲不會受到摩擦力,故B正確;
C、兩次實驗中,彈簧均被壓縮至5cm,所以彈簧的彈力均為10N,即墻壁受到的推力均為10N,故C正確;
D、乙受到彈簧水平向右10N的彈力,此時乙處于靜止狀態,由二力平衡可知此時乙還受到水平向左的10N的摩擦力,故D錯誤。
故答案為:D。
24.(2024·寧波模擬)如圖,質量分別為3kg、2kg和1kg的物體A、B、C,它們豎直疊放于水平地面,一輕繩跨過定滑輪后,兩端分別于A、C相連。已知A、B、C及C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均為0.1。不計輕繩與滑輪間的摩擦。為使C向左運動,作用在其上的拉力 F 最小為(取g=10N/ kg) (  )
A.9N B.11 N C.12N D.14 N
【答案】C
【知識點】摩擦力的存在;定滑輪及其工作特點
【解析】【分析】先求出A、B間最大摩擦力,若要用力將B物體拉動,繩子的拉力至少等于A所受的最大靜摩擦力.再對三個物體組成的整體進行研究,由平衡條件求解水平拉力的最小值。
【解答】當物體C恰要向左運動時,拉力F最小.
取物體A為研究對象,在水平方向上輕繩拉力:T=fA=μmAg=0.1×3×10N=3N.
以物體A、B、C整體為研究對象,在水平方向上有:F=2T+μ(mA+mB+mC)g
代入數據解得:F=12N,故C正確、ABD錯誤。
故答案為:C。
25.(2024·浙江模擬)如圖所示,一塊正方體的磁鐵重10N,在大小為F=3 N的拉力作用下從A 點沿水平直線運動到E點。磁鐵在AB段和DE 段做勻速直線運動。已知AB=BC=DE,其中AB段接觸面的材料是木,DE 段接觸面的材料是鐵,每經過相同時間,用虛線框記錄下磁鐵位置。根據圖像,下列關于磁鐵的運動與受力情況正確的是 (  )
A.AB段磁鐵的平均速度大于DE 段
B.磁鐵在 BC 段受到的摩擦力等于 3N.
C.AB段比DE 段的接觸面更粗糙
D.DE 段受到的摩擦力比AB 段要小
【答案】C
【知識點】速度公式及其應用;二力平衡的條件及其應用;影響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解析】【分析】 A.根據圖中信息,結合速度公式可以比較AB段的平均速度與BC段平均速度的關系;
B.物體進行加速運動,所受的拉力大于摩擦力,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跟壓力大小和接觸面粗糙程度有關,根據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影響因素,分析接觸面的粗糙程度。
CD.根據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影響因素,分析滑動摩擦力大小。
【解答】 A.根據圖中信息可知,磁鐵在AB段的運動時間大于在DE段的運動時間,已知AB=DE,由可知,AB段物體的平均速度小于DE段的平均速度,故A錯誤;
B.由圖知,在BC段,磁鐵在相等時間內通過的路程越來越長,所以正方體磁鐵在BC段做加速運動,則磁鐵受到水平向右的拉力大于摩擦力,拉力大小是3N,所以磁鐵在BC段受到的摩擦力小于3N,故B錯誤。
CD.由于正方形磁鐵在DE段做勻速直線運動,則磁鐵受到水平向右的拉力和水平向左的摩擦力是一對平衡力,拉力大小是3N,所以磁鐵在DE段受到的摩擦力也是3N。在AB段正方體磁鐵也做勻速直線運動,則磁鐵受到水平向右的拉力和水平向左的摩擦力是一對平衡力,拉力大小是3N,所以磁鐵在AB段受到的摩擦力也是3N,因此DE段摩擦力等于AB段摩擦力,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跟壓力大小和接觸面粗糙程度有關;AB段接觸面的材料是木,DE段接觸面的材料是鐵,DE多了吸引力,故壓力較大,但摩擦力相等,說明DE段的粗糙程度較小,故C正確,D錯誤。
故選C。
26.(2025·湖州模擬)在某次無人機送貨過程中,無人機的質量M=1.5千克,貨物的質量m=1千克,無人機與貨物間通過輕繩相連,請分析:
(1)無人機勻速上升時,其對貨物的拉力為   牛。
(2)無人機水平勻速飛行時, 1分鐘前進了30米,則無人機的速度大小為   米/秒。此過程無人機對貨物所做的功為   焦。
【答案】(1)10
(2)0.5;0
【知識點】速度公式及其應用;二力平衡的條件及其應用;力是否做功的判斷
【解析】【分析】(1)勻速上升,受力平衡,貨物受到的拉力等于重力。
(2)做功的條件:物體在力的方向上移動距離。
【解答】(1)無人機對貨物的拉力等于貨物的重力,故拉力為:。
(2)無人機的速度

水平飛行時,貨物沒有在拉力的方向上移動距離,所以無人機沒有對物體做功。
(26題圖) (27題圖)
27.用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可以方便測量物體相對運動時摩擦力的大小。術板A放在水平地面上,木塊B放置在水平的木板A上,細繩跨過定滑輪,一端與木塊B相連,另一端與上端固定的彈簧測力計的秤鉤相連,且細繩的 ab段保持豎直,cd段保持水平。 (木板A足夠長,____不計細繩重力和滑輪摩擦)
(1)用水平向右的拉力 F拉動木板A向右運動,待木塊B靜止后,彈簧測力計示數為3N,此時木塊B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為   N。接著將拉力F增大一倍,木塊 B 受到的摩擦力   (選填“增大”“減小”或“不變”):
(2)撤去水平拉力F后,當木板A和木塊B都靜止時,彈簧測力計示數仍為3N,此時木板A受到地面施加的摩擦力方向為水平   (選填“向右”或“向左”)。
【答案】(1)3;不變
(2)向右
【知識點】二力平衡的條件及其應用;影響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解析】【分析】 (1)木塊B靜止時處于平衡狀態,此時木塊B受到的拉力和摩擦力時一對平衡力,大小相等;摩擦力大小與壓力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
(2)撤去水平拉力F后,當木板A和木塊B都靜止時,木板A和木塊B在水平方向上都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據此分析。
【解答】 (1)木塊B靜止時處于平衡狀態,此時木塊B受到的拉力和摩擦力時一對平衡力,大小相等,所以f=F=3N;
將拉力F增大一倍,木板的運動速度變快,但木塊B對木板A的壓力大小和接觸面粗糙程度都不變,所以木塊B受到的摩擦力不變。
(2)撤去水平拉力F后,當木板A和木塊B都靜止時,木板A和木塊B在水平方向上都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此時,木塊B受到木板A的摩擦力與測力計對木塊B的拉力是一對平衡力,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木板A受到木塊B的摩擦力與木板A受到地面施加的摩擦力是一對平衡力,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而測力計對木塊B的拉力方向水平向左,所以木塊B受到木板A的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右,則木板A受到木塊B的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左,木板A受到地面施加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
28.(2025·紹興模擬)在同一直線上相距較遠地放置兩個相同規格的條形磁鐵A、B。現在A上施加水平力F使其沿直線向磁鐵B運動,假設當A 運動一段時間后,兩磁鐵間才出現吸引力,吸在一起后共同運動。整個過程保持A做勻速直線運動,吸在一起前 B 始終靜止。
(1)在磁鐵A 靠近B過程中出現了吸引力,請在俯視圖中已畫出的一條磁感線上用箭頭標出其方向。   。
(2)整個過程中,磁鐵A 受到的摩擦力大小變化是   。磁鐵B受到的摩擦力大小變化是   。
【答案】(1)
(2)一直不變;先變大后不變
【知識點】影響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磁極間的相互作用;磁場和磁感線
【解析】【分析】(1)磁感線的方向為磁場方向,根據磁體周圍的磁感線從N極出發,指向S極畫圖。
(2)先根據運動狀態分析摩擦力類型,若為靜摩擦,其大小變化情況和與它平衡的力的變化情況一致,若為滑動摩擦力,則與壓力大小及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
【解答】(1)磁體周圍的磁感線從N極出發,指向S極,如圖所示

(2)滑動摩擦力與壓力大小及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整個過程中A產生的壓力不變,粗糙程度也不變,可知滑動摩擦力不變。
B在與A吸在一起之前始終靜止,受力平衡,A靠近B,吸引力逐漸變大,靜摩擦逐漸變大;吸在一起后靜摩擦變為滑動摩擦,壓力大小和粗糙程度不變,滑動摩擦力不變,所以B受到的摩擦力先變大后不變。
29.(2025·拱墅模擬)坐動車、飛機時“大包小包”均需過安檢,如圖質量為10千克的行李箱放在安檢機的傳送帶上進行傳送。
(1)小實將行李箱剛放到水平向右勻速運動的傳送帶上時,行李箱受到的摩擦力方向為   。
(2)若該行李箱底部與傳送帶接觸面積為500厘米2,則傳送帶受到的壓強是   帕。
(3)當包裹和傳送帶一起以0.5米/秒的速度向右勻速直線運動了10秒,傳動帶對包裹做功的大小為   焦。
【答案】(1)水平向右
(2)2000
(3)0
【知識點】摩擦力的存在;壓強的大小及其計算;力是否做功的判斷
【解析】【分析】 (1)摩擦力的方向與物體相對運動的方向相反;
(2)根據公式計算傳送帶受到的壓強;
(3)做功的要素:①作用在物體上的力;②物體在力的方向上通過的距離。
【解答】 (1)行李箱剛放到水平向右勻速運動的傳送帶上時,因為行李箱具有慣性會具有水平向左的運動趨勢,因此受到水平向右的摩擦力;
(2)傳送帶受到的壓強;
(3)當行李箱隨傳送帶一起做勻速直線運動時,兩物體間無摩擦力,因此未做功。
30.(2024·鄞州模擬) 如圖所示,質量為2kg的小鐵塊靜止于A 端。ABCO為T型支架(質量忽略不計),可繞點O在豎直面內自由轉動,A端擱在左側的平臺上,已知 ,現用一個水平拉力F 通過細線拉鐵塊,假定鐵塊啟動后立即以0.1m/s的速度沿AC勻速運動,此時拉力F為10 N。問:
(1)鐵塊到達 B 點前,阻礙 T 型支架順時針轉動的力是   。
(2)支架能保持靜止的最長時間是   。
【答案】(1)鐵塊對支架的壓力
(2)5s
【知識點】摩擦力的存在;壓力及重力與壓力的區別
【解析】【分析】(1)將T型支架看做杠桿,鐵塊到達B點前,忽略杠桿的重力,鐵塊對杠桿的壓力使杠桿有逆時針轉動的趨勢,據此解答;
(2)根據F壓=G=mg求出鐵塊對杠桿的壓力,由二力平衡條件求出鐵塊受到摩擦力的大小,根據力作用的相互性確定杠桿受到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先根據轉動效果分析鐵塊過了B點能否使支架保持靜止,從而確定支架恰好不能保持靜止時鐵塊的位置在B點左側;鐵塊在B點左側,支架恰好不能保持靜止時,說明左側平臺對杠桿沒有支持力,此時杠桿受到的壓力會使杠桿逆時針轉動(可看做阻力),杠桿受到水平向右的摩擦力會使杠桿順時針轉動(可看做動力),恰好平衡時是轉動前的最后時刻;根據杠桿平衡條件求出支架恰好不能保持靜止時鐵塊到B點的距離,再確定鐵塊運動的最大路程,通過計算鐵塊運動的最長運動時間。
【解答】(1)將T型支架看做杠桿,鐵塊到達B點前,忽略杠桿的重力,鐵塊對杠桿的壓力使杠桿有逆時針轉動的趨勢,即鐵塊對杠桿的壓力是阻礙杠桿順時針轉動的力;
(2)鐵塊對杠桿的壓力F壓=G=mg=2kg×10N/kg=20N,
由于鐵塊沿水平方向做勻速運動,則鐵塊受到摩擦力的大小f=F=10N,其方向水平向左,
因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則鐵塊對杠桿的摩擦力大小f'=f=10N,方向水平向右;
如果鐵塊過了B點,此時杠桿受到的壓力會使杠桿順時針轉動,同時杠桿受到水平向右的摩擦力也會使杠桿順時針轉動,所以鐵塊過了B點,支架一定不能保持靜止,則支架能保持靜止時一定是鐵塊在B點左側;
鐵塊在B點左側,支架恰好不能保持靜止時,說明左側平臺對杠桿沒有支持力,此時杠桿受到的壓力會使杠桿逆時針轉動(可看做阻力),杠桿受到水平向右的摩擦力會使杠桿順時針轉動(可看做動力),
分析圖示可知,O為杠桿的支點,則杠桿受到摩擦力的力臂(動力臂)L1=OB=0.5m,
設支架即將翻轉時鐵塊到B點的距離為L2,則壓力的力臂(阻力臂)為L2,
根據杠桿的平衡條件可得:f'L1=F壓L2,即10N×0.5m=20N×L2,解得L2=0.25m,
所以鐵塊運動的最大路程為s=AB-L2=0.75m-0.25m=0.5m,
則鐵塊運動的最長時間,即支架能保持靜止的最長時間是5s。
31.(2025·臺州模擬) 某同學為驗證壓力大小對摩擦力大小的影響,選用了長木板、木塊、彈簧測力計、細線和若干個相同的鐵塊,設計并開展了如圖實驗:
(1)實驗中,彈簧測力計必須沿   方向拉著木塊作勻速直線運動。
(2)在圖1所示實驗中,木塊受到的摩擦力為   牛。
(3)接著該同學完成了圖2和圖3所示的實驗,請用作圖的方式把圖3對應的實驗補充完整:    。
(4)該同學查閱資料獲知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物體的運動速度無關。他將同一木塊放置在同一木板上,進行了如圖4中的a、b、c所示的實驗。拉動木塊勻速運動所用的力為 和 推測 和 的大小關系為   。
【答案】(1)水平(或水平向右)
(2)2.2
(3)
(4)
【知識點】摩擦力的存在;影響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解析】【分析】(1)要測量滑動摩擦力大小,需依據二力平衡原理,讓木塊在水平方向做勻速直線運動,此時彈簧測力計拉力與摩擦力是一對平衡力,大小相等,所以彈簧測力計要沿水平方向拉木塊。
(2)根據彈簧測力計的分度值和指針位置讀數,讀出圖 1 中彈簧測力計示數,該示數即為木塊受到的摩擦力大小。
(3)要驗證壓力大小對摩擦力大小的影響,需控制接觸面粗糙程度相同,改變壓力大小。圖 2 有一個鐵塊,圖 3 應增加鐵塊數量進一步改變壓力,同時要畫出彈簧測力計水平拉木塊做勻速直線運動的情景。
(4)滑動摩擦力大小與壓力大小和接觸面粗糙程度有關,與運動速度無關。比較圖 4 中 a、b、c 的壓力和接觸面粗糙程度情況,判斷拉力大小關系。
【解答】(1)實驗中,彈簧測力計必須沿水平(或水平向右 )方向拉著木塊作勻速直線運動,這樣根據二力平衡,彈簧測力計示數才等于摩擦力大小。
(2)圖 1 中彈簧測力計的分度值是0.2N,指針指在2N后第1小格處,所以木塊受到的摩擦力為
2N+0.2N=2.2N。
(3)在木塊上放置兩個鐵塊(圖略,在木塊上畫兩個相同鐵塊,彈簧測力計水平向右拉木塊 ),保證接觸面粗糙程度不變,進一步增大壓力,與圖 1、圖 2 形成對比,探究壓力對摩擦力的影響。
(4)a、b 中,接觸面粗糙程度相同,壓力相同,運動速度不同,因滑動摩擦力與速度無關,
所以F1=F2;
a、c 中,接觸面粗糙程度相同,c 中壓力更大,滑動摩擦力更大,所以F1=F2,綜上F1=F2 32.(2024·鹿城模擬)如圖所示,浸沒在水中一定深度的金屬鋁塊A,質量為27kg,現用重為10N的動滑輪緩慢勻速提升鋁塊,若不計摩擦和繩重,g=10N/kg,ρ鋁=2.7×103千克/米3。請計算:
(1)浸沒在水中一定深度的金屬鋁塊所受浮力是多少?
(2)若將物體A從圖示位置緩慢勻速提升1m,此過程中鋁塊未露出水面,拉力F做的功是多少?
(3)若將鋁塊從圖示位置緩慢勻速提升至全部露出水面一定高度,請在圖中畫出拉力F與上升高度h的變化關系圖像。
【答案】(1)鋁塊的體積;
鋁塊全部浸沒在水中,則V排=V鋁=1×10-2m3;
鋁塊完全浸沒時,受到水的浮力F浮=ρ水gV排=1.0×103kg/m3×10N/kg×1×10-2m3=100N。
(2)鋁塊受到的重力G鋁=mg=27kg×10N/kg=270N,
對物塊A受力分析知,繩對物塊A向上的拉力與物塊A對繩向下的拉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則物塊A對動滑輪向下的拉力F拉=G鋁-F浮=270N-100N=170N,
繩子自由端向上的拉力F=(G動+F拉)=×(10N+170N)=90N,
物塊A被提升h=1m,則繩自由端向上移動s=2h=2m,
拉力F做的功W=Fs=90N×2m=180J.
(3)
【知識點】二力平衡的條件及其應用;阿基米德原理;滑輪組繩子拉力的計算
【解析】【分析】 (1)由公式計算鋁塊的體積,鋁塊全部浸沒,V排=V鋁,根據公式F浮=ρ水gV排計算浮力;
(2)鋁塊被提高1m,繩自由端上升2m,再由計算出繩自由端的拉力,最后由公式W=Fs計算拉力做的功;
(3)根據鋁塊全部在水中,開始露出水面和全部露出水面,計算F的大小,再畫出圖形。
【解答】 (3)當物塊A全部浸沒在水中向上運動h1m至上表面與水面相平時,繩自由端受到的拉力F=90N;
當物塊A向上提升h2m高時,全部提出水面時,F1=(G動+F拉)=×(10N+270N)=140N。
則拉力F與上升高度h的變化關系圖像如下:
33.(2025·溫州模擬)彩虹滑道是近年來新興的游玩項目,如圖甲所示,游客只需坐在橡皮圈上,就能隨橡皮圈一起快速滑下。圖乙是該游樂項目的簡化模型,AB段表示彩虹滑道,BC段表示水平的人工草皮減速帶。
(1)以橡皮圈為參照物,游客處于   狀態(填“靜止”或“運動”);
(2)游客在BC段滑行的過程中,速度越來越慢,則橡皮圈與減速帶之間的摩擦力將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3)若人和橡皮圈的總質量為60千克,則從15米高的A點靜止下滑到C點停止運動,克服摩擦做功為   焦。
【答案】(1)靜止
(2)不變
(3)9000
【知識點】參照物及其選擇;影響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功的計算公式的應用
【解析】【分析】(1)研究對象相對于參照物的位置是否變化,來判斷研究對象的運動還是靜止;
(2)滑動摩擦力大小與壓力、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
(3)在下滑過程中,人和橡皮圈克服摩擦力做功,消耗了人和橡皮圈的重力勢能。
【解答】(1)以橡皮圈為參照物,游客相對于橡皮圈的位置不發生改變,相對于橡皮圈是靜止的。
(2)橡皮圈與減速帶之間的壓力不變,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不變,則摩擦力不變。
(3)人和橡皮圈從15米高的A點靜止下滑到C點停止運動,克服摩擦做的功等于人和橡皮圈開始具有的重力勢能,則克服摩擦做功為
(1)以橡皮圈為參照物,游客相對于橡皮圈的位置不發生改變,相對于橡皮圈是靜止的。
(2)橡皮圈與減速帶之間的壓力不變,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不變,則摩擦力不變。
(3)人和橡皮圈從15米高的A點靜止下滑到C點停止運動,克服摩擦做的功等于人和橡皮圈開始具有的重力勢能,則克服摩擦做功為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專題9 摩擦力 牛頓第一定律 二力平衡
摩擦力、二力平衡和力與運動的關系考查頻率較高,幾乎每年都會涉及。例如在 2022 - 2024 年浙江多個地區的中考及模擬考中,都有根據物體的運動狀態判斷其受力情況的題目,考查學生對力與運動關系的理解。慣性及慣性現象的解釋也經常出現.
預計 2025 年浙江中考科學仍會以選擇題、填空題和實驗探究題的形式考查受力分析、力和運動的關系。選擇題可能會繼續考查學生對基本概念的理解,如二力平衡條件、慣性概念等;填空題可能側重于生活中力與運動現象的分析;實驗探究題可能在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二力平衡條件的探究等方面進行考查。
★重難點01: 摩擦力方向判斷(受力分析)
一、受力分析步驟
1.確定研究對象(求誰對誰受力分析,一般不對墻、地面分析)
2.確定研究對象運動狀態
3.按順序找力:一重二彈(推拉支壓)三摩擦(也可先按順序標出已知力,根據平衡狀態F合=0求解未知力)
1、受力分析
2、摩擦力的方向分析
3、傳送帶的摩擦力分析
傳送帶問題:物體剛放到傳送帶上的時候,摩擦力提供動力,與物體運動方向相同。當物體與傳送帶相對靜止時(物體與傳送帶共速),物體的摩擦力變為0。
傳送帶以2m/s速度順時針勻速轉動:物塊從a靜止釋放,到b與傳送帶同速
ab:受水平向右滑動摩擦力,加速
bc:不受摩擦力,勻速
4、夾磚問題
總結:奇數塊磚:最中間那塊磚,左右兩側分別受到向上的f=0.5G,偶數塊磚:最中間的兩塊磚之間無f
5、疊放問題
重點看懂下面幾幅圖即可(詳細的受力分析)。
1.(2024·浙江)如圖所示,狗拉著雪橇在水平雪地上做勻速直線運動,它對雪橇的水平拉力為100牛。
(1)以地面為參照物,雪橇處于   (填“靜止狀態”或“運動狀態”)。
(2)雪橇運動5米,狗的拉力對雪橇做功為   焦。
(3)貨物和雪橇保持相對靜止且兩者的接觸面水平,不計空氣阻力,則雪橇對貨物的摩擦力為 牛。
(1題圖) (2題圖)
2.(2023·舟山)小舟和小嘉在綠道上快走,若小舟和小嘉的速度分別為1.5米/秒和2米/秒,以小舟為參照物,小嘉是    (選填“運動”或“靜止”)的。小舟的前腳跟剛著地時(如圖),它受到摩擦力的方向是    (選填“向前”或“向后")。
★重難點02: 牛頓第一定律及其應用
一、牛頓第一定律
牛頓總結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進一步得出: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時候,總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或靜止狀態。這就是著名的牛頓第一定律。
(3)理解牛頓第一定律,應注意從以下四個方面入手
①“一切”說明該定律對于所有物體都是普遍適用的,不是特殊現象。
②“沒有受到外力作用”是指定律成立的條件。
③“總”指的是總是這樣,沒有例外。
④“或”指兩種狀態必居其一,不能同時存在,也就是說,物體如果不受外力作用,原來靜止的物體仍保持靜止狀態,而原來處于運動狀態的物體會保持原來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做勻速直線運動。
二、力和運動的關系
力不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而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
三、慣性
1.慣性的概念
牛頓第一定律告訴我們,一切物體都具有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不變的性質,即原來靜止的物體,保持靜止狀態,原來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的性質。我們把物體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或靜止狀態的性質叫做慣性。因此,牛頓第一定律也叫做慣性定律。
2.慣性現象
在生活中我們經常遇到慣性現象,例如:當汽車突然起動時,車上乘客的腳已隨車向前運動,而身體的上部由于慣性還要保持靜止狀態,這時乘客就要向后倒;反之,當汽車突然剎車時,車上的乘客會向前傾。
注意:
①一切物體都具有,是指無論是固體、液體還是氣體,無論物體質量大還是小,無論是靜止還是運動,無論受力還是不受力,都具有慣性。慣性是自然界中一切物體的固有屬性。
②慣性大小是由物體的質量決定的,質量越大,慣性越大,而與物體的運動狀態、形狀、所處位置等因素無關。
③慣性是物體的一種屬性,它不是力。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發生力的作用時,必然要涉及兩個相互作用的物體,單獨一個物體不會出現力的作用。慣性是每個物體都具有的,不需要兩個物體的相互作用,慣性只有大小,沒有方向。所以描述慣性現象時,只能說“物體具有慣性”或者說“由于慣性”,而不能說“慣性力”“慣性作用”或“受到慣性作用”等。
1.(2023·杭州)小金用腳將足球踢出,足球在地面上運動了一段距離后停下。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
A.踢球時腳也受到球的作用力,是因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B.球離腳后能在地面上繼續運動,是因為球具有慣性
C.球運動越來越慢最后停下來,是因為球受到阻力的作用
D.球在運動過程中,如果一切外力突然消失,球將立即靜止
2.(2022·金華)2022年5月10日凌晨,“天舟四號”貨運飛船由長征七號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歷經數小時飛行后與“天和”核心艙成功對接。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火箭加速上升過程中,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B.以上升的火箭為參照物,地面是靜止的
C.“天舟四號”完成對接后,仍具有慣性
D.“天舟四號”繞地球運動過程中,運動狀態始終不變
★重難點03: 二力平衡
一、二力平衡
(1)物體在受到兩個力作用時,如果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我們就說這兩個力彼此平衡。
(2)物體運動狀態不變時的受力情況分析①可能不受到任何作用力。
根據牛頓第一定律可知:當物體不受任何外力作用時,物體將保持靜
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②可能受一對平衡力的作用。如果物體只受兩個力的作用,且保持靜止或勾速直線運動狀態,則這兩個力一定是一對平衡力。
③可能受多個力的作用,但合力為零。
二、二力平衡的條件
1.兩個力作用在同一物體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作用在同一條直線上。
2.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區別
二力平衡的條件是作用在同一物體上的兩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同一條直線上。其特點可概括為“同物、等大、反向、共線”物體間相互作用的兩個力稱為相互作用力,其特點可概括為“等大、反向、共線、異物”。
相互作用力是同時產生、同時消失的。而相互平衡的兩個力則不同平衡力中的一個力不會因另一個力的存在而存在,也不隨另一個力的消失而消失。
六、二力平衡條件的應用
物體的運動與受力情況密不可分,我們可以根據物體的受力情況來判斷運動狀態的改變,也可以根據物體運動狀態的變化來分析物體的受力情況。二者的關系如下表所示:
物體受力條件 物體運動狀態 說明
不受力、受平衡力 靜止或做勻速直線運動 力不是產生(維持)運動的原因
受非平衡力 運動狀態改變 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
注意:
①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而不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
②物體不受力或受平衡力時,物體的運動狀態保持不變(即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物體受單個力或非平衡力時,物體的運動狀態一定改變。
③當物體運動狀態不改變時,物體可能不受力、可能受平衡力;當物體運動狀態改變時,物體一定受力,可能受單個力或非平衡力。
1.(2021·紹興)如圖,將彈性球和繩子先后放入瓶中。倒置瓶子,一手拿著瓶一手拉動繩子,直到繩子處于拉緊狀態。將瓶 子放正后,手拉繩就可將瓶子提起來。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A.增加彈性球的質量有助于實驗成功
B.選擇粗細合適的粗糙繩子有助于實驗成功
C.只要手的拉力足夠大,瓶子就不會掉落
D.繩對手的拉力和繩對瓶的拉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
6.(2022·金華)如圖,已知物體A的重力為10N,物體B的重力為2N,滑輪與繩子間的摩擦忽略不計。完成下列問題:
(1)如圖甲,在B的作用下,物體A水平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此時物體A受到摩擦力的方向是   ;
(2)如圖乙,若給A施加一個水平向左的拉力,使A向左做勻速直線運動,則拉力F大小為 N。
1.(2025·濱江模擬)如圖所示為一木塊在水平推力的作用下在同一粗糙水平桌面上運動時的頻閃照片,所用閃光燈每隔相等時間閃亮一次,相機拍下此時木塊的位置,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木塊運動過程中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B.以桌面為參照物木塊一定向右運動
C.如木塊向左運動,木塊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不變
D.如突然撤去推力,木塊在慣性力的作用下會繼續前進一段距離
(1題圖) (2題圖)
2.(2025·濱江模擬)如圖是物體在空中飛行過程中動能隨時間變化的曲線,運動的物體可能是()
A.由靜止下落的乒乓球 B.豎直向上墊起的排球
C.斜向上投擲出去的實心球 D.離開腳后在地上滾動的足球
3.(2025·拱墅模擬)如圖甲所示為小樂乘坐觀光纜車的情景,纜車與鋼纜接頭處固定,隨著鋼纜的運動而斜向上做勻速直線運動,如圖乙所示。忽略空氣阻力,則此過程中
A.坐在纜車里的小樂相對于纜車是運動的
B.纜車的機械能保持不變
C.纜車的運動狀態保持不變
D.纜車受到的重力與鋼纜對其拉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
4.(2025·拱墅模擬)2024年巴黎奧運會男子100米自由泳決賽上,中國選手潘展樂以46秒40的成績打破世界紀錄并奪得金牌。在比賽過程中,潘展樂
A.排開水的體積約0.7米3
B.具有的慣性隨游速的增大而增大
C.劃水時只受到浮力作用
D.向后劃水是利用力的相互作用
5.(2025·寧波模擬)冰壺比賽中,運動員將冰壺推出后,有時隊員會在冰壺行進路線前擦冰面。擦冰主要是為了使冰熔化,改變冰壺運動狀態。對擦冰過程及其帶來的影響分析如下:
以上分析錯誤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6.(2025·麗水模擬)騎自行車是眾多人的休閑方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給車胎充氣增加了車胎內氣體的壓強
B.地面對自行車的摩擦力總是阻礙自行車前進
C.剎車時自行車受到慣性的作用會繼續前進一段距離
D.自行車對地面的壓力與地面對自行車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
7.(2025·嘉興模擬)公共自行車是城市綠色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我市近日新投放了親子公共自行車(如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綁帶能避免慣性帶來的傷害 B.坐墊中的海綿能增大壓強
C.車身選用鋁合金能減小重力 D.輪胎上刻有花紋能增大摩擦
(7題圖) (8題圖)
8.(2025·舟山月考)如圖把一個乒乓球放在吹風口上方,乒乓球能懸停在空中某一位置,此時()
A.乒乓球質量變小了 B.乒乓球只受浮力作用
C.乒乓球受平衡力作用 D.乒乓球的慣性消失
9.(2025·紹興模擬)2025年初,“雪龍2”號極地考察船執行第41 次南極考察任務,并在中山科考站卸貨進行物資補給。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船加速前進時受力平衡 B.船勻速前進時受力平衡
C.卸貨后船所受浮力不變 D.卸貨前后船的慣性不變
10.(2025·湖州模擬)為促進學生身心發展,我市多校已落實課間15分鐘,針對課間的各項活動,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踢足球時,足球受到慣性的作用繼續往前運動
B.墊排球時,向上運動的排球相對于人的手靜止
C.打乒乓球時,球拍對球的力大于球對球拍的力
D.打羽毛球時,球拍發生形變是因為受到力的作用
11.(2025·湖州模擬)重5千克的L形容器放在桌面上,底部面積S1=500 厘米2,上端開口面積, 厘米2,容器下部分高度為h1=20厘米。倒入12千克水,放入重1.6牛的實心塑料小球。小球靜止時如圖,此時容器上壁給小球0.4牛的作用力,容器內水的總高度為h2。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塑料小球的密度是0.8千克/米3
B.此時容器對桌面的壓力為171.2牛
C.此時液面到容器底的高度為h2=31厘米
D.若在塑料小球下面系另一個重為0.4牛的實心鐵球(繩子質量不計),這兩個球將可以懸浮在水中
(11題圖) (12題圖)
12.(2025·富陽模擬)課間休息時,小金同學玩起了自動彈簧筆,他將筆尾抵在桌面上,用力按下筆使筆桿下降到最低點(如圖甲),松手后,筆豎直向上彈起,上升到最高點(如圖乙),不計空氣阻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筆上升到最高點時受到平衡力
B.甲到乙過程中,筆一直作減速運動
C.甲狀態時彈性勢能最大
D.甲乙過程中只存在彈性勢能和重力勢能間的轉換
13.(2025·溫州模擬)如圖竹筷提米實驗中玻璃杯和米被提起靜止時,與玻璃杯自身受到重力相平衡的力(  )
A.米對玻璃杯向上的摩擦力 B.竹筷對米向上的摩擦力
C.手對竹筷向上的提力 D.米對竹筷產生的壓力
(13題圖) (14題圖)
14.(2025·衢州模擬)用如圖裝置研究二力平衡時,在輕質塑料片兩端的細繩上掛等重的鉤碼,手放開塑料片后,可觀察到塑料片將
A.仍靜止不動 B.向左下運
C.向右上運動 D.轉過一定角度
15.(2024·浙江模擬)下列關于體育測試項目涉及的力學知識說法中,正確的是 (  )
A.立定跳遠——腳用力向后蹬地,是為了增大慣性
B.足球繞桿——在草地上滾動的足球只受重力和支持力
C.擲實心球——把實心球擲出去時,手對球的作用力大于球對手的作用力
D.引體向上——雙手握住單杠靜止時,人受到了平衡力的作用
16.(2025九下·蕭山模擬)攀巖是一項挑戰自然、超越自我的驚險運動。如圖所示是背著背包的攀巖者向上攀爬時的情景,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攀巖者克服自身重力做了功,重力勢能增加
B.背包相對攀巖者靜止,攀巖者對背包做了功
C.攀巖者向上攀爬時,他所受的摩擦力方向始終豎直向下
D.攀巖者手上涂鎂粉,目的是為了增大摩擦力
(16題圖) (17題圖)
17.(2023·舟山模擬)如圖所示“懸空的磁環”活動中,假設甲、乙、丙三個磁環完全相同且重都為G,中間塑料管是光滑的。當磁環都處于靜止狀態時,以下分析正確的是(  )
A.甲受到推力大小為G
B.甲對乙的作用力等于丙對乙的作用力
C.丙可能與塑料底座沒有接觸
D.將乙翻面后三個磁環將吸在一起,此時底座受到壓力將增加
18.(2025·杭州模擬)如圖所示,A、B、C三木塊依次疊放,恒力F作用在B木塊上,使三者一起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木塊A和木塊B之間不存在摩擦力
B.木塊B對木塊C的摩擦力水平向左
C.恒力F和地面摩擦力大小不相等
D.B、C間的摩擦力和地面處的摩擦力種類相同
19.(2025·溫州模擬)為了探究滑動摩擦力大小是否與接觸面粗糙程度有關,小明用體積和形狀均相同的鐵塊()和木塊()等器材設計了如下四種對照實驗方案,其中合理的是(  )
A. B. C. D.
20.(2024·平湖模擬) 如圖所示,A、B、C三個物體疊放在水平地面上,同時有F=2N的兩個水平力分別作用于A、B兩物體上,A、B、C三個物體仍處于靜止狀態,則不正確的是
A.A物體對B物體的摩擦力為2N,向左
B.地面對A物體的摩擦力為2N,向右
C.B物體對C物體的摩擦力為零
D.A物體受到5個力的作用
21.(2024·平湖模擬) 如圖所示,在同一水平面上,將兩個表面粗糙程度相同、質量不同( 的長方體在人鐵塊P、Q按照甲、乙、丙、丁四種方式放置,分別在水平力F1、F2、F3和F4的作用下做勻速直線運動,則(  )
A. B. C. D.
22.(2024·湖州模擬) 如圖所示,繃緊的水平傳送帶始終以恒定速率 v1運行。初速度大小為 的小物塊從與傳送帶等高的光滑水平地面上的A 處滑上傳送帶。若從小物塊滑上傳送帶開始計時,小物塊在傳送帶上運動的v—t圖象(以地面為參考系)如圖乙所示。已知 則 (  )
A.t2時刻,小物塊離A 處的距離達到最大
B.t2時刻,小物塊相對傳送帶滑動的距離達到最大
C.0~t2時間內,小物塊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先向右后向左
D.0~t3時間內,小物塊始終受到大小不變的摩擦力作用
23.(2024·杭州模擬)有兩根完全相同的輕質彈簧,原長10 cm。若一根彈簧兩端受到10N的壓力時,彈簧長度壓縮到5cm。如圖所示,第一次將一根彈簧水平壓在墻壁和甲物體之間,使彈簧長度為5cm,彈簧和甲物體處于靜止狀態。第二次再將另一根彈簧放在甲和乙物體之間,使兩根彈簧都被壓縮到5cm 且處于同一水平直線上,甲、乙兩物體都處于靜止狀態。若甲和乙是兩個完全相同的正方體,重力都是50N。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
A.第一次時,甲受到水平向左的摩擦力
B.第二次時,甲沒有受到地面的摩擦力
C.兩次實驗中,墻壁均受到10 N的推力
D.乙受到地面20N的摩擦力,方向為水平向左
24.(2024·寧波模擬)如圖,質量分別為3kg、2kg和1kg的物體A、B、C,它們豎直疊放于水平地面,一輕繩跨過定滑輪后,兩端分別于A、C相連。已知A、B、C及C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均為0.1。不計輕繩與滑輪間的摩擦。為使C向左運動,作用在其上的拉力 F 最小為(取g=10N/ kg) (  )
A.9N B.11 N C.12N D.14 N
25.(2024·浙江模擬)如圖所示,一塊正方體的磁鐵重10N,在大小為F=3 N的拉力作用下從A 點沿水平直線運動到E點。磁鐵在AB段和DE 段做勻速直線運動。已知AB=BC=DE,其中AB段接觸面的材料是木,DE 段接觸面的材料是鐵,每經過相同時間,用虛線框記錄下磁鐵位置。根據圖像,下列關于磁鐵的運動與受力情況正確的是 (  )
A.AB段磁鐵的平均速度大于DE 段
B.磁鐵在 BC 段受到的摩擦力等于 3N.
C.AB段比DE 段的接觸面更粗糙
D.DE 段受到的摩擦力比AB 段要小
26.(2025·湖州模擬)在某次無人機送貨過程中,無人機的質量M=1.5千克,貨物的質量m=1千克,無人機與貨物間通過輕繩相連,請分析:
(1)無人機勻速上升時,其對貨物的拉力為   牛。
(2)無人機水平勻速飛行時, 1分鐘前進了30米,則無人機的速度大小為   米/秒。此過程無人機對貨物所做的功為   焦。
(26題圖) (27題圖)
27.用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可以方便測量物體相對運動時摩擦力的大小。術板A放在水平地面上,木塊B放置在水平的木板A上,細繩跨過定滑輪,一端與木塊B相連,另一端與上端固定的彈簧測力計的秤鉤相連,且細繩的 ab段保持豎直,cd段保持水平。 (木板A足夠長,____不計細繩重力和滑輪摩擦)
(1)用水平向右的拉力 F拉動木板A向右運動,待木塊B靜止后,彈簧測力計示數為3N,此時木塊B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為   N。接著將拉力F增大一倍,木塊 B 受到的摩擦力   (選填“增大”“減小”或“不變”):
(2)撤去水平拉力F后,當木板A和木塊B都靜止時,彈簧測力計示數仍為3N,此時木板A受到地面施加的摩擦力方向為水平   (選填“向右”或“向左”)。
28.(2025·紹興模擬)在同一直線上相距較遠地放置兩個相同規格的條形磁鐵A、B。現在A上施加水平力F使其沿直線向磁鐵B運動,假設當A 運動一段時間后,兩磁鐵間才出現吸引力,吸在一起后共同運動。整個過程保持A做勻速直線運動,吸在一起前 B 始終靜止。
(1)在磁鐵A 靠近B過程中出現了吸引力,請在俯視圖中已畫出的一條磁感線上用箭頭標出其方向。   。
(2)整個過程中,磁鐵A 受到的摩擦力大小變化是   。磁鐵B受到的摩擦力大小變化是   。
29.(2025·拱墅模擬)坐動車、飛機時“大包小包”均需過安檢,如圖質量為10千克的行李箱放在安檢機的傳送帶上進行傳送。
(1)小實將行李箱剛放到水平向右勻速運動的傳送帶上時,行李箱受到的摩擦力方向為   。
(2)若該行李箱底部與傳送帶接觸面積為500厘米2,則傳送帶受到的壓強是   帕。
(3)當包裹和傳送帶一起以0.5米/秒的速度向右勻速直線運動了10秒,傳動帶對包裹做功的大小為   焦。
30.(2024·鄞州模擬) 如圖所示,質量為2kg的小鐵塊靜止于A 端。ABCO為T型支架(質量忽略不計),可繞點O在豎直面內自由轉動,A端擱在左側的平臺上,已知 ,現用一個水平拉力F 通過細線拉鐵塊,假定鐵塊啟動后立即以0.1m/s的速度沿AC勻速運動,此時拉力F為10 N。問:
(1)鐵塊到達 B 點前,阻礙 T 型支架順時針轉動的力是   。
(2)支架能保持靜止的最長時間是   。
31.(2025·臺州模擬) 某同學為驗證壓力大小對摩擦力大小的影響,選用了長木板、木塊、彈簧測力計、細線和若干個相同的鐵塊,設計并開展了如圖實驗:
(1)實驗中,彈簧測力計必須沿   方向拉著木塊作勻速直線運動。
(2)在圖1所示實驗中,木塊受到的摩擦力為   牛。
(3)接著該同學完成了圖2和圖3所示的實驗,請用作圖的方式把圖3對應的實驗補充完整:    。
(4)該同學查閱資料獲知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物體的運動速度無關。他將同一木塊放置在同一木板上,進行了如圖4中的a、b、c所示的實驗。拉動木塊勻速運動所用的力為 和 推測 和 的大小關系為   。
32.(2024·鹿城模擬)如圖所示,浸沒在水中一定深度的金屬鋁塊A,質量為27kg,現用重為10N的動滑輪緩慢勻速提升鋁塊,若不計摩擦和繩重,g=10N/kg,ρ鋁=2.7×103千克/米3。請計算:
(1)浸沒在水中一定深度的金屬鋁塊所受浮力是多少?
(2)若將物體A從圖示位置緩慢勻速提升1m,此過程中鋁塊未露出水面,拉力F做的功是多少?
(3)若將鋁塊從圖示位置緩慢勻速提升至全部露出水面一定高度,請在圖中畫出拉力F與上升高度h的變化關系圖像。
33.(2025·溫州模擬)彩虹滑道是近年來新興的游玩項目,如圖甲所示,游客只需坐在橡皮圈上,就能隨橡皮圈一起快速滑下。圖乙是該游樂項目的簡化模型,AB段表示彩虹滑道,BC段表示水平的人工草皮減速帶。
(1)以橡皮圈為參照物,游客處于   狀態(填“靜止”或“運動”);
(2)游客在BC段滑行的過程中,速度越來越慢,則橡皮圈與減速帶之間的摩擦力將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3)若人和橡皮圈的總質量為60千克,則從15米高的A點靜止下滑到C點停止運動,克服摩擦做功為   焦。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奎屯市| 石家庄市| 登封市| 广元市| 光泽县| 安康市| 陆川县| 澄迈县| 洛扎县| 兰州市| 峨山| 普兰店市| 陇南市| 德江县| 白山市| 军事| 安康市| 准格尔旗| 西吉县| 嘉禾县| 绥化市| 吉安市| 山阳县| 阜宁县| 江口县| 南漳县| 安化县| 色达县| 卓尼县| 昌黎县| 积石山| 阜南县| 湘乡市| 含山县| 霸州市| 金溪县| 奈曼旗| 蓬溪县| 镇沅| 博湖县| 静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