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例1-1.顯微鏡的使用,是我們要掌握的重要技能。請利用所學知識回答以下問題:如圖甲為洋蔥表皮細胞臨時裝片的制作步驟圖(被打亂順序)(1)若觀察時看到如圖乙所示圖像,則制作裝片步驟中最可能出問題的是: 。(2)圖F滴加的染液是: 。(3)使用目鏡為10×,物鏡為4×光學顯微鏡觀察圖形,視野如圖。若將物鏡也換為10×,則視野中的圖像是下圖中的:(4)如圖是羅伯特 胡克當年使用的顯微鏡,與羅伯特 胡克使用的這臺顯微鏡相比,同學們現在使用的光學顯微鏡有哪些改進,這給我們的觀察帶來了怎樣的好處?請列舉兩條。例2-1.油菜素內酯(BL)被稱為第六大植物激素,能在一定程度上促進種子萌發。科學家為研究不同濃度油菜素內酯對玉米種子萌發的影響,設計如下實驗:【步驟一】隨機選取500粒完整、籽粒飽滿且有活性的玉米種子,平均分成五組。【步驟二】采集普通土壤和鹽堿地土壤樣本,配制不同濃度油菜素內酯溶液,均勻混于土壤中。【步驟三】將分好的玉米種子組分別播種于處理過的土壤中,在溫度、濕度適宜和氧氣充足的條件下培養,并記錄玉米種子的發芽情況。結果記錄如表所示。組別 土地類型 處理方法 種子發芽率1 普通土地 適量的乙醇 88%2 鹽堿地 ① 42%3 鹽堿地 適量的溶液 55%4 鹽堿地 適量的溶液 80%5 鹽酸地 適量的溶液 58%查閱資料可知:①油菜素內酯可溶于乙醇,不易溶于水;②BL溶液指油菜素內酯的乙醇溶液。(1)步驟一中,選取完整、籽粒飽滿且有活性的玉米種子的目的是 。(2)表中①的處理方法是 。(3)比較2、3、4組實驗,能得出的結論是 。(4)根據實驗結果,下列結論、推測及計劃合理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A.過高濃度的油菜素內酯溶液會抑制玉米種子的萌發B.添加任何濃度的BL溶液,都無法使鹽堿地中的玉米種子發芽率達到在不做處理的普通土地中的發芽率C.若要推廣油菜素內酯在鹽堿地種植中的應用,還需針對多種不同作物進行重復實驗例2-2.“蟻巢土”(螞蟻巢穴中的土壤)很肥沃,有利于植物的生長。小科設計下面的實驗來探究“蟻巢土”對植物的生長是否有影響。Ⅰ.實驗步驟土壤采集:土壤編號 土壤來源 采集方法①號土壤 “蟻巢土” 以螞蟻窩為中心,挖取直徑為10cm、深10cm范圍的土壤②號土壤 螞蟻窩附近的土壤 在螞蟻窩附近找到土質和含水量等相同的土壤,按相同方法取土土壤分裝:將20只大小相同的花盆平均分成兩組,將等量的①、②號土壤分別裝入第一組和第二組花盆中。種植植物:在20只花盆中各栽種1株生長良好、大小相同的大豆幼苗,置于溫度適宜且有光照的地方進行培養,定期噴灑 。每日測量并記錄不同土壤中植株的高度(平均值),連續18天。Ⅱ.實驗結果不同土壤中大豆幼苗的生長曲線如圖,請據上述實驗回答問題。(1)土壤除了能固定植物,還能為植物的生長提供水分、空氣和 。(2)請將實驗步驟(3)補充完整 。(3)根據上述實驗結果,可以得出結論: 。(4)為使實驗結果更有說服力,該實驗還可以怎樣改進? 。例3-1.某興趣小組為了檢驗光合作用的產物,進行了如圖所示的實驗,實驗步驟如下:①取一個透明塑料瓶,在瓶蓋上扎一小洞,并將注射器針孔插入小洞中,周圍用膠密封。②在塑料瓶中加入20ml雪碧(為植物光合作用提供),加水至水位線,上方預留30ml空氣,并加入若干豌豆苗,使葉片交錯不重疊(如圖1所示)。③擠壓瓶身,瓶身變扁,使液體與瓶口齊平,排出多余空氣,并擰緊瓶蓋(如圖2所示)。④在太陽下照射五到六小時,瓶身逐漸恢復原狀(如圖3所示)。⑤檢驗氣體時,先取出針筒的活塞,再擠壓瓶身,將氣體擠入針筒,將帶火星木條伸入針筒。(1)若觀察到針筒內帶火星的木條復燃,則該氣體是 。(2)步驟③中擠壓瓶身,使液體與瓶口齊平,排出多余空氣,該操作目的是 。(3)瓶內加入若干豌豆苗后,使葉片交錯不重疊的目的是為了 。(4)若要檢驗光合作用是否制造淀粉,則豌豆苗在放入塑料瓶前,還需進行 處理。例3-2.小樂在探究“環境因素對某植物光合作用強度的影響”時,設計了如下實驗:步驟1:取生長旺盛的某植物綠葉,用打孔器打出直徑為的葉圓片40片,并除去葉圓片內的氣體;步驟2:取4只相同規格的燒杯編號甲乙丙丁,先向4只燒杯中各加入的溶液(可緩慢釋放);再向4只燒杯中各放入10片葉圓片(葉圓片均沉底);步驟3:取4盞相同規格的LED燈作為光源,在其前方放置4只盛有清水的相同規格的柱形容器:再將盛葉圓片的4只燒杯置于距光源不同遠近的位置,如圖所示:步驟4:后統計4只燒杯中葉圓片浮起的數目。組別 葉圓片浮起數目的均值(片)甲 6.5乙 5.2丙 3.0丁 0.5小樂進行了多次重復試驗,其結果如表所示。回答問題:(1)實驗中,環境因素對光合作用強度的影響是通過 來體現的。(2)步驟2中“向4只燒杯中各加入的溶液”目的是控制 (填寫影響因素)相同;步驟3中“在光源前放置盛有清水的柱形容器”目的是減少由于光源產生的熱量使燒杯中溶液的 發生變化,從而減小對實驗結果的干擾。(3)據實驗結果,得出的實驗結論是: (寫出1條)。例3-3.霧霾會造成陽光被遮擋。某興趣小組為探究“霧霾對植物光合作用的影響”進行如下實驗:①在三個玻璃瓶中分別加入等量2%碳酸氫鈉溶液(維持溶液中二氧化碳濃度不變);②用打孔器在菠菜葉上打出直徑1厘米的葉圓片30片,進行抽氣處理(抽出葉圓片細胞間隙的空氣,使其能沉入水底)。將葉圓片平均分為三組,放入三個玻璃瓶中,密封處理;③如圖所示,將玻璃瓶分別放入甲、乙、丙3個密閉玻璃罩中。甲中不放衛生香,乙中點燃1根衛生香,丙中點燃2根衛生香;④打開臺燈照射30分鐘后,觀察并記錄甲、乙、丙裝置內葉圓片浮起的數量分別是10片、4片、2片,請回答下列問題:(1)本實驗通過 反映葉圓片的光合作用強度。(2)步驟④中“菠菜葉圓片上浮”的原因是光合作用產生的 附著在葉圓片表面,增大了排開水的體積,導致其所受浮力大于重力。(3)本實驗可以得出的結論是 。(4)若要研究光照強度對植物光合作用影響,除了在甲裝置中,更換燈泡的功率外,請寫出另一種操作方法: 。例4-1.如圖是測定光合作用速率的裝置,在密封的試管內放一新鮮葉片和二氧化碳緩沖液(作用是使裝置內的(濃度保持相對穩定),試管內氣體體積的變化可根據毛細玻璃刻度管內紅色液滴移動距離經計算獲得。在不同強度的光照條件下,測得氣體體積變化如圖所示。(1)當光照強度為15千勒克司,1小時光合作用產生該氣體的量為 毫升。(2)為了使實驗結果更具說服力,本實驗還應設置對照實驗。在光照相同的情況下,如果對照組刻度管中的紅色液滴較初始位置向右移了5毫升,其可能的原因是 。(3)理想條件下將某綠色植物放在特定實驗裝置中,研究溫度對光合作用與細胞呼吸的影響,獲得的實驗數據如下表所示,回答相關問題:溫度(℃) 5 10 15 20 25 30 35光照下吸收的二氧化碳量 1.0 1.75 2.5 3.25 3.75 3.5 3.5黑暗中釋放的二氧化碳量 0.5 0.75 1.0 1.5 2.25 3.0 3.5①若實驗過程中晝夜一直不停光照,則溫度約為 時植物生長速度最快。②若每天提供12小時光照,其余時間黑暗處理,則24小時內植物有機物積累量最大時的溫度約為 。例4-2.綠色植物的呼吸作用會產生二氧化碳,小明猜想:種子的萌發過程可能也會產生二氧化碳,他設計了如圖的實驗裝置。打開D裝置中的閥門,水位下降,空氣就會依次進入裝置。(1)A裝置的作用是 。(2)如果觀察到 現象,則小明的猜想是正確的。(3)請指出D裝置的一個優點 。(4)實驗一段時間后,小明發現B外壁發熱,是因為 。例5-1.如圖所示,兩個完全相同的錐形瓶中裝入相同溫度、相同質量的水,把甲、乙兩根枝條分別插入錐形瓶中,放在調節好的天平上,再次調節天平平衡。整個裝置處于有陽光的環境下。(1)該實驗可以探究 .(2)小寧認為一段時間后,若天平發生傾斜,就可以得出實驗結論,但老師不贊同小寧的說法。其中的緣由是 。(3)小寧改正錯誤后,發現一段時間后,天平向 傾斜。(4)根據此實驗,提示我們移栽植物時應 。例5-2.“水往低處流”,而植物體內卻水往高處走,水上升的動力從何而來?興趣小組同學做了兩個實驗。實驗一:如圖一,將一枝條插入充滿水的玻璃管中,玻璃管的另一端插入盛有水銀的容器中。不久水銀柱上升。實驗二:如圖二,將同一植物靠近莖的基部切斷,套上一個彎曲的玻璃管,管內裝有水銀。不久,玻璃管內的水增加,水銀柱上升。完成下列問題:(1)實驗一說明 ;(2)結合兩個實驗,你對水分在植物體內運輸的動力的新認識是 。例6-1.小剛同學在學習了酶的知識后了解到酶的催化作用要受到溫度、酸堿度(pH)的影響。聯系到前面學習的知識,小剛同學又提出了自己的一個猜想:酶的催化作用可能會受到重金屬離子的影響。結合猜想小剛進行了如下探究:【查閱資料】重金屬指密度大于5克/厘米的金屬(一般指密度大于4.5克/厘米的金屬)。【設計實驗】取試管4支,編號,按表分別加入試劑,搖勻,迅速置于37℃的水浴中,10分鐘后取出,冷卻后分別加入碘液3滴,觀察其顏色變化。編號 0.25%淀粉溶液(mL) 蒸餾水(mL) 0.3%NaCl溶液(mL) 溶液(mL) 唾液溶液(mL) 加入碘液3滴后現象1 3 2 — — — 變藍色2 3 1 — — 1 不變藍3 3 — 1 — 1 不變藍4 3 — — 1 1 變藍色【實驗結論】酶的催化作用要受到重金屬離子的影響。根據小剛同學的探究過程回答下列問題:(1)小剛同學提出猜想的依據是:酶是一種 ,遇到重金屬離子會變性,從而喪失活性。(2)比較上述實驗中的1號和2號試管及觀察到的現象,你可得出的結論是: 。(3)在看了小剛的設計及實驗后,同桌的小王認為憑上述實驗還不足以證明小剛的猜想。小王提出應該將實驗中的溶液更換成溶液才更有說服力。如果你也同小王一起探究,你還可以建議小剛作怎樣的更換? 。(4)在生活中重金屬鹽類通常也被作為消毒殺菌的藥物來使用,圖示為硝酸銀滴眼液的藥品說明書的一部分,其中有一條注意事項,你能用所學的科學知識解釋:為什么可以用0.9%的生理鹽水來減輕硝酸銀的腐蝕性?(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功效主治]:本品有殺菌、收斂作用,主要用于預防新生兒膿漏眼。 [化學成分]:配方1 組分用量/g 硝酸鈉11 硝酸銀5 注射用水加至1000mL [注意事項]:有腐蝕性,點眼后需立即用0.9%無菌生理鹽水沖洗眼結膜囊。(5)隨著工業的不斷發展,重金屬污染越來越嚴重,重金屬中毒事件也越來越常見,因此了解一些必要的急救措施對我們來說很重要。若有人誤食被電鍍廠廢水[含鉻(Cr)、鎳(NaOH)、鎘(Cd)]污染的食物而急性中毒,為解毒,下列四種供選物質中你不應該選擇的是 。①雞蛋清 ②鮮豆漿 ③鮮牛奶 ④糖水例6-2.專家表示,人在感染新冠病毒時,比較常見的癥狀是發燒。發燒時,身體中的酶的活性會降低,從而導致食欲不振。為驗證該說法,小舟配制乳白色蛋白液和“胃蛋白液”(內含胃蛋白酶)備用。已知乳白色蛋白質液中含有不溶于水的物質,該物質可以被“胃蛋白液”催化分解為可溶性的氨基酸(變澄清)。具體實驗方案如下。①利用37℃水浴裝置完成以下實驗。②分別改變水浴溫度為38℃、39℃、40℃、41℃、42℃,重復上述實驗,并記錄現象。(1)結合實驗方案分析,本實驗研究的問題是 ?(2)本次實驗中滴加1滴稀鹽酸目的是 。(3)實驗中先將酸化的“胃蛋白液”和乳白色蛋白液水浴加熱2分鐘,然后將其混合后水浴加熱。其中,先水浴加熱2分鐘的目的是 。(4)實驗結果顯示,所有溫度下的乳白色蛋白液都變澄清了。為使不同組的實驗結果出現差異,在不改變溫度設置的前提下,可調整的措施有 。例7-1.腎上腺素和藥物“心得安”都可以影響心理活動,從而影響動物的代謝水平。研究人員用腎上腺素和“心得安”進行了如下實驗。【實驗目的】探究“心得安”和腎上腺素對小白鼠代謝水平的影響。【實驗材料】小白鼠若干只,腎上腺素,“心得安”,生理鹽水,注射器,檢測耗氧量的裝置。【實驗步驟】①用生理鹽水配制一定濃度的腎上腺素和“心得安”劑。②選出大小、生長狀況相同的小白鼠20只,平均分成4組,A、B、C組小白鼠按表所示注射等量藥劑(用+表示),D組為對照組。組別 心得安 腎上腺素 耗氧量(×103mL)A + 1.7B + 2.5C + + 2.1D 2.0③將小白鼠分別置入檢測耗氧量的裝置中,將裝置放在相同環境中,10分鐘后記錄每只小白鼠的耗氧量并求出各組的平均值,結果如表所示。1.研究人員通過 來比較“心得安”和腎上腺素對小白鼠代謝水平的影響。2.D組作為對照組應注射 。3.實驗表明,“心得安”對動物代謝水平具有 (填“促進”“抑制”或“無”)作用,因此“心得安”對腎上腺和甲狀腺功能亢進的患者都有很好的療效。例7-2.生長激素對軟骨細胞生長有促進作用,調節過程如下圖所示。圖中“+”代表促進作用,“-”代表抑制作用。已知:生長激素簡稱“”,胰島素樣生長因子1簡稱“”;某細胞能接受某種激素或生長因子的作用,是因為其細胞表面存在與之相對應的受體;若人為去除細胞上的某個受體,會導致細胞不接受與該受體對應的激素或生長因子的作用。請回答下列問題:1.胰島素樣生長因子IGF是一組具有促生長作用的多肽類物質,類似于蛋白質在 (填消化道名稱)中初步消化的產物。2.根據示意圖,可以確定軟骨細胞具有 (選填“GH受體”“IGF 1受體”或“GH受體和IGF 1受體”)。3.研究人員將正常小鼠和IGF 1基因缺失小鼠分組飼養后,檢測體內GH水平.據圖預測,IGF 1基因缺失小鼠體內GH水平應 (填“低于”“等于”或“高于”)正常小鼠。4.研究人員擬以無生長激素受體的小鼠軟骨細胞為實驗材料,在細胞培養液中添加不同物質分組培養,驗證生長激素可通過IGF 1促進軟骨細胞生長.實驗設計如下表所示,A組為對照組。組別 A B C D培養液中添加物質 無 GH IGF 1 小鼠去除垂體后的血清注:D中“小鼠去除垂體后的血清”是指:去除垂體后,受影響的相關激素含量已發生實質性改變(消失或增加)之后,再提取的血清。實驗結果預測及分析:與A組比較,在B、C和D組中,軟骨細胞生長無明顯變化的是 組。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例1-1.顯微鏡的使用,是我們要掌握的重要技能。請利用所學知識回答以下問題:如圖甲為洋蔥表皮細胞臨時裝片的制作步驟圖(被打亂順序)(1)若觀察時看到如圖乙所示圖像,則制作裝片步驟中最可能出問題的是: 。(2)圖F滴加的染液是: 。(3)使用目鏡為10×,物鏡為4×光學顯微鏡觀察圖形,視野如圖。若將物鏡也換為10×,則視野中的圖像是下圖中的:(4)如圖是羅伯特 胡克當年使用的顯微鏡,與羅伯特 胡克使用的這臺顯微鏡相比,同學們現在使用的光學顯微鏡有哪些改進,這給我們的觀察帶來了怎樣的好處?請列舉兩條。【答案】 E 稀碘液或紅墨水 B ①現在使用的光學顯微鏡有轉換器,方便更換物鏡;②有粗準焦螺旋,能快速升降鏡筒。【知識點】觀察細胞、顯微鏡的使用【分析】制作洋蔥表皮細胞臨時裝片的實驗步驟簡單的總結為:擦、滴、撕、展、蓋、染。“擦” 用干凈的紗布把載玻片和蓋玻片擦拭干凈。“滴” 把載玻片放在實驗臺上,用滴管在載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撕” 把洋蔥鱗片葉向外折斷,用鑷子從洋蔥鱗片葉的內表面撕取一塊薄膜。“展” 把撕取的薄膜放在載玻片中央的水滴中,用解剖針輕輕的把水滴中的薄膜展開。“蓋” 用鑷子夾起蓋玻片,使它的一端先接觸載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緩緩放平。“染” 在蓋玻片的一側滴加碘液,另一側用吸水紙吸引,重復2~3次,使染液浸潤到標本的全部。【小題1】蓋蓋玻片時,應用鑷子夾起潔凈的蓋玻片,使它的一邊先接觸載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緩緩地放下,這樣可以避免蓋玻片下面出現氣泡。從顯微鏡中觀察到的圖像來看,視野中出現了很多氣泡,這是在蓋E蓋玻片時產生失誤造成的。【小題2】圖F滴加的染液是稀碘液或紅墨水,用于染色,便于觀察。【小題3】顯微鏡的放大倍數=物鏡的放大倍數×目鏡的放大倍數,所以從原來的放大40倍到現在放大100倍,所以視野中的圖是B,ACD錯誤,B正確。故選B。【小題4】根據列文 虎克當年使用的這臺顯微鏡圖片可以看出,它比我們使用的顯微鏡缺少轉換器,不方便更換物鏡;無粗準焦螺旋,不能快速升降鏡筒;無細準焦螺旋,不能進行精細的調節。即同學們現在使用的光學顯微鏡有轉換器,方便更換物鏡;有粗準焦螺旋,能快速升降鏡筒;有細準焦螺旋,能進行精細的調節。例2-1.油菜素內酯(BL)被稱為第六大植物激素,能在一定程度上促進種子萌發。科學家為研究不同濃度油菜素內酯對玉米種子萌發的影響,設計如下實驗:【步驟一】隨機選取500粒完整、籽粒飽滿且有活性的玉米種子,平均分成五組。【步驟二】采集普通土壤和鹽堿地土壤樣本,配制不同濃度油菜素內酯溶液,均勻混于土壤中。【步驟三】將分好的玉米種子組分別播種于處理過的土壤中,在溫度、濕度適宜和氧氣充足的條件下培養,并記錄玉米種子的發芽情況。結果記錄如表所示。組別 土地類型 處理方法 種子發芽率1 普通土地 適量的乙醇 88%2 鹽堿地 ① 42%3 鹽堿地 適量的溶液 55%4 鹽堿地 適量的溶液 80%5 鹽酸地 適量的溶液 58%查閱資料可知:①油菜素內酯可溶于乙醇,不易溶于水;②BL溶液指油菜素內酯的乙醇溶液。(1)步驟一中,選取完整、籽粒飽滿且有活性的玉米種子的目的是 。(2)表中①的處理方法是 。(3)比較2、3、4組實驗,能得出的結論是 。(4)根據實驗結果,下列結論、推測及計劃合理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A.過高濃度的油菜素內酯溶液會抑制玉米種子的萌發B.添加任何濃度的BL溶液,都無法使鹽堿地中的玉米種子發芽率達到在不做處理的普通土地中的發芽率C.若要推廣油菜素內酯在鹽堿地種植中的應用,還需針對多種不同作物進行重復實驗【答案】(1)滿足種子萌發所需的自身條件,排除種子自身條件對萌發半所造成的影響(2)適量的乙醇(3)在一定濃度范圍內,鹽堿地中玉米種子的發芽率隨添加的油菜素內酯濃度的增大而增大(4)AC【知識點】制定探究方案、植物激素、種子的萌發【分析】(1)科學探究的一般過程:提出問題、作出假設、制定計劃、實施計劃、得出結論、表達和交流。(2)對照實驗:在探究某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對研究對象進行的除了該條件不同以外,其他條件都相同的實驗。根據變量設計對照實驗,使實驗結果具有說服力。一般來說,對實驗變量進行處理的,就是實驗組;沒有處理的就是對照組。(3)種子在環境條件和自身條件都具備時才能萌發。種子萌發的環境條件為一定的水分、適宜的溫度和充足的空氣;自身條件是胚是完整的、胚是活的、種子不在休眠期以及具有足夠的胚發育所需的營養物質。【詳解】(1)結合分析可知,在步驟一中,選取完整、籽粒飽滿且有活性的玉米種子的目的是為了確保實驗開始時所有種子都滿足萌發所需的自身條件,如胚完整、有活力等。這樣可以排除因種子自身條件不足而對實驗結果造成的影響,使得實驗結果更加準確可靠。(2)根據實驗設計的對照原則,表中①的處理方法應該是與實驗組(添加了不同濃度BL溶液的組)形成對照的,即只添加與BL溶液相同溶劑的組。由于BL溶液是油菜素內酯的乙醇溶液,因此①的處理方法應該是添加適量的乙醇。(3)比較2、3、4組實驗,我們可以發現這三組實驗的土地類型都是鹽堿地,但添加的BL溶液濃度不同。隨著BL溶液濃度的增加(從0到24μg/L),玉米種子的發芽率也呈現上升趨勢。因此,我們可以得出結論:在一定濃度范圍內,鹽堿地中玉米種子的發芽率隨添加的油菜素內酯濃度的增大而增大。(4)A.對比4組(24μg/L的BL溶液,發芽率80%)和5組(48μg/L的BL溶液,發芽率58%),可以發現過高濃度(48μg/L)的油菜素內酯溶液會使發芽率降低,即過高濃度的油菜素內酯溶液會抑制玉米種子的萌發,A正確。B.實驗結果并不能表明添加任何濃度的BL溶液都無法使鹽堿地中的玉米種子發芽率達到在不做處理的普通土地中的發芽率。因為實驗中只測試了特定濃度的BL溶液,并沒有測試所有可能的濃度范圍。此外,即使BL溶液能夠提高鹽堿地中玉米種子的發芽率,也可能無法達到普通土地中的水平,但這需要通過更多實驗來驗證,B錯誤。C.若要推廣油菜素內酯在鹽堿地種植中的應用,確實需要針對多種不同作物進行重復實驗。因為不同作物對油菜素內酯的響應可能不同,而且鹽堿地對不同作物的影響也可能不同,C正確。故選AC。例2-2.“蟻巢土”(螞蟻巢穴中的土壤)很肥沃,有利于植物的生長。小科設計下面的實驗來探究“蟻巢土”對植物的生長是否有影響。Ⅰ.實驗步驟土壤采集:土壤編號 土壤來源 采集方法①號土壤 “蟻巢土” 以螞蟻窩為中心,挖取直徑為10cm、深10cm范圍的土壤②號土壤 螞蟻窩附近的土壤 在螞蟻窩附近找到土質和含水量等相同的土壤,按相同方法取土土壤分裝:將20只大小相同的花盆平均分成兩組,將等量的①、②號土壤分別裝入第一組和第二組花盆中。種植植物:在20只花盆中各栽種1株生長良好、大小相同的大豆幼苗,置于溫度適宜且有光照的地方進行培養,定期噴灑 。每日測量并記錄不同土壤中植株的高度(平均值),連續18天。Ⅱ.實驗結果不同土壤中大豆幼苗的生長曲線如圖,請據上述實驗回答問題。(1)土壤除了能固定植物,還能為植物的生長提供水分、空氣和 。(2)請將實驗步驟(3)補充完整 。(3)根據上述實驗結果,可以得出結論: 。(4)為使實驗結果更有說服力,該實驗還可以怎樣改進? 。【答案】(1)無機鹽 (2)蒸餾水 (3)蟻巢土有利于植物的生長 (4)用不同的植物進行重復實驗【知識點】種子的萌發、制定探究方案【分析】對照實驗是指在研究一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所進行的除了這種條件不同之外,其他條件都相同的實驗.其中這種不同的條件就是實驗變量,對實驗變量進行處理的,就是實驗組.沒有處理的就是對照組。【詳解】(1)土壤除了能固定植物,還能為植物的生長提供水分、空氣和無機鹽。(2)為確保實驗組、對照組實驗結果的合理性,對影響實驗的其他相關因素應設置均處于相同理想狀態,所以要適當噴灑蒸餾水。(3)由于①號土壤中的植物高度高于②號土壤中的植物高度,所以初步得出結論:蟻巢土有利于植物的生長。(4)為使實驗結果更有說服力,還應該用不同的植物進行重復實驗。例3-1.某興趣小組為了檢驗光合作用的產物,進行了如圖所示的實驗,實驗步驟如下:①取一個透明塑料瓶,在瓶蓋上扎一小洞,并將注射器針孔插入小洞中,周圍用膠密封。②在塑料瓶中加入20ml雪碧(為植物光合作用提供),加水至水位線,上方預留30ml空氣,并加入若干豌豆苗,使葉片交錯不重疊(如圖1所示)。③擠壓瓶身,瓶身變扁,使液體與瓶口齊平,排出多余空氣,并擰緊瓶蓋(如圖2所示)。④在太陽下照射五到六小時,瓶身逐漸恢復原狀(如圖3所示)。⑤檢驗氣體時,先取出針筒的活塞,再擠壓瓶身,將氣體擠入針筒,將帶火星木條伸入針筒。(1)若觀察到針筒內帶火星的木條復燃,則該氣體是 。(2)步驟③中擠壓瓶身,使液體與瓶口齊平,排出多余空氣,該操作目的是 。(3)瓶內加入若干豌豆苗后,使葉片交錯不重疊的目的是為了 。(4)若要檢驗光合作用是否制造淀粉,則豌豆苗在放入塑料瓶前,還需進行 處理。【答案】(1)氧氣 (2)防止原有的空氣干擾實驗/防止原有的空氣干擾氧氣檢驗(3)增大葉片光合作用的面積 (4)暗【知識點】光合作用的條件和產物【詳解】(1)因為氧氣具有助燃性,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若觀察到針筒內帶火星的木條復燃,則該氣體是氧氣。(2)步驟③中擠壓瓶身,使液體與瓶口齊平,排出多余空氣,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排除瓶內原有空氣對后續實驗產生的干擾,使收集到的氣體更純凈,更能準確地反映豌豆苗在實驗過程中產生的氣體情況。(3)瓶內加入若干豌豆苗后,使葉片交錯不重疊的目的是為了讓每片葉子都能充分接受光照,從而充分進行光合作用。因為光合作用需要光照,葉片交錯不重疊可以避免相互遮擋,提高光能的利用率。(4)若要檢驗光合作用是否制造淀粉,豌豆苗在放入塑料瓶前,需要進行暗處理。因為植物在黑暗環境中會進行呼吸作用消耗自身原有的淀粉,這樣后續檢測到的淀粉就是在實驗過程中通過光合作用新制造的。例3-2.小樂在探究“環境因素對某植物光合作用強度的影響”時,設計了如下實驗:步驟1:取生長旺盛的某植物綠葉,用打孔器打出直徑為的葉圓片40片,并除去葉圓片內的氣體;步驟2:取4只相同規格的燒杯編號甲乙丙丁,先向4只燒杯中各加入的溶液(可緩慢釋放);再向4只燒杯中各放入10片葉圓片(葉圓片均沉底);步驟3:取4盞相同規格的LED燈作為光源,在其前方放置4只盛有清水的相同規格的柱形容器:再將盛葉圓片的4只燒杯置于距光源不同遠近的位置,如圖所示:步驟4:后統計4只燒杯中葉圓片浮起的數目。組別 葉圓片浮起數目的均值(片)甲 6.5乙 5.2丙 3.0丁 0.5小樂進行了多次重復試驗,其結果如表所示。回答問題:(1)實驗中,環境因素對光合作用強度的影響是通過 來體現的。(2)步驟2中“向4只燒杯中各加入的溶液”目的是控制 (填寫影響因素)相同;步驟3中“在光源前放置盛有清水的柱形容器”目的是減少由于光源產生的熱量使燒杯中溶液的 發生變化,從而減小對實驗結果的干擾。(3)據實驗結果,得出的實驗結論是: (寫出1條)。【答案】(1)控制燒杯距光源不同遠近的位置使葉圓片浮起數目的平均數(2) 二氧化碳濃度 溫度/碳酸氫鈉釋放二氧化碳的速度(3)在適宜的范圍內,光照強度越強,植物光合作用強(沒寫適宜范圍內或者一定范圍內扣1分)【知識點】光合作用的原理、光合作用的條件和產物【詳解】(1)通過步驟3可知,環境因素對光合作用強度的影響是通過控制燒杯距光源不同遠近的位置使葉圓片浮起數目的平均數來體現的;(2)植物光合作用時會吸收二氧化碳,碳酸氫鈉溶液可以緩慢的釋放二氧化碳,步驟2中“向4只燒杯中各加入的溶液”是控制4只燒杯中二氧化碳濃度相同,保持單一變量原則;碳酸氫鈉溶液受熱會加快分解,過程中產生二氧化碳,但燒杯距離光源的距離不同,吸收到的熱量也不同,分解速度會不同,產生的二氧化碳濃度就不一樣,步驟3中在光源前放置盛有等量清水的柱形容器,可以減少由于光源產生的熱量使得燒杯中溶液的溫度(或碳酸氫鈉釋放二氧化碳的速度)發生變化,從而減小對實驗結果的干擾。(3)植物葉片進行光合作用會釋放氧氣,氧氣充滿細胞間隙,不溶于水,會使得葉片上浮,根據題干中所給出的實驗結果,可知4個燒杯中葉片浮起數量有多到少依次為甲乙丙丁,4個燒杯距離光源的距離由近到遠依次為甲、乙、丙、丁。我們已經了解到距離光源越近,光照強度越大;據實驗結果,得出的實驗結論是 在適宜的范圍內,光照強度越強,植物光合作用強,釋放更多氧氣。例3-3.霧霾會造成陽光被遮擋。某興趣小組為探究“霧霾對植物光合作用的影響”進行如下實驗:①在三個玻璃瓶中分別加入等量2%碳酸氫鈉溶液(維持溶液中二氧化碳濃度不變);②用打孔器在菠菜葉上打出直徑1厘米的葉圓片30片,進行抽氣處理(抽出葉圓片細胞間隙的空氣,使其能沉入水底)。將葉圓片平均分為三組,放入三個玻璃瓶中,密封處理;③如圖所示,將玻璃瓶分別放入甲、乙、丙3個密閉玻璃罩中。甲中不放衛生香,乙中點燃1根衛生香,丙中點燃2根衛生香;④打開臺燈照射30分鐘后,觀察并記錄甲、乙、丙裝置內葉圓片浮起的數量分別是10片、4片、2片,請回答下列問題:(1)本實驗通過 反映葉圓片的光合作用強度。(2)步驟④中“菠菜葉圓片上浮”的原因是光合作用產生的 附著在葉圓片表面,增大了排開水的體積,導致其所受浮力大于重力。(3)本實驗可以得出的結論是 。(4)若要研究光照強度對植物光合作用影響,除了在甲裝置中,更換燈泡的功率外,請寫出另一種操作方法: 。【答案】(1)葉圓片浮起的數量 (2)氧氣(3)霧霾濃度越高,植物光合作用強度越低(4)調整燈泡與玻璃瓶之間的距離【知識點】光合作用的條件和產物、科學探究的基本環節【分析】對照實驗是在研究一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所進行的除了這種條件不同外,其他條件都相同的實驗,這個不同的條件,就是唯一變量。 一般的對實驗變量進行處理的,就是實驗組,沒有對實驗變量進行處理的就是對照組。 為確保實驗組、對照組實驗結果的合理性,對影響實驗的其他相關因素應設置均處于相同且理想狀態,這樣做的目的是控制單一變量,便于排除其它因素對實驗結果的影響和干擾。【詳解】(1)在光合作用過程中,植物會吸收二氧化碳并釋放氧氣。實驗中使用的是菠菜葉圓片,這些葉圓片在光合作用過程中會產生氧氣。氧氣會附著在葉圓片的表面,形成氣泡,從而增加葉圓片的浮力。當葉圓片的浮力大于其重力時,葉圓片就會浮起。實驗通過觀察葉圓片浮起的數量,可以間接反映光合作用的強度。浮起的葉圓片越多,說明光合作用產生的氧氣越多,光合作用強度越大;反之,浮起的葉圓片越少,說明光合作用產生的氧氣越少,光合作用強度越小。(2)步驟④中“菠菜葉圓片上浮”的原因是光合作用產生的氧氣附著在葉圓片表面,這些氧氣形成了微小的氣泡,增大了葉圓片排開水的體積。根據阿基米德原理,物體在液體中所受的浮力等于它所排開的液體所受的重力,因此,當葉圓片排開水的體積增大時,其所受的浮力也會增大。當浮力大于葉圓片的重力時,葉圓片就會上浮。(3)本實驗可以得出的結論是霧霾濃度越大,光合作用強度越弱。這是因為隨著霧霾濃度的增加,光線在通過霧霾時會受到更多的散射和吸收,導致到達葉圓片的光線減少。光合作用是植物利用光能將二氧化碳和水轉化為有機物和氧氣的過程,因此光線的減少會導致光合作用的減弱。(4)若要研究光照強度對植物光合作用影響,除了在甲裝置中更換燈泡的功率外,另一種操作方法是調整燈泡與玻璃瓶之間的距離。通過改變裝置與臺燈的距離,可以改變葉圓片所接受到的光照強度。距離越近,光照強度越大;距離越遠,光照強度越小。這樣,就可以通過觀察和記錄不同光照強度下葉圓片上浮的數量來探究光照強度對光合作用的影響。例4-1.如圖是測定光合作用速率的裝置,在密封的試管內放一新鮮葉片和二氧化碳緩沖液(作用是使裝置內的(濃度保持相對穩定),試管內氣體體積的變化可根據毛細玻璃刻度管內紅色液滴移動距離經計算獲得。在不同強度的光照條件下,測得氣體體積變化如圖所示。(1)當光照強度為15千勒克司,1小時光合作用產生該氣體的量為 毫升。(2)為了使實驗結果更具說服力,本實驗還應設置對照實驗。在光照相同的情況下,如果對照組刻度管中的紅色液滴較初始位置向右移了5毫升,其可能的原因是 。(3)理想條件下將某綠色植物放在特定實驗裝置中,研究溫度對光合作用與細胞呼吸的影響,獲得的實驗數據如下表所示,回答相關問題:溫度(℃) 5 10 15 20 25 30 35光照下吸收的二氧化碳量 1.0 1.75 2.5 3.25 3.75 3.5 3.5黑暗中釋放的二氧化碳量 0.5 0.75 1.0 1.5 2.25 3.0 3.5①若實驗過程中晝夜一直不停光照,則溫度約為 時植物生長速度最快。②若每天提供12小時光照,其余時間黑暗處理,則24小時內植物有機物積累量最大時的溫度約為 。【答案】(1)200(2)環境因素(或緩沖液水分蒸發、溫度升高、氣體受熱膨脹等)(3) ①25℃ ②20℃【知識點】光合作用的條件和產物、植物的呼吸作用、科學探究的基本環節【分析】光合作用是指綠色植物通過葉綠體,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轉化成儲存能量的有機物,并且釋放出氧氣的過程。光合作用的實質是制造有機物,釋放氧氣,把光能轉變為化學能儲存在有機物中。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光合作用的條件是光;光合作用的產物是氧氣和有機物。【詳解】(1)二氧化碳緩沖液可以維持試管中二氧化碳量的恒定,因此試管中氣體含量的變化就是氧氣的變化,由于總光合量=凈光合量+呼吸量,圖乙植物光照強度為15千勒克司時,1小時氣體體積為150毫升,所以當光照強度為15千勒克司,1小時光合作用產生該氣體的量為150+50=200毫升。(2)為了使實驗結果更具說服力,本實驗還應設置對照實驗,以排除溫度、大氣壓等環境中的物理因素對實驗的影響,因此“在光照相同的情況下,如果對照組刻度管中的紅色液滴較初始位置向右移了2毫升”,其可能的原因是環境因素,如溫度的變化對實驗的影響。(3)①表格中,光照下吸收的二氧化碳量為凈光合速率,黑暗中釋放的二氧化碳量為呼吸速率,并且凈光合速率=真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在溫度為25℃時,植物的凈光合速率達到最大,為3.75mg/h,此時植物生長速度最快,因此“若實驗過程中晝夜一直不停光照”,則溫度約為25℃時植物生長速度最快。②白天的積累量-夜間的消耗量=一天中有機物的積累量,表格中可以看出溫度為20℃時,一天中有機物的積累量為3.25-1.5=1.75mg/h,該積累量最大.因此“若每天提供12小時光照,其余時間黑暗處理”,則24小時內植物有機物積累量最大時的溫度約為20℃。例4-2.綠色植物的呼吸作用會產生二氧化碳,小明猜想:種子的萌發過程可能也會產生二氧化碳,他設計了如圖的實驗裝置。打開D裝置中的閥門,水位下降,空氣就會依次進入裝置。(1)A裝置的作用是 。(2)如果觀察到 現象,則小明的猜想是正確的。(3)請指出D裝置的一個優點 。(4)實驗一段時間后,小明發現B外壁發熱,是因為 。【答案】 除去空氣中的二氧化碳 C裝置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可以通過控制水流的速度來控制空氣通入的速度 種子呼吸作用放出熱量【知識點】二氧化碳的實驗室制法、植物的呼吸作用【分析】根據物質的性質以及已有的知識進行分析,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要證明種子萌發過程產生二氧化碳,則空氣在進入B之前需要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除凈,D中的閥門能控制水流的速度。【詳解】(1)空氣在進入B之前需要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除凈,故應在B之間加A裝置,A裝置的作用是除去空氣中的二氧化碳。(2)種子萌發產生了二氧化碳,則C內的石灰水變渾濁,說明綠色植物的呼吸作用會產生二氧化碳,種子的萌發過程可能也會產生二氧化碳。(3)D中的閥門能控制水流的速度,從而空氣通入空氣的速度。(4)呼吸作用是細胞內的有機物在氧的參與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時釋放出能量的過程。實驗一段時間后,小明發現B外壁發熱,是因為種子呼吸作用放出熱量。例5-1.如圖所示,兩個完全相同的錐形瓶中裝入相同溫度、相同質量的水,把甲、乙兩根枝條分別插入錐形瓶中,放在調節好的天平上,再次調節天平平衡。整個裝置處于有陽光的環境下。(1)該實驗可以探究 .(2)小寧認為一段時間后,若天平發生傾斜,就可以得出實驗結論,但老師不贊同小寧的說法。其中的緣由是 。(3)小寧改正錯誤后,發現一段時間后,天平向 傾斜。(4)根據此實驗,提示我們移栽植物時應 。【答案】 植物的蒸騰作用與葉片數量的關系 錐形瓶未加瓶塞,會導致瓶中水的減少,導致實驗結論錯誤 左 去掉部分葉片【知識點】探究植物的蒸騰作用、制定探究方案【分析】植物體進行蒸騰作用的主要器官是葉,葉片多,蒸騰作用失去的水分較多;葉片少,蒸騰作用失去的水分較少。【詳解】(1)由題意可知,兩個完全相同的錐形瓶中裝入相同溫度、相同質量的水,不同之處只有葉片的多少,因此該實驗探究的是:植物的蒸騰作用與葉片數量的關系。(2)一個探究實驗中只能有一個實驗變量,其他因素均處于相同理想狀態,這樣便于排除因其他因素的存在而影響、干擾實驗結果的可能。小寧認為一段時間后,若天平發生傾斜,就可以得出實驗結論,但老師不贊同小寧的說法。其中的緣由是錐形瓶未加瓶塞,會導致瓶中水也會因蒸發而減少,導致實驗結論錯誤。(3)植物體進行蒸騰作用的主要器官是葉,乙的葉片多,蒸騰作用較強烈,失去的水分較多;甲的葉片少,蒸騰作用較弱,失去的水分較少,從而使甲裝置的重量大于乙,因此,天平一定會向左方傾斜。(4)根據此裝置,可以提示我們,移栽植物時應適當去掉一些枝葉,以降低蒸騰作用,提高移栽植物的成活率。例5-2.“水往低處流”,而植物體內卻水往高處走,水上升的動力從何而來?興趣小組同學做了兩個實驗。實驗一:如圖一,將一枝條插入充滿水的玻璃管中,玻璃管的另一端插入盛有水銀的容器中。不久水銀柱上升。實驗二:如圖二,將同一植物靠近莖的基部切斷,套上一個彎曲的玻璃管,管內裝有水銀。不久,玻璃管內的水增加,水銀柱上升。完成下列問題:(1)實驗一說明 ;(2)結合兩個實驗,你對水分在植物體內運輸的動力的新認識是 。【答案】(1)植物體內水分往高處運輸的動力來自蒸騰作用。(2)水分在植物體內上升的動力不但有蒸騰拉力,還有根部產生的向上壓力。【知識點】蒸騰作用【分析】蒸騰作用是指植物體內的水分通過葉片的氣孔以水蒸氣的形式散發到大氣中去的一個過程,科學研究表明,在自然環境中蒸騰作用的強弱受光照強度、環境溫度、空氣濕度、空氣流動情況等因素的影響。【詳解】(1)圖一中植物枝條的蒸騰作用使水分散失的過程中,產生了蒸騰拉力,促使水分向上運輸,這也是高大的植物能把根吸收的水分運輸到植物體全身各處的原因。即實驗一說明:植物體內水分往高處運輸的動力來自蒸騰作用。(2)第二個實驗,水銀柱上升了,說明玻璃管內的水分增加了,只能是根從土壤中吸收的水分進入到玻璃管中,由于沒有葉,不是蒸騰作用的原因,可以推測:根部的生理活動或根部的滲透吸水也會產生促使水分向上運輸的壓力,但這不是植物吸水的主要動力。根據這兩個實驗說明:水分在植物體內上升的動力不但有蒸騰拉力,還有根部產生的向上壓力。例6-1.小剛同學在學習了酶的知識后了解到酶的催化作用要受到溫度、酸堿度(pH)的影響。聯系到前面學習的知識,小剛同學又提出了自己的一個猜想:酶的催化作用可能會受到重金屬離子的影響。結合猜想小剛進行了如下探究:【查閱資料】重金屬指密度大于5克/厘米的金屬(一般指密度大于4.5克/厘米的金屬)。【設計實驗】取試管4支,編號,按表分別加入試劑,搖勻,迅速置于37℃的水浴中,10分鐘后取出,冷卻后分別加入碘液3滴,觀察其顏色變化。編號 0.25%淀粉溶液(mL) 蒸餾水(mL) 0.3%NaCl溶液(mL) 溶液(mL) 唾液溶液(mL) 加入碘液3滴后現象1 3 2 — — — 變藍色2 3 1 — — 1 不變藍3 3 — 1 — 1 不變藍4 3 — — 1 1 變藍色【實驗結論】酶的催化作用要受到重金屬離子的影響。根據小剛同學的探究過程回答下列問題:(1)小剛同學提出猜想的依據是:酶是一種 ,遇到重金屬離子會變性,從而喪失活性。(2)比較上述實驗中的1號和2號試管及觀察到的現象,你可得出的結論是: 。(3)在看了小剛的設計及實驗后,同桌的小王認為憑上述實驗還不足以證明小剛的猜想。小王提出應該將實驗中的溶液更換成溶液才更有說服力。如果你也同小王一起探究,你還可以建議小剛作怎樣的更換? 。(4)在生活中重金屬鹽類通常也被作為消毒殺菌的藥物來使用,圖示為硝酸銀滴眼液的藥品說明書的一部分,其中有一條注意事項,你能用所學的科學知識解釋:為什么可以用0.9%的生理鹽水來減輕硝酸銀的腐蝕性?(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功效主治]:本品有殺菌、收斂作用,主要用于預防新生兒膿漏眼。 [化學成分]:配方1 組分用量/g 硝酸鈉11 硝酸銀5 注射用水加至1000mL [注意事項]:有腐蝕性,點眼后需立即用0.9%無菌生理鹽水沖洗眼結膜囊。(5)隨著工業的不斷發展,重金屬污染越來越嚴重,重金屬中毒事件也越來越常見,因此了解一些必要的急救措施對我們來說很重要。若有人誤食被電鍍廠廢水[含鉻(Cr)、鎳(NaOH)、鎘(Cd)]污染的食物而急性中毒,為解毒,下列四種供選物質中你不應該選擇的是 。①雞蛋清 ②鮮豆漿 ③鮮牛奶 ④糖水【答案】(1)蛋白質(2)唾液淀粉酶能催化淀粉的分解(3)將NaCl溶液換成溶液(合理即可)(4)(5)④【知識點】鹽的性質及用途、酶的催化作用【詳解】(1)酶是一種蛋白質,遇到重金屬離子會變性,從而喪失活性;(2)1號試管加入的是水,滴加碘液變藍,2號試管加入的是唾液,滴加碘液不變藍,比較上述實驗中的1號和2號試管及觀察到的現象,可得出的結論是:唾液淀粉酶能分解淀粉;(3)實驗中鹽用的是NaCl溶液和CuSO4溶液,除了金屬離子不同,酸根離子也不同,可以將實驗中的CuSO4溶液更換成CuCl2溶液或將NaCl溶液換成Na2SO4溶液;(4)氯化鈉和硝酸銀反應生成氯化銀沉淀和硝酸鈉,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5)重金屬鹽中毒的原理即破壞人體的蛋白質結構,①雞蛋清、②豆漿、③牛奶中含有蛋白質,服用雞蛋清、豆漿、牛奶,可防止人體本身的蛋白質被破壞,能用于解毒,而④糖水不能用于解毒,故選④。例6-2.專家表示,人在感染新冠病毒時,比較常見的癥狀是發燒。發燒時,身體中的酶的活性會降低,從而導致食欲不振。為驗證該說法,小舟配制乳白色蛋白液和“胃蛋白液”(內含胃蛋白酶)備用。已知乳白色蛋白質液中含有不溶于水的物質,該物質可以被“胃蛋白液”催化分解為可溶性的氨基酸(變澄清)。具體實驗方案如下。①利用37℃水浴裝置完成以下實驗。②分別改變水浴溫度為38℃、39℃、40℃、41℃、42℃,重復上述實驗,并記錄現象。(1)結合實驗方案分析,本實驗研究的問題是 ?(2)本次實驗中滴加1滴稀鹽酸目的是 。(3)實驗中先將酸化的“胃蛋白液”和乳白色蛋白液水浴加熱2分鐘,然后將其混合后水浴加熱。其中,先水浴加熱2分鐘的目的是 。(4)實驗結果顯示,所有溫度下的乳白色蛋白液都變澄清了。為使不同組的實驗結果出現差異,在不改變溫度設置的前提下,可調整的措施有 。【答案】(1)溫度會影響酶的活性嗎(2)模擬胃中的酸性環境(3)水浴達到所需溫度(4)增加乳白色蛋白液【知識點】酸的物理性質及用途、酶的催化作用【詳解】(1)由題文可知,實驗中分別改變水浴溫度為38℃、39℃、40℃、41℃、42℃,重復上述實驗,并記錄現象,即實驗中的變量是溫度,則本實驗研究的問題是溫度影響淀粉酶的活性嗎?,故填溫度影響淀粉酶的活性嗎?(2)人體的胃液呈酸性,本次實驗中滴加1滴稀鹽酸目的是模擬胃中的酸性環境,故填模擬胃中的酸性環境;(3)先將酸化的“胃蛋白液”和乳白色蛋白液水浴加熱2分鐘,然后將其混合后水浴加熱的原因是水浴達到所需溫度且不易降低酶活性,故填水浴達到所需溫度且不易降低酶活性;(4)所有溫度下的乳白色蛋白液都變澄清了。為使不同組的實驗結果出現差異,在不改變溫度設置的前提下,可調整的措施有增加乳白色蛋白液,即改變乳白色蛋白液的量,故填增加乳白色蛋白液。例7-1.腎上腺素和藥物“心得安”都可以影響心理活動,從而影響動物的代謝水平。研究人員用腎上腺素和“心得安”進行了如下實驗。【實驗目的】探究“心得安”和腎上腺素對小白鼠代謝水平的影響。【實驗材料】小白鼠若干只,腎上腺素,“心得安”,生理鹽水,注射器,檢測耗氧量的裝置。【實驗步驟】①用生理鹽水配制一定濃度的腎上腺素和“心得安”劑。②選出大小、生長狀況相同的小白鼠20只,平均分成4組,A、B、C組小白鼠按表所示注射等量藥劑(用+表示),D組為對照組。組別 心得安 腎上腺素 耗氧量(×103mL)A + 1.7B + 2.5C + + 2.1D 2.0③將小白鼠分別置入檢測耗氧量的裝置中,將裝置放在相同環境中,10分鐘后記錄每只小白鼠的耗氧量并求出各組的平均值,結果如表所示。1.研究人員通過 來比較“心得安”和腎上腺素對小白鼠代謝水平的影響。2.D組作為對照組應注射 。3.實驗表明,“心得安”對動物代謝水平具有 (填“促進”“抑制”或“無”)作用,因此“心得安”對腎上腺和甲狀腺功能亢進的患者都有很好的療效。【答案】1.耗氧量 2.等量生理鹽水 3.抑制【知識點】激素對生命活動調節的作用、控制變量法、科學探究的基本環節【分析】對照實驗是在研究一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所進行的除了這種條件不同外,其他條件都相同的實驗,這個不同的條件,就是唯一變量。 一般的對實驗變量進行處理的,就是實驗組,沒有對實驗變量進行處理的就是對照組。 為確保實驗組、對照組實驗結果的合理性,對影響實驗的其他相關因素應設置均處于相同且理想狀態,這樣做的目的是控制單一變量,便于排除其它因素對實驗結果的影響和干擾。本實驗是通過比較小鼠的耗氧量來比較“心得安”和腎上腺素對小白鼠代謝水平的影響。對照實驗應遵循單一變量原則,除變量不同外其他條件應該相同且適宜;故D組作為對照組應注射等量的生理鹽水。分析表格數據:A、D對照表明心得安具有降低耗氧量的作用,B、D對照說明腎上腺素具有提高耗氧量的作用,因此心得安對腎上腺素和甲狀腺功能亢進的患者都有很好療效。由此得出的實驗結論是腎上腺素對動物代謝水平有促進作用,而心得安具有抑制作用。因此,“心得安”對腎上腺和甲狀腺功能亢進的患者都有很好的療效。例7-2.生長激素對軟骨細胞生長有促進作用,調節過程如下圖所示。圖中“+”代表促進作用,“-”代表抑制作用。已知:生長激素簡稱“”,胰島素樣生長因子1簡稱“”;某細胞能接受某種激素或生長因子的作用,是因為其細胞表面存在與之相對應的受體;若人為去除細胞上的某個受體,會導致細胞不接受與該受體對應的激素或生長因子的作用。請回答下列問題:1.胰島素樣生長因子IGF是一組具有促生長作用的多肽類物質,類似于蛋白質在 (填消化道名稱)中初步消化的產物。2.根據示意圖,可以確定軟骨細胞具有 (選填“GH受體”“IGF 1受體”或“GH受體和IGF 1受體”)。3.研究人員將正常小鼠和IGF 1基因缺失小鼠分組飼養后,檢測體內GH水平.據圖預測,IGF 1基因缺失小鼠體內GH水平應 (填“低于”“等于”或“高于”)正常小鼠。4.研究人員擬以無生長激素受體的小鼠軟骨細胞為實驗材料,在細胞培養液中添加不同物質分組培養,驗證生長激素可通過IGF 1促進軟骨細胞生長.實驗設計如下表所示,A組為對照組。組別 A B C D培養液中添加物質 無 GH IGF 1 小鼠去除垂體后的血清注:D中“小鼠去除垂體后的血清”是指:去除垂體后,受影響的相關激素含量已發生實質性改變(消失或增加)之后,再提取的血清。實驗結果預測及分析:與A組比較,在B、C和D組中,軟骨細胞生長無明顯變化的是 組。【答案】1.胃 2.GH受體和IGF 1受體 3.高于 4.D【知識點】激素對生命活動調節的作用、食物的消化與吸收、科學探究的基本環節【分析】對照實驗是在研究一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所進行的除了這種條件不同外,其他條件都相同的實驗,這個不同的條件,就是唯一變量。 一般的對實驗變量進行處理的,就是實驗組,沒有對實驗變量進行處理的就是對照組。 為確保實驗組、對照組實驗結果的合理性,對影響實驗的其他相關因素應設置均處于相同且理想狀態,這樣做的目的是控制單一變量,便于排除其它因素對實驗結果的影響和干擾。1.蛋白質的消化是從胃開始的,當食物中的蛋白質進入胃以后,在胃液的作用下初步消化為多肽類物質,之后進入小腸,小腸里的胰液和腸液含有消化糖類、脂肪和蛋白質的酶,在這些酶的作用下,蛋白質被徹底消化為氨基酸。因此,胰島素樣生長因子(IGF)是一組具有促進生長作用的多肽類物質,類似于蛋白質在胃中初步消化的產物。2.由示意圖可知:生長激素(GH)和胰島素樣生長因子1(IGF—1)都能促進軟骨細胞的生長,又知“某細胞能接受某種激素或生長因子的作用,是因為其細胞表面存在與之相對應的受體”,由此可以確定軟骨細胞具有GH受體和IIGF 1受體。3.正常小鼠的軟骨細胞的生長受生長激素和胰島素樣生長因子1的調節,垂體分泌生長激素又受胰島素樣生長因子1的抑制。IGF—1基因缺失小鼠的軟骨細胞的生長只受生長激素的調節,又缺少胰島素樣生長因子1對垂體分泌生長激素的抑制作用;因此,IGF-1基因缺失小鼠體內GH水平應高于正常小鼠。4.以無生長激素受體的小鼠軟骨細胞為實驗材料,B組培養液中添加GH,GH刺激肝臟產生IGF 1,可通過IGF 1促進軟骨細胞生長;D組培養液中添加小鼠去除垂體后的血清,這樣的血清中不含GH,且也不含有肝臟細胞分泌的IGF-1,軟骨細胞不能生長。C組培養液中添加IGF-1,可促進軟骨細胞生長。所以,與A組比較,軟骨細胞生長無明顯變化的是D組。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中考護航】2025年中考科學三輪沖刺-實驗探究題(生物模塊)(原卷版).docx 【中考護航】2025年中考科學三輪沖刺-實驗探究題(生物模塊)(解析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