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龍華區 2024-2025 學年第二學期九年級調研測試試題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一、單項選擇題(12 題,每題 2分,共 24 分)1 2 3 4 5 6 7 8 9 10D B A C B C C D D B11 12C A二、非選擇題(共 2題,共 26 分)13.(1)①民生角度:深圳建設千園之城,有利于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共享發展成果/增進民生福祉;②生態角度:深圳生態公園的建設,有利于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理念/綠色的新發展理念/綠色發展道路;③法治角度:深圳法治公園的建設,有利于堅持依法治國/營造法治氛圍/弘揚法治精神/增強公民的法治意識;④文化角度:深圳文化公園的建設,有利于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強文化自信/弘揚傳統美德/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加強精神文明建設。【評分細則】本小問采用等級水平賦分。賦分等級 分值 維度描述6分:能夠在全面結合材料的基礎上,運用所學知識從“民生”“生態”“法治”“文化”中的三個角度分析深圳建設千園之城的意義,邏輯清賦分等級 晰、表達流暢,學科術語規范。5-6分1 5 分:運用所學知識從“民生”“生態”“法治”“文化”中的三個角度分析深圳建設千園之城的意義,學科術語相對規范或結合材料相對緊密。4分:能夠運用所學知識從“民生”“生態”“法治”“文化”中的三個角度分析深圳建設千園之城的意義,但未能全面地結合材料分析;或能夠在全面結合材料的基礎上,運用所學知識從“民生”“生態”“法治”“文化”中的兩個角度分析深圳建設千園之城的意義,邏輯清晰、賦分等級3-4分 表達流暢,學科術語規范。23 分:能夠運用所學知識從“民生”“生態”“法治”“文化”中的三個角度分析深圳建設千園之城的意義,但未結合材料分析;或能夠運用所學知識從“民生”“生態”“法治”“文化”中的兩個角度分析深圳建設千園之城的意義,但未能全面地結合材料分析。賦分等級 1-2分 2 分:能夠運用所學知識從“民生”“生態”“法治”“文化”中的兩3 個角度分析深圳建設千園之城的意義,但未結合材料分析;或能夠在全面結合材料的基礎上,運用所學知識從“民生”“生態”“法治”“文化”中的一個角度分析深圳建設千園之城的意義,邏輯清晰、表達流暢,學科術語規范。1分:能夠運用所學知識從“民生”“生態”“法治”“文化”中的一個角度分析深圳建設千園之城的意義,但未結合材料分析。賦分等級0 分 僅抄寫材料或分析有誤。4(2)花園名稱:半畝田園/“魚”樂花園。設計意圖:讓小區成員能夠體驗和參與勞動體驗/放松身心。日常維護建議:愛護環境、不亂扔垃圾、愛護公共設施、設置花園警示語。【評分細則】本小問采用等級水平賦分。賦分維度 分值 維度描述賦分維度一 1 分:能夠依據材料信息,擬定價值導向正確的花園名稱。0-1分(花園名稱) 0 分:僅抄寫材料或分析有誤。賦分維度二 1 分:能夠圍繞小區概況與花園名稱,清晰闡述設計意圖。0-1分(設計意圖) 0 分:僅抄寫材料或分析有誤。1 分:能夠結合小區概況、花園名稱及生活實際,提出合理的日賦分維度三0-1分 常維護建議。(維護建議)0 分:僅抄寫材料或分析有誤。14.(1)①我國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人民政協發揮政治協商和參政議政的職能,共產黨和各民主黨派團結協作,為社會治理提供堅實的政治制度保障。(2分)②我國堅持一國兩制/澳人治澳/愛國者治澳/高度自治,讓澳門融入祖國發展大局,與祖國內地共享發展機遇,為社會治理注入強大活力。(2分)③我國堅持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各民族共同繁榮的基本方針/堅持民族區域自治制度/鞏固民族團結/筑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鞏固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各族人民在體育競技中增進交流,為社會治理凝聚民族力量。(2分)【評分細則】本小問采用等級水平賦分。賦分等級 分值 維度描述6 分:能夠運用所學知識從“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一國兩制”“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三個角度分析我國重要制度對社會賦分等級 治理的意義,學科術語規范,邏輯清晰流暢,意義表述準確。5-6分1 5 分:運用所學知識從“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一國兩制”“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三個角度分析我國重要制度對社會治理的意義,學科術語相對規范,邏輯相對清晰流暢,意義表述相對準確。4分:能夠運用所學知識從“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一國兩制”“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中的兩個角度分析我國重要制度對社會治理的意義,學科術語規范,邏輯清晰流暢,意義表述準確;或能夠運用所學知識從“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一國兩制”“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三個角度分析我國重要制度,但未全面分析賦分等級3-4分 其對社會治理的意義。23 分:運用所學知識從“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一國兩制”“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三個角度分析我國重要制度,但完全未分析其對社會治理的意義;或能夠運用所學知識從“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一國兩制”“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中的兩個角度分析我國重要制度,但未全面分析其對社會治理的意義。2分:能夠運用所學知識從“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一國兩制”“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中的兩個角度分析我國重要制度,但完全未分析其對社會治理的意義;或能夠運用所學知識從“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一國兩制”“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中賦分等級1-2分 的一個角度分析我國重要制度對社會治理的意義,學科術語規范,邏輯3清晰流暢,意義表述準確。1分:能夠運用所學知識從“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一國兩制”“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中的一個角度分析我國重要制度,但完全未分析其對社會治理的意義賦分等級0 分 僅抄寫材料或分析有誤。4(2)觀點 1分:推進航天強國建設既要堅持自力更生、艱苦奮斗,也需要注重國家交流、加強國際合作。理由 4 分:①推進航天強國建設需要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科技創新能力已經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決定性因素/科技是第一生產力(1 分);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有利于自主研發核心技術,突破西方技術封鎖,提高航天自主發展能力(1 分)。②推進航天強國建設需要加強國際合作。對外開放是我國的基本國策(1分),加強國際合作有助于學習他國先進技術,增強我們的國際影響力(1分)。做法 2 分:所以,我們堅持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的同時(1分),深化國際合作,攜手其他國家推進人類航天事業的發展(1分)。【評分細則】本小問采用等級水平賦分。賦分維度 分值 維度描述0-1分 1 分:結合材料給出正確的觀點“推進航天強國建設既要堅持自賦分維度一力更生、艱苦奮斗,也需要注重國家交流、加強國際合作”。(提出觀點)0 分:給出的觀點有誤或判斷為“正確”“片面”“錯誤”不得分。0-2分 2 分:能夠結合材料分析“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因及意義,學科術語規范,邏輯清晰流暢,意義表述準確。賦分維度二1 分:能夠結合材料分析“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因或(分析理由)意義,學科術語規范,邏輯清晰流暢,意義表述準確。0 分:僅抄寫材料或分析有誤。0-2分 2 分:能夠結合材料分析“注重國家交流、加強國際合作”的原因及意義,學科術語規范,邏輯清晰流暢,意義表述準確。賦分維度三1 分:能夠結合材料分析“注重國家交流、加強國際合作”的原(分析理由)因或意義,學科術語規范,邏輯清晰流暢,意義表述準確。0 分:僅抄寫材料或分析有誤。0-2分 2 分:能夠從“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注重國家交流、加強國際合作”兩個角度全面地總結正確做法。賦分維度四1 分:僅能從“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注重國家交流、加強(總結做法)國際合作”中的一個角度總結正確做法。0 分:做法不合理或未總結做法。(3)策略 2:與父母產生沖突,學會換位思考/理性溝通,主動化解矛盾,共建幸福和睦的家庭。策略 3:當生活習慣不一致時,要相互尊重,平等交流、對話,達成彼此的理解與包容。【評分細則】本小問采用等級水平賦分。賦分維度 分值 維度描述2分:能夠結合生活實際給出與家人相處的策略,策略合理可行,邏輯清晰連貫,語言表述準確。賦分維度一0-2分 1 分:能夠結合生活實際給出與家人相處的策略,策略相對合理,(與家人相處)語言較為準確。0分:僅抄寫材料或分析有誤。2 分:能夠結合生活實際給出與國際友人相處的策略,策略合理賦分維度二 可行,邏輯清晰連貫,語言表述準確。(與國際友人 0-2分 1 分:能夠結合生活實際給出與國際友人相處的策略,策略相對相處) 合理,語言較為準確。0分:僅抄寫材料或分析有誤。龍華區2024-2025學年第二學期九年級調研測試試題道德與法治、歷史(合卷)(2025.5)說明:1.答題前,請將姓名、誰考證號和學校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填寫在答題卡指定的位置上,并將條形碼粘貼好。2.全卷包括道德與法治卷和歷史卷,共12頁。其中1~12題為道德與法治單項選擇題,13心14題為道德與法治非選擇題;15~31題為歷史單項選擇題,32~33題為歷史非選擇題。考試時間100分鐘,滿分120分。3.作答單項選擇題時,選出每題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答策標號的信息點框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千凈后,再選涂其它答案。作答非選擇題時,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將答案寫在答題卡指定區域內。寫在本試卷或草稿紙上,其答策一律無效。4.考試結束后,請將答題卡交回。道德與法治卷、單項選擇題(共12道,每道2分,共24分)1,在“寫給十年后的自己”畢業活動中,小玲在明信片上寫下了自己的期許。可見,小玲從小就立志口口□口□口親愛的自己:十年后,希望你能愛崗敬業,也希望你積極參與志愿服務活動,更希望你能帶動更多人加入公益事業!郵政編碼A.追求個人成就,實現人生價值B.承擔家庭貴任,傳承孝親美德C.增強文化素養,豐富精神生活D.樹立奉獻意識,勇擔社會貴任2.2025年,深圳教師嚴詩思毅然提交參軍申請,順利入伍。談及教師和軍人的身份轉換,她感慨道:“教育若的使命是播種未來,而軍人的天職是守護當下。這兩份責任本質上都是為了同一個目標:讓這片土地上的人們能安心追尋自己的星辰。”這肩示我們A.樹立人生目標只要考慮生理性別特征B.將個人發展根植于國家、民族的需要C.具備憂患意識,保持謙虛謹慎的態度D.兩種職業在社會分工中承擔相同角色3,動畫電影《哪吒》的導演餃子曾辭職在家創作,期間沒有收入來源,但母親不僅無微不至地照料他的飲食起居,還用為數不多的退休金支持他實現動畫夢。這讓我們感受到A.家人間的關愛蘊含在生活的點滴之中B.建設美好家庭是家庭成員的共同責任C.父母就應該無條件地滿足孩子的需求D.家庭成員間遇到矛盾時應該換位思考九年級道德與法治、歷史(合卷)試卷第1頁共12頁4.對下列“微事件”點評正確的有選項微事件,點評①小麗利用課余時間參加社區法治宣傳志愿服務小麗履行法定義務,助力文明社區建設②小文家境困難,依靠國家生活補助完成了學業國家保障受教育權,維護社會公平正義③小紅在班級群里散布小剛考試作弊的不實消息小紅侵犯了小剛的榮譽權,應主動道歉④小強沉迷網絡游戲,為籌集游戲貴用實施搶劫預防違法犯罪,需要我們杜絕不良行為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5.在我國第25個全民國防教育日來臨之際,某班學生制作了以下展板:國閑耕斷政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教育法》第十三條規定:教育啟深學校應當將國防教育列入學校的工作和教學計劃,采取有效措施,保證國防教育的質量和效果。年深化踐行學校開展國防科技體驗活動,同學們沉浸式體驗AR模擬篇無人機飛行和艦艇駕駛等科技項目,堅定報國志向。擔當深度解讀 以下觀點可以納入“深度解讀”欄目的是A.科技賦能國防教育,全面提高學生的軍事技能B.發揮法律規范作用,促進國防教育的有效實施C學生體驗國防實踐,行使維護國家安全的權利D,拓寬國防教育路徑,豐富總體國家安全觀內涵6.糧食安全,國之大者。2024年,我國糧食產量首次躍上1.4萬億斤新臺階。以下圖表反映了近五年我國20202024年我國糧食產量及增長率〔數據來源:回家統計局)142002.0%141302.0%13%14000139086%1.64138001373114%1365712%136000%0813400.6%13200040.2%130000.0%20202021202220232024圓全年糧食產量(憶斤)◆一同比贈長率(%)①糧食產量呈現較大波動②把中國飯碗端得更穩更牢③糧食產量保持穩中有進④農業發展面臨著嚴峻挑戰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九年魥道德與法治、歷史(令卷)試卷第2頁共12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25年5月深圳市龍華區初三二模道法試卷.pdf 2025年5月深圳市龍華區初三二模道法試卷答案.pdf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