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道德與法治三年級下冊期末備考真題分類匯編(統編版)專題03 判斷題1.(23-24三年級下·江蘇宿遷·期末)要盡量和與我們性格相同的人交朋友,這樣不容易發生矛盾。( )2.(23-24三年級下·云南玉溪·期末)我的家鄉已經建設得很好了,不需要改變什么。( )3.(23-24三年級下·陜西延安·期末)媽媽出門盡量步行或騎車,既健身又環保,還不怕堵車。( )4.(23-24三年級下·云南玉溪·期末)劉明看見小區樓道里有一盞燈快掉下來了,馬上告訴了小區物業管理員。( )5.(23-24三年級下·云南玉溪·期末)玩游戲不是比賽,不需要遵守規則。( )6.(23-24三年級下·云南昭通·期末)為了帶領村里人致富,哥哥成為賣天麻的網絡博主。( )7.(23-24三年級下·云南昭通·期末)西雙版納傣族的潑水節太不文明了。( )8.(23-24三年級下·云南昭通·期末)破壞窨井蓋、電桿等是要負法律責任的。 ( )9.(23-24三年級下·云南昭通·期末)重陽節獻愛心,志愿者們給敬老院里一位老人洗了7次腳。( )10.(23-24三年級下·青海果洛·期末)媽媽真聰明,在樓道間做了個鞋柜,節省了我家不少空間。( )11.(23-24三年級下·青海果洛·期末)世界上許多國家制定了控制汽車尾氣排放的措施,但沒有起任何作用。( )12.(23-24三年級下·江蘇宿遷·期末)小華逢人就說他給班上一名同學捐過50元錢。( )13.(23-24三年級下·河南周口·期末)到朋友家做客時,不征求主人的同意就亂翻亂看。( )14.(23-24三年級下·云南玉溪·期末)騎自行車出行有利于保護環境,所以不管距離多遠,我們都要騎自行車出行。( )15.(23-24三年級下·云南玉溪·期末)不能過分依賴現代的通信工具,要合理使用,不能忽視人與人的交往。( )16.(23-24三年級下·山西大同·期末)紅紅說:“幫助別人就應該直來直去,不用講究方式方法。”( )17.(23-24三年級下·山西晉中·期末)我們學校的樓道很寬敞,所以可以不遵守上下樓梯靠右行的規則。( )18.(23-24三年級下·青海果洛·期末)路上的窨井蓋不見了,要趕快給120打電話。( )19.(23-24三年級下·青海果洛·期末)為了減少公路建設對濕地帶來的影響,國家采取了許多減緩影響的環保措施和對策。( )20.(23-24三年級下·青海果洛·期末)現在除了鍛煉,自行車在交通工具中沒有其他優勢。( )21.(23-24三年級下·青海果洛·期末)廁所就我一個人,又沒人監督,我才懶得沖,趕緊離開。( )22.(23-24三年級下·江蘇宿遷·期末)在為家鄉做貢獻的人中有很多普普通通的勞動者。( )23.(23-24三年級下·江蘇宿遷·期末)小區垃圾沒人管,應該找警察來管。( )24.(23-24三年級下·江蘇宿遷·期末)路燈最怕小朋友用彈弓或小石頭砸它。( )25.(23-24三年級下·江蘇宿遷·期末)別人寄給你的信件,媽媽可以拆開看。( )26.(23-24三年級下·河南周口·期末)我們應該時刻遵守生活中的規則,做優秀的小學生。( )27.(23-24三年級下·河南周口·期末)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既能減輕私家車數量的增長給環境帶來的污染,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交通擁堵問題。( )28.(23-24三年級下·河南周口·期末)麗麗認為只要關系好,就可以隨意翻看朋友的短信。( )29.(23-24三年級下·河北石家莊·期末)我們可以和鄰居成為好朋友。( )30.(23-24三年級下·云南玉溪·期末)我們每個人都要愛護公共設施,破壞公共設施是違法行為。( )31.(23-24三年級下·云南玉溪·期末)現在城市人多、車多,交通堵塞已成為制約城市發展的突出問題。( )32.(23-24三年級下·山西晉中·期末)隨著科技的發展,現在人們日行千里已成為平常事。( )33.(23-24三年級下·山西晉中·期末)爸爸的手機在桌子上放著,小明看爸爸的微信聊天記錄。( )34.(23-24三年級下·山西晉中·期末)參觀博物館時,我們不能隨意觸摸展出的文物。( )35.(23-24三年級下·山西大同·期末)鄰居家的鴨子沒有看管好,跑到亮亮家稻田破壞了秧苗,亮亮氣得用木棍追打鄰居家的鴨子。( )36.(23-24三年級下·山西大同·期末)在我們身邊總有一些同學樂于關心或幫助他人,他們的心中有他人。( )37.(23-24三年級下·山西大同·期末)爬犁、竹筏、輪船、轎車都屬于傳統交通工具。( )38.(23-24三年級下·四川南充·期末)在生活中我們都得到過別人的關心和幫助,我們也應該關心幫助別人。( )39.(23-24三年級下·云南昭通·期末)綠色環保,人人有責。( )40.(23-24三年級下·云南昭通·期末)除了家里的東西要愛護,其他的跟我沒關系。( )41.(23-24三年級下·云南昭通·期末)小區的健身器械經常被人用來晾曬衣服,我應該請物管協助解決。 ( )42.(23-24三年級下·云南昭通·期末)看到有人在小區墻上貼小廣告,只要不貼在我家門上就無所謂。 ( )43.(23-24三年級下·云南昭通·期末)有次鄰居王奶奶生病了,媽媽買菜時順便幫王奶奶買了一些,這是鄰里間溫暖的表現。( )44.(23-24三年級下·云南昭通·期末)幫助別人也需要智慧,也要懂得尊重別人的自尊心。 ( )45.(23-24三年級下·云南昭通·期末)在學校要遵守公共秩序,在自家小區就沒必要了。 ( )46.(23-24三年級下·云南昭通·期末)日行千里在古代不可能,現在也是不可能的事。 ( )47.(23-24三年級下·江蘇宿遷·期末)考試時一道題難住了我,我可以私下向同桌要答案。( )48.(23-24五年級下·云南玉溪·期末)李強看到公園的椅子上沒有人,就躺在椅子上睡覺,他覺得公共設施可以任意使用,自己方便就好了。( )49.(23-24三年級下·云南玉溪·期末)小青和小月是雙胞胎,她們都喜歡跳舞,雖然她們長相相同,愛好相同,但她們肯定也有不同之處。( )50.(23-24三年級下·青海果洛·期末)烽火臺是現代用于點燃煙火、傳遞重要信息的高臺。( )51.(23-24三年級下·江蘇宿遷·期末)輪船、汽車、飛機都是陸地上的交通工具。( )52.(23-24三年級下·江蘇宿遷·期末)我只和自己趣味相投的人交朋友,聊不來的人我不喜歡。( )53.(23-24三年級下·江蘇宿遷·期末)小明去景區游玩時,在景區外墻寫下“小明到此一游”,并拍照留念。( )54.(23-24三年級下·江蘇宿遷·期末)任何時候都要誠實,不能說謊。( )55.(23-24三年級下·江蘇宿遷·期末)少開車,多坐公共汽車,就是在為環保做貢獻。( )56.(23-24三年級下·廣東河源·期末)規則對人有約束作用,但規則也是為大家服務的。( )57.(23-24三年級下·廣東河源·期末)要想解決交通擁堵問題,可以減少公交車的使用。( )58.(23-24三年級下·廣東河源·期末)家里親人的信件不是隱私,誰都可以看。 ( )59.(23-24三年級下·廣東河源·期末)新衣服被同學踢來的球弄臟了,我說:“沒關系。”( )60.(23-24三年級下·云南玉溪·期末)在我國一些地區,至今仍然沿用著傳統的交通方式,這主要是受地理環境的影響。( )參考答案1.×【解析】本題旨在考查學生對交友的認識。我們身邊的每個人都是不同的,學會和“不同”的人相處是我們必須具備的本領,不能只和性格相同的人交朋友。故答案為:×2.×【解析】本題旨在考查學生對家鄉發展的認識。我的家鄉已經建設得很好了,不需要改變什么,表述錯誤。家鄉的建設是一個持續發展的過程,即使現在已經很好了,也可以通過不斷地改進和創新來讓它變得更加美好。故答案為:×3.√【解析】本題旨在考查低碳出行的方式。媽媽出門盡量步行或騎車。既健身又環保,還不怕堵車,這是綠色出行,故表述正確。故答案為:√4.√【解析】本題旨在考查學生對公共設施的愛護。公共設施是我們的好朋友,我們要注意保護它。比如小區的路燈快要掉下來,我們要及時報告物業及時維修。故答案為:√5.×【解析】本題旨在考查生活中的規則。生活處處有規則,游戲中也不例外。游戲如果沒有規則,我們就很難玩得盡興。所以我們玩游戲也應該遵守規則。故答案為:×6.√【解析】為了帶領村里人致富,哥哥成為賣天麻的網絡博主,這種做法帶動了當地經濟的發展。通過直播帶貨,哥哥不僅幫助村民增加了收入,還展示了家鄉的特色農產品,提升了家鄉的知名度,為家鄉的建設和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7.×【解析】傣族是我國的少數民族之一,潑水節是這一少數民族的傳統節日之一。我們要理解和包容他們的節日,不應該認為不文明。8.√【解析】破壞窨井蓋、電桿等不僅觸犯了道德,也觸犯了法律,是要負法律責任的。9.×【解析】關心和幫助他人也是一門學問,需要我們不斷地學習。在幫助他人時要尊重他人的隱私和意愿,了解他人的需要。“重陽節老人一天被志愿者洗了7次腳”這一事例告訴我們:關愛他人需要講究方式方法。10.×【解析】每個人既是文明禮貌的踐行者,也是和諧美好的受益者。構建和諧的公共生活,需要我們做到文明有禮。樓道里屬于公共空間,所以我們不可以在樓道間做鞋柜。11.×【解析】為了解決交通發展帶來的問題,世界上許多國家制定了控制汽車尾氣排放的措施,使用清潔能源、大力發展公共交通,綠色出行,保護了我們的環境。12.×【解析】小華逢人就說他給班上一名同學捐過50元錢。這是不尊重他人的表現。故表述錯誤。13.×【解析】到朋友家做客時,不征求主人的同意就亂翻亂看。這是沒有禮貌的行為,會破壞鄰里間的和睦。14.×【解析】騎自行車出門不會污染環境,又可以強身健體,是一種非常環保的出行方式,但是太遠的路程就不能選擇騎自行車了,因為時間和體力的要求較高。在這種情況下,騎自行車可能不是最有效的出行方式。15.√【解析】雖然現代通信工具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了便利,但我們不能過分依賴,不能忽視人與人之間的真實交往。合理使用這些工具,結合面對面的交流,才能更好地增進人際關系和社會理解。16.×【解析】關心和幫助他人是一門學問,需要我們用心了解他人的需要,要講究方法。17.×【解析】我們應該遵守公共秩序。即使學校的樓道很寬敞,我們也要遵守上下樓梯靠右行的規則。18.×【解析】本題旨在考查學生對應急救援的了解。120屬于急救電話,路邊的窨井蓋屬于公共設施,如果不見有可能對人的生命財產安全造成影響,故可以撥打110進行處理,或者可聯系12345便民服務熱線進行處理。故答案為:×19.√【解析】交通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也帶來了許多的交通問題,人們也采取了很多措施去解決它們。為了減少公路建設對濕地帶來的影響,國家采取了許多減緩影響的環保措施和對策。20.×【解析】本題旨在考查學生對于交通工具的正確認識。在不同條件下,每種交通工具各有各的優勢,人們可以根據不同需求選擇不同的交通工具,比如自行車不用汽油,沒有尾氣最環保,只要用點力氣就可以走了。故答案為:×21.×【解析】生活中處處有規則,我們每個人都應該遵守規則,廁所即使就我一個人,也要沖完再走。22.√【解析】家鄉的建設靠大家,在為家鄉做貢獻的人中有很多普普通通的勞動者。23.×【解析】小區垃圾沒人管,應該找物業管理委員會。24.√【解析】公共設施是為了方便大家的生活而設置的。它最怕有人破壞啦。如路燈最怕小朋友用彈弓或小石頭砸。25.×【解析】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是受法律保護的,所以我們不僅要遵守通信中的道德規范,還需要遵守通信中的法律法規。所以媽媽不可以隨意拆開我們的信件。26.√【解析】生活處處有規則,我們要自覺遵守規則,時刻遵守生活中的規則,做優秀的小學生。27.√【解析】由于私家車數量的增長,導致了環境污染以及交通擁堵等問題,我們可以乘坐公共汽車出行,這樣能減輕私家車數量的增長給環境帶來的污染,又能夠一定的程度上緩解交通擁堵問題。28.×【解析】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是受法律保護的,所以我們不僅要遵守通信中的道德規范,還需要遵守通信中的法律法規。雖然和朋友關系好,也不可以隨意翻看朋友的短信。29.√【解析】常言道,遠親不如近鄰,鄰里互助,生活和睦。我們可以和鄰居成為好朋友。30.√【解析】我們每個人都要愛護公共設施,破壞公共設施不僅是不道德的行為,也是違法行為,可能會導致刑事責任、行政責任和賠償責任。31.√【解析】隨著城市和人口的發展,現在城市人多、車多,交通堵塞已成為制約城市發展的突出問題,交通問題需要政府統籌規劃和每個市民的共同努力。32.√【解析】隨著輪船、汽車、飛機等交通工具的誕生,人們出行變得輕松起來,日行千里早已成為平常事。33.×【解析】爸爸的手機在桌子上放著,小明看爸爸的微信聊天記錄,這是不遵守通信規則的表現。34.√【解析】維護公共秩序,共建有序生活,需要我們從規范自己的行為做起。參觀博物館時,我們要保持安靜,不可以隨意觸碰各種展品。35.×【解析】本題旨在考查鄰里相處之道。與鄰居相處,我們應該相互理解、相互包容。但是如果自家受到了傷害,也應該尋找方法去溝通。鄰居家的鴨子沒有看管好,跑到亮亮稻田破壞了秧苗,亮亮應該及時告訴鄰居,而不是去打鴨子。故答案為:×36.√【解析】生活中處處有愛心。關心、幫助別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繼承并弘揚。37.×【解析】爬犁和竹筏屬于傳統交通工具,而輪船和轎車則屬于現代交通工具。38.√【解析】生活中處處有愛心。我們都得到過別人的關心、幫助,我們也應該關心、幫助別人,做愛心的傳遞者。39.√【解析】快速發展的交通,極大地方便了人們的生活,讓我們出行能夠有更多的交通工具選擇,也能夠縮短出行時間;但是交通發展帶來的一些問題,也應引起我們的關注,比如環境污染。綠色環保,人人有責。為了針對交通發展帶來的問題,各地都出臺了很多措施。比如提倡盡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這樣做既能減輕私家車數量的增長給環境帶來的污染,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交通擁堵問題。40.×【解析】在公共場所供大家使用的設施,稱為“公共設施”。公共設施是為了方便大家的生活而設置的。我們除了要愛護家里的東西,也要愛護公共設施。41.√【解析】在公共場所供大家使用的設施,稱為“公共設施”。公共設施是為了方便大家的生活而設置的。小區的健身器械經常被人用來晾曬衣服,侵犯了他人的公共權益,應該請物管協助解決。42.×【解析】公共設施與我們每個人都有關,我們要善待公共設施。小區的墻上貼滿了小廣告,這是在破壞公共設施,見到這個情況,我們應該主動去刮掉上面的小廣告。43.√【解析】遠親不如近鄰。在我們需要幫助的時候,鄰居們常常會伸出援助之手。鄰里互助,生活和睦。為增進鄰里友誼,我們應該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有次鄰居王奶奶生病了,媽媽買菜時順便幫王奶奶買了一些,這是鄰里間溫暖的表現。44.√【解析】幫助別人也需要智慧,也要懂得尊重別人的自尊心。關心和幫助他人也是一門學問,需要我們不斷地學習。要以平等的態度對待需要幫助的人,在幫助他人時要尊重他人的隱私和意愿,了解他人的需要,以友善與熱誠的態度幫助他人。45.×【解析】生活中處處有規則,在學校要遵守規則,在家中也有規則。每種規則都有它的作用,遵守規則才能維護正常的生活秩序。所以在學校要遵守公共秩序,在自家小區也需要遵守公共秩序。46.×【解析】隨著科技的發展,輪船、汽車、飛機等交通工具的誕生,極大地改變了人們的出行方式,使得出行變得更加便捷和多樣化。日行千里早已成為平常事。47.×【解析】測驗時一道題難住了我,正好可以看到同桌的答案,我要誠實,不會去看同桌的答案,要考出自己的成績。48.×【解析】公園里的椅子是公共設施,我們要愛護公共設施,沒有人來時,我們也不能在公園的椅子上躺一會兒。49.√【解析】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個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各自特點。小青和小月是雙胞胎,她們都喜歡跳舞,雖然她們長相相同,愛好相同,但她們肯定也有不同之處。50.×【解析】本題旨在考查學生對于通信方式的理解。通信就是信息的傳遞。自從有了人,就有了信息傳遞的需要。古代的烽火臺是古代用于點燃煙火、傳遞重要信息的高臺。故題干錯誤。故答案為:×51.×【解析】輪船通常是在海上行駛,飛機通常在天空上飛行。52.×【解析】我們喜歡和自己情投意合的人交朋友,這是人之常情。但是我們身邊的每個人都是不同的,學會和“不同”的人相處是我們必須具備的本領。和“不同”的同學打交道是一門學問,可取的好經驗有:可以分工合作,可以相互學習,可以尋找到共同點。所以,我們不能只和性格一樣的人交朋友,還要學會和“不同”的人相處。故題干錯誤。53.×【解析】政府修建的公共設施與我們每個人都息息相關,公共設施要靠大家來維護。我們要遵守公共秩序,愛護文化遺產,不亂涂亂畫,做到文明旅游。小明的做法是不文明的。54.√【解析】誠實守信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我們的做人之本。我們的成長需要誠實的品質來陪伴,我們從小就應該養成誠實守信的好習慣。任何時候都要誠實,不能說謊。55.√【解析】本題旨在考查學生對于環保的了解。少開車,多坐公共汽車,就是在為環保做貢獻,表述正確。因為燃油車在行駛中會排放二氧化碳等大量氣體,對空氣造成污染,所以少開車就是在為環保做貢獻。故答案為:√56.√【解析】規則在社會生活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它既對人的行為進行了約束,同時也為大家提供了服務。57.×【解析】本題旨在考查交通發展帶來的問題該如何解決。快速發展的交通,極大地方便了我們的生活,但也給我們帶來了一些問題。為了緩解交通所帶來的擁堵及污染問題,我們可以盡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故表述錯誤。故答案為:×58.×【解析】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是受法律保護的。我們不僅要遵守通信中的道德規范,還要遵守通信方面的法律法規。家里親人的信件也是隱私,不能隨意看。59.√【解析】新衣服被同學踢來的球弄臟了,別人也不是故意的,要寬容、原諒別人。60.√【解析】在生產和生活中,人們主要選擇現代交通運輸方式。但是在一些地區,至今仍然沿用著傳統的交通方式。不同的地理環境對交通方式產生一定影響。我國幅員遼闊,地形多樣,很多地方有當地獨特的交通方式,滿足了人們不同的需求,比如北方的馬拉爬犁,南方的竹筏等。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