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六年級科學下冊期末備考真題分類匯編(云南地區)專題03 綜合題1.(23-24六年級下·云南玉溪·期末)廚房里的科學。檸檬汁 檸檬汽水把檸檬切開榨成汁,加少量的水,配成一杯檸檬汁。 一杯水中,加少量的糖、檸檬酸和一小勺小蘇打,做成的飲料會冒氣泡,就是檸檬汽水了。(1)制作檸檬汁產生的變化屬于( ) 變化。A.物理 B.化學 C.物理、化學(2)制作檸檬汽水屬于( ) 變化。A.物理 B.化學 C.其他(3)在馬鈴薯的切面上滴一滴碘酒,切面會變成藍紫色,隨后在切面上滴檸檬汁,原來產生的顏色消失了,說法合理的是( )。A.發生了化學變化 B.發生了物理變化 C.被檸檬汁沖洗了(4)切過檸檬的鐵制刀具忘記清洗,第二天刀具生銹了,原因是( )。A.檸檬上的水和空氣的共同作用B.空氣C.檸檬上有水(5)吃飯時,反復咀嚼米飯,米飯在口腔中的味道變化是( )。A.無味——甜味——苦味B.無味——甜味——無味C.甜味——無味——甜味2.(23-24六年級下·云南玉溪·期末)建立模型是工程設計中的重要環節,工程師通常通過建立模型來測試他們的設計。利用塔臺的建造、設計、制作、測試和評估改進的知識回答下列問題。(1)許多塔臺的設計用了三角形,主要是為了( )。A.更加牢固 B.更加美觀 C.節省材料(2)下列塔臺模型中,圖( )是底托抗震型。A. B. C.(3)塔臺模型高度是( )的距離。A.側面棱長 B.底面到頂面 C.底面到護欄(4)塔臺達到了規定高度,但在承重測試中塔臺被兩本科學課本壓塌了,不可能導致這種情況出現的原因是( )。A.塔臺底座高度不一,導致受力不勻B.底座太重C.塔身結構單一,承重能力不強(5)測試塔臺模型的抗風能力時,在2級風力下,塔臺模型搖晃、傾斜,此項測試的評價結果應記( ) 分。A.3 B.2 C.13.(23-24六年級下·云南玉溪·期末)5月22日是“國際生物多樣性日”。2021年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大會將于10月11日至24日在中國云南昆明舉行。云南某小學生物興趣小組,積極參與學校舉辦的生物多樣性保護活動。對當地鳥類資源減少的原因進行了調查。數據如下:外來物種占10%;偷獵占30%;棲息地被破壞占50%;其他原因占10%。(1)鳥類多樣性面臨的最主要的威脅來自( )。A.外來物種 B.偷獵 C.棲息地被破壞(2)偷獵造成當地鳥類的品種和數量大大減少,從而影響了當地( )的多樣性。A.生態系統 B.生物種類 C.生物遺傳(3)下列人類行為中,會導致生物多樣性銳減的是( )。A.隨意引進外來物種 B.植樹造林 C.杜絕濫捕濫獵(4)保護生物多樣性最為有效的措施是( )。A.建立更多的動物園和植物園供人觀賞B.建立自然保護區C.生物領養制度,從制度和法律上對生物做出保護4.(23-24六年級下·云南玉溪·期末)人類自古以來向往和探索宇宙。古人建立了觀測、記錄和研究天象的場所一天文臺。 1609 年伽利略創制了望遠鏡。1969年7月,美國的“阿波羅11號”飛船成功在月球上著陸,人類的腳印第一次印在了月球的表面。2004年中國開始實施月球探測工程。2016年3月8日國務院批復,每年的4月24日設立為“中國航天日”。2019年實現了人類探測器首次在月球背面軟著陸。2020年實現我國首次地外天體采樣返回,帶回約2千克重的月球土壤樣品。2021年5月15日,我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成功著陸于火星,同月22日“祝融號”火星車駛離著陸平臺,開始巡視探測。中國邁入了探索太陽系、探索浩瀚宇宙的新篇章。(1)2021年5月22日,( )火星車安全駛離著陸平臺到達火星表面,開始巡視探測。A.嫦娥號 B.機遇號 C.祝融號(2)迄今為止,人類唯一登陸過的地球以外的天體是( ) 。A.火星 B.月球 C.金星(3)太陽系有八顆行星,觀察下圖中八顆行星的基本數據表,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八顆行星的基本數據表行星 與太陽的平均距離(萬千米) 赤道直徑(千米)水星 5800 4878金星 10800 12104地球 15000 12756火星 22800 6787木星 77800 142800土星 142700 120000天王星 287000 51200海王星 449600 48600A.八顆行星中體積最大的是土星B.八顆行星中距離太陽最近的是水星C.八顆行星中距離地球最近的是火星(4)人類探索宇宙的歷史,時間順序正確的是( )A.古人觀月→人類首次登月→望遠鏡的發明→天問計劃B.古人觀月→天向計劃→人類首次登月→望遠鏡的發明C.古人觀月→望遠鏡的發明→人類首次登月→天問計劃(5)“中國首個航天日”是( )。A.2016年4月24日B.2021 年5月15日C.2016年3月8日(6)浩瀚的宇宙無邊無際,它包括( )。A.銀河系+太陽系B.銀河系+仙女座星系C.銀河系+河外星系5.(23-24六年級下·云南大理·期末)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白虎是大型哺乳動物,貓科豹屬,孟加拉虎的白色變異品種。聽覺、嗅覺靈敏,力大兇猛,夜間捕食。白虎不是因為得了白化病,缺乏色素形成的白化體。而是因為基因改變,經過長期的自然選擇,才長成了這種奇異的毛色。白虎的眼睛是藍色的,不是真正的白虎體所見的紅色。而且白虎身上的條紋是深灰色的,而不呈黑色,灰白相間。不過白虎在威武、獨立性、生活習性還有力量這些方面和其他正常毛色的虎幾乎沒有任何區別。(1)白虎是屬于 動物,它是孟加拉虎的 品種,由于基因的改變,白虎的毛色 (選填“可以”或“不可以”)遺傳給后代。(2)白虎的捕食本能是從親代 (選填“遺傳”或“變異”)來的。(3)正是因為有了 ,自然界才出現了多種多樣的動物。6.(23-24六年級下·云南大理·期末)模擬日食的形成過程,并根據題意回答下列問題。(1)如圖①所示,將三張卡紙剪成三個大小不同的圓片,③號圓片比較大代表 ,①號圓片稍大代表 ,②號圓片最小代表 。(2)將三個圓片分別固定在不同的支架上,支架可以用筷子和橡皮泥制成,擺放時要保證三個圓片的中心在 。(3)在地球紙片上打一個觀察孔觀察,當月球離地球較近時,通過地球上的小孔,只能看見 ,看不見 ;當月球離地球較遠時(如圖②),通過地球上的小孔,可以看到 。(4)從以上實驗可知,當月球運行到太陽和地球之間,月球就會擋住太陽射向地球的光,在地球上處于影子中的人只能看到太陽的一部分或全部看不到,于是就發生了 現象。7.(23-24六年級下·云南大理·期末)如圖是我們收集的一些塔的圖片,觀察塔的結構特點,回答下列問題。東方明珠塔中原福塔廣州塔(1)觀察三種塔發現,塔底基座 (選填“大”或“小”),漸漸地越往上越 ,越往上用料越 。其中鐵塔具有 (選填“四邊形”或“三角形”)結構,底面大,下面 (選填“輕”或“重”),風阻 (選填“大”或“小”)等特點。(2)若要建造一座塔臺,其過程包括:明確任務→ →建造(模型)→測試→ →改進。8.(23-24六年級下·云南昆明·期末)項目四:物質的變化。(1)下列廚房里的變化,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①咀嚼米飯 ②蝦被煮熟 ③食鹽溶解 ④水燒開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2)小明在涼拌紫甘藍時,加入了一些白醋,發現紫甘藍變成了( )。A.綠色 B.黃色 C.粉紅色(3)下列與“小蘇打和白醋混合”的變化屬于同一類的是( )。A.小蘇打和水混合 B.白糖和水混合 C.鐵生銹(4)下列物質的變化中,會產生氣體的是( )。A.在食鹽中滴入白醋 B.白醋浸泡雞蛋殼 C.在小蘇打中滴入水(5)下列有關生命體中的化學變化,錯誤的是( )。A.人體的情緒變化與化學變化有關B.植物的生長過程中要經歷化學變化C.食物本身具有能量,不需要經過化學變化就能被人體所吸收9.(23-24六年級下·云南昆明·期末)項目三:探索宇宙。自2004年起,中國開始實施月球探測工程,2019年實現了人類探測器首次在月球背面軟著陸。2020年實現我國首次地外天體采樣返回,帶回約2千克重的月球土壤樣品。2024年6月4日,嫦娥六號完成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樣和起飛,嫦娥六號攜帶的五星紅旗在月球背面成功展開,這是中國首次在月球背面獨立動態展示國旗。(1)人類探索月球的方式是多樣的。以下方式中,最精細的探測方式是( )。A.利用望遠鏡進行觀察 B.在天文臺進行觀察 C.發射飛行器探測(2)2024年6月4日,我國的( )攜帶月球樣品自月球背面起飛,隨后成功進入預定環月軌道。A.嫦娥六號 B.玉兔二號 C.神舟六號(3)科學小組為了了解日食形成的原因,如圖所示,他們用( )的方法。A.對比實驗 B.演示實驗 C.模擬實驗(4)除了觀察月球,人們還觀察星星。在觀星過程中,看到的銀河系大約由2000億到4000億顆恒星組成,直徑約10萬光年。“光年”是用來計量( )的單位。A.速度 B.距離 C.時間(5)下列有關宇宙的說法錯誤的是( )。A.宇宙中每時每刻都有許多恒星在誕生,也有許多恒星在消亡B.宇宙誕生于上百億年前的一次大爆炸,目前宇宙還處于膨脹之中C.目前人類的探測器已經探測到宇宙的邊緣10.(23-24六年級下·云南昆明·期末)項目二:保護生物多樣性。5月22日是“國際生物多樣性日”。學校組織生物多樣性保護活動,帶領科學小組一起到西山公園,用科學課上學過的方法,對西山公園部分區域的生物進行了觀察研究。(1)小明在公園入口處刷門票入園。他想,能否升級為刷險認證入園呢?支持小明這一想法的理由是( )。A.每個人的相貌都是唯一的 B.每個人的臉型都是唯一的 C.每個人的體溫都是唯一的(2)科學小組在西山公園開展的這項科學活動,屬于( )。A.實驗 B.訪問 C.調查(3)科學小組在西山公園觀察生物時,不會見到( )。A.螞蟻 B.玉蘭花 C.鯊魚(4)中途休息,科學小組成員在路邊巖層中發現了很多貝類化石,并提出了一些觀點,其中不夠科學嚴謹的是( )。A.通過貝類化石提供的古代生物信息,可以推測當年的生活環境B.這些貝類化石是人們搬運上去的C.借助巖層中的化石,可以研究古代生物的多樣性(5)下列關于保護生物多樣性的觀念,正確的是( )。A.生物多樣性的消失對人類不會產生威脅B.與人類沒有直接關系的生物也應保護C.我們可以隨意獵殺保護動物的天敵11.(23-24六年級下·云南昆明·期末)項目一:中國工程。隨著我國近些年的科學發展,中國以一種勢不可擋的速度,在各個領域實現了超前技術的突破,FAST天眼工程、全球首顆量子衛星的發射、中國高鐵、港珠澳大橋、中國空間站的建立等,都證實了我國上能飛天,下能通地入海的超高本領。(1)“中國天眼”的總工程師是( )。A.鐘南山 B.詹天佑 C.南仁東(2)中國高鐵的動力主要來源是( )。A.電能 B.天然氣 C.煤(3)港珠澳大橋的建造曾面臨限制和挑戰:橋梁和隧道需要用島嶼連接,但這片海域上沒有任何可用的島嶼。解決的辦法是( )。A.修建海底隧道和跨海大橋 B.修建人工島 C.用圓鋼筒圍島(4)工程無論大小都要經歷相似的建設過程,依據工程建設的流程,應該如何進行?將下列選項填在圖中。(填序號)①實施建設 ②在限制條件下進行設計 ③明確一個要解決的問題④制作一個模型(畫或寫解決方案) ⑤測試這個模型,評估并改進12.(23-24六年級下·云南昆明·期末)塔臺的研究。要求:塔臺高60厘米,能承受一定的重量和風力,具有一定的抗震能力,還要盡量節省材料。下表是3個小組塔臺模型測試結果,請仔細閱讀并分析。小組 設計方策 塔高(cm) 頂端承重 抗風能力 抗震能力 材料成本 分工合作 美觀1組 3分 65 7本書 三級 三級 16元 3分 3分2組 2分 60 3本書 二級 一級 9元 3分 2分3組 2分 50 5本書 一級 三級 7元 3分 2分(1)第3小組在制作塔臺模型過程中,發現吸管數量不足,向第2小組借了5根吸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5根吸管可以忽略,不用計算材料成本B.需要在第2組增加5根吸管的成本C.需要在第3組增加5根吸管的成本(2)塔臺模型建造過程中,同學們遇到了以下問題:①塔臺抗風能力弱②吸管用量過多導致成本過高,材料浪費③塔臺設計抗震能力不過關,結構不是很穩固請你結合所學,選擇其中一個問題進行改進。我選擇 (填序號),改進方法: 。13.(23-24六年級下·云南昆明·期末)根據材料和所學知識,回答問題。滇金絲猴是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僅分布在中國川滇藏三省區交界處,喜馬拉雅山南緣橫斷山系的云嶺山脈中,瀾滄江和金沙江之間的一個狹小地域。它們體型稍大,擁有厚密的皮毛,尾巴相對較短但比較粗大。一般以竹筍、植物嫩葉和花苞等為食,雌猴兩年生一胎。(1)根據資料分析,滇金絲猴的生活棲息地最可能是( )。A.高寒原始森林中 B.厚厚草甸的草原中 C.濕熱的熱帶雨林中(2)滇金絲猴的繁殖方式是( )。A.卵生 B.胎生 C.無性繁殖(3)滇金絲猴的后代與親代在毛色上有些區別,這屬于生物( )。A.遺傳現象 B.變異現象 C.環境會改變身體形態(4)為了保護野生動物和生物的多樣性,我們的行動是:(至少寫兩條) 。14.(23-24六年級下·云南昆明·期末)日食,又稱為天狗食日。六一班的學生查閱資料,發現日食有以下三種類型,他們做了模擬實驗研究日食,請根據要求回答問題。(1)他們采用以下三張大小不同的卡紙分別模擬太陽、地球和月球,為了更好地觀察現象,需要在卡紙上打孔,那么這個小孔應打在( )。A. B. C.(2)在模擬實驗時,正確的擺放方式是( )。A. B. C.(3)當月球卡紙轉到離地球卡紙略遠的位置上時,最有可能觀察到的現象是上面的( )。A.甲圖 B.乙圖 C.丙圖(4)通過實驗知道:日食是 擋住了 的光。15.(23-24六年級下·云南昆明·期末)如圖,A、B兩地間是直線距離1000多米的山間峽谷,為改善兩地交通現狀,需要建造一座高架橋。現向社會招標,假如你是競標負責人,請根據所學知識回答問題:(1)在制作標書時,競標要點不包括( )。A.項目成本 B.項目安全性 C.標書制作的精美程度(2)在設計施工方案時,需要注意的問題是( )。A.繪制的草圖不用寫詳細參數B.要注意材料、跨度、高度和承載量等因素C.人員分工不緊急,可以不用提前計劃(3)如果橋身采用框架結構設計建造,下列設計圖最好的是( )。A. B. C.16.(23-24六年級下·云南昆明·期末)閱讀短文,回答下列問題。據長江日報2024年5月11日報道,作為著名魚類遺傳育種學家,40多年來,桂建芳院士與所在的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專家先后培育出異青銀鯽、“中科3號”“中科5號”等鯽魚優良品種,讓味美價廉的鯽魚“躍”上千家萬戶的餐桌。為了解決“吃鯽魚挑刺難”的問題,桂建芳團隊與華中農業大學水產學院的高澤霞教授合作、通過基因編輯技術,選育了“無刺”鯽魚,預計再過三四年就可上市。(1)鯽魚的繁殖方式是 。(填“胎生”或“卵生”)(2)從遺傳的角度看,有刺鯽魚是 ,無刺鯽魚是 。(填“親代”或“后代”)(3)閱讀短文發現,無刺鯽魚的產生采用的是 技術。17.(23-24六年級下·云南昆明·期末)生物的遺傳與變異。雜交水稻指選用兩個在遺傳上有一定差異,同時它們的優良性狀又能互補的水稻品種進行雜交,生產具有雜交優勢的第一代雜交種。雜交水稻被認為是解決整個世界饑餓問題的法寶。國際上把雜交水稻當作中國繼古代四大發明之后的“第五大發明”。(1)雜交水稻與普通水稻一樣,都有水稻特有的味道,這是因為 ;但是雜交水稻的畝產量卻比普通水稻高很多,這是因為 。(選填“遺傳”或“變異”)。(2)被譽為“雜交水稻之父”的科學家是( )。A.鐘南山 B.袁隆平 C.達爾文 D.孟德爾(3)水稻田里生活著一些動物,經過仔細觀察,我們發現大多數蝗蟲是綠色的,說明動物所具有的結構特征與它們所處地 相適應。(4)下列敘述中屬于遺傳的是( )。A.老虎生出了白色后代 B.松樹的葉子是針形的C.大熊貓生出了棕色后代 D.科學家培育出抗倒伏小麥(5)一些疾病也具有遺傳性,下列疾病一般不會遺傳的是( )。A.高血壓 B.糖尿病 C.高度近視 D.感冒(6)遺傳變異有些是有害的,有些是有益的,請寫出兩例人類利用植物或動物的遺傳和變異現象改善生活的事例: 、 。參考答案1.(1)A (2)B (3)A (4)A (5)B【分析】世界是由物質構成的,物質是在不斷地變化著的,物質的變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有些變化只改變了物質的狀態、形狀、大小等,沒有產生新的不同于原來的物質,我們把這類變化稱為物理變化;有些變化產生了新的物質,我們把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稱為化學變化。【解析】(1)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區別就是否產生新物質。把檸檬切開榨成汁,加少量的水,配成一杯檸檬汁。制作檸檬汁過程中并沒有產生新物質,所以其變化屬于物理變化。(2)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區別就是是否產生新物質。一杯水中,加少量的糖、檸檬酸和一小勺 小蘇打,做成的飲料會冒氣泡,說明產生了新物質,屬于化學變化。(3)在化學變化中,常常伴隨著發光發熱、改變顏色、產生氣體、產生沉淀等現象。物質發生變化伴隨的現象可以初步作為判斷是否發生化學反應的依據,但最終還要看變化過程中是否產生了新物質。在馬鈴薯的切面上滴一滴碘酒,切面會變成藍紫色,隨后在切面上滴檸檬汁,原來產生的顏色消失了,這都是化學變化。(4)鐵生銹的原因是空氣和水共同作用的結果。切過檸檬的鐵制刀具忘記清洗,第二天刀具生銹了,這是檸檬上的水和空氣的共同作用。(5)米飯中的淀粉在口腔中被唾液中的淀粉酶分解成麥芽糖,麥芽糖有甜味,所以咀嚼一段時間后會感覺到甜味。繼續咀嚼后,麥芽糖被進一步分解,甜味逐漸消失,因此味道變化是無味——甜味——無味。2.(1)A (2)C (3)B (4)B (5)C【解析】(1)三角形具有穩定性,有著穩固、堅定、耐壓的特點。所以設計塔臺時用了三角形,主要是為了更加牢固,三角形結構比四邊形結構更穩定。(2)塔臺的模型有圍欄防護型、底托抗震型、腳手架型、金字塔型等。底托抗震型的結構和特點:雖然整體結構沒有呈現出上小下大的形狀,但是底部設計了四個三角形組合結構,在保證穩定的基礎上融入抗震設計。所以C是底托抗震型。(3)塔臺模型的高度是指從桌面到塔臺模型平面的最高點和最低點的中間位置的高度,我們用卷尺來測試塔高檢測塔臺模型高度是否達標。(4)底座太重通常不會導致塔臺在承重測試中被壓塌,反而可能增加塔臺的穩定性。塔臺被壓塌的原因更可能是底座高度不一導致受力不勻或塔身結構單一承重能力不強。(5)在2級風力下塔臺模型搖晃、傾斜,說明其抗風能力較差,因此評價結果應計最低分1分。3.(1)C (2)B (3)A (4)B【分析】人類的生存和發展需要利用生物資源,但不合理地利用會造成生物多樣性的喪失。所以,造成地球上生物種類大大減少的主要原因是人類的破壞。【解析】(1)根據題干可知,鳥類多樣性面臨的最主要的威脅來自棲息地被破壞,占50%。(2)生物多樣性主要包括三個層次:物種多樣性、遺傳多樣性和生態系統多樣性。偷獵造成當地鳥類的品種和數量大大減少,從而影響了當地生物種類的多樣性。(3)隨意引進外來物種會破壞當地生態平衡,導致本地物種的生存受到威脅,從而導致生物多樣性銳減。植樹造林和杜絕濫捕濫獵都是有助于保護生物多樣性的行為。(4)保護珍稀動植物,有利于維護生態平衡,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建立自然保護區是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最有效的方法。4.(1)C (2)B (3)B (4)C (5)A (6)C【解析】(1)2021年5月22日“祝融號”火星車駛離著陸平臺,開始巡視探測。中國邁入了探索太陽系、探索浩瀚宇宙的新篇章。故選C。(2)1969年7月,美國的“阿波羅11號”飛船成功在月球上著陸,人類的腳印第一次印在了月球的表面。迄今為止,人類唯一登陸過的地球以外的天體是月球。故選B。(3)A.錯誤,八顆行星中體積最大的是木星。B.正確,八顆行星中距離太陽最近的是水星。C.錯誤,八顆行星中距離地球最近的是金星。(4)人類在探索宇宙方面的成就,太空技術的發展,如:人造地球衛星、太空望遠鏡、太空探測器、載人宇宙飛船等相繼出現。我國航天技術的發展,如: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的順利 發射,載人飛船、探月衛星發射成功等。人類探索宇宙的歷史,時間順序是古人觀月→望遠鏡的發明→人類首次登月→天問計劃。故選C。(5)2016年3月8日國務院批復,每年的4月24日設立為“中國航天日”。故選A。(6)浩瀚的宇宙無邊無際,它包括銀河系和河外星系。銀河系包括太陽系,而太陽系包括地球,而我們的地球是構成浩瀚宇宙的一分子。故選C。5.哺乳 變異 可以 遺傳 遺傳與變異【解析】(1)按照動物的分類,白虎屬于哺乳動物,它是孟加拉虎的變異品種,基因的改變是可以遺傳給后代的(2)動物的捕食本能是生存的基本條件,是一代一代遺傳下來的(3)正是有了生物學中的遺傳和變異,動物的特征會遺傳或者變異,由此產生多種多樣的生物6.太陽 地球 月球 一條直線 月球 太陽 月球沒有擋住整個太陽 日食【分析】當月球運動到太陽和地球中間,如果三者正好處于同一條直線時,月球就會擋住太陽射向地球的光,在地球上處于影子中的人,只能看到太陽的一部分或全部看不到,于是就發生了日食。【小題1】觀察中的模擬實驗裝置,用三個大小不同的圓紙片代表天體,其中最大圓紙片③代表太陽,最小的圓紙片②代表月球,中等的圓紙片①代表地球。【小題2】根據日食形成原理,模擬日食形成實驗中我們需要將三張紙片擺放在一條直線上,且月球在中間。【小題3】月球距離地球稍遠時,月球不能擋住整個太陽;月球距離地球稍近時,月球擋住了整個太陽,只能看到月球。【小題4】從以上實驗可知,當月球運行到太陽和地球之間,月球就會擋住太陽射向地球的光,在地球上處于影子中的人只能看到太陽的一部分或全部看不到,于是就發生了日食。7.大 小 少 三角形 重 小 設計 評估【分析】完成一項工程要經歷重要的工作階段,包括明確一個要解決的問題;在限制條件下進行設計;制作一個模型;測試這個模型,評估并改進;再重新設計建立模型,再測試,再改進完善。循環往復,直到設計達到各種限制條件的要求,才開始實施建設。在設計塔臺時,會考慮的因素有①實用性,②安全性,③成本,④人員分工,⑤設計對環境的影響,⑥抗風抗震能力等,這些因素都要考慮。【小題1】塔上小下大、上輕下重。越往上用料越少。像鐵塔這樣骨架式的構造叫作框架結構。三角形框架具有穩定性。這樣的鐵塔具有上小下大、上輕下重,風阻小的三角形的結構特征,因此非常堅固。【小題2】建造一座塔臺,其過程包括明確任務、設計、建造、測試、評估、改進。8.(1)A (2)C (3)C (4)B (5)C【分析】世界是由物質構成的,物質是在不斷地變化著的,物質的變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有些變化只改變了物質的狀態、形狀、大小等,沒有產生新的不同于原來的物質,我們把這類變化稱為物理變化;有些變化產生了新的物質,我們把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稱為化學變化。【解析】(1)世界是由物質構成的,物質是在不斷地變化著的。物質的變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區別就是否產生新物質。食鹽溶解、水燒開只是形態上發生了變化,并沒有產生新物質,屬于物理變化;咀嚼米飯、蝦被煮熟過程中產生了新物質,屬于化學變化。(2)紫甘藍試劑里有一種獨特的物質:花色素 ,它遇到堿會變成綠色,遇到酸會變成紅色。白醋是酸性物質,所以小明在涼拌紫甘藍時,加入了一些白醋,發現紫甘藍變成了粉紅色。(3)世界是由物質構成的,物質是在不斷地變化著的。物質的變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區別就是否產生新物質。小蘇打和水混合、白糖和水混合只是形態上發生了變化,并沒有產生新物質,屬于物理變化;小蘇打和白醋混合、鐵生銹過程中產生了新物質,屬于化學變化。(4)白醋浸泡雞蛋殼中,醋和雞蛋殼會發生化學變化,產生二氧化碳氣體。(5)A.人體的情緒變化與化學變化有關,正確;B.植物的生長過程中要經歷化學變化,正確;C.食物本身具有能量,不需要經過化學變化就能被人體所吸收,錯誤;我們人體中也會發生化學變化,比如食物的消化等。食物被我們吃進體內后,并不是像燃燒那么簡單地釋放出能量,而是需要經歷更復雜、更平穩的化學變化,才能轉化為身體所需的能量。9.(1)C (2)A (3)C (4)B (5)C【分析】人類對宇宙的認識過程,是一個從有限到無限的過程,宇宙里的許多奧秘在等著我們去探索。【解析】(1)人類探索月球的方式是多樣的,最精細的探測方式是發射飛行器探測,因為飛行器可以降落到月球上進行實地探測。(2)2024年6月4日,嫦娥六號完成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樣和起飛,嫦娥六號攜帶的五星紅旗在月球背面成功展開,這是中國首次在月球背面獨立動態展示國旗。(3)模擬實驗主要應用于難以直接用研究對象做實驗時,通過模仿實驗對象制作模型,或者模仿實驗的某些條件進行的實驗。了解日食形成的原因的實驗就是模擬實驗。(4)恒星之間的距離是一個天文數字,通常用光年作計量單位。光年是長度單位,就是光在真空中經歷1年所走的距離。(5)A.宇宙中每時每刻都有許多恒星在誕生,也有許多恒星在消亡,正確;B.宇宙誕生于上百億年前的一次大爆炸,目前宇宙還處于膨脹之中,正確;C.目前人類的探測器已經探測到宇宙的邊緣,錯誤;目前人類的探測器還沒有探測到宇宙的邊緣。10.(1)A (2)C (3)C (4)B (5)B【分析】生物的多樣性是人類生存與發展的基礎。保護生物多樣性就等于保護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基石,就是保護人類自身。我們要自覺行動保護人類生存環境和物質財富,使生物多樣性的持續利用與加快經濟發展有機結合,使地球成為人類安居樂業的美好家園。保護生物多樣性,有利于維護生態平衡,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解析】(1)生物的親代與子代之間,以及子代的個體之間在性狀上的差異,叫作變異;由于變異,每個人的相貌都是唯一的,所以能升級為刷臉認證入園。(2)科學探究的基本過程有提出問題,作出假設,制定計劃,實驗操作,得出結論,表達與交流六個步驟。科學小組在西山公園開展的這項科學活動,屬于調查,采用實地調查的方法。(3)棲息地類型多樣,有大有小,不同的生物往往生活在各自不同的生物環境里。鯊魚生活在深海中,所以在西山公園觀察生物時,不會見到鯊魚。(4)A.通過貝類化石提供的古代生物信息,可以推測當年的生活環境,正確;B.這些貝類化石是人們搬運上去的,錯誤;這些貝類化石是地殼運動后埋在山上的;C.借助巖層中的化石,可以研究古代生物的多樣性,正確。(5)A.生物多樣性的消失對人類不會產生威脅,錯誤;生物多樣性的消失對人類會產生巨大的威脅;B.與人類沒有直接關系的生物也應保護,正確;C.我們可以隨意獵殺保護動物的天敵,錯誤;這樣會破壞食物鏈,從而破壞生物多樣性。11.(1)C (2)A (3)B(4)【分析】工程是運用科學和技術進行設計,解決實際問題和制造產品的活動。大到“中國天眼”“神舟”飛船,小到體育場館、普通民房的建造都屬于工程。【解析】(1)“中國天眼”是目前世界上最大單口徑、最靈敏的射電望遠鏡。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今年9月在貴州建成投用,成為目前人類望向宇宙的最大眼睛。FAST建成后,能看到137億光年外的宇宙邊緣,將研究宇宙的起源、演化和未來。“中國天眼”的總工程師是南仁東。(2)中國高鐵的動力主要來源是電能。運行速度快、平穩安全、方便快捷是中國高鐵的特點。(3)工程設計要面臨的限制條件包括時間、費用、可用材料、環境、抵抗自然界的破壞能力等,港珠澳大橋的設計建造更是如此。橋梁和隧道需要用島嶼連接,但這片海域上沒有任何可用的島嶼,采用修建人工島的方法解決。(4)工程建設的步驟:明確一個要解決的問題;在限制條件下進行設計;制作一個模型(畫或寫解決方案);測試這個模型、評估并改進;實施建設。12.(1)C (2) ① 底部需要加重,并重新調整結構,讓底部更大【分析】建立模型是工程設計中的重要環節,工程師常通過建立模型來測試他們的設計。制作塔臺模型的一般流程是明確要求、設計方案、制作模型、測試模型、評估改進。【解析】(1)A.5根吸管可以忽略,不用計算材料成本,錯誤;5根吸管也要計算到材料成本;B.需要在第2組增加5根吸管的成本,錯誤;應該將5根吸管的成本增加第3組;C.需要在第3組增加5根吸管的成本,正確。(2)①塔臺抗風能力弱,可以加重加大底部,并重新調整結構,設計成框架結構;②吸管用量過多導致成本過高,材料浪費,可以采用三角形結構,減少吸管數量;③塔臺設計抗震能力不過關,結構不是很穩固,可以加大底部面積或加重底座重量來抗震。13.(1)A (2)B (3)B (4)愛護動植物;不購買野生動物制品;不亂扔垃圾。【解析】(1)由資料可知,滇金絲猴的生活棲息地最可能中國川滇藏三省區交界處,喜馬拉雅山南緣橫斷山系的云嶺山脈中,這里的生活棲息地是高寒原始森林。故選A。(2)滇金絲猴是由母體直接生下胎兒,用乳汁喂養,這種動物的繁殖方式叫胎生。胎生動物一般都用哺乳的方法喂養它們的后代。(3)動物后代和親代非常相似,這種現象叫遺傳;動物后代和親代之間也會有一些細微的不同,這種現象叫變異。滇金絲猴后代與親代之間毛色的差異,體現了變異的現象。(4)為了保護野生動物和生物的多樣性,我們可以采取以下行動參與實際保護行動:積極參與學校或社區組織的環保活動,比如植樹造林、清理河流垃圾;參與動物保護宣傳可以通過畫畫、寫信等方式參與到動物保護的宣傳中去,比如繪制保護野生動物的海報;不亂扔垃圾,為動植物創造更好的生存環境,不購買野生動物制品等。14.(1)B (2)C (3)B (4) 月球 太陽【分析】當月球運動到太陽和地球中間,如果三者正好處于同一條直線時,月球就會擋住太陽射向地球的光,在地球上處于影子中的人,只能看到太陽的一部分或全部看不到,于是就發生了日食。日食分日全食,日偏食,日環食。【小題1】當月球轉到地球和太陽之間,并且三者在同一直線上時,月球就擋住了射向地球的太陽光,形成日食。最大的紙片代表太陽,最小的紙片代表月球,有觀察孔的紙片應該是中等大小代表地球,故選B。【小題2】根據日食形成原理,模擬日食形成實驗中我們需要將三張紙片擺放在一條直線上,且月球在中間,故選C。【小題3】月球卡紙轉到離地球卡紙略遠的位置上時,月球不能完全遮住太陽會出現日環食,故選B。【小題4】月球在繞地球運動的同時,也被地球攜帶著繞太陽公轉,當月球運行到太陽和地球之間,而且三者剛好(或接近于)成一條直線時,月球擋住了太陽的光,于是形成了日食。15.(1)C (2)B (3)C【分析】工程是為了滿足我們的需要設計和使用技術,解決實際問題和制造產品的活動。大到“中國天眼”“神舟”飛船,小到體育場館、普通民房的建造都屬于工程。【小題1】在制作標書時,需要包括項目使用材料、項目成本、項目安全性等方面,不包括標書制作的精美程度,故選C。【小題2】在設計施工方案時,需要注意的問題是要注意材料、跨度、高度和承載量等因素,要保證工程的順利進行設計圖就必須詳細,也需要提前計劃,故選B。【小題3】通常,結構由支架構成,三角形支架最穩固、結實,所用材料也最少。不穩定的結構,可以通過架梁的方式增加其三角形結構,使它變得穩定,故選C。16.(1)卵生 (2) 親代 后代 (3)基因編輯【解析】(1)鯽魚是先產卵,再由卵孵化成鯽魚,這種繁殖方式叫卵生,魚類、鳥類、昆蟲都是用卵生的方式繁殖后代。(2)有刺鯽魚與無刺鯽魚是一對相對性狀,有刺鯽魚是顯性性狀,無刺鯽魚是隱性性狀。從遺傳的角度看,有刺鯽魚是親代,無刺鯽魚是后代。(3)由資料可知:桂建芳團隊與華中農業大學水產學院的高澤霞教授合作、通過基因編輯技術,選育了“無刺”鯽魚。因此無刺鯽魚的產生采用的是基因編輯技術。17.(1) 遺傳 變異 (2)B (3)環境 (4)B (5)D (6) 雜交水稻 抗倒伏小麥【分析】遺傳與變異,是生物界不斷地普遍發生的現象,也是物種形成和生物進化的基礎。【解析】(1)生物的形態特征或生理特征傳給后代的現象叫作遺傳。生物的親代與子代之間以及子代的不同個體之間在形態特征或生理特性上的差異,叫作變異。雜交水稻與普通水稻一樣,都有水稻特有的味道,這是因為遺傳;但是雜交水稻的畝產量比普通水稻高很多,這是因為變異。(2)被譽為“雜交水稻之父”的科學家是袁隆平,他經過多年選育培育雜交水稻新品種,使糧食產量大幅度提高,解決了世界農業科研難題。故選B。(3)昆蟲類動物的主要特征:身體分為頭、胸、腹三部分,頭上有觸角、眼、口器等,胸部有三對足,一般卵生。水稻田里還生活著一些動物,其中蝗蟲具有身體分為頭、胸、腹,有三對足等特點,我判斷它是昆蟲。仔細觀察,發現稻田里的大多數蝗蟲是綠色的,說明動物所具有的結構特征與它們的環境相適應。(4)子女總是與父母保持著某些相似的特征,這種現象就是遺傳。同時也存在某些差異,有的甚至還十分明顯這種現象叫變異。老虎生出了白色后代、大熊貓生出了棕色后代、科學家培育出抗倒伏小麥屬于變異,松樹的葉子是針形的屬于遺傳。故選B。(5)高血壓、糖尿病、高度近視都有可能遺傳給后代,感冒一般不會遺傳。故選D。(6)遺傳變異有些是有害的,有些是有益的,人類利用植物或動物的遺傳和變異現象改善生活的事例:比如雜交水稻和抗倒伏小麥。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