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浙江省紹興諸暨市浣東初中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下學期3月月考科學試題1.(2025八下·諸暨月考)模型常常可以幫助人們認識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觀察到的復雜事物,仔細觀察四幅圖片,不屬于模型的是( )A.甲烷分子B.浙江省疾控中心標識C.原子結構D.歐姆定律【答案】B【知識點】模型與符號【解析】【分析】符號:能簡單明了的表示事物,還可避免事物外形不同、表達的語言文字不同而引起的混亂。模型:可以幫助人們認識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觀察到的或復雜的事物,可以是一幅圖、一張表、或計算機圖像、可以是一個復雜的對象或過程的示意,例如計算公式、電路圖等。【解答】A、該圖示是甲烷分子模型,故A不符合題意;B、該圖示是浙江省疾控中心標識,屬于符號,不屬于模型,故B符合題意;C、該圖示是原子結構模型,故C不符合題意;D、歐姆定律圖像屬于模型,故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2.(2025八下·諸暨月考)如圖所示兩個外形相同的鋼棒A、B相互吸引則A.A棒一定有磁性 B.A棒一定沒有磁性C.B棒不一定有磁性 D.B棒一定是有磁性的【答案】D【知識點】磁體、磁極、磁化;磁極間的相互作用【解析】【分析】條形磁鐵磁極在兩端,磁性兩端強,中間弱。【解答】如圖所示,A、B相互吸引,而A中間要么無磁性,要么磁性很弱,所以只能是B為有磁性,A可能有磁性,也可能無磁性。故答案為:D。3.(2025八下·諸暨月考)人類對原子結構的認識經歷了一個相當長的時期.以下是科學家曾提出的原子結構模型(如圖所示),其中符合原子結構模型建立先后順序的是(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①→③→② D.③→①→②【答案】B【知識點】原子的構成【解析】【分析】根據有關原子結構的科學發展史分析。【解答】根據題意可知, 原子結構模型建立先后順序為:③1904年湯姆生提出了葡萄干面包原子模型;②1911 年盧瑟福提出原子結構行星模型;①沿1913年波爾提出軌道式原子模型。故選B。4.(2025八下·諸暨月考)下圖表示的是條形磁鐵從S極到N極磁性強弱變化情況的圖象,其中正確的是A. B.C. D.【答案】D【知識點】磁體、磁極、磁化【解析】【分析】根據條形磁鐵磁性兩端強、中間弱進行判斷。【解答】磁體上磁性最強的部分叫磁極,條形磁體的兩個磁極在它的兩端,而中間磁性最弱。所以從N極到S極的過程中,磁性會先由強變弱然后再由弱變強。從四個選項的圖示來看,選項D的圖象能正確的反映從N極到S極磁性強弱變化情況。故答案為:D。5.(2025八下·諸暨月考)如圖,閉合開關S后,小磁針處于靜止狀態,通電螺線管的磁感線方向如圖中箭頭所示,那么( )A.a端是電源正極,e端是小磁針的N極B.b端是電源負極,f端是小磁針的S極C.a端是電源正極,c端是通電螺線管的S極D.b端是電源負極,d端是通電螺線管的S極【答案】D【知識點】磁極間的相互作用;右手螺旋定則;通電螺線管的極性和電流方向的判斷【解析】【分析】根據磁鐵周圍的磁感線從N極出發、回到S極判斷通電螺線管的磁極,再根據右手螺旋定則判斷電源正負極,根據同名磁極相互排斥,異名磁極相互吸引判斷小磁針的磁極。【解答】在磁體周圍,磁感線從磁體的N極出發,回到S極,因此c端是通電螺線管的N極,d端是通電螺線管的S極;同名磁極互相排斥,異名磁極互相吸弓,因此e端是小磁針的S極,f端是小磁針的N極根據安培定則可知,電流從通電螺線管的左側流入,右側流出,因此a端是電源正極,b端是電源負極。 故C符合題意,AB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6.(2025八下·諸暨月考)如圖為水位報警裝置原理圖,其中 A、B 為兩個金屬桿。當水位達到或超過警戒線時, 綠燈、紅燈和電鈴的工作狀態分別是( )A.綠燈亮、紅燈不亮,電鈴不響 B.綠燈亮、紅燈亮,電鈴響C.綠燈不亮、紅燈亮,電鈴不響 D.綠燈不亮、紅燈亮,電鈴響【答案】D【知識點】電磁繼電器的組成、原理和特點【解析】【分析】水是導體,水位上漲,將AB接通,電路中產生電流,電磁鐵具有磁性,吸引銜鐵,動觸點將與C接觸,紅燈及電鈴所在電路被接通。【解答】當水位到達或超過警戒水位時,控制電路接通。電路中有了電流,電磁鐵有磁性,吸引銜鐵,使動觸點與左邊的靜觸點接觸,與右邊的觸點分開,導致了綠燈所在的電路斷開,綠燈滅。紅燈與電鈴并聯的電路接通,導致紅燈亮電鈴響,從而報警。故ABC不符合題意,D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7.(2025八下·諸暨月考)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有金屬外殼的用電器應使用三孔插座B.磁場中某點的磁場方向是由放在該點的小磁針靜止時N極指向決定的C.電磁繼電器是遠距離自動控制與操作,利用低電壓、弱電流控制高電壓、強電流D.家庭電路中保險絲斷了不能用銅絲來代替是因為銅絲熔點高【答案】B【知識點】磁場和磁感線;電磁繼電器的組成、原理和特點;熔斷器的作用及保險絲的選擇方法;插座的構造與工作方式【解析】【分析】(1)三孔插座上中間的孔與大地相連,可以防止外殼漏電時發生觸電事故;(2)根據磁場方向的規定分析;(3)根據電磁繼電器的定義分析;(4)保險絲的特點是電阻率大,熔點低,保證在發生電路故障時迅速熔斷自己,保護用電安全。【解答】A.有金屬外殼的用電器應使用三孔插座,防止發生觸電,故A正確不合題意;B.磁場中某點的磁場方向是一定的,只是由放在該點的小磁針靜止時N極指向來反映,并不由它來決定,故B錯誤符合題意;C.電磁繼電器是遠距離自動控制與操作,利用低電壓、弱電流控制高電壓、強電流 ,故C正確不合題意;D.家庭電路中保險絲斷了不能用銅絲來代替是因為銅絲熔點高,發生事故時不會熔斷保護電路安全,故D正確不合題意。故選B。8.(2025八下·諸暨月考)為了取出某一較深縫隙中的鐵釘,小科想到了以下方案,其中不可行的是( )A. B.C. D.【答案】D【知識點】磁體、磁極、磁化;磁極間的相互作用【解析】【分析】能被磁化的物質:鐵、鈷、鎳。【解答】鐵棒是磁性材料,可以被磁化;銅棒不是磁性材料,它不能被磁化,所以方法不能取出鐵釘,故D符合題意,ABC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9.(2025八下·諸暨月考)鈉原子與鈉離子相比,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核外電子數相同 B.核內中子數不同C.電性相同 D.屬于同一種元素【答案】D【知識點】原子的構成;元素的概念【解析】【分析】原子通過得失電子轉化為離子,得到電子轉化為陰離子,失去電子轉化為陽離子,這個過程中質子數不變,可知元素種類不變。【解答】A、Na+是鈉原子失去一個電子后形成的微粒,核外電子數比鈉原子少了一個電子,故A錯誤;B、Na+是鈉原子失去一個電子后形成的最外層有8個電子的穩定結構,只是電子發生了改變,核內中子數不變,故B錯誤;C、每個Na+帶一個單位的正電荷,而鈉原子不顯電性,故C錯誤;D、由上分析可知Na+比Na少一個電子,但質子數不變,所以屬于同種元素,故D正確。故答案為:D。10.(2025八下·諸暨月考)下列關于安全用電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圖甲,站在地上的人觸摸火線,會發生觸電事故B.圖乙,保險絲熔斷后,換用一根比原來粗得多的保險絲,使之不容易斷C.圖丙,使用冰箱時應將冰箱的金屬外殼接地D.圖丁,使用試電筆時手要接觸筆尾的金屬體【答案】B【知識點】測電筆的使用;熔斷器的作用及保險絲的選擇方法;觸電危害及常見的觸電類型與預防【解析】【分析】保險絲在電路中電流過大時熔斷,切斷電路,起到保護電路的作用,所以保險絲應選擇電阻大、熔點低的材料制成。【解答】A、站在地上的人觸摸火線,電流從火線經人體流向大地,會發生觸電事故,故A正確,不符合題意;B、過粗的保險絲,其電阻太小,需要較大的電流才能熔斷,若在規定值內不能熔斷,就不能起到保護電路的作用,故B錯誤,符合題意;C、使用冰箱時應將冰箱的金屬外殼接地,以防止因金屬外殼漏電而發生觸電事故,故C正確,不符合題意;D、使用試電筆時手要接觸筆尾的金屬體,不能接觸筆尖的金屬體,故D正確,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11.(2025八下·諸暨月考)科學家們制造出了含4個氧原子的新型“氧分子”,而一個氧氣分子是由2個氧原子構成的。針對以上事實,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A.一個新型“氧分子”由2個氧氣分子構成B.氧氣分子與新型“氧分子”的化學性質不同C.新型“氧分子”與氧氣分子都是由氧原子構成的D.每個新型“氧分子”與每個氧氣分子含有氧原子個數不同【答案】A【知識點】分子和原子的區別和聯系【解析】【分析】根據氧分子是由兩個氧原子構成的,新型“氧分子”是由4個氧原子構成的進行分析,根據分子構成不同的物質,物理性質可能不同進行分析。【解答】A、氧分子是由兩個氧原子構成的,新型“氧分子”是由4個氧原子構成的,結構可能不同,故A錯誤;B、分子構成不同的物質,物理性質可能不同,所以B選項是正確的;C、4個氧原子的新型“氧分子”,而氧分子是由2個氧原子構成的,所以C選項是正確的;D、4個氧原子的新型“氧分子”,而氧分子是由2個氧原子構成的,所以D選項是正確的.故答案為:A。12.(2025八下·諸暨月考)下面是4位同學對分子、原子、離子的描述,其中正確的是( )A. B.C. D.【答案】B【知識點】分子、原子、離子、元素與物質之間的關系【解析】【分析】分子、原子和離子都能直接構成物質,分子由原子構成,原子通過得失電子變為離子。【解答】A、分子、原子均不顯電性,故A錯誤;B、分子、原子、離子都是構成物質的基本粒子,故B正確;C、由原子的概念可知,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故C錯誤;D、都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故D錯誤。故答案為:B。13.(2025八下·諸暨月考)超市的服裝貼有磁性標簽,未消磁的標簽通過超市安檢門時,安檢門上的線圈會產生電流,觸發報警器達到防盜目的.圖中能反映出安檢門工作原理的是( )A. B.C. D.【答案】B【知識點】通電直導線周圍的磁場;影響電磁鐵磁性強弱的因素;電磁感應【解析】【分析】未消磁的標簽通過超市安檢門時,安檢門上的線圈會產生電流,機械能轉化為電能,原理是電磁感應。【解答】當未消磁的標簽經過超市出口處的安檢門時安檢門上的線圈會產生感應電流,相當于閉合電路的一部分導體在磁場中做切割磁感線運動而產生感應電流,所以安檢門的工作原理是電磁感應現象;A、通電導線的周圍放入小磁針,小磁針會發生偏轉,為電動機原理,故A不符合題意;B、該實驗是電磁感應實驗,閉合電路的一部分導體在磁場中做切割磁感線運動而產生感應電流,將機械能轉化為電能,故B符合題意;C、該實驗是奧斯特實驗,說明通電導線周圍有磁場,故C不符合題意;D、通電后,電磁鐵能吸引大頭針,這是探究影響電磁鐵磁性大小因素的實驗,故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14.(2025八下·諸暨月考)為安全用電,家庭電路中要安裝熔斷器或斷路器等保護裝置。下列現象:①插座中的兩根線頭相碰②開關中的兩根線頭相碰 ③電路中增加了大功率用電器④戶外輸電線絕緣皮損壞。其中可能引起保險絲熔斷的是( )A.①和② B.②和③ C.②和④ D.①和③【答案】D【知識點】家庭電路電流過大的原因【解析】【分析】 保險絲熔斷是由于電路電流過大引起的;家庭電路中電流過大的原因有兩個,短路或總功率過大。根據給出情況中的現象,進行判斷。【解答】 ①若插頭中的兩個線頭相碰,當把插頭插入插座時,插頭將家庭電路的火線和零線相連而短路,燒壞保險絲或空氣開關跳閘。②開關中的兩個線頭相碰,會導致開關無法控制用電器,用電器將一直工作,但不會導致電流過大。③電路中有大功率的用電器,電路中的總功率過大,會導致電流過大,引起保險絲熔斷。④戶外輸電線絕緣層,不會燒毀家庭電路中的保險絲。故選D。15.(2025八下·諸暨月考)關于下列圖示現象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如圖甲所示,閉合開關,小磁針將發生偏轉,依據該現象可制成電動機B.如圖乙所示,閉合開關,磁場中導體豎直向上運動時電流表指針不偏轉C.如圖丙所示,閉合開關,磁場中導體將運動,依據該現象可制成發電機D.如圖丁所示,兩磁極間不需要任何物質就可以直接發生相互作用【答案】B【知識點】電磁感應;磁場對通電導線的作用【解析】【分析】根據圖片分析其中包含的物理原理,然后與各個選項的描述對照即可。【解答】A.甲中通過電流時,小磁針的指向發生偏轉,該實驗說明電流周圍存在磁場,不是電動機的工作原理,故A錯誤;B.圖乙中磁場方向在豎直方向,當磁場中導體豎直向上運動時,沒有切割磁感線,所以不會產生感應電流,即電流表指針不偏轉,故B正確;C.丙圖演示的是通電導體在磁場中要受到力的作用,為電動機的工作原理,故C錯誤;D.丁圖中,小磁針與條形磁體間的磁體間力的作用是通過磁場來實現的,而磁場是看不見的物質,故D錯誤。故選B。16.(2025八下·諸暨月考)建立宏觀和微觀之間的聯系是科學獨特的思維方式。分析圖中信息判斷以下說法合理的是( )A.該反應是物理變化,因為反應過程中原子沒有變化B.變化過程中的最小粒子是氫分子和氧分子C.分子可以由同種原子構成,也可以由不同種原子構成D.分子和原子的區別在于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可以再分【答案】C【知識點】化學變化與物理變化的判別;模型與符號;分子、原子、離子、元素與物質之間的關系;化學反應的實質【解析】【分析】物理變化沒有新物質產生,化學變化有新物質產生,化學變化的本質是原子的重新組合。【解答】A、該反應是水電解產生氫氣和氧氣,產生了新物質,屬于化學變化,之所以是化學變化是因為分子種類發生了改變,故A錯誤;B、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微粒,該變化過程中的最小粒子是氫原子和氧原子,故B錯誤;C、有的分子由同種原子構成,例如氫分子由氫原子構成,有的分子由不同種原子構成,例如水分子由氫原子和氧原子構成,故C正確;D、只有在化學變化中才可以說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可以再分,拋開化學變化的前提,原子也可以再分,故D錯誤。故答案為:C。17.(2025八下·諸暨月考)科學研究中常常用到“控制變量法”、“等效替代法”、“類比法”、“轉換法”等科學方法。下述幾個研究實例中采用了相同研究方法的是()①研究電壓時,把它與水壓相比 ②用磁感線來描述磁場③用光線表示光的傳播路徑和方向 ④根據電流產生的效應認識電流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答案】B【知識點】實驗探究的其他思想方法【解析】【分析】 ①物理學中對于一些看不見摸不著的現象或不易直接測量的物理量,通常用一些非常直觀的現象去認識或用易測量的物理量間接測量,這種研究問題的方法叫轉換法;②類比法是指由一類事物所具有的某種屬性,可以推測與其類似的事物也應具有這種屬性的推理方法;③通過模型來揭示原型的形態、特征和本質的方法叫模型法。模型法借助于與原型相似的物質模型或抽象反映原型本質的思想模型,間接地研究客體原形的性質和規律。【解答】 ①電壓和水壓都客觀存在,但電壓不能直接觀察,用能夠直接觀察的水壓說明電壓的作用,采用的是類比法;②磁場客觀存在,但不能直接感受,磁感線是假想出來的,用磁感線描述磁場的規律,采用的是模型法;③光客觀存在,光線是假想出來的,用光線描述光的傳播方向,采用的是模型法;④電流通過導體產生的現象叫電流的效應,從電流所產生的效應認識電流,采用的是轉換法;可見,采用了相同研究方法的是②③。故選B。18.(2025八下·諸暨月考)今年小科家造了新房,電工師傅安裝完成后,小科閉合開關后,發現燈泡正常發光,不發光。電工師傅用測電筆檢測如圖中的a、b、c、d四處,a、b、d處氖管發光,c處不發光。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電路中進戶線零線斷路 B.電路中c、d之間某處斷路C.電路中的燈泡短路 D.電路中的燈泡斷路【答案】B【知識點】家庭電路的故障分析;測電筆的使用【解析】【分析】火線帶電,能使氖管發光,零線不帶電,不能使氖管發光,若零線上的點也能使氖管發光,說明零線斷路。【解答】AC、閉合S1、S2,燈L1正常發光,說明L1支路為通路,則從保險絲→a→ S1 →L1 →c → c點左側的零線都沒有斷路;若電路中的燈泡短路,兩個燈泡都不能發光,故AC錯誤;BD、閉合S1、S2,燈L2不發光,說明電路中c、d之間某處斷路或電路中的燈泡L2斷路;用測電筆檢測如圖中的a、b、c、d四處,a、b、d處氖管發光,c處不發光,說明d點會通過燈泡L2與火線間接相連,則L2是完好的;L2不亮,說明燈泡L2與零線不能構成通路,所以是c、d兩點間斷路,故B正確、D錯誤。故答案為:B。19.(2025八下·諸暨月考)為了解釋地球的磁性,19世紀安培假設,地球的磁場是由繞過地心的軸的環形電流I引起的。在圖中的四個圖中,正確表示安培假設中環形電流方向的是( )A. B.C. D.【答案】B【知識點】地磁場;通電螺線管的磁場;右手螺旋定則【解析】【分析】地磁場類似條形磁鐵,地磁南極在地理北極附近,再根據右手螺旋定則判斷電流方向。【解答】地磁的南極在地理北極的附近,故在用安培定則判定環形電流的方向時右手的拇指必需指向南方;而根據安培定則:拇指與四指垂直,而四指彎曲的方向就是電流流動的方向,故四指的方向應該向西。故B符合題意,AC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20.(2025八下·諸暨月考)如圖所示圓環形絕緣凹槽內裝滿水銀,水銀的內外側用導線接入電路,圓心處放置一塊圓柱形磁鐵,閉合開關后,發現水銀逆時針流動,小明進行了如下操作:先對調電源的正負極,再對調磁鐵的南北極,則該操作中水銀的流動情況是( )A.一直順時針流動 B.一直逆時針流動C.先逆時針流動,再順時針流動 D.先順時針流動,再逆時針流動【答案】D【知識點】通電直導線周圍的磁場;通電導體在磁場中的受力方向的判斷21.(2025八下·諸暨月考)家庭電路的電壓為 伏,一般情況下, 伏以下的電壓對人體才是安全的,人體直接或間接接觸 線,且通過人體電流達到一定值時發生觸電事故。【答案】220;36;火【知識點】電壓;觸電危害及常見的觸電類型與預防【解析】【分析】(1)根據常見電壓的知識解答;(2)根據觸電的條件解答。【解答】(1)家庭電路的電壓為220伏,一般情況下,36伏以下的電壓對人體才是安全的;(2)人體直接或間接接觸火線,且通過人體電流達到一定值時發生觸電事故。22.(2025八下·諸暨月考)閉合開關,小磁針靜止時的指向如圖所示。此時A處磁感線與B處相比更 (選填“疏”或“密”),通電螺線管的左側為 極,電源的左側表示 極。【答案】密;S;負【知識點】磁極間的相互作用;右手螺旋定則;通電螺線管的極性和電流方向的判斷【解析】【分析】磁感線的疏密程度表示磁場強度,磁感線越密,說明磁場強度越大。根據小磁針的指向可以判斷螺線管的磁極,再根據右手螺旋定則可判斷電源的正負極。【解答】A點距離通電螺線管比B點距離通電螺線管更近,因此A點比B點磁場更強,A處磁感線與B處相比更密。閉合開關,小磁針靜止時N極指向左側,同名磁極互相排斥,異名磁極互相吸引,因此通電螺線管的左側為S極。根據安培定則可知,電流從通電螺線管的右側流入,左側流出,因此電源的左側表示負極。23.(2025八下·諸暨月考)小亮自制了如圖所示的裝置,在有機玻璃管上饒著帶有絕緣層的導線,線圈兩端連接著小功率燈泡,管內放入條形磁鐵,用橡皮塞堵住管口兩端,當沿圖中箭頭方向來回搖動時,小燈泡就會發光。該裝置發電的原理是 ,線圈中的電流方向是 (選填“變化”或“不變”)的。【答案】電磁感應;變化【知識點】電磁感應;產生電磁感應現象的條件和規律【解析】【分析】當沿圖中箭頭方向來回搖動時,小燈泡就會發光,機械能轉化為電能,與發電機的能量轉化形式相同,原理是電磁感應。感應電流的方向與磁場方向和導體切割磁感線的方向有關,改變任意一個方向,感應電流的方向發生改變。【解答】手電筒中沒有電源,而要使手電筒發光,必須有提供電能的裝置,該手電筒通過晃動消耗機械能提供了電能,由此可知,這是利用電磁感應現象制成的一種手電筒;因為導體運動方向隨著手電筒搖動方向不斷的變化,線圈中產生感應電流的方向也在不斷的變化。24.(2025八下·諸暨月考)如圖所示,在“探究通電螺線管外部磁場分布”的實驗中,小敏在螺線管兩端各放一個小磁針,并在硬紙板上均勻撒滿鐵屑。(1)由圖可知通電螺線管的磁場與 的磁場相似。(2)放入小磁針的作用是 。(3)改變電流方向,小敏發現,鐵屑的分布形狀 (填“沒有改變”或“發生改變”),而小磁針的指向與原來相反,說明通電螺線管產生的磁場方向與 有關。(4)為描述磁場而引入的磁感線 (填“是”或“不是”)真實存在的【答案】(1)條形磁體(2)檢測磁場的存在,指示磁場方向(3)沒有改變;電流方向(4)不是【知識點】通電直導線周圍的磁場;通電螺線管的磁場;探究影響通電螺線管磁性強弱的因素的實驗【解析】【分析】(1)由圖可知,通電螺線管的磁場與條形磁鐵相似,磁極也在兩端。(2)小磁針在磁場中受力轉動,可指示磁場方向。(3)鐵屑在磁場中被磁化,被磁體吸引,不能指示方向,所以改變電流方向,磁場強度不變,即使磁場方向發生改變,鐵屑的分布也不會改變。(4)磁感線是人為引入的模型,不是真實存在的。【解答】(1)由圖可知,通電螺線管也有N、S極,它的兩極在它的兩端,這與條形磁鐵的磁場相似。(2)在螺線管的兩端各放一個小磁針,是為了通過小磁針N極的指向檢測磁場的存在,指示磁場方向。(3)改變電流方向,磁場強度不變,鐵屑的分布形狀沒有改變。改變電流方向,小磁針的指向與原來相反,說明通電螺線管產生的磁場方向與電流方向有關。(4)磁場是真實存在的,為描述磁場而引入的磁感線不是真實存在的。(1)由圖可知,通電螺線管也有N、S極,它的兩極在它的兩端,這與條形磁鐵的磁場相似。(2)在螺線管的兩端各放一個小磁針,是為了通過小磁針N極的指向檢測磁場的存在,指示磁場方向。(3)[3]改變電流方向,磁場強度不變,鐵屑的分布形狀沒有改變。[4]改變電流方向,小磁針的指向與原來相反,說明通電螺線管產生的磁場方向與電流方向有關。(4)磁場是真實存在的,為描述磁場而引入的磁感線不是真實存在的。25.(2025八下·諸暨月考)如圖所示是小科家室內安裝的帶有漏電保護器的空氣開關、三孔插座等設備的配電系統。(1)圖中燈泡與插座的連接方式是 ;(2)①②兩處需接入空氣開關和電能表,則①處應接 ;(3)用試電筆接觸a孔中金屬片,氖管 發光。(選填“會”或“不會”) 。【答案】(1)并聯(2)電能表(3)會【知識點】家庭電路的組成與連接;測電筆的使用【解析】【分析】(1)家庭電路中各用電器之間是并聯的。(2)進入線之后最先接入的是電能表。(3)火線帶電,能使氖管發光,零線不帶電,不能使氖管發光。【解答】(1)圖中燈泡與插座互不影響,連接方式為并聯。(2)在家庭電路中先接電能表,再安裝空氣開關,故①處應接電能表。(3)三孔插座中,a孔接火線,試電筆與火線接觸時,氖管發光。(1)圖中燈泡與插座互不影響,連接方式為并聯。(2)在家庭電路中先接電能表,再安裝空氣開關,故①處應接電能表。(3)三孔插座中,a孔接火線,試電筆與火線接觸時,氖管發光。26.(2025八下·諸暨月考)如圖是電解水的微觀模型圖,可從圖中獲取信息。(1)由分子構成的物質, 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2)從微觀角度分析電解水, (填“分子種類”或“原子種類”)發生了變化,根據化學變化的實質可知該模型圖中還需添加的微粒是 (填字母)。A. B. C. D.【答案】(1)分子(2)分子種類;D【知識點】模型與符號;分子的定義與分子的特性;分子、原子、離子、元素與物質之間的關系;化學反應的實質【解析】【分析】(1)分子、原子和離子都能構成物質,由什么微粒構成,保持其化學性質的最小微粒就是什么微粒。(2)電解水屬于化學變化,化學變化的本質是原子的重新組合,所以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和個數均不會改變。【解答】(1)由分子構成的物質,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是分子。(2)從微觀的角度分析,該反應的實質是在通電的條件下,構成水分子的氫原子、氧原子重新組合成氫氣分子、氧氣分子,所以在此反應過程中分子種類發生了改變;由質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數目沒有改變,在該模型圖中還需添加的微粒是一個水分子。故答案為:D。(1)由分子構成的物質,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是分子;(2)從微觀的角度分析,該反應的實質是在通電的條件下,構成水分子的氫原子、氧原子重新組合成氫氣分子、氧氣分子,所以在此反應過程中分子種類發生了改變;由質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數目沒有改變,在該模型圖中還需添加的微粒是一個水分子,故選D。27.(2025八下·諸暨月考) 1854年法國化學家德維爾在實驗室中意外地發現一種新元素。已知該元素的一個原子中含有40個微粒,其中14個微粒不帶電,則該原子的質子數是 個,中子數是 個,核外電子數是 個。【答案】13;14;13【知識點】原子的構成【解析】【分析】 根據原子的結構以及構成原子的粒子的帶電情況判斷。【解答】 原子一般是由質子、中子、電子構成的,其中中子不帶電,一個質子帶一個單位的正電荷,一個電子帶一個單位的負電荷,在原子中,質子數=電子數,已知該元素的一個原子中含有40個微粒,其中14個微粒不帶電,也就是說有14個中子,則該原子的質子數是(40-14)÷2=13,核外電子數為13。28.(2025八下·諸暨月考)如圖所示是簡易壓力傳感器的原理圖,彈簧甲連接在A、B兩絕緣板之間,B板固定,滑動變阻器R的滑片P與A板相連,并可隨A板一起運動。彈簧乙下端掛有一永磁體,永磁體正下方有一電磁鐵,R0為定值電阻。開關S閉合,電路接通后,電壓表示數為U1,彈簧乙甲的總長度為L1;當用力F向下壓彈簧甲后,電壓表示數為U2,彈簧乙的總長度為L2,則U1 U2,L1 L2(均選填“>”、“<”或“=”)。【答案】<;<【知識點】影響電磁鐵磁性強弱的因素【解析】【分析】(1)開關S閉合,定值電阻與滑動變阻器串聯,電壓表測量滑動變阻器兩端電壓,此時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的阻值最小,因此電路中電流最大,電壓表示數最小;(2)先根據右手螺旋定則確定螺線管的N、S極;當用力F向下壓彈簧甲后,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的電阻變大,根據串聯電路起分壓作用和磁體間的相互作用判斷彈簧乙的長度。【解答】由圖可知,開關S閉合,定值電阻與滑動變阻器串聯,電壓表測量滑動變阻器兩端電壓,此時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的阻值最小,因此電路中電流最大,電壓表示數最小;根據安培定則可知,螺線管的下方為N極,上方為S極;分析電路,當用力F向下壓彈簧甲后,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的電阻變大,因此電壓表示數變大,故U1<U2。電路中電流變小,因此螺線管的磁性減弱,永磁體S極與螺線管的S極相互排斥的力減小,彈簧乙伸長的長度變長,即L1<L2。29.(2025八下·諸暨月考)某小組在探究“通電螺線管磁性強弱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中,設計了如圖所示電路,并進行了實驗,當螺線管通電時會對磁鐵產生力的作用,使指針繞O點轉動,記錄指針A所指的刻度值大小,實驗結果如下表。線圈接線點 接線柱1 接線柱2 接線柱3實驗次數 1 2 3 4 5 6 7 8 9電流(安) 0.8 1.2 1.6 0.8 1.2 1.6 0.8 1.2 1.6指針所指的刻度值大小 0.8 1.2 1.6 0.6 0.9 1.2 0.4 0.6 0.8(1)進行1、4、7實驗基于的假設是 。(2)實驗中,他們將開關S從1換到2上時,調節變阻器的滑片P,再次觀察電流表示數及指針A所指的刻度值大小,此時調節滑動變阻器是為了 。(3)寫出能使指針反向偏轉的具體措施 。(寫出一條即可)【答案】通電螺線管的外部磁場磁性強弱可能與線圈匝數多少有關;控制電流大小相等;對換磁鐵的磁極或對換電源的正負極或改變線圈的纏繞方向【知識點】探究影響通電螺線管磁性強弱的因素的實驗;影響電磁鐵磁性強弱的因素【解析】【分析】(1)根據表示數據進行分析,唯一變量即為探究的影響因素。(2)由控制變量法可知,在探究某一因素的影響時,應控制其它條件相同,可以移動滑動變阻器的滑片的目的是控制電流相同。(3)根據電磁鐵的磁極方向與電流方向及繞線方向有關進行分析。【解答】(1)由表格可知,1、4、7實驗中,電流相同,接線柱不同,導致通電螺線管連接入電路中的線圈匝數不同,故基于的假設是:通電螺線管的外部磁場磁性強弱可能與線圈匝數多少有關。(2)將開關S從1換到2上時,改變了通電螺線管的線圈匝數,為了控制變量,故應保證電路中的電流和之前相同,故調節滑動變阻器的目的是為了控制電流相同。(3)指針反偏,即使通電螺線管的磁場方向發生改變,對應的方法有:對換磁鐵的磁極或對換電源的正負極或改變線圈的纏繞方向。30.(2025八下·諸暨月考)在探究“產生感應電流條件”的實驗中,用導線將金屬棒、開關、靈敏電流計連接成如圖所示的電路。請你參與探究并回答下列問題;(1)靈敏電流計的作用是 。若不論如何移動金屬棒都未發現電流計指針偏轉,那么你認為首先應該關注的器材是 ;(2)在實驗中,小金發現電流計指針擺動的角度有時會不同。于是,他想探究產生感應電流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經過思考后,提出了以下幾種猜想:猜想1:與磁場的方向有關;猜想2:與導體切割磁感線運動的速度大小有關;猜想3:與磁場的強弱有關。① 如圖,為了驗證猜想1是否正確,小金使金屬棒以3.0cm/s的速度水平勻速向右運動(假定運動區域的磁場強弱相同),讀出電流計的示數為6mA。然后,將磁體上下顛倒,使金屬棒仍以3.0cm/s的速度水平勻速向右運動,發現電流計的示數仍為6mA。這說明猜想1是 (填“正確”或“錯誤”)的;② 在驗證猜想2時,在同一磁體中使金屬棒以不同的速度大小水平勻速向右運動,讀出電流計測出的數值,記錄的部分數據如表:實驗序號 1 2 3 4 5速度v/ 1.0 1.5 3.0 3.5 4.0感應電流I/mA 2 3 6 7 8.由表格能得到的結論是 。【答案】檢測感應電流的產生;開關;錯誤;感應電流的大小與導體水平方向的運動速度大小有關,導體運動越快,感應電流越大(或感應電流的大小與導體在水平方向的運動速度成正比)【知識點】產生電磁感應現象的條件和規律【解析】【分析】(1)①根據靈敏電流計的作用解答;②產生感應電流的條件:①閉合電路;②部分導體;③做切割磁感線運動;(2)①當導體的方向改變時,如果電流大小改變,說明二者有關;否則,二者無關;②根據表格數據得出結論即可。【解答】(1)①在探究“產生感應電流條件”的實驗中,當產生感應電流時,靈敏電流計的指針會發生偏轉,則靈敏電流計的作用是檢測感應電流的產生。②不論如何移動金屬棒都未發現電流計指針偏轉,說明沒有感應電流產生,那么可能電路不是通路,即首先應該關注開關是否閉合。(2)①根據題意可知,當導體的運動方向相反時,電流計的示數不變,那么說明感應電流的大小與磁場的方向無關,猜想1是錯誤的。②根據表格中的數據分析可知:感應電流的大小與導體水平方向的運動速度大小有關,導體運動越快,感應電流越大。31.(2025八下·諸暨月考)科學家為了揭示原子結構的奧秘,經歷了漫長的探索過程。原子結構模型發展過程如下:1910年英國科學家盧瑟福進行了著名的α粒子(帶正電)轟擊金箔實驗。結果發現:絕大多數α粒子穿過金箔后仍沿原方向前進,但是有少數α粒子卻發生了較大的偏轉,并且有極少數α粒子的偏轉超過90°,有的甚至幾乎達到180°,像是被金箔彈了回來。【解釋與結論】(1)盧瑟福所說的“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質量集中到了一個很小的結構上”中的“很小的結構”指的是 。(2)盧瑟福提出核式結構模型,人們掌握的下列事實或原理,有助于當時建立該模型的是 。(可多選,填字母)A.同種電荷互相排斥,異種電荷互相吸引B.力能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C.電子由于質量太小無法阻擋α粒子轟擊D.有些原子內沒有中子【答案】原子核;ABC【知識點】原子結構的探索過程【解析】【分析】(1)盧瑟福提出的原子結構中質量大、體積小的結構是原子核。(2)有少數α粒子卻發生了較大的偏轉,根據電荷間相互作用可知,原子核帶正電;原子核質量大,所以可以將粒子彈回。盧瑟福提出的原子結構中沒有將原子核打開,分析其內部組成。【解答】(1)盧瑟福所說的“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質量集中到了一個很小的結構上“中的”很小的結構指原子核,原子核可分為質子和中子。(2) A、同種電荷互相排斥,異種電荷互相吸引,從而是α粒子受到斥力的作用而偏轉,故A正確;B、力能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故少數α粒子發生較大角度的偏轉,故B正確;C、電子由于質量太小無法阻擋α粒子轟擊,故大多數α粒子未發生偏轉,故C正確;D、本實驗中原子核沒有被破壞,不能證明原子核的結構,故D錯誤。故答案為:ABC。32.(2025八下·諸暨月考)項目學習小組實驗發現,裝在筒內的電動機帶動風葉轉動時,電動機轉動方向改變,氣流方向也改變,如圖甲所示。于是想利用帶風葉的電動機制作一款“書桌神器”:既能收集書桌上的小紙屑,又能吹風納涼。他們制定的產品評價表如下。評價指標 評價等級優秀 合格 待改進指標一 能吸紙屑、吹風且風速可調 能吸紙屑、吹風,風速不可調 只能吸紙屑或只能吹風指標二 吸紙屑后,吹風時無紙屑吹出 吸紙屑后,吹風時有部分紙屑吹出 吸紙屑后,吹風時全部紙屑吹出小組同學設計如圖乙電路,利用帶風葉的電動機、電池、旋鈕式電阻等材料制作模型,其工作原理示意圖如圖丙。(1)圖乙中,通過切換開關S,可以改變電動機轉向的原因是 ;(2)將開關S與“1”連接,旋鈕繞點沿箭頭方向轉動時,電動機轉速如何變化? ;(3)對模型測試時,其“指標一”為優秀。請結合評價量表,分析該模型的“指標二”所處的評價等級 (“優秀”、“合格”、“待改進”),并說明理由 。【答案】通過電動機電流的方向改變;變慢;合格;吸紙屑時收集盒右側的閥門打開,從而將紙屑吸入收集盒,同時也有一部分紙屑被吸到隔板下面,吹風時,收集盒右側的閥門關閉,收集盒內的紙屑不會被吹出,但隔板下面的紙屑會被吹出【知識點】磁場對通電導線的作用;直流電動機的構造原理與工作過程【解析】【分析】(1)電動機的轉動方向與電流方向和磁場方向有關,任意改變一個方向,電動機轉動的方向發生改變。(2)電動機轉動速度與電流大小及磁場強度有關,電流越大,磁場強度越大,電動機轉速越快。(3)根據圖丙可知,利用流速大、壓強小,可將紙屑吸入,但部分紙屑會掉落在隔板下方,吹風時會被吹出,根據評價等級可知,等級為合格。【解答】(1)由圖乙可知,開關S與“1”連接時,電流從電動機的上方流入,開關S與“2”連接時,電流從電動機的下方流入,即切換開關S后,通過電動機電流的方向發生改變,因此電動機轉向改變的原因是改變通過電動機電流的方向。(2)他圖乙可知,將開關S與“1”連接,旋鈕OP繞O點沿箭頭方向轉動時,變阻器接入電路的電阻變大,由歐姆定律可知,此時通過電動機的電流變小,電動機的轉速變慢。(3)由圖丙可知,吸紙屑時收集盒右側的閥門打開,從而將紙屑吸入收集盒,同時也有一部分紙屑被吸到隔板下面,吹風時,收集盒右側的閥門關閉,收集盒內的紙屑不會被吹出,但隔板下面的紙屑會被吹出,結合表中的指標二可知,吸紙屑后,吹風時有部分紙屑被吹出,因此該模型的“指標二”評價等級為合格。33.(2025八下·諸暨月考)人體意外觸電時的危害程度與通過人體的電流大小有關。查閱資料得知:由于人體的電阻會隨著環境的改變而改變,人體的安全電壓有5個等級(42伏,36伏,24伏,12伏,6伏)。如在皮膚干燥等情況下42伏以下的電壓是安全的;在極端潮濕等環境中6伏以下的電壓才是安全的。(1)圖甲為測電筆結構簡圖,用此測電筆辨別零線、火線時,除筆尖金屬體接觸電線外,手還要接觸 ;(2)某人用正確的方式使用測電筆接觸零線,此時流過人體的電流為 ;(3)如圖乙,在使用測電筆接觸火線時,人體和測電筆串聯。為確保人體在任何環境中都安全,測電筆內部電阻設計至少為21400歐,則允許通過人體的最大電流為多少? 【答案】金屬筆卡;0A;0.01A【知識點】測電筆的使用;安全用電原則【解析】【分析】使用測電筆時,筆尖金屬體接觸電線或與電線連通的導體,手接觸金屬筆卡(或筆尾金屬體);根據對人體的最低電壓和歐姆定律計算通過人體的最大電流。【解答】知道測電筆的正確使用方法;會根據歐姆定律和串聯電路的特點進行簡單計算。(1)使用測電筆時,手要接觸筆尾金屬體,但不能接觸筆尖金屬體。(2)在家庭電路中,零線與大地之間的電壓為零,用正確的方式使用測電筆接觸零線,此時流過人體的電流為零。(3)為確保人體在任何環境中都安全,對人體的安全電壓不高于6V,串聯電路中電流處處相同,則人體允許通過的最大電流34.(2025八下·諸暨月考)如圖甲為恒溫箱的簡化電路,R0、R1設置在恒溫箱內,R0為加熱電阻,阻值為40Ω。R1為熱敏電阻,其電阻值隨溫度的變化關系如圖乙。控制電路中,U=6V,R2為滑動變阻器。當恒溫箱內的溫度達到一定值時,加熱電路會自動斷開,當箱內溫度略低時,加熱電路自動閉合進行加熱。(1)根據恒溫箱的工作過程判斷,P應與 (填 “m”或“n”)連接;(2)若電磁鐵線圈電阻為10歐,當線圈中的電流達到30mA時,電磁繼電器的銜鐵會被吸下。若恒溫箱內的溫度設定為100℃,則滑動變阻器R應接入電路的電阻值為多少? (3)若要增大恒溫箱內的設定溫度,該如何進行操作? (至少寫兩點) 【答案】n;由圖乙可知,當恒溫箱內的溫度設定為100℃時,熱敏電阻的阻值R1=50Ω,此時控制電路中的電流I=30mA=0.03A,此時電路的總電阻為根據串聯電路的電阻關系可知,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的電阻為R=R總-R1-R電磁鐵=200Ω-50Ω-10Ω=140Ω;減小電源電壓;滑動變阻器滑片向右移;控制電路中串聯一個電阻;減少電磁鐵的線圈匝數【知識點】電阻和電阻的串聯、并聯;歐姆定律及其應用;探究影響通電螺線管磁性強弱的因素的實驗;電磁繼電器的組成、原理和特點【解析】【分析】(1)電磁鐵磁性強弱與電流大小及線圈匝數有關,電流越大,線圈匝數越多,電磁鐵的磁性越強。(2)根據圖乙讀出熱敏電阻的阻值,由歐姆定律計算總電阻,通過串聯電路總電阻等于各用電器電阻之和計算滑動變阻器連入電路的電阻。(3)不改變裝置的前提下,將銜鐵吸下的電流保持不變,電路中總電阻不變,溫度升高,熱敏電阻的阻值減小,則可增大滑動變阻器的阻值,或再串聯一個電阻,也可減小電源電壓。考慮改變裝置,則根據電磁鐵磁性強弱的影響因素可知,電阻減小,電流變大,應減少線圈匝數。【解答】(1)根據圖甲、乙可知,當溫度升高時,熱敏電阻的阻值減小,那么通過電磁鐵的電流增大,磁性增強,此時將銜鐵吸下來與下面的觸點連通,切斷加熱電路,那么銜鐵與觸點n接觸時應該為加熱狀態,即P應該與n連接。(3)電磁鐵吸合時需要的磁性強弱不變,當溫度升高時,熱敏電阻的阻值減小,通過電磁鐵的電流增大,磁性變強,則銜鐵會提前吸下來切斷工作電路。為了能夠繼續工作,必須減小電磁鐵的磁性強度,方法為:①減小電磁鐵的線圈匝數;②減小通過電磁鐵的電流,根據U=IR可知,即減小電源電壓;增大總電阻,即滑片右移,或者再串聯一個電阻。1 / 1浙江省紹興諸暨市浣東初中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下學期3月月考科學試題1.(2025八下·諸暨月考)模型常常可以幫助人們認識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觀察到的復雜事物,仔細觀察四幅圖片,不屬于模型的是( )A.甲烷分子B.浙江省疾控中心標識C.原子結構D.歐姆定律2.(2025八下·諸暨月考)如圖所示兩個外形相同的鋼棒A、B相互吸引則A.A棒一定有磁性 B.A棒一定沒有磁性C.B棒不一定有磁性 D.B棒一定是有磁性的3.(2025八下·諸暨月考)人類對原子結構的認識經歷了一個相當長的時期.以下是科學家曾提出的原子結構模型(如圖所示),其中符合原子結構模型建立先后順序的是(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①→③→② D.③→①→②4.(2025八下·諸暨月考)下圖表示的是條形磁鐵從S極到N極磁性強弱變化情況的圖象,其中正確的是A. B.C. D.5.(2025八下·諸暨月考)如圖,閉合開關S后,小磁針處于靜止狀態,通電螺線管的磁感線方向如圖中箭頭所示,那么( )A.a端是電源正極,e端是小磁針的N極B.b端是電源負極,f端是小磁針的S極C.a端是電源正極,c端是通電螺線管的S極D.b端是電源負極,d端是通電螺線管的S極6.(2025八下·諸暨月考)如圖為水位報警裝置原理圖,其中 A、B 為兩個金屬桿。當水位達到或超過警戒線時, 綠燈、紅燈和電鈴的工作狀態分別是( )A.綠燈亮、紅燈不亮,電鈴不響 B.綠燈亮、紅燈亮,電鈴響C.綠燈不亮、紅燈亮,電鈴不響 D.綠燈不亮、紅燈亮,電鈴響7.(2025八下·諸暨月考)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有金屬外殼的用電器應使用三孔插座B.磁場中某點的磁場方向是由放在該點的小磁針靜止時N極指向決定的C.電磁繼電器是遠距離自動控制與操作,利用低電壓、弱電流控制高電壓、強電流D.家庭電路中保險絲斷了不能用銅絲來代替是因為銅絲熔點高8.(2025八下·諸暨月考)為了取出某一較深縫隙中的鐵釘,小科想到了以下方案,其中不可行的是( )A. B.C. D.9.(2025八下·諸暨月考)鈉原子與鈉離子相比,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核外電子數相同 B.核內中子數不同C.電性相同 D.屬于同一種元素10.(2025八下·諸暨月考)下列關于安全用電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圖甲,站在地上的人觸摸火線,會發生觸電事故B.圖乙,保險絲熔斷后,換用一根比原來粗得多的保險絲,使之不容易斷C.圖丙,使用冰箱時應將冰箱的金屬外殼接地D.圖丁,使用試電筆時手要接觸筆尾的金屬體11.(2025八下·諸暨月考)科學家們制造出了含4個氧原子的新型“氧分子”,而一個氧氣分子是由2個氧原子構成的。針對以上事實,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A.一個新型“氧分子”由2個氧氣分子構成B.氧氣分子與新型“氧分子”的化學性質不同C.新型“氧分子”與氧氣分子都是由氧原子構成的D.每個新型“氧分子”與每個氧氣分子含有氧原子個數不同12.(2025八下·諸暨月考)下面是4位同學對分子、原子、離子的描述,其中正確的是( )A. B.C. D.13.(2025八下·諸暨月考)超市的服裝貼有磁性標簽,未消磁的標簽通過超市安檢門時,安檢門上的線圈會產生電流,觸發報警器達到防盜目的.圖中能反映出安檢門工作原理的是( )A. B.C. D.14.(2025八下·諸暨月考)為安全用電,家庭電路中要安裝熔斷器或斷路器等保護裝置。下列現象:①插座中的兩根線頭相碰②開關中的兩根線頭相碰 ③電路中增加了大功率用電器④戶外輸電線絕緣皮損壞。其中可能引起保險絲熔斷的是( )A.①和② B.②和③ C.②和④ D.①和③15.(2025八下·諸暨月考)關于下列圖示現象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如圖甲所示,閉合開關,小磁針將發生偏轉,依據該現象可制成電動機B.如圖乙所示,閉合開關,磁場中導體豎直向上運動時電流表指針不偏轉C.如圖丙所示,閉合開關,磁場中導體將運動,依據該現象可制成發電機D.如圖丁所示,兩磁極間不需要任何物質就可以直接發生相互作用16.(2025八下·諸暨月考)建立宏觀和微觀之間的聯系是科學獨特的思維方式。分析圖中信息判斷以下說法合理的是( )A.該反應是物理變化,因為反應過程中原子沒有變化B.變化過程中的最小粒子是氫分子和氧分子C.分子可以由同種原子構成,也可以由不同種原子構成D.分子和原子的區別在于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可以再分17.(2025八下·諸暨月考)科學研究中常常用到“控制變量法”、“等效替代法”、“類比法”、“轉換法”等科學方法。下述幾個研究實例中采用了相同研究方法的是()①研究電壓時,把它與水壓相比 ②用磁感線來描述磁場③用光線表示光的傳播路徑和方向 ④根據電流產生的效應認識電流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18.(2025八下·諸暨月考)今年小科家造了新房,電工師傅安裝完成后,小科閉合開關后,發現燈泡正常發光,不發光。電工師傅用測電筆檢測如圖中的a、b、c、d四處,a、b、d處氖管發光,c處不發光。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電路中進戶線零線斷路 B.電路中c、d之間某處斷路C.電路中的燈泡短路 D.電路中的燈泡斷路19.(2025八下·諸暨月考)為了解釋地球的磁性,19世紀安培假設,地球的磁場是由繞過地心的軸的環形電流I引起的。在圖中的四個圖中,正確表示安培假設中環形電流方向的是( )A. B.C. D.20.(2025八下·諸暨月考)如圖所示圓環形絕緣凹槽內裝滿水銀,水銀的內外側用導線接入電路,圓心處放置一塊圓柱形磁鐵,閉合開關后,發現水銀逆時針流動,小明進行了如下操作:先對調電源的正負極,再對調磁鐵的南北極,則該操作中水銀的流動情況是( )A.一直順時針流動 B.一直逆時針流動C.先逆時針流動,再順時針流動 D.先順時針流動,再逆時針流動21.(2025八下·諸暨月考)家庭電路的電壓為 伏,一般情況下, 伏以下的電壓對人體才是安全的,人體直接或間接接觸 線,且通過人體電流達到一定值時發生觸電事故。22.(2025八下·諸暨月考)閉合開關,小磁針靜止時的指向如圖所示。此時A處磁感線與B處相比更 (選填“疏”或“密”),通電螺線管的左側為 極,電源的左側表示 極。23.(2025八下·諸暨月考)小亮自制了如圖所示的裝置,在有機玻璃管上饒著帶有絕緣層的導線,線圈兩端連接著小功率燈泡,管內放入條形磁鐵,用橡皮塞堵住管口兩端,當沿圖中箭頭方向來回搖動時,小燈泡就會發光。該裝置發電的原理是 ,線圈中的電流方向是 (選填“變化”或“不變”)的。24.(2025八下·諸暨月考)如圖所示,在“探究通電螺線管外部磁場分布”的實驗中,小敏在螺線管兩端各放一個小磁針,并在硬紙板上均勻撒滿鐵屑。(1)由圖可知通電螺線管的磁場與 的磁場相似。(2)放入小磁針的作用是 。(3)改變電流方向,小敏發現,鐵屑的分布形狀 (填“沒有改變”或“發生改變”),而小磁針的指向與原來相反,說明通電螺線管產生的磁場方向與 有關。(4)為描述磁場而引入的磁感線 (填“是”或“不是”)真實存在的25.(2025八下·諸暨月考)如圖所示是小科家室內安裝的帶有漏電保護器的空氣開關、三孔插座等設備的配電系統。(1)圖中燈泡與插座的連接方式是 ;(2)①②兩處需接入空氣開關和電能表,則①處應接 ;(3)用試電筆接觸a孔中金屬片,氖管 發光。(選填“會”或“不會”) 。26.(2025八下·諸暨月考)如圖是電解水的微觀模型圖,可從圖中獲取信息。(1)由分子構成的物質, 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2)從微觀角度分析電解水, (填“分子種類”或“原子種類”)發生了變化,根據化學變化的實質可知該模型圖中還需添加的微粒是 (填字母)。A. B. C. D.27.(2025八下·諸暨月考) 1854年法國化學家德維爾在實驗室中意外地發現一種新元素。已知該元素的一個原子中含有40個微粒,其中14個微粒不帶電,則該原子的質子數是 個,中子數是 個,核外電子數是 個。28.(2025八下·諸暨月考)如圖所示是簡易壓力傳感器的原理圖,彈簧甲連接在A、B兩絕緣板之間,B板固定,滑動變阻器R的滑片P與A板相連,并可隨A板一起運動。彈簧乙下端掛有一永磁體,永磁體正下方有一電磁鐵,R0為定值電阻。開關S閉合,電路接通后,電壓表示數為U1,彈簧乙甲的總長度為L1;當用力F向下壓彈簧甲后,電壓表示數為U2,彈簧乙的總長度為L2,則U1 U2,L1 L2(均選填“>”、“<”或“=”)。29.(2025八下·諸暨月考)某小組在探究“通電螺線管磁性強弱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中,設計了如圖所示電路,并進行了實驗,當螺線管通電時會對磁鐵產生力的作用,使指針繞O點轉動,記錄指針A所指的刻度值大小,實驗結果如下表。線圈接線點 接線柱1 接線柱2 接線柱3實驗次數 1 2 3 4 5 6 7 8 9電流(安) 0.8 1.2 1.6 0.8 1.2 1.6 0.8 1.2 1.6指針所指的刻度值大小 0.8 1.2 1.6 0.6 0.9 1.2 0.4 0.6 0.8(1)進行1、4、7實驗基于的假設是 。(2)實驗中,他們將開關S從1換到2上時,調節變阻器的滑片P,再次觀察電流表示數及指針A所指的刻度值大小,此時調節滑動變阻器是為了 。(3)寫出能使指針反向偏轉的具體措施 。(寫出一條即可)30.(2025八下·諸暨月考)在探究“產生感應電流條件”的實驗中,用導線將金屬棒、開關、靈敏電流計連接成如圖所示的電路。請你參與探究并回答下列問題;(1)靈敏電流計的作用是 。若不論如何移動金屬棒都未發現電流計指針偏轉,那么你認為首先應該關注的器材是 ;(2)在實驗中,小金發現電流計指針擺動的角度有時會不同。于是,他想探究產生感應電流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經過思考后,提出了以下幾種猜想:猜想1:與磁場的方向有關;猜想2:與導體切割磁感線運動的速度大小有關;猜想3:與磁場的強弱有關。① 如圖,為了驗證猜想1是否正確,小金使金屬棒以3.0cm/s的速度水平勻速向右運動(假定運動區域的磁場強弱相同),讀出電流計的示數為6mA。然后,將磁體上下顛倒,使金屬棒仍以3.0cm/s的速度水平勻速向右運動,發現電流計的示數仍為6mA。這說明猜想1是 (填“正確”或“錯誤”)的;② 在驗證猜想2時,在同一磁體中使金屬棒以不同的速度大小水平勻速向右運動,讀出電流計測出的數值,記錄的部分數據如表:實驗序號 1 2 3 4 5速度v/ 1.0 1.5 3.0 3.5 4.0感應電流I/mA 2 3 6 7 8.由表格能得到的結論是 。31.(2025八下·諸暨月考)科學家為了揭示原子結構的奧秘,經歷了漫長的探索過程。原子結構模型發展過程如下:1910年英國科學家盧瑟福進行了著名的α粒子(帶正電)轟擊金箔實驗。結果發現:絕大多數α粒子穿過金箔后仍沿原方向前進,但是有少數α粒子卻發生了較大的偏轉,并且有極少數α粒子的偏轉超過90°,有的甚至幾乎達到180°,像是被金箔彈了回來。【解釋與結論】(1)盧瑟福所說的“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質量集中到了一個很小的結構上”中的“很小的結構”指的是 。(2)盧瑟福提出核式結構模型,人們掌握的下列事實或原理,有助于當時建立該模型的是 。(可多選,填字母)A.同種電荷互相排斥,異種電荷互相吸引B.力能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C.電子由于質量太小無法阻擋α粒子轟擊D.有些原子內沒有中子32.(2025八下·諸暨月考)項目學習小組實驗發現,裝在筒內的電動機帶動風葉轉動時,電動機轉動方向改變,氣流方向也改變,如圖甲所示。于是想利用帶風葉的電動機制作一款“書桌神器”:既能收集書桌上的小紙屑,又能吹風納涼。他們制定的產品評價表如下。評價指標 評價等級優秀 合格 待改進指標一 能吸紙屑、吹風且風速可調 能吸紙屑、吹風,風速不可調 只能吸紙屑或只能吹風指標二 吸紙屑后,吹風時無紙屑吹出 吸紙屑后,吹風時有部分紙屑吹出 吸紙屑后,吹風時全部紙屑吹出小組同學設計如圖乙電路,利用帶風葉的電動機、電池、旋鈕式電阻等材料制作模型,其工作原理示意圖如圖丙。(1)圖乙中,通過切換開關S,可以改變電動機轉向的原因是 ;(2)將開關S與“1”連接,旋鈕繞點沿箭頭方向轉動時,電動機轉速如何變化? ;(3)對模型測試時,其“指標一”為優秀。請結合評價量表,分析該模型的“指標二”所處的評價等級 (“優秀”、“合格”、“待改進”),并說明理由 。33.(2025八下·諸暨月考)人體意外觸電時的危害程度與通過人體的電流大小有關。查閱資料得知:由于人體的電阻會隨著環境的改變而改變,人體的安全電壓有5個等級(42伏,36伏,24伏,12伏,6伏)。如在皮膚干燥等情況下42伏以下的電壓是安全的;在極端潮濕等環境中6伏以下的電壓才是安全的。(1)圖甲為測電筆結構簡圖,用此測電筆辨別零線、火線時,除筆尖金屬體接觸電線外,手還要接觸 ;(2)某人用正確的方式使用測電筆接觸零線,此時流過人體的電流為 ;(3)如圖乙,在使用測電筆接觸火線時,人體和測電筆串聯。為確保人體在任何環境中都安全,測電筆內部電阻設計至少為21400歐,則允許通過人體的最大電流為多少? 34.(2025八下·諸暨月考)如圖甲為恒溫箱的簡化電路,R0、R1設置在恒溫箱內,R0為加熱電阻,阻值為40Ω。R1為熱敏電阻,其電阻值隨溫度的變化關系如圖乙。控制電路中,U=6V,R2為滑動變阻器。當恒溫箱內的溫度達到一定值時,加熱電路會自動斷開,當箱內溫度略低時,加熱電路自動閉合進行加熱。(1)根據恒溫箱的工作過程判斷,P應與 (填 “m”或“n”)連接;(2)若電磁鐵線圈電阻為10歐,當線圈中的電流達到30mA時,電磁繼電器的銜鐵會被吸下。若恒溫箱內的溫度設定為100℃,則滑動變阻器R應接入電路的電阻值為多少? (3)若要增大恒溫箱內的設定溫度,該如何進行操作? (至少寫兩點)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B【知識點】模型與符號【解析】【分析】符號:能簡單明了的表示事物,還可避免事物外形不同、表達的語言文字不同而引起的混亂。模型:可以幫助人們認識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觀察到的或復雜的事物,可以是一幅圖、一張表、或計算機圖像、可以是一個復雜的對象或過程的示意,例如計算公式、電路圖等。【解答】A、該圖示是甲烷分子模型,故A不符合題意;B、該圖示是浙江省疾控中心標識,屬于符號,不屬于模型,故B符合題意;C、該圖示是原子結構模型,故C不符合題意;D、歐姆定律圖像屬于模型,故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2.【答案】D【知識點】磁體、磁極、磁化;磁極間的相互作用【解析】【分析】條形磁鐵磁極在兩端,磁性兩端強,中間弱。【解答】如圖所示,A、B相互吸引,而A中間要么無磁性,要么磁性很弱,所以只能是B為有磁性,A可能有磁性,也可能無磁性。故答案為:D。3.【答案】B【知識點】原子的構成【解析】【分析】根據有關原子結構的科學發展史分析。【解答】根據題意可知, 原子結構模型建立先后順序為:③1904年湯姆生提出了葡萄干面包原子模型;②1911 年盧瑟福提出原子結構行星模型;①沿1913年波爾提出軌道式原子模型。故選B。4.【答案】D【知識點】磁體、磁極、磁化【解析】【分析】根據條形磁鐵磁性兩端強、中間弱進行判斷。【解答】磁體上磁性最強的部分叫磁極,條形磁體的兩個磁極在它的兩端,而中間磁性最弱。所以從N極到S極的過程中,磁性會先由強變弱然后再由弱變強。從四個選項的圖示來看,選項D的圖象能正確的反映從N極到S極磁性強弱變化情況。故答案為:D。5.【答案】D【知識點】磁極間的相互作用;右手螺旋定則;通電螺線管的極性和電流方向的判斷【解析】【分析】根據磁鐵周圍的磁感線從N極出發、回到S極判斷通電螺線管的磁極,再根據右手螺旋定則判斷電源正負極,根據同名磁極相互排斥,異名磁極相互吸引判斷小磁針的磁極。【解答】在磁體周圍,磁感線從磁體的N極出發,回到S極,因此c端是通電螺線管的N極,d端是通電螺線管的S極;同名磁極互相排斥,異名磁極互相吸弓,因此e端是小磁針的S極,f端是小磁針的N極根據安培定則可知,電流從通電螺線管的左側流入,右側流出,因此a端是電源正極,b端是電源負極。 故C符合題意,AB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6.【答案】D【知識點】電磁繼電器的組成、原理和特點【解析】【分析】水是導體,水位上漲,將AB接通,電路中產生電流,電磁鐵具有磁性,吸引銜鐵,動觸點將與C接觸,紅燈及電鈴所在電路被接通。【解答】當水位到達或超過警戒水位時,控制電路接通。電路中有了電流,電磁鐵有磁性,吸引銜鐵,使動觸點與左邊的靜觸點接觸,與右邊的觸點分開,導致了綠燈所在的電路斷開,綠燈滅。紅燈與電鈴并聯的電路接通,導致紅燈亮電鈴響,從而報警。故ABC不符合題意,D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7.【答案】B【知識點】磁場和磁感線;電磁繼電器的組成、原理和特點;熔斷器的作用及保險絲的選擇方法;插座的構造與工作方式【解析】【分析】(1)三孔插座上中間的孔與大地相連,可以防止外殼漏電時發生觸電事故;(2)根據磁場方向的規定分析;(3)根據電磁繼電器的定義分析;(4)保險絲的特點是電阻率大,熔點低,保證在發生電路故障時迅速熔斷自己,保護用電安全。【解答】A.有金屬外殼的用電器應使用三孔插座,防止發生觸電,故A正確不合題意;B.磁場中某點的磁場方向是一定的,只是由放在該點的小磁針靜止時N極指向來反映,并不由它來決定,故B錯誤符合題意;C.電磁繼電器是遠距離自動控制與操作,利用低電壓、弱電流控制高電壓、強電流 ,故C正確不合題意;D.家庭電路中保險絲斷了不能用銅絲來代替是因為銅絲熔點高,發生事故時不會熔斷保護電路安全,故D正確不合題意。故選B。8.【答案】D【知識點】磁體、磁極、磁化;磁極間的相互作用【解析】【分析】能被磁化的物質:鐵、鈷、鎳。【解答】鐵棒是磁性材料,可以被磁化;銅棒不是磁性材料,它不能被磁化,所以方法不能取出鐵釘,故D符合題意,ABC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9.【答案】D【知識點】原子的構成;元素的概念【解析】【分析】原子通過得失電子轉化為離子,得到電子轉化為陰離子,失去電子轉化為陽離子,這個過程中質子數不變,可知元素種類不變。【解答】A、Na+是鈉原子失去一個電子后形成的微粒,核外電子數比鈉原子少了一個電子,故A錯誤;B、Na+是鈉原子失去一個電子后形成的最外層有8個電子的穩定結構,只是電子發生了改變,核內中子數不變,故B錯誤;C、每個Na+帶一個單位的正電荷,而鈉原子不顯電性,故C錯誤;D、由上分析可知Na+比Na少一個電子,但質子數不變,所以屬于同種元素,故D正確。故答案為:D。10.【答案】B【知識點】測電筆的使用;熔斷器的作用及保險絲的選擇方法;觸電危害及常見的觸電類型與預防【解析】【分析】保險絲在電路中電流過大時熔斷,切斷電路,起到保護電路的作用,所以保險絲應選擇電阻大、熔點低的材料制成。【解答】A、站在地上的人觸摸火線,電流從火線經人體流向大地,會發生觸電事故,故A正確,不符合題意;B、過粗的保險絲,其電阻太小,需要較大的電流才能熔斷,若在規定值內不能熔斷,就不能起到保護電路的作用,故B錯誤,符合題意;C、使用冰箱時應將冰箱的金屬外殼接地,以防止因金屬外殼漏電而發生觸電事故,故C正確,不符合題意;D、使用試電筆時手要接觸筆尾的金屬體,不能接觸筆尖的金屬體,故D正確,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11.【答案】A【知識點】分子和原子的區別和聯系【解析】【分析】根據氧分子是由兩個氧原子構成的,新型“氧分子”是由4個氧原子構成的進行分析,根據分子構成不同的物質,物理性質可能不同進行分析。【解答】A、氧分子是由兩個氧原子構成的,新型“氧分子”是由4個氧原子構成的,結構可能不同,故A錯誤;B、分子構成不同的物質,物理性質可能不同,所以B選項是正確的;C、4個氧原子的新型“氧分子”,而氧分子是由2個氧原子構成的,所以C選項是正確的;D、4個氧原子的新型“氧分子”,而氧分子是由2個氧原子構成的,所以D選項是正確的.故答案為:A。12.【答案】B【知識點】分子、原子、離子、元素與物質之間的關系【解析】【分析】分子、原子和離子都能直接構成物質,分子由原子構成,原子通過得失電子變為離子。【解答】A、分子、原子均不顯電性,故A錯誤;B、分子、原子、離子都是構成物質的基本粒子,故B正確;C、由原子的概念可知,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故C錯誤;D、都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故D錯誤。故答案為:B。13.【答案】B【知識點】通電直導線周圍的磁場;影響電磁鐵磁性強弱的因素;電磁感應【解析】【分析】未消磁的標簽通過超市安檢門時,安檢門上的線圈會產生電流,機械能轉化為電能,原理是電磁感應。【解答】當未消磁的標簽經過超市出口處的安檢門時安檢門上的線圈會產生感應電流,相當于閉合電路的一部分導體在磁場中做切割磁感線運動而產生感應電流,所以安檢門的工作原理是電磁感應現象;A、通電導線的周圍放入小磁針,小磁針會發生偏轉,為電動機原理,故A不符合題意;B、該實驗是電磁感應實驗,閉合電路的一部分導體在磁場中做切割磁感線運動而產生感應電流,將機械能轉化為電能,故B符合題意;C、該實驗是奧斯特實驗,說明通電導線周圍有磁場,故C不符合題意;D、通電后,電磁鐵能吸引大頭針,這是探究影響電磁鐵磁性大小因素的實驗,故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14.【答案】D【知識點】家庭電路電流過大的原因【解析】【分析】 保險絲熔斷是由于電路電流過大引起的;家庭電路中電流過大的原因有兩個,短路或總功率過大。根據給出情況中的現象,進行判斷。【解答】 ①若插頭中的兩個線頭相碰,當把插頭插入插座時,插頭將家庭電路的火線和零線相連而短路,燒壞保險絲或空氣開關跳閘。②開關中的兩個線頭相碰,會導致開關無法控制用電器,用電器將一直工作,但不會導致電流過大。③電路中有大功率的用電器,電路中的總功率過大,會導致電流過大,引起保險絲熔斷。④戶外輸電線絕緣層,不會燒毀家庭電路中的保險絲。故選D。15.【答案】B【知識點】電磁感應;磁場對通電導線的作用【解析】【分析】根據圖片分析其中包含的物理原理,然后與各個選項的描述對照即可。【解答】A.甲中通過電流時,小磁針的指向發生偏轉,該實驗說明電流周圍存在磁場,不是電動機的工作原理,故A錯誤;B.圖乙中磁場方向在豎直方向,當磁場中導體豎直向上運動時,沒有切割磁感線,所以不會產生感應電流,即電流表指針不偏轉,故B正確;C.丙圖演示的是通電導體在磁場中要受到力的作用,為電動機的工作原理,故C錯誤;D.丁圖中,小磁針與條形磁體間的磁體間力的作用是通過磁場來實現的,而磁場是看不見的物質,故D錯誤。故選B。16.【答案】C【知識點】化學變化與物理變化的判別;模型與符號;分子、原子、離子、元素與物質之間的關系;化學反應的實質【解析】【分析】物理變化沒有新物質產生,化學變化有新物質產生,化學變化的本質是原子的重新組合。【解答】A、該反應是水電解產生氫氣和氧氣,產生了新物質,屬于化學變化,之所以是化學變化是因為分子種類發生了改變,故A錯誤;B、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微粒,該變化過程中的最小粒子是氫原子和氧原子,故B錯誤;C、有的分子由同種原子構成,例如氫分子由氫原子構成,有的分子由不同種原子構成,例如水分子由氫原子和氧原子構成,故C正確;D、只有在化學變化中才可以說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可以再分,拋開化學變化的前提,原子也可以再分,故D錯誤。故答案為:C。17.【答案】B【知識點】實驗探究的其他思想方法【解析】【分析】 ①物理學中對于一些看不見摸不著的現象或不易直接測量的物理量,通常用一些非常直觀的現象去認識或用易測量的物理量間接測量,這種研究問題的方法叫轉換法;②類比法是指由一類事物所具有的某種屬性,可以推測與其類似的事物也應具有這種屬性的推理方法;③通過模型來揭示原型的形態、特征和本質的方法叫模型法。模型法借助于與原型相似的物質模型或抽象反映原型本質的思想模型,間接地研究客體原形的性質和規律。【解答】 ①電壓和水壓都客觀存在,但電壓不能直接觀察,用能夠直接觀察的水壓說明電壓的作用,采用的是類比法;②磁場客觀存在,但不能直接感受,磁感線是假想出來的,用磁感線描述磁場的規律,采用的是模型法;③光客觀存在,光線是假想出來的,用光線描述光的傳播方向,采用的是模型法;④電流通過導體產生的現象叫電流的效應,從電流所產生的效應認識電流,采用的是轉換法;可見,采用了相同研究方法的是②③。故選B。18.【答案】B【知識點】家庭電路的故障分析;測電筆的使用【解析】【分析】火線帶電,能使氖管發光,零線不帶電,不能使氖管發光,若零線上的點也能使氖管發光,說明零線斷路。【解答】AC、閉合S1、S2,燈L1正常發光,說明L1支路為通路,則從保險絲→a→ S1 →L1 →c → c點左側的零線都沒有斷路;若電路中的燈泡短路,兩個燈泡都不能發光,故AC錯誤;BD、閉合S1、S2,燈L2不發光,說明電路中c、d之間某處斷路或電路中的燈泡L2斷路;用測電筆檢測如圖中的a、b、c、d四處,a、b、d處氖管發光,c處不發光,說明d點會通過燈泡L2與火線間接相連,則L2是完好的;L2不亮,說明燈泡L2與零線不能構成通路,所以是c、d兩點間斷路,故B正確、D錯誤。故答案為:B。19.【答案】B【知識點】地磁場;通電螺線管的磁場;右手螺旋定則【解析】【分析】地磁場類似條形磁鐵,地磁南極在地理北極附近,再根據右手螺旋定則判斷電流方向。【解答】地磁的南極在地理北極的附近,故在用安培定則判定環形電流的方向時右手的拇指必需指向南方;而根據安培定則:拇指與四指垂直,而四指彎曲的方向就是電流流動的方向,故四指的方向應該向西。故B符合題意,AC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20.【答案】D【知識點】通電直導線周圍的磁場;通電導體在磁場中的受力方向的判斷21.【答案】220;36;火【知識點】電壓;觸電危害及常見的觸電類型與預防【解析】【分析】(1)根據常見電壓的知識解答;(2)根據觸電的條件解答。【解答】(1)家庭電路的電壓為220伏,一般情況下,36伏以下的電壓對人體才是安全的;(2)人體直接或間接接觸火線,且通過人體電流達到一定值時發生觸電事故。22.【答案】密;S;負【知識點】磁極間的相互作用;右手螺旋定則;通電螺線管的極性和電流方向的判斷【解析】【分析】磁感線的疏密程度表示磁場強度,磁感線越密,說明磁場強度越大。根據小磁針的指向可以判斷螺線管的磁極,再根據右手螺旋定則可判斷電源的正負極。【解答】A點距離通電螺線管比B點距離通電螺線管更近,因此A點比B點磁場更強,A處磁感線與B處相比更密。閉合開關,小磁針靜止時N極指向左側,同名磁極互相排斥,異名磁極互相吸引,因此通電螺線管的左側為S極。根據安培定則可知,電流從通電螺線管的右側流入,左側流出,因此電源的左側表示負極。23.【答案】電磁感應;變化【知識點】電磁感應;產生電磁感應現象的條件和規律【解析】【分析】當沿圖中箭頭方向來回搖動時,小燈泡就會發光,機械能轉化為電能,與發電機的能量轉化形式相同,原理是電磁感應。感應電流的方向與磁場方向和導體切割磁感線的方向有關,改變任意一個方向,感應電流的方向發生改變。【解答】手電筒中沒有電源,而要使手電筒發光,必須有提供電能的裝置,該手電筒通過晃動消耗機械能提供了電能,由此可知,這是利用電磁感應現象制成的一種手電筒;因為導體運動方向隨著手電筒搖動方向不斷的變化,線圈中產生感應電流的方向也在不斷的變化。24.【答案】(1)條形磁體(2)檢測磁場的存在,指示磁場方向(3)沒有改變;電流方向(4)不是【知識點】通電直導線周圍的磁場;通電螺線管的磁場;探究影響通電螺線管磁性強弱的因素的實驗【解析】【分析】(1)由圖可知,通電螺線管的磁場與條形磁鐵相似,磁極也在兩端。(2)小磁針在磁場中受力轉動,可指示磁場方向。(3)鐵屑在磁場中被磁化,被磁體吸引,不能指示方向,所以改變電流方向,磁場強度不變,即使磁場方向發生改變,鐵屑的分布也不會改變。(4)磁感線是人為引入的模型,不是真實存在的。【解答】(1)由圖可知,通電螺線管也有N、S極,它的兩極在它的兩端,這與條形磁鐵的磁場相似。(2)在螺線管的兩端各放一個小磁針,是為了通過小磁針N極的指向檢測磁場的存在,指示磁場方向。(3)改變電流方向,磁場強度不變,鐵屑的分布形狀沒有改變。改變電流方向,小磁針的指向與原來相反,說明通電螺線管產生的磁場方向與電流方向有關。(4)磁場是真實存在的,為描述磁場而引入的磁感線不是真實存在的。(1)由圖可知,通電螺線管也有N、S極,它的兩極在它的兩端,這與條形磁鐵的磁場相似。(2)在螺線管的兩端各放一個小磁針,是為了通過小磁針N極的指向檢測磁場的存在,指示磁場方向。(3)[3]改變電流方向,磁場強度不變,鐵屑的分布形狀沒有改變。[4]改變電流方向,小磁針的指向與原來相反,說明通電螺線管產生的磁場方向與電流方向有關。(4)磁場是真實存在的,為描述磁場而引入的磁感線不是真實存在的。25.【答案】(1)并聯(2)電能表(3)會【知識點】家庭電路的組成與連接;測電筆的使用【解析】【分析】(1)家庭電路中各用電器之間是并聯的。(2)進入線之后最先接入的是電能表。(3)火線帶電,能使氖管發光,零線不帶電,不能使氖管發光。【解答】(1)圖中燈泡與插座互不影響,連接方式為并聯。(2)在家庭電路中先接電能表,再安裝空氣開關,故①處應接電能表。(3)三孔插座中,a孔接火線,試電筆與火線接觸時,氖管發光。(1)圖中燈泡與插座互不影響,連接方式為并聯。(2)在家庭電路中先接電能表,再安裝空氣開關,故①處應接電能表。(3)三孔插座中,a孔接火線,試電筆與火線接觸時,氖管發光。26.【答案】(1)分子(2)分子種類;D【知識點】模型與符號;分子的定義與分子的特性;分子、原子、離子、元素與物質之間的關系;化學反應的實質【解析】【分析】(1)分子、原子和離子都能構成物質,由什么微粒構成,保持其化學性質的最小微粒就是什么微粒。(2)電解水屬于化學變化,化學變化的本質是原子的重新組合,所以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和個數均不會改變。【解答】(1)由分子構成的物質,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是分子。(2)從微觀的角度分析,該反應的實質是在通電的條件下,構成水分子的氫原子、氧原子重新組合成氫氣分子、氧氣分子,所以在此反應過程中分子種類發生了改變;由質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數目沒有改變,在該模型圖中還需添加的微粒是一個水分子。故答案為:D。(1)由分子構成的物質,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是分子;(2)從微觀的角度分析,該反應的實質是在通電的條件下,構成水分子的氫原子、氧原子重新組合成氫氣分子、氧氣分子,所以在此反應過程中分子種類發生了改變;由質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數目沒有改變,在該模型圖中還需添加的微粒是一個水分子,故選D。27.【答案】13;14;13【知識點】原子的構成【解析】【分析】 根據原子的結構以及構成原子的粒子的帶電情況判斷。【解答】 原子一般是由質子、中子、電子構成的,其中中子不帶電,一個質子帶一個單位的正電荷,一個電子帶一個單位的負電荷,在原子中,質子數=電子數,已知該元素的一個原子中含有40個微粒,其中14個微粒不帶電,也就是說有14個中子,則該原子的質子數是(40-14)÷2=13,核外電子數為13。28.【答案】<;<【知識點】影響電磁鐵磁性強弱的因素【解析】【分析】(1)開關S閉合,定值電阻與滑動變阻器串聯,電壓表測量滑動變阻器兩端電壓,此時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的阻值最小,因此電路中電流最大,電壓表示數最小;(2)先根據右手螺旋定則確定螺線管的N、S極;當用力F向下壓彈簧甲后,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的電阻變大,根據串聯電路起分壓作用和磁體間的相互作用判斷彈簧乙的長度。【解答】由圖可知,開關S閉合,定值電阻與滑動變阻器串聯,電壓表測量滑動變阻器兩端電壓,此時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的阻值最小,因此電路中電流最大,電壓表示數最小;根據安培定則可知,螺線管的下方為N極,上方為S極;分析電路,當用力F向下壓彈簧甲后,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的電阻變大,因此電壓表示數變大,故U1<U2。電路中電流變小,因此螺線管的磁性減弱,永磁體S極與螺線管的S極相互排斥的力減小,彈簧乙伸長的長度變長,即L1<L2。29.【答案】通電螺線管的外部磁場磁性強弱可能與線圈匝數多少有關;控制電流大小相等;對換磁鐵的磁極或對換電源的正負極或改變線圈的纏繞方向【知識點】探究影響通電螺線管磁性強弱的因素的實驗;影響電磁鐵磁性強弱的因素【解析】【分析】(1)根據表示數據進行分析,唯一變量即為探究的影響因素。(2)由控制變量法可知,在探究某一因素的影響時,應控制其它條件相同,可以移動滑動變阻器的滑片的目的是控制電流相同。(3)根據電磁鐵的磁極方向與電流方向及繞線方向有關進行分析。【解答】(1)由表格可知,1、4、7實驗中,電流相同,接線柱不同,導致通電螺線管連接入電路中的線圈匝數不同,故基于的假設是:通電螺線管的外部磁場磁性強弱可能與線圈匝數多少有關。(2)將開關S從1換到2上時,改變了通電螺線管的線圈匝數,為了控制變量,故應保證電路中的電流和之前相同,故調節滑動變阻器的目的是為了控制電流相同。(3)指針反偏,即使通電螺線管的磁場方向發生改變,對應的方法有:對換磁鐵的磁極或對換電源的正負極或改變線圈的纏繞方向。30.【答案】檢測感應電流的產生;開關;錯誤;感應電流的大小與導體水平方向的運動速度大小有關,導體運動越快,感應電流越大(或感應電流的大小與導體在水平方向的運動速度成正比)【知識點】產生電磁感應現象的條件和規律【解析】【分析】(1)①根據靈敏電流計的作用解答;②產生感應電流的條件:①閉合電路;②部分導體;③做切割磁感線運動;(2)①當導體的方向改變時,如果電流大小改變,說明二者有關;否則,二者無關;②根據表格數據得出結論即可。【解答】(1)①在探究“產生感應電流條件”的實驗中,當產生感應電流時,靈敏電流計的指針會發生偏轉,則靈敏電流計的作用是檢測感應電流的產生。②不論如何移動金屬棒都未發現電流計指針偏轉,說明沒有感應電流產生,那么可能電路不是通路,即首先應該關注開關是否閉合。(2)①根據題意可知,當導體的運動方向相反時,電流計的示數不變,那么說明感應電流的大小與磁場的方向無關,猜想1是錯誤的。②根據表格中的數據分析可知:感應電流的大小與導體水平方向的運動速度大小有關,導體運動越快,感應電流越大。31.【答案】原子核;ABC【知識點】原子結構的探索過程【解析】【分析】(1)盧瑟福提出的原子結構中質量大、體積小的結構是原子核。(2)有少數α粒子卻發生了較大的偏轉,根據電荷間相互作用可知,原子核帶正電;原子核質量大,所以可以將粒子彈回。盧瑟福提出的原子結構中沒有將原子核打開,分析其內部組成。【解答】(1)盧瑟福所說的“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質量集中到了一個很小的結構上“中的”很小的結構指原子核,原子核可分為質子和中子。(2) A、同種電荷互相排斥,異種電荷互相吸引,從而是α粒子受到斥力的作用而偏轉,故A正確;B、力能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故少數α粒子發生較大角度的偏轉,故B正確;C、電子由于質量太小無法阻擋α粒子轟擊,故大多數α粒子未發生偏轉,故C正確;D、本實驗中原子核沒有被破壞,不能證明原子核的結構,故D錯誤。故答案為:ABC。32.【答案】通過電動機電流的方向改變;變慢;合格;吸紙屑時收集盒右側的閥門打開,從而將紙屑吸入收集盒,同時也有一部分紙屑被吸到隔板下面,吹風時,收集盒右側的閥門關閉,收集盒內的紙屑不會被吹出,但隔板下面的紙屑會被吹出【知識點】磁場對通電導線的作用;直流電動機的構造原理與工作過程【解析】【分析】(1)電動機的轉動方向與電流方向和磁場方向有關,任意改變一個方向,電動機轉動的方向發生改變。(2)電動機轉動速度與電流大小及磁場強度有關,電流越大,磁場強度越大,電動機轉速越快。(3)根據圖丙可知,利用流速大、壓強小,可將紙屑吸入,但部分紙屑會掉落在隔板下方,吹風時會被吹出,根據評價等級可知,等級為合格。【解答】(1)由圖乙可知,開關S與“1”連接時,電流從電動機的上方流入,開關S與“2”連接時,電流從電動機的下方流入,即切換開關S后,通過電動機電流的方向發生改變,因此電動機轉向改變的原因是改變通過電動機電流的方向。(2)他圖乙可知,將開關S與“1”連接,旋鈕OP繞O點沿箭頭方向轉動時,變阻器接入電路的電阻變大,由歐姆定律可知,此時通過電動機的電流變小,電動機的轉速變慢。(3)由圖丙可知,吸紙屑時收集盒右側的閥門打開,從而將紙屑吸入收集盒,同時也有一部分紙屑被吸到隔板下面,吹風時,收集盒右側的閥門關閉,收集盒內的紙屑不會被吹出,但隔板下面的紙屑會被吹出,結合表中的指標二可知,吸紙屑后,吹風時有部分紙屑被吹出,因此該模型的“指標二”評價等級為合格。33.【答案】金屬筆卡;0A;0.01A【知識點】測電筆的使用;安全用電原則【解析】【分析】使用測電筆時,筆尖金屬體接觸電線或與電線連通的導體,手接觸金屬筆卡(或筆尾金屬體);根據對人體的最低電壓和歐姆定律計算通過人體的最大電流。【解答】知道測電筆的正確使用方法;會根據歐姆定律和串聯電路的特點進行簡單計算。(1)使用測電筆時,手要接觸筆尾金屬體,但不能接觸筆尖金屬體。(2)在家庭電路中,零線與大地之間的電壓為零,用正確的方式使用測電筆接觸零線,此時流過人體的電流為零。(3)為確保人體在任何環境中都安全,對人體的安全電壓不高于6V,串聯電路中電流處處相同,則人體允許通過的最大電流34.【答案】n;由圖乙可知,當恒溫箱內的溫度設定為100℃時,熱敏電阻的阻值R1=50Ω,此時控制電路中的電流I=30mA=0.03A,此時電路的總電阻為根據串聯電路的電阻關系可知,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的電阻為R=R總-R1-R電磁鐵=200Ω-50Ω-10Ω=140Ω;減小電源電壓;滑動變阻器滑片向右移;控制電路中串聯一個電阻;減少電磁鐵的線圈匝數【知識點】電阻和電阻的串聯、并聯;歐姆定律及其應用;探究影響通電螺線管磁性強弱的因素的實驗;電磁繼電器的組成、原理和特點【解析】【分析】(1)電磁鐵磁性強弱與電流大小及線圈匝數有關,電流越大,線圈匝數越多,電磁鐵的磁性越強。(2)根據圖乙讀出熱敏電阻的阻值,由歐姆定律計算總電阻,通過串聯電路總電阻等于各用電器電阻之和計算滑動變阻器連入電路的電阻。(3)不改變裝置的前提下,將銜鐵吸下的電流保持不變,電路中總電阻不變,溫度升高,熱敏電阻的阻值減小,則可增大滑動變阻器的阻值,或再串聯一個電阻,也可減小電源電壓。考慮改變裝置,則根據電磁鐵磁性強弱的影響因素可知,電阻減小,電流變大,應減少線圈匝數。【解答】(1)根據圖甲、乙可知,當溫度升高時,熱敏電阻的阻值減小,那么通過電磁鐵的電流增大,磁性增強,此時將銜鐵吸下來與下面的觸點連通,切斷加熱電路,那么銜鐵與觸點n接觸時應該為加熱狀態,即P應該與n連接。(3)電磁鐵吸合時需要的磁性強弱不變,當溫度升高時,熱敏電阻的阻值減小,通過電磁鐵的電流增大,磁性變強,則銜鐵會提前吸下來切斷工作電路。為了能夠繼續工作,必須減小電磁鐵的磁性強度,方法為:①減小電磁鐵的線圈匝數;②減小通過電磁鐵的電流,根據U=IR可知,即減小電源電壓;增大總電阻,即滑片右移,或者再串聯一個電阻。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浙江省紹興諸暨市浣東初中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下學期3月月考科學試題(學生版).docx 浙江省紹興諸暨市浣東初中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下學期3月月考科學試題(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