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5年浙江省寧波市重點中學提前招生模擬練習5總分160分,考試時間120分鐘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C:12,H:1,O:16,Fe:56,Cu:64,Na:23,S:32,P:31,Cl:35.5一、選擇題(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每題3分,共45分)1、北京時間2025年4月25日1時17分,在軌執行任務的神舟十九號航天員乘組順利打開“家門”,歡迎遠道而來的神舟二十號航天員乘組入駐中國空間站,這是中國航天史上第6次“太空會師”,也是兩名指令長時隔3年后再次相聚“天宮”。航天員“太空會師”期間。下列景象能看到的是( )A.貴州荷花滿塘 B.黑龍江冰天雪地 C.湖南草長鶯飛 D.海南沙塵漫天2、我國北方東部沿海地區某中學學生到學校附近的西山進行研學旅行。下圖為西山及其附近等高線示意圖和研學的記錄卡片。根據圖中研學記錄卡片判斷,記錄地點在( )A.①處 B.②處 C.③處 D.④處【記錄卡片】 時間:4:30 位置:山峰乙的西北 海拔:660米 說明:太陽在東北方位上剛剛升起3、下列選項中的物質能按圖示路徑在自然界中轉化,且甲和水可以直接生成乙的是( )選項 甲 乙 丙ABCD4、在兩種光照強度下,不同溫度對某植物CO2吸收速率的影響如圖。對此圖理解錯誤的是( ?。?br/>A.在低光強下,CO2吸收速率隨葉溫升高而下降的原因是呼吸速率上升B.在高光強下,M點左側CO2吸收速率升高與光合酶活性增強相關C.在圖中兩個CP點處,植物均不能進行光合作用D.圖中M點處光合速率與呼吸速率的差值最大5、如圖所示,用鶴骨制作的賈湖骨笛是迄今為止中國考古發現的最早的管樂器。用骨笛吹奏發聲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發出的聲音一定不是噪聲B.發出的聲音是由鶴骨的振動產生的C.發出的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與響度無關D.按壓骨笛上不同的孔可以改變發出的聲音的音色6、常溫下,取少量實驗室制CO2的剩余液(稀鹽酸和CaCl2的混合溶液),邊攪拌邊滴加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Na2CO3溶液(見圖),產生無色氣體,白色沉淀不斷增加。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滴加Na2CO3溶液前,錐形瓶內溶液中陽離子僅含Ca2+B.滴加Na2CO3溶液至沉淀完全時,錐形瓶內溶液的溶質是NaCl和HClC.滴加Na2CO3溶液過程中,錐形瓶內溶液的酸性逐漸增強D.滴加Na2CO3溶液過程中,錐形瓶內溶液中含有的Cl-數目保持不變7、光具座上有凸透鏡、光屏及發光源各一個。當光屏和凸透鏡的距離為10cm時,此時在光屏上成縮小的像。物理王把光屏沿著光具座移動5cm后,再次移動光源的位置使成清晰的像。對于該像的情況,下列選項正確的是( )A.一定成放大的像 B.可能成縮小的像C.成像可能比原來小 D.成像一定比原來小8、下圖甲、乙分別為人體軟骨細胞和洋蔥根尖細胞制成的裝片在顯微鏡下的視野圖,下列有關分析錯誤的是( )A.增大物鏡放大倍數,兩視野中的細胞數均會減少B.甲、乙中細胞分別參與構成結締組織和分生組織C.與乙中細胞相比,甲中細胞不具有的結構是細胞壁D.將乙圖裝片向下移動,可將a細胞移到視野正中央9、密閉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種物質,在一定條件下發生化學反應,測得反應前后有關數據如下:物質 甲 乙 丙 丁反應前質量/g 6 2 14 35反應后質量/g 待測 2 22 13下列關于此反應說法不正確的是( )A.表中待測數值是20B.物質乙可能是該反應的催化劑C.該反應是分解反應D.反應中甲與丙變化的質量比為10、運動員從雪坡上加速滑下時,雪坡對運動員的摩擦力的方向和大小分別為( ?。?br/>A.與運動方向相同,小于重力B.與運動方向相反,小于重力C.與運動方向相同,大于重力D.與運動方向相反,大于重力11、了解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情況,可以幫助提高作物產量。關于玉米一天中生理過程變化的曲線(如圖),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A.曲線Ⅰ為光合作用,Ⅱ為呼吸作用B.玉米在a、c點既不進行光合作用,也不進行呼吸作用C.比較a、p、c三點,p點有機物積累最多D.在b點玉米停止進行光合作用12、作為我國傳統節日之一的端午節,不僅承載著“端午安康”“一舉高‘棕’”等美好祝愿,而且其中的節日習俗還蘊含著化學知識。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選項 習俗 化學知識A 懸掛艾葉 聞到艾葉清香是因為分子在不斷運動B 賽龍舟 運動員大量出汗后需及時補充蛋白質,無需補充水分和無機鹽C 包粽子 糯米中營養素含量最多的是油脂D 喝雄黃酒 酒精屬于無機化合物13、一質量為900g、底面積為100cm2、高為12cm的不吸水圓柱體放在盛有4.2kg水的薄壁(厚度不計)柱形容器內,容器底面積為300cm2,如圖所示。打開閥門K,放出3kg的水后關閉閥門(=1.0×103kg/m3)。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A.圓柱體的密度為0.75×103kg/m3B.放水前水面距容器底部的高度為l4cmC.放水后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力為21ND.放水后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強為500Pa14、實驗室有一包固體,可能由CaCl2、KCl、K2CO3和CuSO4中的一種或幾種組成。為探究其成分,進行如下實驗:①取少量該固體溶于水,得到無色溶液;②向上述溶液中滴加過量稀鹽酸,有氣泡產生;③向步驟②所得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出現白色沉淀。已知AgCl是一種白色固體,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常見的酸.下列有關原固體成分的分析正確的是( )A.一定不含CuSO4和CaCl2 B.一定不含CuSO4和KClC.一定只含有K2CO3 D.一定含有K2CO3和KCl15、圖甲中,電源電壓為12V、電流表(0~0.6A)、電壓表(0~15V)、滑動變阻器標有“?Ω ; 1A”字樣,虛線框內是一個定值電阻或是一個小燈泡(6V ; 0.5A)閉合開關,在元件安全的情況下,使滑片P移動范圍最大,得到滑動變阻器的圖像如圖乙。則:①虛線框內是小燈泡;②電路的最大功率為6W;③虛線框內元件和滑動變阻器的功率相等時,滑動變阻器的阻值為10Ω;④滑動變阻器最大阻值為20Ω。以上結論正確的有( )A.③④ B.②③ C.①② D.①④二、(每空2分,共44分)16、某課外活動小組學習了溶液的知識后進行了如下實驗(固體M不含結晶水),忽略實驗過程中溶劑的蒸發,回答下列問題:(1)丁中溶液的質量為 g。(2)下圖為實驗過程中燒杯內液體質量隨時間的變化關系。①溶液開始降溫的時間是 (填“t1”或“t2”)。②丙中溶質與溶劑的質量比為 。③0~t2時間內,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填序號)。A.b點到c點溶劑質量不變B.c點表示中溶液的質量C.a點到b點表示乙變至丙過程中溶液質量的變化17、在探究“物質的吸熱能力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中,用質量是0.3kg的水和甲表中等質量的另一種物質進行對比,作出的圖像如圖乙所示。實驗過程中,水和另一種物質在相同時間內吸收的熱量相等,分析圖像可以得出圖線 (選填“a”或“b”)對應的物質為水,另一種物質為 ,這種物質在0~5min內吸收的熱量為 J。表甲物質 比熱容c/[J/(kg·℃)]水酒精煤油蓖麻油18、同學們又跟隨工作人員來到桑園,學習桑樹的種植與維護。圖一是同學們總結繪制的桑樹部分生理活動示意圖(用a、b、c表示),圖二是科研人員記錄的智能種植大棚中一晝夜二氧化碳濃度的變化曲線。請分析作答:(1)桑樹吸收水分的動力由圖一中的生理過程【 】 提供,進行b過程的場所是 。(2)根據圖二曲線分析判斷,BD段二氧化碳濃度下降的原因是桑樹光合作用的強度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呼吸作用:一天內有機物積累最多的是 時。19、瀘州積極發展新質生產力。瀘州某企業突破3.5微米鋰電池所需超薄銅箔的技術,使瀘州成為國內具備量產超薄鋰電銅箔能力的地區,銅箔每薄1微米,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容量就能增加5%。鋰電池結構如圖所示。回答相關問題:(1)鋰電池工作時將化學物質儲備的化學能轉化為電能。銅能制成超薄材料是因為單質銅具有良好的 (選填“延展性”“導電性”或“導熱性”)。(2)工業上制備LiFePO4的一種方法是:將草酸亞鐵、Li2CO3、NH4H2PO4按化學計量數之比混合均勻,在Ar氣氛圍中,首先于300℃左右處理5~10 h,使原材料充分分解,然后再升高到550~750℃處理5~10 h,制得LiFePO4。①Li2CO3中1個陽離子含有2個電子;草酸亞鐵的化學式為FeC2O4,由此可推測出草酸的化學式為 。②亞鐵易與氧氣反應生成Fe3+,則Ar氣的作用是 。③300℃時,Li2CO3與NH4H2PO4反應可看成碳酸鹽和銨鹽分解,生成Li3PO4和三種氣體產物,其中一種氣體冷卻到常溫變成液態,且反應前后元素的化合價沒有變化。則Li2CO3與NH4H2PO4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20、芳芳用如圖所示的裝置進行實驗探究(不計彈簧測力計的重力):當水平向左的拉力時,物體B水平向左勻速運動(B足夠長),彈簧測力計示數為4N且保持不變,此時物體A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為 N,物體B對地面的摩擦力大小為 N。21、人的生命活動時刻離不開氧氣。研究表明,運動員在高海拔地區進行一段時間的訓練后,其運動表現可以得到改善。回答下列問題。(1)人呼吸時,膈的相對位置如圖甲所示。當膈的位置由p變為p′的過程中,人體處于 (填“吸氣”或“呼氣”)狀態。(2)人體不同組織、器官間的氧含量通常用氧分壓(單位:mmHg)表示,氧含量越豐富,氧分壓越高。氧氣由肺泡進入組織細胞的過程如圖乙所示,A、B、C、D分別代表心臟的四個腔,圖中的數值為相應部位的氧分壓。結合所學知識推斷,血管X內血液的氧分壓為 mmHg。(3)運動員進入高海拔地區的初期,血液中紅細胞的數目會增加,能加強對氧的運輸。肺泡中的氧氣通過肺泡壁和毛細血管壁進入血液,隨血液循環首先到達心臟的 (填字母)處,最終到達組織細胞內,參與有機物的分解,滿足機體的能量需求。22、如圖甲所示,足夠高的圓柱形薄壁容器,裝有適量的水放在水平桌面上?,F將一個質量為2kg、底面積為100cm2的均勻長方體豎直放入容器中,受到容器的支持力為4N,此時物體所受浮力為 N。若再加入適量的水使長方體剛好漂浮,如圖乙所示,則此時水面的高度與圖甲相比增加了 cm。(,g?。?br/>三、實驗探究題(每空2分,共36分)23、某同學將一種高等植物幼苗分為4組(a、b、c、d),分別置于密閉裝置中照光培養,a、b、c、d組的光照強度依次增大,實驗過程中溫度保持恒定。一段時間(t)后測定裝置內O2濃度,結果如圖所示,其中M為初始O2濃度,c、d組O2濃度相同?;卮鹣铝袉栴}。(1)太陽光中的可見光由不同顏色的光組成,其中高等植物光合作用利用的光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光照t時間時,a組CO2濃度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b組。(3)若延長光照時間c、d組O2濃度不再增加,則光照t時間時a、b、c中光合速率最大的是________組,判斷依據是________。(4)光照t時間后,將d組密閉裝置打開,并以c組光照強度繼續照光,其幼苗光合速率會________(填“升高”“降低”或“不變”)。24、空氣中含有多少氧氣呢?學習小組開展“測定空氣里氧氣含量”的探究活動。資料:1.紅磷的著火點是240℃,白磷的著火點是40℃。2.相同的溫度和體積下,氣體壓強與分子數成正比。3.相同的溫度和壓強下,氣體體積與分子數成正比。【史料研究】二百多年前,化學家拉瓦錫利用汞能和氧氣發生反應的原理,采用圖1裝置測出氧氣約占空氣體積的1/5。(1)加熱時,曲頸甑內液態汞表面產生紅色粉末,玻璃鐘罩內的現象是汞液面上升,產生該現象的原因是 。【設計與實驗】設計并利用圖2裝置測空氣里氧氣含量。(2)主要步驟如下,正確的順序為 (填序號)。①彈簧夾夾緊膠皮管②紅磷熄滅并冷卻后,打開彈簧夾③點燃紅磷后立即伸入瓶中并塞緊塞子④在集氣瓶中加入少量水,將水面上方空間分成5等份(3)實驗結束,集氣瓶中剩余氣體的主要成分是 。【優化與實驗】同學們利用圖2裝置多次實驗,水面均未上升到刻度“1”。經討論后,分別取足量紅磷、白磷采用圖3裝置進行實驗,記錄并處理數據分別如圖4、圖5。(4)圖4中氧氣含量從8.05%上升到9.26%,原因可能是 。(5)圖5中BC段壓強增大,原因是 。計算白磷消耗的氧氣占空氣體積的 %(精確到0.01%)。【反思與交流】(6)圖2實驗水面未達到刻度“1”,原因是裝置中的氧氣未消耗完。紅磷燃燒不能將氧氣消耗完的主要原因是 。(7)上述實驗中汞、白磷和五氧化二磷有毒,對環境“不友好”。結合實驗原理和藥品弊端,可選擇的替代藥品有 (寫一種)。25、用如圖所示電路測電阻的阻值。實驗步驟如下:(1)將電壓表接在B、C兩點間,閉合開關,將滑動變阻器滑片移到b端、電阻箱R調為某一阻值R1,使電壓表和電流表示數為合適的值;(2)斷開開關,將電壓表右端由C點改接到D點;(3)閉合開關,反復調節 使兩表的示數與步驟(1)中相同,此時電阻箱的阻值為R2;(4)待測電阻的阻值Rx= ;(5)若操作無誤,反復調節始終無法實現兩表的示數與步驟(1)中相同,原因可能有: 、 。四、分析計算題(24題3分,25-28每題8分,共35分)26、為踐行綠色發展理念,我國很多道路沿線安裝了太陽能路燈。圖為一行車記錄儀在我國某地抓拍的照片,該處路燈可以根據當地日出日落時間自動開啟和關閉。(1).圖中汽車行駛的方向為 (2).該路燈照明時間最長的節氣是27、“信州鉛山縣有苦泉,流以為澗。挹其水熬之,則成膽礬,烹膽礬則成銅。熬膽礬鐵釜,久之亦化為銅”。——沈括《夢溪筆談》。興趣小組根據其中的原理進行了如下實驗。向硫酸銅溶液中加入鐵粉,所得實驗數據如圖所示。(1)a、b點固體的成分是 、 (用化學式表示)。(2)計算恰好完全反應時,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28、如圖所示,某長方體空心磚內有若干個柱形圓孔,空心磚的質量為1.5kg,空心部分(柱形圓孔)體積占長方體體積的。將其分別平放、側放、豎放于水平地面上時,空心磚對水平地面的壓強依次為,且,已知空心磚豎放時與水平地面的接觸面積為。求:(1)空心磚的重力;(2)空心磚豎放時對水平地面的壓強;(3)空心磚的材料的密度。29、小科用過量的稀鹽酸和石灰石反應制取二氧化碳,得到了含有鹽酸和氯化鈣的混合溶液。為了探究混合溶液中氯化鈣的質量分數,小科進行了如下實驗:取100g混合溶液于燒杯中,然后將240g碳酸鈉溶液分六次加入其中,每次充分反應后稱量相關質量,所測數據如下表。實驗次數 1 2 3 4 5 6加入碳酸鈉溶液的質量(g) 40 40 40 40 40 40每次產生氣體的質量(g) 4.4 4.4 2.2 0 0 0每次產生沉淀的質量(g) 0 0 5 m 10 0請根據實驗數據分析解答下列問題:(1)m的數值為_________。 (2)求混合溶液中氯化鈣的質量分數。(3)如圖甲表示原混合溶液中的離子種類和數量,請在圖乙中畫出第3次加入碳酸鈉溶液充分反應后的相關離子數量柱狀圖。(4)求第五次反應完成后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30、甲圖是一款恒溫箱的內部原理電路圖,工作電壓220V,電熱絲R0的阻值為44Ω;控制電路電源電壓為8V,繼電器線圈的電阻R1=10Ω,滑動變阻器(調溫電阻)R2的最大阻值為130Ω;熱敏電阻R3的阻值隨溫度t變化的關系如乙圖所示。R0和R3均置于恒溫箱中,當繼電器線圈中電流達到50mA,繼電器的銜鐵會把彈簧片吸到左邊,右邊工作電路斷電停止加熱。求:(1)加熱時,經過R0的電流 (2)當最高控溫設置在60℃時,滑動變阻器接人電路中的阻值應為多少 (3)利用恒溫箱把1kg的牛奶從20℃加熱到60℃,牛奶吸收多少熱量 (牛奶的比熱容())(4)把1kg的牛奶從加熱到需要2min,則該恒溫箱的加熱效率為多少 (結果精確到0.1%)答題卷 班級 姓名選擇題題號 1 2 3 4 5 6 7 8答案題號 9 10 11 12 13 14 15答案二、填空題16、(1)(2)① ② ③17、18、(1)(2)19、(1)(2)① ② ③20、21、(1)(2)(3)22、三、實驗探究題23、(1)(2)(3)(4)24、(1) (2)(3)(4)(5)(6 (7))25、(3)(4) (5)四、分析計算題26、(1) (2)27、(1)(2)27、28、(1)(2)(3)29、(1)(2)(3)(4)30、(1)(2)(3)(4)參考答案:一、選擇題1-5:CBDDC 6-10:DBDDB;11-15:AAAAA二、(每空2分,共44分)16、(1)66(2)t1 11∶10 ABC17、 b 煤油18、(1) a蒸騰作用 葉綠體(2) 大于 1819、(1) 延展性(2) H2C2O4 用作保護氣,防止亞鐵離子被氧化為鐵離子3 Li2CO3 + 2 NH4H2PO4 2 Li3PO4 + 2 NH3↑ + 3 CO2↑ + 3 H2O↑20、 4 621、(1)呼氣(2)100(3) A22、16 4三、實驗探究題(每空2分,共36分)23、(1)紅光和藍紫光 光合色素可分為葉綠素和類胡蘿卜素,葉綠素主要吸收紅光和藍紫光,類胡蘿卜素主要吸收藍紫光 (2)大于 (3)① c ② 延長光照時間c、d組O2濃度不再增加,說明c組的光照強度已達到了光飽和點,光合速率達到最大值 (4)升高24、(1) 汞與氧氣反應,鐘罩內氣體減少,氣壓減小(2)④①③②(3)氮氣(4)反應結束后,溫度下降氣體逐漸混合均勻/溫度下降水蒸氣變成液態,氧氣含量增大(5)反應剛開始,溫度升高對壓強的影響比氣體減少對壓強的影響大 19.37(6)反應一段時間后,氧氣濃度下降到一定程度,燃燒放出的熱量減少,溫度降低到紅磷著火點以下,紅磷熄滅,所以氧氣消耗不完(合理即可)(7)銅粉25、 電阻箱和滑動變阻器 R1-R2 R1四、分析計算題(24題3分,25-28每題8分,共35分)26、(1)北 (2)冬至27、(1)Cu 、(2)10%28、(1)15N;(2);(3)29、(1)10(2)27.75%。(3)(4)22.2%30、(1)5A;(2)60Ω;(3);(4)75.8%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