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學年度第二 學期七年級道德與法治課堂練習(三)(考查范圍:第三單元)題號 一 二 成績得分一、選擇題:本大題共 20小題 , 每小題 3分 , 共 6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 , 只有一項是 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 為滿足學生個性化發展的需要 , 某中學開設了書法、茶藝、剪紙等校本課程。 開設這類課程( )A. 體現文化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的靈魂 B. 證明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C. 幫助學生感受中華傳統文化的魅力 D. 彰顯傳統文化具有歷久彌新的特征2. 中國二十四節氣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二十四節氣是古代 中國勞動人民經歷千百年來的實踐創造出來的寶貴科學遺產 , 是反映天氣氣候變化、掌握農事 季節的工具 , 是中國人特有的時間知識體系 , 至今仍深刻地影響著我們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準則 , 還廣泛影響到韓國、日本等東亞國家。 由此可見 , 二十四節氣 ( )①體現了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 ②展現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源遠流長③是解讀中華民族歷史發展的重要密碼之一 ④有利于構建和諧的人與自然的關系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②③④3. 蔚保國率隊實現北斗室內定位導航服務“從零到一”的突破;李東與團隊披荊斬棘 , 打破了“新 航天器上新技術占比不超過三成”的國際慣例。 據此可知 , 最美科技工作者“美”在 ( ) ①踐行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時代精神 ②踐行中 華民族自強不息、敬業樂群、腳踏實地、實事求是的思想 ③在實踐中探求真知 , 為解決國際問 題貢獻中國智慧 ④弘揚中華優秀文化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的核 心理念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②④4. 某社區順應時代發展 , 打造“數智為民場景 , 共同締造幸福生活”社區治理品牌活動 , 建立直播 間 , 為居民提供數字化社區場景 , 讓居民足不出戶就能了解惠民政策。 如果要為這一民生實事寫一則新聞報道 , 下列標題最恰當的是 ( )A. 匯集專家智慧 , 發揮專業力量 B. 形成協同機制 , 搭建活動平臺C. 創新社區治理 , 共建惠民家園 D. 改善人居環境 , 推進公平正義5. 右圖啟示我們要 ( )①尊重他人 , 構建人與人之間的和諧關系 ②做到敬業樂群 , 自強 不息 ③實現社會的正義 , 維護國家和社會公共利益 ④站穩人民 立場 , 增強為人民服務的本領A. ①③ B. ①④C. ②③ D. ②④七年級道德與法治課堂練習(三) 第 1 頁6. 實現從圖一到圖二的轉變 , 公民應該 ( )A. 不輕易向他人許諾 , 杜絕個人失信行為 B. 堅守民族大義 , 尊重不同的意見C. 做文明有禮的人 , 態度謙和、用語文明 D. 樹立誠信意識 , 珍惜個人的誠信記錄7. 在第六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 , 人文交流參展單位有 738家 , 展示面積達 3萬平方米 , 展臺 數量和面積均創新高;在第六屆絲綢之路(敦煌)國際文化博覽會上 , 從新疆、甘肅等地方特產 , 到法國、意大利、俄羅斯等 14個國家的 50余幅精品繪畫 , 萬余平方米的文化展覽區精彩紛呈。對此 , 下列認識正確的有 ( )①用開放、包容的心態 , 學會欣賞不同民族文化 ②發揮中華文化引領世界文化的作用 ③努 力消除文化差異 , 推動文化多樣性統一 ④尊重文化的多樣性 , 促進求同存異、和而不同的文 明交流A. ①② B. ②③C. ①④ D. ③④8. 在中國關于解決巴以沖突的立場文件中 , 中方提出全面停火止戰、切實保護平民、確保人道主 義救援、加大外交斡旋、尋求政治解決的五點建議 , 同時中國向聯合國機構提供 100萬美元現匯援助 。這體現了中國 ( )A. 順應時代發展潮流 , 不盲從茍同B. 堅持胸懷天下 , 維護世界和平C. 贏得人民的支持 , 維護自身的長治久安D. 將道義置于優先位置 , 正確看待差異與矛盾9.“人民教育家”黃大年早年在英國留學 , 學成后他毅然決然回到中國 , 為我國“巡天探地潛海”填 補多項技術空白 。他熱愛教育 , 病重住院期間還在病房為學生答疑解惑 , 修改學習計劃;他熱 愛祖國 , 彌留之際仍不忘叮囑把自己的電腦交給國家 , 因為里面有太多重要的科研資料 。 以上事跡體現了黃大年 ( )①心有大我、精忠報國的理想信念 ②啟智潤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 ③胸懷天下、以文化 人的弘道追求 ④樂教愛生、敬業樂群的職業態度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10. 中央政法委發布 2024年第一季度見義勇為勇士榜 , 榜單中有舍棄價值幾十萬元海產品救人 的沈華忠 , 有深水中連救兩人的花甲老人程國利 , 有斷橋處攔車避免更多事故發生的黃福林 等群體 。勇士們用實際行動傳承和弘揚了中華民族思想理念 , 他們的行動啟迪我們 ( )A. 中華傳統美德就是追求正義 B. 守護正義已成為每個人的心聲C. 用實際行動做“崇正義”的人 D. 犧牲物質利益才算是見義勇為 七年級道德與法治課堂練習(三) 第 2 頁11.《經典詠流傳》節目“ 和詩以歌”、將古詩詞和部分近代詩詞配以現代流行音樂 ,《春曉》《長歌行》《游子吟》《將進酒》《送別》《使至塞上》……在歌聲中我們能 ( )①體悟文以載道 , 豐富精神生活 , 提升精神境界 ②領略詩詞之美 , 塑造中華民族獨特的審美 氣質 ③了解文化的多樣性 , 尊重不同的文化 ④堅定文化自信 , 做堂堂正正的中國人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12. 下列語句與漫畫中體現的理念相一致的是 ( )A. 聞過即改 , 知恥而后勇B. 民為邦本 , 本固邦寧C. 先天下之憂而憂 , 后天下之樂而樂D. 儉 , 德之共也;侈 , 惡之大也13. 多年來 , 廣州市深入實施榜樣引領行動 , 用身邊的“好人群像”引領市民追求真善美 ,“好人精神”正逐漸形成特有的文明新風尚 。這種精神 ( )①有利于弘揚崇德向善的良好社會氛圍 ②體現了中華文明具有統一性和包容性的特性③隨著時代進步不斷豐富和發展 ④為促進廣州市的全面發展奠定物質基礎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14. 想要抵達成功的彼岸 , 唯有奮力奔跑 , 不懈努力 。一代代青年不斷奮斗超越自我 , 造就了多姿 多彩的世界 , 留下了無數以奮斗實現夢想的勵志故事 。這告訴我們 , 青少年過有價值的人生要 ( )①默默無聞 , 活在自我狹小的小天地 ②積極進取 , 向著各自目標努力奮進 ③不顧他人 , 只 關注自己的成長發展 ④兼善天下 , 積極為人類進步作貢獻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15. 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是中華傳統文化中的核心理念 。 以下古語體現的內容與中華傳統文化的核心理念對應正確的是 ( )選項 古語 核心理念A 公生明 , 偏生暗 。—《荀子》 重民本B 民為貴 , 社稷次之 , 君為輕 , —《孟子》 講仁愛C 百姓昭明 , 協和萬邦 。—《尚書》 尚和合D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 崇正義七年級道德與法治課堂練習(三) 第 3 頁16. 2024年 10月 17日 , 習近平在六尺巷考察時說 , 六尺巷承載著中國古人的歷史智慧 , 要弘揚好 中華民族傳統美德 , 相互禮讓、以和為貴 , 解決好民生問題 , 化解好社會矛盾 , 使我們的社會更加和諧。 這是因為 ( )A. 禮義廉恥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做人的基本道德準則 B. 中華傳統美德滲透在詩書禮樂等精神文明的創造中C. 中華傳統美德是進行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寶貴資源D. 中華傳統美德是當代中國人評判是非曲直的唯一標準17.“利于國者愛之 , 害于國者惡之。”這句話啟示我們 ( )A. 厚植愛國情懷 , 竭力報效祖國 B. 追求誠實守信 , 引領社會正氣C. 學會謹慎交友 , 學會關愛他人 D. 堅持奉獻社會 , 活出生命精彩18. 面對挫折時 , 下列態度體現自強不息這一中華傳統美德的是 ( )A. 算了吧 , 知難而退才明智 B. 試一試 , 勇敢地接受挑戰C. 放棄吧 , 反正都是失敗 D. 能行嗎 , 這不是我擅長的19. 2024年是農歷甲辰龍年。龍文化備受人們的矚目:中國自古多數地區都有崇龍的習俗 , 如二 月二龍抬頭的節日 , 掛龍燈、賽龍舟……龍的形象存在于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龍的傳人》 《雪龍吟》《藏龍臥虎》《中國龍》……龍的歌曲膾炙人口;龍馬精神、車水馬龍、生龍活虎、龍鳳呈祥、魚躍龍門……龍的成語讓人振奮。 這些融入到民族血液中的龍文化 ( )①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髓所在 ②體現了中華文明具有連續性、多樣性的特性 ③說明 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表現形式多樣 ④體現了中華文明具有包容性、和平性的特性A. ①② B. ②④ C. ②③ D. ③④20.“百善孝為先”,“孝”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下列漫畫的寓意是 ( )A. 中華傳統美德的力量在于踐行 , 重在傳承B. 我們應繼承革命文化 , 建成文化強國C. 中華傳統美德內涵豐富 , 博大精深D.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具有與時俱進的特征二、非選擇題 : 本大題共 3小題 , 第 21小題 10分 , 第 22小題 14分 , 第 23小題 16分 , 共 40分。 21. 閱讀材料 , 回答問題。 (10分)材料一 :春生夏長,秋收冬藏。 — 司馬遷《史記》 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 些小吾曹州縣吏,-枝-葉總關情。 — 鄭燮《濰縣署中畫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七年級道德與法治課堂練習(三) 第 4 頁材料二:2024年 12月 3 日 , 廣東省傳統文化促進會第三屆第二 次會議在黃埔區成功召開。 會議主題為“ 守正創新 , 傳承發展”, 旨在深入探討并推動廣東省傳統文化的保護、傳承與發展。 有同學認為 , 只要傳承核心思想理念就能傳承和發展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1)材料一中的名句蘊含著什么思想理念 (4分)(2)結合所學知識,請你對材料二中的觀點進行評析 (6分)22.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14分)材料:《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明確提出“共建人文灣區”。從歷史古跡保護、文博機構 聯動、文化設施共享 , 到影視合作、藝術展演聯通、文化創意產業協同 , 再到為促進中外文明交流 互鑒貢獻力量… …-出《粵韻春姿》粵劇串燒 , 輕柔曼妙、娓娓動聽;-段國家級非遺英歌舞 , 和鼓而舞、氣勢如 虹……2024年 5 月 24日 , 在廣東深圳國際會展中心舉辦的 2024文化強國建設高峰論壇“人文灣 區 機遇灣區”分論壇上 , 嶺南文化展演熱鬧非凡、別具-格。廣繡 , -針-線繡出絕世風華;粵劇 , -腔-調唱出人間百態;醒獅 , -招-式彰顯精神氣 質……粵港澳三地文化同源 , 以粵劇、龍舟、武術、醒獅等為代表的嶺南文化是三地共通的文化語 言 , 承載著濃厚而豐富的灣區共同人文記憶 , 讓共建人文灣區有了堅實的文化和社會基礎 , 也彰 顯出灣區人文精神的獨特魅力。近年來 , 粵港澳三地在諸多領域開展交流合作 , 人文灣區建設取得豐碩成果 , 灣區文化軟實 力顯著增強。(1)結合人文精神的相關知識,分析粵港澳大灣區為什么要彰顯灣區人文精神。 (6分)(2)我們應該怎樣做一個合格的中華人文精神的弘揚者 并列舉兩種體驗人文精神的活動 方式。 (8分)七年級道德與法治課堂練習(三) 第 5 頁23.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16分)為建設教育強國、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 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 人 , 以實際行動宣傳黨的二 十大精神 , 某校團委正在開展“ 立德明智”的主題活動。 請你參與 其中。【美德 ● 我推薦】為了弘揚傳統美德 , 學校準備修建文化墻 , 向同學們征集建議。(1)請將上述海報推薦給學校,運用所學知識寫出推薦理由。 (6分)【美德 ● 我分享】在班會上 , 有同學分享了蘭州市“ 百名孝星”“ 蘭州好人”“ 中國好人”及省市 縣“道德模范”的獲得者楊翠蘭的故事。在蘭州市榆中縣貢井鎮呂家峴村有位孝順兒媳楊翠蘭 , 她 40年如- 日 , 悉 心 照料著年過百 歲的公公。 有人常常會問楊翠蘭 , 在十年九旱的榆中北山 , 在“ 多 災多難”的人生經歷中 , 是什么 支撐她走到了現在。 楊翠蘭憨笑著說 , 她沒有什么學問 , 只記住了老-輩常說的“敬谷得田、敬老 得福”! 她始終相信 , 只要勤勤快快種地就-定會收獲糧食 , 只要孝老愛親就-定會和家人過上 好日子!(2)楊翠蘭的故事讓人感受到中華傳統美德的力量。結合所學知識,談談學習中華傳統美德 對青少年的意義。 (6分)【美德 ● 我踐行】同學們在聽完楊翠蘭的故事后 , 深受感動。 他們紛紛表示要踐行孝老愛親 這-中華傳統美德。(3)結合所學知識,請你給同學們踐行孝老愛親這一中華傳統美德提出兩點建議。 (4分)七年級道德與法治課堂練習(三) 第 6 頁2024—2025學年度第二 學期七年級道德與法治課堂練習(三)參考答案一、選擇題 : 本大題共 20小題 , 每小題 3分 , 共 6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 , 只有一項是 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 C 2. A 3. C 4. C 5. B 6. D 7. C 8. B 9. B 10. C11. B 12. D 13. A 14. D 15. C 16. B 17. A 18. B 19. C 20. A二、非選擇題 : 本大題共 3小題 , 第 21小題 10分 , 第 22小題 14分 , 第 23小題 16分 , 共 40分。 21. (1)①蘊含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主張尊重、順應大自然運行的規律,與天地萬物和諧共生) 。②蘊含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認為社會發展必須惠及人民,滿足人民實際的利益需求,讓人民過上安定富足的生活) 。(2)該觀點是錯誤的。 理由:①中華民族在長期歷史發展中培育和形成的思想理念,有助于我 們理解、繼承中華傳統文化。但是,只靠傳承核心思想理念是不夠的。 ②中華民族優秀傳統 文化還蘊含著豐富的人文精神和道德資源。 因此,我們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不但要 傳承核心思想理念,還要弘揚中華人文精神和踐行中華傳統美德。22. (1)①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的豐富人文精神,彰顯了中華民族對現實生活意義的探索和道 德情操的涵養。 ②中華人文精神,滲透在詩書禮樂等精神文明的創造中,發揮了強大的熏陶 教化、凝聚示范作用。 ③中華人文精神有助于促進社會和諧和成就美好人生。(2)做法:①弘揚促進社會和諧的思想文化。 我們應當正確運用求同存異、和而不同的處世方 法,為促進社會和諧貢獻力量。 ②弘揚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 我們要積極進取,向著更高更 遠的目標努力奮進;愛人利人,擇善而行,追求至善的人生境界。 我們應當向榜樣學習,勇擔 使命,久久為功,爭做向上向善的好少年。 活動方式:①觀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類節目;②參 加中華經典誦讀活動。 (言之有理即可)23. (1)海報一:該海報展示的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擔當意識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博大胸懷和崇高 境界,為中華民族發展壯大提供了重要支撐。 海報二:該海報鼓勵我們不斷向有美德、有才 能、有貢獻的人學習,這有利于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有利于形成崇德向善、見賢思齊的社會 風尚。(2)①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的豐富道德理念和規范,體現著評判是非曲直的價值標準,潛移 默化地影響著中國人的行為方式。 ②中華傳統美德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髓,是世代相傳 的民族智慧,是中華民族走向未來的寶貴精神財富。 ③運用好中華傳統美德,有助于我們明 是非、辨善惡、知榮辱,解決生活中的各種困惑,提升社會道德水平,推進社會主義道德建設。(3)①我們應當孝敬老人,愛護親人。 ②我們還要將愛的情感和責任擴展到全社會。七年級道德與法治課堂練習(三)參考答案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七年級道德與法治課堂練習(三).docx 七年級道德與法治課堂練習(三)參考答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