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026屆高中思想政治一輪復習必修2:第3課 我國的經濟發展課件 學案(共2份打包)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026屆高中思想政治一輪復習必修2:第3課 我國的經濟發展課件 學案(共2份打包)

資源簡介

思想政治
第三課 我國的經濟發展
2.1 闡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和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解釋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評析經濟發展中踐行社會責任的實例。
知識點一 貫徹新發展理念
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1.含義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就要維護人民根本利益,增進民生福祉,不斷實現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讓現代化建設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
2.具體內容
(1)發展為了人民,就是要從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出發謀發展、促發展,緊緊抓住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舉措。不斷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努力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2)發展依靠人民,就是要把人民作為發展的力量源泉,充分尊重人民主體地位和人民群眾的首創精神,不斷從人民群眾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依靠人民創造歷史偉業。
(3)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就是要使發展成果惠及全體人民,不斷保障和改善民生,增進人民福祉,走共同富裕道路,彰顯制度優勢。
3.重要意義
人民性是馬克思主義的本質屬性。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反映了堅持人民主體地位的內在要求,彰顯了人民至上的立場觀點方法,確立了貫徹新發展理念必須始終堅持的基本原則。
二、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
1.原因
(1)理念是行動的先導,一定的發展實踐是由一定的發展理念來引領的。新時代需要新發展理念。
(2)要著力解決好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破解發展難題、增強發展動力、厚植發展優勢,更好滿足人民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等方面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就必須完整、準確、全面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
2.具體內涵
(1)創新發展注重的是解決發展動力問題。創新是第一動力,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不斷推進理論創新、制度創新、科技創新、文化創新等各方面創新,讓創新貫穿黨和國家一切工作,讓創新在全社會蔚然成風。
(2)協調發展注重的是解決發展不平衡問題。協調是持續健康發展的內在要求,是發展平衡和不平衡的統一。堅持協調發展,要正確處理發展中的重大關系,重點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促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不斷增強發展的整體性。
(3)綠色發展注重的是解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問題。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綠色是永續發展的必要條件和人民對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體現,生態文明建設是關系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堅持綠色發展,必須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可持續發展,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自然和生態環境,堅定不移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中國式現代化。
(4)開放發展注重的是解決發展內外聯動問題。開放是國家繁榮發展的必由之路。要順應我國經濟深度融入世界經濟的趨勢,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則,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5)共享發展注重的是解決社會公平正義問題。共享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要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堅持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漸進共享,使全體人民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朝著共同富裕方向穩步前進。
3.關系
新發展理念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的主要內容。
(1)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相互貫通,相互促進,是具有內在聯系的集合體,要統一貫徹,不能顧此失彼,也不能相互替代。
(2)要把新發展理念完整、準確、全面貫穿發展全過程和各領域,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1.以人民為中心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
剖析: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以人民為中心是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根本立場。
2.發展為了人民,就是要從人民群眾的利益出發,滿足人民的所有需要。(×)
剖析:人民群眾的利益有合理的也有不合理的,同樣,人民群眾的需要有合理與不合理之分,因此,應該是從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出發謀發展、促發展,不斷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努力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3.提高經濟發展質量是發展的目的和歸宿。(×)
剖析:把實現人民幸福作為發展的目的和歸宿。
4.綠色發展注重的是解決發展動力的問題。(×)
剖析:綠色發展注重的是解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問題,創新發展注重的是解決發展動力問題。
5.堅持開放發展,必須遵循互利共贏的原則。(×)
剖析:堅持開放發展,必須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則。
考點一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
典例1 (2023·海南高考,8)“春色滿園關不住”,這一膾炙人口的千古名句,不僅道出了濃郁春色,也暗含著些許隔欄相望的悵惘。如今,越來越多的城市建設無界公園,拆墻透綠,完善各種服務設施,市民獲得了更加開闊的觀景視野、休閑空間。建設無界公園是(  )
①深化與細化現代城市管理的必由之路?、诟脻M足人民群眾多樣化需求的有力舉措?、劬S護社會穩定和城市秩序的內在要求?、堋耙匀藶楸尽崩砟钤谏鷳B文明建設中的實踐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解析:建設無界公園有利于深化與細化現代城市管理,但不是“必由之路”,①說法錯誤。城市建設無界公園,市民獲得了更加開闊的觀景視野、休閑空間,更好地滿足了人民群眾的多樣化需求,②符合題意。建設無界公園與“維護社會穩定”無必然聯系,③不符合題意。拆墻透綠,完善各種服務設施,滿足群眾多樣化需求,堅持了以人為本,④符合題意。故本題選C。
考點二 貫徹綠色發展理念
典例2 (2024·北京高考,13)截至2023年底,我國冰箱、洗衣機、空調等主要品類家電保有量超過30億臺。當前,我國正處于家電報廢的高峰期,每年有1億至1.2億臺的廢舊家電被淘汰。廢舊家電回收的合理做法是(  )
①降低回收廢舊家電的環保標準,提高回收利潤率?、诮ㄔO廢舊家電回收網絡交易平臺,提高交易效率?、郯l展中小微廢舊家電回收企業,促進分散化經營 ④鼓勵家電以舊換新,促進廢舊家電資源循環利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D
解析:“降低回收廢舊家電的環保標準”的做法與綠色發展理念相悖,環保標準不可隨意降低,①錯誤。建設廢舊家電回收網絡交易平臺,有利于促進廢舊家電回收,提高交易效率,②正確。中小微企業能促進分散化經營,但材料指出當前我國正處于家電報廢的高峰期,分散化經營不利于解決廢舊家電回收的問題,③不符合題意。鼓勵家電以舊換新,促進廢舊家電資源循環利用,符合綠色發展理念,是合理的做法,④正確。故本題選D。
考點三 貫徹開放發展理念
典例3 (2024·浙江1月選考,7)國外某汽車公司的上海超級工廠建成以來,不斷擴大與本土供應商伙伴的深度合作,帶動上下游企業共同發展。截至2023年12月,該工廠零部件本土化率已超95%,本土一級供應商超過400家。這說明(  )
①深度參與國際分工能夠優化資源配置?、跀U大生產合作是開放發展的主要方向?、蹆韧饴搫佑兄谕苿咏洕睒s發展?、軘U大生產合作需要提高本土廠商在生產鏈中的占比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解析:截至2023年12月,該工廠零部件本土化率已超95%,本土一級供應商超過400家,這說明深度參與國際分工能夠優化資源配置,①正確。開放發展的主要方向是積極拓展進口,提升國際競爭力,營造公平的營商環境,積極參與全球治理,而不是擴大生產合作,②錯誤。國外某汽車公司的上海超級工廠建成以來,不斷擴大與本土供應商伙伴的深度合作,帶動上下游企業共同發展,這說明內外聯動有助于推動經濟繁榮發展,③正確。擴大生產合作不需要提高本土廠商在生產鏈中的占比,而要提高資源配置效率,④錯誤。故本題選B。
考點四 貫徹協調發展理念
典例4 (2024·山東高考,3)2023年,山東省搭建黃河大集平臺,通過“線上+線下”“文化+旅游+好品+傳播”的模式,推動優質農產品上網直播銷售,以補貼優惠的方式促進品牌產品下鄉,讓一個個黃河大集“集”得更遠、“聚”得更多。搭建黃河大集平臺可以(  )
①拓展農村市場邊界,增強生產動力?、跁惩ǔ青l經濟循環,增加商品供給?、厶嵘a業鏈水平,促進產業融合?、苄纬梢幠=洕档椭贫瘸杀?br/>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A
解析:優質農產品上網直播銷售,以補貼優惠的方式促進品牌產品下鄉,說明搭建黃河大集平臺可以拓展農村市場邊界,增強生產動力;以補貼優惠的方式促進品牌產品下鄉,讓一個個黃河大集“集”得更遠、“聚”得更多,說明搭建黃河大集平臺可以暢通城鄉經濟循環,增加商品供給,①②正確。材料強調的是搭建黃河大集平臺,推進優質農產品的銷售,不涉及提升全產業鏈水平,也沒有體現降低制度成本,③④排除。故本題選A。
《人民網評:向綠而行,著力推進發展方式創新》中指出,綠色發展是高質量發展的底色,新質生產力本身就是綠色生產力,發展新質生產力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和重要著力點。錨定新時代的“首要任務”,我們要以著力推進發展方式創新為出發點,以構建綠色低碳循環經濟體系為著力點,以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為落腳點,扭轉傳統的粗放增長方式,提高全要素生產率,推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行穩致遠。
解讀:堅持創新發展理念,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發展新興產業,推動海洋產業轉型升級。堅持綠色發展理念,積極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推進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建設,打造世界級生態保護靚麗新名片。
知識點二 推動高質量發展
一、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
1.高質量發展的原因
進入新時代,隨著我國發展環境、發展條件的變化,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要牢牢把握這個首要任務,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
2.高質量發展的含義
高質量發展,就是從“有沒有”轉向“好不好”,就是能夠很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發展,是體現新發展理念的發展。
3.高質量發展的特征
高質量發展是現階段乃至更長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主題,關系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全局。這不只是一個經濟要求,而是對經濟社會發展方方面面的總要求;不是只對經濟發達地區的要求,而是所有地區發展都必須貫徹的要求;不是一時一事的要求,而是必須長期堅持的要求。
二、構建新發展格局
1.新發展格局的內涵
推動高質量發展,要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新發展格局決不是封閉的國內循環,而是開放的國內國際雙循環。要堅持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使生產、分配、流通、消費更多依托國內市場,形成國民經濟良性循環。要把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增強國內大循環內生動力和可靠性,提升國際循環質量和水平,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
2.具體要求
(1)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推進新型工業化,加快建設制造強國、質量強國、航天強國、交通強國、網絡強國、數字中國。
(2)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加快建設農業強國,扎實推動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振興,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牢牢守住十八億畝耕地紅線,確保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3)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深入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區域重大戰略、主體功能區戰略、新型城鎮化戰略,優化重大生產力布局,構建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濟布局和國土空間體系。
(4)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穩步擴大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加快建設貿易強國,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維護多元穩定的國際經濟格局和經貿關系。
總之,我們必須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以教育、科技、人才為基礎性、戰略性支撐,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
1.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經濟增長動力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迫切要求。(×)
剖析: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經濟增長動力的迫切要求。
2.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就要學習發達國家做法。(×)
剖析: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要借鑒發達國家有益做法,更要符合中國國情、具有中國特色。
3.經濟發展就是要實現經濟的快速增長。(×)
剖析:經濟增長和經濟發展是兩個不同的概念,經濟增長強調的是“量”;經濟發展不僅強調“量”,更注重“質”,強調科學發展,尊重社會經濟發展規律。我國經濟增長由中高速增長向高質量發展轉變。
考點一 推動高質量發展
典例1 (2023·湖北高考,3)下圖中的“微笑曲線”顯示的是全球化背景下產業升級的不同方向。
據此可以推斷出(  )
①傳統型產業向技術密集型產業升級途徑多樣?、趥鹘y型產業和技術密集型產業可以互相轉化 ③傳統型產業與新技術的融合是產業升級的一種趨勢?、苋蚧^程中技術密集型產業將替代傳統型產業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A
解析:根據題干中的“微笑曲線”圖示,可知以勞動密集型產業為主的傳統型產業(中間環節)附加值最低,傳統型產業與新技術的融合是產業升級的一種趨勢;而傳統型產業向技術密集型產業升級可以通過向兩端發展:既可以通過科技創新、注重產品研發(向左側發展),也可以通過注重管理、營銷與服務(向右側發展)等多個途徑實現,①③正確。題干圖示中,傳統型產業(中間環節)附加值最低,這說明要推動傳統型產業向技術密集型產業轉型升級,根據材料并不能推斷出傳統型產業和技術密集型產業互相轉化,②與題意不符。在經濟全球化的過程中,一些傳統型產業的存在也是必要的,技術密集型產業與傳統型產業并不是完全沖突的,我們可以推動傳統型產業轉型升級,但不能用技術密集型產業替代傳統型產業,④說法過于絕對。故本題選A。
考點二 構建新發展格局
典例2 (2024·浙江6月選考,7)2023年,我國實施擴大內需戰略,促消費擴投資,實現了全年5.2%的經濟增長。全年內需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111.4%,其中消費的貢獻率為82.5%,比2022年的39.4%有較大增長。據此可以推斷,2023年我國(  )
①出口拖了經濟增長的后腿 ②投資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較上年減小 ③國內循環主體作用凸顯?、芟M拉動經濟增長的潛力已盡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解析:根據題干信息,2023年我國內需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111.4%,其中消費的貢獻率為82.5%。這表明內需(包括消費和投資)是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外需動力不足,即出口拖了經濟增長的后腿,①正確。內需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高,說明國內循環的主體作用凸顯,③正確。題干沒有提到投資對經濟增長的具體貢獻率變化情況,②排除。消費的貢獻率較上年有較大增長,說明消費拉動經濟增長的潛力仍在,④錯誤。故本題選B。
考點三 大力發展實體經濟
典例3 (2023·浙江6月選考,11)無人駕駛公交車自動變道超車,智能算法模型對企業用水量精細化預測,工業質檢、零件計數、語音交互……人工智能應用向縱深推進,越來越多的行業實現了智能化升級。這表明,人工智能的應用(  )
①可以提高生產效率?、诮鉀Q了發展動力問題?、凼瞧髽I發展的必要條件?、苜x能實體經濟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B
解析:人工智能的應用使得越來越多的行業實現了智能化升級,這有利于提高企業的生產效率,①符合題意。技術的發展帶來了突破,人工智能正更多地服務于實體企業,越來越多實體企業也借助人工智能實現轉型升級,體現了人工智能的應用賦能實體經濟,促進實體經濟的發展,④符合題意。創新發展解決了發展動力問題,②不符合題意。人工智能技術是企業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量之一,但它并不是企業發展的必要條件,③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B。
考點四 推動鄉村振興
典例4 (2023·山東高考,2)2022年,全民健身“熱氣騰騰”?;⒒?、冰球,“帶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的愿望已然成為現實;貴州黔東南、福建泉州、河南新鄉,鄉村籃球賽為鄉村振興注入新力量;騎行、擲飛盤、玩腰旗橄欖球,戶外運動蓬勃發展;“全民健身線上運動會”“云走齊魯”在線健身成為新的生活方式。全民健身的開展可以(  )
①拓展體育消費場景,促進體育產業轉型升級?、谠黾芋w育用品支出,推動居民消費結構優化?、圬S富體育服務供給,實現城鄉公共服務均等化 ④賦能鄉村文化振興,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A
解析:滑雪、滑冰、冰球,“帶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拓展了體育消費場景,促進體育產業轉型升級,①符合題意。鄉村籃球賽、騎行、擲飛盤、玩腰旗橄欖球,戶外運動蓬勃發展,“云走齊魯”在線健身等活動,會增加消費者體育用品支出,推動居民消費結構優化,改善居民生活品質,②符合題意。全民健身的開展并沒有實現城鄉公共服務均等化,③夸大了全民健身的作用,排除。全民健身的開展并沒有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④排除。故本題選A。
9月2日,2024年中非合作論壇峰會新聞中心舉行首場吹風會,介紹中非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情況。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區域開放司司長徐建平說,非洲國家是共建“一帶一路”的重要支持者、參與者、受益者。在經貿合作方面,2024年前7個月中國對非洲進出口額達到1.19萬億元,同比增長5.5%;2023年,中非貿易額達到歷史峰值2821億美元;中國已連續15年保持非洲第一大貿易伙伴地位。
解讀:“一帶一路”建設,有利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促進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有利于貫徹創新、綠色發展理念,轉變我國經濟發展方式,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大題專講
 (2023·湖北高考,17)近年來,浙江省舟山市在中街山列島海洋特別保護區打造海洋牧場,探索“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的科學路徑。
2015年,中街山列島41.8平方千米海域被列入首批國家級海洋牧場示范區。2017年至2020年間,當地共投放5300個人工魚礁單體,上覆海草和藻類底棲植物,構筑起空間大小為5.69萬立方米的立體式海洋生物之家,海洋牧場生態環境持續改善。通過實施增殖放流,不斷豐富漁業資源,每年增殖放流各類魚苗均在1000萬尾以上,實現海洋牧場魚類的品種和數量雙提升。得益于海洋生態環境的改善和生物多樣性的恢復,該海域養殖的水產品跟野生的十分接近,在市場上很受歡迎。漁民由傳統的生產性捕撈轉向網箱養殖,每年伏季休漁期,當地都會開展包括海釣在內的休閑經營活動。從“傳統捕魚”到“網箱養魚”再到“休閑釣魚”,“三條魚”見證了當地漁民的普遍增收,昔日的小漁村變成具有濃郁海島特色的富裕村。
運用《經濟與社會》知識,分析該地探索“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的路徑。
審設問 本題的設問要求可轉換為該地探索“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的措施,注意作答主體為該地,需要調用我國的經濟發展有關知識,從措施角度分析作答
審材料 信息①:漁民由傳統的生產性捕撈轉向網箱養殖、“三條魚”見證了當地漁民的普遍增收→可聯系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信息②:海洋牧場生態環境持續改善→可聯系堅持綠色新發展理念 信息③:昔日的小漁村變成具有濃郁海島特色的富裕村→可聯系堅持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組答案 ①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在該地的統籌安排下,漁民按照科學的養殖方式和經營模式普遍增收,昔日的小漁村變成具有濃郁海島特色的富裕村。②堅持綠色新發展理念,使養殖符合海洋的規律,在海洋牧場生態環境持續改善的同時,實現海洋牧場魚類的品種和數量雙提升。③堅持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漁民不但進行科學養殖,還開展包括海釣在內的休閑經營活動,促使漁民增收,建設具有濃郁海島特色的富裕村。
 (2024·河北高考,17)閱讀材料,完成要求。
2023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深入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座談會時強調:“要推進醫聯體建設,推動京津養老項目向河北具備條件的地區延伸布局。”
河北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因地制宜,在對接和服務京津中加快發展康養產業。保定市盤活利用農村閑置宅基地、住宅,打造京津冀首選頤養幸福城市;承德市發揮溫泉富集、生態環境美等優勢,承接京津養老服務需求;秦皇島市依托北戴河生命健康產業創新示范區建設,打造中國康養名城……
河北日益改善的生態環境和持續提升的醫療服務水平對京津人群的吸引力越來越強。
結合材料,運用“我國的經濟發展”知識,分析河北省是如何通過發展康養產業更好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
答案:①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增進民生福祉,在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上持續用力。堅持創新發展、協調發展、綠色發展、共享發展,創新產品供給,深入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不斷改善生態環境,推進康養資源共享,提高京津冀人民獲得感、幸福感。②推動高質量發展。對接京津,把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以優質供給滿足多樣化養老需求。盤活閑置資源,提高資源利用效率,通過產業振興推進鄉村振興。
解析:本題屬于措施類主觀題,要求分析河北省是如何通過發展康養產業更好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需要調用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有關知識,結合材料做法,從措施角度分析作答。要推進醫聯體建設,推動京津養老項目向河北具備條件的地區延伸布局;在對接和服務京津中加快發展康養產業,可聯系貫徹協調發展理念。承德市發揮溫泉富集、生態環境美等優勢,承接京津養老服務需求,可聯系貫徹綠色發展理念。秦皇島市依托北戴河生命健康產業創新示范區建設,打造中國康養名城,可聯系貫徹創新發展理念。河北日益改善的生態環境和持續提升的醫療服務水平對京津人群的吸引力越來越強,可聯系貫徹共享發展理念,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加快發展康養產業,保定市盤活利用農村閑置宅基地、住宅,打造京津冀首選頤養幸福城市,可聯系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盤活閑置資源,提高資源利用效率,通過產業振興推進鄉村振興。整合信息,組織答案。
課時作業
一、選擇題
1.(2025·甘肅天水月考)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維護人民根本利益,增進民生福祉,不斷實現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讓現代化建設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
①要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的理念?、谝嗣袷杖氩罹?,滿足人民的一切需求?、劭蓮母旧辖鉀Q我國城鄉發展不平衡問題 ④要把實現人民幸福作為發展的目的和歸宿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2022·天津高考,4)2022年5月12日,中共中央宣傳部舉行“中國這十年”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第三場,介紹了過去十年中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累累碩果:近1億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近八成、人均預期壽命提高至77.9歲……這充分體現了(  )
A.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B.協調發展是可持續發展的內在要求
C.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和結構的優化
D.調動一切積極因素能夠推動經濟社會發展
3.(2025·遼寧階段練)2024年我國學位法律制度首次全面修訂,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法》將于2025年1月1日起施行。該法在規范學位授予、保障培養質量的同時,也注重對學生權益的保護。目的是深入實施人才強國戰略,強化現代化建設人才支撐。重視人才培養是因為(  )
①人才是實現中國式現代化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第一資源?、谌瞬艃瀯菔峭苿游覈洕哔|量發展的社會主義經濟優勢?、廴肆Y源大國優勢是實施社會主義強國戰略的決定性因素
④培養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2025·河南階段練)近年來,京津冀推出86項區域協同地方標準,加強與東北地區的國家高新區聯盟展開交流合作;青甘渝加快建設長江上游生態屏障,長三角地區設立長三角區域合作辦公室;粵港澳大灣區加快推進橫琴、前海、南沙、河套等重大合作平臺建設,廣西積極推動產業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等重大戰略。材料說明(  )
①高質量發展要堅持綠色發展,要注重整體性發展 ②我國深入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區域聯合戰略 ③政府打破地方保護主義藩籬,匯聚區域發展合力?、芡苿訁^域協調主要是解決我國內循環不暢的問題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川三省通過跨省橫向生態補償機制等一系列有效舉措,形成成本共擔、效益共享、合作共治的流域保護治理長效機制,赤水河流域日益水清岸綠、兩岸村民生活幸福。對此,下列理解正確的是(  )
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诠蚕硎怯览m發展的必要條件和人民的共同愿望 ③綜合治理切實讓生態保護和民生保障協調共進?、芩灏毒G是檢驗赤水河生態治理成效的根本標準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2025·黑龍江階段練)2024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9月12日開幕。本屆服貿會是中國在全國范圍對跨境服務貿易建立負面清單管理模式后的首屆服貿會。涵蓋金融、醫療、旅游、教育、體育等領域的450余家世界500強和行業龍頭企業線下參展、85個國家和國際組織設展辦會。這充分說明(  )
①中國市場的吸引力和全球競爭力不斷提升?、谖覈ㄟ^落實開放理念解決發展動力問題 ③中國依靠經濟的強大韌性實現高質量發展?、苤袊鴪猿珠_放合作,同世界共享市場機遇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2025·遼寧沈陽階段練)近年來,數字經濟發展速度之快、輻射范圍之廣、影響程度之深前所未有,正在成為重組全球要素資源、重塑全球經濟結構、改變全球競爭格局的關鍵力量。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大力發展數字經濟;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  )
①能夠賦能產業創新,推動經濟實現量質雙升 ②助力企業降本提效,保障實業集體投資安全?、奂ぐl數字要素潛能,推動數字產業健康發展?、芙档蛯嶓w經濟份額,培育市場競爭戰略優勢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8.(2025·遼寧階段練)數字鄉村建設著眼于農業農村實際,開發更接地氣、更簡單實用的數字應用,加強數字技術對農業生產經營管理各個環節的滲透,試點或擴大智慧農田、智慧牧場等新型農業生產載體。運用數字技術實現對農業生產經營各個環節的貫穿滲透;通過數字化手段,提高農村居民對教育、就業、養老、醫療等社會服務自動化的可及性。加快推進數字鄉村建設(  )
①是實現城鄉融合發展,解決農業和農民問題的根本途徑?、谑峭七M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衡性和可及性的制度保障?、凼强s小城鄉“數字鴻溝”和推動農業現代化的有力抓手?、苡欣卺尫艛底职l展紅利并激發鄉村振興的內生動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2025·安徽開學考)2024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重慶考察調研時強調,建設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是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從2021年的67個到2023年的248個,汽車、電子信息、裝備制造、消費品等重大合作項目的增加是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持續提速的標志之一,上述4個領域也是兩地提出共同打造的萬億元級產業集群。唱好新時代西部“雙城記”的意義在于(  )
①發揮兩地區位資源互補優勢,不斷增強發展的整體性?、谛纬蓞^域經濟發展合力,充分發揮成渝雙城壟斷優勢?、蹐猿謩撔买寗拥膽鹇曰c,攻克“卡脖子”關鍵技術?、苤π沦|生產力協同發展,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0.(2025·湖北階段練)7月15日,國家統計局公布了2024年上半年中國經濟發展情況,下表是其中部分數據。
GDP增速 同比增長5.0%,二季度增長4.7%,增速比一季度有所回落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 同比增長3.7%,其中服務零售額同比增長7.5%
固定資產投資 同比增長3.9%,基礎設施和制造業投資分別增長5.4%和9.5%
高技術產業投資 同比增長10.6%,規模以上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7%
新能源消費 天然氣、水核風光電等清潔能源消費比重同比提高2.2%
根據上表數據,以下分析正確的是(  )
①經濟回升向好,但增速波動較大,存在不確定性?、谏鐣M需求強勁,成為當前經濟發展的第一驅動力 ③經濟發展更趨協調均衡,綠色化清潔化底色凸顯 ④新動能新優勢不斷聚集,推動新質生產力加快形成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1.(2025·湖南階段練)“降碳貸”是一種新型信貸服務模式。在具體操作上,銀行將企業碳賬戶評級報告信息,納入授信審批、貸款定價、風險管理等流程,對綠色低碳、碳減排效果顯著的企業,在貸款利率、期限、額度、抵質押方式等方面給予差異化優惠,精準支持綠色低碳企業的發展。銀行推出這款新型信貸產品(  )
①擴大了綠色金融支持力度,激勵企業節能減排 ②旨在保障市場主體依法平等使用生產要素 ③會降低銀行利潤空間和企業的融資成本?、苡欣诖偈箓鹘y能源企業產業轉型升級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2.(2025·黑龍江階段練)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強調,要統籌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一體推進教育發展、科技創新、人才培養。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進程中,堅持教育、科技、人才一體推進是因為(  )
①教育、科技、人才三者之間具有內在一致性和相互支撐性?、谥灰逃?、科技、人才一體統籌推進就能推動實現中國式現代化?、劢逃?、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性和戰略性支撐?、苋娼ㄔO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教育是根本,科技是關鍵,人才是基礎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二、非選擇題
13.(2025·黑龍江階段練)閱讀材料,完成要求。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必須統籌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和鄉村全面振興。
咸陽市椒生村認真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依托自身資源稟賦,打造特色產業、發展集體經濟;該村將村內閑置、撂荒土地集中流轉,精選4個優良獼猴桃品種進行種植,不斷延長生產鏈條。與此同時,為了解決銷售端難題,該村還采用“龍頭企業+托管公司+農戶+集體經濟”的發展模式,打通科技服務農業產業最后一公里。
如今,椒生村持續推動生態經濟、綠色經濟、循環經濟一體化發展,2023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兩萬元,村集體經濟收入達31.84萬元,實現了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村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宏偉藍圖。
結合材料,運用《經濟與社會》的知識,談談椒生村是如何繪就鄉村振興宏偉藍圖的。
14.[2024·安徽高考,17(1)]閱讀材料,完成要求。
市場發力,春節旅游“紅紅火火”
2024年是“消費促進年”。龍年春節期間,全國旅游市場迎來了一場火爆的消費盛宴,年俗游、博物館游、冰雪游、避寒游等各種旅游方式不斷涌現;通過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打造的沉浸式旅游,更帶給游客多維度的旅游體驗。據統計,春節假期8天,全國國內旅游出游4.74億人次,同比增長34.3%;國內游客出游總花費6326.87億元,同比增長47.3%。國內旅游市場在供求的良性循環中回暖,為中國經濟回升向好注入了動力。
結合材料,運用《經濟與社會》知識,分析國內火爆的旅游市場是如何助力我國經濟回升向好的。
課時作業(解析版)
一、選擇題
1.(2025·甘肅天水月考)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維護人民根本利益,增進民生福祉,不斷實現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讓現代化建設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
①要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的理念 ②要消除人民收入差距,滿足人民的一切需求?、劭蓮母旧辖鉀Q我國城鄉發展不平衡問題 ④要把實現人民幸福作為發展的目的和歸宿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C
解析: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要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的理念,要把實現人民幸福作為發展的目的和歸宿,①④正確?!跋嗣袷杖氩罹唷辈环蠈嶋H,要滿足人民的合理需求,而不是一切需求,②錯誤。“根本上解決我國城鄉發展不平衡問題”的方法是要發展生產力,發展經濟,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不能從根本上解決我國城鄉發展不平衡問題,③不選。故本題選C。
2.(2022·天津高考,4)2022年5月12日,中共中央宣傳部舉行“中國這十年”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第三場,介紹了過去十年中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累累碩果:近1億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近八成、人均預期壽命提高至77.9歲……這充分體現了(  )
A.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B.協調發展是可持續發展的內在要求
C.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和結構的優化
D.調動一切積極因素能夠推動經濟社會發展
答案:A
解析:“中國這十年”,近1億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近八成、人均預期壽命提高至77.9歲,這體現了我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A正確。材料體現的是我國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沒有體現協調發展是可持續發展的內在要求,B錯誤。材料體現的是近十年我國取得了重大的成就,沒有涉及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和結構的優化,C錯誤。材料體現的是近十年我國取得的經濟社會發展的成就,沒有體現調動一切積極因素推動經濟社會發展,D錯誤。故本題選A。
3.(2025·遼寧階段練)2024年我國學位法律制度首次全面修訂,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法》將于2025年1月1日起施行。該法在規范學位授予、保障培養質量的同時,也注重對學生權益的保護。目的是深入實施人才強國戰略,強化現代化建設人才支撐。重視人才培養是因為(  )
①人才是實現中國式現代化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第一資源?、谌瞬艃瀯菔峭苿游覈洕哔|量發展的社會主義經濟優勢?、廴肆Y源大國優勢是實施社會主義強國戰略的決定性因素
④培養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A
解析:重視人才培養是因為人才是實現中國式現代化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第一資源,綜合國力競爭說到底是人才競爭。人才是衡量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指標,人才是自主創新的關鍵,頂尖人才具有不可替代性。國家發展靠人才,民族振興靠人才,①正確。《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法》在規范學位授予、保障培養質量的同時,也注重對學生權益的保護。目的是深入實施人才強國戰略,強化現代化建設人才支撐。因為人才優勢是推動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社會主義經濟優勢,所以國家高度重視人才培養,②正確。我國實施人才強國戰略,要強調人才培養,而不是人力資源大國優勢,③不符合題意。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④錯誤。故本題選A。
4.(2025·河南階段練)近年來,京津冀推出86項區域協同地方標準,加強與東北地區的國家高新區聯盟展開交流合作;青甘渝加快建設長江上游生態屏障,長三角地區設立長三角區域合作辦公室;粵港澳大灣區加快推進橫琴、前海、南沙、河套等重大合作平臺建設,廣西積極推動產業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等重大戰略。材料說明(  )
①高質量發展要堅持綠色發展,要注重整體性發展 ②我國深入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區域聯合戰略 ③政府打破地方保護主義藩籬,匯聚區域發展合力?、芡苿訁^域協調主要是解決我國內循環不暢的問題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A
解析:材料主要強調,政府通過實施區域政策和環境政策,推動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和可持續發展,故高質量發展要堅持綠色發展,要注重整體性發展,①符合題意。京津冀推出86項區域協同地方標準,加強與東北地區的國家高新區聯盟展開交流合作;青甘渝加快建設長江上游生態屏障,長三角地區設立長三角區域合作辦公室;粵港澳大灣區加快推進橫琴、前海、南沙、河套等重大合作平臺建設,廣西積極推動產業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等重大戰略。說明我國深入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區域聯合戰略,②符合題意。材料沒有體現地方保護主義藩籬,③不符合題意。區域協調主要是解決我國發展不平衡問題,④錯誤。故本題選A。
5.(2025·山東階段練)一條河,擦亮改革底色。赤水河生態一度遭到嚴重破壞,近年來,云貴川三省通過跨省橫向生態補償機制等一系列有效舉措,形成成本共擔、效益共享、合作共治的流域保護治理長效機制,赤水河流域日益水清岸綠、兩岸村民生活幸福。對此,下列理解正確的是(  )
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 ②共享是永續發展的必要條件和人民的共同愿望?、劬C合治理切實讓生態保護和民生保障協調共進?、芩灏毒G是檢驗赤水河生態治理成效的根本標準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A
解析:赤水河生態一度遭到嚴重破壞,近年來,云貴川三省通過跨省橫向生態補償機制等一系列有效舉措,形成成本共擔、效益共享、合作共治的流域保護治理長效機制,從而使赤水河流域日益水清岸綠、兩岸村民生活幸福,這表明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也表明綜合治理切實讓生態保護和民生保障協調共進,①③應選。綠色是永續發展的必要條件和人民的共同愿望,②錯誤。實踐是檢驗赤水河生態治理成效的根本標準,④錯誤。故本題選A。
6.(2025·黑龍江階段練)2024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9月12日開幕。本屆服貿會是中國在全國范圍對跨境服務貿易建立負面清單管理模式后的首屆服貿會。涵蓋金融、醫療、旅游、教育、體育等領域的450余家世界500強和行業龍頭企業線下參展、85個國家和國際組織設展辦會。這充分說明(  )
①中國市場的吸引力和全球競爭力不斷提升?、谖覈ㄟ^落實開放理念解決發展動力問題 ③中國依靠經濟的強大韌性實現高質量發展?、苤袊鴪猿珠_放合作,同世界共享市場機遇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解析: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有涵蓋金融、醫療、旅游、教育、體育等領域的450余家世界500強和行業龍頭企業線下參展、85個國家和國際組織設展辦會,說明中國市場的吸引力和全球競爭力不斷提升,中國堅持開放合作,同世界共享市場機遇,①④符合題意。開放發展注重的是解決發展內外聯動問題;創新發展注重的是解決發展動力問題,②錯誤。材料體現了中國堅持開放合作,沒有體現我國經濟的強大韌性,③排除。故本題選B。
7.(2025·遼寧沈陽階段練)近年來,數字經濟發展速度之快、輻射范圍之廣、影響程度之深前所未有,正在成為重組全球要素資源、重塑全球經濟結構、改變全球競爭格局的關鍵力量。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大力發展數字經濟;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  )
①能夠賦能產業創新,推動經濟實現量質雙升?、谥ζ髽I降本提效,保障實業集體投資安全?、奂ぐl數字要素潛能,推動數字產業健康發展?、芙档蛯嶓w經濟份額,培育市場競爭戰略優勢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A
解析:數字經濟發展速度之快、輻射范圍之廣、影響程度之深前所未有,正在成為重組全球要素資源、重塑全球經濟結構、改變全球競爭格局的關鍵力量,這是因為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能夠有效賦能產業創新,推動我國經濟實現量質雙升;也有利于激發數字要素潛能,推動數字產業健康發展,①③正確。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能夠助力企業降本提效,但不能保障實體企業投資安全,②排除。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不會降低實體經濟份額,④排除。故本題選A。
8.(2025·遼寧階段練)數字鄉村建設著眼于農業農村實際,開發更接地氣、更簡單實用的數字應用,加強數字技術對農業生產經營管理各個環節的滲透,試點或擴大智慧農田、智慧牧場等新型農業生產載體。運用數字技術實現對農業生產經營各個環節的貫穿滲透;通過數字化手段,提高農村居民對教育、就業、養老、醫療等社會服務自動化的可及性。加快推進數字鄉村建設(  )
①是實現城鄉融合發展,解決農業和農民問題的根本途徑?、谑峭七M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衡性和可及性的制度保障?、凼强s小城鄉“數字鴻溝”和推動農業現代化的有力抓手 ④有利于釋放數字發展紅利并激發鄉村振興的內生動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D
解析:加快推進數字鄉村建設有利于實現城鄉融合發展,解決農業和農民問題,但不是根本途徑,①錯誤。加快推進數字鄉村建設有利于推進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衡性和可及性,但不是制度保障,②錯誤。數字鄉村建設著眼于農業農村實際,開發更接地氣、更簡單實用的數字應用,加強數字技術對農業生產經營管理各個環節的滲透,試點或擴大智慧農田、智慧牧場等新型農業生產載體。運用數字技術實現對農業生產經營各個環節的貫穿滲透,加快推進數字鄉村建設是縮小城鄉“數字鴻溝”和推動農業現代化的有力抓手,③正確。通過數字化手段,提高農村居民對教育、就業、養老、醫療等社會服務自動化的可及性。加快推進數字鄉村建設有利于釋放數字發展紅利并激發鄉村振興的內生動力,④正確。故本題選D。
9.(2025·安徽開學考)2024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重慶考察調研時強調,建設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是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從2021年的67個到2023年的248個,汽車、電子信息、裝備制造、消費品等重大合作項目的增加是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持續提速的標志之一,上述4個領域也是兩地提出共同打造的萬億元級產業集群。唱好新時代西部“雙城記”的意義在于(  )
①發揮兩地區位資源互補優勢,不斷增強發展的整體性?、谛纬蓞^域經濟發展合力,充分發揮成渝雙城壟斷優勢?、蹐猿謩撔买寗拥膽鹇曰c,攻克“卡脖子”關鍵技術?、苤π沦|生產力協同發展,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C
解析:建設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是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的體現,有利于發揮兩地區位資源互補優勢,不斷增強發展的整體性,①正確。壟斷是一種不正當競爭,是要反對的,②錯誤。要堅持擴大內需這一戰略基點,③錯誤。兩地提出共同打造萬億元級產業集群,表明唱好“雙城記”有利于助力新質生產力協同發展,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④正確。故本題選C。
10.(2025·湖北階段練)7月15日,國家統計局公布了2024年上半年中國經濟發展情況,下表是其中部分數據。
GDP增速 同比增長5.0%,二季度增長4.7%,增速比一季度有所回落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 同比增長3.7%,其中服務零售額同比增長7.5%
固定資產投資 同比增長3.9%,基礎設施和制造業投資分別增長5.4%和9.5%
高技術產業投資 同比增長10.6%,規模以上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7%
新能源消費 天然氣、水核風光電等清潔能源消費比重同比提高2.2%
根據上表數據,以下分析正確的是(  )
①經濟回升向好,但增速波動較大,存在不確定性?、谏鐣M需求強勁,成為當前經濟發展的第一驅動力 ③經濟發展更趨協調均衡,綠色化清潔化底色凸顯 ④新動能新優勢不斷聚集,推動新質生產力加快形成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D
解析:無法從數據中得出“增速波動較大,存在不確定性”,①排除。當前我國經濟發展的第一驅動力是創新驅動,②排除。通過高技術產業投資同比增長10.6%,天然氣、水核風光電等清潔能源消費比重同比提高2.2%等信息,可見經濟發展更趨協調均衡,綠色化清潔化底色凸顯;新動能新優勢不斷聚集,推動新質生產力加快形成,③④正確。故本題選D。
11.(2025·湖南階段練)“降碳貸”是一種新型信貸服務模式。在具體操作上,銀行將企業碳賬戶評級報告信息,納入授信審批、貸款定價、風險管理等流程,對綠色低碳、碳減排效果顯著的企業,在貸款利率、期限、額度、抵質押方式等方面給予差異化優惠,精準支持綠色低碳企業的發展。銀行推出這款新型信貸產品(  )
①擴大了綠色金融支持力度,激勵企業節能減排?、谥荚诒U鲜袌鲋黧w依法平等使用生產要素?、蹠档豌y行利潤空間和企業的融資成本?、苡欣诖偈箓鹘y能源企業產業轉型升級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解析:材料中對綠色低碳、碳減排效果顯著的企業,在貸款利率、期限、額度、抵質押方式等方面給予差異化優惠,精準激勵企業綠色低碳轉型,有利于提高綠色金融支持力度,激勵企業節能減排和促使傳統能源企業產業轉型升級,①④符合題意?!敖堤假J”旨在貫徹落實綠色發展理念,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不是保障市場主體依法平等使用生產要素,②錯誤?!敖堤假J”會降低企業的融資成本,但是不一定會降低銀行利潤空間,③錯誤。故本題選B。
12.(2025·黑龍江階段練)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強調,要統籌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一體推進教育發展、科技創新、人才培養。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進程中,堅持教育、科技、人才一體推進是因為(  )
①教育、科技、人才三者之間具有內在一致性和相互支撐性?、谥灰逃⒖萍?、人才一體統籌推進就能推動實現中國式現代化?、劢逃?、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性和戰略性支撐?、苋娼ㄔO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教育是根本,科技是關鍵,人才是基礎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A
解析:教育、科技、人才三者之間具有內在一致性和相互支撐性,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性和戰略性支撐,所以要堅持教育、科技、人才一體推進,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①③符合題意。只有教育、科技、人才一體統籌推進才能推動實現中國式現代化。教育、科技、人才一體統籌推進是推動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必要條件,不是充分條件,②錯誤。教育是基礎,科技是關鍵,人才是根本,④錯誤。故本題選A。
二、非選擇題
13.(2025·黑龍江階段練)閱讀材料,完成要求。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必須統籌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和鄉村全面振興。
咸陽市椒生村認真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依托自身資源稟賦,打造特色產業、發展集體經濟;該村將村內閑置、撂荒土地集中流轉,精選4個優良獼猴桃品種進行種植,不斷延長生產鏈條。與此同時,為了解決銷售端難題,該村還采用“龍頭企業+托管公司+農戶+集體經濟”的發展模式,打通科技服務農業產業最后一公里。
如今,椒生村持續推動生態經濟、綠色經濟、循環經濟一體化發展,2023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兩萬元,村集體經濟收入達31.84萬元,實現了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村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宏偉藍圖。
結合材料,運用《經濟與社會》的知識,談談椒生村是如何繪就鄉村振興宏偉藍圖的。
答案:①堅持黨的領導,利用當地的資源優勢,發展農村特色產業,延長產業鏈,壯大集體經濟。②建立了符合市場經濟要求的集體經濟運行機制,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發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農業社會化服務,激發產業發展的內生動力。③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創新、綠色、共享發展,走綠色發展之路,助力農民增收實現鄉村振興。
解析:本題的設問為措施體現類題,結合材料多角度分析作答。認真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依托自身資源稟賦,打造特色產業、發展集體經濟。將村內閑置、撂荒土地集中流轉,精選4個優良獼猴桃品種進行種植,不斷延長生產鏈條,可聯系堅持黨的領導,利用當地的資源優勢,發展農村特色產業,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延長產業鏈,壯大集體經濟。為了解決銷售端難題,該村還采用“龍頭企業+托管公司+農戶+集體經濟”的發展模式,打通科技服務農業產業最后一公里,可聯系發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農業社會化服務。椒生村持續推動生態經濟、綠色經濟、循環經濟一體化發展,2023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兩萬元,村集體經濟收入達31.84萬元,可聯系貫徹新發展理念。
14.[2024·安徽高考,17(1)]閱讀材料,完成要求。
市場發力,春節旅游“紅紅火火”
2024年是“消費促進年”。龍年春節期間,全國旅游市場迎來了一場火爆的消費盛宴,年俗游、博物館游、冰雪游、避寒游等各種旅游方式不斷涌現;通過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打造的沉浸式旅游,更帶給游客多維度的旅游體驗。據統計,春節假期8天,全國國內旅游出游4.74億人次,同比增長34.3%;國內游客出游總花費6326.87億元,同比增長47.3%。國內旅游市場在供求的良性循環中回暖,為中國經濟回升向好注入了動力。
結合材料,運用《經濟與社會》知識,分析國內火爆的旅游市場是如何助力我國經濟回升向好的。
答案:①春節期間的旅游市場火爆,旅游消費強勁復蘇,直接拉動了經濟的增長。②年俗游、博物館游等多樣化的旅游方式,推動了旅游產業的提質升級,成為經濟發展新動能。③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的應用,提升了游客的旅游體驗,推動數字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④旅游市場的繁榮,為相關行業提供了更多的就業機會,為經濟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解析:本題需要調用《經濟與社會》的有關知識,可從構建新發展格局、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角度分析作答。全國旅游市場迎來了一場火爆的消費盛宴,可聯系直接拉動了經濟的增長。國內旅游市場在供求的良性循環中回暖,為中國經濟回升向好注入了動力,可聯系為經濟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通過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打造的沉浸式旅游,可聯系推動數字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
4(共81張PPT)
必修2 經濟與社會
第二單元 經濟發展與社會進步
第三課 我國的經濟發展
2.1 闡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和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解釋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評析經濟發展中踐行社會責任的實例。
全體人民
理念
動力
不平衡
聯動
公平正義
美好生活需要
新發展理念
首要任務
主題
國內大循環
國內國際雙循環
實體經濟
鄉村
區域
對外開放
教育
目錄
CONTENTS
03
課時作業
02
大題專講
01
知識點
01
知識點
知識點一 貫徹新發展理念
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1.含義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就要維護人民根本利益,增進民生福祉,不斷實現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讓現代化建設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
2.具體內容
(1)發展為了人民,就是要從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出發謀發展、促發展,緊緊抓住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舉措。不斷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努力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2)發展依靠人民,就是要把人民作為發展的力量源泉,充分尊重人民主體地位和人民群眾的首創精神,不斷從人民群眾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依靠人民創造歷史偉業。
(3)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就是要使發展成果惠及全體人民,不斷保障和改善民生,增進人民福祉,走共同富裕道路,彰顯制度優勢。
3.重要意義
人民性是馬克思主義的本質屬性。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反映了堅持人民主體地位的內在要求,彰顯了人民至上的立場觀點方法,確立了貫徹新發展理念必須始終堅持的基本原則。
二、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
1.原因
(1)理念是行動的先導,一定的發展實踐是由一定的發展理念來引領的。新時代需要新發展理念。
(2)要著力解決好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破解發展難題、增強發展動力、厚植發展優勢,更好滿足人民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等方面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就必須完整、準確、全面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
2.具體內涵
(1)創新發展注重的是解決發展動力問題。創新是第一動力,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不斷推進理論創新、制度創新、科技創新、文化創新等各方面創新,讓創新貫穿黨和國家一切工作,讓創新在全社會蔚然成風。
(2)協調發展注重的是解決發展不平衡問題。協調是持續健康發展的內在要求,是發展平衡和不平衡的統一。堅持協調發展,要正確處理發展中的重大關系,重點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促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不斷增強發展的整體性。
(3)綠色發展注重的是解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問題。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綠色是永續發展的必要條件和人民對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體現,生態文明建設是關系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堅持綠色發展,必須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可持續發展,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自然和生態環境,堅定不移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中國式現代化。
(4)開放發展注重的是解決發展內外聯動問題。開放是國家繁榮發展的必由之路。要順應我國經濟深度融入世界經濟的趨勢,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則,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5)共享發展注重的是解決社會公平正義問題。共享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要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堅持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漸進共享,使全體人民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朝著共同富裕方向穩步前進。
3.關系
新發展理念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的主要內容。
(1)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相互貫通,相互促進,是具有內在聯系的集合體,要統一貫徹,不能顧此失彼,也不能相互替代。
(2)要把新發展理念完整、準確、全面貫穿發展全過程和各領域,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1.以人民為中心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 )
2.發展為了人民,就是要從人民群眾的利益出發,滿足人民的所有需要。( )
剖析: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以人民為中心是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根本立場。
剖析:人民群眾的利益有合理的也有不合理的,同樣,人民群眾的需要有合理與不合理之分,因此,應該是從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出發謀發展、促發展,不斷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努力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
×
3.提高經濟發展質量是發展的目的和歸宿。( )
4.綠色發展注重的是解決發展動力的問題。 ( )
5.堅持開放發展,必須遵循互利共贏的原則。( )
剖析:把實現人民幸福作為發展的目的和歸宿。
剖析:綠色發展注重的是解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問題,創新發展注重的是解決發展動力問題。
剖析:堅持開放發展,必須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則。
×
×
×
考點一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
典例1 (2023·海南高考,8)“春色滿園關不住”,這一膾炙人口的千古名句,不僅道出了濃郁春色,也暗含著些許隔欄相望的悵惘。如今,越來越多的城市建設無界公園,拆墻透綠,完善各種服務設施,市民獲得了更加開闊的觀景視野、休閑空間。建設無界公園是(  )
①深化與細化現代城市管理的必由之路?、诟脻M足人民群眾多樣化需求的有力舉措 ③維護社會穩定和城市秩序的內在要求 ④“以人為本”理念在生態文明建設中的實踐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建設無界公園有利于深化與細化現代城市管理,但不是“必由之路”,①說法錯誤。城市建設無界公園,市民獲得了更加開闊的觀景視野、休閑空間,更好地滿足了人民群眾的多樣化需求,②符合題意。建設無界公園與“維護社會穩定”無必然聯系,③不符合題意。拆墻透綠,完善各種服務設施,滿足群眾多樣化需求,堅持了以人為本,④符合題意。故本題選C。
考點二 貫徹綠色發展理念
典例2 (2024·北京高考,13)截至2023年底,我國冰箱、洗衣機、空調等主要品類家電保有量超過30億臺。當前,我國正處于家電報廢的高峰期,每年有1億至1.2億臺的廢舊家電被淘汰。廢舊家電回收的合理做法是(  )
①降低回收廢舊家電的環保標準,提高回收利潤率?、诮ㄔO廢舊家電回收網絡交易平臺,提高交易效率 ③發展中小微廢舊家電回收企業,促進分散化經營?、芄膭罴译娨耘f換新,促進廢舊家電資源循環利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 “降低回收廢舊家電的環保標準”的做法與綠色發展理念相悖,環保標準不可隨意降低,①錯誤。建設廢舊家電回收網絡交易平臺,有利于促進廢舊家電回收,提高交易效率,②正確。中小微企業能促進分散化經營,但材料指出當前我國正處于家電報廢的高峰期,分散化經營不利于解決廢舊家電回收的問題,③不符合題意。鼓勵家電以舊換新,促進廢舊家電資源循環利用,符合綠色發展理念,是合理的做法,④正確。故本題選D。
考點三 貫徹開放發展理念
典例3 (2024·浙江1月選考,7)國外某汽車公司的上海超級工廠建成以來,不斷擴大與本土供應商伙伴的深度合作,帶動上下游企業共同發展。截至2023年12月,該工廠零部件本土化率已超95%,本土一級供應商超過400家。這說明(  )
①深度參與國際分工能夠優化資源配置?、跀U大生產合作是開放發展的主要方向?、蹆韧饴搫佑兄谕苿咏洕睒s發展 ④擴大生產合作需要提高本土廠商在生產鏈中的占比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截至2023年12月,該工廠零部件本土化率已超95%,本土一級供應商超過400家,這說明深度參與國際分工能夠優化資源配置,①正確。開放發展的主要方向是積極拓展進口,提升國際競爭力,營造公平的營商環境,積極參與全球治理,而不是擴大生產合作,②錯誤。國外某汽車公司的上海超級工廠建成以來,不斷擴大與本土供應商伙伴的深度合作,帶動上下游企業共同發展,這說明內外聯動有助于推動經濟繁榮發展,③正確。擴大生產合作不需要提高本土廠商在生產鏈中的占比,而要提高資源配置效率,④錯誤。故本題選B。
考點四 貫徹協調發展理念
典例4 (2024·山東高考,3)2023年,山東省搭建黃河大集平臺,通過“線上+線下”“文化+旅游+好品+傳播”的模式,推動優質農產品上網直播銷售,以補貼優惠的方式促進品牌產品下鄉,讓一個個黃河大集“集”得更遠、“聚”得更多。搭建黃河大集平臺可以(  )
①拓展農村市場邊界,增強生產動力 ②暢通城鄉經濟循環,增加商品供給?、厶嵘a業鏈水平,促進產業融合 ④形成規模經濟效應,降低制度成本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優質農產品上網直播銷售,以補貼優惠的方式促進品牌產品下鄉,說明搭建黃河大集平臺可以拓展農村市場邊界,增強生產動力;以補貼優惠的方式促進品牌產品下鄉,讓一個個黃河大集“集”得更遠、“聚”得更多,說明搭建黃河大集平臺可以暢通城鄉經濟循環,增加商品供給,①②正確。材料強調的是搭建黃河大集平臺,推進優質農產品的銷售,不涉及提升全產業鏈水平,也沒有體現降低制度成本,③④排除。故本題選A。
《人民網評:向綠而行,著力推進發展方式創新》中指出,綠色發展是高質量發展的底色,新質生產力本身就是綠色生產力,發展新質生產力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和重要著力點。錨定新時代的“首要任務”,我們要以著力推進發展方式創新為出發點,以構建綠色低碳循環經濟體系為著力點,以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為落腳點,扭轉傳統的粗放增長方式,提高全要素生產率,推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行穩致遠。
解讀:堅持創新發展理念,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發展新興產業,推動海洋產業轉型升級。堅持綠色發展理念,積極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推進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建設,打造世界級生態保護靚麗新名片。
知識點二 推動高質量發展
一、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
1.高質量發展的原因
進入新時代,隨著我國發展環境、發展條件的變化,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要牢牢把握這個首要任務,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
2.高質量發展的含義
高質量發展,就是從“有沒有”轉向“好不好”,就是能夠很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發展,是體現新發展理念的發展。
3.高質量發展的特征
高質量發展是現階段乃至更長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主題,關系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全局。這不只是一個經濟要求,而是對經濟社會發展方方面面的總要求;不是只對經濟發達地區的要求,而是所有地區發展都必須貫徹的要求;不是一時一事的要求,而是必須長期堅持的要求。
二、構建新發展格局
1.新發展格局的內涵
推動高質量發展,要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新發展格局決不是封閉的國內循環,而是開放的國內國際雙循環。要堅持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使生產、分配、流通、消費更多依托國內市場,形成國民經濟良性循環。要把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增強國內大循環內生動力和可靠性,提升國際循環質量和水平,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
2.具體要求
(1)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推進新型工業化,加快建設制造強國、質量強國、航天強國、交通強國、網絡強國、數字中國。
(2)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加快建設農業強國,扎實推動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振興,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牢牢守住十八億畝耕地紅線,確保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3)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深入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區域重大戰略、主體功能區戰略、新型城鎮化戰略,優化重大生產力布局,構建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濟布局和國土空間體系。
(4)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穩步擴大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加快建設貿易強國,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維護多元穩定的國際經濟格局和經貿關系。
總之,我們必須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以教育、科技、人才為基礎性、戰略性支撐,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
1.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經濟增長動力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迫切要求。 ( )
2.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就要學習發達國家做法。( )
剖析: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經濟增長動力的迫切要求。
剖析: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要借鑒發達國家有益做法,更要符合中國國情、具有中國特色。
×
×
3.經濟發展就是要實現經濟的快速增長。( )
剖析:經濟增長和經濟發展是兩個不同的概念,經濟增長強調的是“量”;經濟發展不僅強調“量”,更注重“質”,強調科學發展,尊重社會經濟發展規律。我國經濟增長由中高速增長向高質量發展轉變。
×
考點一 推動高質量發展
典例1 (2023·湖北高考,3)下圖中的“微笑曲線”顯示的是全球化背景下產業升級的不同方向。
據此可以推斷出(  )
①傳統型產業向技術密集型產業升級途徑多樣 
②傳統型產業和技術密集型產業可以互相轉化 
③傳統型產業與新技術的融合是產業升級的一種趨勢 
④全球化過程中技術密集型產業將替代傳統型產業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根據題干中的“微笑曲線”圖示,可知以勞動密集型產業為主的傳統型產業(中間環節)附加值最低,傳統型產業與新技術的融合是產業升級的一種趨勢;而傳統型產業向技術密集型產業升級可以通過向兩端發展:既可以通過科技創新、注重產品研發(向左側發展),也可以通過注重管理、營銷與服務(向右側發展)等多個途徑實現,①③正確。題干圖示中,傳統型產業(中間環節)附加值最低,這說明要推動傳統型產業向技術密集型產業轉型升級,根據材料并不能推斷出傳統型產業和技術密集型產業互相轉化,②與題意不符。在經濟全球化的過程中,一些傳統型產業的存在也是必要的,技術密集型產業與傳統型產業并不是完全沖突的,我們可以推動傳統型產業轉型升級,但不能用技術密集型產業替代傳統型產業,④說法過于絕對。故本題選A。
考點二 構建新發展格局
典例2 (2024·浙江6月選考,7)2023年,我國實施擴大內需戰略,促消費擴投資,實現了全年5.2%的經濟增長。全年內需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111.4%,其中消費的貢獻率為82.5%,比2022年的39.4%有較大增長。據此可以推斷,2023年我國(  )
①出口拖了經濟增長的后腿?、谕顿Y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較上年減小 ③國內循環主體作用凸顯 ④消費拉動經濟增長的潛力已盡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根據題干信息,2023年我國內需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111.4%,其中消費的貢獻率為82.5%。這表明內需(包括消費和投資)是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外需動力不足,即出口拖了經濟增長的后腿,①正確。內需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高,說明國內循環的主體作用凸顯,③正確。題干沒有提到投資對經濟增長的具體貢獻率變化情況,②排除。消費的貢獻率較上年有較大增長,說明消費拉動經濟增長的潛力仍在,④錯誤。故本題選B。
考點三 大力發展實體經濟
典例3 (2023·浙江6月選考,11)無人駕駛公交車自動變道超車,智能算法模型對企業用水量精細化預測,工業質檢、零件計數、語音交互……人工智能應用向縱深推進,越來越多的行業實現了智能化升級。這表明,人工智能的應用(  )
①可以提高生產效率?、诮鉀Q了發展動力問題 ③是企業發展的必要條件 ④賦能實體經濟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人工智能的應用使得越來越多的行業實現了智能化升級,這有利于提高企業的生產效率,①符合題意。技術的發展帶來了突破,人工智能正更多地服務于實體企業,越來越多實體企業也借助人工智能實現轉型升級,體現了人工智能的應用賦能實體經濟,促進實體經濟的發展,④符合題意。創新發展解決了發展動力問題,②不符合題意。人工智能技術是企業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量之一,但它并不是企業發展的必要條件,③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B。
考點四 推動鄉村振興
典例4 (2023·山東高考,2)2022年,全民健身“熱氣騰騰”?;?、滑冰、冰球,“帶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的愿望已然成為現實;貴州黔東南、福建泉州、河南新鄉,鄉村籃球賽為鄉村振興注入新力量;騎行、擲飛盤、玩腰旗橄欖球,戶外運動蓬勃發展;“全民健身線上運動會”“云走齊魯”在線健身成為新的生活方式。全民健身的開展可以(  )
①拓展體育消費場景,促進體育產業轉型升級?、谠黾芋w育用品支出,推動居民消費結構優化?、圬S富體育服務供給,實現城鄉公共服務均等化?、苜x能鄉村文化振興,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滑雪、滑冰、冰球,“帶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拓展了體育消費場景,促進體育產業轉型升級,①符合題意。鄉村籃球賽、騎行、擲飛盤、玩腰旗橄欖球,戶外運動蓬勃發展,“云走齊魯”在線健身等活動,會增加消費者體育用品支出,推動居民消費結構優化,改善居民生活品質,②符合題意。全民健身的開展并沒有實現城鄉公共服務均等化,③夸大了全民健身的作用,排除。全民健身的開展并沒有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④排除。故本題選A。
9月2日,2024年中非合作論壇峰會新聞中心舉行首場吹風會,介紹中非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情況。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區域開放司司長徐建平說,非洲國家是共建“一帶一路”的重要支持者、參與者、受益者。在經貿合作方面,2024年前7個月中國對非洲進出口額達到1.19萬億元,同比增長5.5%;2023年,中非貿易額達到歷史峰值2821億美元;中國已連續15年保持非洲第一大貿易伙伴地位。
解讀: “一帶一路”建設,有利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促進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有利于貫徹創新、綠色發展理念,轉變我國經濟發展方式,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02
大題專講
(2023·湖北高考,17)近年來,浙江省舟山市在中街山列島海洋特別保護區打造海洋牧場,探索“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的科學路徑。
2015年,中街山列島41.8平方千米海域被列入首批國家級海洋牧場示范區。2017年至2020年間,當地共投放5300個人工魚礁單體,上覆海草和藻類底棲植物,構筑起空間大小為5.69萬立方米的立體式海洋生物之家,海洋牧場生態環境持續改善。通過實施增殖放流,不斷豐富漁業資源,每年增殖放流各類魚苗均在1000萬尾以上,實現海洋牧場魚類的品種和數量雙提升。得益于海洋生態環境的改善和生物多樣性的恢復,該海域養殖的水產品跟野生的十分接近,在市場上很受歡迎。漁民由傳統的生產性捕撈轉向網箱養殖,每年伏季休漁期,當地都會開展包括海釣在內的休閑經營活動。從“傳統捕魚”到“網箱養魚”再到“休閑釣魚”,“三條魚”見證了當地漁民的普遍增收,昔日的小漁村變成具有濃郁海島特色的富裕村。
運用《經濟與社會》知識,分析該地探索“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的路徑。
審設問 本題的設問要求可轉換為該地探索“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的措施,注意作答主體為該地,需要調用我國的經濟發展有關知識,從措施角度分析作答
審材料 信息①:漁民由傳統的生產性捕撈轉向網箱養殖、“三條魚”見證了當地漁民的普遍增收→可聯系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信息②:海洋牧場生態環境持續改善→可聯系堅持綠色新發展理念
信息③:昔日的小漁村變成具有濃郁海島特色的富裕村→可聯系堅持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組答案
①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在該地的統籌安排下,漁民按照科學的養殖方式和經營模式普遍增收,昔日的小漁村變成具有濃郁海島特色的富裕村。②堅持綠色新發展理念,使養殖符合海洋的規律,在海洋牧場生態環境持續改善的同時,實現海洋牧場魚類的品種和數量雙提升。③堅持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漁民不但進行科學養殖,還開展包括海釣在內的休閑經營活動,促使漁民增收,建設具有濃郁海島特色的富裕村。
(2024·河北高考,17)閱讀材料,完成要求。
2023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深入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座談會時強調:“要推進醫聯體建設,推動京津養老項目向河北具備條件的地區延伸布局?!?br/>河北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因地制宜,在對接和服務京津中加快發展康養產業。保定市盤活利用農村閑置宅基地、住宅,打造京津冀首選頤養幸福城市;承德市發揮溫泉富集、生態環境美等優勢,承接京津養老服務需求;秦皇島市依托北戴河生命健康產業創新示范區建設,打造中國康養名城……
河北日益改善的生態環境和持續提升的醫療服務水平對京津人群的吸引力越來越強。
結合材料,運用“我國的經濟發展”知識,分析河北省是如何通過發展康養產業更好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
答案: ①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增進民生福祉,在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上持續用力。堅持創新發展、協調發展、綠色發展、共享發展,創新產品供給,深入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不斷改善生態環境,推進康養資源共享,提高京津冀人民獲得感、幸福感。②推動高質量發展。對接京津,把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以優質供給滿足多樣化養老需求。盤活閑置資源,提高資源利用效率,通過產業振興推進鄉村振興。
解析:本題屬于措施類主觀題,要求分析河北省是如何通過發展康養產業更好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需要調用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有關知識,結合材料做法,從措施角度分析作答。要推進醫聯體建設,推動京津養老項目向河北具備條件的地區延伸布局;在對接和服務京津中加快發展康養產業,可聯系貫徹協調發展理念。承德市發揮溫泉富集、生態環境美等優勢,承接京津養老服務需求,可聯系貫徹綠色發展理念。秦皇島市依托北戴河生命健康產業創新示范區建設,打造中國康養名城,可聯系貫徹創新發展理念。河北日益改善的生態環境和持續提升的醫療服務水平對京津人群的吸引力越來越強,可聯系貫徹共享發展理念,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加快發展康養產業,保定市盤活利用農村閑置宅基地、住宅,打造京津冀首選頤養幸福城市,可聯系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盤活閑置資源,提高資源利用效率,通過產業振興推進鄉村振興。整合信息,組織答案。
03
課時作業
題號 1 2 3 4 5 6 7 8
難度 ★ ★ ★ ★ ★ ★ ★ ★
知識點 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 思想 人才優勢 構建新發展格局 貫徹新發展理念 開放發展理念 推動我國經濟發展 推進數字鄉村建設
題號 9 10 11 12 13 14
難度 ★★ ★★ ★★ ★★ ★★★ ★★★
知識點 構建新發展格局 貫徹新發展理念、新質生產力 綠色發展理念 構建新發展格局 堅持黨的領導、壯大集體經濟、貫徹新發展理念 構建新發展格局、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
一、選擇題
1.(2025·甘肅天水月考)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維護人民根本利益,增進民生福祉,不斷實現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讓現代化建設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
①要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的理念?、谝嗣袷杖氩罹?,滿足人民的一切需求?、劭蓮母旧辖鉀Q我國城鄉發展不平衡問題 ④要把實現人民幸福作為發展的目的和歸宿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要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的理念,要把實現人民幸福作為發展的目的和歸宿,①④正確?!跋嗣袷杖氩罹唷辈环蠈嶋H,要滿足人民的合理需求,而不是一切需求,②錯誤。“根本上解決我國城鄉發展不平衡問題”的方法是要發展生產力,發展經濟,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不能從根本上解決我國城鄉發展不平衡問題,③不選。故本題選C。
2.(2022·天津高考,4)2022年5月12日,中共中央宣傳部舉行“中國這十年”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第三場,介紹了過去十年中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累累碩果:近1億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近八成、人均預期壽命提高至77.9歲……這充分體現了(  )
A.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B.協調發展是可持續發展的內在要求
C.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和結構的優化
D.調動一切積極因素能夠推動經濟社會發展
解析: “中國這十年”,近1億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近八成、人均預期壽命提高至77.9歲,這體現了我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A正確。材料體現的是我國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沒有體現協調發展是可持續發展的內在要求,B錯誤。材料體現的是近十年我國取得了重大的成就,沒有涉及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和結構的優化,C錯誤。材料體現的是近十年我國取得的經濟社會發展的成就,沒有體現調動一切積極因素推動經濟社會發展,D錯誤。故本題選A。
3.(2025·遼寧階段練)2024年我國學位法律制度首次全面修訂,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法》將于2025年1月1日起施行。該法在規范學位授予、保障培養質量的同時,也注重對學生權益的保護。目的是深入實施人才強國戰略,強化現代化建設人才支撐。重視人才培養是因為(  )
①人才是實現中國式現代化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第一資源?、谌瞬艃瀯菔峭苿游覈洕哔|量發展的社會主義經濟優勢?、廴肆Y源大國優勢是實施社會主義強國戰略的決定性因素
④培養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重視人才培養是因為人才是實現中國式現代化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第一資源,綜合國力競爭說到底是人才競爭。人才是衡量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指標,人才是自主創新的關鍵,頂尖人才具有不可替代性。國家發展靠人才,民族振興靠人才,①正確。《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法》在規范學位授予、保障培養質量的同時,也注重對學生權益的保護。目的是深入實施人才強國戰略,強化現代化建設人才支撐。因為人才優勢是推動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社會主義經濟優勢,所以國家高度重視人才培養,②正確。我國實施人才強國戰略,要強調人才培養,而不是人力資源大國優勢,③不符合題意。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④錯誤。故本題選A。
4.(2025·河南階段練)近年來,京津冀推出86項區域協同地方標準,加強與東北地區的國家高新區聯盟展開交流合作;青甘渝加快建設長江上游生態屏障,長三角地區設立長三角區域合作辦公室;粵港澳大灣區加快推進橫琴、前海、南沙、河套等重大合作平臺建設,廣西積極推動產業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等重大戰略。材料說明(  )
①高質量發展要堅持綠色發展,要注重整體性發展?、谖覈钊雽嵤﹨^域協調發展戰略、區域聯合戰略?、壅蚱频胤奖Wo主義藩籬,匯聚區域發展合力?、芡苿訁^域協調主要是解決我國內循環不暢的問題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材料主要強調,政府通過實施區域政策和環境政策,推動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和可持續發展,故高質量發展要堅持綠色發展,要注重整體性發展,①符合題意。京津冀推出86項區域協同地方標準,加強與東北地區的國家高新區聯盟展開交流合作;青甘渝加快建設長江上游生態屏障,長三角地區設立長三角區域合作辦公室;粵港澳大灣區加快推進橫琴、前海、南沙、河套等重大合作平臺建設,廣西積極推動產業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等重大戰略。說明我國深入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區域聯合戰略,②符合題意。材料沒有體現地方保護主義藩籬,③不符合題意。區域協調主要是解決我國發展不平衡問題,④錯誤。故本題選A。
5.(2025·山東階段練)一條河,擦亮改革底色。赤水河生態一度遭到嚴重破壞,近年來,云貴川三省通過跨省橫向生態補償機制等一系列有效舉措,形成成本共擔、效益共享、合作共治的流域保護治理長效機制,赤水河流域日益水清岸綠、兩岸村民生活幸福。對此,下列理解正確的是(  )
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 ②共享是永續發展的必要條件和人民的共同愿望 ③綜合治理切實讓生態保護和民生保障協調共進 ④水清岸綠是檢驗赤水河生態治理成效的根本標準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赤水河生態一度遭到嚴重破壞,近年來,云貴川三省通過跨省橫向生態補償機制等一系列有效舉措,形成成本共擔、效益共享、合作共治的流域保護治理長效機制,從而使赤水河流域日益水清岸綠、兩岸村民生活幸福,這表明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也表明綜合治理切實讓生態保護和民生保障協調共進,①③應選。綠色是永續發展的必要條件和人民的共同愿望,②錯誤。實踐是檢驗赤水河生態治理成效的根本標準,④錯誤。故本題選A。
6.(2025·黑龍江階段練)2024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9月12日開幕。本屆服貿會是中國在全國范圍對跨境服務貿易建立負面清單管理模式后的首屆服貿會。涵蓋金融、醫療、旅游、教育、體育等領域的450余家世界500強和行業龍頭企業線下參展、85個國家和國際組織設展辦會。這充分說明(  )
①中國市場的吸引力和全球競爭力不斷提升 ②我國通過落實開放理念解決發展動力問題?、壑袊揽拷洕膹姶箜g性實現高質量發展?、苤袊鴪猿珠_放合作,同世界共享市場機遇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有涵蓋金融、醫療、旅游、教育、體育等領域的450余家世界500強和行業龍頭企業線下參展、85個國家和國際組織設展辦會,說明中國市場的吸引力和全球競爭力不斷提升,中國堅持開放合作,同世界共享市場機遇,①④符合題意。開放發展注重的是解決發展內外聯動問題;創新發展注重的是解決發展動力問題,②錯誤。材料體現了中國堅持開放合作,沒有體現我國經濟的強大韌性,③排除。故本題選B。
7.(2025·遼寧沈陽階段練)近年來,數字經濟發展速度之快、輻射范圍之廣、影響程度之深前所未有,正在成為重組全球要素資源、重塑全球經濟結構、改變全球競爭格局的關鍵力量。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大力發展數字經濟;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  )
①能夠賦能產業創新,推動經濟實現量質雙升 ②助力企業降本提效,保障實業集體投資安全?、奂ぐl數字要素潛能,推動數字產業健康發展?、芙档蛯嶓w經濟份額,培育市場競爭戰略優勢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數字經濟發展速度之快、輻射范圍之廣、影響程度之深前所未有,正在成為重組全球要素資源、重塑全球經濟結構、改變全球競爭格局的關鍵力量,這是因為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能夠有效賦能產業創新,推動我國經濟實現量質雙升;也有利于激發數字要素潛能,推動數字產業健康發展,①③正確。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能夠助力企業降本提效,但不能保障實體企業投資安全,②排除。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不會降低實體經濟份額,④排除。故本題選A。
8.(2025·遼寧階段練)數字鄉村建設著眼于農業農村實際,開發更接地氣、更簡單實用的數字應用,加強數字技術對農業生產經營管理各個環節的滲透,試點或擴大智慧農田、智慧牧場等新型農業生產載體。運用數字技術實現對農業生產經營各個環節的貫穿滲透;通過數字化手段,提高農村居民對教育、就業、養老、醫療等社會服務自動化的可及性。加快推進數字鄉村建設(  )
①是實現城鄉融合發展,解決農業和農民問題的根本途徑 ②是推進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衡性和可及性的制度保障 ③是縮小城鄉“數字鴻溝”和推動農業現代化的有力抓手 ④有利于釋放數字發展紅利并激發鄉村振興的內生動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加快推進數字鄉村建設有利于實現城鄉融合發展,解決農業和農民問題,但不是根本途徑,①錯誤。加快推進數字鄉村建設有利于推進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衡性和可及性,但不是制度保障,②錯誤。數字鄉村建設著眼于農業農村實際,開發更接地氣、更簡單實用的數字應用,加強數字技術對農業生產經營管理各個環節的滲透,試點或擴大智慧農田、智慧牧場等新型農業生產載體。運用數字技術實現對農業生產經營各個環節的貫穿滲透,加快推進數字鄉村建設是縮小城鄉“數字鴻溝”和推動農業現代化的有力抓手,③正確。通過數字化手段,提高農村居民對教育、就業、養老、醫療等社會服務自動化的可及性。加快推進數字鄉村建設有利于釋放數字發展紅利并激發鄉村振興的內生動力,④正確。故本題選D。
9.(2025·安徽開學考)2024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重慶考察調研時強調,建設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是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從2021年的67個到2023年的248個,汽車、電子信息、裝備制造、消費品等重大合作項目的增加是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持續提速的標志之一,上述4個領域也是兩地提出共同打造的萬億元級產業集群。唱好新時代西部“雙城記”的意義在于(  )
①發揮兩地區位資源互補優勢,不斷增強發展的整體性?、谛纬蓞^域經濟發展合力,充分發揮成渝雙城壟斷優勢?、蹐猿謩撔买寗拥膽鹇曰c,攻克“卡脖子”關鍵技術 ④助力新質生產力協同發展,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解析:建設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是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的體現,有利于發揮兩地區位資源互補優勢,不斷增強發展的整體性,①正確。壟斷是一種不正當競爭,是要反對的,②錯誤。要堅持擴大內需這一戰略基點,③錯誤。兩地提出共同打造萬億元級產業集群,表明唱好“雙城記”有利于助力新質生產力協同發展,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④正確。故本題選C。
10.(2025·湖北階段練)7月15日,國家統計局公布了2024年上半年中國經濟發展情況,下表是其中部分數據。
GDP增速 同比增長5.0%,二季度增長4.7%,增速比一季度有所回落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 同比增長3.7%,其中服務零售額同比增長7.5%
固定資產投資 同比增長3.9%,基礎設施和制造業投資分別增長5.4%和9.5%
高技術產業投資 同比增長10.6%,規模以上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7%
新能源消費 天然氣、水核風光電等清潔能源消費比重同比提高2.2%
根據上表數據,以下分析正確的是(  )
①經濟回升向好,但增速波動較大,存在不確定性 ②社會消費需求強勁,成為當前經濟發展的第一驅動力?、劢洕l展更趨協調均衡,綠色化清潔化底色凸顯 ④新動能新優勢不斷聚集,推動新質生產力加快形成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無法從數據中得出“增速波動較大,存在不確定性”,①排除。當前我國經濟發展的第一驅動力是創新驅動,②排除。通過高技術產業投資同比增長10.6%,天然氣、水核風光電等清潔能源消費比重同比提高2.2%等信息,可見經濟發展更趨協調均衡,綠色化清潔化底色凸顯;新動能新優勢不斷聚集,推動新質生產力加快形成,③④正確。故本題選D。
11.(2025·湖南階段練)“降碳貸”是一種新型信貸服務模式。在具體操作上,銀行將企業碳賬戶評級報告信息,納入授信審批、貸款定價、風險管理等流程,對綠色低碳、碳減排效果顯著的企業,在貸款利率、期限、額度、抵質押方式等方面給予差異化優惠,精準支持綠色低碳企業的發展。銀行推出這款新型信貸產品(  )
①擴大了綠色金融支持力度,激勵企業節能減排?、谥荚诒U鲜袌鲋黧w依法平等使用生產要素?、蹠档豌y行利潤空間和企業的融資成本?、苡欣诖偈箓鹘y能源企業產業轉型升級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材料中對綠色低碳、碳減排效果顯著的企業,在貸款利率、期限、額度、抵質押方式等方面給予差異化優惠,精準激勵企業綠色低碳轉型,有利于提高綠色金融支持力度,激勵企業節能減排和促使傳統能源企業產業轉型升級,①④符合題意?!敖堤假J”旨在貫徹落實綠色發展理念,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不是保障市場主體依法平等使用生產要素,②錯誤?!敖堤假J”會降低企業的融資成本,但是不一定會降低銀行利潤空間,③錯誤。故本題選B。
12.(2025·黑龍江階段練)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強調,要統籌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一體推進教育發展、科技創新、人才培養。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進程中,堅持教育、科技、人才一體推進是因為(  )
①教育、科技、人才三者之間具有內在一致性和相互支撐性?、谥灰逃⒖萍?、人才一體統籌推進就能推動實現中國式現代化?、劢逃?、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性和戰略性支撐?、苋娼ㄔO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教育是根本,科技是關鍵,人才是基礎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教育、科技、人才三者之間具有內在一致性和相互支撐性,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性和戰略性支撐,所以要堅持教育、科技、人才一體推進,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①③符合題意。只有教育、科技、人才一體統籌推進才能推動實現中國式現代化。教育、科技、人才一體統籌推進是推動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必要條件,不是充分條件,②錯誤。教育是基礎,科技是關鍵,人才是根本,④錯誤。故本題選A。
二、非選擇題
13.(2025·黑龍江階段練)閱讀材料,完成要求。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必須統籌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和鄉村全面振興。
咸陽市椒生村認真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依托自身資源稟賦,打造特色產業、發展集體經濟;該村將村內閑置、撂荒土地集中流轉,精選4個優良獼猴桃品種進行種植,不斷延長生產鏈條。與此同時,為了解決銷售端難題,該村還采用“龍頭企業+托管公司+農戶+集體經濟”的發展模式,打通科技服務農業產業最后一公里。
如今,椒生村持續推動生態經濟、綠色經濟、循環經濟一體化發展,2023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兩萬元,村集體經濟收入達31.84萬元,實現了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村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宏偉藍圖。
結合材料,運用《經濟與社會》的知識,談談椒生村是如何繪就鄉村振興宏偉藍圖的。
答案:①堅持黨的領導,利用當地的資源優勢,發展農村特色產業,延長產業鏈,壯大集體經濟。②建立了符合市場經濟要求的集體經濟運行機制,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發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農業社會化服務,激發產業發展的內生動力。③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創新、綠色、共享發展,走綠色發展之路,助力農民增收實現鄉村振興。
解析:本題的設問為措施體現類題,結合材料多角度分析作答。認真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依托自身資源稟賦,打造特色產業、發展集體經濟。將村內閑置、撂荒土地集中流轉,精選4個優良獼猴桃品種進行種植,不斷延長生產鏈條,可聯系堅持黨的領導,利用當地的資源優勢,發展農村特色產業,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延長產業鏈,壯大集體經濟。為了解決銷售端難題,該村還采用“龍頭企業+托管公司+農戶+集體經濟”的發展模式,打通科技服務農業產業最后一公里,可聯系發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農業社會化服務。椒生村持續推動生態經濟、綠色經濟、循環經濟一體化發展,2023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兩萬元,村集體經濟收入達31.84萬元,可聯系貫徹新發展理念。
14.[2024·安徽高考,17(1)]閱讀材料,完成要求。
市場發力,春節旅游“紅紅火火”
2024年是“消費促進年”。龍年春節期間,全國旅游市場迎來了一場火爆的消費盛宴,年俗游、博物館游、冰雪游、避寒游等各種旅游方式不斷涌現;通過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打造的沉浸式旅游,更帶給游客多維度的旅游體驗。據統計,春節假期8天,全國國內旅游出游4.74億人次,同比增長34.3%;國內游客出游總花費6326.87億元,同比增長47.3%。國內旅游市場在供求的良性循環中回暖,為中國經濟回升向好注入了動力。
結合材料,運用《經濟與社會》知識,分析國內火爆的旅游市場是如何助力我國經濟回升向好的。
答案:①春節期間的旅游市場火爆,旅游消費強勁復蘇,直接拉動了經濟的增長。②年俗游、博物館游等多樣化的旅游方式,推動了旅游產業的提質升級,成為經濟發展新動能。③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的應用,提升了游客的旅游體驗,推動數字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④旅游市場的繁榮,為相關行業提供了更多的就業機會,為經濟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解析:本題需要調用《經濟與社會》的有關知識,可從構建新發展格局、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角度分析作答。全國旅游市場迎來了一場火爆的消費盛宴,可聯系直接拉動了經濟的增長。國內旅游市場在供求的良性循環中回暖,為中國經濟回升向好注入了動力,可聯系為經濟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通過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打造的沉浸式旅游,可聯系推動數字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崇文区| 荆州市| 望谟县| 陕西省| 桦甸市| 成武县| 米脂县| 开原市| 武夷山市| 沽源县| 芜湖市| 新民市| 息烽县| 浦城县| 镶黄旗| 如东县| 托克托县| 和林格尔县| 福建省| 贺兰县| 三门县| 元阳县| 大丰市| 孝感市| 林周县| 顺义区| 行唐县| 赣榆县| 抚远县| 横峰县| 南漳县| 上饶市| 丰镇市| 亚东县| 聂拉木县| 广州市| 班玛县| 兴化市| 驻马店市| 佳木斯市| 乐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