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期末綜合測評卷1一、選擇題(本大題有15小題,每小題3分,共45分。)1.每年火柿豐收季,到西溪采摘柿子已成為杭州人的必選活動。西溪火柿粉糯甘甜,其營養物質主要儲存在下列哪類組織的細胞中( )2.下列各圖中和分別表示氫原子和氧原子,其中能表示保持H2O化學性質的微粒是( )3.地球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家園,下列說法符合人類對地球現有認知的是( )A.地球是一個赤道稍扁、兩極略鼓的不規則球體B.地球由內向外可分為地殼、地幔、地核三個圈層C.地殼和地幔的頂部共同構成了巖石圈 D.火山和地震是地球外力作用的表現形式4.原子結構模型的建立經歷不斷完善、不斷修正的過程,使得模型更接近事物的本質,下列相關科學史描述不正確的是( )A.英國化學家道爾頓提出了實心球模型,認為原子是堅實的、不可再分的實心球B.英國物理學家湯姆生發現了原子內有帶負電的電子,且原子是電中性的C.英國科學家盧瑟福用帶正電的a粒子轟擊金屬箔,得出正電荷均勻分布在整個原子內D.丹麥科學家玻爾改進了盧瑟福的模型,認為電子只能在原子內的一些特定的穩定軌道上運動5.小明兩次煮雞蛋。第一次在水開后繼續用急火煮,直到煮熟;第二次在水開后將火焰調小,但仍保持鍋中的水沸騰,直到煮熟。兩次比較發現( )A.第一種方法比第二種方法省燃料又省時間 B.第一種方法費燃料但省時間C.第二種方法比第一種方法省燃料但費時間D.第二種方法比第一種方法省燃料,兩種方法所用時間相近6.一氧化二氮(N2O)俗稱“笑氣”,它的溫室效應是二氧化碳的300倍,被稱之為“遺忘的溫室氣體”。一氧化二氮中氧元素的化合價為—2,則氮元素的化合價為( )A.+1 B.—1 C.+2 D.—27.熱轉印技術是一項新興的織物印刷工藝。該技術通過將帶有印刷圖樣的轉印紙與織物重疊在一起加熱,轉印紙上的特殊固態染料就能直接變為氣態的形式轉移到織物上,形成圖樣。該轉印過程涉及的物態變化是( )A.先升華后凝華 B.先升華后凝固 C.先汽化后凝固 D.先汽化后凝華8.臺灣野柳地質公園中的“女王頭”,作為臺灣旅游業的一張名片,至今已有四千多年歷史。如圖是“女王頭”近幾十年來的變化,有專家推測其恐在5到10年內“斷頸”。改變“女王頭”的外力因素主要( )A.風力 B.氣溫 C.生物 D.冰川9.如圖是花的結構的示意圖,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⑤子房壁將來發育成種子的種皮B.①中的花粉落到③上的過程稱為傳粉C.開花、傳粉后即可結出果實D.⑥中的卵細胞受精后形成的受精卵將來發育成種子10.在用天平、量筒和水測量小石塊的密度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稱量前,應調節平衡螺母或移動游碼使天平平衡B.應該先測小石塊的體積,再測它的質量 C.用調好的天平測量時,小石塊應放在右盤D.小石塊浸沒到量筒的水中,表面附有氣泡,測得的密度偏小11.洋蔥被稱為“蔬菜皇后”,其營養成分豐富,對癌癥、心血管疾病有預防作用,如圖表示洋蔥根尖的結構及部分生理過程,其中說法錯誤的是( )A.幼根的生長主要依賴于a區和b區 B.c區屬于分生組織,其細胞能進行①過程C.②表示分化過程,其結果是形成組織 D.a區表皮細胞形成根毛,擴大了吸收面積12.如圖陰影部分表示甲、乙兩種動物生殖和發育的共同特征。下列有關陰影部分的敘述正確的是( )A.若甲是蝴蝶,乙是蝗蟲,則陰影部分可表示有蛹期B.若甲是鴿子,乙是家兔,則陰影部分可表示胎生C.若甲是青蛙,乙是家鴿,則陰影部分可表示卵生D.若甲是家蠶,乙是青蛙,則陰影部分可表示體內受精13.科學研究中,常常用模型來表達一個研究對象的某些特征信息。小聯所在的項目化小組利用不同圓片模擬二氧化硫與氧氣反應生成三氧化硫的微觀模型示意圖(如圖)。其中“ ”表示硫原子,“ ”表示氧原子。為了更簡便地表示原子間的質量關系,該小組以一個硫原子質量的1/2為標準,用其他原子的質量與該“標準”的比值作為“相對原子質量”。則氧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為( )A.16 B.12 C.1 D.214.螺螄粉是一種風味獨特的小吃,其臭味的來源之一是半胱氨酸(化學式為C3H7NO2S)。下列關于半胱氨酸的說法正確的是( )A.是由H、C、N、O、S五種元素組成的混合物 B.C、H、O元素質量比是3:7:2C.由3個碳原子、7個氫原子、1個氮原子、2個氧原子和1個硫原子構成D.碳元素質量分數最大15.a、b兩個小球分別由ρ甲=4g/cm3、ρ乙=5g/cm3的甲、乙兩種材料制成,兩小球質量之比為ma:mb=6:5,體積之比為Va: Vb=3:4。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若只有一個球是空心,則a球是空心的B.若只有一個球是空心,則空心球的空心部分與實心部分體積之比為1:4C.若兩球均是空心的,a球的空心部分體積可以比b球的空心部分體積大D.若只有一個球是空心,將空心球的空心部分裝滿水后,兩球總質量相等二、填空題(本大題有7小題20空,每空2分,共40分)16.大熊貓是我國國寶級的特有動物,它的食性是其最為奇特和有趣的習性之一,因為它幾乎靠吃竹子為生。如圖為生物體的結構層次模式圖,a為生物體的部分結構層次。請據圖分析回答問題:(1)大熊貓主要以竹子幼嫩的莖為食,竹子莖中含有___________組織能運輸竹子生長過程中需要的水分和無機鹽,竹子的莖屬于________________(填“生殖器官”或“營養器官”)。(2)若圖中生物個體A是“大熊貓”,則a表示的結構層次是_____________17.大豆是一年生的被子植物,請你利用所學的科學知識,分析回答下列問題:(1)如圖1是大豆的種子,其營養成分主要儲存在__________(填名稱)。(2)圖2是大豆的幼苗,對應圖5中_________(填“甲”“乙”“丙”或“丁”)階段。(3)從開花到結果過程,圖4所示大豆結的果實中有三粒種子,原因是子房中的_________也有三粒。18.下列是有關生殖發育的示意圖,請分析作答:(1)甲、乙兩圖反映了昆蟲的發育過程,其中圖甲屬于__________發育,圖乙發 育經歷了四個階段,比圖甲多了一個___________的發育階段。(2)丙圖中新生命與母體是通過___________(填寫圖中代號)進行物質交換的。19.元素周期表是學習和研究化學的重要工具,試根據圖示回答相應問題:(1)圖甲是鈧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則鈧元素原子的核外電子數為___________(2)圖乙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X、Y、Z代表三種不同元素,以下_______判斷正確。A.原子序數 Z>Y B.核外電子數:X=Y C.Y和Z處于同一周期20.小西發現嚴冬季節水缸里的水結冰了,但腌菜缸里的鹽水卻沒有。小西猜想,水中加入別的物質后,一定會對水的凝固點產生影響。為了驗證這一猜想,他將一些鹽放入水中,并把鹽水用容器盛好放入冰箱,研究鹽水的凝固過程。每隔一定時間,小西就觀察鹽水狀態、測出溫度,并將凝固過程記錄的溫度數據畫成了凝固圖象如圖甲所示。(1)從圖象中得到晶體的液態物質在凝固時的溫度將_________(填”變大”“變小” 或“不變”)。(2)實驗驗證了小西的猜想,因為與水相比,凝固點變 ______了(填“高”或 “低”)。(3)如果將一個裝有冰水混合物的試管放入正在熔化的鹽冰水混合物中,如圖乙所示,試管中冰水混合物中的冰會___________(填“變多”“變少”或“不變”)。21.實驗設計的嚴密性、操作的規范性等都很重要,每一個環節都會影響實驗結果,研究“土壤中是否有有機物”的實驗時,用天平稱取剛挖出的土壤50g,并放在細密的鐵絲網上,用酒精燈加熱。一段時間后停止加熱,待土壤冷卻后稱得其質量為45.2g。(1)該實驗得出有機物質量為4.8g的結論,土壤中的有機物實際質量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4.8g,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生活中的陶瓷是用土壤高溫燒制而成的,高溫燒過的土壤中_______(選填“有”或“沒有”)有機物。22.在宏觀、微觀之間建立聯系是化學學科的特點。(1)物質的構成關系如圖1所示,圖中b表示的是_____________.(2)近日中國科學家研制出用納米催化劑催化水得到氫氣的技術,圖2為該反應的微觀示意圖。①方框A、B、C內的物質表示純凈物的是__________(填方框序號)。②保持氫氣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是氫分子,由圖可得到的微觀信息是____________________(答一點)。三、實驗探究題(本大題有5小題,每空2分,共40分)23.酒精燈是實驗室中常用的加熱儀器,小科對酒精燈的使用及溫度作如下探究。(1)小科在使用酒精燈時,對應下列警告標志是__________(填寫字母)。(2)小科想用水銀溫度計去測量酒精燈火焰的溫度,你認為可行嗎 ________;說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小科用溫度傳感器來測量酒精燈火焰溫度,分別對火焰的三個部位進行了測量并讀數(如圖所示)。你能夠得出什么結論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4.某班同學在“探究某種液體的特性”的實驗中,利用天平和一個可以直接讀出液體體積的醫用注射器進行多次測量。(1)某次實驗操作如下:用注射器吸取一部分液體(如圖甲所示,注射器內沒有空氣),將裝有液體的注射器放在已調平的天平左盤進行稱量,天平平衡時右盤砝碼的質量及游碼的位置如圖乙所示。由圖可讀出注射器內液體體積為__________毫升,注射器的總質量為__________克。(2)按上述操作,多次測量,得到注射器的總質量與對應的液體體積,畫出如圖丙所示的圖象,由此可得到該液體的密度為________________千克/立方米。(3)受此實驗啟發,小明只用該注射器和部分純凈水在家里測出了冰的密度。他的做法是:在注射器內裝18毫升的水,將注射器放入冰箱冷凍室內足夠長的時間,取出后測出冰的體積為20毫升,則冰的密度為___________克/立方厘米。25.苦瓜在種植生產中對種子的活力要求較高,赤霉素能使種子提早結束休眠,提高發芽率。某科研小組對此進行了研究,實驗步驟如下。步驟1:選擇一定數量、大小相近、用清水浸泡過的苦瓜種子,用濾紙吸干種子表面的水分,隨機平均分為5組,標為A、B、C、D、E。步驟 2:將 B、C、D、E4組種子分別浸泡在濃度為50毫克/升、100毫克/升、500 毫克/升、1000毫克/升的赤霉素溶液中4小時,A組種子用清水浸泡4小時,均放置在溫度為30℃的環境中。步驟3:取出苦瓜種子,用清水洗凈,置于鋪好濕潤濾紙的培養皿中,于30℃的培養箱中進行培養。48小時后檢查種子發芽情況,并統計發芽數。(1)步驟1中用濾紙吸干種子表面水分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下表是科研小組獲得的有關赤霉素溶液對苦瓜種子萌發影響的數據。小明從數據分析得出:組別 赤霉素濃度(毫克/升) 發芽種子數(粒) 發芽率(%)A 0 103 68.6B 50 105 70.0C 100 118 78.6D 500 122 81.3E 1000 120 80.0處理苦瓜種子最佳赤霉素溶液濃度定在 500~1000毫克/升范圍內。你贊同嗎 _________。并說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苦瓜種子種皮厚且硬,直接播種后出土困難。某科研小組統計了不同時間、不同溫度下苦瓜種子的發芽率(如圖)。(4)結合圖象信息可知,為了提高苦瓜種子的發芽率,在播種前除了用赤霉素處理外,還需對種子進行如何處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6.金老師在課堂上展示課本上“植物細胞失水的實驗”后,要求同學們再想出其它方法探究植物細胞的吸水和失水條件。小森同學做了如下實驗:步驟一:分別取20mL清水和20mL不同濃度(5%、10%)的食鹽水依次置于A、B、C三個燒杯;步驟二:取三塊新鮮小蘿卜塊,分別置于 A、B、C三個燒杯中(蘿卜塊全部被淹沒),都靜置浸泡5分鐘;步驟三:取出蘿卜塊,分別測量出三只燒杯中液體的體積;步驟四:記錄數據于下列表中。周圍溶液濃度(%)清水(A) 5%的食鹽水(B) 10%的食鹽水(C)溶液體積(mL) 19.5 22.6 24.4(1)步驟二中存在明顯不足,請幫助指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A組清水測出的值略變小(不考慮蒸發、讀數誤差),原因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從B組和C組實驗對比得出的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該實驗除了通過定量證明植物細胞的吸水或失水,也可以通過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變化來定性證明植物細胞的吸水或失水。27.用什么方法能把山峰表示在地圖上呢 某同學利用土豆、橡皮、記號筆、小刀等進行操作。(1)為盡可能減小誤差,畫線過程中需注意_____________A.每塊橡皮的高度相同 B.記號筆水平放置在橡皮上 C.繞土豆模型畫出螺旋式上升的線(2)步驟④中,俯視模型,若它代表大羅山主峰,小組同學分別從路線甲和乙爬到山頂,哪條路線比較容易 ________說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為了把等高線繪在白紙上,接下來的操作是用小刀將土豆自下而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忽略材料不理想帶來的干擾)四、綜合題(本大題有5小題,共35分)28.(6分)小明外出多日,發現遺留在桌子上的橘子長出了“霉斑”,請與他一起對“霉斑”進行探究,然后回答下列問題:(1)橘子表面的“霉斑”呈青綠色、絨毛狀,推測它是由_________(填“細菌”或“真菌”)的集合體所形成的菌落。(2)小明拿起橘子時,發現橘子表面有許多青綠色的灰塵掉落。為了探究灰塵的來源,小明挑取一部分“霉斑”,制成臨時裝片,置于高倍顯微鏡下觀察(如圖)。分析圖中所示的結構,發現“灰塵”來源于__________菌絲頂端的“掃帚狀”結構中。(3)繼續觀察“霉斑”的顯微結構圖,發現細胞中具有細胞核,判斷它屬于_________(填“真核”或“原核”)生物。29.(6分)往氣球中滴入少許酒精,將氣球擠癟(圖甲),把氣球充氣口扎緊后放入熱水中,觀察到氣球自動鼓起來(圖乙)。(1)酒精在常溫下是一種易燃、易揮發的無色透明液體。寫出酒精的一種物理性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氣球自動鼓起來的過程中是因為里面的酒精發生的物態變化是___________。(3)若扎緊的癟氣球中酒精的質量為a克。當氣球自動鼓起來時,請在圖丙中畫出氣球內酒精的質量和體積之間的關系圖。30.(8分)在陰雨天氣,衣物晾干較慢。為了使衣服干的更快,小科對液體蒸發快慢的影響因素進行如下探究。[查閱資料]當吸了水的無紡布在空氣中放置一段時間后,會因水分蒸發而質量變小,所以可通過測量無紡布在相同時間后的質量變化情況,來判斷其中水分蒸發的快慢。[實驗過程]選用相同材質、相同大小的無紡布,在等質量水中浸泡相同時間,并用如圖所示裝置進行實驗。(1)有同學根據生活經驗提出了“將衣服攤開曬來縮短曬干時間”的方法.你認為他是選取__________兩組裝置開展的對照實驗。(2)小科選擇裝置甲與裝置乙進行實驗,數據記錄下表。實驗組別 第1次實驗 第2次實驗 第3次實驗甲 乙 甲 乙 甲 乙電子天平示數(g) 開始 7.5 7.5 7.6 7.5 7.5 7.45分鐘后 7.1 6.6 7.3 6.7 7.0 6.6①分析實驗數據,你能得出的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運用分子運動的觀點,解釋出現上述質量變化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下列是兩位同學在數據處理中的兩種觀點,你支持誰的觀點,并說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實驗拓展](3)小科發現酒精涂抹在手上很快就干了,把水涂抹在手上干得相對較慢。于是他猜想液體蒸發的快慢還與液體的種類有關。為了探究酒精與水哪種液體蒸發更快,請利用甲圖所示裝置設計實驗,寫出實驗步驟并預測實驗現象。31.(7分)如圖為某補鈣劑“碳酸鈣片”的說明書,請根據說明書,回答下列問題:碳酸鈣片說明書 [規格]每片重2克 [成分]本品每片含碳酸鈣(CaCO3)0.75克。輔料為淀粉、糊精、羧甲淀粉鈉。 [適應癥]用于預防和治療鈣缺乏癥,如骨質疏松、佝僂病等以及兒童、孕婦、老人鈣補充。[用法用量]口服。一日1~4片,分次飯后服用。 [不良反應] 1.噯氣、便秘。 2.偶可發生奶堿綜合征,表現為高血鈣、堿中毒及腎功能不全。 3.過量長期服用可引起胃酸分泌反跳性增高,并可發生高鈣血癥。(1)該“碳酸鈣片”屬于____________(填“純凈物”或“混合物”)。(2)碳酸鈣中鈣元素的質量分數是_______________(3)服用一片該“碳酸鈣片”,相當于為人體補充鈣元素___________克(其它成分不含鈣元素)。(4)醫生建議小明同學每天要補充鈣元素1.2克,若小明每次服用該“碳酸鈣片”2片,則每天需要服用__________次。32.(8分)穿梭古今,紡織纖維的世界總是發生著日新月異的變化,而我國作為紡織服裝生產大國也總是第一個感受到這種變化:材料一:如圖,“素紗禪衣”是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出土的國家一級文物,是世界上現存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制作工藝最精、最輕薄的一件衣服,質量只有49克左右,可以說是“輕若煙霧、薄如蟬翼”。它是西漢紗織水平的代表作,更是楚漢文化的驕傲。材料二:“氣凝膠防寒服”是現代新型功能性服裝纖維研發的產物之一,其面料氣凝膠纖維具有超高的保溫性、吸濕性和透氣性。早在2018年就有研發公司推出的某款氣凝膠防寒服,面料每平方厘米質量僅有6mg,厚度僅0.5mm,就可輕松駕馭0℃的戶外低溫環境,可謂“輕若鴻毛、薄如蟬翼、暖若晗陽”。請回答下列問題:(1)一件“素紗禪衣”的質量相當于日常生活中__________的質量。A.一支2B鉛筆 B.一個雞蛋 C.一只大公雞(2)考古學家們借助精密儀器測量“素紗禪衣”每平方米紗料的質量1.54g,相較于材料二中的某款氣凝膠纖維面料,其單位面積的質量更________(填“大”或“小”)。(3)同學們根據所學知識想到了一種測量衣服面積的方法:將衣服完全展開后,將單層衣服面料的輪廓描畫在厚度均勻的硬紙板上,沿輪廓剪下硬紙板后用電子秤測得“硬紙板衣模”質量為M千克:再在該塊硬紙板上剪下0.1米×0.1米的一小塊正方形放置在電子秤上,測得其質量為m 千克,這樣就可以估測衣服的面積為 ___________平方米(用M、 m 表示)。(4)氣凝膠纖維面料的保溫性、吸濕性和透氣性均屬于________________(填“物理性質”或“化學性質”)。(5)請計算材料二中該款防寒服的氣凝膠纖維面料密度。2于不完全變態發育,甲比乙多了蛹期,A錯誤。B.若甲是鴿子,乙是家兔,鴿子是卵生,家免是胎生,兩者不相同,B錯誤。C,若甲是青蛙,乙是家鴿,兩者的生殖方式都為卵生,C正確,D.若甲是家蠶,乙是青蛙,家蠶體內受精,青蛙是體外受精,兩者的生殖方式不相同,D錯誤。13.C【解析】以一個流原子質量的虧為標準。用其他原子的質量與該“標準”的比值作為“相對原子質量”,氧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為2.66X10-wkg,X100%≈1。5.33X10-5kgX月14.D【解析]A.半胱氨酸中只含有一種物質,是由H.C、N、O、S五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故選項說法錯誤。B.C、H、O元素質量比是(12X3):(1X7):(16X2)≠3:1:2,故選項說法錯誤,C.半胱氨酸是由半眺氨酸分子構成的,1個半胱氨酸分子由個碳原子、7個氫原子、1個氨原子、2個氧原子和1個碗原子構成,故選項說法錯誤。D.半胱氨酸中C、H.N、0,S五種元素的質量比為(12X3):(1X7):14:(16×2):32=36:7:14:32:32.則碳元素質量分數最大,故選項說法正確。15.D【解析1ABD.由o=可得,甲、乙兩種材料的體積之比(即實心部分的體積之比):品-×華-號×溫->3、3n0甲pL(即大于兩球的體積之比),若只有一個球是空心,由前面計算可知b球的體積大于其材料的體積,故b球一定是空心,a球一定是實心,故A錯誤:因兩球的體積之比為V。:V,=3:4.則可設a球的體積為3V,b球的體積為4V,由前面計算可知b球材料的體積為2V,b球空心部分的體積Vg=Vs-Vr=4V-2V=V,所以,空心球的空心部分與實心部分體積之比為V螳:Vx=2V:2V=1:1.故B錯誤:將空心球的空心部分裝滿水后,水的體積等于空心部分的體積,則兩球總質量之比:=4 g/cm'X3 VozVx十pkVt5 g/cm'X2 V+1 g/cmx2V,故D正確:C若兩球均是空心的,V.t=32,可設a球材料的體積為3,則b球材料的體積為2WV,則兩球的實際體積之比為:V。3V+V=3V。2W+V崆4登理可得:2=e+2V>V,所以,a球的空心部分體積不可能比b球的空心部分體積大,故C錯誤。16.(1)輸導營養器官(2)系統【解析】(1)竹子莖中含有多種組織,其中輸導組織在植物體內負責運輸水分、無機鹽和有機物。由于竹子的莖主要負責植物的營養生長,而不是生殖生長,因此它屬于營養器官。(2)大熊貓屬于動物,其結構層次是:細胞→組織→器官→系統→大熊貓,則a表示系統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期末綜合測評卷1 答案.docx 期末綜合測評卷1.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