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考新考向備訓刷考向新考向1 學科綜合·1[2023 浙江溫州中考]新疆地處干旱地區,土壤鹽堿化較嚴重。鹽堿地經大量灌水后,可暫時減輕表層土壤的鹽堿化程度,但隨著表層土壤水分蒸發,深層土壤中的鹽分會逐漸到達表層土壤,使表層土壤鹽堿化更嚴重,同時易造成土壤板結;土壤含水量較高時易發生蟲害。這一系列因素影響了棉花的出苗率(出苗率是指鉆出地面的幼苗數與播種的種子數的比值)。科技團隊在新疆某地用“干播濕出”技術對傳統種植技術進行改良。兩種種植技術介紹如表。傳統種植技術 “干播濕出”技術播種前,對適度改良的棉田大量灌水,待溫度適宜時,在表層土壤播種并蓋上地膜,使種子距離地面3~4cm 播種前,對適度改良的棉田鋪設地膜和滴灌管,在 地膜上挖孔,將棉花種子播在孔的下方,使種子距 離地面1~2cm(如圖);待溫度適宜時,進行膜下 滴灌(即通過滴灌管將少量水緩慢滴加在種子處)根據上述信息以及所學知識,解釋相對于傳統種植技術,“干播濕出”技術能提高棉花出苗率的原因: 。新考向2 傳統文化·2[2024貴州中考]唐朝詩人孟浩然《夏日南亭懷辛大》有詩句“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能聞到荷花香的原因是 ( )A.分子之間有間隔B.分子的質量很小C.分子在不斷運動D.分子的體積很小3[2024 北京中考]圖甲為我國古代的“節能燈”——“省油燈”,圖乙為其部分剖面示意圖。向燈盞夾層內注水,有助于減慢油的蒸發,達到省油的目的。關于“省油燈”減慢油蒸發的方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降低油的溫度B.減小油的表面積C.減慢油表面上方的空氣流動D.減少油的體積4[2024江蘇常州中考]《本草綱目》記載食肉桂能“面生光華”。肉桂酸(C H O )是肉桂的主要有效成分,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肉桂酸由碳、氫、氧三種原子構成B.肉桂酸中碳與氫元素質量比為9:8C.肉桂酸中氧元素的質量分數為21.6%D.一個肉桂酸分子中含有一個氧分子5[2024山東濱州中考]篆刻藝術是鐫刻在中華藝術文脈上的古老印記。作為國粹之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如圖所示,一位藝術家正在篆刻一枚方章,與篆刻前相比,篆刻后方章的質量 ,密度 (均填“變大”“變小”或“不變”)。·新考向3 項目化學習·6[2024四川廣安中考]某校地理小組開展制作山體模型、繪制與觀察等高線地形圖活動。閱讀圖文資料,回答下列問題。所需材料:染色水、標注刻度的透明塑料盒、黏土、噴壺等。第一步:制作山體模型(圖1)。第二步:繪制等高線地形圖步驟(圖2)。第三步:繪制完整的等高線地形圖(圖3)。(1)第二步注水時觀察到水流匯集的山體部位是 (填名稱)。(2)圖2中繪制等高線地形圖的順序有誤,正確的順序應該是 (填序號)。(3)已知圖3中甲乙兩村莊的圖上距離為2厘米,則其實地距離為 米。(4)甲乙兩村莊欲修建一條連通的公路,線路①②哪條建設難度更小,并說明理由: 。·新考向4 開放性試題·7[2024山東聊城中考]5月22 日是國際生物多樣性日,生物圈中已知的綠色植物有50余萬種。請根據所學知識,回答問題。(1)“西湖春色歸,春水綠于染”中提到的生物沒有 的分化。(2)“青苔滿街砌”中的植物通常被當作監測空氣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原因是 。(3)“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詩句中“梅”屬于 植物。根的生長是依靠圖甲中的[ ] 細胞的分裂和[ ] 細胞的伸長實現的,根生長所需要的有機物是通過輸導組織的 運輸來的。(4)大部分蕨類為常綠植物,葉形婀娜多姿,且以其古樸、典雅、清新成為人們喜愛的觀賞植物。如果在家中種養盆栽蕨類(如圖乙),你認為應如何管理 。1.播種前鋪設地膜有利于土壤保溫、保濕;待溫度適宜時在種子處滴灌,使種子有充足的水分和適宜的溫度;滴灌使土壤不易板結,透氣性好,使種子萌發有充足的空氣,從而提高種子萌發率。滴灌使種子周圍土壤含水量少,不易發生蟲害,又能減緩表層土壤鹽分的升高,有利于幼苗吸水;種子播種深度更淺等條件有利于幼苗出土2. C 【解析】能聞到荷花的香味是因為花香分子在不斷地運動,向四周擴散。故選 C。3. A 【解析】燈點燃后,油的溫度升高,蒸發加快;因為水的比熱容大,吸熱能力強,所以向燈盞夾層內注水,可以使油的溫度降低,減慢油的蒸發,達到省油的目的。故A 正確。4. C 【解析】肉桂酸是由肉桂酸分子構成的,肉桂酸分子是由碳、氫、氧三種原子構成的,A錯誤。肉桂酸中碳與氫元素質量比為( B錯誤。肉桂酸中氧元素的質量分數 C 正確。一個肉桂酸分子中含有2個氧原子,不含氧分子,D錯誤。5.變小 不變【解析】質量是表示物體所含物質多少的物理量,物體所含物質多,質量就大,所含物質少,質量就小,所以篆刻一枚方章,與篆刻前相比,篆刻后方章所含物質減少,質量變小;密度是物質本身的一種屬性,密度與物質的種類有關,與物質的狀態有關,與篆刻前相比,篆刻后方章的物質種類不變、狀態不變,所以篆刻后方章的密度不變。以在這個過程中冷水發生的物態變化是先汽化后液化。6.(1)山谷 (2)③①④② (3)2000 (4)②線路建設難度更小,因為②線路幾乎沿等高線修建(或等高線稀疏坡度緩),施工更容易。【解析】(1)注水時觀察到水流匯集的山體部位是山谷,山谷等高線向海拔高處突出。(2)圖2是某同學繪制等高線地形圖過程的照片,正確排序是③①④②。(3)比例尺=圖上距離:實地距離;該圖比例尺為1:100000,圖上距離為2 厘米,故實地距離為2×100000厘米=2000米。(4)甲乙兩村莊欲修建一條連通的公路,線路②建設難度更小,②線路等高線稀疏,坡度緩,利于施工。7.(1)根、莖、葉 (2)葉只由一層細胞構成,二氧化硫等有毒氣體容易從背腹兩面侵入而威脅苔蘚植物的生活 (3)被子 C 分生區 B 伸長區 篩管 (4)放在背陰的地方,多澆水【解析】(1)“西湖春色歸,春水綠于染”描述的是藻類,藻類大多生活在水中,結構簡單,無根、莖、葉的分化。(2)“青苔滿街砌”描述的是苔蘚植物,苔蘚植物無真正的根,有莖、葉的分化,但體內無輸導組織,葉只由一層細胞構成,二氧化硫等有毒氣體容易從背腹兩面侵入而威脅苔蘚植物的生活,因此我們常把苔蘚植物作為檢測空氣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3)“梅”會開花,是被子植物,被子植物能夠產生種子,種子外有果皮包被。根的生長主要是題圖甲中C 分生區細胞分裂和B 伸長區細胞伸長的結果。根的生長需要有機物,有機物通過篩管自上而下運輸到根。(4)蕨類植物有根、莖、葉的分化,不結種子,用孢子繁殖后代,適于生活在陰濕處。因此在家中種養盆栽蕨類,應放在背陰的地方,多澆水。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