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2章 物質的微觀結構單元考點訓練刷中考考點1構成物質的微粒1[2024 浙江中考]下列模型(“ ”表示氧原子,“●”表示碳原子)能表示一氧化碳分子的是( )2[2024江蘇宿遷中考]氯原子、碘原子結構示意圖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氯元素和碘元素的化學性質相似B.符號“2Cl”可表示2 個氯元素C.圖中“+”表示兩種原子帶正電荷D.碘原子在化學反應中易失去電子考點2 元素周期表3[2024江蘇蘇州中考]硒元素是人體健康必不可少的微量元素。硒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硒元素屬于金屬元素B.硒的元素符號為 SeC.硒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為34D.硒的相對原子質量為78.97g4[2023 浙江臺州中考,中]“小數據”引發“大發現”。1892年,瑞利經多次實驗測得從空氣中分離出來的氮氣密度為1.2572g·L ,與相同條件下純凈氮氣的密度比較,發現均偏大0.5%,繼續研究發現了氬氣。(1)元素周期表中氬元素的信息如圖所示,則氬原子的質子數為 。(2)瑞利認為偏大0.5%的細微差別不是誤差。下列事實能支持瑞利這一觀點的是 (填序號)。A.所有的科學實驗中都是存在誤差的B.當時的實驗技術,能使誤差小于0.5%C.當時其他科學家重復該實驗,也得到相近的結果考點3 化學用語及相關計算5[2024江蘇揚州中考改編]鋅在潮濕的空氣中發生反應: 下列化學用語表示正確的是 ( )A.氧氣:OB.鋅原子:C.3個水分子:3H OD.碳酸根離子:CO 6[2023 浙江溫州中考]氯化鈧(ScCl )可用于制造高性能合金。氯化鈧中 Cl的化合價為-1,則Sc的化合價為 ( )A.-3 B.-1 C.+1 D.+37[2024江蘇鹽城中考,中]如圖是電解水反應的微觀示意圖。據此判斷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甲中微粒能保持水的化學性質B.乙中微粒在化學變化過程中沒有發生改變C.丙中的物質屬于混合物D.丙中氫氣和氧氣的質量比為2:18[2024江蘇宿遷中考]食醋是生活中常用的調味品,食醋中含有醋酸(CH COOH)。請完成:(1)醋酸的相對分子質量為 。(2)醋酸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為 。刷章測一、選擇題(每題6分,共60分)1[2023 浙江杭州中考]華南理工大學研究團隊利用動態“局域柔性”框架材料,實現了在室溫下對重水和普通水的有效分離。一個重水分子( H O)中含有的質子個數為 ( )A.3 B.10 C.12 D.202“○”和“●”分別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單質的是 ( )3“中國天眼”FAST 的“眼鏡片”是由金剛砂(SiC)制造的。其中 Si元素的化合價為+4,則C元素的化合價為 ( )A.-4 B.-3 C.-2 D.-14下列對分子、原子、離子的認識正確的是 ( )A.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B.分子的質量和體積一定會比原子大C.原子呈電中性是因為原子中質子數與中子數相等D.原子得失電子形成離子后,原子核不發生變化5[2023 浙江杭州調研,中]如圖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部分信息略去,據此判斷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 Cl表示1個氯元素,該元素的1個原子內質子數是17B. S的原子質量為32.07,x=16C.三種都是非金屬元素,它們分別形成的單質常溫下均是固態D.三種元素位于同一周期,從左往右原子核外電子數逐漸增加6[2023 浙江杭州期中,中]老師在講解化學式時,以原子得失電子的觀念來說明,他利用凹角和凸角的模型作為教具,如圖所示。甲模型表示失去一個電子的鈉離子和得到一個電子的氯離子的組合,乙模型表示失去兩個電子的鎂離子和得到一個電子的氯離子的組合,下列化學式還能用乙模型表示的是 ( )A. BaCl B. Mg N C. Al O D. CaCO 7新考法[2024浙江杭州質檢,中]C-14發生β衰變時,其原子核內的1個中子變成1個質子并放射出1個電子,最終形成X原子,如圖所示。則X原子 ( )A.質子數為6B.中子數為8C.相對原子質量為14D.是碳元素的同位素原子8[2024 浙江杭州質檢,中]用如圖裝置進行水的電解實驗,A端為電源正極,有以下描述:①甲試管內收集到的氣體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②乙試管內收集到的氣體能燃燒,且燃燒時發出淡藍色火焰③甲試管內收集到的氣體與乙試管內收集到的氣體的體積比約為2:1④向水中加入少量濃硫酸或氫氧化鈉固體,能加快產生氣體的速率以上描述中正確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C.①② D.①②③9[2024 浙江嘉興質檢,中]患流感發高燒時,醫學上經常使用布洛芬來退燒,其化學式為 C H O 。下列關于布洛芬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碳元素的質量分數約為76%B.相對分子質量是206克C.由碳原子、氫原子和氧原子構成D. C、H、O三種元素的質量比為13:18:210[2024 浙江寧波期末,中]現有由 FeO、Fe O 、Fe O 組成的混合物,測得該混合物中鐵元素與氧元素的質量比為21:8,則此混合物中FeO、Fe O 、Fe O 的質量比不可能為 ( )A.9:20:6 B.9:20:5 C.40:18:7 D.27:60:8二、填空題(共33分)11[2023 浙江杭州期中,中]用化學用語填空。(1)氦氣: 。(2)人們常說“高空缺氧”中的“氧”指的是 。(3)2個鎂離子: 。(4)+6價的硫和氧形成的化合物: 。(5)硫酸銅: 。12[2024浙江寧波期末]人類對原子結構的認識永無止境。請根據所學知識回答。(1)如圖是1911年英國科學家盧瑟福進行的α粒子散射實驗的情景。當他用一束α粒子轟擊金箔時,發現有極少數α粒子發生了大角度散射。若原子質量和正電荷在原子內均勻分布,則極少數α粒子 (填“會”或“不會”)發生大角度散射。盧瑟福所說“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質量集中到了一個很小的結構上”中的“很小的結構”指的是 。(2)盧瑟福進行α粒子散射實驗后,在分析實驗結果的基礎上,認為原子結構模型是“行星模型”,即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電子構成,提出了原子核式結構。盧瑟福的這一研究過程是一個 (填序號)。A.提出問題的過程 B.得出結論的過程C.驗證假說的過程 D.建立模型的過程13[2024江蘇無錫質檢,中]鎂、鍶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及原子結構示意圖如圖,請回答下列問題。(1)從圖中可以知道鍶屬于 (填“金屬”或“非金屬”)元素。(2)甲、乙所對應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 (填“相同”或“不同”)縱列。(3)圖丁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X、Y、Z代表三種不同元素對應的原子,以下判斷正確的是 (填序號)。A.原子序數:Z>YB.核外電子數:X=YC. Y和Z處于同一周期D. X、Y的化學性質相似三、解答題(共7分)14[2023 浙江金華質檢,中]鈣是維持人體正常功能所必需的元素,有時需要服用補鈣劑滿足人體需求。如圖分別為兩種補鈣劑說明書的一部分。請根據圖示中的信息回答下列問題。(1)葡萄糖酸鈣、碳酸鈣片中的“鈣”是指 (填序號)。A.單質 B.原子 C.元素 D.離子(2)已知葡萄糖酸鈣( 的相對分子質量為430,求x的值。(3)按照碳酸鈣片說明書的標準補鈣,若改服用葡萄糖酸鈣片,每天應服用多少片 第2章綜合訓練刷中考1. C【解析】1個一氧化碳分子是由1個碳原子與1個氧原子構成的,則可以表示一氧化碳分子的是“ ”。故選 C。2. A 【解析】決定元素化學性質的是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氯原子和碘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相同,都有7個電子,氯元素和碘元素的化學性質相似,A正確;“2Cl”可表示2個氯原子,元素只講種類、不講個數,不能表示2個氯元素,B錯誤;原子是不帶電的,原子結構示意圖中,圓圈表示原子核,圖中“+”表示兩種原子的原子核帶正電荷,C錯誤;碘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是7,多于4,在化學反應中易得到1個電子而形成陰離子,D錯誤。3. B 【解析】硒用“石”為部首,屬于非金屬元素,A錯誤。根據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右上角字母表示該元素的元素符號,則硒的元素符號為 Se,B正確。根據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數字表示原子序數,原子中,原子序數=核電荷數=質子數=核外電子數,則硒原子的核外電子數為34,不是最外層電子數,C錯誤。根據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漢字下面的數字表示相對原子質量,則硒的相對原子質量為78.97,單位是“1”,不是“g”,常省略不寫,D錯誤。4.(1)18 (2)BC【解析】(1)原子中,原子序數=質子數=核電荷數,因此由題圖可知,氬原子的質子數為18。(2)能支持瑞利認為偏大0.5%的細微差別不是誤差這一觀點的是當時的實驗技術能使誤差小于0.5%,且當時其他科學家重復該實驗,也得到相近的結果。故選 BC。5. C 【解析】氧氣屬于氣態非金屬單質,其化學式為 A錯誤;原子不帶電,鋅原子應表示為 Zn,B錯誤;表示多個分子,應在其化學式前加上相應的數字,3個水分子應表示為 C正確;離子帶電,碳酸根離子應表示為 D錯誤。6. D 【解析】氯化鈧中 Cl元素的化合價為· 設鈧元素的化合價是x,根據在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可得 則 故選D。7. D 【解析】甲為水,水是由水分子構成的,水分子能保持水的化學性質,A正確;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微粒,原子在化學變化中不變,乙中微粒為氫原子和氧原子,在化學變化過程中沒有發生改變,B正確;丙中的物質為氫氣和氧氣,是由兩種物質組成的,屬于混合物,C正確;由化學方程式可知,丙中氫氣和氧氣的質量比為 D錯誤。8.(1)60 (2)40%【解析】(1)根據醋酸的化學式計算出醋酸的相對分子質量為(2)醋酸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為刷章測B2. D 【解析】題圖A 表示純凈物中的化合物;題圖B表示由三種分子構成的混合物;題圖C表示由兩種分子構成的混合物;題圖D表示純凈物中的單質。故選 D。3. A 【解析】SiC 中硅元素顯 價,設碳元素的化合價是x,根據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負化合價的代數和為零,可得( 則x= 故選A。4. D 【解析】原子可以分成質子、中子和電子,A錯誤;分子和原子的質量和體積不能比較大小,但分子的質量和體積比構成它的原子的質量和體積大,B錯誤;原子呈電中性是因為原子中質子數與核外電子數相等,兩者電量相等,電性相反,C錯誤;原子得失電子形成離子后,原子核不發生變化,D正確。5. D 【解析】元素是個宏觀概念,只講種類,不講個數,Cl 可以表示1個氯原子,但不能表示1個氯元素,A 錯誤;S的相對原子質量為32.07,B錯誤;氯元素形成的單質是氯氣,常溫下是氣態,C錯誤;三種元素位于同一周期,從左往右原子序數和核外電子數逐漸增加,D正確。6. A 【解析】甲、乙模型分別表示 NaCl、MgCl 的形成過程,由圖示可知,凹角和凸角的模型分別表示陽離子和陰離子,則乙模型表示由1個帶兩個單位正電荷的陽離子和2個帶一個單位負電荷的陰離子構成的物質,則 也能用乙模型表示。故選A。7. C 【解析】C-14的核內質子數為6,中子數為8,核外電子數為6;C-14發生β衰變時,其原子核內的1個中子變成1個質子并放射出1個電子,最終形成X原子,則X原子的核內質子數為7,中子數為7,核外電子數為7,則X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為 A、B錯誤,C正確。碳元素的同位素原子核內質子數為6,X原子的核內質子數為7,則X原子不是碳元素的同位素原子,D錯誤。8. B 【解析】A端為電源正極,由電解水實驗結論“正氧負氫、氫二氧一”可知,甲試管內收集到的氣體是氧氣,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①正確;乙試管內收集到的氣體是氫氣,能燃燒,且燃燒時發出淡藍色火焰,②正確;甲試管內收集到的氣體與乙試管內收集到的氣體的體積比約為1:2,③錯誤;向水中加入少量濃硫酸或氫氧化鈉固體,是為了增強水的導電性,加快產生氣體的速率,④正確。故選 B。9. A10. C 【解析】 中鐵元素和氧元素的質量比為21:8,則任意量都可滿足混合物中鐵、氧元素的質量之比為21:8;FeO和 可以寫成 的形式,即它們的分子個數比應保持在1:1,此時 與FeO質量比為20:9,兩種物質的混合物中鐵元素和氧元素的質量比恰好為21:8;C選項中FeO和 的質量比為 不符合題意。故選 C。11.(1) He【解析】(1)氦氣化學式為 He。(2)人們常說“高空缺氧”中的“氧”指的是氧氣,化學式為 (3)符號前面的數字,表示微觀粒子的個數,2個鎂離子化學式為 價的硫和氧形成的化合物是三氧化硫,化學式為 (5)硫酸銅中銅元素顯 價,硫酸根顯 價,化學式為12.(1)不會原子核 (2)D【解析】(1)在盧瑟福的實驗中,大多數α粒子穿過金箔后方向不變,說明原子內部絕大部分空間是“空的”;若原子質量、正電荷在原子內均勻分布,則極少數α粒子就不會發生大角度散射;盧瑟福所說的“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質量集中到了一個很小的結構上”中的“很小的結構”指的是原子核。(2)盧瑟福進行α粒子散射實驗后,在分析實驗結果的基礎上,他認為原子結構模型是“行星模型”,這一研究過程就是建立模型的過程。故選D。13.(1)金屬 (2)相同 (3)ACD【解析】(1)鍶帶“钅”字旁,屬于金屬元素。(2)甲、乙原子最外層電子數相同,對應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相同縱列。(3)根據Y、Z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可推出,原子序數: ,故A 正確;根據X、Y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可推出,質子數: 在原子中,質子數=核外電子數,所以核外電子數: Y,故B 錯誤;根據Y、Z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可推出,Y和Z 處于同一周期,故C正確;X、Y位于同一族,X、Y的最外層電子數相等,因此其化學性質相似,故D 正確。(1)C (2)解:葡萄糖酸鈣的相對分子質量是430,則 14。答:x的值為14。(3)解:每天服用的碳酸鈣片中鈣元素的質量為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