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3章 物質的特性單元考點訓練刷中考考點1 質量1[2024山西中考]如圖是為了紀念老紅軍謝寶金而立的銅像。在長征途中他背著一臺 68 kg的發電機走完全程,創造了長征路上的奇跡。以下與這臺發電機質量最接近的是 ( )A.一支鉛筆 B.一本物理教科書C.一個籃球 D.一名中學生考點2 密度2[2024 四川南充中考,中]小洋研究液體密度時,用兩個完全相同的容器分別裝入甲、乙兩種液體,并繪制出總質量m與液體體積V的關系圖像,如圖所示,由圖像可知 ( )A.容器的質量是20kgB.甲液體密度是2.0g/cm C.乙液體密度是1.2g/cm D.密度為0.8g /cm 的液體的m-V圖像應位于Ⅲ區域3[2024江蘇鹽城中考,中]奶奶買了1.7 kg的綠豆,準備放入瓶中貯存,至少需要多大容積的瓶子呢 小明和同學來幫助奶奶想辦法。(1)如圖甲所示,將天平放在 桌面上,調節天平平衡,他在調節平衡過程中忘了將 移至標尺左端的“0”刻度線處。移好后,為使天平重新平衡,此時應將天平的平衡螺母向 調。(2)用調好的天平稱取適量的綠豆,天平平衡后,右盤砝碼質量和游碼所對示數如乙圖所示,綠豆的質量為 g。將綠豆倒入空量筒,壓實抹平,測得其體積為 cm 。(3)裝1.7kg 綠豆所需瓶的容積至少為 cm 。考點3 物質的三態變化4[2023浙江湖州中考]寒冷的冬天,戴眼鏡的同學從室外走到溫暖的房間內,鏡片變得模糊,一段時間后,鏡片又變得清晰。這一現象中先后發生的物態變化是 ( )A.液化、汽化 B.汽化、液化C.凝固、汽化 D.凝固、液化5[2024江蘇鹽城中考,中]據《天工開物》記載,可從朱砂礦石中提煉水銀(液態汞)。如圖所示,給密閉鍋內的朱砂礦石加熱,就會在倒扣的鍋壁上布滿水銀。在倒扣鍋壁上形成水銀的物態變化是 ( )A.凝固 B.凝華 C.液化 D.汽化6[2024江蘇蘇州中考,中]觀察水的沸騰實驗。按圖甲組裝器材,使用大試管可以適當縮短實驗時間,也可以更好地觀察水沸騰前后 的變化。用酒精燈加熱,水溫達到88 ℃時開始讀數,每隔1m in記錄一次,第3m in時溫度計示數如圖乙所示,讀數為 ℃。時間/ min 0 1 2 3 4 5 6 7 8水溫/℃ 88 90 92 96 98 98 98 98(2)用表中數據在圖丙上作出水溫隨時間變化的圖像。(3)由圖丙可知,水的沸點為 ℃。(4)為研究沸點與氣壓的關系,用抽氣打氣兩用氣筒、橡皮塞等組裝成如圖丁所示裝置。用氣筒 (填“抽氣”或“打氣”),觀察到水再次沸騰,記錄此時的 ,多次實驗可得出的結論是 。考點4 物質的變化與性質7新素材[2024 江蘇宿遷中考]2024 年 5月 3日,嫦娥六號探測器由長征五號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開啟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集月壤樣品之旅。下列探月過程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 )A.點火起航 B.箭器分離C.月背著陸 D.采集月壤8[2023 浙江湖州中考]垃圾是被放錯位置的資源,正確分類可以保護環境,實現資源再利用。下列對垃圾的處理中只發生物理變化的是( )9[2023 浙江臺州中考改編]碳酸氫鈉俗稱小蘇打,是發酵粉的主要成分,也可用于治療胃酸過多癥。以下關于碳酸氫鈉性質的描述中,屬于物理性質的是 ( )A.受熱易分解B.白色固體,易溶于水C.能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產生碳酸鈉D.能與鹽酸反應產生二氧化碳刷章測一、選擇題(每題7分,共35分)1對下列現象的成因解釋正確的是 ( )A.早春,河中的冰逐漸消融———熔化B.盛夏,剝開包裝紙后冰棒會冒“白氣”———汽化C.深秋,清晨的霧在太陽出來后散去——液化D.嚴冬,玻璃窗內壁結了一層冰花———凝固2[2023 浙江紹興質檢]小王用相同的小燒杯盛等量的水,用相同的熱源同時加熱,如下圖。甲小燒杯隔鹽水加熱,乙小燒杯隔油加熱,丙小燒杯隔沙加熱,加熱一段時間后,測得小燒杯外物質的溫度分別為鹽水110℃、油200℃、沙205℃,若甲、乙、丙三個小燒杯中的水均處于沸騰狀態,則此時三個小燒杯中的水的溫度的高低順序是 ( )A.甲=乙=丙 B.甲<乙<丙C.甲<乙=丙 D.甲>乙>丙3[2024 浙江杭州期中,中]甲、乙兩個實心物體的體積與質量的關系如圖所示,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甲的密度是乙的2倍B.質量相等的甲和乙,其體積之比為4:1C.甲的密度為D.甲、乙的密度均與其質量和體積有關4[2024浙江溫州期中,中]煮餃子時,水沸騰后人們通常會往鍋里加入半碗冷水,使其停止沸騰,當水再次沸騰后再立即加冷水,反復幾次之后餃子就煮熟了。用縱軸表示水的溫度,橫軸表示加熱時間,下列圖像中能大致反映水溫隨時間變化的是 ( )5[2023 浙江嘉興期末,中]一個總質量為70 kg的氧氣瓶,瓶內氧氣密度為ρ ,使用半小時后總質量變為40kg,瓶內氧氣的密度為 p ;再使用一段時間,總質量變為15 kg,此時瓶內的氧氣密度應為 ( )A. P C. P 二、填空題(共10分)6[2023 浙江衢州調研,中]將固體X先加熱再冷卻,如圖為該過程中固體X 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B到 C 的過程中X (填物態變化名稱);固體X為晶體,原因是 ,第5分鐘時X是 (填“固”“液”或“固液共存”)態。E到 F 的過程中X (填物態變化名稱),B到C、E到F的過程中X的溫度相同,說明同一晶體的 。三、實驗探究題(共27分)7[2024浙江湖州調研,中]小科在使用一種醫用免洗洗手液(如圖甲)對手部進行消毒的過程中,聞到了濃濃的酒精味,并發現該液體流動性較差。查看瓶身上的說明后,確定這種洗手液主要成分為75%的酒精。于是,小科所在的興趣小組對這種洗手液的密度進行了測量。實驗前,將托盤天平放在水平工作臺上,游碼移到標尺的“0”刻度線處,指針靜止在如圖乙所示位置,為了使天平水平平衡,接下來的操作是 。(2)將盛有適量洗手液的燒杯放在天平的左盤,天平重新平衡時,右盤所加砝碼及游碼位置如圖丙所示,將燒杯中的部分洗手液倒入量筒,測得燒杯和剩余洗手液的總質量為43.6g,觀察到量筒內的液面如圖丁所示,則這種洗手液的密度為 g/cm 。(3)小科對洗手液的密度測量結果有疑惑,回到家后上網查閱了相關資料,發現該洗手液的密度為0.9g/cm ,你認為造成密度測量結果與真實值差異較大的原因可能是 。8[中]如圖甲是探究“水的沸騰”的實驗裝置。在標準大氣壓下物質 凝固點/℃ 沸點/℃水銀 -39 357酒精 -117 78(1)根據所學知識,結合表中的數據,可知本次實驗應選用由 (填“水銀”或“酒精”)制成的溫度計。(2)圖乙中,表示水沸騰時的現象的是圖 (填“A”或“B”)。(3)水沸騰后,只撤去酒精燈,陶土網和鐵圈都不動,發現水短時間內仍在沸騰,你認為原因可能是9[2023 浙江麗水質檢,中]某科學興趣小組的同學想測量某品牌粉筆的密度,于是選擇兩支完全相同的粉筆進行研究。他們用天平測出兩支粉筆的總質量為 m,并分小組繼續進行下列探究。(1)甲組同學用排水法測量粉筆的體積,在量筒中倒入一定量的水,體積為 V ,將粉筆放入水中,粉筆浸沒在水中,如圖甲所示,測得總體積為 V ,這樣測得的粉筆密度將 (填“偏大”或“偏小”)。(2)乙組同學用凡士林涂抹整個粉筆外表(凡士林可有效阻止粉筆吸水,涂抹的凡士林很薄,體積可忽略不計),但實驗時出現如圖乙所示情況:涂抹了凡士林的粉筆漂浮在水面上。為測出涂抹凡士林的粉筆體積,下一步操作是:(3)丙組同學觀察發現粉筆吸水后體積幾乎不膨脹,另取一量筒倒入適量的水,測得體積為V ,將甲組實驗中已經吸足水的粉筆投入量筒中,再測得總體積為V ,丙組同學測得粉筆密度為 。(用題中的字母表示)四、解答題(共28分)10[2024 浙江金華調研,中]某實驗小組用天平測出了鋁球的質量,又用排水法對鋁球的體積進行了測量(鉛球完全浸入水中),實驗數據如表所示。(已知鋁球的質 量m/g 水的體積 V /mL 水和鋁球的 總體積 V /mL27 50 65(1)通過計算判斷該鋁球是空心的還是實心的。(2)若該鋁球是空心的,在其空心部分注滿水后,鋁球的總質量是多少 第3章綜合訓練刷中考D 【解析】一支鉛筆的質量約為 10 g,即0.01 kg,故A 不符合題意;一本物理教科書的質量約為200g,即0.2kg,故B 不符合題意;一個籃球的質量約為600g,即0.6kg,故C不符合題意;一名中學生的質量約為60kg,故D符合題意。2. D 【解析】由圖像可知,容器的質量 當 即 時,甲、乙兩種液體的體積分別為 ,則甲、乙兩種液體的密度分別為 ,故A、B、C錯誤;( 由 可知,質量相同時,密度為 的液體的體積大于液體乙的體積,故密度為 的液體的m-V圖像應位于Ⅲ區域,故D 正確。故選D。3.(1) 水平 游碼 右 (2) 34 40(3)2000【解析】(1)將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調節天平平衡,圖甲中游碼沒有歸零,即他在調節平衡過程中忘了將游碼移至標尺左端的“0”刻度線處。移好后,天平左側會下沉,指針左偏,為使天平重新平衡,應將天平的平衡螺母向右調。(2)如乙圖所示,綠豆的質量為m= 由圖丙可知,將綠豆倒入空量筒,壓實抹平,測得其體積為(3)綠豆(含空隙)的密度大約為 裝 綠豆 所需瓶的容積至少為4. A 【解析】剛進屋時,室內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到冷的鏡片會發生液化現象變成小水珠,小水珠附著在鏡片上,使鏡片變得模糊;隨著鏡片溫度的升高,小水珠又汽化成水蒸氣,鏡片重新變得清晰,即整個過程先液化后汽化,故A 符合題意,B、C、D不符合題意。故選 A。5. C 【解析】給密閉鍋內的朱砂礦石加熱,就會在倒扣的鍋壁上布滿水銀,這是因為朱砂礦石被加熱時,會產生水銀蒸氣,氣態的水銀遇到溫度較低的鍋壁,變成液態水銀,所以在倒扣鍋壁上形成水銀的物態變化是液化。故C正確,A、B、D 錯誤。6.(1)氣泡 94 (2)如解析圖所示 (3)98(4)抽氣 沸點(或溫度) 沸點隨氣壓的降低而降低(合理即可)【解析】(1)探究水的沸騰,通過觀察氣泡情況判斷水是否沸騰,用大試管可以更好地觀察水沸騰前后氣泡的變化。題圖乙中溫度計的分度值為 示數為 (2)根據表格中的數據在題圖丙中描點,連接成圖線,如圖所示。0 2 4 6 8 時間/ min(3)由圖可知,水的沸點為 (4)當不再加熱時,水停止沸騰,此時抽氣降低試管內的氣壓可以降低試管中水的沸點,可以觀察到水再次沸騰,記錄此時的沸點(或溫度);多次實驗可以得出水的沸點隨氣壓的降低而降低(合理即可)。7. A8. A9. B 【解析】碳酸氫鈉受熱易分解、能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產生碳酸鈉、能與鹽酸反應產生二氧化碳,均屬于化學反應,體現出碳酸氫鈉的化學性質;碳酸氫鈉是白色固體,易溶于水,這不需要發生化學反應就能表現出來,所以屬于物理性質。故選B。刷章測1. A 【解析】河中的冰逐漸消融,冰由固態變成液態,是熔化現象,故A 正確;剝開包裝紙后冰棒會冒“白氣”,是水蒸氣液化形成了小水滴,故B 錯誤;霧在太陽出來后散去,霧由液態變成氣態,是汽化現象,故C 錯誤;玻璃窗內壁結了一層冰花,冰花是水蒸氣遇冷凝華形成的,故D 錯誤。2. A 【解析】三個小燒杯里的水都處于沸騰狀態,說明此時水的溫度都已達到沸點,而且溫度保持不變。綜上所述,此時三個小燒杯中的水的溫度是相同的。3. B 【解析】由圖像可知,當 時, 則甲、乙的密度分別為 則 即乙的密度是甲密度的4倍,故A、C錯誤;質量相等的甲和乙,其體積之比為故B 正確;密度是物質本身的一種特性,與物質的質量、體積無關,故D錯誤。故選B。4. B 【解析】煮餃子時,水沸騰后需要吸熱,但溫度保持不變,人們通常會往鍋里加入半碗冷水,使其停止沸騰,溫度會直接下降,隨著加熱,水的溫度又會逐漸升高,達到沸點之后又會沸騰,沸騰后立即加冷水,鍋中的水又會停止沸騰,如此反復幾次,故B 符合題意,A、C、D不符合題意。故選B。5. D 【解析】設氧氣瓶的質量為 m ,容積為 V, 且瓶內氧氣的體積始終等于氧氣瓶的容積,則由 得原來氧氣的密度為使用半小時后氧氣的密度為聯立①②解得氧氣瓶的質量 則開始時瓶內氧氣的質量為 瓶內氧氣的密度為ρ 。再使用一段時間后, 氧氣瓶的總質量變為15kg,則瓶內氧氣的質量為 ,氧氣的體積一定,根據 可知,此時瓶內氧氣的密度應為原來的 即此時瓶內氧氣密度6.熔化 有固定的熔點 固液共存 凝固 熔點和凝固點相同【解析】B到 C 的過程中固體X 熔化,該過程中X的溫度保持不變(有固定的熔點),所以X為晶體,第5分鐘時X處于熔化過程中,所處狀態為固液共存狀態;從E 到 F 的過程中X 凝固,B到 C、E 到 F 的過程中 X 的溫度相同,說明同一晶體的熔點和凝固點相同。7.(1)向右調節平衡螺母 (2)1 (3)洗手液流動性較差,在測量體積時有一部分洗手液還粘在量筒壁上,使測得的洗手液體積偏小,密度偏大(合理即可)【解析】(1)根據圖乙可知,天平的指針指在分度盤中央刻度線的左側,此時應向右調節平衡螺母,直至天平水平平衡。(2)根據圖丙可知,燒杯和洗手液的總質量為 ,則量筒內洗手液的質量為 ,量筒的分度值為2 mL,量筒內洗手液的體積為,則洗手液的密度為(3)造成密度測量結果與真實值差異較大的原因可能是洗手液流動性較差,在測量體積時有一部分洗手液還粘在量筒壁上,使測得的洗手液體積偏小,測量的質量準確,根據 可知,密度偏大。8.(1)水銀 (2)A (3)陶土網的溫度高于水的沸點,水可以繼續吸熱【解析】(1)酒精的沸點低于水的沸點,水銀的沸點高于水的沸點,為完成實驗應選用由水銀制成的溫度計。(2)水沸騰時,氣泡在上升過程中體積逐漸增大,所以題圖乙中的A 是水沸騰時的現象。(3)水沸騰后撤去酒精燈,發現水沒有立即停止沸騰,原因可能是陶土網有余熱,溫度高于水的沸點,水可以繼續吸熱。9.(1)偏大 (2)用細小的針向下壓涂有凡士林的粉筆,使粉筆完全浸在水中,用排水法測出其體積【解析】(1)粉筆吸水,所以將粉筆放入水中后,測得的粉筆和水的總體積偏小,粉筆體積 測得的粉筆的體積會偏小,由于其質量測量準確,根據公式 可知,測得的粉筆密度將偏大。(2)為測出涂抹凡士林的粉筆的體積,應該用細小的針向下壓涂有凡士林的粉筆,使粉筆完全浸在水中,用排水法測出其體積。(3)將甲組實驗中已經吸足水的粉筆投入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