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暑假預習》每日一練 5知識梳理1、溫度可以表示物體的冷熱程度。2、常用溫度計是利用液體(如水銀、酒精等)熱脹冷縮的性質制成的。3、常用的溫度單位是攝氏度,用“ °C ”表示。在標準大氣壓下,把冰水混合物的溫度定為 0°C,水沸騰時的溫度定為 100°C, 兩者之間分為 100 等份,每等份表示1°C。4、常用溫度計的正確使用方法:①測量前,選擇量程合適的溫度計;②測量時,玻璃泡與被測物體充分接觸,不能碰到容器的底和壁;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測液體中③讀數時,示數穩定后讀數,不能將溫度計從被測液體中拿出來讀數;讀數時視線要與溫度計內的液面相平④記錄時,數值和單位,0℃以下時,不要忘記負號。5、體溫計的結構和使用:體溫計的量程為35°C 至 42°C,分度值為 0.1°C;玻璃泡上方有一段極細的縮口,水銀柱可在此處斷開,故體溫計可以離開被測者讀數。6、常用的溫度計除了液體溫度計以外, 還有電子溫度計、金屬溫度計、色帶溫度計、衛星遙感。7、錯誤可以避免,誤差不能避免,只能減小。8、減小誤差的方法:選用更加精密的測量儀器、改進測量方法、多次測量求平均值。考點專練1、下列有關溫度計使用的操作步驟,正確的排列順序是( )①觀察溫度計的示數并記錄 ②取出溫度計 ③選取適當的溫度計 ④估計被測物體的溫度 ⑤讓溫度計的玻璃泡與被測物體充分接觸數分鐘A.③④⑤②① B.③④⑤①② C.④③⑤②① D.④③⑤①②【答案】D【解析】為了選取合適的溫度計,應先估計被測物體的溫度,使用溫度計時,溫度計的玻璃泡不能離開被測物體,讀數并記錄,測量完成后取出溫度計,所以正確的排列順序是④③⑤①②,故D符合題意,ABC不符合題意。2、某同學用體溫計給一位生病的同學量體溫,結果讀數為38.6℃,該同學在消毒后未甩的情況下,又用該溫度計分別給生病的甲、乙、丙三位同學量體溫,測得結果:甲為39.1℃,乙為39.1℃,丙為39.6℃,則( )A.只有甲、丙的正確 B.只有甲的正確 C.只有丙的正確 D.甲、丙肯定正確,乙可能正確【答案】D【解析】如果待測人的體溫高于體溫計原來的示數38.6℃,由于體溫計的結構特點,使用前不甩的話,體溫計只能準確測量出高于38.6℃的體溫。所以用讀數為38.6℃的體溫計依次測量甲為39.1℃,甲的體溫高于38.6℃,所以甲的示數肯定正確;在未甩的情況下測量乙,若乙的體溫等于或低于39.1℃,測量結果均為39.1℃,所以乙的示數有可能正確;丙的示數為39.6℃,高于39.1℃,說明丙測量的結果肯定正確。故選D。3、兩支內徑不同,下端玻璃泡內水銀量相等的標準溫度計,同時插入同一杯熱水中,水銀柱上升的高度和溫度計示數分別是( )A.水銀柱上升高度一樣,示數相等 B.水銀柱上升高度一樣,示數相等C.內徑粗的水銀柱升得低,但兩支溫度計的示數相同 D.內徑粗的水銀柱升的低,示數也低【答案】C【解析】兩支體溫計都是合格產品,那么測量值都是準確的;因為它們測量同一熱水的溫度,所以示數應該相同;由于玻璃泡內水銀量相同,因此體積的變化量V相同。根據V=Sh可知,內徑粗的水銀柱升高得低,故C符合題意,而ABD不符合題意。4、實驗室有一只讀數不準確但刻度均勻的溫度計,測冰水混合物的溫度時,其讀數為5℃;測標準大氣壓下沸水的溫度時,其讀數為95℃。當該溫度計示數為41℃時,對應的實際溫度為( )A.36℃ B.38℃ C.40℃ D.42℃【答案】C【解析】標準大氣壓下,冰水混合物的溫度為0℃,溫度計示數為5℃;標準大氣壓下沸水的溫度為100℃,溫度計示數為95℃;則該溫度計的1℃表示的溫度當該溫度計示數為41℃時,對應的實際溫度為故C符合題意,ABD不符合題意。5、一支溫度計的刻度均勻,但示數不準,在一個標準大氣壓下,將它放在沸水中,示數為95℃,放入冰水混合物中,示數為-5℃,把溫度計懸掛在教室的墻上,其示數為18℃,則教室內的實際溫度是( )A.25℃ B.18℃ C.13℃ D.23℃【答案】D【解析】已知實際冰水混合物溫度為0℃,標注溫度為-5℃;1標準大氣壓下沸水溫度為100℃,標注溫度為95℃;溫度計刻度均勻則設溫度計上標注15℃到95℃之間有100格,則每格代表的實際溫度為設標注溫度為18℃時,標注溫度比冰水混合物的溫度高出的實際溫度為則標注溫度18℃對應的實際溫度為 23℃+0℃=23℃故D符合題意,ABC不符合題意。6、某同學對甲、乙兩支溫度計的部分結構及測量情況作了對比(如表),則當乙的示數為-2℃時,甲的示數為( )溫度計 刻度線 刻度 溫度計示數對比(℃)環境① 環境② 環境③甲 均勻 準確 20 80 ?乙 均勻 不準確 14 78 -2A.4℃ B.5℃ C.7℃ D.15℃【答案】B【解答】解:已知甲溫度計示數為20℃時,乙溫度計示數為14℃;甲溫度計示數為80℃時,乙溫度計示數為78℃;甲溫度計準確,乙溫度計不準確,但甲和乙溫度計刻度都均勻,說明乙溫度計上標注14℃到78℃之間有78-14=64格,則每格代表的實際溫度為℃,乙溫度計示數為-2℃時,該位置與乙溫度計上示數為14℃之間的真實溫度差為Δt=℃×[14-(-2)]=15℃,則乙溫度計示數為-2℃所代表的真實溫度為20℃-15℃=5℃,故B正確。7、想要學好科學,很多時候經過自己的思考,對知識進行歸納總結,這是一種很好的學習方法。下列是小科同學整理的“錯誤操作”與對應測量結果,作為同學的你幫她判斷一下,你認為下面各選項中操作與結果一致的是( )選項 錯誤操作 測量結果A 用拉得很緊的皮卷尺去測量某同學的跳遠距離 偏大B 在測量頭發的直徑時,如果把頭發繞在鉛筆上時沒有排列緊密 偏大C 室溫下,用溫度計測冰水混合物溫度時,將溫度計移出讀數 偏小D 用量筒測量液體體積時俯視讀數 偏小A.A B.B C.C D.D【答案】B【解答】解:A、用被拉長了的皮卷尺測量物體長度,物體的真實值不變,被拉長的皮卷尺上的分度值的真實長度變大,但分度值的示數沒有變化,因此其測得的結果比真實值偏小,故A錯誤;B、測量頭發的直徑時,把頭發在鉛筆上緊密排繞n圈,測出頭發圈長度L,則頭發直徑d=,如果把頭發繞在鉛筆上時沒有排列緊密,會造成測出頭發圈長度L偏大,計算出的頭發的直徑偏大,故B正確;C、溫度計讀數時,如果從液體中取出,其示數會受到外界溫度的影響,測量的冰水混合物偏高,故C錯誤;D、用量筒量液體體積時讀數時視線要與液體的凹液面底部相平,如果俯視讀數大于實際數值,所以所量液體體積比實際體積偏大,故D錯誤。故選:B。8、觀察和測量工具的發明和創造,凝結著很多科學家的智慧,第一只體溫計是伽利略在16世紀發明,300年后科學家才設計出使用方便,性能可靠、精確度更高的體溫計,關于體溫計的設計和使用說法不正確的是( )A.一段細玻璃彎管的設計,方便離開人體讀數B.體溫計橫截面近似一個三角形,起放大作用,利于讀數C.體溫計也可以精確測量沸水的溫度D.用很細的玻璃管可以使水銀長度變化更明顯,提高精確度【答案】C【解析】A.一段細玻璃彎管的設計,目的是使得水銀收縮后不能直接流回到玻璃泡,可以方便離開人體讀數,故A正確,不符合題意;B.體溫計橫截面近似一個三角形的圓弧,相當于凸透鏡的放大作用,利于觀察液柱的位置和讀數;故B正確,不符合題意;C.體溫計的測量范圍是35~42℃,沸水的溫度約為100℃,超過量程而不能測量,故C錯誤,符合題意;D.體溫計的玻璃泡大,而玻璃管很細,目的是使得液面變化明顯,精確度更高;故D正確,不符合題意。故選C。9、科學研究、探索自然的重要方法是觀察和實驗。(1)小科用水銀體溫計測量體溫時(如圖甲所示),沿______(選填“A”、“B”、“C”或“D”)方向觀察易于讀數,圖乙是另一支溫度計,此時讀數為______℃;(2)小科在測量某一物體的長度(如圖丙所示),該刻度尺的最小刻度為______,測量結果為______cm。【答案】 B -22 1mm 3.80【解析】(1)[1]水銀體溫計中的水銀柱過細,不易觀察,透過體溫計的楞觀察時,體溫計的楞相當于放大鏡,將水銀柱放大,便于觀察,所以從B方向觀察。[2]觀察圖乙中溫度計發現,溫度計刻度由上至下逐漸增大,所以液柱所在位置在0℃以下,溫度計的分度值為1℃,所以示數為-22℃。(2)[3]觀察刻度尺發現,刻度尺上1大格為1cm,被平均分成10小格,1小格表示0.1cm,即1mm,所以刻度尺的最小刻度為1mm。[4]物體左端對齊刻度尺的刻度為6.00cm,物體右端對齊刻度尺的刻度為9.80cm,所以物體的長度為9.80cm-6.00cm=3.80cm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暑假預習》每日一練 6知識梳理1、常見實驗儀器及其用途實驗儀器 用途 實驗儀器 用途溫度計 測量物體的溫度 秒表 測量時間托盤天平 稱量物體質量 集氣瓶 收集或貯存少量氣體或有關氣體的化學反應電流表 測量電流大小 電壓表 測量電壓大小放大鏡 觀察物體 顯微鏡 觀察肉眼看不見的微小物體鑷子 夾取塊狀固體 藥匙 取用粉末狀固體玻璃棒 用于攪拌、引流、蘸取液體 量筒、量杯 用于量度液體體積廣口瓶 盛放固體藥品 細口瓶 盛放液體藥品鐵架臺 固定和夾持各種儀器 蒸發皿 可用于直接加熱,用于少量液體的蒸發、濃縮和結晶分子模型 直觀地展示分子的結構2.重要實驗儀器及其用途①試管:常溫或加熱條件下,用作少量試劑的反應容器,可直接加熱;裝溶液時不超過試管容量的1/2,加熱時不超過試管的1/3;加熱時必須用試管夾,夾在接近試管口1/3部位;加熱時應將試管傾斜約45°,管口不要對著有人的方向。②燒杯:盛放藥品、配制溶液和較大試劑的反應容器;加熱時要墊上石棉網,不要超過燒杯容積的2/3;反應時,不超過燒杯容積的1/3;不能量取液體。③膠頭滴管:用于滴加或吸取少量液體;滴加液體時,不能伸入容器內,應垂直懸空于容器上方;吸取液體時,應在空氣中按住膠帽后再伸入液體中松開膠帽吸取藥品;使用后,不能倒置,也不能平放在桌面上;用完之后立即用水清洗。④酒精燈:用于加熱;不可向燃著的酒精燈內添加酒精;不可用燃著的酒精燈直接點燃另一盞酒精燈;熄滅酒精燈應用燈帽蓋熄,不可吹熄,要蓋兩次;酒精燈內的酒精量不可超過酒精燈容積的2/3也不應少于1/4;酒精燈的火焰分為三層,外焰、內焰、焰心,外焰溫度最高,所以要用酒精燈的外焰加熱物體;酒精燈在燃燒時若不慎翻倒,酒精在實驗臺上燃燒,應及時用沙子蓋滅或濕抹布蓋滅3.科學實驗室意外事故處理:被化學試劑灼傷時,緩緩流水沖洗一分鐘以上;燒傷或燙傷:大量冷水沖洗;酒精燈失火:用沙子或濕布蓋滅,不能用水潑滅;吸入有毒氣體:立即到室外呼吸新鮮空氣并請醫生處理;發生嚴重火災:立即有序撤離并撥打火警電話119。考點七 科學實驗探究1.實驗探究的基本步驟:提出問題——作出假設——制訂計劃——實施計劃,進行實驗——分析證據,得出結論——解釋、表達與交流2.減小實驗結果的誤差或偶然性:控制實驗只有一個變量,多次實驗,重復實驗,不斷改進探究方法,并且實驗結果一般要計算平均值。3.科學探究方法:控制變量法、等效替代法、轉換法、類比法、科學推理法、模型法考點專練1、著名的科學家奧斯特在整理器材時偶然發現了電流能使磁針發生偏轉的現象,從而進行持續研究,最終發現了電流的磁效應。他的最初發現來源于( )A.實驗 B.調查 C.觀察 D.閱讀【答案】C【解析】1820年,丹麥物理學家奧斯特在課堂上做實驗時偶然發現:當導線中通過電流時,它旁連的磁針發生了偏轉,他又做了大量實驗,終于證實電流的周圍存在著磁場,丹麥物理學家奧斯特首先發現了電流的磁效應,即電流能產生磁場的現象。2、某研究性學習小組就“不同水質對蛙卵孵化的影響”進行了探究,其實驗記錄如表所示,該實驗設計的不妥之處是( )項目 水質 水質 水質 蛙卵數 孵出的蝌蚪數甲組 河水 500mL 22℃ 300個 280只乙組 蒸餾水 500mL 10℃ 300個 90只A.含有兩個變量 B.缺少對照實驗C.蛙卵數過少 D.結果不明顯【答案】A【解析】控制變量法指的是在眾多的影響某個物理量的因素和條件中,通過人為的控制某些物理量不變,而只改變我們要研究的那個因素的值,從而觀察和分析出這個因素對這個物理量的影響。【解答】從表格中可以看出該實驗存在水質和溫度兩個變量;3、海鮮館里有一道菜叫“西施舌(一種軟體動物)炒九層塔(一種香料植物)”,有媒體報道稱九層塔含有黃樟素。為了探究黃樟素是否致癌,小明進行了如下探究:①他認為微量黃樟素會導致癌癥;②他準備了兩組種類、年齡、大小健康程度都一樣的老鼠,一組長期喂食含有微量黃樟素食物,另一組喂正常食物;③一年后兩組老鼠都沒患癌癥。對此,請回答下列問題。(1)小明提出的問題是 ?(2)①過程屬于科學探究過程中的 步驟。(3)步驟②在設置對照實驗時運用了 法。(4)本實驗結果 (填“符合”或“不符合”)假設。【答案】(1)黃樟素是否致癌(2)建立猜想(3)控制變量(4)不符合【解析】科學探究的七個環節是:提出問題、猜想與假設、制定計劃與設計實驗、進行實驗與搜集數據、分析與論證、評估、交流與合作。【解答】(1)小明提出的問題是黃樟素是否致癌?(2)①過程屬于科學探究過程中的建立猜想步驟。(3)步驟②在設置對照實驗時運用了控制變量法。(4)一年后兩組老鼠都沒患癌癥,說明本實驗結果不符合假設;故答案為:(1)黃樟素是否致癌 (2)建立猜想(3)控制變量(4)不符合4、“擼串”因其氛圍輕松,不受拘束,而深受年青人的喜愛!2019年3月,杭州市市場監管局聯合浙江大學專家對如何科學“擼串”進行實驗。實驗人員從市場上隨機購買了雞翅,分別用電烤箱在180℃、230℃烤制10分鐘、20分鐘和30分鐘。而后通過儀器測定苯并芘含量。結果如下表:(苯并芘又稱苯并(α)芘,是世界衛生組織認定的致癌物)(1)從本次實驗可以得出的結論 。(2)序號“7”這組實驗起 作用。(3)實驗人員進一步實驗:在180℃的電烤爐下,雞翅經過約18分鐘烤制已烤熟,在230℃的電烤爐下,雞翅經過約12分鐘烤制已烤熟,雞翅剛烤熟時均未檢出苯并芘。從以上實驗來看,能給你什么啟示? 。【答案】(1)生雞翅中不含苯并芘,隨溫度升高和烤制時間的延長會導致苯并芘含量增加(2)對照(3)烤串要注意火候,烤熟后再食用,盡量避免高溫烤制食物【解析】(1)由表中數據進行對比分析即可;(2)用烤熟前后進行對比分析;(3)根據長時間烤制產生的苯并芘含量會增加進行分析即可。【解答】(1)分析第7組數據,可以得出生雞翅中不含苯并芘,同一溫度烤制時隨著時間的延長,苯并芘含量增加,相同時間,溫度越高,苯并芘含量增加;(2)序號“7”這組實驗是沒有烤時,說明原來不含苯并芘,起對照分析作用;(3)根據以上分析,烤串時,溫度不能過高,時間不能過長,但必須烤熟了食用。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暑假預習》每日一練 5知識梳理1、溫度可以表示物體的 。2、常用溫度計是利用 的性質制成的。3、常用的溫度單位是 ,用“ ”表示。在標準大氣壓下,把 的溫度定為 0°C,水 時的溫度定為 , 兩者之間分為 100 等份,每等份表示 。4、常用溫度計的正確使用方法:①測量前,選擇 的溫度計;②測量時, 與被測物體 ,不能碰到容器的 ;玻璃泡要 被測液體中③讀數時,示數 后讀數,不能將溫度計從被測液體中 讀數;讀數時視線要與溫度計內的 相平④記錄時, 和 ,0℃以下時,不要忘記 。5、體溫計的結構和使用:體溫計的量程為 ,分度值為 ;玻璃泡上方有一段 ,水銀柱可在此處斷開,故體溫計可以 讀數。6、常用的溫度計除了液體溫度計以外, 還有 、 、 、 。7、錯誤可以避免,誤差不能 ,只能減小。8、減小誤差的方法:選用更加 的測量儀器、改進 、多次測量求 。考點專練1、下列有關溫度計使用的操作步驟,正確的排列順序是( )①觀察溫度計的示數并記錄 ②取出溫度計 ③選取適當的溫度計 ④估計被測物體的溫度 ⑤讓溫度計的玻璃泡與被測物體充分接觸數分鐘A.③④⑤②① B.③④⑤①② C.④③⑤②① D.④③⑤①②2、某同學用體溫計給一位生病的同學量體溫,結果讀數為38.6℃,該同學在消毒后未甩的情況下,又用該溫度計分別給生病的甲、乙、丙三位同學量體溫,測得結果:甲為39.1℃,乙為39.1℃,丙為39.6℃,則( )A.只有甲、丙的正確 B.只有甲的正確C.只有丙的正確 D.甲、丙肯定正確,乙可能正確3、某同學對甲、乙兩支溫度計的部分結構及測量情況作了對比(如表),則當乙的示數為-2℃時,甲的示數為( )溫度計 刻度線 刻度 溫度計示數對比(℃)環境① 環境② 環境③甲 均勻 準確 20 80 ?乙 均勻 不準確 14 78 -2A.4℃ B.5℃ C.7℃ D.15℃4、兩支內徑不同,下端玻璃泡內水銀量相等的標準溫度計,同時插入同一杯熱水中,水銀柱上升的高度 和溫度計示數分別是( )A.水銀柱上升高度一樣,示數相等B.水銀柱上升高度一樣,示數相等C.內徑粗的水銀柱升得低,但兩支溫度計的示數相同D.內徑粗的水銀柱升的低,示數也低5、實驗室有一只讀數不準確但刻度均勻的溫度計,測冰水混合物的溫度時,其讀數為5℃;測標準大氣壓下沸水的溫度時,其讀數為95℃。當該溫度計示數為41℃時,對應的實際溫度為( )A.36℃ B.38℃ C.40℃ D.42℃6、一支溫度計的刻度均勻,但示數不準,在一個標準大氣壓下,將它放在沸水中,示數為95℃,放入冰水混合物中,示數為-5℃,把溫度計懸掛在教室的墻上,其示數為18℃,則教室內的實際溫度是( )A.25℃ B.18℃ C.13℃ D.23℃7、想要學好科學,很多時候經過自己的思考,對知識進行歸納總結,這是一種很好的學習方法。下列是小科同學整理的“錯誤操作”與對應測量結果,作為同學的你幫她判斷一下,你認為下面各選項中操作與結果一致的是( )選項 錯誤操作 測量結果A 用拉得很緊的皮卷尺去測量某同學的跳遠距離 偏大B 在測量頭發的直徑時,如果把頭發繞在鉛筆上時沒有排列緊密 偏大C 室溫下,用溫度計測冰水混合物溫度時,將溫度計移出讀數 偏小D 用量筒測量液體體積時俯視讀數 偏小8、觀察和測量工具的發明和創造,凝結著很多科學家的智慧,第一只體溫計是伽利略在16世紀發明,300年后科學家才設計出使用方便,性能可靠、精確度更高的體溫計,關于體溫計的設計和使用說法不正確的是( )A.一段細玻璃彎管的設計,方便離開人體讀數B.體溫計橫截面近似一個三角形,起放大作用,利于讀數C.體溫計也可以精確測量沸水的溫度D.用很細的玻璃管可以使水銀長度變化更明顯,提高精確度9、科學研究、探索自然的重要方法是觀察和實驗。(1)小科用水銀體溫計測量體溫時(如圖甲所示),沿______(選填“A”、“B”、“C”或“D”)方向觀察易于讀數,圖乙是另一支溫度計,此時讀數為______℃;(2)小科在測量某一物體的長度(如圖丙所示),該刻度尺的最小刻度為______,測量結果為______cm。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暑假預習》每日一練 4知識梳理1、體積單位:常用固體體積單位有立方米(m3) 、立方分米(dm3)、立方厘米(cm3) ;常用液體體積單位有升(L)、毫升(mL)2、單位換算:1m3 = 103 dm3 = 106 cm3 ;1L = 1000mL;1m3 = 1000L;1 dm3 =1L; 1cm3 = 1mL3、液體體積測量工具:量筒或量杯4、量筒的使用①選擇合適的量程和最小刻度②測量液體體積時,量筒應放在水平桌面上③注入液體時,試劑瓶標簽朝向手心,讓液體沿量筒壁緩慢注入, 待到離所需刻度線1-2cm時,量筒置于水平桌面,改用膠頭滴管滴加到刻度線處④讀數時,視線應與量筒內液體凹液面的最低處或凸液面的最高處保持水平。仰視讀數偏小,俯視讀數偏大 (速記:“羊”小“虎”大)⑤記錄讀數,并標注所用單位。5、固體體積測量方法:不規則物體可使用:排水法 、沉墜法、針壓法6、面積的測量方法:不規則物體的面積測量有割補法、方格法等考點專練1、小金買了一杯330mL的珍珠奶茶,為了測量奶茶中“珍珠”占了多少體積,小金拿1個500mL的燒杯,3個100mL的量筒。先將珍珠奶茶全部倒入燒杯中,再把燒杯里的奶茶全部倒入三個量筒中,直到液體全部倒完,結果如圖所示,則“珍珠”的體積約為( )A.260cm3 B.70cm3 C.170cm3 D.240cm3【答案】B【解析】由題圖可知,奶茶中液體的體積為奶茶的總體積為330mL,因此奶茶中的“珍珠”的體積為故B符合題意,ACD不符合題意。2、用量筒測量液體體積時,小明正確讀出液體的體積80毫升,然后倒出部分液體后,采用仰視讀數,讀出液體的體積為55毫升,則實際倒出的液體體積( )A.小于25毫升 B.等于 25 毫升 C.大于 25 毫升 D.都有可能【答案】A【解析】倒出的液體體積是倒出前的體積減去倒出后的體積,倒出后仰視讀數會使讀數偏小,那么實際的體積就比55毫升大,所以80毫升減去一個比實際體積小的數結果是25毫升,則實際倒出的液體體積小于25毫升。故A符合題意,BCD不符合題意。故選A。3、小科用量筒取液體時,操作如下:量筒放平穩,面對刻度,仰視液體凹液面最低處,讀數為20 mL。傾倒出一部分液體,又俯視液體凹液面最低處,讀數為8 mL。小科倒出液體的體積為( )A.等于12 mL B.小于12 mL C.大于12 mL D.無法判斷【答案】C【解析】量筒放平穩,面對刻度,仰視液體凹液面最低處讀數為20mL,量取水的體積大于20mL,傾倒出一部分液體,又俯視液體凹液面最低處讀數為8mL,此時水的體積小于8mL,所以最后傾倒出液體的實際體積大于12mL,故選C。4、用排水法測量一小石塊的體積,量筒平穩放置,若測量水的體積時仰視,測量水和石塊總體積時俯視,這樣得到石塊的體積為10立方厘米,則石塊的實際體積( )A.大于10立方厘米 B.小于10立方厘米 C.等于10立方厘米 D.無法確定【答案】B【解析】在放小石塊前仰視液面,示數為V1,其讀數會比實際偏小,放入小石塊后俯視液面,示數為V2,讀數比實際偏大,則測量的體積 V=V2-V1因為V1偏小、V2偏大,故V偏大,這樣得到石塊的體積為10立方厘米,故小石塊的實際體積小于10立方厘米,故B符合題意,ACD不符合題意。5、下列關于“量筒、量杯”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都有“零刻度” B.都需要水平放置 C.刻度線都是均勻的 D.測量20mL水,量筒液面一定比量杯高【答案】B【解析】A、量筒和量杯沒有0刻度,因此選項錯誤;B、“量筒、量杯”量取時需要水平放置,否則讀數不準確,選項正確;C、量筒的上下口徑相同,因此刻度均勻;量杯上下口徑不同,因此刻度不均勻。量杯越往上,口徑越粗,同樣的體積,上升的高度就越小,因此刻度越緊密,下面的刻度則越稀疏。所以量杯刻度是不均勻的。選項錯誤;D.測量20mL水時,根據不同量程的量筒和量杯則液面高度不同,因此量筒液面不一定比量杯高,選項錯誤;6、石蠟不能沉入水中,為了測量石蠟的體積,某同學采用下圖所示的方法,圖中哪幾次實驗測量是沒有必要的?答:__________(填字母)次實驗測量是沒有必要。石蠟的體積___________,合___________分米3【答案】 A、B 8cm3 0.008【解析】[1]石蠟塊和鐵塊全部浸沒在水中時,水和物體的總體積比鐵塊浸沒在水中物體和水的總體積大,差值即為石蠟塊體積。故A、C步驟無效,B、D有效。[2]石蠟塊的體積為[3]石蠟的體積為7、學習了體積的測量知識后,某科學興趣小組的同學設計實驗測量一形狀不規則的合金塊的體積(如圖),其實驗步驟如下:(1)計算得V合金=V2﹣V1,即合金塊的體積為 厘水3。(2)興趣小組的同學在實驗后交流了實驗心得,他們都提出一些關于量筒使用的注意事項:①量筒中加入的水量要適量,既要能淹沒金屬塊,又要確保淹沒后的液面不能 。②在量筒讀數的時候視線要與量筒內液體的 保持水平。【答案】(1)15 (2)超過量程;凹液面中央最低處【解析】(1)根據圖片讀出兩個量筒的示數,然后根據計算合金塊的體積;(2)①如果水面超過量程,那么由于沒有刻度,就無法讀數;②根據量筒的讀數方法解答。【解答】(1)根據圖片可知,合金塊的體積: V合金=V2﹣V1 =45mL-30mL=15mL=15cm3;(2)①量筒中加入的水量要適量,既要能淹沒金屬塊,又要確保淹沒后的液面不能超過量程。②在量筒讀數的時候視線要與量筒內液體的凹液面中央最低處保持水平。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暑假預習》每日一練 6知識梳理1、常見實驗儀器及其用途實驗儀器 用途 實驗儀器 用途溫度計 測量物體的 秒表 測量托盤天平 稱量物體 集氣瓶 收集或貯存少量 或有關氣體的化學反應電流表 測量 電壓表 測量放大鏡 觀察物體 顯微鏡 觀察肉眼看不見的微小物體鑷子 夾取 固體 藥匙 取用 固體玻璃棒 用于 、 、 量筒、量杯 用于量度廣口瓶 盛放 藥品 細口瓶 盛放 藥品鐵架臺 各種儀器 蒸發皿 可用于直接加熱,用于少量液體的分子模型 直觀地展示分子的結構2.重要實驗儀器及其用途①試管:常溫或加熱條件下,用作 的反應容器,可直接加熱;裝溶液時不超過試管容量的 ,加熱時不超過試管的 ;加熱時必須用試管夾,夾在接近試管口 部位;加熱時應將試管傾斜約 ,管口不要對著有人的方向。②燒杯:盛放藥品、配制溶液和較大試劑的 ;加熱時要墊上 ,不要超過燒杯容積的 ;反應時,不超過燒杯容積的 ;不能 。③膠頭滴管:用于 ;滴加液體時,不能 ,應 于容器上方;吸取液體時,應在空氣中按住膠帽后再伸入液體中松開膠帽吸取藥品;使用后,不能 ,也不能 ;用完之后立即 。④酒精燈:用于 ;不可向 的酒精燈內添加酒精;不可用 的酒精燈直接點燃另一盞酒精燈;熄滅酒精燈應用 ,不可 ,要蓋 次;酒精燈內的酒精量不可超過酒精燈容積的 也不應少于 ;酒精燈的火焰分為三層, 、 、 , 溫度最高,所以要用酒精燈的 加熱物體;酒精燈在燃燒時若不慎翻倒,酒精在實驗臺上燃燒,應及時用 或3.科學實驗室意外事故處理:被化學試劑灼傷時, 沖洗一分鐘以上;燒傷或燙傷: 沖洗;酒精燈失火:用 或 ,不能用水潑滅;吸入有毒氣體:立即到 呼吸新鮮空氣并請醫生處理;發生嚴重火災:立即 并撥打火警電話 。5、.實驗探究的基本步驟: —— —— —— —— ——6、減小實驗結果的誤差或偶然性:控制實驗只有 變量, 實驗, 實驗,不斷改進 ,并且實驗結果一般要計算 。7、科學探究方法: 、 、 、 、 、考點專練1、著名的科學家奧斯特在整理器材時偶然發現了電流能使磁針發生偏轉的現象,從而進行持續研究,最終發現了電流的磁效應。他的最初發現來源于( )A.實驗 B.調查 C.觀察 D.閱讀2、某研究性學習小組就“不同水質對蛙卵孵化的影響”進行了探究,其實驗記錄如表所示,該實驗設計的不妥之處是( )項目 水質 水質 水質 蛙卵數 孵出的蝌蚪數甲組 河水 500mL 22℃ 300個 280只乙組 蒸餾水 500mL 10℃ 300個 90只A.含有兩個變量 B.缺少對照實驗C.蛙卵數過少 D.結果不明顯3、海鮮館里有一道菜叫“西施舌(一種軟體動物)炒九層塔(一種香料植物)”,有媒體報道稱九層塔含有黃樟素。為了探究黃樟素是否致癌,小明進行了如下探究:①他認為微量黃樟素會導致癌癥;②他準備了兩組種類、年齡、大小健康程度都一樣的老鼠,一組長期喂食含有微量黃樟素食物,另一組喂正常食物;③一年后兩組老鼠都沒患癌癥。對此,請回答下列問題。(1)小明提出的問題是 ?(2)①過程屬于科學探究過程中的 步驟。(3)步驟②在設置對照實驗時運用了 法。(4)本實驗結果 (填“符合”或“不符合”)假設。4、“擼串”因其氛圍輕松,不受拘束,而深受年青人的喜愛!2019年3月,杭州市市場監管局聯合浙江大學專家對如何科學“擼串”進行實驗。實驗人員從市場上隨機購買了雞翅,分別用電烤箱在180℃、230℃烤制10分鐘、20分鐘和30分鐘。而后通過儀器測定苯并芘含量。結果如下表:(苯并芘又稱苯并(α)芘,是世界衛生組織認定的致癌物)(1)從本次實驗可以得出的結論 。(2)序號“7”這組實驗起 作用。(3)實驗人員進一步實驗:在180℃的電烤爐下,雞翅經過約18分鐘烤制已烤熟,在230℃的電烤爐下,雞翅經過約12分鐘烤制已烤熟,雞翅剛烤熟時均未檢出苯并芘。從以上實驗來看,能給你什么啟示?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暑假預習》每日一練 7知識梳理1、生物:自然界中不具有生命的物體。2、生物的基本特征:能生長發育和繁殖后代、有遺傳和變異現象、能新陳代謝、能對各種刺激做出反應、由細胞構成、生物都在進化3、1665年,英國科學家胡克用自制的顯微鏡觀察軟木栓薄片,看到了細胞,事實上,胡克看到的是死亡植物細胞的部分結構。4、細胞學說是由施旺和施萊登提出,微耳和進一步改進,在此基礎上,人們進行了理論概括,形成了細胞學說:①植物、動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②細胞是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③新細胞是由原來的細胞分裂而來5、科學觀察:人們運用感覺器官有目的、有計劃地去搜集信息的活動,分為直接觀察和間接觀察、定性觀察和定量觀察。6、觀察記錄的方法:文字描述、表格記錄和圖形記錄等方法。考點專練1、將下列生物特征的序號填入對應現象后的空格中:①生物能呼吸 ②生物能排出體內廢物 ③生物能生長和繁殖④生物能對外界刺激作出一定的反應 ⑤生物需要營養物質(1)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2)朵朵葵花向太陽 ;(3)饑不擇食 ;(4)冷開水不能養金魚 。【答案】(1)③ (2)④ (3)⑤ (4)①【解析】生物的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營養,②生物能進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體內產生的廢物,④生物能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⑤生物能生長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遺傳和變異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解答】(1)“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形象地描述了草具有頑強的生命力和生命周期,這種生命現象說明生物能生長和繁殖。(2)朵朵葵花向太陽指的是植物的向陽性,說明植物能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3)饑不擇食指的是生物很需要食物,說明生物需要營養。(4)冷開水不能養金魚因為生物 而迅速冷卻的沸水中的氧氣剛經過熱脹冷縮后不再溶解于水中,所以剛冷卻的沸水中含氧量低。故答案為:(1)③ (2)④(3)⑤ (4)①2、神奇的大自然激發了人們的靈感,為文人提供了無限的創作素材。下列詩句不包含自然界生命現象的是( )A.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B.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C.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D.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答案】C【解析】生命現象指的現象中肯定有生物。【解答】A.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是生物的生長,開花結果現象,A正確;B.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小荷和蜻蜓都是生物,富有生命,B正確;C.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講的是瀑布,所以沒有生命,不是生命現象,C錯誤;D. 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紅杏是生物,屬于生命現象,D正確;故答案為:C.3、2023年8月16日下午,備受矚目的2023世界機器人大會在北京北人亦創國際會展中心盛大開幕。現在的機器人可以與人對話,可以搜索網絡上的信息,可以通過內置的攝像頭四處觀察,還可以自動充電等。下列活動中,機器人一定不能完成的是( )A.生長發育 B.向前運動 C.發出聲音 D.看家護院【答案】A【解析】生物的特征主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營養;②生物能進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體內產生的廢物;④生物能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⑤生物能生長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遺傳和變異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解答】機器人是科學家模擬人類制造出來的,雖然能發出聲音、運動、看家護園,但是它沒有生命,不屬于生物,故不能生長發育。因此A符合題意。故選:A。4、烏賊遇到敵害時會噴出墨汁,染黑海水趁機逃跑,這種現象說明生物體( )A.能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 B.能進行呼吸C.生活需要營養 D.能生長和繁殖【答案】A【解析】生物的特征主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營養;②生物能進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體內產生的廢物;④生物能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⑤生物能生長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遺傳和變異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解答】生活在海洋中的烏賊遇到敵害時會噴出墨汁染黑海水,乘機逃離。這種現象說明生物具有對外界刺激能作出一定的反應。故選:A。5、下列不屬于“細胞學說”主要內容的是( )A.一切生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 B.一切動植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C.細胞是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 D.細胞通過分裂產生新細胞【答案】A【解析】細胞學說是由德植物學家施萊登和動物學家施旺提出的,細胞學說的內容有:(1)細胞是一個有機體,一切動植物都由細胞發育而來,并由細胞和細胞產物所組成。(2)細胞是一個相對獨立的單位,既有它自己生命,又對與其他細胞共同組成的整體的生命起作用。(3)新細胞可以從老細胞中產生。【解答】A、細胞學說提出,細胞是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故A正確,但不符合題意。B、細胞學說提出,所有植物和動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故B正確,但不符合題意。C、細胞學說提出,一切動植物都由細胞發育而來,并由細胞和細胞產物所組成,并沒有包括病毒,故C錯誤,但符合題意。D、“細胞通過分裂產生新細胞”是由魏爾肖總結的,是對細胞學說的補充,故D正確,但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6、下列關于細胞的發現和細胞學說的敘述,其中錯誤的是( )A.英國科學家布朗發現:植物細胞內有細胞核B.細胞學說指出:一切生物都由細胞構成C.新細胞可以從老細胞中產生D.細胞是一個相對獨立的單位,有它自己的生命【答案】B【解析】細胞學說是由德國植物學家施萊登和動物學家施旺提出。細胞學說的內容有:1、細胞是一個有機體,一切動植物都由細胞發育而來,并由細胞和細胞產物所組成。2、細胞是一個相對獨立的單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對與其他細胞共同組成的整體的生命起作用。3、新細胞可以從老細胞中產生。【解答】A、1831年布朗發現了植物細胞內有細胞核,A正確;B、細胞學說提出,動物和植物都是細胞構成的,并沒有提出所有生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如病毒沒有細胞結構,B錯誤;C、新細胞可以從老細胞中產生,C正確;D、細胞是生物體結構功能的基本單位,因此細胞是一個相對獨立的單位,有它自己的生命,D正確。故選:B。7、從細胞發現到《細胞學說》的建立經歷了幾代科學家的堅持與努力。(1)如右圖所示是胡克利用自制顯微鏡下觀察到的“細胞”,其實是軟木細胞的細胞壁。細胞壁具有 的功能。(2)小文同學在整理有關細胞學說內容時寫道:一切生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你認為他整理的正確嗎?請說明理由 。(3)結合所學,下列關于細胞的發現到《細胞學說》的建立,合理的有____。A.細胞學說認為細胞是一個相對獨立的單位B.人們對細胞的認識借助于科學技術的進步C.組成不同生物的細胞在基本結構上是完全相同的D.細胞學說的建立是一個不斷修正、不斷完善的過程【答案】(1)保護和支持細胞,使植物細胞具有一定的形狀 (2)錯誤,病毒沒有細胞結構(3)A;B;D【解析】細胞學說的內容:所有的動物和植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細胞是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細胞是由細胞分裂產生的; 動植物細胞都有的細胞結構是細胞膜、細胞質和細胞核;植物細胞特有的細胞結構是:細胞壁,液泡,葉綠體。細胞膜起著控制物質進出的作用;細胞核是生命活動的控制中心;細胞質是細胞生命活動的場所;液泡內含細胞液,是營養物質儲存的地方;葉綠體是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場所;細胞壁對植物其支持的作用。【解答】(1)細胞壁具有保護和支持的作用,能夠使植物細胞具有一定的形狀;(2)錯誤,細胞學說中講到所有的動物和植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不是所有生物,生物中的病毒沒有細胞結構;(3)細胞學說的建立歷程體現了ABD的思想;C是錯誤,不同的生物細胞結構是不同的,動物細胞和植物細胞的結構不同;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暑假預習》每日一練 4知識梳理1、體積單位:常用固體體積單位有 、 、 ;常用液體體積單位有 、2、單位換算:1m3 = dm3 = cm3 ;1L = mL;1m3 = L;1 dm3 = L; 1cm3 = mL3、液體體積測量工具:4、量筒的使用①選擇合適的 和②測量液體體積時,量筒應放在 上③注入液體時,試劑瓶標簽朝向 ,讓液體沿量筒壁緩慢注入, 待到離所需刻度線 cm時,量筒置于水平桌面,改用 滴加到刻度線處④讀數時,視線應與量筒內 或 保持 。仰視讀數 ,俯視讀數 (速記:“羊”小“虎”大)⑤記錄讀數,并標注所用 。5、固體體積測量方法:不規則物體可使用: 、 、6、面積的測量方法:不規則物體的面積測量有 、 等考點專練1、小金買了一杯330mL的珍珠奶茶,為了測量奶茶中“珍珠”占了多少體積,小金拿1個500mL的燒杯,3個100mL的量筒。先將珍珠奶茶全部倒入燒杯中,再把燒杯里的奶茶全部倒入三個量筒中,直到液體全部倒完,結果如圖所示,則“珍珠”的體積約為( )A.260cm3 B.70cm3 C.170cm3 D.240cm32、用量筒測量液體體積時,小明正確讀出液體的體積80毫升,然后倒出部分液體后,采用仰視讀數,讀出液體的體積為55毫升,則實際倒出的液體體積( )A.小于25毫升 B.等于 25 毫升 C.大于 25 毫升 D.都有可能3、小科用量筒取液體時,操作如下:量筒放平穩,面對刻度,仰視液體凹液面最低處,讀數為20 mL。傾倒出一部分液體,又俯視液體凹液面最低處,讀數為8 mL。小科倒出液體的體積為( )A.等于12 mL B.小于12 mL C.大于12 mL D.無法判斷4、用排水法測量一小石塊的體積,量筒平穩放置,若測量水的體積時仰視,測量水和石塊總體積時俯視,這樣得到石塊的體積為10立方厘米,則石塊的實際體積( )A.大于10立方厘米 B.小于10立方厘米 C.等于10立方厘米 D.無法確定5、下列關于“量筒、量杯”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都有“零刻度” B.都需要水平放置C.刻度線都是均勻的 D.測量20mL水,量筒液面一定比量杯高6、石蠟不能沉入水中,為了測量石蠟的體積,某同學采用下圖所示的方法,圖中哪幾次實驗測量是沒有必要的?答:__________(填字母)次實驗測量是沒有必要。石蠟的體積___________,合___________分米37、學習了體積的測量知識后,某科學興趣小組的同學設計實驗測量一形狀不規則的合金塊的體積(如圖),其實驗步驟如下:(1)計算得V合金=V2﹣V1,即合金塊的體積為 厘水3。(2)興趣小組的同學在實驗后交流了實驗心得,他們都提出一些關于量筒使用的注意事項:①量筒中加入的水量要適量,既要能淹沒金屬塊,又要確保淹沒后的液面不能 。②在量筒讀數的時候視線要與量筒內液體的 保持水平。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暑假預習》每日一練 7知識梳理1、生物:自然界中不具有 的物體。2、生物的基本特征:能 、有 現象、能 、能對各種刺激做出 、由 構成、生物都在 3、1665年,英國科學家 用自制的顯微鏡觀察軟木栓薄片,看到了細胞,事實上,胡克看到的是 的部分結構。4、細胞學說是由 和 提出, 進一步改進,在此基礎上,人們進行了理論概括,形成了細胞學說:①植物、動物都是由 構成的②細胞是生物體 的基本單位③新細胞是由原來的細胞 而來5、科學觀察:人們運用 有目的、有計劃地去搜集信息的活動,分為 和 、 和 。6、觀察記錄的方法: 、 和 等方法。考點專練1、將下列生物特征的序號填入對應現象后的空格中:①生物能呼吸 ②生物能排出體內廢物 ③生物能生長和繁殖④生物能對外界刺激作出一定的反應 ⑤生物需要營養物質(1)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2)朵朵葵花向太陽 ;(3)饑不擇食 ;(4)冷開水不能養金魚 。2、神奇的大自然激發了人們的靈感,為文人提供了無限的創作素材。下列詩句不包含自然界生命現象的是( )A.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B.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C.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D.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3、2023年8月16日下午,備受矚目的2023世界機器人大會在北京北人亦創國際會展中心盛大開幕。現在的機器人可以與人對話,可以搜索網絡上的信息,可以通過內置的攝像頭四處觀察,還可以自動充電等。下列活動中,機器人一定不能完成的是( )A.生長發育 B.向前運動 C.發出聲音 D.看家護院4、烏賊遇到敵害時會噴出墨汁,染黑海水趁機逃跑,這種現象說明生物體( )A.能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 B.能進行呼吸C.生活需要營養 D.能生長和繁殖5、下列不屬于“細胞學說”主要內容的是( )A.一切生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 B.一切動植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C.細胞是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 D.細胞通過分裂產生新細胞6、下列關于細胞的發現和細胞學說的敘述,其中錯誤的是( )A.英國科學家布朗發現:植物細胞內有細胞核B.細胞學說指出:一切生物都由細胞構成C.新細胞可以從老細胞中產生D.細胞是一個相對獨立的單位,有它自己的生命7、從細胞發現到《細胞學說》的建立經歷了幾代科學家的堅持與努力。如右圖所示是胡克利用自制顯微鏡下觀察到的“細胞”,其實是軟木細胞的細胞壁。細胞壁具有 的功能。(2)小文同學在整理有關細胞學說內容時寫道:一切生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你認為他整理的正確嗎?請說明理由 。(3)結合所學,下列關于細胞的發現到《細胞學說》的建立,合理的有____。A.細胞學說認為細胞是一個相對獨立的單位B.人們對細胞的認識借助于科學技術的進步C.組成不同生物的細胞在基本結構上是完全相同的D.細胞學說的建立是一個不斷修正、不斷完善的過程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新七 每日一練4.docx 新七 每日一練4T.docx 新七 每日一練5.docx 新七 每日一練5T.docx 新七 每日一練6.docx 新七 每日一練6T.docx 新七 每日一練7.docx 新七 每日一練7T.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